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的拒絕課後答案
㈠ 牡丹的拒絕閱讀答案
1.三個詞為:傾慕、失望、期盼;2.拒絕的是以武則天這個女皇帝為代表的高高在上者的權力和威嚴拒絕的是以武則天這個女皇帝為代表的高高在上者的權力和威壓.)是遊人滿懷的期盼和渴望,拒絕了遊人賦予它的榮譽和贊頌")卻可以讓自己自由自在地生活.所以它堅守的是自己生命的自由和尊嚴;(間,所以它還拒絕了萎頓和衰老.)4.想到了偉人。因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精神轉換到偉人寒夜苦讀的精神。
㈡ 《牡丹的拒絕》(節選)的答案
當代
張抗抗 簡介
張抗抗1950年出生於浙江省杭州市,祖籍廣東新會,當代女作家。1963年考入杭州一中,1969年中學畢業後到黑龍江國營農場勞動八年,當過農工、磚廠工人、通訊員、報道員、創作員等。1969年去北大荒插隊,後報名去邊至黑龍江國營農場,1977年進入黑龍江藝術學校編劇班學習,1979年畢業,加入中國作家協會分會從事專業創作,並任黑龍江省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理事等職。她於1975年便完成了反映知青題材的長篇小說《分界線》,1979年以短篇小說《愛的權利》而知名。八十年代則更是作品不斷。1987年長篇小說除《隱形伴侶》,反映三十年代革命知識分子命運的《赤彤丹朱》(1995年)。
1972年發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說《燈》,1975年出版了長篇小說《分界線》。反映黑龍江農場知識青年的生活,以後又相繼發表短篇小說《愛的權利》、《夏》、《白罌粟》;中篇小說《淡淡的晨霧》、《北極光》、《在丘陵和湖畔有一個人……》等。她還寫了中篇童話《翔兒和他的氫球》和散文集《橄欖》,出版了長篇小說《隱形伴侶》。作品中《夏》獲1980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淡淡的晨霧》獲第一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
1977年入黑龍江藝術學校編劇班學習。1979年發表短篇小說《愛的權利》,反映在新的歷史時期,青年們對不同的婚姻愛情的認識與追求。從此以後,她一直將思考的重心放在當代青年事業與愛情的矛盾沖突上。1986年出版了長篇小說《隱形伴侶》,在更加廣闊的社會背景上,展示了一代知青輾轉矛盾的內心歷程,運用細膩的精神分析手法,揭示了他們內心的創傷和追求。
作為一位作家,張抗抗具有良好的藝術感覺和藝術素質,一方面她以女性的溫柔和細膩探索青年一代的追求與痛苦,以敏銳、瀟灑的筆揭示人的心靈底蘊,作品中洋溢著青春的朝氣和純凈的詩意;另一方面比之於其他女作家的作品,她的作品包含著更多的理性思考。她不被感覺和情緒所左右,而是以一個智者的清醒有意識地將作品當作某些思考的載體,使其很多作品以深邃而獨到的思索見長。
後來在中國作家協會黑龍江分會任職,成為專業作家。1988年英國劍橋大學國際名人傳記中將其收入「世界名人錄」。
作品
《赤彤丹朱》
《張抗抗》
《沙之聚》
《張抗抗散文自選集》
《情愛畫廊》
《永不懺悔》
《張抗抗知青作品選》
《地下森林斷想》
《故鄉在遠方》
《分界線》
《城市的標識》
[編輯本段]獲獎狀況
《夏》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淡淡的晨霧》獲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紅罌粟》獲首屆《上海文學》獎、長篇小說《隱形伴侶》獲黑龍江省文學大獎賽大獎、《赤彤丹朱》獲東北文學獎長篇小說一等獎、《張抗抗散文自選集》獲東北文學獎散文集一等獎、中篇小說《鍾點人》獲《東海》全國純文學最高稿酬獎、1995年獲莊重文文學獎、1998年獲中國首屆女性文學創作獎、其它各省市刊物獎數十次、各報副刊全國獎數十次.
