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牡丹游記
A. 國學經典
經部
十三經
周易 尚書 詩經 周禮 禮記 左傳 公羊傳 穀梁傳 論語 孝經 爾雅 孟子 儀禮
其他
四書章句集注 春秋繁露 新本鄭氏周易 大戴禮記 韓詩外傳
易緯是類謀 易緯坤靈圖 易緯乾元序制記 陸氏易解 中庸
東坡易傳 周易正義 輕松學詩經 尚書正義 易傳
韓詩外傳 毛詩正義 泰泉鄉禮 深衣考誤 深衣考
儀禮註疏 禮記正義 周禮註疏 春秋左傳正義 大學
春秋穀梁傳註疏 孝經註疏 春秋公羊傳註疏 周易參同契 大學集注
孟子集注 中庸集注 論語集注 孟子字義疏證 大學問
論語註疏 孟子註疏 爾雅註疏
史部
二十五史
史記 宋書 梁書 魏書 陳書
南史 北史 南齊書 北齊書 周書
漢書 後漢書 三國志 晉書 隋書
舊唐書 新唐書 舊五代史 新五代史 宋史
遼史 金史 元史 明史 清史稿
其他
資治通鑒 續資治通鑒 唐才子傳 貞觀政要 逸周書
古列女傳 徐霞客游記 大唐西域記 荊楚歲時記 戰國策
前漢紀 後漢紀 華陽國志 東觀漢記 通典
唐會要 唐律疏議 吳越春秋 洛陽伽藍記 越絕書
前漢紀 江表志 江南野史 五國故事 鄴中記
三楚新錄 江南餘載 吳越備史 九州春秋 越史略
東觀奏記 北狩見聞錄 竹書紀年 五代史闕文 官箴
平宋錄 大金吊伐錄 松漠紀聞 翰林志 高士傳
李相國論事集 赤松山志 真臘風土記 荊楚歲時記 北戸錄
岳陽風土記 溪蠻叢笑 吳中水利書 歲華紀麗譜 吳地記
平江記事 南嶽小錄 嶺表錄異 東京夢華錄 風土記
益部方物略記 游城南記 淳熙三山志 桂林風土記 朝鮮賦
南宋都城紀勝 桂海虞衡志 洛陽名園記 南方草木狀 佛國記
捕蝗考 宋朝事實 大清律例 三國雜事 史通
子部
兵書類
武經七書
《孫子兵法》 《吳子兵法》 《六韜》 《司馬法》
《三略》 《尉繚子》 《唐李問對》
其他兵書
《孫臏兵法》 《百戰奇略》 《握奇經》 《練兵實紀》 《將苑》 《何博士備論》
《三十六計》 《守城錄》 《孫子略解》 《乾坤大略》 《墨子城守各篇簡注》
《兵制》 《陰符經》 《太白陰經》 《歷代兵制》 《素書》 《備論》
其他子部
墨子 列子 莊子 荀子
申鑒 說苑 新語 論衡
茶經 棋經 中論 鄧子
蓋廬 人物誌 潛夫論 初學記
洛陽牡丹記 王守仁全集 四十二章經 論衡校釋
夢溪筆談 太平廣記 孔子家語 韓非子
B. 關於國學經典的系列書有哪些
鏈接:
常青藤爸爸不做單純的知識傳輸,更注重的是兒童社會修養、知識教育、能力素質、與情感性格四者合而為一的啟蒙,針對0-6歲寶寶身心發展特點,分齡啟蒙,促進寶寶的全面發展教育。
C. 去洛陽看牡丹花會
好吧,既然你是學生,加上今天心情好,我就給你規劃一下路線。你可以謝謝我。
既然你住在國花園,那麼看牡丹就在國花園就行了,基本上洛陽每個花園的牡丹都差不多,最大的是邙山牡丹基因庫,裡面的牡丹最大最全,但是外地人我一般不推薦過去,怕你們迷路。
牡丹你最好用一天時間,比如下午去,看完回去休息,因為洛陽的牡丹園是很大的,轉完後會很累。
龍門和白馬寺可以安排在一天,但是,你要早點起床。
早上起床之後,去牡丹橋南,坐37路車,到洛龍區行政中心,然後換乘80路,直接可到龍門石窟,整個過程大約1個小時多,因為洛陽不堵車,你可以很順利的到達。到了龍門,你要好好玩一下,這是個佛像如雲的地方,背著小包跟著人群,一個洞窟一個洞窟的看,或者是跟在導游後邊聽免費講解,非常的愜意,不要著急趕,慢慢看,龍門不是很大,一上午足以。我曾經一年去過5回,每次去體會都不一樣,絕對是個修心養性的好地方。你要是時間充足的話,建議安排一天的時間去玩龍門,首先把北岸的大佛看完,然後從南門出去,越過洢水,當然上面是有橋的,去河對岸的東山石窟看看,東山石窟沒有太多內容,但是你可以站在這里眺望西山石窟,景色美極了,非常壯觀,是個拍照的絕佳場地。然後跟著遊人一起爬山,山上有個寺院,很美,可以看一下。轉完這個,就去白園看看,那是白居易生前生活的地方,風景還不錯,當然你要用心欣賞才行。白園里有時會有古裝美女演奏,如果你運氣好的話,或許能碰上。
