熏燃丁香
『壹』 描寫丁香的詩句
1、點絳唇·素香丁香
宋代:王十朋
落木蕭蕭,琉璃葉下瓊葩吐。素香柔樹。雅稱幽專人趣。
無意爭屬先,梅蕊休相妒。含春雨。結愁千緒。似憶江南主。
《點絳唇·素香丁香》是南宋著名政治家、詩人王十朋的一首詞。此詞上闋從兩個方面落筆:一個方面是寫丁香之形態,另一個方面是寫丁香之意趣。
2、攤破浣溪沙·揉破黃金萬點輕
宋代:李清照
揉破黃金萬點輕。剪成碧玉葉層層。風度精神如彥輔,大鮮明。
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結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夢,卻無情。
《攤破浣溪沙·揉破黃金萬點輕》是李清照的一首詠物詞,現存最早的版本收錄在《花草粹編》中
3、攤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鉤
五代:李璟
手卷真珠上玉鉤,依前春恨鎖重樓。風里落花誰是主?思悠悠。
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回首綠波三楚暮,接天流。
《攤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鉤》是五代十國時期南唐中主李璟的作品。
4、眼兒媚·楊柳絲絲弄輕柔
宋代:王雱
楊柳絲絲弄輕柔,煙縷織成愁。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
而今往事難重省,歸夢繞秦樓。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頭。
『貳』 陸龜蒙《丁香》詩意
唐代詩人陸龜蒙《丁香》
江上悠悠人不問,十年雲外醉中身。
殷勤解內卻丁香結容,縱放繁枝散誕春。
譯文:像丁香一樣身自高潔,生活在遠離塵俗的大江之上得不到普通人的關注,十幾年的積累也只能是自我欣賞,自我陶醉罷了。如若誰能夠發現並且解開丁香心中的那個結,必然放縱地釋放自己的情懷,自己的才能,飄香萬里。
陸龜蒙是唐朝著名的農學家詩人,屢次進士不舉,過期隱居生活,然而內心自然並未平復,這首《丁香》藉以自喻。
(2)熏燃丁香擴展閱讀:
丁香花自古以來的寓意:
丁香花擁有天國之花的光榮外號,因為它高貴的香味,自古就倍受珍視。是我國古典詩歌中常見的意象。我國古詩里有好些吟詠丁香的名句:「丁香空結雨中愁」,「丁香體柔弱,亂結枝欲墜」,「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等等。
詩人筆下的丁香一樣的姑娘,容貌像丁香一樣姣好美麗,品格像丁香一樣高雅聖潔,心緒也像丁香一樣憂愁惆悵。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顏色都不輕佻,常常贏得潔身自好的詩人的青睞。而受到這種花祝福而生的人,受天神所祝福,有光輝的人生。
『叄』 蚊香燃燒會釋放有毒氣體,蚊香真的屬於農葯嗎
希望幫得上忙
只要是蚊香,都含有部分有毒的化學物質,蚊香不屬於農葯,但是含有農葯成分!一般的蚊香屬於低毒產品,對人身根本造不成危害,他主要的作用也在於驅蚊,並非毒死蚊蟲之類的,另外在農村現在還有燒青艾草冒煙用來驅蚊的!
