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第二出
㈠ 《牡丹亭》總共幾回
《牡丹亭》 明·來湯顯祖
第一源出 標目
第二出 言懷
第三出 訓女
第四齣 腐嘆
第五齣 延師
第六齣 悵眺
第七出 閨塾
第八出 勸農
第九出 肅苑
第十齣 驚夢
第十一出 慈戒
第十二出 尋夢
第十三出 訣謁
第十四齣 寫真
第十五齣 虜諜
第十六齣 詰病
第十七出 道覡
第十八出 診祟
第十九出 牝賊
第二十齣 鬧殤
第二十一出 謁遇
第二十二出 旅寄
第二十三出 冥判
第二十四齣 拾畫
第二十五齣 憶女
第二十六齣 玩真
第二十七出 魂游
第二十八出 幽媾
第二十九出 旁疑
第三十齣 歡撓
第三十一出 繕備
第三十二出 冥誓
第三十三出 秘議
第三十四齣 詗葯
第三十五齣 回生
第三十六齣 婚走
第三十七出 駭變
第三十八出 淮警
第三十九出 如杭
第四十齣 仆偵
第四十一出 耽試
第四十二出 移鎮
第四十三出 御淮
第四十四齣 急難
第四十五齣 寇間
第四十六齣 折寇
第四十七出 圍釋
第四十八出 遇母
第四十九出 淮泊
第五十齣 鬧宴
第五十一出 榜下
第五十二出 索元
第五十三出 硬拷
第五十四齣 聞喜
第五十五齣 圓駕
㈡ 牡丹亭白話文第二十齣鬧殤
第二十齣 鬧殤
【金瓏璁】(貼上)連宵風雨重,多嬌多病愁中。仙少效,葯無功。「顰有為顰,笑有為笑。不顰不笑,哀哉年少。」春香侍奉小姐,傷春病到深秋。今夕中秋佳節,風雨蕭條。小組病轉沉吟,待我扶他消遣。正是:「從來雨打中秋月,更值風搖長命燈。」(下)
【鵲僑仙】(貼扶病旦上)拜月堂空,行雲徑擁,骨冷怕成秋夢。世間何物似情濃?整一片斷魂心痛。(旦)「枕函敲破漏聲殘,似醉如呆死不難。一段暗香迷夜雨,十分清瘦怯秋寒。」春香,病境沉沉,不知今夕何夕?(貼)八月半了。(旦)哎也,是中秋佳節哩。老爺,奶奶,都為我愁煩,不曾玩賞了?(貼)這都不在話下了。(旦)聽見陳師父替我推命,要過中秋。看看病勢轉沉,今宵欠好。你為我開軒一望,月色如何?(貼開窗,旦望介)
【集賢賓】(旦)海天悠、問冰蟾何處涌?玉杵秋空,憑誰竊葯把嫦娥奉?甚西風吹夢無蹤!人去難逢,須不是神挑鬼弄。在眉峰,心坎里別是一般疼痛。(旦悶介)
【前腔】(貼)甚春歸無端廝和哄,霧和煙兩不玲瓏。算來人命關天重,會消詳、直恁匆匆!為著誰儂,俏樣子等閑拋送?待我謊也。姐姐,月上了。月輪空,敢蘸破你一床幽夢。(旦望嘆介)「輪時盼節想中秋,人到中秋不自由。奴命不中孤月照,殘生今夜雨中休。」
【前腔】你便好中秋月兒誰受用?剪西風淚雨梧桐。楞生瘦骨加沉重。趲程期是那天外哀鴻。草際寒蛩,撒剌剌紙條窗縫。(旦驚作昏介)冷鬆鬆,軟兀剌四梢難動。(貼驚介)小姐冷厥了。夫人有請。(老旦上)「百歲少憂夫主貴,一生多病女兒嬌。」我的兒,病體怎生了?(貼)奶奶,欠好,欠好。(老旦)可怎了!
【前腔】不堤防你後花園閑夢銃,不分明再不惺忪,睡臨侵打不起頭梢重。(泣介)恨不呵早早乘龍。夜夜孤鴻,活害殺俺翠娟娟雛鳳。一場空,是這答里把娘兒命送。
【囀林鶯】(旦醒介)甚飛絲繾的陽神動,弄悠揚風馬叮咚。(泣介)娘,兒拜謝你了。(拜跌介)從小來覷的千金重,不孝女孝順無終。娘呵,此乃天之數也。當今生花開一紅,願來生把萱椿再奉。(眾泣介)(合)恨西風,一霎無端碎綠摧紅。
【前腔】(老旦)並無兒、盪得個嬌香種,繞娘前笑眼歡容。但成人索把俺高堂送。恨天涯老運孤窮。兒啊,暫時間月直年空,返將息你這心煩意冗。(合前)(旦)娘,你女兒不幸,作何處置?(老旦)奔你回去也。兒!
【玉鶯兒】(旦泣介)旅櫬夢魂中,盼家山千萬重。(老旦)便遠也去。(旦)是不是聽女孩兒一言。這後園中一株梅樹,兒心所愛。但葬我梅樹之下可矣。(老旦)這是怎的來?(旦)做不的病嬋娟桂窟里長生,則分的粉骷髏向梅花古洞。(老旦注介)看他強扶頭淚濛,冷淋心汗傾,不如我先他一命無常用。(合)恨蒼穹,妒花風雨,偏在月明中。(老旦)還去與爹講,廣做道場也。兒,「銀蟾謾搗君臣葯,紙馬重燒子母錢。」(下)(旦)春香,咱可有回生之日否?
