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科植物圖片及名稱
一葉來蘭
編輯
一葉蘭(拉丁學名:Aspidistra elatior Blume.),又自名蜘蛛抱蛋,
別名大葉萬年青、竹葉盤、九龍盤、竹節伸筋等,百合科、蜘蛛抱蛋屬。多年生長常綠宿根性草本植物,根狀莖近圓柱形,直徑5~10毫米,具節和鱗片。葉單
生,彼此相距1~3厘米,
矩圓狀披針形、披針形至近橢圓形,長21~46厘米,寬8~11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邊緣多少皺波狀,兩面綠色,有時稍具黃白色斑點或條紋;主要分
布於中國南方各省區以及海南島、台灣島等。中醫以根狀莖成分入葯,是應用非常廣泛的葯材。四季可采,曬干或鮮用。能活血散瘀,補虛止咳。有助於治跌打損
傷,風濕筋骨痛,腰痛,肺虛咳嗽,咯血功效。[
❷ 芳香植物名稱和圖片
芳香植物共有70餘科200餘屬600~800種,主要分布在菊科(34種)、芸香科(25種)、樟科(23種)、唇形科(23種)、傘形科(12種)、桃金娘科(11種)、杜鵑花科(9種)、禾本科(9種)、姜科(8種)、豆科(7種)、薔薇科(7種)、木蘭科(6種)、百合科(6種)、柏科(6種)等14個科,可分為喬灌木、藤本類、草本類三個類型。
1、喬灌木類:具有芳香氣味的喬灌木主要有柏科側柏、香柏;海桐科海桐;玄參科毛泡桐;樟科香樟、陰香、月桂;金縷梅科蠟瓣花、金縷梅;芸香科的花椒、黃檗、九里香;木蘭科白蘭、黃蘭、含笑、玉蘭、廣玉蘭、望春玉蘭、山玉蘭、馨香玉蘭、天女花、夜合花、優曇花;薔薇科的梅花、香水月季、突厥薔薇、稠李、多花薔薇、木瓜;省沽油科銀鵲樹;瑞香科瑞香、結香;木犀科華北紫丁香、藍丁香、北京丁香、暴馬丁香、波斯丁香、桂花、素馨花、茉莉、女貞;忍冬科糯米條、香莢蓬、珊瑚樹、接骨木;楝科楝樹、米蘭;蠟梅科蠟梅;山茶科木荷、油茶、厚皮香;豆科金合歡、金雨相思;茜草科桅子、黃桅子;蕃荔枝科鷹爪花;蘿蘼科夜來香;菊科螞蚱腿子;千屈菜科散沫花;馬鞭草科蘭香草;五加科鵝掌柴;杜鵑花科毛白杜鵑、雲錦杜鵑等。
2、藤本類:薔薇科木香、金櫻子、香莓、光葉薔薇、多花薔薇;忍冬科金銀花;豆科紫藤、藤金合歡等是具有芳香氣味的藤本類植物。
3、草本類:石蒜科紙白水仙、丁香水仙;姜科的姜花;唇形科薄荷、留蘭香、羅勒、藿香、紫蘇、香薷紫荊芥、迷迭香、鼠尾草、百里香、薰衣草、靈香草;馬鞭草科荊條;百合科百合、鈴蘭、萱草、玉簪;柳葉菜科月見草、待宵草;菊科香葉蓍、地被菊、龍蒿;十字花科香雪球、紫羅蘭;豆科羽扇豆;天南星科石菖蒲;敗醬科植物纈草;石竹科麝香石竹;攏牛兒苗科香葉天竺葵、豆蔻天竺葵以及蘭科的蘭花等。
❸ 常見的室內植物,圖片及簡介
1.蟹爪蘭,蟹爪蘭又名聖誕仙人掌、蟹爪蓮和仙指花,為仙人掌科蟹爪蘭屬蟹爪蘭植物。嫩綠色,新出莖節帶紅色,主莖圓,易木質化,分枝多,呈節狀,刺座上有刺毛,花著生於莖節頂部刺座上。常見栽培品種有大紅、粉紅、杏黃、和純白色。 2.萬年青,多年生常綠草本,無地上莖。根狀莖粗短,黃白色,有節,節上生多數細長須根。葉自根狀莖叢生,質厚,披針形或帶形,邊緣略向內褶,基部漸窄呈葉柄狀,上面深綠色,下面淡綠色,直出平行脈多條,主脈較粗。春、夏從葉叢中生出花葶,長10~20厘米;花多數,叢生於頂端排列成短穗狀花序;花被6片,淡綠白色,卵形至三角形,頭尖,基部寬,下部癒合成盤狀;雄蕊6,無柄,葯長橢圓形;子房球形,花柱短,柱頭3裂。漿果球形,桔紅色;內含種子1粒。 萬年青種類太多,這張圖片上的的是粉黛萬年青 3.蘇鐵,另稱避火蕉,鐵樹,常綠棕櫚狀木本植物,莖干圓柱狀,不分枝。在生長點破壞後,能在傷口下萌發出叢生的枝芽。莖部宿存於的葉基和葉痕,呈鱗片狀。葉厚革質而堅硬,羽片條形。