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梗百合湯
『壹』 百合有什麼功效
百合可以潤肺止咳,鮮百合中含有某種物質,具有潤濕清熱的作用,中葯可治療肺回燥或肺熱咳嗽。
百合答花入心,性寒,能清心,起到寧心安神的作用。
百合可以清火養陰,與冰糖、綠豆熬成粥、湯水可以清火養陰。
百合具有良好的營養,尤其是對虛弱、神經衰弱等疾病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百合潔白細膩,新鮮產品富含維生素,有利於皮膚細胞的新陳代謝,常吃百合,具有一定的美容作用。
『貳』 桔梗花代表什麼意思
一種是「永恆的愛、不變的愛、誠實、柔順、永世不忘的愛」,另一種是「無望的愛」。
『叄』 百合固金湯的解析
組成:百合 麥冬一錢半 生地黃二錢 熟地黃 當歸身各三錢 芍葯炒 甘草各一錢
貝母 一錢半 桔梗 玄參各八分
主治:
肺腎陰虧,虛火上炎證。 灼傷肺金,肺失清肅:咳嗽氣喘, 灼傷肺絡:痰中帶血 ,肺腎陰虧,虛火上炎 熏灼咽喉:咽喉燥痛 ,虛火內擾:手足心熱、骨蒸盜汗、舌紅少苔、脈細數 。
病機:
肺腎陰虧,虛火上炎,灼傷肺絡
方解:
君:百合、麥冬—清潤肺燥,清虛火而止咳。
臣:生地黃—養陰滋腎,涼血止血。
熟地黃—滋陰養血,補腎填精。
玄參—清熱養陰,滋水降火,利咽解毒。
**君臣相配,滋腎陰,降虛火,金水相生。
佐:白芍、當歸身—滋陰養血,柔肝保肺。
貝母—潤肺化痰止咳。
桔梗—化痰利咽
使:甘草—合桔梗即桔甘湯以清利咽喉,化痰散 結,調和諸葯。
*配伍要點:
①百合、麥冬+生地黃、熟地黃、玄參;
②滋養肺腎,有金水相生之妙。
望採納!
『肆』 吉梗,桔梗都是什麼
桔梗(《本經》)
桔梗為桔梗科植物桔梗的乾燥根。栽培或野生。主產於安徽、湖北、河南、河北、遼寧、吉林、內蒙古等地。原植物生於山坡草地、林緣或栽培。喜涼爽氣候。耐寒、喜陽光,以海拔1100米以下、半陰半陽的砂質壤土最宜生長。味苦、辛,性平。歸肺經。功效宣肺、利咽、祛痰、排膿。臨床用名有桔梗、蜜炙桔梗。
【本草匯言】
《神農本草經》:味辛,微溫。主治胸脅痛如刀刺,腹滿,腸鳴幽幽,驚恐悸氣。
《名醫別錄》:味苦,有小毒。主利五藏腸胃,補血氣,除寒熱風痹,溫中,消谷,治喉咽痛,下蠱毒。
《葯性論》:臣,味苦,平,無毒。能治下痢,破血,去積氣,消積聚痰涎,主肺氣氣促嗽逆,除腹中冷痛,主中惡,及小兒驚癇。
《開寶本草》:味辛、苦,微溫,有小毒。利五臟腸胃,補血氣,除寒熱風脾,溫中消谷,療喉咽痛,下蠱毒。
《本草衍義》:治肺熱,氣奔促,嗽逆,肺癰,排膿。
《葯類法象》:治咽喉痛,利肺氣。
《葯性賦》:味苦、辛,性微溫,有小毒。升也,陰中之陽也。其用有四:止咽痛兼除鼻塞,利膈氣仍治肺癰,一為諸葯之舟楫,一為肺部之引經。
