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濕氣重
⑴ 脾虛濕氣重怎麼調理吃什麼飲食
1.高良姜粥
原料:高良姜15克,粳米50克。
做法:先用高良姜加適量的水,在沙罐內煎取葯汁;再用葯汁和粳米煮粥,空腹食之。
功效:溫中散寒。適用於胃寒性胃疼。
2.丁香肉桂紅糖茶
原料:丁香、肉桂各6g,紅糖12g。
做法:丁香、肉桂用溫水浸透,武火煮沸,文火煮20分鍾,取汁,調入紅糖。
功效:適用於感寒腹痛。
3.橘皮鯽魚湯
原料:鯽魚300g,生薑30g,橘皮10g,胡椒1g, 蔥白15g,鹽2g,味精1g
做法:鯽魚去鱗、鰓、內臟,洗凈;生薑洗凈,切片,與橘皮、胡椒同包紮在紗布袋中,填入魚肚,置鍋內,加水適量,小火煨熟,加鹽少許,空腹飲湯食魚。
功效:適用於感寒後胃部疼痛。
4.豬肚粥
原料:豬肚(狗肚更佳)1具,粳米100g,丁香、肉桂、茴香適量。
做法:將豬肚、丁香、肉桂、茴香一齊放入鍋中,再加入一些調料,如蔥、姜、鹽、酒、醬,文火燉至極爛,粳米煮粥兌入,空腹服。適用於胃部疼痛。
5.胡椒豬肚湯
原料:豬肚、胡椒、肉桂、白術、蔥頭、食鹽。
做法:將豬肚洗凈,再把葯料拌適量鹽,填入豬肚中,放入砂鍋,加適量的水,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燉至豬肚爛熟,空腹吃豬肚,飲湯。
功效:溫中健脾、散寒止痛。用於脾胃虛寒。
6.大麥羊肉湯
原料:大麥仁50克,草果1顆,羊肉150克,鹽、味精各3 克,料酒10毫升。
做法:將淘凈的大麥仁放鋁鍋內,加水煮粥倒出備用;再把洗凈的羊肉、草果放鍋內加水煎熬至肉熟;撈出羊肉、草果,倒入麥仁粥,和勻,文火燉熟至沸,加入切成小塊的羊肉,調入食鹽,溫熱食。
脾胃虛寒如何調理?喝古方德甫的嘗渭寶茶健脾益胃,中草葯配方無副作用可有效改善脾胃虛弱症狀。
一般來說,綠茶具有冷卻力,對於畏寒的人是不適合的,畏寒的人應該喝烏龍茶或紅茶。低血壓的人適合飲用完全發酵的紅茶,以保持身體溫暖。
⑵ 脾虛濕氣重可以喝丁香舒渭茶嗎
去找好中醫看看
⑶ 丁香茶可以除濕氣嗎
丁香茶有驅除寒邪、濕氣作用。溫中,暖腎,降逆。治呃逆,嘔吐,反胃,瀉痢,心腹冷痛,痃癖,疝氣,癬疾。
中醫認為,丁香味辛、性溫,具有溫中降逆、補腎助陽的作用。它還是一味很好的溫胃葯,對由寒邪引起的胃痛、嘔吐、呃逆、腹痛、泄瀉以及婦女寒性痛經等,均有良好的療效,它還可緩解腹部脹氣,增強消化能力,減輕惡心嘔吐,尤其是孕婦害喜症狀。丁香含有丁香油,對於致病性真菌及葡萄球菌、痢疾和大腸桿菌等有抑製作用,也可作外用,對體癬及足癬都有很好的療效。
⑷ 胃濕熱能喝丁香花茶嗎
胃濕熱表明胃部有炎症,吃點消炎葯,按醫生吩咐不要亂吃。喝點丁香花茶可以。
⑸ 什麼人不宜喝丁香茶
1、胃熱、胃火旺的人群以及由胃熱引起的呃逆或兼有口渴、口苦、口乾專者不宜食用;
2、熱性病及屬陰虛內熱者忌用;
3、根據《本草綱目》中記載,丁香作為一種中葯材可以治病並且促進身體健康,但建議熱病患者以及陰虛內熱體質的患者不要將丁香泡水喝,避免內熱加重不利於健康。
4、腎陰虛以及由內熱引起晚上容易出汗也不建議飲用。
(5)丁香濕氣重擴展閱讀
丁香茶主要成分為桃金娘科植物常綠喬木丁香樹的乾燥花葉,暴馬丁香亦可作為中葯葯材,其葉可制茶。花葉含丁香油,其中主要為丁香油酚。又含鞣質、齊墩果酸等。中葯丁香原產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及東非沿海國家,我國主要產地為長白山。
以花大油足,花葉以嫩綠者為佳。主要用於泡茶或者入葯,其葯理作用為養胃抗菌,健胃驅風,溫中壯陽,下氣降逆。