主要經歷
1972年發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說《燈》,1975年出版了長篇小說《分界線》。反映黑龍江農場知識青年的生活。以後又相繼發表短篇小說《愛的權利》、《夏》、《白罌粟》;中篇小說《淡淡的晨霧》、《北極光》、《在丘陵和湖畔有一個人……》等。她還寫了中篇童話《翔兒和他的氫球》和散文集《橄欖》,出版了長篇小說《隱形伴侶》。作品中《夏》獲1980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淡淡的晨霧》獲第一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 有《城市的標識》等多部作品進入了小學課本。
作品翻譯情況縱覽:(據不完整資料統計)
短篇小說《愛的權利》:(德文、法文)在德、法國出版
短篇小說《夏》:(日文、法文)在日本、法國出版
短篇小說《牡丹園》:(英文)發表於加拿大某刊
短篇小說《白罌粟》:(德文)發表於德國某刊
短篇小說《空白》 《睡神在太陽島》 (39--41--37) 《我們需要兩個世界》、《北極光》節選等 《中國文學》
中篇小說《北極光》:(英文、德文、俄文)在國外出版
長篇小說《隱形伴侶》:(英文)新世界出版社
散文集《花的節日》(英文,多人合集):遺失日記、 我的節日、恐懼的平衡、出售與投資、鸚鵡與流浪漢、尋回自然
中國譯林出版社
中篇小說《殘忍》:(法文)法國巴黎BLEU DE CHINE出版社
中篇小說《殘忍》:(英文)香港大學《譯叢》
主要作品專集目錄
····················
短篇小說集:
《夏》 1981年11月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紅罌粟》 1986年10月北方文藝出版社
中篇小說集:
《張抗抗中篇小說集》 1982年7月中國青年出版社
《塔》 1985年5月四川文藝出版社
《陀羅廈》 1992年7月華藝出版社
《永不懺悔》 1994年10月香港天地圖書出版公司
《永不懺悔》 1995年5月河北教育出版社
《銀河》 1996年12月長江文藝出版社
散文集:
《橄欖》 1983年5月上海文藝出版社
《小說創作與藝術感覺》 1985年6月百花文藝出版社
《地球人對話》 1990年6月中國華僑出版公司
《野味》 1992年3百花文藝出版社
《你對命運說:不!》 1994年1月上海知識出版社
《恐懼的平衡》 1994年4月華藝出版社
《牡丹的拒絕》 1995年3月春風文藝出版社
《張抗抗散文自選集》 1995年5月天津百花出版社
《故鄉在遠方》 1995年6月四川人民出版社
《柔弱與柔韌》 1996年5月湖南文藝出版社
《沙之聚》 1996年6月吉林人民出版社
《山野現代舞》 1998年2月陝西人民出版社
《滄浪之水》 1998年1月江蘇文藝出版社
《女人的極地》 1998年4月台灣業強出版社
《風過無痕》 1998年9月江蘇人民出版社
《鸚鵡流浪漢》 1998年11月重慶出版社
《女人說話》 1999年9月江蘇人民出版社
2 張抗抗作品目錄
長篇小說單行本:
《隱形伴侶》 1986年12月作家出版社先後6次印刷
《隱形伴侶》 1995年5月華藝出版社再版
《赤彤丹朱》 1995年5月人民文學出版社
《情愛畫廊》 1996年4月遼寧春風文藝出版社
