帶子丁香草
Ⅰ 中葯,丁香,豆蔻各有什麼作用
豆蔻: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產嶺南。高丈許,外形像芭蕉,葉大,披針形版,花淡黃色權,秋季結實,果實扁球形,種子像石榴子,可入葯,有香味。可用於化濕消痞,行氣溫中,開胃消食。用於濕濁中阻,不思飲食,濕溫初起,胸悶不飢,寒濕嘔逆,胸腹脹痛,食積不消。生於山溝陰濕處,我國多栽培於樹蔭下。海南、雲南、廣西有栽培。原產於印度尼西亞。
丁香溫中,暖腎,降逆。治呃逆,嘔吐,反胃,瀉痢,心腹冷痛,痃癖,疝氣,癬疾。
Ⅱ 丁香,白芷,肉蔻,砂仁,豆蔻,紅蔻,草果,香茅草,香果都屬於中葯
都是中葯材。只不過有些不常用。
Ⅲ 丁香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是什麼
丁香功效和作用:丁香在我們的生活中是非常的常見的,當然,丁香也是一種非常重要的中葯葯材,相信我們大家也是有所了解,當然,丁香也是可以泡茶飲用的,具有不錯的保健功效的,它被泡成丁香茶喝可以養胃;它還可以抑菌殺菌;還可以除口臭。上面我們詳細的了解了丁香茶的副作用和禁忌了,我們可以知道,丁香茶的副作用也是比較多的,所以我們大家必須要多重視,另外我們大家還需要多注意的就是,不是所有人都適合飲用丁香茶的,丁香茶的禁忌人群也是比較多的。
Ⅳ 丁香花長什麼樣,附圖。
Ⅳ 丁香草長什麼樣子啊 中葯的一種
上面是一個比綠豆大點圓的,被四個瓣裹著,下面是的桿有1.5厘米左右。深紅色的。
Ⅵ 草本像丁香是什麼花
芫花,別名:葯魚草、老鼠花、鬧魚花、頭痛花、悶頭花、頭痛皮、石棉皮、泡米花、泥秋樹、黃大戟、蜀桑、魚毒,拉丁文名:Daphne genkwa Sieb. et Zucc.
瑞香科、瑞香屬落葉灌木,高0.3-1米,多分枝;樹皮褐色,無毛;小枝圓柱形,細瘦,乾燥後多具皺紋,幼枝黃綠色或紫褐色,密被淡黃色絲狀柔毛,老枝紫褐色或紫紅色,無毛。葉對生,稀互生,紙質,卵形或卵狀披針形至橢圓狀長圓形,先端急尖或短漸尖,基部寬楔形或鈍圓形,邊緣全緣,上面綠色,乾燥後黑褐色,下面淡綠色,乾燥後黃褐色,幼時密被絹狀黃色柔毛,老時則僅葉脈基部散生絹狀黃色柔毛,花柱短或無,柱頭頭狀,橘紅色。果實肉質,白色,橢圓形,包藏於宿存的花萼筒的下部,花期3-5月,果期6-7月。
Ⅶ 請問這種是什麼什麼草,謝謝。
接上一提問,所問的植物是草本植物~丁香蓼。
丁香蓼,別名:小回石榴樹、小答石榴葉、小療葯,拉丁文名:Ludwigia prostrata Roxb.,是桃金娘目、柳葉菜科、丁香蓼屬一年生直立草本;莖高25-60厘米,粗2.5-4.5毫米,下部圓柱狀,上部四棱形,常淡紅色,近無毛,多分枝,小枝近水平開展。葉狹橢圓形,先端銳尖或稍鈍,基部狹楔形,在下部驟變窄,開花時以四合花粉直接授在柱頭上;柱頭近卵狀或球狀,頂端稍偏斜,具小尖頭,表面有橫條排成的棕褐色縱橫條紋;種脊線形,花期6-7月,果期8-9月。
Ⅷ 葯材丁香有什麼葯用價值
很多人都知道丁香花,但是卻不了解葯材丁香,除了丁香花,中葯材中也有叫丁香的葯材,而且葯用價值非常高,一般來說中葯丁香的臨床應用是非常廣泛的,對人體健康也有很多好處,胃病患者也可以食用丁香,有一定的養生效果,除此之外,中葯丁香的功效和作用還有哪些呢?
space
中葯丁香功效作用有哪些
1.抗胃潰瘍
丁香可抑制大鼠實驗性胃潰瘍形成。丁香揮發油和丁香酚可使胃黏液分泌顯著增加,而酸度不增加。而且這樣的營養素對於抗潰瘍有一定的好處,所以說對腸胃保護有很好的效果。
2.抗腹瀉
丁香水提物和丁香酚能拮抗番瀉葉或蓖麻油引起的大腸性腹瀉與腸腔積液。所以說中葯材丁香具有預防腹瀉的作用,對於緩解腸胃不適的情況有一定的好處。
space
中葯丁香功效作用有哪些
3.抑菌試驗
本品對於葡萄球菌及結核桿菌均有抑製作用。丁香油及丁香酚在試管內對布氏桿菌、鳥型結核桿菌的抑製作用較強,對常見治病性皮膚真菌有顯著的抑製作用。又因為丁香油及丁香酚對於皮膚無刺激作用,且吸收良好。
space
中葯丁香功效作用有哪些
4.臨床應用
丁香16克,加入70%酒精至100毫升,浸48小時後去渣。每日外搽患處3次,觀察31例病史在2年以上的體癬及足癬患者,一般在治療1天後症狀即見消退,2天後患處開始有皮屑脫落。病史較長或曾經其它癬葯治療而不能控制者,則於治療後2~3天症狀才開始消退,一般經3~5天亦能治癒。但有20%左右治癒後仍反復發作。
Ⅸ 丁香花到底只有一種還是有幾種,是樹還是草
1、觀賞用的丁香,,是木犀科丁香屬的植物,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在中國春天開各種顏色的花,生活並原產於中國的溫帶,不能用來做香料和中葯。
Ⅹ 這植物的花像是丁香,但又結果子,是什麼呢
苦楝樹---------
---
又稱Chinaberry,楝科植物中的著名品種,又稱苦苓、金鈴子、栴檀、森樹等。
苦楝:為
楝科落葉喬木植物,高10-20m。樹皮暗褐色,縱裂,老枝紫色,有多數細小皮孔。
生於曠野或路旁,常栽培於屋前房後。該植物在濕潤的沃土上生長迅速,對土壤要求不嚴,在酸性土、中性土與石灰岩地區均能生長,是平原及低海拔丘陵區的良好造林樹種,在村邊路旁種植更為適宜。該種是材用植物,亦是葯用植物,其花、葉、果實、根皮均可入葯,用根皮可驅蛔蟲和鉤蟲,但有毒,用時要嚴遵醫囑,根皮粉調醋可治疥癬,用苦楝子做成油膏可治頭癬。此外,果核仁油可供製潤滑油和肥皂等。
中文學名
苦楝
拉丁學名
Melia
azedarach Linn.
別 稱
楝(本草徑),楝樹、紫花樹(江蘇),森樹(廣東)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綱
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
原始花被亞綱
目
芸香目
亞 目
芸香亞目
科
楝科
亞 科
楝亞科
族
楝族
屬
楝屬
種
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