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牡丹亭西廂記桃花扇

牡丹亭西廂記桃花扇

發布時間: 2022-01-24 02:34:47

❶ 《竇娥冤》 《牡丹亭》 《西廂記》 《桃花扇》 《漢宮秋》 《長生殿》的作者是

《竇娥冤》關漢卿
《牡丹亭》湯顯祖
《西廂記》王實甫
《桃花扇》孔尚任
《漢宮秋》馬致遠
《長生殿》洪升

❷ 明代《竇峨冤》、《西廂記》、《牡丹亭》、《桃花扇》分別是誰寫的

《竇娥冤》關漢卿 《牡丹亭》湯顯祖 《西廂記》王實甫 《桃花扇》孔尚任
竇娥冤》《西廂記》是元代的,《牡丹亭》是明代的,《桃花扇》是清代的

❸ 關於《西廂記》,牡丹亭和桃花扇

《牡丹亭》是明代大麴家湯顯祖的代表作,這時作家的思想
和藝術都已經成熟。明代話本小說《杜麗娘慕色還魂》為《牡丹亭》提供了基本情節。《牡丹亭》在《驚夢》《尋夢》《鬧殤》各出的賓白中還保留了話本的若干原句。在小說中,杜麗娘還魂後,門當戶對的婚姻順利締成;而在戲曲中,湯顯祖進行了脫胎換骨的創造性勞動,把小說中的傳說故事同明代社會的現實生活結合起來,使它具有強烈的反禮教、反封建色彩,煥發出追求個性由的光輝理想。
女主角杜麗娘是古典戲曲中最可愛的少女形象之一。出身和社會地位規定她應該成為具有三從四德的賢妻良母。她的人生第一課是《詩經》的首篇《關雎》。傳統說法認為它是「後妃之
德」的歌頌,是最好的閨范讀本。她卻直覺地認出這是一支戀歌。在婢女春香的慫恿下,她偷偷地走出閨房。「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春天的大自然喚醒了她的青春活力。她生活在籠
罩著封建禮教氣氛,幾乎與世隔絕的環境中,眼睜睜地看著青春即將逝去,她卻無能為力,不由自主,只好把熾熱的感情壓制在心中。湯顯祖沒有因襲前人小說戲曲中一見傾心,互通殷勤,後
花園私訂終身的手法,而安排杜麗娘在游園之後和情人在夢中幽會;幽會以後,接著描寫她第二次到園中《尋夢》。《驚夢》和《尋夢》是杜麗娘郁積在心中的熱情的爆發,也是她反抗現實世
界的實際行動。
《牡丹亭》的感人力量,在於它具有強烈地追求個性自由,反對封建禮教的浪漫主義理想。這個理想作為封建體系的對立面而出現。善良與美好的東西都屬於杜麗娘。湯顯祖描寫杜麗娘
的美貌很成功,而描寫杜麗娘的感情和理想的那些片段更具魅力。《牡丹亭》寫出,她不是死於愛情被破壞,而是死於對愛情的徒然渴望。通過杜麗娘的形象,《牡丹亭》表達了當時廣大男女
青年要求個性解放,要求愛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呼聲,並且暴露了封建禮教對人們幸福生活和美好理想的摧殘。

《桃花扇》的思想內容 《桃花扇》的內容是借復社文人侯方域與秦淮名妓李香君的愛情故事來反映南明弘光王朝覆亡的歷史。侯方域題詩宮扇贈李香君,二人相戀。馬士英、阮大鋮欲與侯方域結交,通過畫家楊文

