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庭惜牡丹
1. 庭君惜牡丹和賞牡丹 前兩句寫了什麼內容
詩中一個"賞"字,總攬全局,直貫通篇,意境全出.
詩中"真國色"三字,力重干鈞,擲地有聲,牡丹與芍葯,芙蓉相比,雍容華貴,艷壓群芳,才產生"動京城"的效應,神韻畢現.
通過寫芍葯的妖無格和芙蓉的凈少情,和牡丹進行對比,以烘托牡丹之美.
擬人 "妖無格"與"凈少情" 比喻 "真國色"
這首詩借賞牡丹抒發表達了當時人們對牡丹的喜愛和尊寵。
蓮花可能太過清高,給人以寡情的感覺。
我也不知道對不對了
2. "寂寞空庭樹,猶發舊時花.一夜東風起,吹落委黃沙"這首詩是誰寫的
歐陽予倩的妹夫唐琳
對不起,我也不懂,但在網上搜到了
谷崎潤一郎,是位很可愛的作家。因為他有惡魔派的稱呼,所以我也想這樣頹廢傷感的人是什麼樣子那。可是真是誤會,他始終對中國懷著親切的情感,是位品格優秀的人呢。他於田漢和郭沫若,歐陽予倩等人都有很深厚的交往。雖然他文藝理論的頹廢和作品在當時的超現實,不過,他實在是位好人呢。而歐陽予倩的妹夫唐琳寫給他的詩歌實在也很美麗。「寂寞空庭樹,猶發舊時花。一夜東風起,吹落委黃沙,落花安足惜,枝葉已參差。人生不相見,處處是天涯。」實在很惆悵,而且美麗啊。歐陽予倩本人也送了他一首可愛的詩歌:「竹徑虛涼日影移,殘紅已化護花泥,鸚哥偶學啼鵑語,喚起釵鶯壓鬢低。」而1956年訪日時候送他的那首長詩也很好。
3. 幫我找找描寫牡丹的詩句
不寫了,以前有人說過了。看我的參考資料
賞牡丹
唐 劉禹錫
庭前芍葯妖無格,
池上芙蕖凈少情。
惟有牡丹真國色,
花開時節動京城。
4. 請問:歌詠牡丹的古典詩詞有那些
唐朝殷文圭詩:
遲開都為讓群芳,貴地栽成對玉堂。
紅艷裊煙疑欲語,素華映月只聞香。
剪裁偏得東風意,淡薄似矜西子妝。
雅稱花中為首冠,年年長占斷春光。
李孝光的《牡丹》詩,頗能表達人們對牡丹的贊美之情:
富貴風流拔等倫,百花低首拜芳塵。
畫欄綉幄圍紅玉,雲錦霞裳涓翠茵。
天是有各能蓋世,國中無色可為鄰。
名花也自難培植,合費天工萬斛春。
徐夤在《郡庭惜牡丹》中,那對人生短暫、青春不駐的感嘆,更是動人:
斷腸東風落牡丹,為祥為瑞久留難。
青春不駐堪垂淚,紅艷已空猶倚欄。
《清平調·唐·李白》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5. 閱讀下面兩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6分)郡庭惜牡丹 徐夤斷腸東風落牡丹,為祥為瑞久留難。青春不駐堪垂淚