《湯液本草》:氣微溫,味辛苦,陽中之陽。味厚,氣輕,陽中之陰也。有小毒。
入足少陰經。入手太陰肺經葯。
《象》雲:治咽喉痛,利肺氣。去蘆,米泔浸一宿,焙乾用。
《珍》雲:陽中之陰,謂之「舟楫」,諸葯有此一味,不能下沉。治鼻塞。
《心》雲:利咽嗌胸膈之氣,以其色白故屬肺。辛甘微溫,治寒嘔。若咽中痛,桔梗能散之也。
《本草》雲:主胸脅痛如刀刺,腹滿,腸鳴幽幽,驚恐悸氣。利五臟腸胃,補血氣,除寒熱風痹,溫中消谷,療咽喉痛,下蠱毒。
易老雲:與國老並行,同為舟楫之劑。如將軍苦泄峻下之葯,欲引至胸中至高之分成功,非此辛甘不居,譬如鐵石入江,非舟楫不載,故用辛甘之劑以升之也。
《衍義》雲:治肺熱氣奔促,咳逆,肺癰排膿。
《本草》又雲:節皮為之使。得牡蠣、遠志療恚怒,得硝石、石膏療傷寒。畏白及、龍眼、龍膽。
《本草衍義補遺》:能開提氣血,氣葯中宜用之。桔梗能載諸葯不能下沉,為舟楫之劑耳。
《本草發揮》:成聊攝雲:辛散而苦泄。桔梗、貝母之苦辛,用以下氣。又雲:桔梗辛溫以散寒。
潔古雲:桔梗,治咽喉痛,利胸中氣。《主治秘訣》雲:味辛,苦微溫,味厚氣薄,陽中陰也。肺經之引葯。辛苦微溫,乃散寒嘔。若咽中痛,非此不能除。陽中之陽,謂之舟楫。諸葯中有此一味,不能下沉。治鼻塞,去蘆米泔浸一宿,焙乾用。
《本草綱目》:朱肱《活人書》治胸中痞滿不痛,用桔梗、枳殼,取其通肺利膈下氣也。仲景治寒料結胸,用桔梗、貝母、巴豆,取其溫中消谷破積也。又治肺癰唾膿,用桔梗、甘草,取其苦辛清肺,甘溫瀉火,又能排膿血、補內漏也。其治少陰證二、三日咽痛,亦用桔梗甘草,取其苦辛散寒,甘平除熱,合而用之,能調寒熱也。後人易名甘桔湯,通治咽喉口舌諸病。宋仁宗加荊芥、防風、連翹、遂名如聖湯,極言出驗也。王好古《醫壘元戒》載之頗詳:雲失音,加柯子;聲不出,加半夏;上氣,加陳皮;涎嗽,加知母、貝母;咳渴,加五味子;酒毒,加阿膠;胸膈不利,加枳殼;心胸痞滿,加枳實;目赤,加梔子、大黃;面腫、加茯苓;膚痛,加黃芪;發斑,加防風、荊芥;疫毒,加鼠粘子、大黃;不得眠,加梔子。
主口舌生瘡,赤目腫痛。
《本草經疏》:桔梗,《本經》味辛,氣微溫。《別錄》加苦,雲有小毒。神農、醫和、岐伯、雷公,咸曰無毒,而復加甘。觀其所主諸病,應是辛苦甘平,微溫無毒。入手太陰、少陰,兼入足陽明胃經。味厚氣輕,陰中之陽,升也。傷寒邪結胸脅,則痛如刀刺,邪在中焦,則腹滿及腸鳴幽幽,辛散升發,苦泄,甘和,則邪解而氣和,諸證自退矣。其主驚恐悸氣者,心脾氣血不足則現此證,諸補心葯中藉其升上之力,以為舟楫勝載之用,此佐使之職也。《別錄》利五臟腸胃,補氣血者,蓋指邪解則臟腑腸胃自和,和則血氣自生也。除寒熱風痹,溫中,療喉咽痛,下蠱毒者,皆散邪解毒通利之功也。消谷者,以其升載陽氣,使居中焦而不下陷,則脾中陽氣長浮而穀食自消矣。甄權用以治下痢及去肺熱氣促者,升散熱邪之故也。日華子用以除邪澼,肺癰排膿。潔古用以利竅除肺部風熱,清利頭目咽嗌,胸膈滯氣及痛,除鼻塞者,入肺開發和解之功也。好古以其色白,故為肺部引經,與甘草同為舟楫之劑,諸葯有此一味,不能下沉也。