⑹ 請問紅棗,生薑,甘草,丁香粉,沉香粉泡茶喝可以去濕嗎一朋友推薦此方可去體內濕氣,求證此方可行嗎
可以去濕氣,但是要堅持喝,起效也要好幾個月。白天多喝,晚上不要喝。
⑺ 什麼食物濕氣重
飲食祛濕助你一身輕松 近期氣溫反復,時冷時熱,又雨又潮濕,人的身體那麼會感到濕氣重。體內濕氣長期淤積無法排出的話,人就比較容易得病。濕氣重除了進行體育鍛煉,最重要的是在飲食上進行調理。那麼濕氣重吃什麼,去濕氣的食療有哪些看下面吃網小編就告訴您濕氣重吃什麼,去濕氣的食療有哪些。 濕氣重吃什麼 常見的祛濕食材 花旗參: 吃得過多生冷食物,引致脾虛,可喝花旗參茶,具健脾益胃之效。 荷葉: 取自荷花之新鮮葉片,曬干使用。除了去濕利尿的作用外,亦有開胃消食之功效。 白術: 乃菊科植物,其根部用作食療。具健胃強身和對四肢乏力及食慾不振等具療效。 土茯苓: 土茯苓乃白合科植物,其根入葯。具促進體內水分流動之功效,利尿並具安神之效。 薏仁: 即薏米,主理去濕,亦具消除水腫及有益腸胃等功效,其利尿功效強。 木棉花: 具除濕毒及清熱功能。 茅根: 即白茅的根部,是利尿去濕之好材料。 濕氣重吃什麼 去濕氣飲食調理方法 濕分寒濕與暑濕等,濕重可阻塞人體氣機,最常見的表現為不思飲食、腹脹、一身酸痛等症。在飲食上,可多食用些具有芳香化濕、溫經散寒、溫里、發散等作用的葯食兩用的菜類與佐料品種,如生薑、辣椒、大蒜、蒜子、蔥、香菜、芹菜、扁豆、藠頭、紫蘇及花椒、胡椒、丁香、八角茴香、小茴香及未放鹽腌的淡豆豉等,著名的蔥豉湯就是發散之方,由淡豆豉、蔥2味組成。一般濕見溫而消、濕見香而散。此外,可適當喝點酒、多喝水,水要喝較熱的開水,如腸胃虛寒的人喝了熱開水會暖胃和舒服些;水果以橘子、柚子較適宜,因為在橘、柚中,都含少量的揮發油,因而有芳香化濕之用。 濕氣重吃什麼 祛濕食療 健脾祛濕湯 材料:淮山(干品)10克,土茯苓10克,溪黃草10克,豬胰(豬橫月利)300克,清水適量。 做法:淮山、土茯苓、溪黃草、豬橫月利洗凈一同放進砂煲中,加適量清水煲開,然後轉小火煲1小時即可飲用。 功效:適合脾胃差者飲用。 和中化濕湯 材料:木棉花30克,雞蛋花30克,槐花30克,薏米30克,瘦肉100克,炒扁豆30克,陳皮或砂仁12克。 做法:木棉花、雞蛋花、槐花、薏米、瘦肉、炒扁豆、陳皮或砂仁洗凈一同放入砂煲中,加清水適量,用大火煲開,再轉小火煲1小時即可。 功效:適合濕熱脾虛者飲用。 清熱去濕湯 材料:土伏苓250克,粉葛250克,赤小豆50克,扁豆50克,陳皮半個,水8碗。 做法:土伏苓去皮切段,粉葛去皮切塊,將材料放入煲內,水滾轉慢火煲3小時即可。 功效:適合去骨火,去濕,清熱毒。薏米蓮子湯 用料:薏米30克,蓮子30克。 製法:將用料全部放入沙煲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改用文火煲1小時即可。 功效:此湯是由健脾祛濕熱的薏米與補脾止瀉、養心安神的蓮子相配而成,具有健脾、祛濕、養心、清熱的功效。適用於食慾不佳、消化不良、心悸、煩躁失眠、泄瀉等症。 節瓜薏米鱔魚湯 用料:黃鱔200克,節瓜250克,薏米60克,芡實30克,冬菇15克,生薑4片。 製法:黃鱔剖凈去內臟,洗凈切段,放入開水中飛水,過冷河;節瓜刮皮,洗凈切大塊;生薑、薏米、芡實分別洗凈,冬菇用水浸軟洗凈。將用料全部放入沙煲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改用文火煲1小時,調味食用。 功效:清熱祛濕、健脾開胃。用於濕熱下注筋骨所致的兩腳麻木、手足無力,也可用於小便短赤、風濕性關節炎、腳氣病等。