《情愛畫廊》 1998年12月台灣業強出版社出版
其它:
《張抗抗代表作》 1991年,北方文藝出版社
《張抗抗兒童文學作品選》 1991年6月 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
《張抗抗自選集》5卷 1996年6月 貴州人民出版社
《中國當代作家選集叢書--張抗抗卷》
1998年10月 人民文出版社
《張抗抗影記》 1998年10月河北教育出版社
《大荒冰河》(老三屆著名作家回憶錄叢書)
1998年10月吉林人民出版社
小說改編情況:
《隱形伴侶》改編為8集電視連續劇,已播映
《情愛畫廊》改編為20集電視連續劇,已播映
和所有的同齡人一樣,張抗抗沐浴過燦爛的陽光,遭遇過文革的苦痛,人人都是中國生活舞台中的一個角色。然而張抗抗能成為一個作家,達到思想與藝術的輝煌,卻有著大背景下屬於她自己的生動故事。
一
張抗抗在建國後的第二年即1954年7月3日出生於杭州。她家原籍廣東新會。關於名字,張抗抗說:「按照我父母後來的解釋,『抗抗』這兩個字,不僅因為他們相識於抗戰時期,也不僅因為我在抗美援朝這一年夏天『呱呱』落地,而是希望我因此只有一種頑強的抗爭精神。由於我的名字註定要同抵抗、抗禦、反抗等相聯系,我想我的一生大概將會永遠不得安寧。」果真如是,抗抗兩歲那年,就跟著父母進了審干學習班。爸爸媽媽這對抗戰後期參加革命的知識分子,因受到政治上的誤解,被迫離開《浙江日報》。她的爸爸,為革命做過多年記者、編輯,不得不改行當了車工、泥水工、搬運工。幾十年的逆境,他不氣餒,也不向任何人訴苦,這對女兒的成長,有著深刻的影響。張抗抗說,「我從小看到他那種對黨、對革命的真誠和豁達開朗的性格,常常使我深深感動和難過。這對於我這個有志於文學創作的女兒來說,不僅在心靈上打下深刻的烙印,也對我的世界觀、意志、道德觀發生了極大的影響。」
她的母親,單純、善良、富於同情心和幻想。青年時代曾寫過兒童文學作品,1948年輯成小冊子出版,取名《幼小的靈魂》。這位有志於文學的青年,由於受到丈夫的牽連。也改行當了中學語文教員。在逆境中,她把對生活的愛、對文學的愛,全部傾注在女兒身上。抗抗剛會說話就開始背詩,聽媽媽講故事、唱歌。到了上學的年齡,便跟媽媽一起上學校,每天步行,早出晚歸,在路上聽媽媽講故事、念詩、學普通話。
媽媽過生日,她寫詩送給媽媽,第一句是:「我不知道媽媽為什麼那樣愛詩?」
大概從那時起,她對文學就發生了興趣。
有一次,在回家的路上,她突然問媽媽:「你和爸爸常常講到的『點心』(典型)為什麼不給我吃呢?」媽媽吃驚而又好笑地看著女兒說:「點心(典型)是在書本里的,你長大就可以吃到了。」
十歲那年,她從客人那裡得到一個漂亮的日記本,就用歪歪扭扭的字把每天做的事情記下來,整整記了四大本。
家庭經濟不寬裕,母親不能打扮女兒,平時連冰棍都很少給她買,但女兒的學慣用品卻無論如何也要保證。北京、上海來了好劇團,一定要買甲級票,帶著女兒去看;回來後,要求女兒復述故事。
西湖的群峰和岩洞給了小抗抗許多美好的幻想。玉泉植物園是他們全家星期天最愛去的地方,在松軟的草坪上鋪一塊塑料布,吃著從家裡帶來的便餐,接受爸爸關於草木常識的嚴格考試,然後給媽媽朗誦一首新准備的將參加電台錄音的兒童詩……
每到暑假,母女便去鄉下外婆家。那江南水鄉的拱形石橋,兩岸的桑林,綠色河道兩岸開著紫色的小花,游到淘米籮里的小魚……都使小姑娘充滿了對生活的愛。
