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牡丹亭景點

牡丹亭景點

發布時間: 2022-01-25 07:02:53

Ⅰ 《牡丹亭》講的是什麼故事

故事梗概

南宋時期南安太守杜寶之獨女杜麗娘,在聽聞家庭教師陳最良的詩經《關關雎鳩》一課之後,居然動了思春之情,於夢中邂逅一書生,醒後因思念夢中情郎,鬱郁寡歡而亡。杜寶赴淮陽升任安撫使前,將杜麗娘葬後花園梅樹下,並修梅花庵,囑一道姑守之。

杜麗娘的靈魂來到地府,判官卻查出她命不該絕,命定有一段姻緣,便放她回返人間。後書生柳夢梅赴京趕考,卻因故寓於梅花庵,並因此與杜麗娘遊魂相遇相知。其後杜麗娘指示柳夢梅掘墳,開其棺木,並利用自己的屍體復活,兩人結為夫妻。隨後柳夢梅趕考並高中狀元。

柳夢梅受杜麗娘之託,往淮陽見杜寶時,杜寶不相信杜麗娘復活,欲將柳夢梅除之而後快,判處就地正法。在緊急關頭,知情者急告杜寶以實情,並指出柳夢梅乃新科狀元,不宜殺之。杜寶卻懷疑柳夢梅是妖怪,上奏皇帝。

此後全案歸朝廷處理,皇帝查明真相,柳夢梅終於與杜麗娘相聚,杜寶也與女婿盡釋前嫌,全劇歡喜而終。

(1)牡丹亭景點擴展閱讀:

簡介

《牡丹亭還魂記》(簡稱《牡丹亭》,也稱《還魂夢》或《牡丹亭夢》)是明代劇作家湯顯祖創作的傳奇(劇本),刊行於明萬曆四十五年(1617年)。

該劇描寫了官家千金杜麗娘對夢中書生柳夢梅傾心相愛,竟傷情而死,化為魂魄尋找現實中的愛人,人鬼相戀,最後起死回生,終於與柳夢梅永結同心的故事。 該劇文辭典雅,語言秀麗。

該劇是中國戲曲史上傑出的作品之一,與《崔鶯鶯待月西廂記》、《感天動地竇娥冤》、 《長生殿》合稱中國四大古典戲劇。

文學地位

《牡丹亭》與《紫釵記》《南柯記》《邯鄲記》並稱為「臨川四夢」。

《牡丹亭》是湯顯祖最著名的劇作,在思想和藝術方面都達到了其創作的最高水準。劇本推出之時,便一舉超過了另一部古代愛情故事《西廂記》。據記載「《牡丹亭》一出,家傳戶誦,幾令《西廂》減價」。

此劇在明末一經上演,就受到民眾的歡迎,特別是感情受壓抑婦女。有記載當時有少女讀其劇作後深為感動,以至於「忿惋而死」,以及杭州有女伶演到「尋夢」一出戲時感情激動,卒於台上。

相關景點

牡丹亭的故事背景在江西南安府(今江西大余縣),湯顯祖停留該地時取得故事靈感,牡丹亭亦為當地真實景點,毀壞後又重建,現在根據牡丹亭故事內容擴建成牡丹亭公園。

Ⅱ 想知道: 江南水鄉哪個景點有牡丹亭 且有對聯:奼紫嫣紅牡丹開...在哪

在中國江西省贛州市大余縣 大余牡丹亭位於大余縣城東北古南安府後花園中

湯顯祖《牡丹亭》驚夢一出中有奼紫嫣紅開遍一句

Ⅲ 杭州西湖十大景點有那些

「西湖十景」是西湖上的十處特色風景,分別是蘇堤春曉、麴院風荷、平湖秋月、斷橋殘雪、柳浪聞鶯、花港觀魚、雷峰夕照、雙峰插雲、南屏晚鍾、三潭印月。

西湖十景形成於南宋時期,基本圍繞西湖分布,有的就位於湖上。

拓展資料:

1、蘇堤春曉

蘇堤春曉,西湖十景之首。

蘇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棲霞嶺下,全長近三公里,北宋大文學家、書法家蘇東坡任杭州知州時,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葑泥構築而成。後人為了紀念蘇東坡治理西湖的功績將他命名為蘇堤。長堤卧波,連接了南山北山,給西湖增添了一道嫵媚的風景線。南宋時,蘇堤春曉被列為西湖十景之首,元代又稱之為「六橋煙柳」而列入錢塘十景,足見它自古就深受人們喜愛。

Ⅳ 鄭州洛陽旅遊十大必去景點,洛陽有哪些地方值得去

No.1洛陽龍門石窟景區

舉世聞名的龍門石窟是中國著名的三大石刻藝術寶庫之一,位於河南省洛陽南郊12公里處的伊河兩岸。這里風景秀麗,有東、西兩座青山對峙,伊水緩緩北流。遠遠望去,猶如一座天然門闕,所以古稱「伊闕」

1、洛陽龍門石窟景區等級:AAAAA級;

2、洛陽龍門石窟門票價格:90元

3、洛陽龍門石窟開放時間:7:30~17:30;

Ⅳ 贛州有哪些景點

贛州(包括其下轄的縣市)的景點主要有:
(1)國家AAAA級旅遊區:贛州通天岩風景名勝區、贛州寶葫蘆農庄、陽嶺國家森林公園、興國三僚風水文化景區
(2)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瑞金革命遺址、寧都起義指揮部舊址、通天岩石窟、贛州古城牆、關西新圍、燕翼圍、大寶光塔、贛州佛塔 、梅關和古驛道 、興國革命舊址、中央紅軍長征出發地舊址(於都縣)
(3)國家森林公園:九連山國家森林公園、三百山國家森林公園、翠微峰國家森林公園、峰山國家森林公園、梅關國家森林公園、陽嶺國家森林公園、五指峰國家森林公園、陡水湖國家森林公園
(4)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九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5)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三百山風景名勝區
(6)省級自然保護區:崇義陽嶺、崇義齊雲山、石城贛江源、東江源頭——尋烏椏髻缽山、上猶五指峰
(7)省級風景名勝區:贛州通天岩、龍南小武當山、瑞金羅漢岩、大余梅關古驛道、上猶陡水湖、崇義聶都溶洞、會昌漢仙岩、寧都翠微峰、上猶五指峰
(8)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毛澤東尋烏調查紀念館、信豐大聖寺塔、章貢區慈雲塔、龍南玉石仙岩、章貢區玉虹塔、七里鎮窯遺址、贛州文廟、贛縣大寶光塔、於都羅田岩摩崖石刻、於都水頭步蟾坊、中共贛南省委舊址、贛南省蘇維埃政府舊址、土地革命幹部訓練班舊址、興國朱華塔、"水鎮江南"題額、中共江西省委舊、中央兵工廠舊址、江西省委舊址、長岡鄉調查舊館、 山堂古窯址、寧都水口塔、興國蘇區幹部好作風紀念館、小布中共蘇區中央局舊址、 紅一方面軍總前委"黃陂會議"舊址、 寧都翠微峰摩崖石刻、江西省第一次工農兵代表大會舊址、紅四軍大柏地戰斗舊址、江西省軍區(含紅軍檢閱台)舊址、寧都朗際節孝坊、洋溪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舊址、上猶石門摩崖石刻 、崇義平茶寮碑
(9)其他景點 :郁孤台 、 牡丹亭 、 和諧鍾塔

Ⅵ 圓明園遺址公園的主要景點

福海景區
福海景區位於圓明園北部,以全園最大的水域福海為中心,由環列周圍的十個不同形式的洲島,與臨近水面的開闊地段共同構成。福海水面浩翰開闊、碧波盪漾,是當時皇家御園的水上游樂中心。四周佳景遍布,「方壺勝境」、「平湖秋月」、「夾鏡鳴琴」等諸多景點與福海隔而不斷,形成開朗與幽深的對比。

河道環流於海的外圍,時寬時窄、有開有合,通過十個水口溝通福海水面。大小水面互相依託,相映成趣。象徵著百川歸海,四方水流均歸福海,體現了四方歸順的寓意。

綺春園
綺春園早期是怡親王允祥的御賜花園,園名交輝,始建不會晚於雍正初年。該園於乾隆朝前葉改賜給大學士傅恆,易名春和園。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十月奉旨將傅恆及其次子福隆安賜園合並歸入圓明園,定名綺春園,次年三月初九掛訖「綺春園」匾。