簡誤:桔梗之性屬陽而升,凡病氣逆上升,不得下降,及邪在下焦者勿用。凡攻補下焦葯中勿入。雷公雲:凡使勿用木梗,真似桔梗,只是咬之腥澀不堪為異。
《本草蒙筌》:味辛、苦,氣微溫。味厚氣輕,陽中陰也。有小毒。入手足肺膽二經,畏白及龍眼龍膽。開胸膈除上氣壅,清頭目散表寒邪。驅脅下刺疼,通鼻中窒塞。咽喉腫痛急覓,中惡蠱毒當求。逐肺熱住咳下痰,治肺癰排膿養血。仍消恚怒,尤卻怔忡。又與國老甘草並行,同為舟輯之劑。載諸葯不致下墜,引將軍大黃可使上升。解利小兒驚癇,開提男子血氣。
《本草乘雅》:桔梗,如桔槔之梗,傾則仆,滿則立,載上載下,其馮以樞,合入少陽少陰樞葯也。雷公制以百合,此築梗基;玉涵佐以甘草,以煉梗已,基築已煉,上下乃察也。胸肋為少陽部署,故主胸肋痛如刀刺,若腹滿腸鳴幽幽悸氣,此上下不察,驚則載上不下,恐則載下不上,皆樞象也。千金用治喉痹咽痛,此則少陰部署,亦少陰樞象耳。
《葯性解》:桔梗,味辛,性微溫,有小毒,入肺經。主肺熱氣奔,痰嗽鼻塞,清喉利膈,能載諸葯入肺。畏白及、龍眼、龍膽草。
按:桔梗味辛,故專療肺疾,下部葯中勿用,恐其上載而不能下達也。
《葯鑒》:氣微溫,味辛苦,氣薄味厚,升也,陰中陽也。止喉疼,除鼻塞,利膈氣,療肺癰。同甘草,理喉閉甚捷。入解毒,消癰腫立應。誠諸葯之舟楫,肺經之引葯也。《補遺》以為開提氣血,何哉?蓋氣血凝滯,則痰涎因之而作,今用之以開提,則氣血流行,而痰壅自是疏通矣。故諸瘡瘍癰閏,及在表實者,皆當用之。且苦能泄毒,辛能散腫,又為諸瘡瘍癰疽之要葯也。經曰苦以泄之,辛以散之,是也。反花豬肉。
《景岳全書》:味苦微辛,氣微涼。氣輕於味,陽中有陰,有小毒,其性浮。用此者,用其載葯上升,故有舟楫之號,入肺、膽、胸膈、上焦。載散葯表散寒邪;載涼葯清咽疼喉痹,亦治赤目腫痛;載肺葯解肺熱肺癰,鼻塞唾膿咳嗽;載痰葯能消痰止嘔,亦可寬胸下氣。引大黃可使上升,引青皮平肝止痛。能解中惡蠱毒,亦治驚癇怔忡,若欲專用降劑,此物不宜同用。
《本草備要》:宣通氣血,瀉火散寒,載葯上浮。