媽媽常從學校借口許多書:《灰姑娘》、《丘克和蓋克》、《魯濱遜漂流記》,都是小姑娘非常喜愛的書。有一天,她生病在家休息,兒童書都看完了,便從媽媽枕邊摸出一本剛出版的《苦菜花》,這個三年級的小學生,就似懂非懂地看起來。小說中廣闊的世界使她驚奇和神往,她覺得文學家真可愛,能告訴人們什麼是好的,什麼是壞的。
從那以後,她讀了大量的小說和散文,凡是出版的新書,只要能夠弄到的,她幾乎全讀了。她最喜歡《青春之歌》、《紅岩》、《歐陽海之歌》和《青年近衛軍》、《卓姬和舒拉的故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她說:「這些充滿革命英雄主義的作品,對我世界觀的奠定和文藝觀的形成,發生了積極的影響,古麗娘的第四高度,對於啟發我不畏艱險攀登文學高峰是一種巨大的力量。我覺得文學應當幫助人們的精神變得高尚,幫助人民鏟除一切自私和不道德的東西,去保衛和建設自己的祖國。」
小學五年級那年,她在上海《少年文藝》上發表了第一篇習作《我們學作小醫生》。不久,她收到一位素不相識的編輯的來信,叮囑她千萬不要驕傲。這位編輯就是兒童文學作家任大霖。她不僅是抗抗少年時代學習寫作的引路人,今天,仍然是她創作的老師。她考進中學以後,又發表了記敘文《五彩的牆壁》和《採茶》。她較早地開始創作實踐,並且看到了自己掌握文學形式的可能性。
二
1963年,張抗抗考上了浙江省的重點中學——杭州一中。當年,魯迅先生從日本回國後曾在此任教,現在校園里還設有魯迅紀念亭。張抗抗高興地邁進了這所學校,但是不久,她就感到了社會、學校對她的冷漠:班委委員的「職務」被罷免了;與家庭劃清界線這個要求,不斷地向她提出,而對她多次的入團申請,卻是考驗了又考驗;政治考試她雖然和同學們的答案完全一樣,卻只得了三分;政治老師認為,關於「如何同家庭劃清界線」一題,出身不好的學生,答得再好也不配打五分;到文化大革命前夕,她連參加國慶遊行的資格也沒有了。她過早地承受了精神壓力,也過早地成熟起來。當然,那時她還弄不明白為什麼社會越來越向「左』傾斜,階級斗爭的弦越綳越緊。
她感到幸運的,是她在中學的三年時間,遇到好幾位極好的語文教員,使她受到較好的教育和文學熏陶,使她懂得了祖國語言的美,文學遺產的豐富和寶貴。她的作文經常被拿到班上作範文分析,還得過年級作文比賽第一名。她在回憶那一段生活時說:「像我這樣一個被人另眼看待的『丑小鴨』,也只有在語文老師那裡才能得到一點溫暖、鼓勵和關懷,至今我還感激我的幾位語文老師。」
那時候,學校每年都有文藝匯演,她和同學一起自編小話劇參加演出,像《斗爭在繼續中》、《地下少先隊》等,這些戲都表現出作者的才能和天真活潑的心靈。
她在少女時代,愛好十分廣泛。她喜愛朗誦詩、演戲、音樂和幾乎所有的藝術形式,她更喜愛讀文學作品,特別是童話和蘇聯的名著。
社會、學校、家庭和書本,不斷武裝她的頭腦。盡管有父母、老師、同學的愛,但現實中許多無法理解的矛盾,使她決心執行「出身不由己,道路自選擇」的崇高格言。
從那時起,文學就和她結下了不解之緣,使她確立將來一定到工農中去從事文學創作的思想;她甚至有過不念高中,要到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去的打算。
到了十六歲,正是她狂熱地接受外界思想的時候,十年動亂便開始了。報上那些激烈的極左宣傳,一個個駭人的浪頭,把她卷進旋渦,又一步一步地把她從父母身邊捲走。
三