小葉線形,初生時內卷,後向上斜展,邊緣向下反卷,先端銳尖,葉背密生銹色絨毛,基部小葉成刺狀。雌雄異株種子大,熟時紅褐色或橘紅色。 4.富貴竹,原稱辛氏龍樹,別名竹蕉、萬年竹,多年生常綠小喬木觀葉植物。株高1m以上,植株細長,直立上部有分枝。葉互生或近對生,紙質,葉長披針形,具短柄,濃綠色。傘形花序有花3~10朵生於葉腋或與上部葉對花,花冠鍾狀,紫色。漿果近球球,黑色。 5.金枝玉葉,學名馬齒莧樹(拉丁:Portulacaria afra),也叫樹馬齒莧,為馬齒莧科馬齒莧樹屬多年生常綠肉質灌木,莖肉質,紫褐色至淺褐色,分枝近水平,新枝在陽光充足的條件下呈紫紅色,若光照不足,則為綠色。 6.吊蘭,百合科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根肉質,葉細長,似蘭花。吊蘭葉腋中抽生出的匍匐莖,長可尺許,既剛且柔;莖頂端簇生的葉片,由盆沿向外下垂 7.仙人掌科仙人指屬的許多植物,比如說仙人球,仙人指 8.君子蘭,石蒜科君子蘭屬的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期長達30-50天,以冬春為主,元旦至春節前後也開放。忌強光,為半陰性植物,喜涼爽,忌高溫。生長適溫為15-25℃,低於5℃則停止生長。喜肥厚、排水性良好的土壤和濕潤的土壤,忌乾燥環境。
❹ 我想在家裡的花園種植食用百合,欣賞及食用想知道該百合的學名,和圖片.
食用百合主要分三類:卷丹百合、龍牙百合、蘭州百合,其中蘭州百合味極甜美,纖維很少版,又毫無苦味,其生產權的百合個頭大、味極甜美、色澤潔白如玉,蘭州百合屬山丹類,是百合中的上乘極品,是全國唯一食用甜百合。
卷丹鱗莖富含澱粉,供食用,亦可作葯用;花含芳香油,可作香料;龍牙百合內含豐富的生物鹼,秋水仙胺,澱粉蛋白質及多種維生素及鈣、磷、鐵等元素。
(4)百合科植物圖片及名稱擴展閱讀:
百合的栽植期以秋植為好;因為冬前雖然不能出苗,但鱗莖在土內發根好,第二年春出苗早,並且幼苗的生長勢比春植的旺盛,產量也高。
行株距是40厘米×30 厘米,栽植前,按行距開栽植溝,溝的深度12-15厘米。鋤松溝底土,然後按株距栽下種球,鱗莖尖一定要朝上。在種球周圍填入細土,將種球固定,栽植後蓋草,便於冬季防凍、保墒。
❺ 誰知道各種種子植物的名稱,特點,最好有圖片
中國有種子植物237科、2988屬、25734種。其中葯用種類有223科、1984屬、10153種(含種以下等級1103個)。種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兩個亞門,其中被子植物亞門的葯用種數十分龐大,約占葯用總種數的99%。
1.裸子植物:
中國有裸子植物11科、42屬、243種,其中葯用種類有10科、27屬、126種:包括13個變種、4個變型。目前,只有引進的南洋杉科中尚未見葯用記載,其餘各科均含葯用植物。
裸子植物葯用資源近80%的種屬於針葉樹種,其中最重要的是松科。中國有松科植物10屬、113種、29變種,葯用種數佔40%。松屬是個較大的屬,含20種葯用植物,主要有油松、馬尾松、紅松、白皮鬆和雲南松等。本科其他屬的主要葯用種有冷杉、臭冷杉、油杉、落葉松、白扦、鐵杉,以及中國特有的金錢松(土荊皮)和水松等。
柏科中中國有8屬、29種、7變種,其中葯用資源以圓柏屬居多,共有10種,1變種,主要有圓柏、叉子圓柏和興安圓柏,以及柏木、朝鮮崖柏、刺柏等。柏科的常用葯材為側柏和松花粉等。
三尖杉科中許多種都含抗癌活性物質,近年來頗受關注。中國有三尖杉科植物:屬10種,均可葯用,主要有三尖杉、中國粗榧、海南粗榧和台灣粗榧等。
紅豆杉科中常用葯材種為榧(榧子),其他可供葯用的有東北紅豆杉。南方紅豆杉(血榧)、雲南紅豆杉和穗花杉等。杉科和羅漢松科中的葯用種較少,主要有羅漢松、百日青、杉木、柳杉及中國珍貴的子遺植物水杉等。