薏米有健脾滲濕、除痹止瀉、清熱排膿的功能。芡實功能益腎固精,健脾除濕。 砂仁陳皮鯽魚湯 功效:健脾祛濕 材料:砂仁6克、陳皮1/4個、鯽魚300~400克、芫荽4棵、生薑3片。 做法:砂仁打碎;陳皮浸泡去瓤;芫荽洗凈;鯽魚宰凈,去鱗、腸雜,置油鍋慢火煎至兩邊微黃。一起與生薑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2500毫升(約10碗量),武火煲沸後改文火煲2個小時,調入適量芫荽及食鹽和生油便可。附:體內濕氣重的表現 春困 不少人到了春季就開始覺得倦怠,整天無精打采,睡得再多也還是感覺睏倦疲乏,其實,問題並不在於人們的睡眠時間不夠,而是人體生物鍾在短時間內未能適應春季的氣候變化。中醫專家認為,春季脾胃氣虛,易致濕困,再加上春雨綿綿,外界濕邪困阻脾胃,容易引起人體血氣運行不暢,經脈不通,出現疲乏、嗜睡的症狀。 腸胃不適 春初漸暖,氣候多變,很多人都感覺胃腸不適。對此現象,專家分析說,春季之所以易高發胃腸道疾病,除了因為氣溫變化不定,還因春季各種細菌、微生物都很活躍,加上飲食起居不當,就更加容易導致胃腸疾病的發生,較常見的有急性腸胃炎、胃腸型感冒、消化不良、胃炎等腸胃道疾病。 易患感冒、呼吸系統疾病 濕氣一般夾逗寒地而來,所以,人們稍不注意,在乍暖還寒的天氣就容易被突變的天氣殺個措手不及,受涼感冒。而肺炎、慢性支氣管炎、哮喘患者等也明顯增多。
⑻ 身體濕氣重怎麼辦快速調理
1.正常科學的生活作息
生活作息對人體健康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好的作息時間,能讓人們擁有一個十分健康的身體。在排濕這方面也不例外。
體內濕氣太重的人群要合理安排作息時間,盡量做到不熬夜,不晚起,適當午睡,保證充足的休息時間,但也不能過長。
2.良好的居住環境
居住環境對人的健康息息相關。容易體內濕氣蓄積過重的人群要避免居住在潮濕的環境中,要保持環境乾燥。特別是在梅雨天氣時,除了保持室內乾燥外,還要注意衣物的處理,沒有干透的衣物不要穿戴,避免濕意入體。
3.合理的飲食習慣
飲食對人體產生至關重要的作用。體內濕氣太重的人群,在飲食方面要清淡,不要吃太過油膩辛辣的食物,比如酒,韭菜,油炸類食物。
此外,生冷的食物也要盡量少吃,甚至是不要吃。比如:冰激凌,冷飲等。這些食物對人體腸胃道,脾臟等臟器都有很大刺激影響,不利於身體的健康。如果體內濕氣重的人經常食用,會阻礙體內濕氣的排出,不利於恢復。
但是,有些食物又是很合適體內濕氣太重的人群食用的,可以加快排出濕氣,恢復機體健康。比如:薏米,綠豆,百合,赤小豆等食物。
4.運動
合理的運動也可以加快體內濕氣的排出,並且對身體有著多方面的調理和強化。比如運動時人體會出汗,汗液的排出,不但是體內濕氣外排的一種表現,還是人體排毒的一種方式。
⑼ 有的人喜歡夜丁香,但最好不要把這種花放在房間里,為什麼
丁香花雖然香氣比較誘人,但是在我們卧室裡面,特別是我們晚上睡覺的時候很多人習慣關上門窗睡覺,丁香花濃郁的香味不容易消散,導致整個卧室香氣太重,這會對我們的睡眠有一點的影響,神經比較敏感的人很容易出現睡眠質量下降的情況。
喜歡養花的小夥伴要對花有一定的了解,在不清楚花的特性之前最好就在陽台上先種植,等你有了一定的經驗和認知的時候,可以選擇在家裡各個角落種上適合它生長環境的植物。
對於我們的卧室而言,我覺得最好不要擺放氣味太重的花卉、不要擺放大型的盆栽植物、也不要擺放不常見的自己又不熟悉的自己植物。卧室舒適安全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