《海瑞罷官》的大批判開始以後,她躲進閱覽室,寫出一篇萬言的批判文章,題目是《〈火種〉必須批判》,批判艾明之的長篇小說《火種》。盡管她根本不了解工人階級,但她卻指責作品嚴重歪曲了工人階級的形象。她不是超人,她和當時千千萬萬在中國這塊土壤上生長起來的青少年一樣,犯了時代的通病,歷史的通病。但她是個善於思考的青年,十多年過去了,她一直記取當年這個幼稚病。在我和她第一次見面時,她就講了當年這個教訓,並且說:「今天我回憶這件事,感到難為情。我們這一代青少年,剛剛開始尋覓真理,就在混亂中迷航了。當我到工農中間,經過十多年的磨練之後,我才明白當時輕率狂妄的指責,是多麼幼稚無知。1978年夏天,一個作家訪問團來到哈爾濱,我去看望一位詩人。她把我親切地介紹給他同屋的艾明之的時候,我臉紅了,惶惑不知所以。我很想問他,我們這一代人曾經干過的那種蠢事,你會原諒嗎?我猶豫了好久,
······································
說行天下 是非常不錯的小說網站大全,值得擁有。
㈢ 求牡丹的拒絕閱讀答案
1.(3分)
它雖美卻不吝惜生命。(1分)
它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協不媚俗。(2分)
2.(2分)富貴:外在風姿 高貴:內在品位
3.(4分)參考答案: ①品位是內在的美,不易被人發現,但我們做人或理解一個人的時候,不能忽略一個人的內在品位。
②牡丹個性突出,因品位而高貴。
③做人應追求牡丹一樣的品位。
④在實際生活中我們應追求「堅持真理、高雅情趣、寧靜心靈」等高品位。
(每點1分,意思對即可)
㈣ 牡丹的拒絕 閱讀答案
牡丹的拒絕(有刪改)
張抗抗
①牡丹絢麗嬌艷,雍容華貴。這是早被世人所確定、所公認了的美,不懼怕爭議和挑戰。
②有多少人沒有欣賞過牡丹呢?但仰慕者、好奇者,卻偏偏要翻山涉水,從天南海北不約而同地涌進洛陽城。這風習由來已久,歐陽修曾有詩雲:洛陽地脈花最重,牡丹尤為天下奇。
③傳說中的牡丹,是被武則天一怒之下逐出京城,貶去洛陽的,卻不料洛陽的水土最親合,傳奇的身世與最美的容顏使洛陽牡丹名躁天下。於是洛陽人種牡丹蔚然成風,漸盛於唐,極盛於宋;絕佳品種,獨出此地。每年陽歷四月中旬春色融融的日子,街巷園林千株萬株牡丹競放,花團錦簇香雲繚繞——好一座五彩繽紛的牡丹城。所以看牡丹是一定要到洛陽的,沒有看過洛陽的牡丹就不算看過牡丹。
④這一年已是洛陽的第九屆「牡丹節」。這一年的春卻來得遲遲,連日濃雲陰雨,四月的洛陽城冷風嗖嗖。街上擠滿了從很遠很遠的地方趕來的看花人。看花人踩著年年應準的花期而至。明明是梧桐發葉,柳枝滴翠,桃花梨花奼紫嫣紅,海棠更已落英繽紛——可洛陽人說春尚不曾到來;看花人說,牡丹城好安靜。枝繁葉茂的滿園綠色,卻僅有零零落落的幾處淺紅、幾點粉白。一叢叢半人高的牡丹植株之上,昂然挺起千頭萬頭碩大飽滿的牡丹花苞,個個形同仙桃,卻是朱唇緊閉,潔齒輕咬,薄薄的花瓣層層相裹,透出一副傲慢的冷色,絕無開花的意思。偌大的一個牡丹王國,竟然是一片黯淡蕭瑟的灰綠……一絲蒼白的陽光伸出手竭力撫弄著它,它卻木然呆立,無動於衷。
⑤於是看花人說這個洛陽牡丹真是徒有虛名;於是洛陽人搖頭說其實洛陽牡丹從末如今年這樣失約,這個春實在太冷,寒流接著寒流怎麼能怪牡丹?當年武則天皇帝令百花連夜速發以待她明朝遊玩上苑,百花懾於皇威紛紛開放,惟獨牡丹不從,寧可發配洛陽。如今怎麼就能讓牡丹輕易改了性子?
