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香未逝
❶ 『牡丹花香貴群芳,情疏意遠只香留。』是什麼詩句急,在線哪!!
並沒有這兩句詩,不過有前句與邵雍的《牡丹》第一句相似,後句與李清照的《鷓鴣天》上闋回第二句相似,或答許是哪個作者引用變化來的吧。
《 牡丹吟》
邵雍
牡丹花品冠群芳,況是期間更有王。
四色變而成百色,百般顏色百般香。
《鷓鴣天》
李清照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輕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應羞,畫闌開處冠中秋。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
❷ 牡丹的香味怎麼形容
1氣四溢:香味向四處飄形容很香。2、香氣撲鼻:芬芳的氣味不待嗅入鼻中。形容芬芳的氣味濃郁而四溢。3、桂馥蘭香:桂、蘭:兩種散發芳香的花;馥:香。形容氣味芳香。4、芬香撲鼻:指香氣沖鼻而來,形容很香。
❸ 歌沒寫出來,寫了一首詩 。 亭前牡丹花香醉, 翩翩彩蝶叢中飛。 獨望寒夜桃花雨, 慕然離歌笑人
從詩歌造詣上來說,這首詩沒有什麼可看的。 不過既然寄託了寫詩人的情感在裡面,那麼我想你只是想在這里尋找有同樣感觸經歷的知音吧。我只是習慣性分析,如果單純寫景,那麼可以看作是詩人在夜雨中偶發感慨,不過如果是想借景喻人的話,那麼這首詩無非是講男女之情,斯人獨醒之類的。自詡超脫,不過未必能超脫啊。
既然對詩歌有興趣,建議多學學如何煉字,做到能用詩句准確表達自己的意思。有時你的文字別人看不懂,別忙著感慨沒有知音,或許只是因為你的寫作能力並沒有像你想像地那樣,能准確地表達出你想說的意思。
❹ 國色天香牡丹詩詞
1、賞牡丹
唐代:劉禹錫
庭前芍葯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譯文
庭前的芍葯妖嬈艷麗卻缺乏骨格,池中的荷花清雅潔凈卻缺少情韻。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國色,到了開花的季節引得無數的人來欣賞,驚動了整個京城。
2、牡丹
唐代:李商隱
錦幃初卷衛夫人,綉被猶堆越鄂君。垂手亂翻雕玉佩,折腰爭舞鬱金裙。
石家蠟燭何曾剪,荀令香爐可待熏。我是夢中傳彩筆,欲書花葉寄朝雲。
譯文
織錦的簾帷剛剛捲起,是美艷的衛夫人;絲綉的褥被還堆擁著,是俊秀的越鄂君。既像在垂手而舞,雕玉佩飾正零亂翻動;又像在彎腰而舞,鬱金裙子正爭相迴旋。
它像石崇家的蠟燭,哪須常把燭芯剪去?它像荀令君的體膚,豈用香爐細細染熏?我是詩人江淹,在夢中得到了那支彩筆,想把清麗的詞句,題在花葉上寄給朝雲。
3、牡丹芳
唐代:白居易
牡丹芳,牡丹芳,黃金蕊綻紅玉房。千片赤英霞爛爛,百枝絳點燈煌煌。
照地初開錦綉段,當風不結蘭麝囊。仙人琪樹白無色,王母桃花小不香。
宿露輕盈泛紫艷,朝陽照耀生紅光。紅紫二色間深淺,向背萬態隨低昂。
映葉多情隱羞面,卧叢無力含醉妝。低嬌笑容疑掩口,凝思怨人如斷腸
濃姿貴彩信奇絕,雜卉亂花無比方。石竹金錢何細碎,芙蓉芍葯苦尋常。
遂使王公與卿士,游花冠蓋日相望。庳車軟輿貴公主,香衫細馬豪家郎。
衛公宅靜閉東院,西明寺深開北廊。戲蝶雙舞看人久,殘鶯一聲春日長。
共愁日照芳難駐,仍張帷幕垂陰涼。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三代以還文勝質,人心重華不重實。重華直至牡丹芳,其來有漸非今日。