蚊香是最古老的天然葯物驅蚊辦法。早在南宋時期便出現過中葯製成的驅蚊香棒。現代蚊香中含有效成分是除蟲菊酯,它有驅殺蚊蟲的作用。蚊香點燃後,蚊香里的除蟲菊酯隨著煙霧揮發出來,播散於室內的空氣中,使蚊子的神經麻痹,於是蚊子或墜地喪命,或四散逃跑,從而起到驅滅蚊蟲的作用。除蟲菊酯可以通過代謝排除體外,對人沒有多大害處。但是某些低劣的蚊香,除了含有除蟲菊酯之外,還含有六六六粉、雄黃粉等,這些物質對人體有毒性甚至致癌作用。因此,蚊香最好還是放在戶外使用,比如居家周圍、門口或空氣流通的地方。傍晚天黑前點燃蚊香,驅蚊效果最佳。
電蚊香片的驅蚊效果也不錯,一般可維持6-8個小時。電蚊香的驅蚊原理是將除蟲菊等吸入蚊香片中,加熱後而蒸發,如果滴上數滴風油精效果更好。液體電蚊香是利用毛吸管原理,持續加熱釋放殺蟲劑物質,使用最為方便。按每天使用八小時計算,一瓶蚊香液可連續使用30天,免除了每天更換電蚊香片的麻煩。但無論是電蚊香片或液體電蚊香,都含有對人體有害的有機化合物。如在密閉房間內使用,可能會產生不良反應。因此,使用電蚊香時應保持空氣流通。電蚊香的最佳使用時間是在睡前半小時。
防蚊液,又稱驅蚊劑,主要用於人們外出或野外作業人員。防蚊液的主要成分是避蚊胺。據說,塗抹合格的防蚊液可以在6-8小時內阻止99.9%的蚊咬。其原理是葯物直接作用在蚊子的觸覺器官及化學感受器,從而驅趕蚊蟲。孩子使用防蚊液應特別留心,最好使用避蚊胺濃度小於10%的防蚊液。嬰兒塗抹容易誤舔食中毒,最好不用。噴塗防蚊液時,避免直接灑在傷口或是起紅疹的皮膚上。可先噴在手上,然後再在身體裸露部位一一塗抹,使用起來有點麻煩。
殺蚊氣霧劑是一種殺蟲劑,其主要化學成分是一種叫丙炔菊脂的物質。蚊子多半喜歡躲在陰暗潮濕的地方,白天針對樓梯間、水槽下、陰溝、浴廁、櫥櫃、桌腳下等噴灑。利用舊箱子或桶子,放些抹布在裡面,布置成一個陰暗潮濕的「人工陷井」,白天蚊子飛進去歇息,往裡頭噴幾下殺蟲劑,就可以輕松滅蚊,這是防蚊專家的絕招。掌握滅蚊的時間、地點和用量是關鍵,殺蟲劑不需要太多,即可達到效果,多了不僅浪費,還會增加污染。
滅蚊窗紗塗劑是利用蚊蟲的向光性和葯物的緩釋原理,將滅蚊窗紗塗劑塗抹在紗窗上,形成一層保護膜,蚊蠅接觸30秒後,會在兩小時至數日內死亡。有效滅蚊成分一般為氯菊脂、氯氫菊脂等。使用時,勿用鹼性溶劑清洗窗紗。其優點是耐日曬耐水洗,有效時間長達數月至半年。
『肆』 室內熏香要注意什麼香品用哪種材質比較好
【室內熏香的注意事項】:
每次點1到2根香即可,尤其是卧室內不宜長期熏香,更不要使用劣質燃香。
如果熏香,要注意開窗,以保持空氣適當流通。
【香品材質推薦使用】:
純天然的檀香或者沉香的香品。
家庭中適當熏香,令人精神愉快、清雅舒適。不過,室內長時間熏香,尤其密閉門窗時燃香,是不利於健康的。因為無論是由沉香、安息香、檀香等製作的熏香,還是採用化學香精及芳香植物製造的線香,長時間熏香,不僅會消耗室內部分氧氣,而且對患有肺心病、哮喘病患者更為有害,有可能引起疾病復發或病情加重。
『伍』 丁香在香料中起什麼作用
丁香在香料中的作用是:氣芳香濃烈,味辛辣、有麻舌感。
丁香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Eugenia caryophμllataThunb)的乾燥花蕾。當花蕾由綠色轉紅時採摘,曬干。
丁香的萼筒圓柱狀,略扁,有的稍彎曲,長0.7~1.4cm,直徑0.3~0.6cm,紅棕色或棕褐色,上部有4枚三角狀的萼片,十字狀分開。質堅實,富油性。氣芳香濃烈,味辛辣、有麻舌感。
主產於桑給巴爾、馬達加斯加、斯里蘭卡、印度尼西亞,我國廣東、海南也產。
(5)熏燃丁香擴展閱讀:
香料與其他植物或物質相較,香料獨特之處在於其具備引人入勝的芳香氣味、舒緩身心及療愈心靈的功效。香料的使用方式,基本上可分為熏燃、塗、服用、建築雕刻等。常用的香料如下:
1、花椒
花椒含有的辛辣成分具有抗菌和消除食慾不振的作用。還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寒性體質。
2、蒜
大蒜所含有的蒜素成分可以殺菌、消除疲勞、促進細胞代謝、促進血液循環。對治療動脈硬化和高血壓都有一定的作用。
3、姜
姜是最常用的佐料。所含的姜辣素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幫助排汗、促進胃腸蠕動,還具有抗酸化、殺菌、軟化蛋白質酶的作用。
4、肉蔻
肉蔻可以去掉肉臭味,常見於肉料理中。而且肉蔻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提高體溫。以前常被當做是消化系統的中草葯來使用,對食慾不振、腹瀉有很好的療效。
5、胡椒
胡椒具有很強的殺菌作用,而且可以增進食慾、促進血液循環、抗酸化。
『陸』 桂花和丁香熏足底有什麼功效嗎
丁香是溫中散寒的,桂花是芳香化濕的,煮水泡腳,可以治手腳冰涼,去濕氣
『柒』 煙熏食品的做法
煙熏食品的步驟大致相同,下面以煙熏肘子為例介紹做法:
准備材料:豬前肘約2斤、姜半塊、老抽30g、桂皮一塊、肉蔻2個、八角5個、香葉5-8片(可以去超市買鹵肉料包)、鹽適量、大米30g、茶葉30g、糖30g
製作步驟:
1、肘子剔骨後從中間切開。
『捌』 古代書房常用什麼熏香
塗傅之香此類香的種類很多。一種是傅身香粉,一般是把香料搗碎,羅為末,以生絹袋盛之,浴罷傅身。一種是用來傅面的和粉香。有調色如桃花的十和香粉,還有利汗紅粉香,調粉如肉色,塗身體香肌利汗。一種是香身丸,據載是"把香料研成細末,煉蜜成劑,杵千下,丸如彈子大,噙化一丸,便覺口香五日,身香十日,衣香十五日,他人皆聞得香,又治遍身熾氣、惡氣及口齒氣。" 還有一種拂手香,用阿膠化成糊,加入香末,放於木臼中,搗三五百下,捏成餅子,穿一個孔,用綵線懸掛於胸前。 口脂與的口紅一樣,是用蠟做的,而且非常精緻,它的供需是非常復雜的,所以不可能自己做。於是,《鶯鶯傳》里張生去長安之後,給鶯鶯送了幾件禮物,其中就有"口脂五寸"。在冬天還可以起到護唇的作用,所以還有一種肉色的口脂,男性也要用的。但有一個特點,就是都特別香,摻雜大量的香料。唐代口紅配方有12種香料。
明代醫家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就記載用"線香"入葯。書中說:"今人合香之法甚多,惟線香可入瘡科用。其料加減不等,大抵多用白芷、獨活、甘松、三柰、丁香、藿香、藁本、高良姜、茴香、連翹、大黃、黃芩、黃柏之類,為末,以榆皮面作糊和劑。"李時珍用線香"熏諸瘡癬",方法是點燈置桶中,燃香以鼻吸煙咽下。除此之外,還可"內服解葯毒,瘡即干"。 清代著名醫學家趙學敏《本草綱目拾遺》中所附載的曹府特製的"藏香方",由沉香、檀香、木香、母丁香、細辛、大黃、乳香、伽南香、水安息、玫瑰瓣、冰片等20餘氣味芬香的中葯研成細末後,用榆面、火硝、老醇酒調和製成香餅。趙氏稱藏香有開關竅、透痘疹、愈瘧疾、催生產、治氣秘等醫療保健的作用,其言不虛。因為製作藏香所用的原料本身就是一些芳香類的植物中葯,用其燃燒後產生的氣味,來除穢殺菌、祛病養生。