⑥牡丹為自己營造了神秘與完美——恰恰在沒有牡丹的日子裡,你探訪了窺視了牡丹的個性。
⑦曾經目睹了一次牡丹的落花,相信所有的人都會為之感動:一陣輕風徐來,嬌艷鮮嫩的盛期牡丹忽然整朵整朵地墜落,鋪散一地絢麗的花瓣。那花瓣落地時依然鮮艷奪目,如同一隻被奉上祭壇的大鳥脫落的羽毛,低吟著壯烈的悲歌離去。牡丹沒有花謝話敗之時,要麼爍於枝頭,要麼歸於泥土,它跨越萎頓和衰老,由青春而死亡,由美麗而消遁。它雖美卻不吝惜生命,即使告別也要留給人最後一次驚心動魄的體味。
⑧所以在這陰冷的四月里,奇跡不會發生。任憑遊人掃興和詛咒,牡丹依然安之若素。它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協不媚俗,它遵循自己的花期自己的規律,它有權利為自己選擇每年一度的盛大節日。我想,人們不會因牡丹的拒絕而拒絕牡丹的美。牡丹之美,驚世駭俗。
⑨於是你在無言的遺憾中感悟到,富貴與高貴只是一字之差。同人一樣,花兒也是有靈性、有品位之高低的。品位這東西,為氣為魂為筋骨為神韻,只可意會。你嘆服牡丹卓爾不群之姿,方知「品位」是多麼容易被世人忽略或漠視的美。
1.「牡丹的拒絕」顯示出牡丹具有怎樣的個性?(3分)
2.文章第⑨段中「富貴」和「高貴」分別寫出了牡丹哪方面的特質?(2分)
①富貴:
②高貴:
3.下面句子主要使用了哪種修辭手法,作者寫此句的意圖是什麼?(3分)
一絲蒼白的陽光伸出手竭力撫弄著它,它卻木然呆立,無動於衷。
修辭手法:
作者意圖:
4.作者寫牡丹之超凡脫俗意在寫人的品性,請就「『品位』是多麼容易被世人忽略或漠視的美」這句話,結合生活實際談談你對做人品位的理解。(4分)
答:
5.「牡丹」的個性被作者稱頌,其實,不同的花被不同的人欣賞。請從荷花、菊花和梅花三種花中選擇你鍾愛的一種,引用詩、詞、文中的名句,用優美的語言揭示其內在的精神品格。(40-50字)(4分)
答:我鍾愛( )花。 。
答案:
1.(3分)
它雖美卻不吝惜生命。(1分)
它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協不媚俗。(2分)
2.(2分)富貴:外在風姿 高貴:內在品位
3.(3分)
手法:擬人(1分)
意圖:通過蒼白的陽光寫出天氣的寒冷,暗示牡丹不開放的原因;(1分)
「木然呆立,無動於衷」寫出牡丹的拒絕,表現牡丹的個性。(1分)
4.(4分)參考答案: ①品位是內在的美,不易被人發現,但我們做人或理解一個人的時候,不能忽略一個人的內在品位。
②牡丹個性突出,因品位而高貴。
③做人應追求牡丹一樣的品位。
④在實際生活中我們應追求「堅持真理、高雅情趣、寧靜心靈」等高品位。
(每點1分,意思對即可)
5.(4分)答案示例: 我鍾愛(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印證你的高潔,濯清漣而不妖彰顯你的純凈,風華寧靜了世人的心魄,香氣沉醉著君子的靈魂。
(括弧內容不賦分,引用詩、詞、文中的名句准確且內容恰當2分,能揭示出「精神品格」2分,不足字或超字扣1分,文字不優美酌情扣分)
㈤ 牡丹的拒絕閱讀答案中牡丹拒絕了什麼
牡丹拒絕的是萎頓和衰老。
原文節選:
所以在這陰冷的四月里,奇跡不會發生。任憑遊人掃興和詛咒,牡丹依然安之若素。它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協不媚俗,它遵循自己的花期自己的規律,它有權利為自己選擇每年一度的盛大節日。它為什麼不拒絕寒冷!
