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百合分布
A. 百合到底是在哪裡生長的
百合原為生長在我國西南與西北部山野林內及草叢中的短日照植物,故大多數品種性喜涼爽、濕潤的半陰環境,較耐寒冷。在富含腐殖質的肥沃砂質和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長茂盛,鱗莖發達,花色艷麗。而卷丹百合則性喜溫暖、乾燥的氣候條件,也較耐日光照射。百合適宜氮肥,以豆餅、菜餅,農家堆肥和氮、磷百合花田、鉀復合肥為最好。在百合的生長期要勤鬆土、除草,結合澆水施肥進行中耕。一般在生長期施稀釋液肥2—3 次,以促其株苗生長發育。將近孕蕾開花時,施1—2 次磷、鉀肥,以保證株苗在孕蕾和開花期有充足營養,不僅可使花朵碩大,色鮮,並可促進球莖的發育。大面積栽植,要注意通風透氣和適當遮陰,若小面積栽植或盆栽,對花多而枝稈纖細柔弱的觀賞品種要設立支架,以防花枝折斷。百合雖病蟲害較少,但也要注意防治。
百合是百合科百合屬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歐洲、北美洲等北半球溫帶地區,全球已發現有百多個品種,中國是其最主要的起源地,其中55種產於中國。近年更有不少經過人工雜交而產生的新品種,如:亞洲百合、麝香百合、香水百合、葵百合、姬百合等。
百合花素有「雲裳仙子」之稱。由於其外表高雅純潔,天主教以百合花為瑪利亞的象徵,而梵蒂岡、法國以百合花象徵民族獨立,經濟繁榮並把它做為國花。百合的鱗莖由鱗片抱合而成,又「百年好合」「百事合意」之意,中國人自古視為婚禮必不可少的吉祥花卉。
百合花主要用來觀賞,尤以荷蘭及日本輸出的切花品種居多。百合花的球根含豐富澱粉質,部分品種可作為蔬菜食用;在中國,食用百合具有悠久的歷史,而且中醫認為百合性微寒平,具有清火、潤肺、安神的功效,其花、鱗狀莖均可入葯,是一種葯食兼用的花卉。
百合性喜濕潤、光照,要求肥沃、富含腐殖質、土層深厚、排水性極為良好的砂質土壤,多數品種宜在微酸性至中性土壤中生長。
烹飪應用
原料介紹
百合為百合科百合屬植物,百合(Lilium brownii)、毛百合(Lilium dauricum)或山丹百合(Lilium pumilum)又叫細葉百合的肉質鱗莖,鮮食干用均可。百合是我國傳統出口特產,國人的自我消費也連年攀升。百合本身就匯集了觀賞、食用、葯用價值,全世界百合有 100 多個種類,我國就有 60 多個種類。就其生長年限可分為一年生、兩年生、多年生百合。全國各地有不少優良品種,如:
宜興百合(Lilium lancifolium Thunb.),也叫卷丹、虎皮百合、苦百合。一年生分瓣繁殖,畝產 700公斤左右,高的可超過 1000 公斤;
湖南的麝香百合(Lilium longiflorum Thumb.),也叫龍牙百合、粉百合。
甘肅甜百合(Lilium davidii Duchartre)又名川百合,種植 3 年後,畝產可達 1500公斤。
營養分析西芹白果炒百合
百合除含有澱粉、蛋白質、脂肪及鈣、磷、鐵、維生素B1、B2、C等營養素外,還含有一些特殊的營養成分,如秋水仙鹼等多種生物鹼。這些成分綜合作用於人體,不僅具有良好的營養滋補之功,而且還對秋季氣候乾燥而引起的多種季節性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中醫上講鮮百合具有養心安神,潤肺止咳的功效,對病後虛弱的人非常有益。
食療作用
1.潤肺止咳:
百合鮮品含黏液質,具有潤燥清熱作用,中醫用之治療肺燥或肺熱咳嗽等症常能奏效。
2.寧心安神:
百合入心經,性微寒,能清心除煩,寧心安神,用於熱病後余熱未消、神思恍惚、失眠多夢、心情抑鬱、喜悲傷欲哭等病症。
3.美容養顏:
百合潔白嬌艷,鮮品富含黏液質及維生素,對皮膚細胞新陳代謝有益,常食百合,有一定美容作用。