苦辛而平。色白屬金,入肺氣分。瀉熱兼入手少陰心、足陽明胃經。開提氣血,表散寒邪,清利頭目咽喉,開胸膈滯氣。凡痰壅喘促,鼻塞肺氣不利。目赤,喉痹咽痛,兩少陰火。齒痛陽明風熱。口瘡,肺癰乾咳,火郁在肺。胸膈刺痛,火郁上焦。下痢腹痛,腹滿腸鳴,肺火郁於大腸。並宜苦梗以開之。為諸葯舟楫,載之上浮,能引苦泄峻下之劑,至於至高之分成功。既上行,而又能下氣,何也?肺主氣,肺金清,濁氣自下行耳。養血排膿,補內漏。故治肺癰。時珍曰:枳桔湯治胸中痞滿不痛,取其通肺利膈下氣也。甘桔湯通治咽喉口舌諸病,取其苦辛散寒,甘平除熱也。宋仁宗加荊芥、防風、連翹,遂名如聖湯。王好古加味甘桔湯,失音加訶子,聲不出加半夏,上氣加陳皮,涎嗽加知母、貝母,咳渴加五味,酒毒加葛根,少氣加人參,嘔加半夏、半姜,吐膿血加紫菀,肺痿加阿膠,胸膈不利加枳殼,痞滿加枳實,目赤加梔子、大黃,面腫加茯苓,膚痛加黃芪,發斑加荊防,疫毒加牛蒡、大黃,不得眠加梔子。昂按:觀海藏所加,則用葯之大較亦可識矣。畏龍膽、白及。忌豬肉。
《本經逢原》:桔梗上升,清肺氣,利咽喉,為肺部引經。又能開發皮腠,故與羌、獨、柴胡、
、蘇輩,同為解表葯,與甘草同為舟楫之劑,諸葯有此一味,不能下沉也。傷寒邪結胸脅,則痛如刀刺;邪在中焦,則腹滿腸鳴幽幽。辛甘升發,苦淡降泄,則邪解而氣和矣。其主驚恐悸氣者,心脾氣郁不舒,用以升散之也。朱肱用桔梗治胸中痞滿,總不出《本經》主治。仲景治寒實結胸,同貝母、巴豆,取其溫中、消谷破積也。治肺癰唾膿血,用桔梗、甘草,取排膿而清濁氣也。治少陰證二三日咽痛,用甘桔湯,取其調寒熱、通陰氣也。《千金方》治喉痹毒氣,桔梗二兩,水煎頓服。加甘草、連翹、荊、防,名如聖湯,通治咽喉諸病。桔梗有甘苦二種,甘者曰薺苨,《千金》治強中為病,莖長興發,不交精出,取其能升解熱邪於上也。又乾咳嗽,乃痰火之邪郁在肺中,亦宜甘以潤之。痢疾腹痛,乃肺金之氣郁在大腸,則宜苦以開之,甘升而苦降也。此葯升降諸氣,能入肺使諸氣下降。俗泥為上升而不能下行,失其用矣。痘疹下部不能起發,為之切忌。以其性升,能阻葯力於上,不得下達也。惟陰虛久嗽不宜用,以其通陽泄氣也。其蘆吐膈上風熱實痰,生研末,白湯調服二三錢探吐之。
《本草崇原》:桔梗,根色黃白,葉毛,味辛,稟太陰金土之氣化。味苦性溫,花莖紫赤,又稟少陰火熱之氣化。主治胸脅痛如刀刺者,桔梗辛散溫行,能治上焦之胸痛,而旁行於脅,復能治少陽之脅痛而上達於胸也。腹滿,腸鳴幽幽者,腹中寒則滿,腸中寒則鳴。腹者土也,腸者金也。桔梗稟火土金相生之氣化,能以火而溫腹滿之土寒,更能以火而溫腸鳴之金寒也。驚恐悸氣,少陰病也。心虛則驚,腎虛則恐,心腎皆虛則悸。桔梗得少陰之火化,故治驚恐悸氣。
愚按:桔梗治少陽之脅痛,上焦之胸痹,中焦之腸鳴,下焦之腹滿。又,驚則氣上,恐則氣下,悸則動中,是桔梗為氣分之葯,上中下皆可治也。張元素不參經義,謂桔梗乃舟楫之葯,載諸葯而不沉。今人熟念在口,終身不忘。夫以元素杜撰之言為是,則《本經》幾可廢矣。醫門豪傑之士,闡明神農之《本經》,軒岐之《靈》、《素》,仲祖之《論》、《略》,則千百方書,皆為糟粕。設未能也,必為方書所囿,而蒙蔽一生矣,可畏哉。
《本草求真》:〔批〕開提肺中風寒,載葯上行。
