蕾絲百合
⑴ 蕾絲邊和百合是同樣的意思嗎
不是的。
蕾絲邊是指les
是真正意義上的同性戀。
而百合呢,只能指兩個妹子之間過分親密的一種關系,有一種友人以上的感覺。。
⑵ GL有攻受之分嗎 叫什麼 蕾絲和百合分別是指什麼
我自己理解的是:
GL有攻受之分,但是程度沒有蕾絲高,跟蕾絲相比,蕾絲更注重性別和性,「男」和「女」區分的比較清楚,強調H,T和P
而百合是比較純潔的女女之愛,跟性什麼的沒憨揣封廢莩肚鳳莎脯極關系,比較柏拉圖
⑶ 求百合蕾絲小說。要精品,要曖昧的要清淡的感情細膩的。百合的各種圖片小說都行。
綜漫百合少女很好看的
不過
最好看的還是 探虛陵 冰山腹黑攻VS溫柔萬年受
⑷ 什麼叫百合控,蕾絲控
百合:就是(女同O戀)的隱性名詞,控就是非常喜歡的意思。
「蕾絲控」指的是很喜歡蕾絲的人,如喜愛蕾絲製成的衣物等。
⑸ 百合、蕾絲,兩者區別是
非要說區別的話,百合多二次元,年齡不大,蕾絲多現實,大齡吧
⑹ 百合與蕾絲有什麼不同呢
百合和蕾絲的性質相同,都是現代網路語對女性同性戀的稱呼。但又有不同。百合更傾向於年輕女孩、蘿莉女同,而蕾絲可以泛指全年齡組的女同。字典解釋應該是 百合是一種花植物,蕾絲是一種花紋裝飾。
⑺ GL有攻受之分嗎 叫什麼 蕾絲和百合分別是指什麼
GL有攻受之分,來但不是以攻受自命名,主動一方為T,被動一方為P。
蕾絲指女同性戀,又稱女同、拉拉、蕾絲邊、百合、Lesbian、Les、 Girlslove,是指只對同性產生愛情和性慾的女性。
百合是ACGN領域的概念,又稱Girlslove(GL),指女性間的愛慕關系、戀愛關系,多指女同性戀。在漫畫、動畫、小說、繪畫界中,有專門的百合系。
(7)蕾絲百合擴展閱讀:
盡管自古以來女同性戀曾被記載於多處文化中,但是直至今日才出現蕾、蕾絲邊、拉拉等字詞,用以形容女同性戀者。十九世紀晚期,性學家發表了他們對同性慾望與行為表現的研究,標明了女同性戀者在西方文化中是屬於獨立的群體。
因此,意識到自身新醫學身份的女性逐漸在歐洲與北美洲形成秘密次文化。
黑色三角形代表著女同性戀的身份標識,它來源於納粹德國,當時使用它在集中營中區分被認為是「反社會」的女性(例如:對納粹家庭價值觀構成威脅的人)。如果有女人反對生育或反對傳統家庭價值觀,則會被冠上黑色倒三角形。現在黑色三角形是作為女同性戀自豪的標志。
參考資料來源1:網路-女同性戀
參考資料來源2:網路-百合
⑻ 蕾絲和百合的區別是什麼
百合和蕾絲的性質相同,都是現代網路語對女性同性戀的稱呼。但又有不回同。百合更傾答向於年輕女孩、蘿莉女同,而蕾絲可以泛指全年齡組的女同。
同性戀,又稱同性愛,是性取向之一,是指只對同性產生愛情和性慾的人,具有這種性取向的個體被稱之為同性戀者。在人類以外的其他動物中,也普遍存在同性性行為,但這與基於高級情感的人類同性戀不可同日而語,這也是人類多元化發展的一種具體表現。
性取向是一個復雜的問題,各種性取向並無優劣之分。關於性取向的產生有很多種理論,當今絕大多數科學家、心理學家、醫學專家認為性取向是先天決定的,美國心理學協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APA)發表的一篇科學文獻表明:長期的實驗記錄證明,同性戀是無法被「矯正」的,性取向無法改變。
許多研究人員早已得出了較為一致的看法:同性戀有深厚的生物醫學基礎,同性戀者的性取向是由同性戀基因決定的,無法通過後天改變,不是一種選擇,也不是自己可以控制的。
⑼ 蕾絲和百合有什麼區別還有什麼別的「有愛」的代稱么= =
現代口語中,常常使用"同志"來稱呼同性戀者,也有大部分人稱其為「兔子」。此外,粵語吸收了英文單詞gay後,用"基"指同性戀。但是此詞通常具貶義。帶有貶義的單詞還有"玻璃"、"斷袖"、"斷背"等。在某些地區的方言中,還把男同性戀者稱做"飄飄"。
女同性戀中,"T"指特質傾向於陽剛,或外貌喜歡作男性化/中性化裝扮者("T"來自英文的Tomboy)。但"Tomboy"的本義並沒有同性戀的意思;"婆"指裝扮、行為、氣質陰柔的女同性戀(又稱為P)。"婆"這個詞在最早是相對於T而來,指"T的老婆"。但近年來,婆的主體性已經逐漸浮現,用以泛指氣質較陰柔者。Uncle指年長的T;這個詞起源於60年代,是女同性戀用來對長輩的尊稱。在中文裡則稱"哥",例如"張哥"、"金哥"。至於"拉子"、"百合"、"拉拉"或"蕾絲邊"指女同性戀者(由Lesbian諧音而來)。1990年代,見於台灣作家邱妙津的女同性戀小說《鱷魚手記》里,開始流行於台灣。
同性戀者男同性戀亦有其一套使用的名詞與用語,例如台灣同性戀文化術語里較普遍的用語是"C貨",系由英語"Sissy"及"Nancy"所衍生而來,指氣質陰柔的男同志。Macho Queen(金剛芭比)指外貌非常陽剛,身型健壯,但隱約有陰柔特質或動作及想法的男同志。另外台灣男同戀者一般也分為"哥、"弟"兩種角色。兩者主要差別不是女性化或男性化的程度,而是保護及依賴兩種概念。一般而言,其區分是不明顯且無確實定義的。其他尚有"男風"、"走旱路"等詞婉指男同性戀現象。因李安之電影《斷背山》奪得奧斯卡後,"斷背"一詞亦成為同性戀之別稱。在近5年來,大陸出現了新的詞彙來代替台灣的俗語,同時也顯得更加隱蔽化,男同性戀之間不再用哥弟相區別,而更加形象化的使用"1」形容相對男性化的一方,和"0」代表相對女性化的一方,在網路小說的不斷傳播下,又出現了"小攻","小受"這兩個詞語來形容同性戀兩男子之間的關系,同時這些詞語漸漸被普通人群了解並接受,當使用"小攻","小受"這樣的詞語時,不再像當初「基佬」這種帶有很強鄙夷語氣的詞表現出談話者對同性戀者的歧視。
⑽ 怎麼含蓄的表達自己是百合或者是蕾絲呢
「跟你在一起總是很開心。。」
嫉妒心。。
「我們來做一些普通朋友絕對不會做的事情吧。。Kiss」
(出自百合漫畫櫻Tri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