4.防癌抗癌:
百合含多種生物鹼,對白細胞減少症有預防作用,能升高血細胞,對化療及放射性治療後細胞減少症有治療作用。百合在體內還能促進和增強單核細胞系統和吞噬功能,提高機體的體液免疫能力,因此百合對多種癌症均有較好的防冶效果。
5.本品甘涼清潤,主入肺心,長於清肺潤燥止咳,清心安神定驚,為肺燥咳嗽、虛煩不安所常用。
葯用方法
1.百合、旋復花各等份,焙乾研為細末,加蜜水日服3次,治肺病咯血、咳嗽痰血、乾咳咽痛。
2.百合、粳米各50克,去尖杏仁10克,白糖適量,共煮粥食,治肺燥咳嗽,乾咳無痰。
3.百合2~3個,洗凈搗汁,以溫開水日服2次,治老年慢性支氣管炎伴有肺氣腫。
4.百合30~60克,搗研絞汁,白酒適量,以溫開水飲服,治肺癰。
5.百合、白及、百部、蛤蚧粉等份,共研細末,水泛為丸,每日3次飯後服3克,治支氣管擴張。
6.百合25克,菖蒲6克,酸棗仁12克,水煎日服1劑,治神經衰弱、心煩失眠。
7.干百合研末,每日2次以溫開水服6克,治耳聾或耳痛。
8.百合7個浸一夜,次日清晨以泉水煮取一碗,去渣沖入一個生雞蛋黃,早晚各服半碗,治病後神經症,坐卧不安或婦女癔病。
9.百合還可治婦女更年期綜合症、腸道出血、大便秘結。百合做外用葯,亦可收到預期療效。
10.如取野百合同食鹽搗泥,敷患處,治瘡腫不穿,甚良。
11.生百合搗爛,外塗天皰瘡,每天1~2次,數日則愈。
12.生百合洗凈曬干研粉,塗於外傷出血處,有良好的止血效果。
13.臨床報道,用百合製成百合海綿,填塞治療鼻衄、鼻息肉切除、中下鼻甲部手術後止血,觀察百餘例,百合海綿在鼻腔內溶化,被組織吸收,既無過敏反應,又有止血效果。
美容養顏,清熱涼血。主治肺燥、肺熱或肺熱咳嗽、熱病後余熱未清、心煩口渴等病症。油性皮膚的人多吃百合對皮膚特別好。
製作指導
1. 食療上建議選擇新鮮百合為佳。
2. 四季皆可食用,秋季最宜。
3. 百合為葯食兼優的滋補佳品,四季皆可應用,但更宜於秋季食用。
4. 百合雖能補氣,亦傷肺氣,不宜多服。
推薦菜品
西芹炒百合、 百合炒肉片、 百合炒蘆筍 山葯西瓜炒百合 百合草莓白藕湯 、百合綠豆湯、八寶百合粥、 甲魚百合紅棗湯、百合紅棗粥、龍眼百合 、冰糖百合
★警 告★
百合是有一定毒性的植物,且百合品種眾多,有些品種有劇毒,請不要隨便採食不明品種的百合!
即使是食用百合也不適合於所有人,食用前請咨詢專業人士!
直接接觸生的球莖可能會引起皮膚瘙癢,吞噬生的球莖可能會引起嘔吐、拉肚子等症狀。
B. 問:百合花的品種,產地
1.中國是百合屬植物自然分布中心
全世界百合屬植物約100種,其中中國原產43種以上,種類豐富,特有種多。北起黑龍江有毛百合,西至新疆有新疆百合,東南至台灣有台灣百合,其中如野百合、岷江百合、宜昌百合、通江百合、渥丹、紫花百合、玫紅百合、蒜頭百合、大理百合、湖北百合、南川百合、寶興百合、川百合、乳頭百合、綠花百合、鄉城百合等均為我國原產特有種,尤以西南和華中為多。
2.許多特有種分布范圍廣,生物多樣性資源豐富
廣闊的分布區,千變萬化的自然生境,為物種的多樣性提供了有利的形成條件。許多百合種在其分布區內自然變種與生態型很多,是重要的遺傳育種親本材料。
滇百合分布在雲南西北部和四川西部,在分布區內就有自然變種4個。
野百合分布於河北、山西、河南、陝西、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和浙江等地。
條葉百合產台灣、廣東、山西、陝西和吉林,自然界有變種5個。
毛百合產於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與河北等地。國外利用它與L.maculatum 雜交獲得的雜種系,產生了許多優良的花壇用與切花用雜種系,有些品種還具有耐輕石灰質土壤的適應性。
