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花聊齋
A. 聊齋里的牡丹花妖叫什麼名字
葛巾玉版
洛陽常大用酷愛牡丹。聽說曹州牡丹天下第一,他就跑到曹州,住專在一個大花園內屬,天天等著牡丹開放。待牡丹含苞欲放時,大用已身無分文了,他將值錢的東西和衣服典賣,仍等著看花。一天,大用碰到一艷麗女子,二人一見鍾情,那女子跟著大用回到洛陽,嫁給大用,她就是葛巾。後來,葛巾又把妹妹玉版嫁給了大用弟弟大器。一年後各生一子。二位女郎從不說自己的身世,在大用兄弟再三追問下她們才說:自己姓魏,母親被封為曹夫人。大用聽了更是奇怪。一是曹州沒有魏姓,二是這樣大的家族丟兩個女兒怎麼沒人找。帶著這兩個謎,大用又來到曹州,找到那座花園的主人,問起當地可有曹夫人。主人領他到一株大牡丹前說:「這就是曹夫人。」大用這才知道自己的妻子和弟妹都是牡丹花神變的。大用回到家後,葛巾告之:「三年前,看到你對牡丹情深,很感動,便變為女子嫁你,現在你知道真情,我要走了。」說完和玉版把孩子往地上一放,就無影無蹤了。幾天後,在放兒子的地方長出兩株牡丹,一紫一白,花朵像盤子大,花色艷麗。後人將這兩種名花叫「葛巾紫」、「玉版白」。
「莊子網」
B. 聊齋志異中關於「花」的故事 加上梗概
香玉
黃生在嶗山下清宮讀書,遇到一對艷麗無雙的女子,他跟白衣女子香玉成了愛侶,紅衣女子絳雪是香玉的義姐。香玉是白牡丹花神,絳雪是耐冬花神。因為即墨藍氏移走白牡丹,白牡丹憔悴而死。黃生知道愛人是牡丹花神,情更重,思更深。黃生跟絳雪一起懷念香玉,感動得香玉的花魂來跟黃生相會,幾經挫折,香玉復活。黃生卻病倒了,但他不懼怕死亡,反而認為,肉體死亡使他的精神可以跟愛妻香玉、摯友絳雪長相依。按照黃生的願望,他死後成為偎依在白牡丹旁邊、只長葉不開花的紅牡丹,後來紅牡丹因為不開花被砍去,白牡丹和耐冬降雪也憔悴而死。
還有葛巾 荷花三娘子 黃英
C. 蒲松齡對聊齋里鬼狐花妖如何讓看待
聊齋中寫的是一個花妖鬼狐的世界,既有對如漆墨黑的社會現實的不滿,又有對懷才不遇、仕途難攀的不平;既有對貪宮污吏狼狽為奸的鞭笞,又有對勇於反抗,敢於復仇的平民的稱贊;而數量最多、質量上乘、寫得最美最動人的是那些人與狐妖、人與鬼神以及人與人之間的純真愛情的篇章。魯迅先生說聊齋「花妖狐魅,多具人情」「和易可親,忘為異類」。蒲松齡寫的是鬼狐花妖,實際上還是反映的世間芸芸眾生。
蒲松齡在刻畫鬼狐花妖時,非常巧妙地把握住了他們作為物和幻化為人的雙重性格特點,把他們寫得「多具人情,和易可親,而偶見鶻突,知復非人」。
首先,《聊齋志異》中鬼狐花妖本身的生物特點一般是很突出的。如《葛巾》中的牡丹花妖「宮妝艷絕」,「鼻息汗嗅,無氣不馥」,充分體現了他們作為物的特點。
其次,蒲松齡在描寫這些物的原形特點時不是為了炫異獵奇,而是作為他們幻化為人之後性格的一種補充,使人覺得這是人的性格的一種表現。像《阿纖》中的耗子精阿纖,作者寫她「寡婦少怒,或與言,但有微笑」,「晝夜績織無停晷」,而特別善於積攢糧食,雖然隱隱約約透露出耗子的原形特點,卻也是概括了某一種類型婦女的善良、勤勞、謙抑而善於蓄積的特點。
總之,蒲松齡《聊齋志異》里的鬼狐花妖更具有明朗的人情味,更有意識地、大量地和人們的社會生活聯系起來,這不能不說是蒲松齡的一種創造。
D. <聊齋志異>之<葛巾>中,寫的是洛陽牡丹,還是菏澤牡丹
首先您要知道一個常識,菏澤古稱曹州.
