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刺蛾類
1. 這是什麼蟲子
【褐邊綠刺蛾】(Latoia consociaWalker)的幼蟲。
別名: 青刺蛾、褐緣綠刺蛾、四點刺蛾、曲紋綠刺蛾、洋辣子 。屬鱗翅目、刺蛾科綠刺蛾屬。寄於大葉黃楊、月季、海棠、桂花、牡丹、芍葯、蘋果、梨、桃、李、杏、梅、櫻桃、棗、柿、核桃、珊瑚、板栗、山楂等果樹和楊、柳、懸鈴木、榆等林木。幼蟲取食葉片,低齡幼蟲取食葉肉,僅留表皮,老齡時將葉片吃成孔洞或缺刻,有時僅留葉柄,嚴重影響樹勢。
成蟲夜間活動,有趨光性;白天隱伏在枝葉間、草叢中或其他蔭蔽物下。除此之外青刺蛾產卵排成塊狀外,其餘兩種的卵,多散產在葉背面。幼蟲孵化後,低齡期有群集性,並只咬食葉肉,殘留膜狀的表皮;大齡幼蟲逐漸分散為害,從葉片邊緣咬食成缺刻甚至吃光全葉;老熟幼蟲遷移到樹干基部、樹枝分叉處和地面的雜草間或土逢中作繭化蛹。
2. 牡丹花長蟲怎麼辦
牡丹花除蟲的方法:
1、可以用煙草液除蟲。煙草含有煙鹼,對蚜蟲、紅蜘蛛、螞蟻等有很強的觸殺作用,也具有熏蒸和胃毒作用。取煙草末或煙絲20克,加水500克浸泡24小時後過濾,濾液再加入2%的肥皂水500克,噴於有蟲患的葉面;也可不加肥皂水直接將濾液噴於盆土及盆底周圍,可殺土壤中害蟲。
2、可以到花店那裡買小瓶的殺蟲劑,或者農葯落果,少量的噴灑在葉子上面,或叫花店的老闆給你建議。然後觀察下效果,有蜘蛛網或小蟲,是因為空氣乾燥,缺少水分,把花放在通風的多地方,多撒點水會對花好些。
3、取肥皂和熱開水按1:50的溶解後噴施,因肥皂可堵塞害蟲的呼吸器官至其死亡,對蚜蟲、蚧殼蟲有效。
(2)牡丹刺蛾類擴展閱讀:
牡丹性喜溫暖、涼爽、乾燥、陽光充足的環境。喜陽光,也耐半陰,耐寒,耐乾旱,耐弱鹼,忌積水,怕熱,怕烈日直射。適宜在疏鬆、深厚、肥沃、地勢高燥、排水良好的中性沙壤土中生長。酸性或黏重土壤中生長不良。
充足的陽光對其生長較為有利,但不耐夏季烈日暴曬,溫度在25℃以上則會使植株呈休眠狀態。開花適溫為17-20℃,但花前必須經過1-10℃的低溫處理2-3個月才可。
最低能耐-30℃的低溫,但北方寒冷地帶冬季需採取適當的防寒措施,以免受到凍害。南方的高溫高濕天氣對牡丹生長極為不利,因此,南方栽培牡丹需給其特定的環境條件才可觀賞到奇美的牡丹花。
3. 牡丹花有哪些病蟲害
1.灰霉病,幼苗到成株的莖葉花芽都可侵害,幼苗受害,莖基初呈暗綠色水漬狀不定型病斑,後變褐色,病部凹腐。葉片和葉柄受害初現圓形褐色並有不規則狀輪紋,病斑發生在葉尖與葉緣處,花感病褐腐,病莖折斷,上有黑色球形菌核,遇潮濕天氣上生灰褐色霉層。
病菌在病殘體及土壤中越冬,風雨傳播,6~7月易發病。發病期可用80%的代森鋅500倍,百菌清800倍,10~15天噴一次。
2.紅斑病,危害葉、嫩莖,葉部被害現褪綠色略突起圓形小點,擴大成褐色圓形或不規則大斑,具淺褐色輪紋,葉背有淺綠霉層。莖部受害出現褐色長圓形斑,邊緣略突起,中央開裂稍下陷。病菌在病殘莖株與病果殼上越冬,氣流傳播,只有1次再侵染,病的嚴重與否決定於初侵染,高溫少雨不利病菌生長。早春萌芽前噴波美3~5度石硫合劑或50%多菌靈1000倍,殺死病菌,展葉後每隔10~15天噴多菌靈1000倍一次,連噴3~4次。