川百合產雲南、四川、陝西、甘肅、河南、山西和湖北,現已廣泛栽培。除我國食用變種蘭州百合與威氏百合外,本種在栽培條件下,經自然雜交或實生苗優選,培育出一些栽培品種,如『伯奈女士』、『大花川』、『夏洛蒂皇後』等。
湖北百合產湖北、江西和貴州。本種與野百合、淡黃花百合、紫脊百合、鹿子百合、通江百合等種雜交,獲得了許多美麗的著名雜交種。例如,至今盛名不衰的『黑美人』,即它與鹿子百合的雜種。
卷丹是我國百合屬中分布最廣,適應性最強的自然3倍體,用一些亞洲百合種授粉,都有種間親和性。例如至今在切花栽培中仍負盛名的『魅麗』與『康涅狄格王子』均由卷丹、毛百合與荷蘭雜種百合等雜交獲得的中世紀雜種系中的品種。
小百合產我國西藏南部和東南部,雲南西北部和西部,四川西部,尼泊爾、錫金、不丹也有。有兩個變種,是培育微型小百合的重要種源。
紫斑百合產西藏南部和雲南西部,有葉型、花色不同的3個變種。山丹產河北、河南、山西、陝西、寧夏,山東、青海、內蒙古、甘肅、黑龍江、遼寧和吉林等廣大地區,具有較強的抗鐮刀菌和葉枯病的能力。近代育種中,山丹起著重要作用,它與荷蘭百合、歐洲百合雜交都獲得了成功。
岷江百合產四川,現今世界廣泛栽培,是百合抗病育種中珍貴的育種材料。它與細葉宜昌百合、蘭州百合、玫紅百合等雜交均得到了雜種。
葯百合分布在安徽、江西、浙江、湖南和廣西等省,是姿色優美的種之一,也是現代許多著名百合的重要親本。
淡黃花百合產雲南、貴州、四川、和廣西,花色類型的變異較多。它與湖北百合、岷江百合雜交均獲得了新雜種。
青島百合產山東、安徽,朝鮮也有分布。它與L.『Terrace City』雜交得到的L.『Nepera』,是美國近年推廣的新雜種。
以食用價值著稱於世的我國蘭州百合,最早記載在甘肅省平涼縣志中,迄今已有450多年。目前蘭州七里河等地區廣泛栽種食用百合,在國內外享有很高聲譽。世界各國的百合花育種工作始於二十世紀。
百合在植物學上屬於百合科中的百合屬,共80餘種。據說百合最初發源於北極附近的島嶼上,地質史期第三紀時,隨著地球變冷而逐漸南移。冰期過後,各種百合便在能夠適應的環境條件下生存了下來。
目前,百合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以我國為最多,日本次之)、歐洲、北美洲等北溫帶地區,原產我國的有39種之多。根據百合花朵和葉片的形態又可將其分為四組,即百合組、鍾花組、卷瓣組和輪葉組。
百合組中可供觀賞的種類最多,這類百合花大、花型似嘲叭,多半有香味,其中最常見的有野百合、王百合、麝香百合(又名鐵炮百合)、台灣百合(以上原產我國)、純白百合 (原產歐洲)等。我園歷史上記載最多的就是野百合及其變種。
鍾花組百合的花型較小,其中有不少具有特殊的花色,是雜交育種的好材料。如原產我國雲南省的玫紅百合,花玫瑰色;紫花百合和乳頭百合,花紫紅;,原產東北的毛百合,花朱紅色,向上開放如盅狀;我國華北、西北地區的野生百合渥丹,花色鮮紅,歷來被人們視為革命的象徵,通常把它和卷瓣組的山丹都稱之為「山丹丹」。
卷瓣組的百合也很多,這類百合花朵下垂,花瓣反卷,姿態別致,經常栽種於庭園。可供食用的蘭州百合、川百合、和卷丹都屬此類,北美洲的加拿大百合也屬此組。這組百合中觀賞價值最高的是度子百合,花為白底紅點或紅斑,特別鮮艷,是盆花或切花中的佼佼者。
輪葉組的百合較少,其特點為葉片接近輪生。例如歐洲百合,花型倒桂如卷瓣組,每個花序上花數可達數十朵,有橙、白、紫色數類,葉片輪生,是庭園花卉中的常用材料。這一組百合中還有原產我國東北的輪葉百合和青島百合等。
C. 百合一共有多少品種,都有哪些
百來合一共有100餘種。
主自要品種有:朝鮮百合,山百合,珠芽百合,布朗百合,加拿大百合,白百合,渥丹,
台灣百合,日內瓦百合,星象家百合,湖北百合,洪堡百合,荷蘭百合,卷丹,麝香百合,歐洲百合,紫斑百合,豹紋百合,山丹百合,峨眉百合,艷紅鹿子百合,玉米百合等。