好吧,到這里龍門石窟就逛完了,如果剛到中午,而且你還有足夠的精力,那麼現在可以娶白馬寺了,去白馬寺也要轉車,大概1.5個小時,要有心理准備哦。
從龍門坐車到關林--關羽的墓地,但是裡面沒有太多內容,可以不去看。
在關林坐58路,直達白馬寺,話說白馬寺的香火真是很鼎盛的哦,去那不能不拜佛許願的,下車就有人想你推銷燒的「香」,沒問題,可以買,但是要砍價哦。根據本俠的砍價經驗,5元錢可以買兩把,不管她說自己的香多好,你一口咬定這個價,她還是會賣給你的。呵呵~~~~到了白馬寺,哎~~~裡面也是很大,我曾經逛了一整天,燒燒香,拜拜佛,裡面一共有12處燒香的地點,合理分配你的香哦!!
說道這里,就差不多了,如果你時間充足,真的建議你一個景點用一天去玩兒,用心去感受千年古剎的風韻,你會體會很多。
回去的時候,坐56路車,這個也是要轉的,在王城廣場,換乘62到牡丹橋南,然後恭喜你,到家了。
說了這么多,你應該明白了吧,老人家我翹班幫你做計劃,你一定要認真執行哦
D. 誰能說一下四游記的故事
《四游記》是明代萬曆年間出現的四種神魔小說的合稱,包括《東游記》《西遊記》《南遊記》《北游記》。
中國文學史上有它的座席,位秩在《封神榜》以下,魯迅對神魔小說的八字考語——「蕪雜淺陋,率無可觀」。
其一《東游記》,又名《上洞八仙傳》,二卷五十八回,題「蘭江吳文泰著」。鐵拐李、漢鍾離、呂洞賓、張果老、藍采和、何仙姑、韓湘子、曹國舅等八仙,歷來是民間年畫、戲曲中的主題人物。小說結構極為粗疏,各回長短不齊,短的不足五百字,長的如第二回「老君道教源流」約有三千來字。
小說前三十一回及第四十五回分述八仙修真得道經過,我的感覺是像讀幹部履歷表一般索然無味。八仙以及其他人得道經歷大致可分成兩類:一類以鐵拐李為代表,生小 「挹五行之秀氣,識天地之玄機,不務家人生理,即慕大道金丹」,換言之,生來是仙界選民,方能一人得道、合宅升天。另一類以藍采和為代表,前生就是仙籍中人,如藍采和前生為赤腳大仙,頗像幹部下放農村鍛煉,日後終究是要歸位的。
小說中唯有東華真人之後身的呂洞賓,於大是大非上毫不含糊,卻是「寡人有疾,寡人好色」。好在仙界與人間相似,對於幹部的小節向來不大在意。觀音大士當面向如來、老君投訴,在洛陽曾多次遭呂洞賓性騷擾,只引來如來、老君一陣曖昧的大笑而不了了之。其中呂洞賓嫖宿洛陽名妓白牡丹一節(第二十七回「洞賓調戲白牡丹」),透露出當時人對道家源遠流長的采陰補陽術——歷來為儒釋兩家所鄙視的房中長生術——之深信不疑。在皇權專制社會里,不僅婦女的自由權受到箝制,甚至為了男性的長生而不得不獻出自己的「英華」。當時的讀書人,一邊搖頭晃腦地吟誦「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一邊通過此類大眾閱讀不加置疑地接受了道家的「長生」知識。
吊詭的是,五百年後,號稱科學昌明的當代人中居然還有采補術的信徒。筆者前幾年結識一個先富起來的人,開一輛本田房車,大約二百萬左右的身價,操一口純正悅耳的川沙話(真正的上海話),尤其可愛的是他從不諱言自己養豬出身。此兄因貴體欠和,入院求醫。某名醫院的資深大夫一邊大開其進口洋葯(富人的錢不賺白不賺),一邊私下勸他「開寶」補補元氣。「開寶」原是近代長三堂子里清倌人(雛妓)的「成人」儀式(見《海上花列傳》),古代稱為「梳櫳」(見《桃花扇》),狎客非花大把銀子不得成其好事。據說,前幾年滬上「開寶」行情為三到五萬人民幣。我結識的那位仁兄不知是捨不得花這一筆錢(畢竟不是偷來的),還是高中文化的他不相信采補術,總之未遵醫囑。