【前腔】(嘆介)你生小事依從,我情中你意中。春香,你小心奉事老爺奶奶。(貼)這是當的了。(旦)春香,我記起一事來。我那春容,題詩在上,外觀不雅。葬我之後,盛著紫檀匣兒,藏在太湖石底。(貼)這是主何意兒?(旦)有心靈翰墨春容,倘直那人知重。(貼)姐姐寬心。你如今不幸,墳孤獨影。肯將息起來,稟過老爺,但是姓梅姓柳秀才,招選一個,同生同死,可不美哉!(旦)怕等不得了。哎喲,哎喲!(貼)這病根兒怎攻,心上醫怎逢?(旦)春香,我亡後,你常向靈位前叫喚我一聲兒。(貼)他一星星說向咱傷情重。(合前)(旦昏介)不好了,不好了,老爺奶奶快來!
【憶鶯兒】(外、老旦上)鼓三冬,愁萬重。冷雨幽窗燈不紅。聽侍兒傳言女病凶。(貼泣介)我的小姐,小姐!(外、老旦同泣介)我的兒啊,你舍的命終,拋的我途窮。當初只望把爹娘送。(合)恨匆匆,萍蹤浪影,風剪了玉芙蓉。(旦作醒介)(外)快蘇醒!兒,爹在此。(旦作看外介)哎喲,爹爹扶我中堂去罷。(外)扶你也,兒。(扶介)
【尾聲】(旦)怕樹頭樹底不到的五更風,和俺小墳邊立斷腸碑一統。爹,今夜是中秋。(外)是中秋也,兒。(旦)禁了這一夜雨。(嘆介)怎能夠月落重生燈再紅!(並下)(貼哭上)我的小姐,我的小姐,「天有不測之風雲,人有無常之禍福。」我小姐一病傷春死了。痛殺了我家老爺、我家奶奶。列位看官們,怎了也!待我哭他一會。
【紅衲襖】小姐,再不叫咱把領頭香心字燒,再不叫咱把剔花燈紅淚繳,再不叫咱拈花側眼調歌鳥,再不叫咱轉鏡移肩和你點絳桃。想著你夜深深放剪刀,曉清清臨畫藁。提起那春容,被老爺看見了,怕奶奶傷情,分付殉了葬罷。俺想小姐臨終之言,依舊向湖山石兒靠也,怕等得個拾翠人來把畫粉銷。老姑姑,你也來了。(凈上)你哭得好,我也來幫你。
【前腔】春香姐,再不教你暖朱唇學弄簫。(貼)為此。(凈)再不和你盪湘裙閑鬥草。(貼)便是。(凈)小姐不在,春香姐也松泛多少。(貼)怎見得?(凈)再不要你冷溫存熱絮叨,再不要你夜眠遲、朝起的早。(貼)這也慣了。(凈)還有省氣的所在。雞眼睛不用你做嘴兒挑,馬子兒不用你隨鼻兒倒。(貼啐介)(凈)還一件,小姐青春有了,沒時間做出些兒也,那老夫人呵,少不的把你後花園打折腰。(貼)休胡說!老夫人來也。(老旦哭介)我的親兒,
【前腔】每日繞娘身有百十遭,並不見你向人前輕一笑。他背熟的班姬《四誡》從頭學,不要得孟母三遷把氣淘。也愁他軟苗條忒恁嬌,誰料他病淹煎真不好。(哭介)從今後誰把親娘叫也,一寸肝腸做了百寸焦。(老旦悶倒,貼驚叫介)老爺,痛殺了奶奶也。快來,快來!(外哭上)我的兒也,呀,原來夫人悶倒在此。
【前腔】夫人,不是你坐孤辰把子宿囂,則是我坐公堂冤業報。較不似老倉公多女好。撞不著賽盧醫他一病蹻。天,天,似俺頭白中年啊,便做了大家緣何處消?見放著小門楣生折倒!夫人,你且自保重。便做你寸腸千斷了也,則怕女兒呵,他望帝魂歸不可招。(丑扮院公上)「人間舊恨驚鴉去,天上新恩喜鵲來。」稟老爺,朝報高升。(外看報介)吏部一本,奉聖旨:「金寇南窺,南安知府杜寶,可升安撫使,鎮守淮揚。即日起程,不得違誤。欽此。」(嘆介)夫人,朝旨催人北往,女喪不便西歸。院子,請陳齊長講話。(丑)老相公有請。(末上)「彭殤真一壑,吊賀每同堂。」(見介)(外)陳先生,小女長謝你了。(末哭介)正是。苦傷小姐仙逝,陳最良四顧無門。所喜老公相喬遷,陳最良一發失所。(眾哭介)(外)陳先生有事商量。學生奉旨,不得久停。因小女遺言,就葬後園梅樹之下,又恐不便後官居住,已分付割取後園,起座梅花庵觀,安置小女神位。就著這石道姑焚修看守。那道姑可承應的來?(凈跪介)老道婆添香換水。但往來看顧,還得一人。(老旦)就煩陳齋長為便。(末)老夫人有命,情願效勞。(老旦)老爺,須置些祭田才好。