(1)(徐夤):惜。抒發了對人生短暫、青春不駐的感嘆。(劉禹錫):賞。表達了當時人們對牡丹的喜愛和尊寵。 (2)(徐夤):寓情於花,借花寫人。(寫擬人亦對)惜牡丹祥瑞難留,即惜人韶華易逝,青春難再。(劉禹錫):烘托、對比。通過寫芍葯的妖無格和芙蓉的凈少情,和牡丹進行對比,以烘托牡丹的高貴富麗。 6. 唐代寫牡丹的詩 1、庭前芍葯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出裝唐代:劉禹錫《賞牡丹》 釋義: 庭院中的芍葯花艷麗雖艷麗,但格調不高;池面上的荷花明凈倒是明凈,卻缺少熱情。 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國色,到了開花的季節引得無數的人來欣賞,驚動了整個京城。 2、何人不愛牡丹花,占斷城中好物華。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嬌萬態破朝霞。——出自:唐代 徐凝《牡丹》 釋義: 有哪個人不喜歡牡丹花呢,盛開時獨佔了城中的美景。 莫不是洛水女神在那裡翩舞吧,千嬌萬態如同燦爛的朝霞飛騰。 3、錦幃初卷衛夫人,綉被猶堆越鄂君。 垂手亂翻雕玉佩,折腰爭舞鬱金裙。 石家蠟燭何曾剪,荀令香爐可待熏。 我是夢中傳彩筆,欲書花葉寄朝雲。——出自:唐代李商隱《牡丹》 釋義: 織錦的簾帷剛剛捲起,是美艷的衛夫人;絲綉的褥被還堆擁著,是俊秀的越鄂君。 既像在垂手而舞,雕玉佩飾正零亂翻動;又像在彎腰而舞,鬱金裙子正爭相迴旋。 它像石崇家的蠟燭,哪須常把燭芯剪去?它像荀令君的體膚,豈用香爐細細染熏? 我是詩人江淹,在夢中得到了那支彩筆,想把清麗的詞句,題在花葉上寄給朝雲。 (6)群庭惜牡丹擴展閱讀 《牡丹》是唐代詩人李商隱創作的一首七律。此詩借詠牡丹抒發詩人對意中人的愛慕、相思之情,借絕色艷姝來比擬,以花寫人,並暗示意念中的情人如花似玉。 首聯結合典故描繪了一幅單株牡丹的特寫圖,頷聯展示牡丹隨風搖曳時的綽約豐姿,頸聯具體地描寫了牡丹的色香,尾聯反用夢中傳彩筆之典表明詩人心搖神盪的興奮激動之情。全詩構思巧妙,借物比人,又以人擬物,明寫牡丹,暗頌佳人,一實一虛,別具一格。 7. 詠牡丹的詩句有哪些
賞牡丹 8. 含有花卉名的詩句
飲酒二十首(其中兩首)東晉.陶淵明 9. 有沒有吟誦牡丹的詩
【白牡丹】裴士淹 10. 描寫牡丹的詩句有哪些 一、牡丹芳 【作者】白居易【朝代】唐 牡丹芳,牡丹芳,黃金蕊綻紅玉房。千片赤英霞爛爛,百枝絳點燈煌煌。 照地初開錦綉段,當風不結蘭麝囊。仙人琪樹白無色,王母桃花小不香。 宿露輕盈泛紫艷,朝陽照耀生紅光。紅紫二色間深淺,向背萬態隨低昂。 映葉多情隱羞面,卧叢無力含醉妝。低嬌笑容疑掩口,凝思怨人如斷腸。 濃姿貴彩信奇絕,雜卉亂花無比方。石竹金錢何細碎,芙蓉芍葯苦尋常。 遂使王公與卿士,游花冠蓋日相望。庳車軟輿貴公主,香衫細馬豪家郎。 衛公宅靜閉東院,西明寺深開北廊。戲蝶雙舞看人久,殘鶯一聲春日長。 共愁日照芳難駐,仍張帷幕垂陰涼。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三代以還文勝質,人心重華不重實。重華直至牡丹芳,其來有漸非今日。 元和天子憂農桑,恤下動天天降祥。去歲嘉禾生九穗,田中寂寞無人至。 今年瑞麥分兩岐,君心獨喜無人知。無人知,可嘆息。 我願暫求造化力,減卻牡丹妖艷色。少回卿士愛花心,同似吾君憂稼穡。 譯文 牡丹芳香啊牡丹芳香,黃金的花蕊開綻在紅玉的花房;幾千片花瓣赤霞似的燦爛,幾百枝花朵絳燭似的輝煌。