長春園
長春園西洋樓景區位於長春園最北部,是仿照西歐園林所建造的西洋式建築和庭院,俗稱「西洋樓」。

長春園以水面為主體,內設景點30餘處,園內主體建築為中式,但在園北的東、西向狹長地帶建有一組西式宮殿,統稱西洋樓,是中國皇家園林內首次出現的歐式建築,主要有淳化軒、海岳開襟、獅子林、如園、西洋樓、觀水法的獸戰和時鍾、黃花陣里捉迷藏、線法山上觀望威尼斯城等。

九州景區

九州景區位於圓明園西部,原是皇帝處理朝政和園居之所,如今開放參觀景區佔地約40萬平方米,包括正大光明、勤政親賢、九州清晏、鏤月開雲、天然圖畫、碧桐書院、慈雲普護、上下天光、杏花春館、坦坦盪盪、茹古涵今、長春仙館、麴院風荷、洞天深處14組園林景觀。

    Ⅶ 我國的十大看荷花的景點在哪

    杭州西湖十大景點介紹——蘇堤春曉 蘇堤全長三公里,是北宋詩人蘇東坡任杭州知州時,疏浚西湖,利用挖空出的泥構築而成的。故名之以「蘇堤」。 早春四月,迎著熹微晨光,沿修長的湖堤漫步,但覺輕風徐來,十里垂柳飄忽。在輕煙薄霧中,灼灼紅桃含露開放,宛若噴霞,景色著實嬌媚迷人,而當春雨霏霏,透過裊娜柳絲眺望西湖,但見薄靄彌漫,漸遠漸淡,景色更是奇幻誘人,被人稱為「六橋煙柳」。蘇堤連接了南山和北山,給西湖增添了一道嫵媚的風景線。且花木一年四季奼紫嫣紅,五彩繽紛。如詩若畫的迷人風光,成了人們長年遊玩的好地方。杭州西湖十大景點介紹--柳浪聞鶯柳浪聞鶯前身是南宋的皇家花園--聚景園。解放後經整修,已擴建成為佔地三百多畝的大型公園。這里以柳葉蔥蔥,鶯聲婉轉而成為人們休閑的好去處。春天的花園柳樹蔭蔭,枝枝翠柳婀娜多姿,有些隨風搖曳,更有臨湖而植者,枝葉俯垂水面,遠望如少女浣紗的「浣紗柳」。步履其間,濃蔭深處的柳樹給人以陣陣思緒,悅耳的鶯啼聲更是撩人遐想。柳浪聞鶯現共分三組園景,即聞鶯館、友誼園和聚景園。這里引進了一批日本櫻花、草坪,使園內景色越具誘人之處,以景寓意,情景交融,別有一番情趣。杭州西湖十大景點介紹--花港觀魚 「盧園」是南宋內侍盧允升的私人花園,因其處有清溪自花家山流下,故名「花港」,花港觀魚,與蘇堤前接,西山在北為其護屏,還有碧波粼粼的小南湖和西里湖,像兩面鑲著翡翠框架的鏡子分嵌左右,全園分為魚池古跡、紅魚池、牡丹園、花港、大草坪、叢林區、芍葯圃等七個景區。公園中部的南端是最吸引人的地方-紅魚池。池中滿蓄金鱗紅鯉,池畔花木扶疏。遊人投餌,群魚爭食,有聲有色,賞心悅目。現公園的主景區為牡丹園,用牡丹、湖石等組成,小徑迂迴,布置緊湊有致。仲春時節,站在聳峙高處的牡丹亭向下俯視,但見大大小小的花壇間紅夾綠,那燦若雲錦的牡丹花千姿百態,斗奇競妍,令人流連忘返。不久將再辟芍葯圃,與牡丹亭相媲美。杭州西湖十大景點介紹--麴院風荷 麴院風荷在靈隱路洪春橋畔,據說南宋時有一處官家釀酒作坊,坊內與金沙澗相通的池塘種滿了荷花,每逢夏日熏風吹拂,荷香與酒香四溢,令人陶醉,人們稱之為「麴院荷風」。舊時的麴院風荷,僅一碑一亭半畝地,局促於西里湖一隅,頗有些名不副實。清康熙年間,在蘇堤跨虹橋畔的岳湖種荷花,並建亭立碑,題為「麴院風荷」,此景遂復。今天的「麴院風荷」仍以荷花為主景,建有五個荷花池,分別栽植紅蓮、粉蓮、白蓮以及重瓣的「重台」等多種品種。全園又分為岳湖、竹素園、風荷、麴院、濱湖密林等5個景區。每當夏日,荷花開放,滿眼翠蓋紅妝,香飄數里,池和池之間築小橋相連,便於遊人流連觀賞,可以領略到「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迷人景色。杭州西湖十大景點介紹--雙峰插雲 在洪春橋畔。雙峰即南高峰、北高峰,分別位於西湖之西南、西北。南高峰海拔256.9米,北高峰海拔355米。兩峰遙相對峙,綿延相距十餘里。