小說第三十二回至至第四十四回寫頗有點「叛逆」氣質的呂洞賓,為了煞煞仙界的「華夷定分,勝負氣數」論(其實也是儒家的理論),助遼國蕭太後大擺天門陣以敗宋朝兵馬。各陣中以迷魂陣最為慘毒,呂洞賓令「密取懷孕婦人七個,倒埋旗下,遇交戰之時,好取敵人精神。」兩軍開戰後,「[宋將楊]五郎趕入陣中,[遼將]耶律休歌播動紅旗,妖氣並起,一群陰鬼號哭而來,宋兵各自昏亂。五郎令小兒揚威,手執柳條,御風而進,妖氣漸散。宋兵趕至旗下,掘出孕婦7。耶律慌亂,棄陣退走。五郎趕上一刀劈死……。」無論古今,婦孺(包括胎兒在內)為民族戰爭被逼或自願捨生取義的事想來總是有的,孕婦殉陣未必比巴勒斯坦妙齡少女被綁為烈性炸彈更慘毒。但以倒埋旗下的孕婦冤魂布陣殺敵總屬於本土宗教特有的軍事知識,何況冷兵器時代也少有證偽的機會,不僅村夫村婦相信,連熟讀《孫子兵法》的精英也相信。被定為中國近代史坐標原點的中英鴉片戰爭中,尚有清軍以沾染婦女經血的污物御敵的,雖為英軍密集火力所破,但不見得就此證偽——火槍是現代的「一陽指」,當然能破陰啦。前幾年足球界徐根寶教練率隊出征是不許女記者同車的,足球是陽剛運動,沾不得陰氣。(前些日子報上關於中國女足超級聯賽窮酸潦倒的報道,對比男足寶馬香車、錦衣玉食的奢華,不由人黯然神傷。)
第四十六回起寫八仙在王母娘娘的壽筵——蟠桃會上喝得醉酗酗的,結伴遨遊東海。又是呂洞賓倡議:「今日乘雲而過,不見仙家本事。試以一物投之水面,各顯神通而過何如?」眾曰:「可。」鐵拐即以杖投水中,自立其上,乘風逐浪而渡。鍾離以鼓投水中而渡,果老以紙驢投水中而渡,洞賓以簫管投水中而渡,湘子以花籃投水中而渡,仙姑以竹罩投水中而渡,采和以拍板投水中而渡,國舅以玉版投水中而渡。未料東海龍宮太子魔揭見藍采和玉板光彩奪目,甚是可愛,便連人帶寶劫持而去,人囚幽室,寶歸龍宮。
以現代法治社會的眼光看,東海龍王是玉帝冊封的東海水域最高行政長官,八仙是過境的遊客,龍王只有保護遊客生命財產安全的義務,決無掠奪私人寶物和非法拘禁遊客的權利,八仙理應到天庭告狀並完全有可能打贏這場官司。由於八仙黨人一怒之下,忘記了或者說不信任仙界社會制度揚善懲惡的實踐有效性,憑自身的神通,解救藍采和,奪回玉板,由是引發一場海空大戰,先打敗龍王,後打敗天兵。後得觀音出面調解,雙方才罷兵議和。這一戰,東海龍王白白死了兩個兒子不說,那海中無數的生猛海鮮更是無處索命。
小說著者顯然對龍王破壞仙界制度持厭惡、譴責的立場,對八仙懲罰龍王父子持同情、贊頌的立場,並通過並無多少藝術感染力的文字向讀者清晰地毫不遮掩地傳達了他的立場。問題在於:在明代皇權的高壓專制制度下,連《孟子》都會遭刪節,包括《水滸傳》、《四游記》等書的合法刊行、流通是如何可能的?換言之,為懲惡而破壞現存社會秩序的「以暴易暴」思想的合法傳播是如何可能的?換成羅爾斯、哈貝馬斯等人的社會政治哲學話語,當作為社會基本結構(制度與規范)之「第一義」的正義原則遭到破壞時,按照正義原則具有康德所謂「絕對命令」的性質,任何個人,包括受非正義行為侵害的當事者,撇開社會正義程序、制度和規范,藉助於個人或他所屬團體的暴力,對正義原則破壞者進行懲罰,這一行為本身就是非正義的。(當有人,比如麥金太爾,提出「誰之正義」的問題時,他並非是向正義原則挑戰,而是向現存社會秩序合法性挑戰,如果有足夠多的人跟著他走時,意味著革命的降臨,任何程序性原則包括正義原則,在革命剃刀面前都是無效的。)因此,八仙黨人反抗龍王、天兵的正義性,只能是一種幻想的正義性。於是問題換成了,這種幻想正義性的合法傳播是如何可能的?它是否有轉化為社會實踐的可能?