裸子植物的4個非針葉類型的科中,麻黃科的葯用種最多,共有11種、3變種、1變型。其中,草麻黃、中麻黃和木賊麻黃為葯典收載種,屬於地方慣用品的有麗江麻黃、山嶺麻、單子麻黃、雙穗麻黃和藏麻黃等。蘇鐵科葯用資源主要有蘇鐵、華南蘇鐵等。買麻藤科主要是買麻藤和垂子買麻藤。銀杏科僅銀杏1種,目前野生種只殘存於浙江天目山和雲南東北部等局部地段,其他地區均為栽培。
2.被子植物
中國現存被子植物共226科、2946屬、約25500種,其中葯用種類有213科、1957屬、10027種(含1063個種以下等級)。其中雙子葉植物179科、1606屬、8598種;單子葉植物34科、351屬、1429種。根據恩格勒系統,分科統計列出各科中我國現有的屬、種數及葯用屬、種數。被子植物各科的葯用種數相差很大,最多達778種,最少僅含1種。其中,含100種以上的有33科,50一99種的19科,10一49種的72科,10種以下的88科。在33個葯用大科中,雙子葉植物有27個科,即菊科、豆科、唇形科、毛茛科、薔薇科、傘形科、玄參科、茜草科、大戟科、虎耳草科、罌粟科、杜鵑花科、蓼科、報春花科、小檗科、蕁麻科、苦苣苔科、樟科、五加科、蘿摩科、桔梗科、龍膽科、葡萄科、忍冬科、馬鞭草科和芸香科。單子葉植物有6個科,即百合科、蘭科、禾本科、莎草科、天南星科和姜科。上述33科約占葯用被子植物科數的16%,但所含葯用種數卻佔了65%。
葯用植物種數接近100種的科有衛矛科(99),夾竹桃科(95)和葫蘆科(92)。種數較多的科還有茄科(84)、木犀科(81)、鼠李科(77)、十字花科(77)、爵床科(71)、紫金牛科(72)、景天科(68)、茶科(66)、防己科(64)、馬兜鈴科(62)和紫草科(62)、堇菜科62)等。
葯用大科所集中的種數主要體現在一些較大的屬。被子植物中含50種以上葯用資源的屬有烏頭屬(103)、紫堇屬(86)、鐵線蓮屬(85)蓼屬(81)、蒿屬(72)、小檗屬(70)、馬先蒿屬(67)、杜鵑花屬(65)、懸鉤子屬(62)、鳳毛菊屬(58)、衛矛屬(57)、珍珠菜屬(56)、鼠尾草屬(53)、龍膽屬(52)和貝母屬(50)。這15個屬隸屬於12個科,僅占各科葯用總屬數的3%,而所含葯用種數卻達30%。
葯用種數接近50種的屬有大戟屬(49)、報春花屬(48)和紫金牛屬(46)。含30一49種的屬有薔薇屬(44)、唐松草屬(44)、忍冬屬(44)、翠雀屬(43)、黃芩屬(43)、莢蒾屬(42)、天南星屬(42)、獼猴桃屬(41)、柴胡屬(41),委陵菜屬(40)、橐吾屬(37)、石斛屬(36)、苔草屬(35)、馬兜鈴屬(35)、百合屬(34)、沙參屬(36)、黨參屬(34)、紫菀屬(34)、香茶菜屬(33)。山姜屬(32)、紫珠屬(31)、鳶尾屬(31)、香薷屬(31)、冷水花屬(31)、鵝絨藤屬(30)、銀蓮花屬(30)和花椒屬(30)。
葯用種數在20-29種以上的有71個屬,較重要的有細辛屬、木蘭屬、五加屬、紫雲英屬、遠志屬、砂仁屬、當歸屬、蠅子草屬、蔥屬、重樓屬、栝樓屬、酋草屬和千金藤屬等。
中國種子植物不僅種類豐富,而且有許多特有種屬。據統計,中國種子植物有196個特有屬,其中,被子植物有190個(裸子植物僅6個),含葯用資源的有60餘屬,如明黨參屬。羌活屬。川木香屬。知母屬、地構葉屬、通脫木屬、杜仲屬、枳屬、喜樹屬、珙桐屬、香果樹屬、獨葉草屬和太行花屬等。
由於被子植物葯用種類繁多,不能一一贅述,這里僅選取常用葯材比較集中的10個科為代表作一簡述。
菊科是中國被子植物第一大科,含葯用植物778種(包括724種,7亞種、44變種、3變型),葯用的屬數和種數分別占我國菊科植物的68%和33%。主要葯用屬除蒿屬、鳳毛菊屬、紫菀屬和橐吾屬外,還有蒲公英屬(26)、火絨草屬(19)、兔兒風屬(18),香青屬(18)。千里光屬(17)、艾納香屬(16)、斑鳩菊屬(16)、蟹甲草屬(16)、旋覆花屬(15)、薊屬(15)和苦蕒菜屬(15)等。
