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魚特點
㈠ 烏賊干怎樣發泡
烏賊干發泡的步驟具體如下:
1、備好的烏賊干。
㈡ 丁香魚幹家常做法
丁香魚干是一道簡單的家常菜,產品特點 狹小細長,肉色白嫩,味道鮮美,烹制佳餚時,若灑入少許,則風味十分美妙。
主料:丁香魚500克 、精鹽15克。
製作方法:
1.將丁香魚倒入盆中,加清水漂淘洗凈,去除雜質,瀝凈水分。
2.將鍋加精鹽和清水置於旺火上煮沸,倒入丁香魚,稍加滾沸立即撈出,瀝干。
3.將瀝盡水分的丁香魚均勻鋪在竹席上,置於陽光下曝曬1天(每隔1小時翻攪一次,注意防止魚干破碎),夜間收回,次日再曝曬1天,待丁香魚曬至九成干後,再移入陰涼通風處,風干1天。
㈢ 寵物魚水銀針懷孕是什麼樣的
銀魚,體細長,近圓筒形,後段略側扁,體長約12厘米。頭部極扁平。眼大;口亦大,吻長而尖,呈三角形。上下頜等長;前上頜骨、上頜骨、下頒骨和口蓋上都生有一排細齒,下頜骨前部具犬齒1對。下頜前端沒有聯合前骨,但具一肉質突起。背鰭Ⅱ11~13,略在體後3/4處。胸鰭8~9,肌肉基不顯著。臀鰭Ⅲ23~28,與背鰭相對;雄魚臀鰭基部兩側各有一行大鱗,一般為18~21個。背鰭和尾鰭中央有一透明小脂鰭。體柔軟無鱗,全身透明,死後體呈乳白色。體側各有一排黑點,腹面自胸部起經腹部至臀鰭前有2行平行的小黑點,沿臀鰭基左右分開,後端合而為一,直達尾基。此外,在尾鰭、胸鰭第一鰭條上也散布小黑點。
銀魚體內並沒有胃來負責消化食物,只有像管子一樣的腸來貯存攝入體內的食物。這種比較特殊的生理結構決定了其不能攝入大量的食物,且攝入的食物體積不應過大。銀魚不同生長周期的攝食量和喂養飼料是存在差異的,幼魚一般以浮游生物或者其代謝物為食,當銀魚的體型長至一定程度時可以攝入一些體型較小的生物。因此,養殖者餵食銀魚時需要注意在不同時期選用正確的飼料進行喂養。如果選擇錯誤,很可能會導致由於食物攝入不足而出現爭搶食物的現象,這樣就會出現銀魚大規模死亡的現象。[5]
繁殖性能
銀魚的繁殖能力十分驚人,發育成熟的銀魚都會在入冬前後大量進行繁殖,並且持續的時間較長,一般持續三四個月。銀魚的繁殖方式為體外受精,排出的卵會沉到水體底部,一般30天左右就會完成孵化。銀魚最佳的孵化溫度是5~10℃,在此溫度條件下,可以提高卵的孵化速度及成功率。在每一次的繁殖期,銀魚一般排產2次卵,每次約千顆,銀魚排產卵結束後會在短時間內死亡。[5]
種類介紹
視頻 銀魚和丁香魚有什麼區別?
+
關注34.8萬次播放|01:03
太湖銀魚
太湖銀魚源於海洋,於成湖過程中封閉於此。有大銀魚、雷氏銀魚、太湖短吻銀魚及寡齒短吻銀魚4種,以短吻銀魚產量最大。[6]
太湖地處滬、寧、杭三角帶的中心,橫跨江蘇、浙江兩省,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均氣溫15~18℃,年降水量1000~1500毫米,水位穩定,水清而肥沃。據《太湖備考》載,吳越春秋時期即盛產,清康熙年間列為貢品。6~8月為捕撈期,捕獲後立即曬干或鮮凍。銀魚干按品質分為粉條、燕干、瓜魚3種,以粉條最佳,體短、肉肥、骨軟、色白光潤、味鮮,為魚干中的上品;瓜魚魚體粗長,質量最差。[6]
洞庭湖銀魚
洞庭湖銀魚產量居全國首位。主產於湖南省境內洞庭湖及湘江、資水的下游一帶。濱湖岳陽、華容、湘陰、沅江、澧縣、漢壽、常德等地均為產區,尤以沅江市產量最高,該縣有木梓潭、白沙長河、黃鶴湖、氈帽湖、主壩、小口塞等6處河湖,計大小湖(河)漢24處,面積達2萬余畝,為成魚產卵、幼魚攝食的良好場所。盛產太湖短吻銀魚與寡齒短吻銀魚,其質雪白,純凈無雜,素為水產名品。早在唐宋時期,已有捕撈;清咸豐、同治年間,產量最豐,並為貢品,其後因湖場淤塞、圍墾,致生產面積下降。[6]
