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玫瑰元宵粥

玫瑰元宵粥

發布時間: 2022-01-27 18:09:51

『壹』 紅糖糯米元宵粥的做法

我喜歡桂花味的 ,可以學習一下。

  1. 用水摻進裝有糯米粉的碗里攪拌至不黏手

2. 把芝麻餡填進糯米團里並捏成一個個小丸子

3. 煮水,等水沸騰

4. 把元宵、紅糖放進去大火煮3-5分鍾

5. 待元宵一隻只浮到水面上便是煮熟了

6. 把元宵和適量的糖水盛到碗里

7. 加點桂花醬在水面上化開便完成了

好的紅糖推薦三隻咸魚的紅糖,非常不錯,可以嚼著吃的紅糖!

『貳』 元宵節吃什麼食物啊

可以吃元宵、湯圓、團子。

元宵,原意為「上元節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節」主要活動是晚上的吃元宵賞月,後來節日名稱也演化為「元宵節」。正月十五鬧元宵,將從除夕開始延續的慶祝活動推向又一個高潮。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張燈結綵,人們賞燈,猜燈謎,吃元宵,成為世代相沿的習俗。在漢文帝時期,已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

湯圓起源於宋朝。當時明州興起吃一種新奇食品,即用黑芝麻、豬油做餡、加入少許白砂糖,外面用糯米粉搓成圓形,煮熟後,吃起來香甜可口,饒有風趣。因為這種糯米湯圓煮在鍋里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後來有的地區把「浮元子」改稱湯圓。

團子是長江流域的著名小吃,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浙江等省份都有吃團子的習俗,團子有白團子和青團子兩種。團子是圓球狀,寓意團團圓圓,它與北方的元宵像似,又比元宵的個頭大,有蘋果一般大小。一個飯量大的成年人,吃上三個就肚兒圓了。團子和包子結構一樣,外層是糯米漿,里層是各種不同的餡。

『叄』 元宵餡青絲紅絲玫瑰白糖的做法

元宵餡青絲紅絲玫瑰白糖
玫瑰雙色元宵餡
材料
糯米粉,水,葡萄西回柚汁,葡萄汁,巧克力花生答醬,玫瑰茶
做法
1.取一部分糯米粉,加水(可以將水替換成牛奶),和成糯米團之後,壓成餅狀。
2.鍋中放水,放入和好的糯米團,煮至糯米團漂浮至水面。(這樣吃起來比較Q)。
3.因為我做的是雙色湯圓,所以將煮熟的糯米團分成兩份。
4.將這兩份煮熟的糯米團分別放入生的兩分糯米粉中,一份我加了葡萄西柚汁,另一份加了葡萄汁。分別和成糯米團後。
5.包入你所需要的餡料,也可以直接做成小圓子那就是元宵了。我這次包的是巧克力花生醬,比較難包,稀稀的,所以建議選擇餡料的時候,不要選稀的餡料不然的話很難包起來。
6.水開後,將湯圓放入鍋中,煮至漂浮起來。
7.將事先泡好的玫瑰茶,倒入碗中,將煮好的湯圓撈起,放入玫瑰茶中,成了今天的玫瑰雙色湯圓。

『肆』 酒釀元宵粥的做法

到超市買一瓶酒釀 和一帶小元宵
1.將水燒開,放入小湯圓,煮1分鍾;
2.加酒釀和糖,如果酒釀結塊的話,可以用湯勺劃散.
3.水開立即關火盛出.

【菜名】 桂花酒釀元宵

【所屬菜系】 浙江菜

【特點】 色澤鮮亮,齒頰留香。

【原料】

材料:花生粉、糯米粉各90克 豬板油60克 酒釀1大匙 桂花醬1/2大匙調味料: A料:鹽1小匙 綿白細糖100克 麥芽糖60克無宵粉:糯米粉540克 澱粉60克