❹ 《竇娥冤》 《牡丹亭》 《西廂記》 《桃花扇》 《漢宮秋》 《長生殿》的作者是

《竇娥冤》 《牡丹亭》 《西廂記》 《桃花扇》 《漢宮秋》 《長生殿》的作者分別是:關漢卿、湯顯祖、王實甫、孔尚任、馬致遠、洪升。

1、《竇娥冤》

《感天動地竇娥冤》是元代戲曲家關漢卿創作的雜劇,刊行於明萬曆十年(1582年)。

2、《牡丹亭》

《牡丹亭還魂記》,也稱《還魂夢》或《牡丹亭夢》是明代劇作家湯顯祖創作的傳奇(劇本),刊行於明萬曆四十五年(1617年)。

3、《西廂記》

《崔鶯鶯待月西廂記》,又稱《王西廂》、《北西廂》是元代王實甫創作雜劇,大約寫於元貞、大德年間(1295~1307年)。

4、《桃花扇》

是清代文學家孔尚任創作的傳奇劇本,於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六月完稿,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刊成初版。

5、《漢宮秋》

《破幽夢孤雁漢宮秋》是元代文學家馬致遠創作的雜劇。

6、《長生殿》

《長生殿》是清初劇作家洪升創作的傳奇(戲劇),共二卷。該劇定稿於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

(4)牡丹亭西廂記桃花扇擴展閱讀:

1、中國四大古典戲劇。

四大古典戲曲,也稱「四大古典戲劇」。即王實甫的《西廂記》;湯顯祖《牡丹亭》;孔尚任的《桃花扇》;洪升的《長生殿》 。

《長生殿》和《桃花扇》是清代戲曲發展上的兩個高峰,在中國戲曲中也同樣具有很高的地位,與《西廂記》和《牡丹亭》並稱為我國四大古典名劇,一直深得廣大人民喜歡。

2、元雜劇的四大悲劇指的是關漢卿的《竇娥冤》、馬致遠的《漢宮秋》、白樸的《梧桐雨》以及紀君祥的《趙氏孤兒》。

3、元四大愛情劇:

《拜月亭》(漢卿)《西廂記》(王實甫)《牆頭馬上》(白樸)《倩女離魂》(鄭光祖)

4、中國四大愛情劇:

《紅樓夢》《梁祝》《金瓶梅》《牛郎與織女》

❺ 西廂記 牡丹亭 長生殿 桃花扇那個最具代表性

《西廂記》確實是最好的,詞語之優美,人物刻畫之入神,難有比肩者。最開始我看一些介紹性文字,以為《牡丹亭》應該和《西廂記》差不多,等到看完《牡丹亭》後,大失所望。《牡丹亭》雖然也很不錯,但和《西廂記》比,還是有一定距離的,如果《西廂記》給100分的話,《牡丹亭》只能得80分。雖然《牡丹亭》語言也很優美、也很詩意化,但我覺得還是不及《西廂記》。在人物刻畫方面更不及《西廂記》,《西廂記》刻畫崔鶯鶯想見張生,及至見到,又翻過臉來裝對他沒意思,如此反復,其中的左顧右盼,想見又有顧忌,盡顯女兒之柔情款曲和煎熬。《牡丹亭》里的杜麗娘才看見初日繁花盛開,便吟到「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覺得自己正是年華正好之時,也沒有個男人,真是浪費,就像花兒沒人欣賞,空付與斷壁殘垣。說來不過是發春而已。
另外, 「《牡丹亭》一出,家傳戶誦,幾令《西廂》減價。」這句話也可以證明《牡丹亭》不如《西廂記》。《西廂記》成於元末,《牡丹亭》成於明末,相差兩百多年。按理來講,人們看《西廂記》早該看膩了,可是《牡丹亭》一處,幾令《西廂記》減價,什麼是幾令?就是差點而已。可見《西廂記》多麼厲害。

❻ 四大名劇西廂記、牡丹亭、長生殿、桃花扇,其中哪個最感人

這幾大名句都是非常好的作品,但是我覺得其中最感人的應該是《牡丹亭》。

❼ 《西廂記》《牡丹亭》《桃花扇》作者都是誰

王實甫與《西廂記》、
湯顯祖與《牡丹亭》
孔尚任的《桃花扇》

❽ 《牡丹亭》《西廂記》《桃花扇》《長生殿》各是什麼體裁

《牡丹亭》的體裁是戲劇;《西廂記》的體裁是元雜劇;《桃花扇》的體裁是戲劇;《長生殿》的體裁是戲劇。

1、《牡丹亭還魂記》是明代劇作家湯顯祖創作的傳奇(劇本), 該劇描寫了官家千金杜麗娘對夢中書生柳夢梅傾心相愛,竟傷情而死,化為魂魄尋找現實中的愛人,人鬼相戀,最後起死回生,終於與柳夢梅永結同心的故事。