鄱陽湖銀魚
鄱陽湖銀魚主產於江西省南昌、進賢、波陽、余干、都昌、永修、湖口等縣。鄱陽湖水域廣闊,湖漢眾多,如青嵐湖的羅溪灣、英山灣,大蓮子湖漢,土塘湖,外珠湖等水域,水深,彎道多,受風浪影響小,沿岸水草茂盛,水質肥沃,餌料豐富,為幼魚生長的良好環境。有太湖短吻銀魚、喬氏短吻銀魚和雷氏銀魚3種,太湖短吻銀魚分春、秋兩季產卵,春季產卵期在2月上中旬至5月中旬,水溫為10.1~21.3℃,秋季在9月中旬至11月中旬,水溫為15~23℃。卵子經7~10天孵成幼魚,5月中旬可長至體長35毫米,體重100毫克。此時青嵐湖捕獲的小銀魚,曬干後稱「綉花針」。8~9月中旬,為捕魚旺季,此時魚身圓壯,肉質肥嫩,稱。「圓身銀魚」。該湖產銀魚歷史已2000餘年。[6]
巢湖銀魚
巢湖銀魚肉質細膩,潔白鮮嫩,無骨刺,無腥味。巢湖地處安徽省境內,湖區與長江相連的江漢沿岸,水溫適宜,水草繁茂,為產卵的良好場所。每年二三月產卵孵化的魚苗,至5月下旬生長成熟,體長已達10厘米以上,此時即可開始捕撈。1958年在巢湖通往長江口處建造大閘,控制了巢湖水位,使銀魚產量增加。[6]
遼寧銀魚
遼寧銀魚有大銀魚、尖頭銀魚、長鰭銀魚、喬氏短吻銀魚等品種,分洄遊型與陸封型兩類。洄遊型分布於丹東、營口、盤中、錦州的沿海地區及鴨綠江口和大洋河口;陸封型分布於鐵甲水庫。洄遊型銀魚於每年春季3月下旬溯問洄遊至河口淡水區產卵繁殖。[6]
食用價值
營養成分
每100克鮮銀魚中,含蛋白質8.2克、脂肪0.3克、碳水化合物1.4克、鈣258毫克、磷102毫克、熱量41千卡,還含有維生素B1、B2、尼克酸等多種營養成分。每100克銀魚干中,含蛋白質72克、脂肪13克、碳水化合物質0.5克、鈣761毫克,可食率達100%,[7]
長江間銀魚
營養功效
1.銀魚是極富鈣質、高蛋白、低脂肪食的魚類,銀魚肉質細膩,無骨無腸,無鱗無刺,可做寶寶輔食。[8]
2.據現代營養學分析,銀魚營養豐富,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之特點。[7]
3.經干制後的銀魚營養價值更高,其中以鈣含量最高,居群魚之冠。據美國科學家研究顯示,食用高鈣食品,能有效地預防大腸癌的發生,所以,銀魚是不可多得的抗衰老、防癌美食。[9]
4.明代醫學泰斗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銀魚:「食之甚美味甘無毒,可作『羹食』,寬中健胃,補肺清全,滋陰火,補虛勞。」《食療本草》也載有「銀魚利水,潤肺止咳」的作用。[7]
推薦做法
菠菜銀魚面
原料:
龍須面,菠菜,雞蛋黃,小銀魚。[10]
做法:
先將面條切成寸段,銀魚切成碎末,同時放入水中,中火煮沸後轉小火,煮爛。將菠菜洗凈用開水焯燙後取出剁成碎末。將菠菜末加入煮好的面里,稍煮2分鍾。將雞蛋黃打勻,加入沸騰的鍋內,再煮2分鍾即成。[10]
營養提示:
㈣ 清蒸丁香魚怎麼做好吃
清蒸丁香魚的做法步驟
1. 備好材料:小丁香魚(好細小)、鹹菜末、蔥姜
2. 丁香魚倒入水裡用回筷子播撒,答洗去一些攜帶的雜質,然後用漏勺過濾,這樣反復清洗幾遍
3. 倒入漏勺靜置幾分鍾將水分全部瀝干
4. 鹹菜末水洗干凈控干水分,鍋中倒入少許油將鹹菜末翻炒片刻
5. 倒入盤中攤平
6. 把瀝干水分的丁香魚攤平在菜末上,將鹽,蒸魚鼓油、料酒先後均勻的調在上面,放上姜絲
7. 放入鍋里蒸20分鍾,或者煮飯時放在蒸籠上一起,飯好了魚也蒸熟了
8. 魚蒸熟之後,鍋中倒入少許油加蔥白煸香蔥油
9. 將蔥油澆上,這道菜就好了
10. 用筷子夾魚帶著菜一起吃才是這道菜的特點
㈤ 蝤蠓虎是什麼