菊科中商品葯材較多,其中術類有白術和蒼術;木香類有雲木香和川木香;蒿類又可分為艾類和茵陳類,艾類中如艾、野艾蒿、蒙古蒿、陰地蒿、南艾蒿、五月艾等,茵陳類中除主要葯用茵陳蒿外,同屬的還有蒔蘿蒿、鹼蒿、冷蒿、矮蒿、白蓮蒿和青蒿等;薊類的刺兒菜和刻葉刺兒菜均作小薊用,作大薊用的主要有薊、野薊。兩面薊和煙管薊等。菊科中常用葯材還有菊花、紅花、旋覆花、款冬花、紫菀、漏蘆、天名精、佩蘭、牛蒡子,蒼耳子。蒲公英和鱧腸(墨旱蓮)等。此外,石胡荽。除蟲菊、雪蓮花、豨薟草。千里光、水飛薊、絲毛飛簾、甜葉菊、火絨草和鬼針草等亦可供葯用。
豆科是中國四個含干種以上的植物大科之一,供葯用的有490種(含461種、1亞種、23變種、5變型),僅次於菊科,居第二位。豆科較大的葯用屬除紫雲英屬外,還有槐藍屬(24)、錦雞兒屬(29)、崖豆藤屬(16)、棘豆屬(16)、山螞蝗屬(16)、岩黃芪屬(15)、胡枝子屬(14)和決明屬(13)等。
本科重要的葯用資源有甘草,脹果甘草、光果甘草、膜莢黃芪和蒙古黃芪等;常用的有扁莖黃芪(沙苑子)、苦參、槐、補骨脂、葛、兒茶、密花豆(雞血藤)、合歡、小決明、廣金錢草、白扁豆、多序岩黃芪(紅芪)和皂莢等。此外,紫荊、小花米口袋、截葉胡枝子(夜關門)。百脈根、輪葉棘豆(莪大夏)、黃花木、山野豌豆(透骨草),紫首蓿、雲實、紅車軸草等也是較常見的葯用植物。
毛茛科的葯用植物有420種(含329種、1亞種、85變種、5變型),葯用種數佔全科種數的58%,其中烏頭屬、鐵線蓮屬、翠雀屬、唐松草屬、銀蓮花屬包含了本科72%的葯用種類,此外,較重要的屬還有毛茛屬(19)、耬斗菜屬(12)和金蓮花屬(12)。中國有烏頭屬植物165種,其中葯用103種,是被子植物中最大的一個葯用屬。該屬的常用葯材主要有烏頭(川烏)、北烏頭(草烏)、黃花烏頭(關白附)、短柄烏頭(雪上一枝蒿)和甘青烏頭。地方和民間慣用的葯用種主要有鐵棒錘、伏毛鐵棒錘、黃草烏、瓜葉烏頭和聚葉花葶烏頭(活血蓮)等。鐵線蓮屬常用葯材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威靈仙,主要來源種有棉團鐵線蓮、辣蓼鐵線蓮和威靈仙等;另一類是川木通,主要來源種有小木通,綉球藤和鈍齒鐵線蓮等。本屬地方慣用種有柱果鐵線蓮、圓錐鐵線蓮(銅靈仙)、須蕊鐵線蓮和黃花鐵線蓮(鐵線透骨草)等。黃連屬的種數雖不多,但葯用價值較高;本屬6個種均可葯用,常用的有黃連、三角葉黃連和雲連,都是重要的商品葯材。
毛茛科其他屬的主要葯用種有白頭翁、升麻、阿爾泰銀蓮花(九節菖蒲)、側金盞花(福壽草)、耬斗菜、翠雀、類葉升麻(綠豆升麻)、鐵筷子、展枝唐松草、毛茛和金蓮花等。
唇形科有436種葯用植物(含355種、72變種、9變型),占本科植物種數的55%,其中比較重要的有鼠尾草屬、黃芩屬、香茶菜屬、香薷屬、青蘭屬、筋骨草屬等,常用葯材主要有丹參、黃芩、藿香、廣藿香、紫蘇、益母草、薄荷、毛葉地筍(澤蘭)、香藿、荊芥和夏枯草等。其他常見種類有金瘡小草、筋骨草、風輪菜、活血丹、夏至草、羅勒、糙蘇、毛水蘇、海州香薷、百里香和牛至等。中國引進的唇形科植物薰衣草和留蘭香均作葯用。
薔薇科有360種葯用植物(包括301種、1亞種、53變種、5變型),約占本科植物種數的43%。薔薇屑、懸鉤子屬、委陵菜屬及綉線菊屬包括了本科47%的葯用種。葯用種數較多的屬還有旬子屬(17)、梨屬(15)、山楂屬(15)、櫻桃屬(13)和蘋果屬(13)等。
本科的常用葯用種多為木本植物,主要有烏梅、杏、桃、郁李、皺皮木瓜、枇杷、金櫻子、玫瑰及山楂等。本科草本植物中常用的有掌葉懸鉤子、地榆和龍牙草等。其他屬主要葯用種有委陵菜、石楠、扁核木(蕤仁)、假升麻、柔毛水楊梅、火棘、李、綉球綉線菊、雞麻和灰旬子等。