元和天子憂農桑,恤下動天天降祥。去歲嘉禾生九穗,田中寂寞無人至。
今年瑞麥分兩岐,君心獨喜無人知。無人知,可嘆息。
我願暫求造化力,減卻牡丹妖艷色。少回卿士愛花心,同似吾君憂稼穡。
譯文
牡丹芳香啊牡丹芳香,黃金的花蕊開綻在紅玉的花房;幾千片花瓣赤霞似的燦爛,幾百枝花朵絳燭似的輝煌。照地生輝,剛展開錦綉的身段,迎風飄香,卻沒帶蘭麝的香囊。仙人的琪樹,被比得蒼白無色,王母的桃花,也顯得細小不香。
宿露浸潤,泛起紫閃閃的奇艷,朝陽照耀,放出紅燦燦的異光;紅紫深淺,呈現著不同的色調,向背低昂,變幻出無數的形狀。無力地卧在花叢,將息帶醉的身軀,多情地映著花葉,隱藏含羞的面龐。
嬌生生的笑容,彷彿想掩住香口,怨悠悠的情懷,好像在撕裂柔腸。稱姿貴彩,的確是超凡絕俗,雜卉亂花,哪裡能比美爭芳。石竹、金錢,固然是十分細碎,芙蓉、芍葯,也不過那麼平常。
於是乎引動了王公卿相,冠蓋相接地趕來觀賞;還有輕車軟轎的貴族公主,和那香衫細馬的豪家。寂靜的衛公宅閉了東院,幽深的西明寺開放北廊。雙雙舞蝶殷殷地陪伴看客,聲聲殘鶯苦苦地挽留春光。
擔心太陽曬損嬌姿,張起帷幕遮取陰涼。花開花落,二十來天,滿城的人們都像發狂。三代以後文采勝過實質,一般人都重華而不重實;重華直重到牡丹的芳菲,由來已久,並非始於今日。
元和皇帝很關心農桑,由於他體恤下民,天降吉祥。去年的嘉禾長出九穗,田中寂寞,沒有人理睬。今年的麥子分出兩枝,但是這些卻無人知曉,唯獨天子一個人內心感到喜悅.天降吉祥,沒人理會真叫人嘆息。
我願暫求掌握造化的主宰者,減卻牡丹妖艷的顏色,冷卻一下卿士們愛花的心情,都象天子一樣關心農業生產,人民就都得到幸福了。
4、牡丹
唐代:徐凝
何人不愛牡丹花,占斷城中好物華。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嬌萬態破朝霞。
譯文
有哪個人不喜歡牡丹花呢,盛開時獨佔了城中的美景。莫不是洛水女神在那裡翩舞吧,千嬌萬態如同燦爛的朝霞飛騰。
5、牡丹
唐代:羅隱
艷多煙重欲開難,紅蕊當心一抹檀。公子醉歸燈下見, 美人朝插鏡中看。
當庭始覺春風貴,帶雨方知國色寒。 日晚更將何所似,太真無力憑闌干。
譯文
牡丹初放光彩照眼,然而霧氣籠罩著它,似乎很難完全綻開,開放的花朵粉紅的花瓣包裹著深紅的花蕊。公子晚上醉酒歸來持燈觀看,佳人晨起梳妝折花插頭,直在鏡中看。
滿院牡丹盛開更覺春光可貴,雨水沾濕花瓣,讓人生出無限憐惜之情。經過一天的日曬,你猜它像什麼呢?像那靠著欄桿神情憊懶的楊貴妃。
❺ 牡丹花香嗎
很淡的味道,一開就有香味大部分牡丹是有香味的,味道有點像月季的香味版。個別品種是無香權味的。最香的牡丹品種是叫香玉 的白牡丹,這個品種是所有牡丹中最香的。花王 這個品種是牡丹中花的直徑最大的品種。 芳紀 這個品種是牡丹中顏色最正的紅色。
❻ 牡丹花的詩句古詩
寫牡丹,不妨看晚唐宗師李商隱的《牡丹》:
錦幃初卷衛夫人,綉被猶堆越鄂君。
垂手亂翻雕玉佩,折腰爭舞鬱金裙。
石家蠟燭何曾剪,荀令香爐可待熏。
我是夢中傳彩筆,欲書花葉寄朝雲。
起句「錦幃初卷衛夫人,綉被猶堆越鄂君。」
衛夫人是春秋時衛靈公的夫人南子,以美艷著稱。孔子隔著簾子,也能感受到她的美,是謂「子見南子」。
李商隱是以錦帷乍卷、容顏初露的衛夫人形容牡丹初放時的艷麗奪目含羞嬌艷。
「綉被猶堆越鄂君」,據《說苑·善說篇》記載,鄂君子皙泛舟河中,劃船的越人唱歌表示對鄂君的愛戴,鄂君很是感動,用自己的綉被蓋住越人。這是拿俊秀的鄂君子晳來比喻牡丹花呢?還是被綠色綉被簇擁的越人來比喻牡丹被綠葉包裹的還未盛開的花蕾?