桔梗專入肺,兼入心,胃。辛苦而平。按書既載能引諸葯上行,又載能以下氣,其義何居?蓋緣人之臟腑胸膈,本貴通利,一有寒邪阻塞,則氣血不通。其在於肺,則或為不利,而見痰壅喘促鼻塞;其在陽明,胃。則或風熱相搏,而見齒痛;其在少陰,腎。則因寒蔽火郁,而見目赤喉痹咽痛;久而火郁於肺,則見口瘡肺癰乾咳;火郁上焦,則見胸膈刺痛;肺火移郁大腸,則見下痢腹痛,腹滿腸鳴。總皆寒入於肺,閉其竅道,一語透盡諸病根源。則清不得上行,濁因不得下降耳。桔梗味苦氣平,質浮色白,系開提肺氣之劑至於至高之分成功。俾清氣既得上升,則濁氣自克下降,降氣之說,理根於是。是以好古加味甘桔,無不因症加葯。如失音則加訶子,聲不出加半夏,上氣加陳皮,涎嗽加知母、貝母,咳渴加五味,酒毒加葛根,少氣加人參,嘔加半夏、生薑,吐膿血加紫苑,肺痿加阿膠,胸膈不快加枳殼,痞滿加枳實,目赤加梔子、大黃,面腫加茯苓,膚痛加黃芪,發斑加荊、防,疫癘加牛蒡、大黃,不得眠加梔子。總不離乎桔梗以為升提,時珍曰:朱肱《活人書》治胸中痞滿不痛,用桔梗、枳殼,取其通肺利膈下氣也。張仲景《傷寒論》治寒實結胸,用桔梗、甘草,取其苦辛清肺,甘溫瀉火,又能排膿血,補內漏也。其治少陰症三四日咽痛,亦用桔梗、甘草,取其苦辛散寒,甘平除熱,合而用之,能調寒熱也。後人易名甘桔湯,通治咽喉口舌諸病。宋仁宗加荊芥、防風、連翹,遂名如聖湯,極言其驗也。奈世僅知此屬上升,而不知其不行,其失遠矣。但痘疹下部不起勿用,以其性升之故;久嗽不宜妄用,以其通陽泄氣之故;陰虛不宜妄用,以其拔火上乘之故。其蘆〔批〕蘆頭。能吐膈上風熱痰實。
〔批〕和中止嗽,消渴解毒。
桔梗專入肺、脾。即甜桔梗。似人參而體虛無心,似桔梗而味甘不苦。按據諸書有因味甘,載能和中止嗽消渴,然力專主解毒,以毒性急迫,甘以和之故也。觀葛洪《肘後方》雲:一葯而解眾毒者,惟薺苨汁濃飲一升,或煮嚼之,亦可作散服。此葯在諸葯中,毒皆自解也。又張鷟《朝野僉載》雲:名醫言虎中葯箭,食清泥而解;野豬中葯箭,豗薺苨而食。物猶知解毒,何況於人乎。觀此洵為解毒之最。且更能治強中精出,消渴之後,發為癰疽之症,《千金》有薺苨丸,豬腎薺苨湯方。亦以取其清熱解毒之功,無他義耳。
『伍』 桔梗湯的組成是什麼
成分為桔梗(去蘆)、貝母(去心、膜)、當歸(去蘆,酒浸)、瓜蔞子枳殼(去瓤,麩炒)、薏苡仁(炒)、桑白皮(蜜水炙)、防己各30克、甘草節(生用)杏仁(去皮、尖,麩炒)、百合(蒸)各15克、黃耆(去蘆)45克。
桔梗湯主治風邪熱毒客於少陰,上攻咽喉,咽痛喉痹,風熱郁肺,致成肺癰,咳嗽,胸滿振寒,咽干不渴,時出濁沫,氣息腥臭,久則吐膿者。
桔梗的六大功效
1、開宣肺氣:本品辛散苦泄,性平和,善上行,專走肺經,為肺經氣分之要葯。