葛巾玉版
洛陽常大用酷愛牡丹。聽說曹州牡丹天下第一,他就跑到曹州,住在一個大花園內,天天等著牡丹開放。待牡丹含苞欲放時,大用已身無分文了,他將值錢的東西和衣服典賣,仍等著看花。一天,大用碰到一艷麗女子,二人一見鍾情,那女子跟著大用回到洛陽,嫁給大用,她就是葛巾。後來,葛巾又把妹妹玉版嫁給了大用弟弟大器。一年後各生一子。二位女郎從不說自己的身世,在大用兄弟再三追問下她們才說:自己姓魏,母親被封為曹夫人。大用聽了更是奇怪。一是曹州沒有魏姓,二是這樣大的家族丟兩個女兒怎麼沒人找。帶著這兩個謎,大用又來到曹州,找到那座花園的主人,問起當地可有曹夫人。主人領他到一株大牡丹前說:「這就是曹夫人。」大用這才知道自己的妻子和弟妹都是牡丹花神變的。大用回到家後,葛巾告之:「三年前,看到你對牡丹情深,很感動,便變為女子嫁你,現在你知道真情,我要走了。」說完和玉版把孩子往地上一放,就無影無蹤了。幾天後,在放兒子的地方長出兩株牡丹,一紫一白,花朵像盤子大,花色艷麗。後人將這兩種名花叫「葛巾紫」、「玉版白」。
由此可見,是菏澤牡丹
E. 洛陽牡丹花神的傳說
有關洛陽牡丹流傳最廣的版本與女皇武則天有關。相傳,武媚娘坐上皇帝之後,心中十分愜意,一年寒冬,到後花園遊玩,見枯枝搖曳,荒草叢生。於是她很生氣,寫了一首詩:來朝游上苑,火速報春知。百花連夜發,莫待曉風吹。女皇帝生氣的後果很嚴重,連花神們也都懼怕,於是一夜之間滿園桃李海棠丁香全部盛開。惟有牡丹最有個性,堅決不肯違反自然,女皇大怒,將所有牡丹驅逐出長安,貶謫到洛陽。於是洛陽因禍得福。
牡丹花美,關於牡丹的故事和傳說也很美麗。有牡丹花神的傳說,也有馮夢龍灌園叟晚逢仙女的故事,更有《聊齋》中葛巾的動人愛情,連一代名後楊玉環,也要借著牡丹來吸引皇帝的注意。傳說中,牡丹多以花妖的形式出現,可是給人的卻不是恐懼感,而是對美好事物的稱道和追求。
F. 《聊齋志異》中的一個人物,為牡丹花妖所變
葛巾那一章,葛巾,玉版好像都是牡丹仙子
G. 聊齋志異中有哪些花妖
首先,《聊齋志異》中鬼狐花妖本身的生物特點一般是很突出的。如《葛巾》中的牡丹花妖「宮妝艷絕」,「鼻息汗嗅,無氣不馥」,充分體現了他們作為物的特點。
其次,蒲松齡在描寫這些物的原形特點時不是為了炫異獵奇,而是作為他們幻化為人之後性格的一種補充,使人覺得這是人的性格的一種表現。像《阿纖》中的耗子精阿纖,作者寫她「寡婦少怒,或與言,但有微笑」,「晝夜績織無停晷」,而特別善於積攢糧食,雖然隱隱約約透露出耗子的原形特點,卻也是概括了某一種類型婦女的善良、勤勞、謙抑而善於蓄積的特點。
總之,蒲松齡《聊齋志異》里的鬼狐花妖更具有明朗的人情味,更有意識地、大量地和人們的社會生活聯系起來,這不能不說是蒲松齡的一種創造。
H. 有一個電視劇是將牡丹花的,屬於聊齋,這電視劇是什麼
《葛巾》我抱著我家那本《聊齋志異》找了半天才找到的,樓主看在我這么辛苦的份上就採納我的回答吧,謝謝
I. 聊齋里書生和花仙的故事
《香玉》
嶗山下清宮,院內有耐冬樹木高達兩丈,好幾十圍粗(兩手姆指和食指合攏的長度);一株牡丹高達一丈多,花開的時候璀璨似錦。