蝤蠓虎學名中華烏塘鱧。體延長,前部圓筒形,後部側扁,頭頗寬,略平扁。口寬大,前位,前鼻孔具細長鼻管,懸垂於上唇上。上下頜等長,兩頜齒細小尖銳。體被圓鱗,無側線。背鰭2個,臀鰭與第二背鰭同形,較小。左右腹鰭相互靠近,不癒合成吸盤。尾鰭圓形。體灰褐色,尾鰭基部上方具一帶有白邊的眼狀大黑斑。中華烏塘鱧棲息於淺海、內灣和河口鹹淡水水域,亦進入淡水,冬季潛在泥砂底中越冬。其性兇猛,攝食小魚、蝦蟹類、水生昆蟲和貝類。分布於我國黃海南部,東海,南海以及日本海域。其生命力強,適應性廣,抗病力強,生長快,是人工養殖的優良品種。中華烏塘鱧營養豐富,肉味鮮美,並具有使傷口加快癒合的功效,另外,該魚最大特點為離水在陰濕條件下可保持一星期不死亡,是一種適宜活運遠銷和出口創匯的良好海鮮品種之一。
中華烏塘鱧吃蝤蠓的,所以又叫蝤蠓虎。對網路專業回答表示十分失望。
㈥ 海燕魚和丁香魚是同一種魚嗎.
丁香魚也叫「小銀魚」,產自東海深海水域,魚雖然個體小,但營養價值很高,系小型經濟魚類。它體圓狀而側扁,身長2—3.5厘米;背部青綠色,腹部銀白色;眼大,吻圓突;無棱鱗,無側線。其個體雖小,聞之似丁香花味,體形似漁家女耳垂的金丁香,故雅名丁香魚。分布於我國東海,主要產地在浙、閩兩省的近海水域。
巴浪魚,學名藍圓鰺,別名又名刺巴魚、棍子魚、池魚、黃占、池仔。鱸形目鰺科圓鰺屬的1種。體紡錘形,稍側扁。脂眼瞼發達,前後均達眼中部,僅瞳孔中央露出一長縫。上頜後端較鈍圓。上下頜有一列細牙;犁骨牙群呈箭頭形;齶骨和舌面中央有一細長牙帶。體被小圓鱗。側線直線部始於第二背鰭10~14鰭條之下方,側線直線部的全部或絕大部分上具棱鱗,最高棱鱗大於眼徑的 1/2。第二背鰭和臀鰭的後方各有一小鰭。胸鰭長與頭長之比隨魚體的大小而異。背鰭前部上頂有一白斑。暖水性中上層魚類,分布於中國海南省到日本南部;在東海主要分布於中國福建沿岸。南海密集區在中國台灣淺灘南部、粵東碣石灣外近海、珠江口、海陵島及海南省東北部近海。 生命周期短,最大為6齡。生長快,1齡就能產卵。自12月至翌年 4月分群產卵。夏季在沿岸廣泛出現幼魚密集區。產卵後的群體和幼魚分散到近海較深處,部分能到外海。為南海經濟魚類之一。
㈦ 定海灣的特色海產
連江縣水產品總量長期位居福建省首位、全國第二,種類達500多種。該灣內回擁有丁香魚、答鮑魚、竹蟶等海珍品,素有「丁香王國」、「竹蟶故鄉」、「中國鮑魚之鄉」等美稱,此外定海灣的丁香魚更是全國獨有,目前已申報成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連江海產六寶,分為速凍六寶和干貨六寶,共有12種。速凍六寶包括魚丸、鮑魚、丁香魚、魚餃、黃瓜魚、海鮮佛跳牆。方便遊客攜帶的干貨六寶,分別是魚面、海帶、蝦皮、紫菜、蟶干、海蠣干。
定海灣眾多特色水產中其中以定海灣丁香魚最負盛名。丁香魚屬於名貴海產品,學名日本鯷(Engraulis japonicus)。它體圓狀而側扁,身長2~3.5厘米。光澤好,半透明,白色或青白色,因其聞之似丁香花味,體形似漁家女耳垂的金丁香,故雅稱丁香魚。每年的3~4月為盛產期,在定海灣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條件下生長的丁香魚因其味道鮮美、肉質甜嫩、不易斷碎、營養豐富而名聞遐邇。加工後的產品主要銷往美國、日本、台灣、東南亞等地區,深受消費者的青睞。 2010年10月,「定海灣丁香魚」再度升溫。當地政府12日發布消息稱,「定海灣丁香魚」正式成為中國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㈧ 丁香魚餃的食品特點
工藝:
煮口味:
清香味
類別:
快餐/主食 學生膳食 補虛養身調理 營養不良調理 老人食譜
㈨ 小丁香是什麼有什麼特點