香作為醫葯之用,有香葯、香茶。《香乘》載有九種方子:丁香煎圓,木香餅子,豆蔻香身丸,透體麝臍帶,獨醒香、經御龍麝香茶,孩兒香茶,還有另外兩種香茶。宋明時出現的流行於民間的香茶可謂中國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值得進一步發掘。 不僅有香葯、香茶,宋代宮中到民間還盛行一種蘇合香酒。據《彭乘墨客揮犀》記載:"王文正太尉氣羸多病。真宗面賜葯酒一瓶,令空腹飲之,可以和氣血辟外邪,文正飲之大覺安健,因對稱謝,上曰'此蘇合香酒也',每一斗酒以蘇和香丸一兩同煮,極能調五臟,卻腹中諸疾,每冒寒夙,興則飲一杯,因各出數盒賜近臣,庶之家皆效為之,因盛於時。" 此外,香也是古代藏書家的所愛。屠隆在《考盤餘事·書箋》中有這樣的記載"藏書於未梅雨之前,曬取極燥,入櫃中以紙糊門,外及小縫,令不通風,蓋蒸汽自外而入也,納芸香麝香樟腦可以辟蠹"。《典略》上很早就有芸台香辟蠹魚的記載,所以古代藏書室有"芸台"的雅稱。 香不僅是藏書家的所愛,在讀書人中還有其他用法。明代以前的古人多喜歡用丁香、檀香、麝香等用於改善墨的氣味。宋代蘇易簡《文房四譜》中記南朝梁代冀公制墨的配方是"松煙二兩,丁香、麝香、乾漆各少許,以膠水漫作挺,火煙上熏之,一月可使"。宋代文人張遇"以油煙、麝香、樟腦、金箔制墨,狀如錢子,因以聞名","吳叔大以桐油、膠、碎金、麝香為料,搗一萬杵,而使墨光似漆,堅致如玉,因以揚名"(《墨志》)。穆孝天的《安徽文房四寶》中記載金章宗的書房用品很精緻,其中有用蘇合香油點煙制墨的癖好,可謂窮幽極盛矣。《清異錄》也載"韓熙載當心翰墨四方膠煤多不如意,延歙匠朱逄於書館制墨供用,名麝香月,又名元中子。"《李孝美墨譜》載歐陽通每書其墨必古松之煙末以麝香方下筆。雖然墨中放香時很多人的所愛,但對於墨中放不放香也頗有爭議,《春渚紀聞》中何氏就認為"凡墨入龍麝,香奪煙香,而引蒸濕,反為墨病,俗子不知也
『玖』 熏香女性的最愛,古代熏香爐和現代熏香爐有啥區別
這與古人信奉的「香氣養性」觀念有關。
中國人用香的歷史很悠久,芳香物質很早就被古人用來香體、辟穢、改善環境。原始的香品,多用芳香植物製成,在今天看來,這是真正純天然的香料。
早期用香的方式相對比較簡單,有時就是直接插戴香草。屈原《離騷》詩中即稱:「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意思是將江離芷草披在肩上,把秋蘭結成索佩掛身旁,這就是戰國時流行的一種插戴香草風俗。
而較為普遍的方式,則是將香草一類的芳香物質採摘陰干後,裝進小口袋裡,做成香包,謂之「香囊」。
在1970年代考古發掘的長沙馬王堆漢墓中,便出土了一隻香囊,系用精美的絲織品綺羅縫制的,裡面裝滿了芳香植物。
(9)熏燃丁香擴展閱讀
秦漢及以後,佩戴香囊成為民間一種廣為流行的香品消費方式和風俗。東漢末文人繁欽在《定情詩》中有這樣的描寫:「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後。」意思是將香囊系在膀臂下,穿上長袖,藏掩其中,會有暗香飄出。
除了系在膀臂下,也可藏於懷中,還可當成裝飾物件,掛於胸前。古人喜歡佩戴香囊,並不僅僅是為了香體,去除異味,還有保健和醫療的考慮。古人認為,帶香植物都有特殊的醫療功能,許多芳香植物被中國古代醫家列為「上葯」,而被推薦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古人為了香體,除了佩戴香囊,還有直接食用香品的現象,將芳香物調入日常飲食中。蕙草、蘭葉、桂皮、椒葉這四種芳香物,或拌食,或泡酒喝,或做成飲料飲用。
『拾』 請問香薰。是電熏、空熏、碳熏還是點燃好。哪種香味最好
香薰還是香村的好,造型漂亮看上去有檔次,精油香薰,不用點燃,不添加酒精,可放在家裡和車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