膠州的一位姓黃的書生,在下清宮住宿讀書。一天,黃生從窗外開間一個女子,穿著白色的衣服掩映在花叢之中。他心中疑惑:這深山道觀怎麼會有這少女出現呢?於是開門出去,想看個究竟,女子已經不見了?從此,黃生經常看見這白衣女郎(但每次都找不到她)。於是黃生決定偷偷的隱身樹叢之中,等候著這位姑娘的到來。不大一會,果然見那白衣姑娘又和一位紅衣姑娘一起來了,遠遠地望,具可謂艷麗雙絕。她們二人慢慢地越走越近,忽然,那紅衣姑娘向後退了兩步,說:「這里有生人!」。黃姓書生急忙從樹叢中鑽出來。兩位女郎大驚,急忙往回奔跑,袖裙飄拂,香氣洋溢,沁人肺腑。黃生追過一堵短牆,發現她們已蹤影皆無。黃姓書生對那位姑娘的愛慕之情更加強烈,於是取來筆墨,在樹下題短詩一首:
無限相思苦,含情對短窗。
恐歸沙吒利,何處覓無雙。
黃姓書生回到房間,冥思良久,心中久久不能平靜。那白衣姑娘忽然進來了,黃姓書生又驚又喜,急忙站起身來迎接。她微微一笑,說道:「你剛才簡直象個氣勢洶洶的強盜;看了你的詩,才知你乃風雅之士,和你見一面也無所謂。」黃姓書生問那姑娘的生平,她說:「我小字香玉,原籍平康里。被道士封閉在山中,實非所願。」黃姓書生問:「那道士叫什麼名字?我一定為排憂解難。」女郎說:「不必了,其實道士也不敢強逼我什麼。在這里若能夠長期和(你這樣的)風流之士幽會,也不錯啊!」黃姓書生又問那紅衣姑娘,她說:「她是我的義姐,名叫絳雪。」
二人越談親密,情意纏綿,不覺東方已漸紅,晨光將至。香玉急忙起身,說:「貪圖歡樂竟然忘記天明了。」一邊穿衣換靴,一邊說:「妾身(做了首詩)酬謝郎君詩作,不要取笑我啊。
『良夜更易盡,朝遂已上窗。
願如樑上燕,棲處自成雙。』」
黃姓書生聽後,情不自禁地握住香玉的手腕,說:「你真是秀外惠中,令人愛而忘死啊。想到你離開一天,真如千里之別。你有時間一定要來,不必非等到晚上啊。」香玉答應了他,從此,每天夜裡必來與黃姓書生相會。黃姓書生多次請香玉邀絳雪同來,但絳雪總不來,黃姓書生心裡有些埋怨。香玉說:「我姐姐性情冷漠,不象我那麼性情。讓我慢慢地勸她,你不用著急。」
一天晚上,香玉臉色慘然的進門說:「郎君隴右尚且守不住,還要期望蜀地么?現在要長久訣別了」黃姓書生急忙追問究竟,香玉說:「此乃天意,難以給你說明白。以前的佳作,現在應驗了。『佳人已成沙吒利,義士今無古押衙』,可以為妾身詠唱啊」。黃姓書生再問,香玉只是嗚咽,什麼也不說。直到天明,香玉才戀戀不舍地走了。黃姓書生感到非常奇怪。
第二天,即墨一位姓藍的人帶人來下清宮遊玩,見到院中有一株白牡丹,非常喜歡,就向寺里的人索求,於是說把棵白牡丹掘出來移走了。黃姓書生這才悟到,香玉是花仙,非常惆悵惋惜。過了幾天,他聽說藍氏把白牡丹移到家中,當日就枯萎了。他傷心痛恨至極,作了《哭花》詩五十首,每天都要到牡丹穴處憑吊。