百合,百合科百合屬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歐洲、北美洲等北半球溫帶地區。全球已發現有百多個品種,中國是其最主要的起源地,原產五十多種,是百合屬植物自然分布中心。近年有不少經過人工雜交而產生的新品種,如亞洲百合、麝香百合、香水百合等。
D. 百合屬的下屬分類
根據百合屬植物子葉習性、鱗莖特徵、葉序、花型及原產地等性狀,百合屬野生種分為專7個組,分別為輪葉組(屬Section. Martagon)、根莖組(Section. Pseudolirum)、百合組(Section. Lilium)、具葉柄組(Section. Archelirion)、卷瓣組(Section. Sinomartagon)、喇叭花組(Section. Leucolirion)、毛百合組(Section. Daurolirion)。
E. 毛百合的形態特徵
毛百合鱗莖呈卵狀球形,高約1.5厘米,直徑約2厘米;鱗片寬披針形,長1-1.4厘米,寬5-6毫米,白色,有節或有的無節。莖高50-70厘米,有棱。葉散生,在莖頂端有4-5枚葉片輪生,基部有一簇白綿毛,邊緣有小乳頭狀突起,有的還有稀疏的白色綿毛。
苞片葉狀,長4厘米;花梗長(1-)2.5-8.5厘米,有白色綿毛;花1-2朵頂生,橙紅色或紅色,有紫紅色斑點;外輪花被片倒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漸狹,長7-9厘米,寬1.5-2.3厘米,外面有白色綿毛;內輪花被片稍窄,蜜腺兩邊有深紫色的乳頭狀突起;雄蕊向中心靠攏;花絲長5-5.5厘米,無毛,花葯長約1厘米;子房圓柱形,長約1.8厘米,寬2-3毫米;花柱長為子房的2倍以上,柱頭膨大,3裂。
蒴果矩圓形,長約4-5.5厘米,寬3厘米。花期6-7月,果期8-9月。
F. 毛百合長什麼樣
毛百合又名「卷蓮花」,在東北的長白山區各地均有分布,花朵紅色,直徑可達8厘米,常一朵花直立盛開在莖頂端,花瓣外側有紫色斑點。每年6~7月,當你踏上長白山,在如茵的向陽林間草地、林緣等處都會一睹它的仙姿芳容。遠遠望去,猶如一團艷麗的綵球,凌空飛舞,充滿著無窮的魅力。
G. 毛百合的產地生境
生山坡灌叢間、疏林下、路邊及濕潤的草甸,海拔450-1500米。產中國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和河北,朝鮮、日本、蒙古和蘇聯也有。
H. 百合花主要分布在哪裡
百合花主要分面於中國、日本、北美和歐洲等溫帶地區。其花姿雅緻,葉片青翠娟秀,莖干亭亭玉立,是名貴的切花新秀。多數百合的鱗片為披針形,無節,鱗片多為復瓦狀排列於鱗莖盤上,組成鱗莖。莖表面通常綠色,或有棕色斑紋,或幾乎全棕紅色。莖呈圓柱形,無毛。葉呈螺旋狀散生排列,少輪生。葉形有披針形、矩圓狀披針形和倒披針形、橢圓形或條形。葉無柄或少數為短柄。葉全圓或有小乳頭狀突起麝香百合。花大、單生、簇生或呈總狀花序。花朵直立、下垂或平伸,花色一般都很鮮艷。花被片6枚,分2輪,離生,常有靠合而成鍾形、喇叭形。花色有白、黃、粉、紅等多種顏色。雄蕊6枚,花絲細長,花葯橢圓較大。
種鱗莖就是百合的種球,它的鱗莖為白色,具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其高為4~7厘米,直徑為5~8厘來,寬卵形,深入土中約10厘米;莖直立,堅硬,基部埋在土內的部分具2~3輪纖維狀根,地上部分高1.2~1.5米,直徑0.8~1.2厘米,有棱紋,深紫色,而被白色綿毛。葉散生,無柄,光亮,披針形,長3~15厘米,寬0.5~1.5厘米,先端漸尖,具顯著葉脈5條以上,上部葉片逐漸變短以至形成葉狀苞片,通常葉腋間生有珠芽;珠芽球形,直徑2~3毫米,老時變為黑色。花序總狀圓錐形;花梗粗硬,開展,花朵稍下垂;花被片6,橘紅色,密生紫黑色斑點,開放時反卷,披針形,長8厘米,寬1.5厘米;雄蕊長5~7厘米,花葯紫色,且具斑點;柱頭紫色,子房長1.3~1.8厘米。果實倒卵形,長3~4厘米。花期一般在7月。百合之美在於它的純潔與高雅,那關於它的傳說自然是少不了的。