首聯二句描寫美女,美少年的靜態美,實則寫花的形。
這是李商隱比較年輕的時候的詩,正因了這最後兩句的奇想,不單單只是詠牡丹而已,是一篇用典很深,用情很飄的愛情詩。
❼ 唐詩李商隱《牡丹》詩歌鑒賞問題及解析
《牡丹》李商隱唐詩鑒賞
【作品介紹】
《牡丹》是唐代詩人李商隱創作的一首七律詠懷詩。此詩借詠牡丹抒發詩人對意中人的愛慕、相思之情,借絕色艷姝來比擬,以花寫人,並暗示意念中的情人如花似玉。全詩構思巧妙,借物比人,又以人擬物,明寫牡丹,暗頌佳人,一實一虛,別具一格。
【原文】
牡丹
錦幃初卷衛夫人①,綉被猶堆越鄂君②。
垂手亂翻雕玉佩③,折腰爭舞鬱金裙④。
石家蠟燭何曾剪⑤,荀令香爐可待熏⑥。
我是夢中傳彩筆⑦,欲書花葉寄朝雲⑧。
【注釋】
①錦幃(wéi):錦帳。衛夫人:春秋時衛靈公的夫人南子,以美艷著稱。《典略》載,孔子回到衛國,受到南子接見。南子在錦帷中,孔子北面稽首,南子在帷中回拜,環佩之聲璆然。
②「綉被」句:原典是鄂君舉綉被擁越人,此句謂「綉被猶堆越鄂君」,清人馬位《秋窗隨筆》及桂馥《札朴》已指出其為誤用(桂謂當為「楚鄂君」)。此將牡丹喻為綉被擁裹的越人。或謂越鄂君系兼取美婦人美男子為比,見錢鍾書《談藝錄補訂》。
③「垂手」句:《樂府解題》:大垂手言舞而垂其手,又有小垂手及獨垂手。《樂府雜錄》謂大垂手、小垂手的舞姿或如驚鴻,或如飛燕。故舞時玉佩亂翻。
④折:一作「招」。折腰爭舞:一作「細腰頻換。」《西京雜記》:戚夫人善為翹袖折腰之舞。鬱金裙:用鬱金草染色的裙。
⑤「石家」句:《世說新語·汰侈》載,石崇豪侈,「用蠟燭作炊」。蠟燭當柴燒,無須剪芯,故說「何曾剪」。此狀牡丹之色如燃燒的大片燭焰。
⑥「荀令」句:荀令即荀彧 ,字文若 ,為侍中,曾守尚書令。曹操所有軍政之事均與他協商,呼之荀令君。此句謂牡丹之香自然生成,不須熏得。
⑦「我是」句:《南史·江淹傳》載,淹嘗宿於冶亭,夢一丈夫自稱郭璞,謂淹曰:『吾有筆在卿處多年,可以見還。』淹乃探懷中得五色筆一以授之,爾後為詩,絕無美句。時人謂之才盡。此自詡有才。
⑧葉:一作「片。」朝雲:指巫山神女。
【白話譯文】
織錦的簾帷剛剛捲起,是那美艷的衛夫人。絲綉的褥被還堆擁著,是那俊秀的越鄂君。像在垂手而舞,雕玉佩飾正零亂翻動,像在彎腰而舞,鬱金裙子正爭相迴旋。它光彩四照,像石崇家的蠟燭,哪須常把燭芯剪去?它自然溫馨,像荀令君的體膚,豈用香爐細細染熏?我是詩人江淹,在夢中得到的那支彩筆,想把清麗詞句,題在花片上寄給朝雲。
【創作背景】
這首《牡丹》詩托物詠懷,當為李商隱早期的作品,其具體創作年份難以確指。
【賞析】
首聯是單株牡丹的特寫圖。衛夫人指春秋時衛靈公的夫人南子,以美艷著稱。這里借用《典略》典故,以錦帷乍卷、容顏初露的衛夫人形容牡丹初放時的艷麗奪目含羞嬌艷。據《說苑·善說篇》記載,鄂君子皙泛舟河中,劃槳的越人唱歌表示對鄂君的愛戴,鄂君為歌所動,揚起長袖,舉綉被覆之。詩人將牡丹的綠葉想像成鄂君的綉被,將牡丹花想像成綉被覆蓋的越人,傳神地描繪初開的牡丹花在綠葉的簇擁中鮮艷的風采。「猶堆」二字刻畫花苞初盛時綠葉緊包的形狀,與「初卷」相呼應。
頷聯展示牡丹隨風搖曳時的綽約豐姿。垂手、折腰都是舞名,亦指舞姿。玉佩指舞女身上佩戴的玉制飾物;鬱金裙指鬱金草染色的裙。這兩句以舞者翩翩起舞時垂手摺腰,佩飾翻動,長裙飄揚的輕盈姿態來作比喻,牡丹花葉在迎風起舞時起伏翻卷,搖曳多姿的形象。
前兩聯重在描繪牡丹靜中的形態,頸聯具體地描寫了牡丹的色香。「石家蠟燭何曾剪」形容牡丹的顏色像燃燒著的大片燭火,卻無須修剪燭芯。「何曾剪」西晉石崇豪奢至極,用蠟燭當柴,燭芯自不必剪。「荀令香爐可待熏」是說牡丹的芳香本自天生,豈待香爐熏烘。據說荀彧到人家,坐處三日香。舊時衣香皆由香爐熏成,荀令自然身香,所以說「可待熏」。
詩人陶醉於國色天香。他恍惚夢見了巫山神女,盼望她傳授一支生花彩筆,將思慕之情題寫在這花葉上,寄給巫山神女。夢中傳彩筆,典出《南史·江淹傳》,這里反其意而用之,表明詩人心搖神盪的興奮激動之情。