2、《崔鶯鶯待月西廂記》是元代王實甫創作雜劇,大約寫於元貞、大德年間(1295~1307年)。全劇敘寫了書生張生(張君瑞)與相國小姐崔鶯鶯在仕女紅娘的幫助下,沖破孫飛虎、崔母、鄭恆等人的重重阻撓,終成眷屬的故事。

3、《桃花扇》是清代文學家孔尚任創作的傳奇劇本,於《桃花扇》所寫的是明代末年發生在南京的故事。全劇以侯方域、李香君的悲歡離合為主線,展現了明末南京的社會現實。

4、《長生殿》是清初劇作家洪升創作的傳奇(戲劇),《長生殿》重點描寫了唐朝天寶年間皇帝昏庸、政治腐敗給國家帶來的巨大災難,導致王朝幾乎覆滅。劇本雖然譴責了唐明皇的窮奢極侈,但同時又表現了對唐明皇和楊貴妃之間的愛情的同情。

(8)牡丹亭西廂記桃花扇擴展閱讀

1、《牡丹亭還魂記》有鮮明的浪漫主義特色,作者熱情奔放地賦予「情」以超越生死的力量。杜麗娘經歷了現實、夢幻與幽冥三個境界,這顯然是作者幻想的產物。作者借用三種境界的藝術對比來表達理想和思想,用夢幻和幽冥反襯出了現實的殘酷。

杜麗娘的夢境是那麼溫柔纏綿、五彩繽紛。醒過來面對的是母親的嘮叨和凄涼枯燥。幽冥中判官雖然面目猙獰,畢竟替她查了婚姻簿,放她出了枉死城,體現了一種人情味。還魂後面對的父親反而只有冷酷和僵硬。這些都很好地體現了作者對理學的批判力量。

同時作品呈現著光怪陸離的色彩,花神、土地、地府判官、鬼卒,與現實中的人物結構成了現實和精神兩重世界,深刻描繪出了封建社會的本質。最後讓現實中不可能的愛情理想得到了實現,體現了作者強烈的理想主義色彩。

劇中的曲文,表現了作者在藝術語言上的成就。特別在抒情方面,在描繪人物性格、刻畫杜麗娘的心理活動和精神世界方面非常細致真實。

2、《崔鶯鶯待月西廂記》正面提出了「願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屬」的主張,具有更鮮明的反封建禮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主題。

《崔鶯鶯待月西廂記》歌頌了以愛情為基礎的結合,否定封建社會傳統的聯姻方式。作為相國小姐的鶯鶯和書劍飄零的書生相愛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對以門第、財產和權勢為條件的擇偶標準的違忤。鶯鶯和張生始終追求真摯的感情。

他們最初是彼此對才貌的傾心,經過聯吟、寺警、聽琴、賴婚、逼試等一系列事件,他們的感情內容也隨之更加豐富,這里佔主導的正是一種真摯的心靈上的相契合的感情。

3、《桃花扇》描寫了一個朝代的滅亡,造成這個朝代滅亡的原因不是某一個人的過失,承擔最後悲劇結局的也不是一個人,而面臨悲劇命運進行抗爭的也不只有一個人。所以,從悲劇主體來看,《桃花扇》的悲劇主體帶有群體性的特徵。它描寫的是群體的悲劇。

在個人與歷史的對抗中,人的力量永遠也無法最終戰勝宇宙和歷史,也永遠都無法超越自己所處的時代,所以,個人的毀滅是必然的。在揭示了這樣一種必然的結果後,《桃花扇》所展示的實際上是在註定的悲劇結局下個人的命運史。