(外)有漏澤院二頃虛田,撥資香火(末)這漏澤院田,就漏在生員身上。(凈)咱號道姑,堪收稻穀。你是陳絕糧,漏不到你。(末)秀才口吃十一方,你是姑姑,我還是孤老,偏不該我收糧?(外)不消爭,陳先生收給。陳先生,我在此數年,優待學校。(末)都知道。便是老公相高升,舊規有諸生遺愛記、生祠碑文,到京伴禮送人為妙。(凈)陳絕糧,遺愛記是老爺遺下與令愛作表記么?(末)是老公相政跡歌謠。什麼「令愛」!(凈)怎麼叫做生祠?(末)大祠宇塑老爺像供養,門上寫著:「杜公之祠」。(凈)這等不如就塑小姐在傍,我普同供養。(外惱介)胡說!但是舊規,我通不用了。
【意不盡】陳先生,老道姑,咱女墳兒三尺暮雲高,老夫妻一言相靠。不敢望時時看守,則清明寒食一碗飯兒澆。
(外)魂歸冥漠魄歸泉,朱褒 (老)使汝悠悠十八年。曹唐
(末)一叫一回腸一斷,李白 (合)如今重說恨綿綿。張籍
㈢ 《牡丹亭》在百度百科的精彩唱詞中有一句「但願那月落重生燈再紅」是出自哪一出 我翻了全書都沒看見。
你好!是在《鬧殤》那一出,[尾聲]里的唱詞
「離魂」就是牡丹亭中的《鬧殤》一出回,劇情是:
杜麗娘答因為游園傷春一病不起。纏綿病榻幾近半年,終於在中秋夜離魂而去。很多索隱的人都喜歡以此為依據,探究黛玉之死的時間和狀況,以為黛玉之死當在中秋。也有人說黛玉葬花詞才是真正暗示黛玉之死的讖語。因此認為黛玉應該死在晚春。我則認為黛玉死亡的時間當在晚春時節,因為葬花吟已經很明白了暗示了這點。黛玉死亡時的狀態則和杜麗娘相似。也是相思成疾,纏綿病榻,最後離魂而去。
很委婉,很傷感的唱詞,現在仍有很多人喜歡。
祝你好運!
㈣ 下面哪一出是《牡丹亭》的第二出()
下面哪一出是《牡丹亭》的第二出?
A、標目 B、題詞 C、訓女 D、言懷
答案:《牡丹亭》第二出 言懷。
㈤ 牡丹亭·第十齣·驚夢 詞
牡丹亭·第十齣·驚夢
【繞池游】〔旦上〕夢回鶯囀,亂煞年光遍。人立小庭深院。〔貼〕炷盡沉煙,拋殘綉線,恁今春關情似去年?〔烏夜啼〕「〔旦〕曉來望斷梅關,宿妝殘。〔貼〕你側著宜春髻子恰憑闌。〔旦〕翦不斷,理還亂,悶無端。〔貼〕已分付催花鶯燕借春看。」〔旦〕春香,可曾叫人掃除花徑?〔貼〕分付了。〔旦〕取鏡台衣服來。〔貼取鏡台衣服上〕「雲髻罷梳還對鏡,羅衣欲換更添香。」鏡台衣服在此。【步步嬌】〔旦〕裊晴絲吹來閑庭院,搖漾春如線。停半晌、整花鈿。沒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雲偏。〔行介〕步香閨怎便把全身現!〔貼〕今日穿插的好。【醉扶歸】〔旦〕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兒茜,艷晶晶花簪八寶填,可知我常一生兒愛好是天然。恰三春好處無人見。不堤防沉魚落雁鳥驚喧,則怕的羞花閉月花愁顫。〔貼〕早茶時了,請行。〔行介〕你看:「畫廊金粉半零星,池館蒼苔一片青。踏草怕泥新綉襪,惜花疼煞小金鈴。」〔旦〕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皂羅袍】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恁般景緻,我老爺和奶奶再不提起。〔合〕朝飛暮卷,雲霞翠軒;雨絲風片,煙波畫船——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貼〕是花都放了,那牡丹還早。【好姐姐】〔旦〕遍青山啼紅了杜鵑,荼蘼外煙絲醉軟。春香啊,牡丹雖好,他春歸怎占的先!〔貼〕成對兒鶯燕啊。〔合〕閑凝眄,生生燕語明如翦,嚦嚦鶯歌溜的圓。〔旦〕去罷。〔貼〕這園子委是觀之不足也。〔旦〕提他怎的!