舊時人們游湖多在春秋兩季,每當欲雨未雨時,從湖上眺望南、北兩高峰,但見雲霧裊繞,雙峰時隱時現,時露雙尖,宛如峰插雲霄,自然風光異常優美,峰勢高峻磅礴,晴雨晨昏不同,尤在雨後或陰翳多雲天氣,彩雲、白雲或濃或淡,忽纏忽遮,是雲是山,一片朦朧。如一幅壯觀的水墨淋漓而濃淡有致的山水畫卷展現在面前,氣象萬千,景觀十分吸引人,便定為「西湖十景」之一,名兩峰插雲。後「兩峰」改為「雙峰」,從此這湖中之景便成為陸上之景。南高峰「攬長江若帶,俯平湖如杯」北高峰稱「錢塘之柱」,山間林木蒼翠,有石磴數百級,曲折盤上山頂。張岱《西湖十景兩(雙)峰插雲》:一峰一高人,兩人相與語。此地有西湖,勾留不肯去。杭州西湖十大景點介紹--三潭印月 三潭印月位於西湖中部偏南,與湖心亭、阮公墩鼎足而立合稱「湖中三島」,它是由三座葫蘆形石塔和「小瀛洲」兩個部分組成。島是明萬曆年間用疏浚的湖泥堆積而成,島外又築有環表堤埂,堤島之間由九轉三回、三十個彎的曲橋相連,構成了一個湖中島、島中湖的勝似仙境的著名旅遊勝地,其湖岸垂柳拂波,水面亭榭倒影;園林富於空間層次變化,造成「湖中湖」、「島中島」、「園中園」的境界。是我國水上景園的典範,古代園林藝術的精品,中秋之時,在塔中置燈燭,洞口蒙以薄紙,燈光外透,月光、燈光、湖光,月影、塔影、雲影溶成一片,恍惚迷離,說不盡的詩情畫意。登上小瀛洲,一路更有九曲橋、九獅石、開網亭、亭亭亭、「竹徑通幽」、木香榭、迎翠軒、花鳥廳等,最後是我心相印這亭。這些建築錯落布置,極盡巧思,一路游賞,意趣無窮。杭州西湖十大景點介紹--平湖秋月 平湖秋月位於白堤西端,瀕臨外西湖,此地商閣凌波,綺窗俯水,平台寬方,視野開闊,中秋之夜,月白風清,湖水盈盈,坐在平台茶座上,仰看天上月輪當空,俯視湖中月影倒映,天上、湖中兩圓月,交相輝映,有使人如入方寒宮之感。所以前人題有「萬頃湖平長似鏡,四時月好最宜秋」的楹聯。而且假山疊起,四季花木,構成一處詩趣盎然的游覽勝景。更令人尋訪和體味的是其豐富的歷史古跡和文化底蘊,令人想到南宋的望月亭,明代的龍王祠,和清初的御書樓。杭州西湖十大景點介紹--雷峰夕照 位於西湖南岸夕照山上的雷峰塔,相傳為吳越王為慶黃妃得子而建的,故初名「黃妃塔」。但民間因塔在雷峰,均呼之為雷峰塔。塔共七層,重檐飛棟,窗戶洞達,十分壯觀。舊時雷峰塔與保叔塔,一南一北,隔湖相對,有「雷峰如老納,保叔如美人」之譽。每當夕陽西下,塔影橫空,別有一番景色,故被稱為「雷峰夕照」。至明嘉靖年間,塔外部樓廊被倭寇燒毀。塔基磚被迷信者盜竊,致使一九二四年九月二十五傾圮。今政府批准復建。清人許承祖曾作詩雲:「黃妃古塔勢穹窿,蒼翠藤蘿兀倚空。奇景那知緣劫火,弧峰斜映夕陽紅。」將重現雷峰塔與保叔塔隔湖對峙的景觀。杭州西湖十大景點介紹--南屏晚鍾 南屏山橫亘於西湖南岸,山上林木蒼翠,秀石玲瓏。山上有一凈慈寺,位於西湖南岸南屏山慧日峰下,吳越始建,稱「永明禪院」,飽經滄桑。寺內有宗鏡堂、慧日閣、濟祖殿、運木井等古跡,山門前有放生池。寺院原有銅鍾一口,每天傍晚,深沉、渾厚的鍾聲在蒼煙暮靄中回響,山回谷鳴,發人悠遠的沉思,「南屏晚鍾」因此得名。南屏山麓另一座著名的佛剎興教寺始建於北宋開寶五年,它曾是佛教天台宗山家派的大本營,晨鍾暮鼓,香煙燭光,南屏山從此添了「佛國山」的別稱杭州西湖十大景點介紹--斷橋殘雪 西湖雪景,歷來受人稱頌。「斷橋殘雪」的意境尤為膾炙人口。斷橋殘雪景觀內涵說法不一,一般指冬日雪後,橋的陽面冰雪消融,但陰面仍有殘雪似銀,從高處眺望,橋似斷非斷。每當大雪之後,紅日初照,橋陽面的積雪開始消融,而陰面還是鋪玉砌玉,遠處觀橋,晶瑩如玉帶。佇立橋頭,放眼四望,遠山近水,盡收眼底,給人以生機勃勃的強烈屬深刻的印象,是欣賞西湖雪景之佳地,中國著名的民間傳說《白蛇傳》,為斷橋景物增添了浪漫的色彩。洪丞《斷橋閑望》詩雲:「閑作步上斷橋頭,到眼無窮勝景收。細柳織煙絲易,青屏拂鳥影難留。斜拖一道裙腰繞,橫著千尋境面浮。投者近來忘俗累,眷懷逋客舊風流。」