這首詩構思巧妙,借物比人,又以人擬物,借衛夫人、越人、貴家舞伎、石家燃燭、荀令香爐等故事描寫牡丹花葉的風姿綽約、艷麗色彩和馥郁香味,使牡丹的情態畢現。最後詩人突發奇想,欲寄牡丹花葉於巫山神女。明寫牡丹,暗頌佳人,一實一虛,別具一格,令人回味無窮。
【作者介紹】
李商隱(公元813—858年),唐代詩人,字義山,號玉溪(溪)生、樊南生。漢族,祖籍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生於滎陽(今河南鄭州滎陽)。李商隱的詩歌成就很高。他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都在家族裡排行十六,故並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寫得纏綿悱惻,為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有「詩家都愛西昆好,只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於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著有《李義山詩集》。
❽ 牡丹的香味怎麼形容
牡丹花的香味是非常溫和的,不濃也不烈,讓人聞起來非常的舒服。
描寫牡丹花香味的句子:
1. 如果你貼近牡丹花去聞,一陣清香夾著泥土的芳香撲鼻而來,沁人心脾。
2. 牡丹花,花香沁人肺腑,令人陶醉。
3. 牡丹花的芬芳清新高雅,令我流連忘返。
4.昔日里賞花只是走馬觀花,遠遠的欣賞,而今卻是零距離的親切。貪婪的嗅著牡丹花的芬芳,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但願人們像牡丹花一樣,盡情的怒放,芳姿奪盡人間秀,散發出醉人的馨香,生活的更加富裕安康。
5. 倘若你站在牡丹叢中,你一定會陶醉於她那獨特的香味,因為任何花香都不能與牡丹花香相媲美。
6. 一陣微風吹過,飄來陣陣牡丹花香,引來了無數小蜜蜂小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
7. 一陣微風吹過,陣陣牡丹花的清香便撲鼻而來,讓人心曠神怡。
❾ 落盡殘紅始吐芳,佳名喚作百花王。 競誇天下無雙艷,獨立人間第一香。 這是唐朝皮日休的《牡丹》詩,
《牡丹》
皮日休
落盡殘紅始吐芳,佳名喚作百花王。競誇天下無雙艷,獨專立人間第一香。
皮日休屬(834至839~902以後),唐代文學家。字襲美,一字逸少。居鹿門山,自號鹿門子,又號間氣布衣、醉吟先生。襄陽竟陵人(今屬湖北天門市)人。懿宗咸通八年 (867)登進士第。次年東游,至蘇州。咸通十年為蘇州刺史從事,與陸龜蒙相識,並與之唱和。其後又入京為太常博士,出為毗陵副使。僖宗乾符五年(878),黃巢軍下江浙,皮日休為黃巢所得。黃巢入長安稱帝,皮日休任翰林學士。中和三年(883),曾至同官縣。他的死,說法不一。或說他因故為巢所殺(孫光憲《北夢瑣言》、錢易<南部新書>.
❿ 牡丹有香味嗎
大部分牡丹是有香味的,味道有點像月季的香味。
牡丹(學名:Paeonia suffruticosaAndr.)是芍葯科、芍葯屬植物,為多年生落葉灌木。
(10)牡丹香未逝擴展閱讀:
牡丹,莖高達2米;分枝短而粗。葉通常為二回三出復葉,偶爾近枝頂的葉為3小葉;頂生小葉寬卵形,表面綠色,無毛,背面淡綠色,有時具白粉,側生小葉狹卵形或長圓狀卵形,葉柄長5-11厘米,和葉軸均無毛。
花單生枝頂,苞片5,長橢圓形;萼片5,綠色,寬卵形,花瓣5或為重瓣,玫瑰色、紅紫色、粉紅色至白色,通常變異很大,倒卵形,頂端呈不規則的波狀;花葯長圓形,長4毫米;花盤革質,杯狀,紫紅色;心皮5,稀更多,密生柔毛。蓇葖長圓形,密生黃褐色硬毛。花期5月;果期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