一種可能的答案是:中國古代皇權專制社會雖然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事實上卻是天高皇帝遠,官方對正義原則的實際維護只延伸到縣團級。正義原則在廣大鄉村間的確立,只能依賴於有正義感兼有錢的鄉紳,只能依賴於有正義感兼孔武有力的鄉民了。比如,鄉紳、鄉民就地而非越界打死個把盜賊,一埋了之,官府顯然是不大可能追究的。正是這種破壞普遍正義原則的個案,大大擴張了民眾的幻想正義性,反映在話本、戲曲、小說等藝術創作中,即是武俠文化的泛濫,八仙過海故事無非是其中最粗糙的一種。(清官故事則是幻想正義性的一種變形,手持尚方寶劍的清官可以「超越」社會正義程序和規范,先斬後奏,懲罰不義之人。)幻想正義性的流風遺韻反映在當代中國社會,則是以個人暴力處理民事糾紛(如醫療事故),以個人暴力懲罰偷盜等輕罪嫌疑人,等等。從社會功能角度看,因官方——正義原則的合法維護者——對非正義行為失察、延誤懲罰(即正義遲到),民眾由此而積蓄的「正義憤恨」藉幻想正義性這一精神減壓閥而得到釋放。也許這就是以「幻想正義性」為主題——看似反「不義」不反皇帝,實際上因破壞正義原則而有潛在反皇帝(替天行道)危險性——的文化得以在中國古代社會長期合法傳播的秘密。
《南遊記》亦名《五顯靈官大帝華光天王傳》,四卷十八回,題「三台山人仰止余象斗編」。余氏為晚明閩南地方書商,曾刊刻過《三國演義》、《水滸傳》等書。我最初是在讀《水滸傳》時識得華光大名。第三十六回「沒遮攔追趕及時雨,船火兒夜鬧潯陽江」寫船火兒張橫接了宋江和兩個公人上船,邊搖櫓邊唱道:「老爺生長在江邊,不愛交遊只愛錢。昨夜華光來趁我,臨行奪下一金磚。」宋江和兩個公人聽了這首歌都酥軟了。金磚是華光的獨門法寶,系純金鑄成,其功能猶如孫悟空的如意金箍棒——既是兵器,又是招牌。華光即是憑了這塊金磚和其他神通,為救生母,大鬧三界。
小說第一回說華光原是佛門弟子,法名「妙吉祥」,前身是如來佛前一盞油燈,晝夜煌煌,聽經問法,得如來咒,遂成人身。這就引出一個問題:佛法雲「六道輪回」,即言人的靈魂無非經由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阿修羅道、人間道、天上道之一轉世而來。而一盞油燈,哪怕它是佛前油燈(就像天安門城樓上幾個大紅燈籠),恐怕很難歸屬六道中的任一道,可見華光託名佛門弟子卻已經壞了佛門規矩。其實此書渲染的儒、釋、道三教同源,以道為尊的觀點,很能代表當時一般朝野人士私底下的想法。道家有《老子化胡經》,一說化的就是釋伽牟尼。小說中三十三天玉皇上帝舉辦「賽寶通明會」,有點像現代的世界博覽會,連與會的觀音大士都要俯首稱臣。
卻說靈鷲山山後有一洞,洞主乃獨火鬼大王,曾擁有靈山的土地所有權。大約「妖精菩薩,總是一念」,故小說沒有交代獨火大王是神是魔,是仙是妖。因如來看中靈山生態環境好,便向獨火鬼借住,雙方立下文書,議定租期一年。期滿後,獨火鬼要求收回土地。如來不許,說是借期原為十年,查看文書,果然是十年。過了十年,如來又賴,說是借期原為千年,查看文書,果然是千年。有論者認為:「調整中國傳統社會秩序,帶動整個社會運轉的,不是民法或其他什麼法律,而是活躍的契約活動。」(俞江,《讀書》2002年第5期)一紙不平等甚至欺詐性契約就此束縛了獨火鬼的手腳,若比暴力,又不及如來的神通廣大,只能忍下這口氣。一日獨火鬼逾想逾不是滋味,便打定主意前往靈山道場聽如來講經說法,課後順便擾他一頓齋筵。