〔行介〕【隔尾】觀之不足由他繾,便賞遍了十二亭台是枉然。到不如興盡回家閑過遣。〔作到介〕〔貼〕「開我西閣門,展我東閣床。瓶插映山紫,爐添沉水香。」小姐,你歇息片時,俺瞧老夫人去也。〔下〕〔旦嘆介〕「默地游春轉,小試宜春面。」春啊,得和你兩留連,春去如何遣?咳,恁般天氣,好睏人也。春香那裡?〔作左右瞧介〕〔又低首沉吟介〕天呵,春色惱人,信有之乎!常觀詩詞樂府,古之女子,因春感情,遇秋成恨,誠不謬矣。吾今年已二八,未逢折桂之夫;忽慕春情,怎得蟾宮之客?昔日韓夫人得遇於郎,張生偶逢崔氏,曾有《題紅記》、《崔徽傳》二書。此佳人才子,前以密約偷期,後皆得成秦晉。〔長嘆介〕吾生於宦族,長在名門。年已及笄,不得早成佳配,誠為虛度青春,光陰如過隙耳。〔淚介〕可惜妾身顏色如花,豈料命如一葉乎!【山坡羊】沒亂里春情難遣,驀地里懷人幽怨。則為俺生小嬋娟,揀名門一例、一例里神仙眷。甚良緣,把青春拋的遠!俺的睡情誰見?則索因循靦腆。想幽夢誰邊,和春光暗流傳?遷延,這衷懷那處言!淹煎,潑殘生,除問天!身子睏乏了,且自隱幾而眠。〔睡介〕〔夢生介〕〔生持柳枝上〕「鶯逢日暖歌聲滑,人遇風情笑口開。一徑落花隨水入,今朝阮肇到天台。」小生順路兒跟著杜小姐回來,怎生不見?〔回看介〕呀,小姐,小姐!〔旦作驚起介〕〔相見介〕〔生〕小生那一處不尋訪小姐來,卻在這里!〔旦作斜視不語介〕〔生〕恰好花園內,折取垂柳半枝。姐姐,你既淹通書史,可作詩以賞此柳枝乎?〔旦作驚喜,欲言又止介〕〔背想〕這生素昧平生,何因到此?〔生笑介〕小姐,咱愛殺你哩!【山桃紅】則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兒閑尋遍。在幽閨自憐。小姐,和你那答兒講話去。〔旦作含笑不行〕〔生作牽衣介〕〔旦低問〕那邊去?〔生〕轉過這芍葯欄前,緊靠著湖山石邊。〔旦低問〕秀才,去怎的?〔生低答〕和你把領扣松,衣帶寬,袖梢兒搵著牙兒苫也,則待你忍耐溫存一晌眠。〔旦作羞〕〔生前抱〕〔旦推介〕〔合〕是那處曾相見,相看儼然,早難道這好處相逢無一言?〔生強抱旦下〕〔末扮花神束發冠,紅衣插花上〕「催花御史惜花天,檢點春工又一年。蘸客傷心紅雨下,勾人懸夢采雲邊。」吾乃掌管南安府後花園花神是也。因杜知府小姐麗娘,與柳夢梅秀才,後日有姻緣之分。杜小姐游春感傷,致使柳秀才入夢。咱花神專掌惜玉憐香,竟來保護他,要他雲雨十分歡幸也。【鮑老催】〔末〕單則是混陽蒸變,看他似蟲兒般蠢動把風情扇。一般兒嬌凝翠綻魂兒顛。這是景上緣,想內成,因中見。呀,淫邪展污了花台殿。咱待拈片落花兒驚醒他。〔向鬼門丟花介〕他夢酣春透了怎留連?拈花閃碎的紅如片。秀才才到的半夢兒;夢畢之時,好送杜小姐仍歸香閣。吾神去也。〔下〕【山桃紅】〔生、旦攜手上〕〔生〕這一霎天留人便,草借花眠。小姐可好?〔旦低頭介〕〔生〕則把雲鬟點,紅松翠偏。小姐休忘了啊,見了你緊相偎,慢廝連,恨不得肉兒般團成片也,逗的個日下胭脂雨上鮮。〔旦〕秀才,你可去啊?〔合〕是那處曾相見,相看儼然,早難道這好處相逢無一言?〔生〕姐姐,你身子乏了,將息,將息。〔送旦依前作睡介〕〔輕抇旦介〕姐姐,俺去了。〔作回顧介〕姐姐,你可十分將息,我再來瞧你那。「行來春色三分雨,睡去巫山一片雲。」〔下〕〔旦作驚醒,低叫介〕秀才,秀才,你去了也?〔又作痴睡介〕〔老旦上〕「夫婿坐黃堂,嬌娃立綉窗。怪他裙衩上,花鳥綉雙雙。」孩兒,孩兒,你為甚瞌睡在此?〔旦作醒,叫秀才介〕咳也。〔老旦〕孩兒怎的來?〔旦作驚起介〕奶奶到此!〔老旦〕我兒,何不做些針指,或觀玩書史,舒展情懷?因何晝寢於此?〔旦〕孩兒適在花園中閑玩,忽值春暄惱人,故此回房。無可消遣,不覺睏倦少息。有失迎接,望母親恕兒之罪。〔老旦〕孩兒,這後花園中冷靜,少去閑行。