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百合園
① 濟南的三大名勝古跡
南邊有千佛山 往下(北)走趵突泉 也算在中間了 直著往北 就是大明湖 大明湖擴建後東邊有部分不收費
② 泰山百合和園要門票嗎
泰山百合和園要門票嗎?現在還不現在還要門票嗎?現在要門票,但是要門票了,他現在要門票的現在是
③ 園博會有什麼
全省17設區城市、新泰與肥城2個國家園林城市、臨沂市15個縣區和4個一級園林企業(百合園、祥泰園}共建38個特色展園。
全省17設區城市
青島園 萊蕪園 聊城園 煙台園 東營園 德州園 棗庄園 威海園 淄博園 濟寧園 臨沂園 泰山園 濱州園 濟南園 菏澤園 濰坊園 日照園
2個國家園林城市:
肥城園 新泰園
臨沂市15個縣區
蘭山園 羅庄園 河東園 郯城園 蒙陰園 沂水園 沂南園 莒南園 平邑園 費縣園
蒼山園 臨沭園 臨沂經濟開發區園 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園 臨港經濟開發區園
4個一級園林企業
濟南光合園 臨沂祥泰園 濟南百合園 青島太行園
④ 廈門鼓浪嶼有哪些好玩的,有哪些遊玩攻略呢
鼓浪嶼原名“圓沙洲”,別名“圓沙仔”,位於福建省廈門市廈門半島西南隅,與廈門島隔海相望南宋時期稱“五龍嶼”,明朝改稱“鼓浪嶼”。因島西南方海灘上有一塊兩米多高、中有洞穴的礁石,每當漲潮水涌,浪擊礁石,聲似擂鼓,人們稱“鼓浪石”,鼓浪嶼因此而得名。鼓浪嶼街道短小,縱橫交錯,是廈門最大的一個嶼,與廈門島上的廈門世茂海峽大廈、廈門大學等隔海相望。
如果來到這里,一定要去看看,不一定要信教,但一定要感受一下本土的韻味
⑤ 桓台一中附近的新高層哪個小區離東岳集團近
桓台一中對面玫瑰城和西面的未來城到東岳集團的距離差不多,但是玫瑰城交通要更方便一些
⑥ 山東有哪些名勝古跡
你的問題范圍有點大啊!
山東的文明史可以上溯到5000多年前,是東方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在山東發現了中國最早的文字-「大汶口陶文」和丁公村「龍山陶書」,發掘出了中國最早的城邦-「城子崖龍山古城」,擁有中國最古老的長城-齊長城。這里還是陶瓷和絲綢的發源地之一。
山東歷史上出現過一大批至今仍對中華文化產生重要影響的歷史名人。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創立的儒家學說,成為中國文化的支柱,在世界上產生重大影響。古代著名軍事家孫武的《孫子兵法》,仍然是中外軍界和商界推崇的經典。中國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著名的魯國和齊國都在今天的山東境內,山東因而簡稱「魯」或「齊魯」。
山東素有「孔孟之鄉、禮儀之邦」。山東人具有勤勞、朴實、重情義、守信用的傳統美德,向以不怕困難、不甘落後、吃苦耐勞、勤儉努力而為世人稱道。
山東省歷史悠久,山川秀麗,具有豐富的旅遊資源,被譽為「五嶽之尊」的泰山和孔子故鄉曲阜的孔廟、孔府、孔林,先後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自然文化遺產。
山東旅遊把美麗的自然景觀、豐富的歷史文化和鮮明的地方特色融為一體,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目前,全省共有旅遊景點500多處。基本形成了自己濟南、泰安、曲阜延伸到鄒城的「山水聖人」旅遊區;以青島、煙台、威海為一體的海濱風光旅遊區;以濰坊市區為中心,以風箏、楊家埠木版年畫、民俗風情為主體的民俗旅遊區;以淄博齊國故城、殉馬坑、蒲松齡故居為主體的齊文化旅遊區;以黃河入海奇觀和原始自然風貌為主體的東營黃河口旅遊區;以水滸故事為主線;以梁山、陽古為重點的「水滸」旅遊線。
近年來,山東旅遊接待能力明顯增強,接待服務體系日趨完善。全省現有星級賓館142家,旅行社215家。2000年接待海外遊客72.3萬多人次,國內遊客7006.9萬人次。
山東省會濟南,因泉水多,有泉城之稱。山東的旅遊資源非常豐富,有蓬萊仙閣、東岳泰山、孔子家鄉曲阜。
歷史文化名城
濟南戰國時為歷下城,自晉以來歷為州、府、郡治所。市區有風景優美的大明湖和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龍潭四大泉群,泉水串流於小巷、民居之間,構成獨特的泉城風貌。文物古跡有城子崖龍山文化遺址,孝堂山漢代郭氏石祠,隋代四門塔,唐代龍虎塔、九頂塔、靈岩寺,宋代塑像、千佛山、黃石崖等名勝古跡。
青島位於山東省東南部。明代中葉為防止倭寇侵襲,設浮山防禦千戶所。鴉片戰爭後,設總鎮衙門。1897年後,曾被德、日、美列強先後佔領。現存原提督公署、官邸和原警察署等大量歐式、日式建築。
曲阜位於山東省中部偏南。春秋戰國時為魯國都城,秦置魯縣,隋改曲阜。有孔子故里,孔府、孔廟、孔林和魯國故城遺址。
聊城位於山東省西部。古為齊國城邑。宋熙寧年間建土城,明清為東昌府治。城中央的光岳樓和城內的山陝會館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北宋時建的13級鐵塔,還有運河小碼頭、傅氏祠堂、范築先紀念館等文物古跡。
臨淄位於山東省中部。公元前11世紀,姜太公於齊地建立齊國,都治營丘。後更名為臨淄。西周、春秋、戰國時,為齊國都城,西晉以後,為州、郡、縣治。齊國故城、田齊王陵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還有臨淄墓群、桐林田旺遺址等古遺址、古墓葬。
鄒城位於山東省南部。是孟子故鄉。秦代始置騶縣,北齊天保年間遷今址,唐代改「騶」為「鄒」。孟廟及孟府和鐵山、崗山摩崖石刻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古建築重興塔、傳統街道亞聖廟街和野店遺址、邾國故城、孟子林、葛山摩崖石刻等文物古跡。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德州市,蘇祿王墓,明
肥城縣,孝堂山郭氏墓石祠,東漢
濟南市歷城區,千佛崖造像(包括龍虎塔、九頂塔)
濟寧市,崇覺寺鐵塔,北宋
濟寧市,嘉祥武氏墓群石刻,東漢
歷城縣,四門塔,東魏
聊城市,光岳樓,明
聊城市,聊城山陝會館,清
棲霞縣,牟氏庄園,清至民國
青州市,駝山石窟,北周至唐
曲阜,孔林,東周
曲阜,曲阜孔廟及孔府,金至清
曲阜,曲阜魯國故城,周至漢
泰安市,岱廟,宋至清
泰安市,馮玉祥墓,1953年
滕縣,薛城遺址,東周
威海市,劉公島甲午戰爭紀念地,1888-1895年
濰坊市,十笏園,明至清
掖縣、平度縣,雲峰山、天柱山摩崖石刻,北魏
益都縣,臨淄齊國故城,周
章丘縣,城子崖遺址,新石器時代
淄博市,田齊王陵,戰國
鄒縣,孟廟及孟府,明至清
鄒縣,鐵山、崗山摩崖石刻,北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