天南海北的看花人,依然絡繹不絕地湧入洛陽城。人們不會因牡丹的拒絕而拒絕它的美。如果它再被貶謫十次,也許它就會繁衍出十個洛陽牡丹城。
(5)牡丹的拒絕課後答案擴展閱讀
《牡丹的拒絕》是當代著名女作家張抗抗的一篇優美的散文。作品沒有像眾多描寫牡丹的作品那樣一味贊美牡丹的雍容華貴、絢麗多姿,而是獨辟蹊徑,通過對牡丹花開花落的描寫,著力贊美牡丹的拒絕,贊揚牡丹不慕虛華、對生命執著追求的精神。
牡丹的高貴,開,傾其所有;落,驚心動魄;不開,則安之若素。拒絕是為了堅守,堅守每一次的綻放都是生命最完美的呈現;拒絕是因為執著,執著於對獨立矜持的自我個性的追求,執著於對自我生命質量的尊重。
為此,皇權可以藐視,寧可被貶;榮譽可以淡漠,縱然遭來詛咒。那冷漠的背後是火一樣的熱情,拒絕的背後是如磐石般的執著。
㈥ 牡丹的拒絕(節選)閱讀題答案……麻煩大家幫我做一下
1,原因:天氣過於陰冷,不到牡丹開放的適合氣候。
2,原因:洛陽牡丹花樣最多,最為奇特,最能體現牡丹的美與高貴。
3,個性:高貴壯烈,卓爾不群,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協不媚俗,它遵循自己的花期自己的規律,它有權利為自己選擇每年一度的盛大節日。
4,為了突出牡丹高貴與卓爾不群的品質,闡明它只遵循自己的生長規律,渲染一種神秘氣氛。
㈦ 牡丹的拒絕答案
1、第一部分:牡丹花名揚天下,第二部分:牡丹花拒絕開放,第三部分:寫贊美那些和牡丹花有著同樣精神的人。
2、為後文做鋪墊。
3、採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有《蟬》、《紫藤蘿瀑布》
㈧ 《牡丹的拒絕》閱讀答案 急!!!
1.第三段中說,牡丹拒絕「本該屬於它的榮譽和贊頌」。根據上下文,簡要說明這「榮譽和贊頌」具體指什麼? 2.作者認為牡丹不應作為「富貴」膜拜,而應作為「高貴」來頌揚,其原因是什麼?根據全文分點概括說明。 3.這篇散文,作者從「你」的角度來抒寫牡丹。這樣寫有什麼好處?第四、第五段,寫的都是「想像」,這樣寫起到了怎樣的作用? 4.下列對這篇散文的賞析,不恰當的兩項是( )A.作者抓住牡丹因氣候陰冷拒絕開花這一自然現象,賦予牡丹人格精神,其目的是頌揚「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協不媚俗」的高貴品質。B.文章敘寫「黯淡蕭索灰綠」的牡丹王國,呼應了上文「春天的陰冷」,也為下文寫牡丹怒放作了鋪墊。C.文章極寫牡丹花落時絢麗、悲壯的情景,給人以驚心動魄的體味,這樣寫使得牡丹的高貴形象顯得更加完美。D. 文中寫看花人依然湧入洛陽城,不因為牡丹拒絕而拒絕它的美,道出了牡丹花開花落時的撼人力量。《牡丹的拒絕》參考答案1.人們為它開花時的火熱激情、輝煌燦爛和宏大氣勢,為它的傾國傾城、國色天香而傾倒、瘋狂。(意思對即可)2.①花開傾其所有; ②花落驚心動魄; ③不開時表現出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協不媚俗的品格。3.前一問:促進情感共鳴,增強文章的感染力。後一問:渲染了牡丹花開的盛況,強調了人們的感受。
㈨ 求、牡丹的拒絕答案!