傘形科的葯用植物有234種(包括197種、25變種、9變型及3個栽培種),約占本科植物種數的44%。主要葯用屬除柴胡屬(41)和當歸屬(22)外,還有獨活屬和藁本屬(13)。上述4個屬的葯用種數占本科葯用種數的38%。
本科常用葯材主要有當歸、白芷、重齒毛當歸(獨活)、紫花前胡、遼藁本、川芎、羌活、珊瑚菜(北沙參)、明黨參、新疆阿魏、白花前胡、蛇床子和茴香等。柴胡是常用大宗葯材,中國共有柴胡屬植物36種、17變種,其中可供葯用的41種(含變種),較普遍應用的是北柴胡和狹葉柴胡。此外,地方葯用的主要有銀州柴胡、錐葉柴胡(陝西)、密花柴胡(新疆)、金黃柴胡(甘肅、新疆)、汶川柴胡、馬爾康柴胡(四川)、膜緣柴胡(四川、西藏)、長白柴胡(東北)及雲南柴胡(雲南)等。我國西北地區柴胡資源較為集中,共有42種(含變種),據報道,其中可供葯用的有21種。
本科主要葯用植物還有蕪荽、竊衣、稜子芹、峨參,野胡蘿卜(南鶴虱)、羊紅膻、天胡荽、鴨兒芹,毒芹、積雪草和葛縷子(藏茴香)等。
蓼科葯用植物共123種(包括104種、18變種。1變型),約占本科植物種數的53%。本科約92%的葯用種類都包含在下面3個屬中。
蓼屬(廣義屬),中國有120種,其中葯用81種,常用葯材有何首烏、拳參、紅蓼(水紅花子)、藍蓼(蓼大青)、扁蓄和虎杖等。民間慣用的有赤脛散、火炭母、杠板歸、分叉蓼、支柱蓼和水蓼等。
大黃屬,中國約有40種,據報道,葯用的有18種、2變種。《中國中葯資源志要》收載了14種(含1變種)。目前本屬比較重要的是掌葉組大黃,主要有掌葉大黃、葯用大黃及唐古特大黃。同屬其他葯用種都作為土大黃或山大黃入葯,主要有華北大黃、河套大黃和波葉大黃等。大黃是一味世界性葯物,現已被近20個國家的葯典收載。中國大黃的產量和質量均居世界第一位,應特別提及的是,藏葯擅長用大黃,不僅種數多,而且頗為講究。
酸模屬供葯用的有16種,多為民間慣用葯,常見的有酸模。皺葉酸模。巴天酸模(牛西西)和尼泊爾酸模(羊蹄)等。
本科其他屬主要葯用種有蕎麥、短毛金線草、腎葉山蓼。沙拐棗及栽培品種竹節蓼等。
五加科中葯用植物有112種(包括88種。23變種、1變型),約占本科植物種數的65%,主要葯用屬有五加屬、楤木屬(20)、鵝掌柴屬(17)及人參屬(10)等。特別是五加屬和人參屬中,有許多種重要的商品葯材。五加屬主要葯用種有五加、無梗五加、刺五加、三葉五加(白簕)和紅毛五加等。人參屬植物基本上都可葯用,最重要的是人參和三七,同屬中主要葯用植物還有竹節參、珠子參和參三七等。西洋參原產北美,中國現已引種成功,並形成一定的商品生產能力。
本科其他主要葯用種有楤木、遼東楤木、食用土當歸、柔毛九眼獨活、通脫木(通草)、鵝掌柴、刺楸、東北刺參、掌葉梁王茶、常春藤、樹參、羅傘、短梗大參和刺通草等。
百合科是單子葉植物葯用種類最多的科,有358種(包括301種。37變種、20個栽培種)。本科46個葯用屬中貝母屬、百合屬和黃精屬包括了1/3的葯用種。此外,含10種以上葯用屬還有蔥屬(28)、重樓屬、菝葜屬(21)、天冬屬(18)、沿階草屬(16)、蜘蛛抱蛋屬(13)、藜蘆屬(12)、萱草屬(10)和鹿葯屬(10)等。
本科常用葯材有浙貝母、川貝母、暗紫貝母、平貝母、伊貝母及百合、山丹、黃精、玉竹、天冬、知母、華重樓、麥冬、土菝葜(土茯苓)、藜蘆、萱草、小根蒜(薤白)和老鴉瓣(光慈菇)等。其他屬主要葯用種類有鈴蘭,綿棗兒、鹿葯、吉祥草、岩菖蒲,粉條兒菜(小肺筋草)、玉簪、萬年青、蜘蛛抱蛋、油點草及栽培種蘆薈和石刁柏等。
蘭科雖是中國被子植物第二大科,但葯用種數並不甚多,僅約占本科植物種數的28%。主要葯用屬有石斛屬、蝦脊蘭屬(19)、羊耳蒜屬(14)、玉風花屬(15)、杓蘭屬(13)和石豆蘭屬(11)等。
石斛是蘭科中的主要葯材,常用的種類有金釵石斛(石斛)、鐵皮石斛(黑節草)、黃草石斛(束花石斛)及環草石斛(美花石斛)等。此外,常用的葯材還有天麻和白及等。