    Ⅷ 西湖 牡丹亭介紹

    西湖勝景「花港觀魚」,近些年經過擴建,由紅魚池、牡丹亭以及松林灣後面的花港等景區組成。園中「亭台到處皆臨水」,花廊水榭疏密相間,充分利用借景手法。將西湖山水與園內景色融成一片。花港觀魚的特色是花與魚,因此紅魚池與牡丹亭是全園的中心,遊人可在曲橋上憑欄投餌,觀看紅魚爭食。牡丹亭畔種植了大量的牡丹、芍葯與杜鵑,亭前疊石,配植了松樹,使牡丹園成了一座天然盆景,意趣盈然。
    荊楚網消息 (三峽晚報) 杭州西湖花港觀魚景區內要建一個新的牡丹亭。
    花港觀魚前身系南宋內侍官盧允升的私家花園,名叫盧園,以賞花、觀魚稱勝。盧園舊在花家山下,有一條從西山大麥嶺而來的清澈小溪在此處注入西湖,因名「花港」。舊牡丹園建於1954年冬,和紅魚池齊名,是花港觀魚的兩大景點之一。牡丹園最高處是重檐八角攢尖頂的牡丹亭,亭匾由當代文學家茅盾先生題寫。園內栽培了數百株色彩鮮艷、奇香異常的名貴牡丹,如魏紫、姚黃、綠玉、胭脂點玉和嬌容三色等。牡丹亭朱紅畫棟上的楹聯,由著名書法家諸樂三先生題寫,為白居易《牡丹芳》中名句「宿露輕盈泛紫艷,朝陽照耀生紅光」。
    由於舊牡丹亭建於上世紀50年代,亭子受白蟻蛀蝕,再加上常年風雨的侵蝕,內部構件已開始損壞,甚至出現了亭子歪斜的狀態,出於對遊客安全的考慮,西湖管理處決定將舊牡丹亭拆除,在原址重建一個新牡丹亭。花港管理處工作人員表示:「新牡丹亭將在明年元旦建成並向遊客開放,它完全按照『重檐八角攢尖頂』的原樣修建。明年四五月份,當各色牡丹怒放時,在牡丹亭賞花,將別有一番味道。」他還透露,新牡丹亭上,茅盾先生題寫的匾額和諸樂三先生題寫的楹聯,將會按原樣原位重現。