3.褐斑病<,感病後葉面產生圓形斑點,擴大呈褐色或黑色,具同心輪紋,上有黑色霉點,葉枯死。病菌在病葉越冬,風雨傳播,7~9月發病重。發病期間可用代森鋅400~600倍噴布,10~15天噴1次。
4.根結線蟲病,侵害新生營養根,產生近圓形花椒粒大小的根結,表現地上部葉尖,葉緣皺縮、變黃,全葉枯焦、早落。是由一種叫北方根結線蟲引起的病害。可採用檢疫,清除野生寄主(紫花地丁),輕病株,用49℃溫水浸根30分鍾殺死線蟲後再種。土壤用15%涕滅威顆粒劑,每平方米1.2~5.6克,摻上細土後施入種植穴內。
蟲害有介殼蟲、金龜子、刺蛾、卷葉蛾、天牛及地下害蟲,及時噴葯防治。
4. 刺蛾類的分布情況是怎樣的
刺蛾類害蟲分布廣,食性雜,可為害龍眼、荔枝、蘋果、李、杏、柑橘、棗、柿、櫻桃等多種植物。龍眼、荔枝上常見刺蛾有扁刺蛾和褐邊綠刺蛾(別名青刺蛾),屬鱗翅目,刺蛾科。幼蟲取食葉片,一般食成缺刻狀,低齡僅食葉肉,高齡食量大增。嚴重發生時,大部分被蠶食殆盡,影響樹勢。
5. 這是什麼蟲
刺蛾
刺蛾是鱗翅目刺蛾科昆蟲的通稱,大約有500種。分布全球,多數在熱帶。幼蟲肥短,蛞蝓狀。無腹足,代以吸盤。行動時不是爬行而是滑行。有的幼蟲體色鮮艷,附肢上密布褐色刺毛,像亂蓬蓬的頭發,結繭時附肢伸出繭外,用以保護和偽裝。受驚擾時會用有毒刺毛螫人,並引起皮疹。以植物為食。在卵圓形的繭中化蛹,繭附著在葉間。刺蛾幼蟲多被稱為荊條虎,在東北稱為洋辣子(方言),作繭稱為洋辣罐(方言)。山東東部方言稱為瘄子毛,八街毛子,觸子毛。
中文學名
刺蛾
別稱
扁刺蛾、荊條虎、八角蟲、八角罐、帶刺毛毛蟲 、毛蟲
界
動物界
門
節肢動物門
亞門
六足亞門
綱
昆蟲綱
亞綱
有翅亞綱
目
鱗翅目
科
刺蛾科
分布區域
分布全球,多數在熱帶
[別名]荊條虎、吧唧毛、扁刺蛾、八角蟲、八角罐、洋辣子、羊蠟罐、白刺毛、絆腳子、 炸辣子、火辣子、刺蛾幼蟲、播刺貓、洋拉子、帶刺毛毛蟲、蟄了毛子、帶刺的毛毛蟲、播次貓、毛蟲、毛辣子、洋辣罐、辣毛、洋辣子毛、臊毛枷子、刺毛蟲、巴夾子 、活辣錢、刷木架子、拾蟄子、觸子毛等。
[學名] Thosea sinensis (Walker)
[英文名]slug caterpillar moth
[ 目 ]鱗翅目
[ 科 ]剌蛾科
[寄主]麻類、桑樹、茶樹、蘋果、梨、桃、李、杏、櫻桃、山楂、海棠、大棗、野酸棗、柿、石榴、栗、核桃、柑桔、榆、槐樹、榆錢樹、楊樹等多種果木;及葯用植物、花卉等。多在玉米葉面出現。
[為害特點]幼蟲啃食葉。(低齡啃食葉肉;稍大則成缺刻和孔洞。嚴重時食成光稈。)
6. 刺蛾類的防治方法
1、挖除樹基四周土壤中的蟲繭,減少蟲源。
2、幼蟲盛發期噴灑80%敵敵畏乳油12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50%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25%亞胺硫磷乳油l000倍液、25%愛卡士乳油1500倍液、5%來福靈乳油3000倍液。
3、如果被其毒刺所蟄到會非常疼痛,由於毒液呈酸性,可以用食用鹼或者是小蘇打稀釋後塗抹。也可使用風油精。如果條件所限可以用肥皂水塗抹,都有利於治療毒液帶來的皮疹、水泡或者疼痛。
4、用泡桐汁塗抹30秒疼痛消失。
(6)牡丹刺蛾類擴展閱讀:
北方年生1代,長江下游地區2代,少數3代。均以老熟幼蟲在樹下3—6cm土層內結繭以前蛹越冬。1代區5月中旬開始化蛹,6月上旬開始羽化、產卵,發生期不整齊,6月中旬一8月上旬均可見初孵幼蟲,8月為害最重,8月下旬開始陸續老熟入土結繭越冬。
2—3代區4月中旬開始化蛹,5月中旬一6月上旬羽化。第1代幼蟲發生期為5月下旬一7月中旬。第2代幼蟲發生期為7月下旬一9月中旬。第3代幼蟲發生期為9月上旬一10月。
以末代老熟幼蟲入土結繭越冬。成蟲多在黃昏羽化出土,晝伏夜出,羽化後即可交配,2天後產卵,多散產於葉面上。卵期7天左右。幼蟲共8齡,6齡起可食全葉,老熟多夜間下樹入土結繭。
7. 請問這是什麼蛾
飛蛾。是一千種可以飛而一喜歡燈光的小動物。
8. 為害棗樹的刺蛾種類較多,如何集中防治
為害棗樹的刺蛾種類有黃刺蛾、褐緣綠刺蛾、棕邊綠刺蛾、扁刺蛾、油桐黑刺蛾等十多種。這些種類的刺蛾分布廣,食性雜,均以幼蟲食害棗葉,大發生年份常將棗樹上部葉片吃個凈光,使產量大減。為害棗樹的刺蛾,其發生時期,生活習性和防治方法都比較相近,除黃刺蛾和黑紋白刺蛾在樹枝上結鈣質繭越冬外,其他種類都在樹下根頸附近4~7厘米的淺層土中作鈣質繭越冬。刺蛾幼蟲胸腹部常有明顯的刺毛或枝刺等,很容易識別。防治時可採取下列措施:
(1)搜集樹枝上和根基附近土中的蟲繭敲碎消毀。
(2)在幼蟲發生期噴葯殺蟲。
(3)黃刺蛾繭可被上海青蜂及黑小蜂等天敵寄生,被寄生的蟲繭便不能羽化為成蟲,所以在採取前兩種防治措施的同時,應盡量避免傷害天敵昆蟲。
9. 這是什麼蟲
樹葉上長出的蟲,有時菜葉上也會有,專吃植物葉,它的名字各地的叫法不一樣,在我們老家叫它「洋辣子」,這東西有毒,其毛刺著人後,就會火辣辣的疼。
10. 牡丹怎樣防治蟲害
1.介殼蟲類
為害牡丹的介殼蟲主要有:柿綿蚧、臀紋粉蚧、日本龜蠟蚧、角蠟蚧等。
防治方法主要有:①加強檢疫,嚴禁調運帶蟲苗木;引進苗木應注意檢查;②一般每7~10天一次,連續2~3次。噴施40%氧化樂果1000~1500倍液,50%馬拉硫磷乳劑800~1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000~2000倍液。噴葯要均勻周到。若蠟殼已形成,則噴葯難以生效。此外,也可用呋喃丹液於根澆灌,經植物體內吸收後毒殺,效果良好;③人工防治,當發現個別枝葉中有介殼蟲時,可用軟刷輕輕刷除,或剪去蟲枝集中燒毀。要求刷凈、剪凈,切勿亂扔;④保護和利用天敵。
2.刺蛾類
為害牡丹的刺蛾主要有黃刺蛾、扁刺蛾和桑褐刺蛾等。
防治方法:敲除樹幹上越冬蟲繭,利用成蟲趨光性設置黑光燈誘捕成蛾;初孵幼蟲有群集性,可摘除蟲葉消滅之;保護廣肩小蜂、上海青蜂等天敵。嚴重時可進行葯物防治。
3.蟎類
牡丹上見有山楂葉蟎為害。該蟲屬葉蟎科葉蟎屬,亦稱山楂紅蜘蛛,主要以成蟎和若蟎群集在葉脈兩側吮吸汁液為害,使被害葉片呈現失綠斑點。該蟲1年發生6~9代,以受精雌成蟎在樹幹上主枝、側枝的粗皮縫隙、枝條及樹干基部附近土隙中越冬,雄蟲入冬前已死亡。翌春3~4月,越冬代雌成蟎危害芽。夏季高溫、乾旱有利該蟲發生,7~8月為全年繁殖最盛時期。嚴重時,受害葉枯黃,甚至早期脫落。若幼蟎活潑,成蟎不活潑,群棲於葉背吐絲結網。卵多產於葉背主脈兩側。卵期春季約10天,夏季約5天。一般9月出現越冬蟲態,11月下旬全部越冬。