I. 毛百合的生長習性
生長習性
毛百合系萌發較早的植物,在寒冷的黑龍江省,幼苗在4月下旬土壤剛解凍時即破土萌發。毛百合最適宜生長的環境是路旁、林隙、草甸等土壤及水分條件好、光照充足的地方。經調查與試驗證明,當光照強度為50%至100%時,毛百合生長最好,其植株粗壯,高可達80至130厘米,植株每年開花1至12朵,果實飽滿,地下鱗莖大,基部形成的小鱗莖可多達6個。當相對光照為25%左右時,毛百合則細弱、較矮,植株開花僅1至2朵,雖能結果,但最多為1個,且不飽滿,種子小,地下鱗莖小,植株在8月即開始枯萎。當相對光照僅為10%左右時,毛百合植株矮小,不能開花或只能開一朵花,不結實,地下鱗莖小,地上部分在7月中旬即陸續枯萎。 毛百合適於在含水量為30%-40%的土壤中生長,當土壤含水量低於20%以下時,其植株易枯萎或死亡。
繁殖方式
自然界生長的毛百合主要用種子進行有性繁殖和用鱗莖進行無性繁殖。
種子
毛百合種子萌發屬子葉留土類型,發芽困難,發芽過程長短差異很大。在自然界中種子散落後極少數可於當年萌發,翌春長出營養葉。大部分種子是翌春萌發,長出小鱗莖,經過短暫的休眠,在夏季或秋季長出營養葉;或經過夏天(或秋天)的休眠,再經過低溫的冬天進行春化後,於第二年春天才能萌發營養葉。毛百合發芽過程長短差異如此之大,顯示了毛百合種子的異質性特別強,這對種群的延續是有利的。種子散落後,在各種環境下,可使種子萌發與遲萌發的兩種形態長時間保持並存,從而可避免災難性因子的毀滅性破壞。 在人工播種時,毛百合種子萌發的溫度范圍為10至30℃,最適宜的溫度為20℃。在20℃時,種子7至10天即開始萌動,30天萌發率可達60%以上,50天萌發率達85%以上。隨著溫度的降低或升高,種子萌發率下降。溫度過高則種子易霉爛,過低則呈休眠狀態。 毛百合種子萌發始於胚軸伸長,4至7天後胚軸前端逐漸膨大,形成小鱗莖,然後從鱗莖中萌發營養葉(真葉)。營養葉萌發遲緩,在適宜的條件下需10天,若條件不適宜,小鱗莖可能始終不萌發營養葉,呈「休眠狀態」。解除小鱗莖休眠的方法,可將實生小鱗莖放在2至5℃低溫下處理1個月,能使95%以上的小鱗莖在解除低溫後12天就可萌生營養葉。此外,在25℃恆溫下播種的種子萌發率(50天)為60%左右;雖低於20℃,但播種一個月左右者,則20%至30%的小鱗莖可直接蔭生營養葉。因此,在人工播種時,只要及時控制住20℃與25℃這兩種溫度,並使土壤含水量保持在30%至40%,就可在1個月左右獲得一定數量的具有營養葉(真葉)的毛百合實生苗。
無性
毛百合無性繁殖主要是以鱗莖進行。在自然界毛百合鱗莖的增殖常有以下幾種方式。
在母鱗莖內發育最多可達4至5個小鱗莖。
埋入土壤中的一段莖節上可形成小鱗莖,通常3至4個。
毛百合鱗莖上的鱗片有節,抱合鬆散,極易被土壤昆蟲等碰撞散開。散開的鱗片在節基部斷口處分化出分生組織,並迅速形成小鱗莖,每鱗片節一般只萌生一個小鱗莖。
毛百合鱗莖底部發生的基根,在極少的情況下可延匍匐生長,在匍匐根上每相距0.5至1米就可形成1個鱗莖。 人工無性繁殖主要是用鱗片進行了插播。最簡便的方法是用塑料袋裝上含水量為30%至40%的沙子或腐葉土,將不低於0.2克的鱗片裝人袋中與濕沙或腐葉土混合,封住袋口,放人20℃至25℃恆溫箱中,半個月左右即有小鱗莖萌生。
J. 東北產的毛百合可以食用嗎
毛百合別名興安百來合產於自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和河北。花期6~7月,葉散生,莖頂端由4~5枚葉輪生
東北百合產於遼寧,吉林。花期7~8月,葉輪生7~15枚,少數散生
資料上說沒有說可以吃,花都是白色。應該不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