本科其他葯用種,如手掌參、羊耳蒜、綬草、廣布紅門蘭、蝦脊蘭,杜鵑蘭(山慈菇)、伏生石豆蘭。角盤蘭、石仙桃、大花杓蘭、小斑葉蘭、貝母蘭和長距玉鳳花等,多為民間習慣用葯。
被子植物中,葯用種數不足10種的有88科,其中有27科僅各含1種葯用種。這些科有的是單種科,有的是寡種科。主要葯用植物有杜仲、馬尾樹、連香樹、伯樂樹、豬籠草、紅木、番木瓜、珙桐、鎖陽、田蔥、大血藤、旱金蓮、苦檻藍、透骨草等。
❻ 圖片上這種百合花叫什麼名字
鬱金香(學名:Tulipa gesneriana),百合科鬱金香屬的草本植物,是土耳其、哈薩克斯內坦、荷蘭的國花。英文名:容Flower of Common Tulip, Flower of Late Tulip ,中葯名稱:鬱金香《本草拾遺》;鬱金香《太平御覽》;紅藍花、紫述香《綱目》。花葉3-5枚,條狀披針形至卵狀披針狀,花單朵頂生,大型而艷麗,花被片紅色或雜有白色和黃色,有時為白色或黃色,長5-7厘米,寬2-4厘米,6枚雄蕊等長,花絲無毛,無花柱,柱頭增大呈雞冠狀,花期4-5月。
❼ 百合科植物圖片及名稱
百合科是被子植物的一大種群植物,屬單子葉植物類,綠色植物亞界。約有250屬 3500種。廣泛分布於全世界,主要在溫帶與亞熱帶地區。中國有60屬約 560種。
代表植物有:黃精Polygonatum sibiricumDelar,玉竹Polygonatum odoratum(Mill.),知母Anermarrhena asphodeloidesBunge,天門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Lour.) Merr。麥冬Ophiopogon japonicus。七葉一枝花Paris polyphylla。菝葜Smilax china。土茯苓Smilax glabra。萱草Hemerocallis fulva(L.) L。黃花菜Hemerocallis citrinaBaroni。石刁柏Asparagus officinalisL.藜蘆Veratrum nigrumL.玉簪Hosta plantaginea(Lam.) Aschers.蘆薈Aloe veraL. var. chinensis (Haw.) Berg,萬年青Rohdea japonica(Thunb.) Roth等。
百合科中既有名花,又有良葯。有的還可以食用。主要的屬有蔥屬、菝葜屬、百合屬、沿階草屬、黃精屬、天門冬屬、貝母屬等。知母屬、鷺鷥蘭屬、白穗花屬等為中國特有。
通常為具根狀莖、塊莖或鱗莖的多年生草本,很少為亞灌木、灌木或喬木狀。葉基生或莖生,後者多為互生,較少為對生或輪生,通常具弧形平行脈,極少具網狀脈。花兩性,很少為單性異株或雜性,通常輻射對稱,極少稍兩側對稱;花被片6,少有4或多數,離生或不同程度的合生(成筒),一般為花冠狀;雄蕊通常與花被片同數,花絲離生或貼生於花被筒上;花葯基著或丁字狀著生;葯室2,縱裂,較少匯合成一室而為橫縫開裂;心皮合生或不同程度的離生;子房上位,極少半下位,一般3室(很少為2、4、5室),具中軸胎座,少有1室而具側膜胎座;每室具1至多數倒生胚珠。果實為蒴果或漿果,較少為堅果。種子具豐富的胚乳,胚小。
❽ 請問以下三張圖片對應的植物名稱
圖一:
阿拉伯婆婆納 (學名:Veronica persica Poir.)是玄參科,婆婆納屬。
❾ 這是什麼植物叫什麼名字
萬壽竹(學名:Disporum cantoniense(Lour.) Merr.)是百合科、萬壽竹屬植物。根狀莖橫出,質地硬,呈結節狀;根粗長,肉質。莖高50-150厘米,直徑約1厘米,上部有較多的叉狀分枝。葉紙質,披針形至狹橢圓狀披針形,長5-12厘米,寬1-5厘米。傘形花序有花3-10朵,著生在與上部葉對生的短枝頂端;花梗長(1-)2-4厘米,稍粗糙;花紫色;花被片斜出,倒披針形,長1.5-2.8厘米,寬4-5毫米,先端尖,邊緣有乳頭狀突起,基部有長2-3毫米的距;雄蕊內藏。漿果直徑8-10-毫米,具2-3(-5)顆種子。種子暗棕色,直徑約5毫米。花期5-7月,果期8-10月。