防治方法:徹底清除雜草和枯枝落葉。被害植株應於秋季越冬前在樹幹上束草,誘集越冬雌蟎,翌春收集燒毀。人工刮除受害植株上粗皮、翹皮,並予燒毀。成蟎、若蟎盛發期,噴50%三氯殺蟎醇1500倍液或選用三氯殺蟎碸可濕性粉劑1500~2000倍液,或40%樂果乳油1500倍液。冬季噴3波美度石硫合劑。嚴重時10~15天噴1次,連續2~3次。
4.天牛類
為害牡丹的主要有中華鋸花天牛,分布於山東等地。該蟲在山東菏澤3年完成1個世代,以幼蟲在牡丹根莖處越冬。
防治方法:①在該蟲化蛹期中耕鬆土有破壞蛹室、壓低蟲口密度的作用;其天敵有小黃色螞蟻,化蛹前後寄生率為5%,對其發生有抑製作用;②熏蒸:在牡丹移栽時,挖坑用塑料薄膜密封處理牡丹苗,用磷化鋁片劑熏殺,每立方米用葯2片(磷化鋁每片3.3克)。生長期(4月中旬)可單株熏殺,每株1片,效果良好。
5.金龜甲類
為害牡丹的金龜甲有華北大黑鰓金龜、暗黑鰓金龜、黑絨鰓金龜、蘋毛麗金龜等9種。
金龜甲幼蟲統稱蠐螬,體近圓筒形,常彎曲成「C」字形,乳白色,密被棕褐色細毛,頭橙黃色或黃褐色,有胸足3對,無腹足。尾部腹面剛毛的排列是區別成蟲的重要依據。
華北大黑鰓金龜在洛陽1~2年發生1代,幼蟲、成蟲均在土中越冬。成蟲每年4月中旬以後開始活動,5月中旬至6月中旬為其活動高峰。成蟲以晚上8~11時活動最盛,如果牡丹園有雜草,則多取食雜草,無雜草時則取食牡丹葉片。
春季10厘米深土層地溫上升至10℃時幼蟲(蠐螬)上移並集中到20厘米深以上的根部取食。由於牡丹根系發達,幼蟲很少轉移危害,只有當植株受害死亡或即將死亡時,才移到鄰株危害。被害株長勢衰弱,葉片發黃,嚴重時全株死亡。而且由於幼蟲危害造成根部大量傷口,土壤中的鐮刀菌大量侵入,導致牡丹根腐嚴重發生。當冬季10厘米地溫下至10℃以下時,幼蟲向土壤深處移動,一般在30~40厘米深處越冬。
①成蟲防治:金龜甲成蟲一般均具有假死性,可用人工振落捕殺。此外,夜行性金龜甲成蟲大多有趨光習性,可設置黑光燈誘殺。5月中旬至6月中旬、成蟲發生盛期可噴灑90%敵百蟲、80%敵敵畏、40%氧化樂果、50%馬拉硫磷等1000~1500倍液毒殺;成蟲羽化盛發期在苗木下地面上噴500~800倍液的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的40%氧化樂果乳油+300倍液的氯丹混合液,澆水後噴灑最好;成蟲取食為害時,噴1000倍液的50%辛硫磷乳油。
②幼蟲防治:注意園圃地必須使用腐熟有機肥,或用能殺死蠐螬的農葯與堆肥混合施用。苗木移栽前用30%呋喃丹顆粒劑、5%甲基異柳磷顆粒劑,每公頃45~75千克,拌細土450~750千克,均勻撒施,然後耕翻,亦可用50%辛硫磷顆粒劑每公頃30.0~37.5千克處理土壤。苗木栽植前用40%甲基異柳磷乳劑1000倍液整株浸蘸3~5秒後晾1~2天後栽植,兼治根結線蟲病。植株受到危害時,可打洞澆灌50%辛硫磷乳油、25%乙醯甲胺磷、50%磷胺等1000~1500倍液。
6.白蟻
銅陵等牡丹產區有白螞蟻為害。主要為害根頸和枝幹,啃食木質纖維。被害植株的莖幹上有泥封蟻道。4月下旬至6月,10月至11月危害最嚴重。
防治方法:①人工挖巢,順蟻道尋找蟻巢,消滅蟻群;②敲剝被害植株莖幹上的蟻道,注入滅蟻靈。也可在園地中堆放拌有滅蟻靈的枯枝落葉或草皮,進行誘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