    Ⅸ 杭州西湖景點介紹

    杭州西湖的景點主要包括:斷橋、雷峰塔、蘇堤等。

    1、斷橋

    西湖斷橋位於杭州北里湖和外西湖的分水點上,一端跨著北山路,另一端接通白堤。據說,早在唐朝斷橋就已經建成,宋代稱保佑橋,元代稱段家橋。斷橋之名得於唐朝。其名由來,一說孤山之路到此而斷,故名;一說段家橋簡稱段橋,諧音為斷橋,橋的東北有碑亭,內立「斷橋殘雪」碑。

    2、雷峰塔

    雷峰塔又名皇妃塔、西關磚塔,位於西湖南岸夕照山的雷峰上。雷峰塔初建於977年,是吳越忠懿王錢弘俶為供奉佛螺髻發舍利而建。因塔成之時恰逢北宋追謚錢弘俶逝去不久的夫人孫氏為「皇妃」,所以命名為「皇妃塔」。

    3、蘇堤

    蘇堤位於西湖西側,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棲霞嶺下,全長近3千米,是北宋詩人蘇東坡任杭州知州時,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葑泥構築而成。後人為了紀念蘇東坡治理西湖命名為蘇堤,沿堤建有映波、鎖瀾、望山、壓堤、東浦、跨虹6座單孔石拱橋。

    4、南屏晚鍾

    位於西湖南岸的南屏山一帶,范圍約3.91公頃,以南屏山麓凈慈寺鍾聲響徹湖上的審美意境為特點。

    該景觀屬佛教文化古跡,以聽覺欣賞為特徵。南屏山麓自五代(10世紀)以來就有「東南佛國」的佛教勝地。始建於公元954年的凈慈寺成為與靈隱寺並峙於西湖南北的兩大佛教道場之一。每當佛寺晚鍾敲響,鍾聲振盪頻率傳到山上的岩石、洞穴,隨之形成悠揚共振齊鳴的鍾聲。

    5、三潭印月

    在西湖外湖西南部的小瀛洲島及島南局部水域,范圍約7.67公頃,是杭州西湖最具標志性的景觀。小瀛洲島在明萬曆間(16世紀)浚湖堆土而成,呈「湖中有島,島中有湖」的「田」字形格局,是江南水上園林的經典。

    6、雙峰插雲

    由西湖西部群山中的南、北兩座高峰,以及西湖西北角洪春橋畔的觀景點構成,以觀賞西湖周邊群山雲霧繚繞的景觀為主題。

    西湖南北高峰在唐宋時各有塔一座,在春、秋晴朗之日遠望兩峰,可見遙相對峙的雙塔巍然聳立,氣勢非凡。每當雲霧彌漫,塔尖於雲中時隱時顯,恍若雲天佛國。

    熱點內容
    明月照七夕 發布:2025-09-14 21:48:06 瀏覽:516
    耐冬的盆栽 發布:2025-09-14 21:47:11 瀏覽:945
    花卉定性評估 發布:2025-09-14 21:31:07 瀏覽:732
    韓式手提籃插花 發布:2025-09-14 21:26:49 瀏覽:630
    淄博竹子盆栽 發布:2025-09-14 21:22:39 瀏覽:114
    天使的藍百合 發布:2025-09-14 21:09:09 瀏覽:785
    小梅花鹿英文 發布:2025-09-14 20:31:17 瀏覽:113
    新型盆景樹 發布:2025-09-14 20:29:17 瀏覽:154
    貓語玫瑰官網 發布:2025-09-14 20:22:43 瀏覽:834
    看百合漫畫的軟體 發布:2025-09-14 20:22:42 瀏覽: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