有一天,黃姓書生憑吊完正要回去,遠遠的看見看見紅衣姑娘揮淚穴側。黃姓書生慢慢地走近她,她也不迴避。黃生於是拉著她的衣袖請她到屋裡去,她也答應了。她嘆息說:「可憐我們從小就是姐妹,忽然一天就斷絕了!聽說你悲不欲生,更增加了我的悲慟。假如眼淚能墮入九泉之下,此等誠意也許可使香玉再生吧。可她已死多日,神氣已散,倉促之間怎麼能和我們兩人一起談笑呢呢?」黃姓書生說:「小生命薄,妨害了情人,應當也無福消受你們這兩位美人,以前頻頻勞煩香玉表達出我心中隱藏的願望(請你來),怎麼再也不來了啊」絳雪說:「我總認為年少書生,十之有九薄倖之人;沒想到原來你是守情的人啊。但是妾身和你交往,是為了情而不是慾望,如果要讓我日夜和你共寢,親身做不到。」說完就要告別而去。黃姓書生說:「香玉長離,讓我睡覺和吃飯都要廢除了。想要你能稍停留一下,也可使我稍微感到寬慰,何必這樣決絕呢?」絳雪才留了下來,天明才離開。好幾天都沒有再來,黃姓書生深切的還念香玉,在床頭輾轉難眠,留淚打濕了枕席。他披衣而起,在燈下吟誦:
山院黃昏雨,垂簾坐小窗。
相思人不見,中夜淚雙雙。
詩完成自後獨自吟誦,忽然聽窗外有人道:「作詩不能無有唱和。」聽話音,是絳雪啊。開門讓她進來,絳雪看了詩,即刻續吟道:
連袂人何處?孤燈照晚窗。
空山人一個,對影自成雙。
黃姓書生讀了,潸然淚下。埋怨她來的次數太少了。絳雪說:「我不能象香玉妹妹那樣熱情,只能稍解你的寂寞罷了。」黃姓書生想和她親熱,說:「與你相見我就很高興了,不必拘泥於此」
從此,每當寂寞無聊時,絳雪總是前來陪伴他。來了就和他宴飲唱和,有時不休息就要回去,黃姓書生也隨她去了。對她說:「香玉是我愛妻,絳雪是我良友啊。」每次都想問她:「你是院中第幾株?希望你早告訴我,我好小心地移到家中,免得你象香玉一樣被惡人奪去,遺恨百年。」絳雪回答說:「故土難移,告訴了你也沒有用處。你的妻子尚且不能最終和你在一起,何況是朋友呢?」黃姓書生不聽她的,強拉著絳雪的手到院子里,每到一棵牡丹旁就問:「這是你嗎?」絳雪不回答,只是掩口而笑。
光陰荏苒,新年到了,黃姓書生要回家過年了。在家裡,二月的一天,他忽然夢到絳雪來到他身邊,惆悵地說:「妾身大難臨頭了。你如果能急速前來,我們還能相見;遲了就見不到了。」黃醒後十分驚異,急忙命家人備馬,星夜趕往下清宮。原來道士將建造房屋,有一棵耐冬樹,妨礙建房,工匠們正准備砍伐它。黃姓書生急忙上前阻止了。
這天夜裡,絳雪來到房中向黃姓書生道謝。黃姓書生笑著說:「以前你不把實情告訴我,才遭此橫禍。今天我已知道了你的真實身份,如果你不來我這兒,我就用拿著火繩烤你了。」絳雪說:「我就知道你會這樣做的,所以才不敢把實情告訴你。」二人相對坐了一會,黃姓書生說:「今日而對良友,更加思念美麗的妻子了。好久沒有哭香玉了,你能和我一塊去哭她一場嗎?」絳雪答應,二人一同來到牡丹穴處,灑淚憑吊。直到黎明,絳雪收淚,勸黃姓書生回去。
又過了幾夜,黃姓書生正房中獨坐,絳雪喜笑顏開地從外面進來,說道:「告訴你一個好消息:花神為你的至情所感動,讓香玉再回下清宮了。」黃姓書生忙問:「什麼時候?」絳雪答道:「不知道,大約為期不遠了。」
天明之後下了床,黃姓書囑咐到:「請常來看我,不要讓我經常孤寂。」絳雪笑著答應了。兩天晚上都沒有來,黃姓書生抱著耐冬樹,搖動撫摩,連聲呼喚絳雪的名字,但一點回聲也沒有。黃姓書生無奈,回到屋裡,拿起一條用艾擰成的火繩,對燈點上,就轉身出去想去燒烤耐冬樹。絳雪急速闖來,伸手奪過艾繩扔掉,說道:「郎君惡作劇,讓我受痛,應該和你斷交!」黃姓書生笑著抱住她,還沒坐好,香玉步態盈盈地走了進來。黃姓書生一見,涕淚交加,急忙起身握住香玉的手。香玉用一隻手握住絳雪,相對悲哽。