〔旦〕領母親嚴命。〔老旦〕孩兒,學堂看書去。〔旦〕先生不在,且自消停。〔老旦嘆介〕女孩兒長成,自有許多情態,且自由他。正是:「宛轉隨兒女,辛勤做老娘。」〔下〕〔旦長嘆介〕〔看老旦下介〕哎也,天那,今日杜麗娘有些僥幸也。偶到後花園中,百花開遍,睹景傷情。沒興而回,晝眠香閣。忽見一生,年可弱冠,豐姿俊妍。於園中折得柳絲一枝,笑對奴家說:「姐姐既淹通書史,何不將柳枝題賞一篇?」那時待要應他一聲,心中自忖,素昧平生,不知名姓,何得輕與交言。正如此想間,只見那生向前說了幾句傷心話兒,將奴摟抱去牡丹亭畔,芍葯闌邊,共成雲雨之歡。兩情和合,真個是千般愛惜,萬種溫存。歡畢之時,又送我睡眠,幾聲「將息」。正待自送那生出門,忽值母親來到,喚醒將來。我一身冷汗,乃是南柯一夢。忙身參禮母親,又被母親絮了許多閑話。奴家口雖無言答應,心內思想夢中之事,何曾放懷。行坐不寧,自覺如有所失。娘呵,你教我學堂看書去,知他看那一種書消悶也。〔作掩淚介〕【綿搭絮】雨香雲片,才到夢兒邊。無奈高堂,喚醒紗窗睡不便。潑新鮮冷汗粘煎,閃的俺心悠步嚲,意軟鬟偏。不爭多費盡神情,坐起誰忺?則待去眠。〔貼上〕「晚妝銷粉印,春潤費香篝。」小姐,薰了被窩睡罷。【尾聲】〔旦〕困春心游賞倦,也不索香薰綉被眠。天呵,有心情那夢兒還去不遠。春望逍遙出畫堂,(張說) 間梅遮柳不勝芳。(羅隱)可知劉阮逢人處?(許渾) 回首東風一斷腸。(韋庄)
㈥ 牡丹亭第二十一出的故事簡介
此劇描抄寫了官宦之女杜麗娘一日在花園襲中睡著,與一名年輕書生在夢中相愛,醒後終日尋夢不得,抑鬱而終。杜麗娘臨終前將自己的畫像封存並埋入亭旁。三年之後,嶺南書生柳夢梅赴京趕考,適逢金國在邊境作亂,杜麗娘之父杜寶奉皇帝之命赴前線鎮守。其後柳夢梅發現杜麗娘的畫像,杜麗娘化為鬼魂尋到柳夢梅並叫他掘墳開棺,杜麗娘復活。隨後柳夢梅趕考並高中狀元,但由於戰亂發榜延時,仍為書生的柳夢梅受杜麗娘之託尋找到丈人杜寶。杜寶認定此人胡言亂語,隨即將其打入大獄。得知柳夢梅為新科狀元之後,杜寶才將其放出,但始終不認其為女婿。最終鬧到金鑾殿之上才得以解決,杜麗娘和柳夢梅二人終成眷屬。
㈦ 湯顯祖《牡丹亭》全文
一、《牡丹亭》第一出 標目
【蝶戀花】〔末上〕忙處拋人閑處住。百計思量,沒個為歡處。白日消磨腸斷句,世間只有情難訴。玉茗堂前朝復暮,紅燭迎人,俊得江山助。但是相思莫相負,牡丹亭上三生路。〔漢宮春〕杜寶黃堂,生麗娘小姐,愛踏春陽。感夢書生折柳,竟為情傷。
寫真留記,葬梅花道院凄涼。三年上,有夢梅柳子,於此赴高唐。果爾回生定配。赴臨安取試,寇起淮揚。正把杜公圍困,小姐驚惶。教柳郎行探,反遭疑激惱平章。風流況,施行正苦,報中狀元郎。杜麗娘夢寫丹青記。陳教授說下梨花槍。柳秀才偷載回生女。杜平章刁打狀元郎。
二、《牡丹亭》第二出 言懷
【真珠簾】〔生上〕河東舊族、柳氏名門最。論星宿,連張帶鬼。幾葉到寒儒,受雨打風吹。謾說書中能富貴,顏如玉,和黃金那裡?貧薄把人灰,且養就這浩然之氣。〔鷓鴣天〕「刮盡鯨鰲背上霜,寒儒偏喜住炎方。憑依造化三分福,紹接詩書一脈香。
能鑿壁,會懸梁,偷天妙手綉文章。必須砍得蟾宮桂,始信人間玉斧長。」小生姓柳,名夢梅,表字春卿。原系唐朝柳州司馬柳宗元之後,留家嶺南。父親朝散之職,母親縣君之封。〔嘆介〕所恨俺自小孤單,生事微渺。喜的是今日成人長大,二十過頭,志慧聰明,三場得手。
只恨未遭時勢,不免飢寒。賴有始祖柳州公,帶下郭橐駝,柳州衙舍,栽接花果。橐駝遺下一個駝孫,也跟隨俺廣州種樹,相依過活。雖然如此,不是男兒結果之場。每日情思昏昏,忽然半月之前,做下一夢。
夢到一園,梅花樹下,立著個美人,不長不短,如送如迎。說道:「柳生,柳生,遇俺方有姻緣之分,發跡之期。」因此改名夢梅,春卿為字。正是:「夢短夢長俱是夢,年來年去是何年!」