他不知道如來說法猶同當代的MBA課程,決無白聽的道理,那齋筵自然也無他的份。獨火鬼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遂放火大鬧靈山。如來一則慈悲,二則心虧,只使神通護住靈山,並不與獨火鬼計較。一傍的妙吉祥童子看不過去,勸了幾句,獨火鬼一股惡氣正好出在他身上,待要放火燒他。妙吉祥笑道:我本是佛前油燈,火之相,火之靈,你那妖火如何敵得過我三昧真火。如來大叫不可,獨火鬼已被燒死在地。布衣以為,憑如來神通完全可以制止這場佛前兇殺案。現如來只是遷怒於妙吉祥,不免有借刀殺人之嫌,好永霸靈山地產。
經觀音說情,妙吉祥免遭陰山之苦,帶著一身神通,送去馬耳山大王遺孀腹中投胎,取名「三眼靈光」。因偷紫微大帝金槍事發,再次投胎赤須炎玄大帝家,取名「三眼靈耀」。在瓊花會上,靈耀打了太子,從此自號「華光天王」,並反出天宮,逃入中界,第三次投胎蕭家莊吉芝陀聖母腹中,俗名「蕭顯德」,小說敘事時仍稱華光。值得注意的是,華光投胎過程省略了佛道對生前善惡的審判程序,有點像現代的試管嬰兒技術;更確切地說,就像換了一張身份證,姓名、出生年月和出生地變了,照片還是那張照片,神通還是那些神通。佛家業報輪回說華光天王全然不起作用。小說從第八回起,寫吉芝陀聖母日日吃人,被龍瑞王捉去打入酆都,華光上天入地,尋遍三界,終於救出生母,顯揚的是儒家孝道。
《西遊記》四卷四十一回,題「齊雲楊致(或作志)和編」。全書情節與吳承恩著《西遊記》相似,像是吳著的節本,不僅失去了文采,甚至連章句也不通。一句話,乏善可陳。
《北游記》又名《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出身志傳》,四卷二十四回,亦余象斗所編。小說寫天上玉帝見劉天君家有一「接天樹」,毫光燦燦,能聚諸般寶貝,命人索取不果。玉帝大怒道:「吾為一天之主,倒不及劉天君家有此樹,能生七寶,現光照人,妙不可言。」眾臣奏7曰:「此樹惟有劉天君家子孫,方得管理享用。」帝聞奏,忽然失聲嘆曰:「如何能到得他家,做個子孫,得享用此物,孤心足矣。」布衣初以為,這玉帝倒是個性情中人,不知他心中只想那接天樹,並不願受降生之苦。不料眾臣不答應了,說是聖上金口玉言,駟馬難追,必須改位投胎。(對於一心追慕中國古代民主的人來說,這倒是樁有說服力的個案。)玉帝說,依卿之言,孤去後誰來做天庭的三個代表呢?眾臣又奏曰:「陛下三魂化身,當指一魂去降生投胎。」玉帝聞奏,不覺下淚。眾臣安慰道,功成完滿,依舊還原。玉帝雖萬般無奈,只得指一魂化身奔劉天君家而去,後又屢次改換門庭投生,收天將,降妖邪,伏神魔,歷盡風波,累世修行,終成正果。
魂魄之說,由來已久。《楚辭·九歌》有:「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禮記正義》曰:「魂魄,神靈之名,本從形氣而有,形氣既殊,魂魄亦異,附形之靈為魄,附氣之神為魂也。「古人有三魂七魄之說,布衣讀書也少,不知出於何典。靈魂與形體分離情節,小說、戲曲中常有,著名的如《牡丹亭》中倩女離魂故事。《北游記》中玉帝的三魂走了一魂,下凡投胎,可算是原創,有一點點神似現代的克隆人。小說中寫到玉帝升殿與他的一魂化身——西霞國王見面的情景,「一見國王美貌,心中大悅,即封國王金闕化身盪魔天尊……,綉墩同坐,同入同行。」有點像賈寶玉遇見秦鯨卿的況味。至於真武大帝掃妖盪魔故事誠如魯迅所說「如村巫廟祝之見」,毫無可觀之處。