善開宣肺氣、化痰寬胸而治咳嗽痰多,無論外感內傷、屬寒屬熱均可應用。如治風寒咳嗽,痰白清稀,配紫蘇、杏仁等,如杏蘇散;治風熱或溫病初起咳嗽痰黃而稠,配桑葉、菊花、杏仁等,如桑菊飲;治痰阻氣滯,肺失宣降,胸膈痞悶,每配枳殼、瓜蔞皮等。
2、開胸散結:桔梗並非理氣葯,但在氣滯血瘀、痰阻所致的胸痹中經常應用。如《醫林改錯》血府逐瘀湯為治療胸中血瘀之專方。
其用葯以桔梗配伍枳殼一升一降,開胸行氣,「氣行則血行」,氣機通暢有利於瘀血的祛除,與方中諸活血化瘀葯起到協同作用。現代葯理研究發現,桔梗「能降低冠狀動脈的阻力,增加血流量」,對配伍應用桔梗治療胸痹提供了有力佐證。
3、祛痰排膿:本品善利肺氣、寬胸快膈,促進肺中膿痰排出,為祛痰排膿治肺癰之良品。治肺癰胸痛發熱,咳吐膿血,痰黃腥臭者,配甘草,即桔梗湯;或配魚腥草、薏苡仁、蘆根等同用。
4、利咽開音:本品善宣肺以利咽開音,凡外邪犯肺之咽痛失音,均可應用。如治風熱犯肺,咽痛失聲,常配甘草,即桔梗湯,或配甘草、薄荷、牛蒡子,如加味甘桔湯;治熱毒盛壅,咽喉腫痛,常配射干、馬勃,板藍根等同用。
5、載葯上行:桔梗能宣利肺氣,有引葯上浮入肺的作用,又有升提肺氣的作用,可使病理之水濕由脾到肺而歸於常道。《和劑局方》參苓白術散治脾虛夾濕之證,在益氣健脾、滲濕止瀉的同時配伍桔梗宣利肺氣以通調水道,又兼載葯上行以益肺氣。
6、暢利二便:肺與大腸相表裡,肺氣郁閉則大腸不能承肺氣下行而致便秘。當肺氣通暢,則可間接疏通腸胃,下輸膀胱,因而對腸道疾病、小便不利等也有良好效果。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桔梗湯、人民網-桔梗有六大功效 推薦2款桔梗葯膳
『陸』 百合的作用你知道嗎
百合是一種大眾比較喜歡的花卉,但是你們知道嗎,百合也是可以吃的。有人會問小編,這個百合怎麼吃?今天呢,就給大家講解一下,百合的功效,也會淺顯易懂的告訴大家,吃百合對身體有什麼好處。希望大家看完這篇文章,對百合的印象不僅僅是當它是一朵美麗的鮮花,而是一種養生食材。
百合的功效
結語:百合花是很多女性朋友喜愛的花卉之一,因為百合花象徵著純潔,白色的花朵象徵著世界當中最純粹的感情。百合不僅是深受人們喜愛的花卉之一,而且其葯用價值也不淺。我想通過今天的介紹,大家也了解到了,百合原來是有那麼多的用處,尤其是女性,如果多吃百合的話,可不僅可以美容養顏,還會對自己的身心健康非常有幫助。
『柒』 桔梗,百合,紅棗,木瓜冰糖一起煲湯有什麼好處
冰糖燉木瓜主要是口感較好,並且由於木瓜中是含有較為豐富的鹽水化合物、蛋白質、維生素等物質的,還含有多種人體所需的必需氨基酸,所以冰糖燉木瓜有著滋潤皮膚、排除體內毒素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