【九回腸】〔解三酲〕雖則俺改名換字,俏魂兒未卜先知?定佳期盼煞蟾宮桂,柳夢梅不賣查梨。還則怕嫦娥妒色花頹氣,等的俺梅子酸心柳皺眉,渾如醉。〔三學士〕無螢鑿遍了鄰家壁,甚東牆不許人窺!有一日春光暗度黃金柳,雪意沖開了白玉梅。
〔急三槍〕那時節走馬在章台內,絲兒翠、籠定個百花魁。雖然這般說,有個朋友韓子才,是韓昌黎之後,寄居趙佗王台。他雖是香火秀才,卻有些談吐,不免隨喜一會。門前梅柳爛春暉,見君王覺後疑。心似百花開未得,託身須上萬年枝。
三、《牡丹亭》第三出 訓女
【滿庭芳】〔外扮杜太守上〕西蜀名儒,南安太守,幾番廊廟江湖。紫袍金帶,功業未全無。華發不堪回首。意抽簪萬里橋西,還只怕君恩未許,五馬欲踟躕。「一生名宦守南安,莫作尋常太守看。到來只飲官中水,歸去惟看屋外山。」
自家南安太守杜寶,表字子充,乃唐朝杜子美之後。流落巴蜀,年過五旬。想廿歲登科,三年出守,清名惠政,播在人間。內有夫人甄氏,乃魏朝甄皇後嫡派。此家峨眉山,見世出賢德。
夫人單生小女,才貌端妍,喚名麗娘,未議婚配。看起自來淑女,無不知書。今日政有餘閑,不免請出夫人,商議此事。正是:「中郎學富單傳女,伯道官貧更少兒。」
【繞池游】〔老旦上〕甄妃洛浦,嫡派來西蜀,封大郡南安杜母。〔見介〕〔外〕「老拜名邦無甚德,〔老旦〕妾沾封誥有何功!〔外〕春來閨閣閑多少?〔老旦〕也長向花陰課女工。」
〔外〕女工一事,想女兒精巧過人。看來古今賢淑,多曉詩書。他日嫁一書生,不枉了談吐相稱。你意下如何?〔老旦〕但憑尊意。
【前腔】〔貼持酒台,隨旦上〕嬌鶯欲語,眼見春如許。寸草心,怎報的春光一二!〔見介〕爹娘萬福。〔外〕孩兒,後面捧著酒餚,是何主意?〔旦跪介〕今日春光明媚,爹娘寬坐後堂,女孩兒敢進三爵之觴,少效千春之祝。〔外笑介〕生受你。
【玉山頹】〔旦進酒介〕爹娘萬福,女孩兒無限歡娛。坐黃堂百歲春光,進美酒一家天祿。祝萱花椿樹,雖則是子生遲暮,守得見這蟠桃熟。〔合〕且提壺,花間竹下長引著鳳凰雛。〔外〕春香,酌小姐一杯。
【前腔】吾家杜甫,為飄零老愧妻孥。〔淚介〕夫人,我比子美公公更可憐也。他還有念老夫詩句男兒,俺則有學母氏畫眉嬌女。〔老旦〕相公休焦,倘然招得好女婿,與兒子一般。〔外笑介〕可一般呢!〔老旦〕「做門楣」古語,為甚的這叨叨絮絮,才到中年路。
〔合前〕〔外〕女孩兒,把台盞收去。〔旦下介〕〔外〕叫春香。俺問你小姐終日綉房,有何生活?〔貼〕綉房中則是綉。〔外〕綉的許多?〔貼〕綉了打綿。〔外〕甚麼綿?〔貼〕睡眠。
〔外〕好哩,好哩。夫人,你才說「長向花陰課女工」,卻縱容女孩兒閑眠,是何家教?叫女孩兒。〔旦上〕爹爹有何分付?〔外〕適問春香,你白日眠睡,是何道理?假如刺綉餘閑,有架上圖書,可以寓目。他日到人家,知書知禮,父母光輝。這都是你娘親失教也。
【玉抱肚】宦囊清苦,也不曾詩書誤儒。你好些時做客為兒,有一日把家當戶。是為爹的疏散不兒拘,道的個為娘是女模。
【前腔】〔老旦〕眼前兒女,俺為娘心蘇體劬。嬌養他掌上明珠,出落的人中美玉。兒啊,爹三分說話你自心模,難道八字梳頭做目呼。
【前腔】〔旦〕黃堂父母,倚嬌痴慣習如愚。剛打的鞦韆畫圖,閑榻著鴛鴦綉譜。從今後茶餘飯飽破工夫,玉鏡台前插架書。〔老旦〕雖然如此,要個女先生講解才好。〔外〕不能勾。
【前腔】後堂公所,請先生則是黌門腐儒。〔老旦〕女兒啊,怎念遍的孔子詩書,但略識周公禮數。〔合〕不枉了銀娘玉姐只做個紡磚兒,謝女班姬女校書。〔外〕請先生不難,則要好生管待。
【尾聲】說與你夫人愛女休禽犢,館明師茶飯須清楚。你看俺治國齊家、也則是數卷書。往年何事乞西賓,(柳宗元)主領春風只在君。伯道暮年無嗣子,(苗發)女中誰是衛夫人?