【製作過程】

1、 豬板油去皮,剁碎,放入下班玻璃碗中。 2、 加入A料,用手抓拌成泥狀。 3、 加入花生粉拌勻,再加入糯米粉調整 4、 用力壓成扁平塊狀,先切長條,再切成1。5厘米的立方塊備用。 5、 糯米粉、澱粉混合過篩均勻,倒入竹籮中;餡料排入漏勺,浸入水中迅速撈起。 6、 將餡料攤撒在竹蘿中,搖晃竹籮使餡料在粉中滾動,均勻粘裹上粉,取出排入漏勺,迅速放入水中做第二次過水的動作,馬上撈出,再放入竹籮中搖晃粘粉,重覆搖晃與過水的動作至元宵搖成適當大小即可。 7、 搖好的元宵放入滾水中改小火煮至浮起,1分鍾後熄火,撈出盛碗;另一鍋中倒水煮滾,加入酒釀及桂花醬即可沖入碗中。

『伍』 元宵節都有些什麼傳統美食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 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後稱「元宵」 ,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 。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陝西的湯圓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滾"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熱熱火火,團團圓圓。
元宵節的主要吃食是元宵。元宵也叫「湯圓」、「圓子」。據說元宵象徵合家團圓,吃元宵意味新的一年合家幸福、萬事如意。
吃元宵的習俗源於何時何地,民間說法不一。一說春秋未楚昭王復國歸途中經過長江,見有物浮在江面,色白而微黃,內中有紅如胭脂的瓤,味道甜美。眾人不知此為何物,昭王便派人去問孔子。孔子說:「此浮萍果也,得之者主復興之兆。」因為這一大正是正月十五日,以後每逢此日,昭王就命手下人用面仿製此果,並用山楂做成紅色的餡煮而食之。還有一種說法,元宵原來叫湯元,到了漢武帝時,宮中有個宮女叫元宵,做湯元十分拿手,從此以後,世人就以這個宮女的名字來命名。這兩個傳說不見史料記載,不足為信。
關於元宵節吃元宵的最早記載見於宋代。當時稱元宵為「浮圓子」、「圓子」、「乳糖元子」和「糖元」。從《平園續稿》、《歲時廣記》、《大明一統賦》等史料的記載看,元宵作為歡度元宵節的應時食品是從宋朝開始的。因元宵節必食「圓子」,所以人們使用元宵命名之。
元宵在宋朝很珍貴,姜白石有詩「貴客鉤簾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時來,簾前花架無行路,不得金錢不肯回。」詩中的「珍品」即指元宵。
到了現代亦有與元宵節有關的故事。袁世凱在做了大總統之後心猶未甘,還想當皇帝,因美夢不能成真,終日煩惱。一日他的姨太太說要吃元宵,話剛一出口,就被袁世凱打了一個耳光,因「元宵」與「袁消」諧音,從此袁世就給手下的人下了個命令,以後不許再說「元宵」,而只能說「湯圓」。後來有人就此事寫了一首打油詩:「詩吟圓子溯前朝,蒸化煮時水上漂。洪憲當年傳禁令,沿街不許喊元宵。
元宵是用糯米粉做成的圓形食品,從種類上分,可分實心和帶餡的兩種。帶餡的又有甜、咸之分。甜餡一般有豬油豆沙、白糖芝麻、桂花什錦、棗泥、果仁、麻蓉、杏仁、白果、山楂等;咸餡一般有鮮肉丁、火腿丁、蝦米等。用芥、蔥、蒜、韭、姜組成的菜餡元宵,稱「五味元宵」,意寓勤勞。