E. 過幾天想去洛陽看牡丹。求指南!求美食!求規劃!
別趕到雙休日去,人太多。說實話,真沒什麼好看的,花會期間什麼都貴。住的地方,建議住在廣州市場的蓮花賓館,從車站坐車到廣州市場下車就到了,或者前一站長春路下車到聚合賓館。賓館一般但是也是標間,但是價格便宜,(花會前才70--90元左右,現在不知道了)關鍵是地理位置好,出門就是車站廣州市場是大站到哪兒的車都有。不遠是美食街。(但是我從來不覺得好吃)。晚上可以到牡丹廣場轉轉,沒多遠。要住好點兒的那就是牡丹城、華陽、友誼賓館都在這個附近。但是價格最少多3倍。
都說是老城區的食物好吃,我也不覺得。沒事又有時間的話可以選在下午快吃晚飯時去轉轉。
至於玩的地方,就是各大公園,都漲價了。我們本地人這會兒是不去的。好一點兒的是王城公園,有玩的有看的還有動物。看花的話就到國花園之類的。建議去洛浦公園轉轉,免費的,風景不錯,很舒服,我們平時都愛到那鍛煉。隋唐遺址也挺好的,不過現在好像要門票了。
另外如果難得來洛陽一趟的話,龍門和白馬寺是一定要去的,還有關林廟。雖然我個人並不覺得有什麼好看的,不過標志性景點不去的話對不起車票。
你可以的團購網上看看酒店和美食團購。不過花會期間不知道能不能用。
祝你玩得愉快!
F. 什麼是國學經典
鏈接:
民國初,為了打破牢籠,五四運動高舉民主科學的旗幟,徹底批判傳統文化;後來,西化日深,我們用西方的學科分類取代了國學兼修並學,對科技的過分重視則割斷了中國傳統的文化理念;
G. 中國名書
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 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詩——《左傳》 我國第一部國別體史書——《國語》 我國第一部紀傳體史書——《史記》 我國第一部語錄體儒家經典散文作品——《論語》 我國第一部軍事著作——《孫子兵法》 我國第一部專記一個人言行的歷史散文——《晏子春秋》 我國第一部斷代體史書——《漢書》 我國第一部文學批評專著——曹丕的《典論·論文》 我國第一部文學理論和評論專著——劉勰的《文心雕龍》 我國第一部詩歌理論和評論專著——鍾嶸的《詩品》 我國第一部科普作品——沈括的《夢溪筆談》 我國第一部水文地理專著——《水經注》 我國第一部著名的戲曲作品——關漢卿的《竇娥冤》 我國第一部日記體游記——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記》 我國第一部浪漫主義神話小說——吳承恩的《西遊記》 我國第一部長篇諷刺小說——吳敬梓的《儒林外史》 我國第一部個人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蒲松齡的《聊齋志異》 我國第一首長篇抒情詩——《離騷》 我國第一首長篇敘事詩——《孔雀東南飛》 第一部法醫專著《洗冤集錄》 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 第一部國別體史書《國語》 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 尚書 我國第一部記言體史書 儀禮 我國第一部禮儀制度書 周易 我國第一部哲學原典 爾雅 我國最早的字典,第一部網路名物詞典 春秋左傳 我國最早的編年體史書 洛陽牡丹記 我國最早的一部花卉專書 九章算術 我國第一部重要的數學專著 茶經 唐·陸羽 我國第一部論茶著作 世說新語 南朝宋·劉義慶 我國最早的筆記體小說集 文心雕龍 南朝梁·劉勰 第一部系統的文學理論和文學評批巨著 孫子兵法 春秋·孫武 我國現存最早的兵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軍事著述。 