劇中的人物都有各種各樣的缺點和錯誤,但是作者原諒了他們的這些錯誤,而向更深的層次尋求原因。從這樣的角度來說,也可以說《桃花扇》是一部命運悲劇。

人物不管怎麼努力都無法擺脫自己的悲劇命運,而造成悲劇命運的原因,正如前所說,不是個人,也不再是社會,而是歷史的必然的力量。

4、《長生殿》既是一部浪漫的愛情劇,又具有歷史劇的特色,在寫唐明皇與楊貴妃生死不渝的愛情的同時,又用了相當大的篇幅寫安史之亂及有關的社會政治情況。

這一雙線互相映襯的結構,把楊、李的愛情故事結合重大的歷史事件和廣闊的社會背景來描寫,除了通過對唐明皇失政的批評,寄寓樂極生悲的教訓意義外。

還通過描寫愛情在歷史變亂中的喪失和由此引起的痛苦,渲染了個人命運為巨大的歷史力量所擺布的哀傷。總之,《長生殿》是一部以寫「情」為主,兼寓政治教訓與歷史傷感的作品。

❾ 試比較《西廂記》、《牡丹亭》、《桃花扇》在愛情描寫上的異同 、

現實的愛情追求
《西廂記》是一部現實主義劇作,在塑造女主人公崔鶯鶯時,作者王實甫用寫實主義的筆法,加以藝術的創造,給大家展現在舞台上的是一個活脫脫的青年女子形象。她有血有肉有情感,有喜有憂有個性。她情竇初開,渴望愛情,但又不肯輕易流露真情,不乏少女特有的羞澀;她不滿包辦婚姻,想追求自由幸福,但又瞻前顧後,顧慮重重,不敢徹底背叛封建禮法……作者從人物愛情追求的真實感上下功夫,從熱烈的愛情,猶豫的心理,勇敢的反抗等方面體現其現實性。而《牡丹亭》是一部浪漫主義的劇作,所描寫的愛情,有著和其它愛情劇不同的特色。作者湯顯祖把故事放在虛構的夢境中發展,以人鬼幻化的浪漫過程,表現杜麗娘與柳夢梅的愛情追求。讓一對陌生的青年男女在夢中相會,在夢中相合,這本身就是一種美好的愛情理想。而女主人公杜麗娘由夢生情,由情而病,由病而死,死而復生。這種異乎尋常、出死入生的愛情,使全劇從主題情節到人物塑造都富於浪漫主義的色彩,在愛情劇方面形成了新的獨特的風格,是千萬人愛情理想的展現。
理想的愛情追求
《牡丹亭》女主人公杜麗娘是一個晶瑩通透的純真少女,她愛自然、愛生命、愛自由,卻被森嚴的禮教限制在深閨綉閣之中。她在官衙里住了三年,居然連自家的後花園都沒有去過;白天睡個午覺也讓母親責備不合禮教;在裙子上綉一對鴛鴦鳥,母親也生怕引動女兒的情思。在這樣一個滅絕情慾的世界裡,正常的情慾得不到對象化,封建禮教的魔影吞噬了正常的感情。然而,生命意識是頑強的,不可戰勝的,湯顯祖用如椽神筆生動展示了杜麗娘對真摯愛情生死不渝的追求。在《牡丹亭》中,男女愛情,被寫的纏綿悱惻,超凡入幻。「夢其人即病,病即彌,至乎畫形容傳於世而後死。死三年矣,復能溟莫中求得其所夢者而生。」這是何等奇幻的愛的歷程。
古典名劇《桃花扇》
感傷歷史的興廢更替是中國文學的一大主題,「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等等,許多詩詞都表達了一種虛無感。而《桃花扇》堪稱把這一主題抒發得最為痛切,它是把愛情主題鑲嵌在歷史背景中凸現出來的。