分布於中國、不丹、尼泊爾、印度和泰國;在中國分布於台灣、福建、安徽、湖北、湖南、廣東、廣西、貴州、雲南、四川、陝西和西藏。生長於海拔700-3000米的灌叢中或林下。
萬壽竹以根及根莖入葯,其味甘、淡,性平。具有潤肺止咳、健脾消積功效。用於虛損咳喘,痰中帶血,腸風下血,食積脹滿。
❿ 常見的野生植物圖片及名稱
推薦的書是叫「中國的野菜——種中國野菜圖鑒」
1 薺菜:
別名:地M菜(湖北)、菱角菜(廣東)、護生草(甘肅)。長於各地,生於田野、路邊、溝旁。嫩苗可食,味平淡。3~4月采其全草,洗凈炒食、作湯,根可煮食。菜可曬干,吃時用水泡開炒食。葯用可治腹瀉、痢疾(單味水煎服),也可治目赤腫痛,高血壓以及各種出血症。二年生草本,高15~40CM。葉有根生葉和莖上葉兩種。根生葉叢生,有柄,葉片羽狀深裂,有時淺裂或不裂,莖生葉無柄,基部抱莖,邊緣有齒,嫩葉有香氣。春天抽出花莖,排列成總狀花序,花穗挺立,花小,白色。
2 蒲公英(又名:婆婆丁,黃花地丁,姑姑英)
學名:taraxacum mongolicum
科屬:菊科蒲公英屬,分布各地。生長於田野、路旁,易採集。3~5月可采嫩葉洗凈後生食,味微苦。5~8月採花放入湯中烹食。全株伏地叢生,高3~6寸,體內有白色乳汁。葉緣為不規則的羽狀分裂,色鮮綠。花莖數個,自葉叢基部生出,與葉等長或稍長過一點,上部密生白色絲狀毛。頭狀花序頂生,全為黃色舌狀花
說明:
食用部位:嫩株,清洗後燙後可炒食,做湯.
其他應用: 全草葯用,具有清熱解毒消腫的作用
3 名字: 烏毛蕨
科目:蕨科烏毛蕨屬
拉丁名: Blechnum orientale
說明:
莖干短而直立,被有線狀披針形的暗褐色鱗片,葉柄叢生,長30---60公分,羽片線狀披針形,多數密生,但最下方的數對退化而成小耳形,孢子囊群線生.
烏毛蕨捲曲的幼芽及紫紅色的新葉都可以食用.先以沸水燙過後再進行烹調,也可以燙熟,撈起,曬干後,腌漬成鹹菜或者蕨干
4 土人參(又名:假人參,參子葉,波世蘭,土高麗參)
學名:Talinum paniculatum (Jacq.) Gaertn
科屬:馬齒莧科土人參屬
說明:
多年生草本,全株光滑無毛,莖葉柔軟多汁,葉互生,倒卵狀披針形,春末至秋季開花,圓錐花序腋生出或頂生,花粉紅色,梗細長,花瓣五片,蒴果球形,內藏種子.
分布底海拔山野,荒地,庭院以及其他有人煙的地方,嫩莖可以直接炒食或者煮湯,也可以腌漬食用,主根可以切片燉肉等,全株煎服,具有利尿效果;莖葉鮮品搗爛後,則可外敷腫毒等。
以播種繁殖,種一次後,即可以自繁衍,綿延不絕.
5 名字:馬齒莧
科目:馬齒莧屬馬齒莧科
拉丁名: portulaca pilosa L.
說明:
一至兩年生草本,莖具多數分枝,匍匐地面,全株肉質性.
分布在向陽的地方以及河邊,有時也成片長在野外路邊,屋頂上.幼苗以沸水燙熟,即可以炒食或拌調味料吃,莖葉蒸熟後可以拌蚝油,豆瓣醬等食用,也可以腌漬成鹹菜.
其莖葉煎水服,可以治療痢疾;鮮品搗爛,可外敷瘡癤,腫毒等.
一條蛇GG 提供一個實際例子::鮮品搗爛後加蜂糖水服,治療痢疾見效
6 名字:紫雲英
拉丁名:astragalus sinicus L.
科屬:豆科紫雲英屬
說明:
越年生草本,莖斜上而具有微毛,葉片互生,冬至春季開花,頭狀花序由7-12朵花組成,花冠蝶形,粉紅色或者紫紅色,莢果長橢圓形,有三棱,成熟時候黑褐色。
分布在低中海拔的路旁,沼澤邊或者荒地間,冬季休眠之農田常栽培以作綠肥。
嫩莖葉可炒食或油炸,亦可煮湯;花炒食或拌蛋汁麵糊油炸.