等坐下來,黃姓書生握住香玉的手好象什麼也沒有抓住,象是自己攥起手一樣,不由得驚訝的問她,香玉泫然回答:「以前我是花神,是有實體的;如今,我為花鬼,形體已散了。今天雖然相聚,你只當做是夢中相會吧。」絳雪說道:「妹妹,你來了可太好了。我被你這一口子糾纏死了。」於是飄然而去。
香玉款笑如前,但依偎之間,總感到好象是以身就影,黃姓書生悒悒不樂。香玉也俯仰悲嘆:「郎君用白蘞屑,再稍摻些硫磺,每天到我的穴處澆灑一次,明天此日我一定會報答你的恩情的。」和書生告別離去。
第二天,去看原來生長的地方,又萌生出一叢牡丹來。黃姓書生於是更加愛護,又在花棵周圍作了欄桿加以保護。香玉來到黃姓書生屋裡,感激倍至。黃姓書生告訴她要將牡丹移到家裡去,香玉拒絕了,她說:「我體質虛弱,經不起反復折騰了。況且萬物生長各有一定的地方,我本不是生在你家,如果硬要違犯,反而減少壽命。只要真誠相愛,相聚的日子不會太久了。」
黃姓書生埋怨絳雪不來。香玉說「如果你一定要她來,我能教她來。」於是她和黃姓書生挑到樹下,香玉折了一根草莖作尺碼,自下而上丈量到四尺六寸的地方,按在那裡,讓黃姓書生用兩手搔撓。不一會,絳雪就從背後出來了,笑罵說:「你這丫頭,助紂為虐啊。」牽著她一起進屋。香玉說:姐姐不要責怪,你就暫時陪陪他吧,一年後就不會煩擾你了。」
從此就以此為常樂。黃姓書生看著那株牡丹,一天天繁茂起來,春末已長到二尺多高。他回家時,把金銀留給道士,囑咐他精心培養。第二年四月到下清宮,有一朵花,含苞未放,正流離之時,花朵搖搖欲裂,不一會就開了,花大如盤。花蕊之中儼然有一個小小的美人,才三四指大小,轉眼之間,飄然而下,原來就是香玉。香玉笑道:「我忍受著陰風苦雨等待著你,你怎麼到的這樣晚啊?」於是一起進屋。絳雪也來了,笑道:「每天都代替別人做人家的妻子,今天幸好退後一步成為朋友了。」於是宴飲談笑,到了深夜,絳雪才離去。兩個人同寢,融洽的和從前一樣。後來黃姓書生的正妻去世了,書生於是進入山中不家了。當時,牡丹已經大得像手臂一樣。黃姓書生每次指著那株牡丹說:「我他日寄魂於此,應該在你的左近啊」二女笑道:「郎君不要忘了你的話。」
後來十多年,黃姓書生忽然病倒。他的兒子聞訊而來,面對著他傷心。黃姓書生笑說:「這不是我的死期,而是我的生期,有什麼可傷心的呢?」又對道士說:「他日若見牡丹下有紅色的花芽生出來,又是一放五葉的,那就是我。」說罷,再不說話了,他的兒子載著他回家,就去世了。第二年,果然牡丹花下有花芽生出,而且葉子恰好是五個。道士非常驚異,更加用心澆灌它。三年後,高達幾尺,花翠挺秀,但始終不見開花。老道士死後,他的子弟不知愛惜,又見它始終不開花,就把它砍掉了。沒想到,那株白牡丹很快就枯萎而死,那株耐冬樹木也相繼死去了。
異史氏說:「情到極致,鬼神可以通達,花以鬼跟從,人以魂寄託,不是他們糾葛於感情的深沉么?一個人死去,兩個人為他殉情,即使不是堅貞無比,也是為情而死。人不能堅貞,也是他的感情不專注啊。孔子讀唐棣而說『未思』,是真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