四、《牡丹亭》第四齣 腐嘆
【雙勸酒】〔末扮老儒上〕燈窗苦吟,寒酸撒吞。科場苦禁,蹉跎直恁!可憐辜負看書心。吼兒病年來迸侵。「咳嗽病多疏酒盞,村童俸薄減廚煙。爭知天上無人住,吊下春愁鶴發仙。」自家南安府儒學生員陳最良,表字伯粹。
祖父行醫。小子自幼習儒。十二歲進學,超增補廩。觀場一十五次。不幸前任宗師,考居劣等停廩。兼且兩年失館,衣食單薄。這些後生都順口叫我「陳絕糧」。因我醫、卜、地理,所事皆知,又改我表字伯粹做「百雜碎」。
明年是第六個旬頭,也不想甚的了。有個祖父葯店,依然開張在此。「儒變醫,菜變齏」,這都不在話下。昨日聽見本府杜太守,有個小姐,要請先生。好些奔競的鑽去。
他可為甚的?鄉邦好說話,一也;通關節,二也;撞太歲,三也;穿他門子管家,改竄文卷,四也;別處吹噓進身,五也;下頭官兒怕他,六也;家裡騙人,七也。為此七事,沒了頭要去。他們都不知官衙可是好踏的!況且女學生一發難教,輕不得,重不得。
倘然間體面有些不臻,啼不得,笑不得。似我老人家罷了。「正是有書遮老眼,不妨無葯散閑愁。」〔丑扮府學門子上〕「天下秀才窮到底,學中門子老成精。」〔見介〕陳齋長報喜。〔末〕何喜?〔丑〕杜太爺要請個先生教小姐,掌教老爺開了十數名去都不中,說要老成的。
我去掌教老爺處稟上了你,太爺有請帖在此。〔末〕「人之患在好為人師」。〔丑〕人之飯,有得你吃哩。〔末〕這等便行。〔行介〕
【洞仙歌】〔末〕咱頭巾破了修,靴頭綻了兜。〔丑〕你坐老齋頭,衫襟沒了後頭。〔合〕硯水漱凈口,去承官飯溲,剔牙杖敢黃齏臭。
【前腔】〔丑〕咱門兒尋事頭,你齋長干罷休?〔末〕要我謝酬,知那裡留不留?〔合〕不論端陽九,但逢出府游,則捻著衫兒袖。〔丑〕望見府門了。〔丑〕世間榮樂本逡巡,〔末〕誰睬髭須白似銀?〔丑〕風流太守容閑坐,〔合〕便有無邊求福人。
(7)牡丹亭第二出擴展閱讀
《牡丹亭》的愛情描寫,具有過去一些愛情劇所無法比擬的思想高度和時代特色。作者明確地把這種叛逆愛情當作思想解放、個性解放的一個突破口來表現,不再是停留在反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這一狹隘含義之內。
作者讓劇中的青年男女為了愛情,出生入死,除了濃厚浪漫主義色彩之外,更重要的是賦予了愛情能戰勝一切,超越生死的巨大力量。戲劇的嶄新思想是通過嶄新的人物形象來表現的,《牡丹亭》最突出的成就之一。
無疑是塑造了杜麗娘這一人物形象,為中國文學人物畫廊提供了一個光輝的形象。杜麗娘性格中最大的特點是在追求愛情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堅定執著。她為情而死,為情而生。她的死,既是當時現實社會中青年女子追求愛情的真實結果,同時也是她的一種超越現實束縛的手段。
㈧ 湯顯祖<牡丹亭 驚夢>全文翻譯
麗娘游園歸來,睏倦了,便伏幾小睡,卻作了個甜美的夢:夢見一個小生,拿著柳枝,向她說道:「小生那一處不尋訪小姐來,卻在這里。
恰好在花園內折取垂柳半枝,姐姐,你既通書史,可作詩以賞此柳乎?」麗娘沒有答話,只是想:「這生素昧平生,何因到此?」小生一笑,唱道:「則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兒閑尋遍。在幽閨自憐。」便牽麗娘衣袖,轉過芍葯欄前湖山石邊說話去了。
麗娘怎會在夢中與一素昧平生的人幽會呢?原來一直受封建禮教禁銅的麗娘,沒有人與她說過知心話。與她最親近的母親,看她睡個午覺,也要說不符家教,看她綉對鴛鴦,也不以為然。
麗娘委實寂寞得很,渴望有人關心她同情她,當夢中人說出這「似水流年,如花美眷」八個字時,動魄驚心,怎能不引為知己?以柳枝求題,也不是一般市俗之見,他不是捧來珠光寶氣的首飾,而是分文不值的垂柳枝。
戲里有一折「寫真」,描寫杜麗娘作自畫像,可見她有很高的藝術修養,在她眼裡,藝術價值與實用價值、經濟價值之間並不劃等號,一草一木都可人畫,對金銀珠寶、烏紗玉帶卻看不上眼。在這一點上,他們又有了共同語言。心靈上的相通,在麗娘看來是頭等重要的事,與此人為伴是幸福的,輕輕地一牽,便隨他而去了。
拓展資料
賞析
《游園驚夢》小說的最終主題——人生如夢
作者在這篇小說里,苦心經營製造「夢」的意象。夢境和仙境,十分相像,只有一點大異:仙境是永恆的,夢境是短暫的。人類往往不願面對「人生有限」「世事無常」的悲苦事實,卻躲藏入「一切如故」的自欺幻想里。然而,俗語說得好,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
今晚竇夫人這棟「上上下下燈火通明,亮得好像燒著了一般」的大樓公館,哪裡持得了多久,轉眼間就會燈火熄滅,燒成灰燼。今晚的錢夫人,就是明天的竇夫人。
小說的主人公藍田玉由一位崑曲藝人一躍成為錢將軍夫人,也曾經風華蹁躚,烜赫一時,「筵席之間,十有八九的主位,倒是她佔先的。」然而這一切都是「從前錢鵬志在的時候」,現在她不過是一個落魄夫人,王謝堂前的燕子,落入了百姓人家。
烜赫與沒落,構成刺激性的對照。對於沒落,是無奈的現實,錢夫人無力去改變,於是就只剩下追憶與懷戀,自己並不能超脫出來,把這一切視若浮雲。竇公館門前兩旁的汽車,大多是公家的黑色小汽車,「錢夫人坐的計程車開到門口她便命令司機停了下來」。