全草入葯,為解熱,利尿,降血壓,治肝病等等.
7. 名字:桃花
拉丁名:prunus persica (L.) Batsch
科屬:薔薇科櫻屬
說明:
落葉性小喬木,樹干黑灰色,主枝幹粗細明顯,葉片廠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春季新芽長出後同時開花,花冠粉紅色或者紫紅,由5片花瓣組成,有短花梗,果實圓形,橢圓形或者扁圓形,顏色黃白,乳白或帶有紅暈,外皮被有細毛,內果皮呈硬核狀.
除了果實供食用之外,桃花也有多種用途,將花朵曬干後研成粉末,再製成面霜塗抹,可以使皮膚細白紅潤;與鮮魚,鮮豆苗和姜絲等一起烹調,可以製成桃花魚片蛋羹;也可以煮挑花蛤蜊雞湯等,味道十分鮮美.
8 名字:萱草( 別名: 黃花菜,金針菜,鹿蔥)
學名: hemerocallis fulva
科屬: 百合科萱草屬
說明:
食用部位: 嫩葉,花蕾可食,葉和根入葯.
食用方法: 鮮萱草花蕾有毒,含秋水仙鹼,食用前必須在100*C開水浸燙去毒。
常用有涼拌萱草花蕾,炒肉 ,煮湯等.
我自己小時候也吃了不少這種花,多用於煮湯.
新鮮黃花菜的花粉里含有一種化學成分叫秋水仙鹼,秋水仙鹼本身無毒,但吃下去後,在體內會氧化成毒性很大的類秋水仙鹼。這種物質能強烈地刺激消化道,成年人如果一次食入0.1~0.2毫克的秋水仙鹼(相當於鮮黃花菜1~2兩),就會發生急性中毒,出現咽干、口渴、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嚴重者還會出現血便、血尿或尿閉等。如果一次食入20毫克的秋水仙鹼可致人死亡。
9名字:車前草(又名: 地衣,蛤蟆衣,牛舌草)
學名: plantago asiatical L.
科屬: 車前科車前屬
食用部位: 嫩葉可食,全草,種子都可以入葯.
食用方法:洗干凈後先用開水燙軟,在冷水中浸泡2小時後再炒食,做湯或者涼拌,做面或者做餃子餡都很好吃
葯用功能: 味甘,性寒,有利尿,熱,止咳的功效.
10 名字:酢漿草
學名: oxalis cornniculata linn
科屬:酢漿草科酢漿草屬
食用部位:莖葉可食,全草入葯
食用方法:酢漿草的嫩葉莖先用熱水焯一下,在冷水中浸泡2小時後再炒食,做湯或者涼拌,也可以做沙拉的配料.
葯用功能: 味酸,性寒,無毒,有涼血清熱,消腫解毒的功效.
11 名字:茭筍(又名:茭白)
學名: zizania caciflora
科屬:禾本科菰屬
食用部位:膨大莖稈與種子可食,膨大莖稈也可入葯
食用方法:種子(菰米)可以煮粥,莖稈茭白可以炒食或者涼拌
葯用功能: 性寒,有清熱解毒,利二便,目赤,淋熱等功
12 名字:婆婆納(又名: 卵子草,雙腎草)
學名: veronica didyma tenore
科屬:玄參科酢婆婆納屬
食用部位:嫩葉可食,全草入葯
食用方法:採集嫩葉先用熱水焯熟,在冷水中浸泡2小時後涼拌食用.
葯用功能: 性涼,有涼血清熱,消腫解毒,補腎強腰的功效.
13 名字:迷迭香
學名: veronica didyma tenore
科屬:唇形科
食用部位:嫩葉可食,全草入葯
迷迭香廣泛運用於烹調,新鮮嫩枝葉具強烈芳香,可消除肉類腥味,少數幾枝嫩莖葉,香烤排骨(豬排、羊排及牛小排,雞).
14 名字:胡頹子
科名:胡頹子科
食用部位: 果實--成熟後紅色,味道酸甜,生吃,也可以用於釀酒和熬糖
15 名字:白色雞蛋花
科屬:夾竹桃科雞蛋花屬
食用部位: 花,曬干後泡茶飲用,解毒潤肺.
(別跑到你小區去偷摘哈,可能已經噴了農葯
16 名字:山捻
科屬:桃金娘科
食用部位:果實.......成熟時候,果實甜蜜,多汁,外表烏黑色(別吃太多哈,會拉不出便便的)
17 名字: 地捻
科屬:野牡丹科
食用部位:果實---成熟後可以直接生吃,也可以用於釀酒,全株入葯.
18名字: 懸鉤子
科屬:薔薇科懸鉤子屬於
食用部位:果實--成熟後可以直接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