第一部草葯書——《本草綱目》 第一部語錄體著作---<<論語>> 第一部地理書---<<禹貢>> 第一部歷史評論著作---<<史通>> 第一部字典---<<說文文解字>> 第一部詞典---<<爾雅>> 第一部文書---<<切韻>> 第一部方言詞典---<<方言>> 第一部字書---<<字通>> 第一部文選---<<昭明文選>> 第一部神話小說---<<山海經>> 第一部筆記小說集---<<世說新語>> 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春秋>> 第一部紀傳體史書---<<史記>> 第一部斷代體史書---<<漢書>> 第一部兵書---<<孫子>> 第一部古代制度史---<<通典>> 第一部農業網路全書---<<齊民要術>> 第一部工農業生產技術論述---<<天工開物>> 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 第一部植物學詞典---<<全芳備祖>> 第一部中醫學典集---<<黃帝內經>> 第一部建著學專著---<<營造法式>> 第一部珠算介紹書---<<盤珠演算法>> 第一部最大的斷代詩選---<<全唐詩>> 第一部戲曲史---<<宋元戲曲韻史>> 第一部畫理論著作---<<古畫品錄>> 第一部系統系曲理論著---<<閑情偶寄>> 第一部圖書分類目錄---<<七略>> 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 第一部文藝理論書---<<文心雕龍>> 第一部匯集古代文化典集的書---<<永樂大典>> 第一部法醫專著---<<洗冤集錄>> 第一部國別體史書---<<國語>>
H. 去洛陽薰衣草庄園逛廟會作文550字怎麼寫
10月2日那天,我懷著激動又好奇的心情來到了洛陽薰衣草庄園。 剛到園門口,呈現在我眼前的是一個富有童話氣息的大門,上面寫著「中國薰衣草庄園」這七個大字,在秋日下顯得格外有氣勢。
剛踏進園內,一大片一大片紫色的花海迷住了我。這小巧玲瓏的薰衣草在巨大風車的襯托下,顯得格外富有異域風情。那些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好像一位位羞答答的小姑娘似的。花的四周點綴著月季、雞冠、百合、野菊等花,眾星拱月般地圍在薰衣草身邊。微風輕輕拂過,一波連一波的薰衣草都翩翩起舞,好像在給人們展示她那嬌羞的身姿。我奔跑在這片花海中,享受著薰衣草給我帶來的無限的樂趣。這時候,我彷彿也變成了一朵紫色的薰衣草,站在花海中對天空微笑。
花語廣場上,有紫色的椅子,紫色的小桌,我感覺自己被華麗的紫色包圍了。薰衣草的花語是「等待愛情」,所以庄園里有許多象徵幸福的建築,比如同心鎖塔、情人路、宣愛鍾門、許願樹等等。一對對戀人在這里許下幸福的誓言,希望愛情長久。 轉眼間,太陽公公下山了,我依依不捨地走出了這夢幻般的世界。經過這次遊玩,我對這可愛的薰衣草有了更深一層的喜歡。我一定會銘記這段美好的回憶的!
這是一篇關於洛陽賞花的游記作文,牡丹花開得那麼大,開得那麼氣派,透出一種富貴之氣,顯得典雅、華貴,讓我想起洛陽牡丹的傳說。更多關於洛陽賞花的游記作文盡在巨人作文網。暑假到了,媽媽們帶我們去洛陽遊玩。一路上,我們開開心心、有說有笑的。到了洛陽,一下車我們就直奔中外聞名的神州牡丹園。我們首先來到專門展示牡丹畫的畫院。只見高高的四面牆上掛滿了畫,畫上一朵朵牡丹活靈活現,好像真的一樣。我最喜歡「豆綠」了,它的花心好像綠色的豆子,大概這就是它名字的由來吧。聽導游說,這種綠色的牡丹是最珍貴的品種,天下第一呢!