這一細節動作,表現錢夫人還很在意自己的面子,遮掩自己沒落的現實。在筵會中,錢夫人幾次有意識地或潛意識地回憶起自己風華蹁躚時候的場景,與現實的筵會做比照,折射出錢夫人對過去的懷戀。
作者對過去生活的追憶更多的是在心理情感上對故國的眷戀。在這里,故國不僅僅是祖國大陸、舊時家園,而是一種情感,一種對舊時在心理上的認同感、歸屬感。故國更多的是一種心理情感,而祖國大陸、舊時家園只是承載這種情愫的載體。這種情愫,以鄉愁的形式表現出來。
例如,錢夫人總覺得「台灣的衣料粗糙,光澤扎眼,尤其是絲綢,哪裡及得上大陸貨那麼細致,那麼柔熟?」「台灣的花雕到底不及大陸的那麼醇厚,飲下去終究有點割喉的。」這種對台灣的不認同感,並不僅僅得自於錢夫人自己,而是敗走台灣的人的普遍的心理情緒。
比如來台幾十年,竇公館請客仍用上海的廚子,劉副官仍頑固地操著蘇北的口音。這些都是去國之人的鄉愁的整體表現,他們對台灣、對台灣的現狀並沒有認同感、歸屬感,而是頑固地堅持過去的生活(比如票友會),頑固地眷戀著大陸。
這些人在白先勇認為都是一群「流浪的中國人」,他們退走大陸,在台灣又不能融入和歸屬,他們沒有自己的家園,在心理情感上處於漂泊狀態,所以對故國懷有強烈的眷念。白先勇對於中國的傳統文化是有著深刻的認同感的,在《游園驚夢》這部小說里擇取崑曲票友聚會也是有象徵意義的。
在六十年代,作為「中國表演藝術中最精緻最完美的一種形式」的崑曲也已經式微了,受到歐美電影等新興文化的強烈沖擊。小說中堅持喜愛和追憶崑曲這種傳統藝術的,都是一些從大陸敗走的遺民如錢夫人、竇夫人、余參軍等。他們既是政治上的遺民,也是傳統文化上的遺民。
台灣本土的人脫離大陸本土文化的母體,對這些傳統文化並沒有多高的欣賞能力,也就沒有多少眷戀。人心不古作為一種現實,文化遺民們無力去改變,便只有承認,而他們對崑曲的堅持和喜愛,僅僅是對故舊文化的懷念,也是作者文化鄉愁的表現。
我們中國傳統文化,有一個光輝燦爛的過去。可是就因為太講究純美、純粹精神,絲毫不肯接受現實俗世的污染,在今日的平民世界裡,已和一般人的生活幾乎完全脫節,再也無法受到欣賞和了解。
於是人人遺棄古老優美的中國文化,趨奔迎接嶄新通俗的西洋文化,正如清乾隆年間,通俗的「花部」亂彈終於取代了優美的「雅部」崑曲。如此,小說里錢夫人的今昔感觸,以及往日悼念,就有了更深一層的含義,而《游園驚夢》也就變得好像是作者對我們五千年傳統文化的一闕輓歌。
如此,《游園驚夢》小說,從錢夫人個人身世的滄桑史,擴大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特別是貴族文化——的滄桑史。
同樣的暗示含義,亦可引申到社會型態問題上,那就是,影射貴族階級和農業社會的沒落,平民階級和工業社會的騰起,小說結尾,竇夫人問錢夫人:「你這么久沒來,可發覺台北變了些沒有?」錢夫人沉吟了半晌,側過頭來答道:「變多唆。」走到房門口的時候,她又輕輕的加了一句:「變得我都快不認識了——起了好多新的高樓大廈。」
「變」一字,就是這篇小說的中心主題。「起了好多新的高樓大廈」,即比喻工商業社會之興起。我們還注意到,今日宴會里唱《游園》的後起之秀,是徐「太太」,不是徐「夫人」。作者如此暗示:「上流社會」雖然還存在,「貴族階級」卻已隱逝無蹤。
㈨ 《牡丹亭》中第一本第二出「刮盡鯨鰲背上霜,寒儒偏喜住炎方。」什麼意思為什麼說寒儒喜歡住南方
指的是雖然努力學習但科舉始終不中,更加貧困。因南方人多,文風濃厚,科舉往往是百中、千中取一,故寒儒偏多。
㈩ 《離魂》是《牡丹亭》的第幾出誰有《離魂》的原文
《牡丹亭》原著中沒有《離魂》,《牡丹亭》原著中沒有《離魂》,脂硯齋提到的《離魂》是《牡丹亭》的崑曲演出本,這一出在《牡丹亭》原著中是第二十齣,寫麗娘去世,所以脂硯齋說「伏黛玉之死」。
牡丹亭的目錄戲:
(10)牡丹亭第二出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湯顯祖自幼心性靈慧,才華卓越,但因時運不濟、兼得罪權貴而四次科舉考試失利,使湯顯祖對科舉制度的弊端與權貴以勢壓人、惡意報復的醜陋面目有了清醒深刻的認識,人生之路上的磨難未能改變湯顯祖堅持自我、重視德行的做人准則,反而造就了他堅定意志、注重操守品行的風格。
不久,身處官場險途的湯顯祖慢慢消減了其經世致用的雄心壯志,上疏貶官事件後,湯顯祖下定決心告別官場,將滿腔報國熱情投注於戲曲創作之中。重情重義的湯顯祖始終將「情」與「志」緊密相聯,並指出「萬物之情各有其志」,很早就開始嘗試以言情主題為核心開展戲曲創作。
而湯顯祖與好友之間「夢生於情」、「情生於適」的友情互動帶給了他特別的感情體會,最終促使湯顯祖走上「因情成夢、因夢成戲」的創作之路。
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湯顯祖辭官,回到家鄉江西臨川縣的鄉村閑居。這一年他49歲。他在生活中耳聞目儲了一些青年男女的愛情遭遇,這些經歷激起了他的創作感情。回鄉不久,他就開始了《牡丹亭還魂記》的寫作。《牡丹亭還魂記》據明人小說《杜麗娘慕色還魂》改編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