照地生輝,剛展開錦綉的身段,迎風飄香,卻沒帶蘭麝的香囊。仙人的琪樹,被比得蒼白無色,王母的桃花,也顯得細小不香。 宿露浸潤,泛起紫閃閃的奇艷,朝陽照耀,放出紅燦燦的異光;紅紫深淺,呈現著不同的色調,向背低昂,變幻出無數的形狀。無力地卧在花叢,將息帶醉的身軀,多情地映著花葉,隱藏含羞的面龐。嬌生生的笑容,彷彿想掩住香口, 怨悠悠的情懷,好像在撕裂柔腸。稱姿貴彩,的確是超凡絕俗,雜卉亂花,哪裡能比美爭芳。石竹、金錢,固然是十分細碎,芙蓉、芍葯,也不過那麼平常。於是乎引動了王公卿相,冠蓋相接地趕來觀賞;還有輕車軟轎的貴族公主, 和那香衫細馬的豪家。寂靜的衛公宅閉了東院,幽深的西明寺開放北廊。雙雙舞蝶殷殷地陪伴看客,聲聲殘鶯苦苦地挽留春光。擔心太陽曬損嬌姿,張起帷幕遮取陰涼。花開花落,二十來天,滿城的人們都像發狂。三代以後文采勝過實質, 一般人都重華而不重實;重華直重到牡丹的芳菲,由來已久,並非始於今日。元和皇帝很關心農桑,由於他體恤下民,天降吉祥。去年的嘉禾長出九穗,田中寂寞,沒有人理睬。今年的麥子分出兩枝,但是這些卻無人知曉,唯獨天子一個人內心感到喜悅天降吉祥,沒人理會真叫人嘆息 我願暫求掌握造化的主宰者。減卻牡丹妖艷的顏色,冷卻一下卿士們愛花的心情,都象天子一樣關心農業生產,人民就都得到幸福了。 二、裴給事宅白牡丹(一作裴潾詩) 【作者】盧綸【朝代】唐 長安豪貴惜春殘,爭玩街西紫牡丹。 別有玉盤承露冷,無人起就月中看。 譯文 長安的富貴人家痛惜春色將殘,爭相觀賞大街以西的紫色牡丹。 另有白色牡丹像玉盤承者冷露,卻沒有人願在月光下欣賞細看。 三、詠牡丹 【作者】陳與義【朝代】宋 一自胡塵入漢關,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龍鍾客,獨立東風看牡丹。 譯文 自從金人的鐵蹄踏碎了祖國的河山,十年了,回望故鄉洛陽,路是那麼的漫長。歲月使我變得衰老不堪,流落在青墩溪畔,我獨自一個,在煦煦春風中,欣賞著盛開的牡丹。 四、惜牡丹花 【作者】白居易【朝代】唐 惆悵階前紅牡丹,晚來唯有兩枝殘。 明朝風起應吹盡,夜惜衰紅把火看。 寂寞萎紅低向雨,離披破艷散隨風。 晴明落地猶惆悵,何況飄零泥土中。 譯文 惆悵地看著台階前的紅牡丹,傍晚到來的時候只有兩枝殘花還開著。料想明天早晨大風颳起的時候應該把所有的花都吹沒了,在夜裡我對這些衰弱的卻紅似火的花產生了憐憫之心,拿著火把來看牡丹花。 暮春時節冷雨蕭瑟,牡丹花萼低垂,花瓣紛紛飄落,隨風飛散,再也沒有人來關心她寂寞凄涼的處境。縱然是晴明天氣里,殘花落地猶覺得惆悵,何況在風雨之中,飄零在污泥爛土之中更覺得慘不忍睹。 五、賞牡丹 【作者】劉禹錫【朝代】唐 庭前芍葯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譯文 庭院中的芍葯花艷麗雖艷麗,但格調不高;池面上的荷花明凈倒是明凈,卻缺少熱情。 只有牡丹花才是真正的國色,是最美的花,當它開花的時候,其盛況轟動了整個京城。 熱點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