小丁香 (《雲南中草葯》) 【異名】小萬年青、藍花地丁(《雲南中草葯選》),紫花地丁(《雲南思茅中草葯選》)。 【來源】為遠志科植物小遠志的全草。 【植物形態】小遠志多年生草本,高10~20厘米。 主根圓錐形,粗壯,黃褐色,近本質。 莖直立,紫紅色,多分枝,單葉互生,長橢圓形,長1~2厘米,寬0.5~0.8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全緣;葉柄短。 小總狀花序頂生或腋生;花小,藍紫色,左右對稱,頂端一花瓣呈流蘇狀。 蒴果扁平,倒卵形,直徑約5毫米,先端微凹,基部具宿萼,中央有縱溝,淡綠色;內有種子2粒。 花期夏初。 生於向陽山坡或荒地、河畔。 分布雲南。 【採集】秋季採收,曬干。 【性味】《雲南中草葯選》:苦微辛,寒。 【功用主治-小丁香的功效】《雲南中草葯選》:清熱解毒,祛風止痛。 治瘡癤癰腫,小兒支氣管炎,肺炎,胃痛,痢疾,跌打損傷,肋間神經痛。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3~5錢;或泡酒。 外用:搗敷。 【選方】①治咽喉炎、扁桃體炎、血栓性脈管炎、淋巴結炎:紫花地丁二至三錢,煎服。 (《雲南思茅中草葯選》) ②治療瘡:紫花地丁適量,配紅糖搗敷患部。 (《雲南思茅中草葯選》) 只聽說過 丁香魚 海蜒亦寫作「海艷」、「海咸」系鯷魚一類幼魚,是緹魚乾的俗稱。魚形似耳垂(金丁香),味似丁香花,故海邊人稱之為丁香魚。主要產於寧波、溫州一帶海域,而我市盛產此魚主要在南北麂以及蒼南霞關、七星列島附近海域,海蜒生活在透明度和鹽份較高的外側海域,性喜光,極靈敏。是一種經濟價值較高的美味小型食用魚。海蜒按個頭大小或開眼不開眼分為粗桂、中桂、細桂三種,其中以細桂為最佳。捕獲期在春夏之交。漁民在返港後,立即將小魚倒人大鐵鍋沸水內,片刻功夫就撈起瀝干,攤在海堤邊竹簾上曬燥。我市蜒魚年產萬噸以上。 海蜒營養豐富,含脂量高達26%至30%,為一般魚類的近十倍,加工後的海蜒可作多種菜餚,味鮮質優,泡湯炒蛋、冷拌熱食,均為佳餚,海蜒味咸,性溫,清熱,止瀉,在民間還有用來治慢性腸炎、肺結核等疾病。 近年來我市水產加工企業不斷轉變經營策略,改進海蜒傳統的加工工藝,運用高新科技使「丁香魚」走出了中、低檔農貿市場成為了高檔次、高質量的品牌產品。隨著市場競爭的逐步激烈,我市水產品加工企業在把好質量關的同時,積極開展品牌建設,其中平陽縣南麂島開發有限公司的「南麂島」牌丁香魚、瑞安市華盛水產加工廠所生產的「大三元」牌丁香魚被溫州市政府認定為「溫州市農業名牌產品」,榮獲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名牌、浙江名牌產品和浙江省綠色農產品等稱號。 http://ke..com/pic/20/11485435378730407_small.jpg
㈩ 平潭縣的特色小吃是什麼
1,平潭魚丸
平潭魚丸是福建省福州市平潭縣的特產。平潭魚丸保留了魚肉樸素的質地,沒有包餡,是實心的,吃起來滑爽嫩脆。魚丸為現代人桌上便菜,平潭魚丸因注重選料和製作工藝而名聞遐邇。
2,平潭魚面魚片
平潭魚面魚片之美味亦有過之而不及。以黃魚或馬鮫魚為主料。其色香味俱佳,嫩中帶脆,烹炒皆宜。
3,時來運轉
平潭本地的「時來運轉」時來運轉的性質類似湯團,皮是用地瓜和著地瓜粉做的,薄而柔韌。裡面的餡一般是:包菜、紫菜、豬精肉、鮮蝦、魷魚、蟹肉等等。
4,平潭油羮
平潭人稱它「油羮」,用地瓜和地瓜粉做皮,內包豆沙或砂糖八果餡,狀如水餃,入鍋油炸,呈金黃色,即成天香可口的美食,入口香甜,別有風味。
5,八珍燜薯粉
八珍燜薯粉又稱「燜蛋」,是平潭民間傳統佳餚,堪稱一絕。色晶瑩如瑪瑙。因葷素搭配得當,爽滑嫩軟,十分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