『陸』 元宵習俗

1、吃元宵、湯圓
「北方吃元宵,南方吃湯圓」,元宵與湯圓雖然都是「團團圓圓」的含義,但卻有很多不同之處,比如它們的「出生時代」、做法、外觀等都有不同。
元宵出現在西漢時期,而湯圓出現在宋代。做法上,元宵是由糯米粉滾制,以甜味為主,它們個頭大,形狀不規則,外表乾燥松軟;湯圓則是由糯米麵皮包制,甜咸葷素樣樣有,表皮光滑粘糯,沒有浮粉。
2、鬧花燈
元宵節民間有掛燈、打燈、觀燈等習俗,故也稱燈節。太原一帶,太谷縣的燈是很有名氣,在正月十五晚上,街頭巷尾,紅燈高掛,有宮燈,獸頭燈,走馬燈,花卉燈,鳥禽燈等等,吸引著觀燈的群眾。
3、猜燈謎
猜燈謎又稱打燈謎,是中國獨有的富有民族風格的一種傳統民俗文娛活動形式,是從古代就開始流傳的元宵節特色活動。每逢農歷正月十五,傳統民間都要掛起彩燈,燃放焰火,後來有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
4、舞獅子
舞獅子是中國優秀的民間藝術,每逢元宵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獅舞前來助興。
「舞獅子」始於魏晉,盛於唐,又稱「獅子舞」、「太平樂」,一般由三人完成,二人裝扮成獅子,一人充當獅頭,一人充當獅身和後腳,另一人當引獅人,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現獅子的溫馴,有抖毛、打滾等動作,武獅表現獅子的兇猛,有騰躍、蹬高、滾綵球等動作。
5、劃旱船
劃旱船,民間傳說是為了紀念治水有功的大禹的。旱船不是真船,多用兩片薄板,鋸成船形,以竹木紮成,再蒙以彩布,套系在姑娘的腰間,如同坐於船中一樣,手裡拿著槳,做劃行的姿勢,一面跑,一面唱些地方小調,邊歌邊舞,這就是劃旱船了。
6、祭門、祭戶
古代有「七祭」,這是其中的兩種。祭祀的方法是,把楊樹枝插在門戶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雙筷子,或者直接將酒肉放在門前。
7、逐鼠
逐鼠是一項元宵節期間的傳統民俗活動,始於魏晉時期。主要是對養蠶人家所說的。因為老鼠常在夜裡把蠶大片大片地吃掉,人們傳說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蠶了。

『柒』 元宵吃什麼

吃元宵,在北方,元宵無疑是元宵節這天最傳統的食物,元宵表面通常都是乾的,很多人以為它是湯圓,其實不是,它的餡料只有素的,吃湯圓,在南方,湯圓則是元宵節這天最傳統的食物,湯圓湯圓,團團圓圓,南方人比較細膩,所以湯圓的表面是圓滑的,它的餡料也有葷有素。



明帝敬佛

源於佛教說。這種說法主要是胡申生先生主編的《社會風俗三百題》中:"佛教教義中把火光比作佛之威神,《無量壽經》有'無量火焰,照耀無極'說法。在佛教教義中,燈一直是作為佛前的供具之一。而且佛教經典中反復宣傳:'百千燈明懺悔罪'(《菩薩藏經》),'為世燈明最福田'(《無量壽經》)。逢遇佛教盛會都要大明燈火。

在佛教傳說中,於正月十五張燈有關系的是有關佛祖神變的事跡。據《僧史略》載,佛祖釋迦牟尼示現神變、降伏神魔是在西方12月30日,即東土正月十五日,為紀念佛祖神變,此日需舉行燃燈法會。

東漢明帝時,摩騰竺法蘭東來傳教,漢明帝就敕令正月十五佛祖神變之日燃燈,並親自到寺院張燈,以示禮佛。自此以後,元宵燈便蔚然成風。"但是也有學者認為,此種觀點站不住腳,認為佛教只是在這一天利用人們的節慶氣氛來擴大自己的影響。

熱點內容
花卉本地物流 發布:2025-09-14 15:01:13 瀏覽:929
玫瑰橘子皮 發布:2025-09-14 14:52:52 瀏覽:911
七夕詩小學 發布:2025-09-14 14:37:09 瀏覽:537
女人紋玫瑰花有忌悔沒 發布:2025-09-14 14:16:55 瀏覽:575
櫻花任務是百合嗎 發布:2025-09-14 14:07:00 瀏覽:728
荷花薔薇招財 發布:2025-09-14 14:05:21 瀏覽:97
關於玫瑰的微信昵稱 發布:2025-09-14 14:04:24 瀏覽:589
策藏百合 發布:2025-09-14 13:49:37 瀏覽:75
澳門花藝設計 發布:2025-09-14 13:49:06 瀏覽:717
七夕針穿紅線 發布:2025-09-14 13:43:43 瀏覽: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