人們談到明清傳奇,便說是「十部傳奇九相思」。無可否認,在明清傳奇作品中,愛情戲佔了極大的比重,但是其中有相當的平庸之作,如《西湖記》、《憐香伴》等。這些愛情戲「無境不襲,無語不因」,千篇一律,「傳奇不奇」。所以,名為新劇,實則是「老僧碎補之衲衣,醫士合成之湯葯」。因為它們的作者大多見聞不廣,生活面狹窄,識見不高,藝術不精,寫來寫去,跳不出愛情戲的圈子。當然,明清傳奇中的愛情戲,也有優秀之作,如《牡丹亭》、《玉簪記》等,不可一概而論。《桃花扇》中寫到妓女,原本不足為奇,因為明清傳奇中寫妓女的戲實在太多。據孔尚任《桃花扇本末》記載,《桃花扇》乃是他有感於李香君面血濺扇故事而做。把妓女李香君忠實於愛情而不肯辱於權奸的故事,與南明弘光王朝的興亡緊密聯系在一起,使愛情直接和政治斗爭相連,所謂「南朝興亡,遂系之桃花扇底」。一幅幅現實主義的圖畫,概括地展現了弘光王朝興亡的過程,揭示了這個腐敗的小王朝必然滅亡的命運。由此可見,孔尚任寫《桃花扇》,對一個不奇的妓女愛情故事,用精湛的藝術手段,注入了嶄新的生活內容,使它富有更深刻的社會意義,從而「新奇可傳」。沈默《桃花扇跋語》說道:「《桃花扇》一書,全由國家興亡處感慨結想而成,非止為兒女細事做也。大凡傳奇皆注意於風月,而起波折於軍兵亂離。惟《桃花扇》乃先痛恨於山河遷變,而借波折於侯、李。」《桃花扇》不僅跳出了平庸的才子佳人戲俗套,也不是一般描寫以社會動亂為背景的愛情戲所能相提並論的。《桃花扇》的戲劇結構最為讓人稱道。從贈扇定情開始,侯李二人的愛情就被置於激烈的斗爭漩渦中。後來兩人被迫分離,自然擴展為兩條情節線:由侯方域四處奔波這條線,寫出了南明草創及四鎮內訌等重大事件和矛盾;由李香君備受欺凌這條線,寫出了弘光皇帝和馬、阮之流的倒行逆施、宴遊偷安的腐敗情形。這兩條線索,一生一旦,反映了南明朝野內外的廣闊歷史畫面。作者成功地把愛情描寫和政治斗爭緊密結合,以既精巧又宏偉的戲劇結構,最大限度地反映了歷史生活的廣度和深度,這是孔尚任的匠心獨創,也是《桃花扇》高出一般才子佳人戲的關鍵所在。而借波折於侯、李。」《桃花扇》不僅跳出了平庸的才子佳人戲俗套,也不是一般描寫以社會動亂為背景的愛情戲所能相提並論

所謂傳奇,顧名思義,就是強調一個「奇」字,要求情節和人物具有獨特性和新穎性,曲折多變地展現生活面貌,令人驚奇,引人入勝,即俗話所說「無奇不成戲,無巧不成書」。要達到這個要求,傳奇作家就必須面向生活,自出機杼,善於運用多種多樣的表現手法,對情節和人物做巧妙處理,傳奇而不失其真。

❿ 西廂記 牡丹亭 桃花扇作者分別是~

王實甫
湯顯祖
孔尚任

熱點內容
丁香北路 發布:2025-09-15 01:42:55 瀏覽:715
櫻花雨桐 發布:2025-09-15 01:37:51 瀏覽:534
墨蘭花上盆 發布:2025-09-15 01:11:07 瀏覽:16
魚類的花語 發布:2025-09-15 00:59:00 瀏覽:713
讓自己的生命為他人開一朵花作文 發布:2025-09-15 00:26:48 瀏覽:657
帶條紋的茶花 發布:2025-09-15 00:23:14 瀏覽:335
榛樹花語 發布:2025-09-15 00:11:46 瀏覽:450
中葯丁香過敏 發布:2025-09-15 00:08:52 瀏覽:273
七夕我不在 發布:2025-09-14 23:55:00 瀏覽:473
櫻花石送人 發布:2025-09-14 23:45:30 瀏覽: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