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畫得再好看也沒有真牡丹美麗!在導游的帶領下,我們興致勃勃地來到了種植牡丹的花圃觀賞這花中之王。當我第一眼看見活生生的牡丹時,我彷彿來到了仙境。每一個花圃都不大不小,卻種植了許多株半人高的牡丹花,花枝瘦瘦的、乾枯的樣子好像被火燒過似的,但看起來很有力,托起了碧綠的大葉子和碩大的花朵。花瓣重重疊疊的,真是數不勝數啊!牡丹花開得那麼大,開得那麼氣派,透出一種富貴之氣,顯得典雅、華貴,讓我想起洛陽牡丹的傳說。牡丹花敢於和皇帝武則天對抗,被流放到洛陽。但仍然遵守了自然規律,在春天開放,真有骨氣。牡丹花的品種實在太多了,看得我眼花繚亂。我們看到了紅色的「洛陽紅」,像荷花一樣的「魯荷紅」,潔白的「玉版白」,還有很多黃色的牡丹花。在這當中,最顯眼的就是牡丹花的「花中之王」「姚黃」了。她非常鮮艷,擁有一身黃衣服,好像穿著龍袍的女王。她的花好像皇冠,有著一種威嚴。
那麼多的牡丹花,一朵有一朵的姿態。有的低著頭,好像一個害羞的姑娘;有的整個身子全低了下去,好像睡著了似的;有的彎著腰,照著「鏡子」,好像在精心打扮自己;還有的挺直身子,展開了漂亮的裙子,像在說:「瞧,我多美呀!」……牡丹的顏色五彩斑斕。白的像雪,紅的像火,粉的像霞,黃的像金,綠的像被清水洗過的寶石……不禁讓我想起了劉禹錫的詩句:「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欣賞著這國色天香的牡丹,我無法用詞語來形容她。神州牡丹園真令我流連忘返
I. 成語解釋!
聲音洪亮
嗤之以鼻 (chī zhī yǐ bí)
解釋:嗤:譏笑。用鼻子吭聲冷笑。表示輕蔑。
出處:《後漢書·樊宏傳》:「嘗欲作器物,先種梓漆,時人嗤之。」
示例:說於鄉,鄉人笑之;說於市,市人非之;請於巨紳貴族,更~。 ★清·頤瑣《黃綉球》第七回
唇槍舌劍 (chún qiāng shé jiàn)
解釋:舌如劍,唇象槍。形容辯論激烈,言詞鋒利,象槍劍交鋒一樣。
出處:金·丘處機《神光燦》:「不在唇槍舌劍,人前斗,惺惺廣學多知。」
初露頭角 (chū lù tóu jiǎo)
解釋:比喻剛剛顯示出能力或才幹。
出處:周得京《花城洛陽賞牡丹》:「相傳洛陽牡丹在隋前還是默默無聞的,到唐朝初露頭角。」
示例:我們這支球隊~就打敗了國家一級球隊。
集思廣益 (jí sī guǎng yì)
解釋:集:集中;思:思考,意見;廣:擴大。指集中群眾的智慧,廣泛吸收有益的意見。
出處:三國·蜀·諸葛亮《教與軍師長史參軍掾屬》:「夫參署者,集眾思,廣忠益也。」
示例:便凡聞有奇奢異能之士,都想請來,也是~的意思。 ★清·劉鶚《老殘游記》第三回
涇渭分明 (jīng wèi fēn míng)
解釋:涇河水清,渭河水渾,涇河的水流入渭河時,清濁不混。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
出處:《詩經·邶風·谷風》:「涇以渭濁,湜湜其沚。」
示例:~緣底事,元戎總未計恩仇。 ★林伯渠《和朱總出太行韻》
陳詞濫調 (chén cí làn diào)
解釋:陳:陳舊,陳腐;濫:浮泛不合實際。指陳腐、空泛的論調。
出處:蕭乾《老報人餘筆·隨想錄》:「裡面開列了記者經常使用的一些陳詞濫調,諸如『眾所周知』。」
示例:不巧的是,凡是長篇散文,新鮮意思卻非常之少,語言也是~。 ★孫犁《澹定集·讀一篇散文》
變本加厲 (biàn běn jiā lì)
解釋:厲:猛烈。指比原來更加發展。現指情況變得比本來更加嚴重。
出處:南朝·梁·蕭統《文選·序》:「蓋踵其事而增華,變其本而加厲,物既有之,文亦宜然。」
示例:斷句取義是在一句兩句里拉出一個兩個字來發揮,比起斷章取義,真是~了。 ★朱自清《經典常談·詩經第四》
風聲鶴唳 (fēng shēng hè lì)
解釋:唳:鶴叫聲。形容驚慌失措,或自相驚憂。
出處:唐·房玄齡《晉書·謝玄傳》:「聞風聲鶴唳,皆以為王師已至。」
示例:直到後來,聽到了那些~的傳說,見到了舉室倉皇的不安狀態。 ★郁達夫《出奔》
書寫潦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