11題答:
武則天怒貶牡丹的傳說,增添了洛陽牡丹的傳奇色彩,使洛陽牡丹更富有神秘的色彩。引起並提升讀者繼續往下讀的慾望。
12題答:
1、(在武則天貶牡丹的傳說中牡丹拒絕的對象是) 以武則天這個女皇帝為代表的高高在上者的權力和威嚴。[原因:天氣寒冷。] 結果:被貶洛陽。
2、(在洛陽牡丹花會上它拒絕的對象是) 遊人滿懷的期盼和渴望,拒絕了遊人賦予它的榮譽和贊頌。[原因:天氣寒冷。] 結果:使遊人失望、掃興。
3、(在對牡丹從盛開到凋零的描寫中它拒絕的對象是)因為牡丹是在還很鮮艷美麗的時候就落地死亡的,根本沒有花葉枯萎的瞬間,所以它還拒絕了萎頓和衰老.[原因:天氣寒冷。] 結果:由青春而死亡,由美麗而消遁。
13題:
選擇 D 項
14題答:
"不苟且不俯就"也就是說,牡丹拒絕苟且偷生,拒絕向強權者低頭;"不妥協不媚俗"是說它也拒絕屈從大多數人的意願而改變自己行事的准則,"懂得拒絕",牡丹的拒絕更是一種堅守,這就是牡丹的品味和個性.
15題答:
牡丹不是"富貴",而是"高貴。雖然富貴和高貴只是一字之差",但「富貴」指的是富足而顯貴,有些富麗堂皇。而牡丹是「高貴」,指的是高雅、不妥協不媚俗、不俯就世人,一種超凡脫俗的感覺。就像文中寫的那樣,這是一種堅守。雖然一字之差,但意思截然不同,相去甚遠。
16題答:
選擇 A、C 兩項
㈩ 《牡丹的拒絕》的閱讀答案
1.「牡丹的拒絕」顯示出牡丹具有怎樣的個性?(3分)
2.文章第⑨段中「富貴」和「高貴」分別寫出了牡丹哪方面的特質?(2分)
①富貴:
②高貴:
3.下面句子主要使用了哪種修辭手法,作者寫此句的意圖是什麼?(3分)
一絲蒼白的陽光伸出手竭力撫弄著它,它卻木然呆立,無動於衷。
修辭手法:
作者意圖:
4.作者寫牡丹之超凡脫俗意在寫人的品性,請就「『品位』是多麼容易被世人忽略或漠視的美」這句話,結合生活實際談談你對做人品位的理解。(4分)
答:
5.「牡丹」的個性被作者稱頌,其實,不同的花被不同的人欣賞。請從荷花、菊花和梅花三種花中選擇你鍾愛的一種,引用詩、詞、文中的名句,用優美的語言揭示其內在的精神品格。(40-50字)(4分)
答:我鍾愛(
)花。
。
答案:
1.(3分)
它雖美卻不吝惜生命。(1分)
它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協不媚俗。(2分)
2.(2分)富貴:外在風姿
高貴:內在品位
3.(3分)
手法:擬人(1分)
意圖:通過蒼白的陽光寫出天氣的寒冷,暗示牡丹不開放的原因;(1分)
「木然呆立,無動於衷」寫出牡丹的拒絕,表現牡丹的個性。(1分)
4.(4分)參考答案:
①品位是內在的美,不易被人發現,但我們做人或理解一個人的時候,不能忽略一個人的內在品位。
②牡丹個性突出,因品位而高貴。
③做人應追求牡丹一樣的品位。
④在實際生活中我們應追求「堅持真理、高雅情趣、寧靜心靈」等高品位。
(每點1分,意思對即可)
5.(4分)答案示例:
我鍾愛(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印證你的高潔,濯清漣而不妖彰顯你的純凈,風華寧靜了世人的心魄,香氣沉醉著君子的靈魂。
(括弧內容不賦分,引用詩、詞、文中的名句准確且內容恰當2分,能揭示出「精神品格」2分,不足字或超字扣1分,文字不優美酌情扣分)
這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