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丁香的中葯

丁香的中葯

發布時間: 2022-01-14 19:30:00

㈠ 中葯里丁香有何作用

丁香又名「雞舌香」,在古代,它曾為治療口臭立下過汗馬功勞。

相傳,唐代著名的宮廷詩人宋之問在武則天掌權時曾充任文學侍從,他自恃長像儀表堂堂,又滿腹詩文,理應受到武則天的重用。可事與願違:武則天一直對他避而遠之。他百思不得其解,於是寫了一首詩呈給武則天以期得到重視,誰知武則天讀後對一近臣說:「宋卿哪方面都不錯,就是不知道自己有口臭的毛病。」宋聞之羞愧無比,從此之後,人們就經常看見他口含丁香以解其臭。由此,有人趣稱丁香為「古代的口香糖」。

經常嚼口香糖可以增加唾液分泌,從而更好地清潔口腔與牙齒,但是,醫學專家卻不主張將嚼口香糖作為一種時尚來倡導,尤其是過多、過長時間咀嚼口香糖有可能對健康產生不良影響。<<<<嚼口香糖 別超過一刻鍾!

丁香是一味古老的中葯,由於其形狀像釘子、有強烈的香味而得此名。在長沙馬王堆漢墓發現的西漢古屍手中就曾握有丁香。丁香有公丁香、母丁香之分。人們常把未開放的花蕾稱為「公丁香」,而把成熟的果實稱為「母丁香」,其用法與用量基本相同。

中醫認為,丁香味辛、性溫,具有溫中降逆、補腎助陽的作用。

此外,丁香還是一味很好的溫胃葯,對由寒邪引起的胃痛、嘔吐、呃逆、腹痛、泄瀉等,均有良好的療效。以丁香治牙痛、口腔潰瘍也有一定的良效。取丁香1~2粒含口中治療口臭的方法現今仍可用之,且療效甚佳,口臭者不妨一試。

㈡ 丁香茶的功效和禁忌

丁香茶的功效:主要用於泡茶或者入葯,其葯理作用為養胃抗菌,健胃驅風,溫中內壯陽,下氣降逆。

禁忌:容不能與鬱金香同時飲用,不適合胃熱人群、口舌生瘡人群。

(2)丁香的中葯擴展閱讀:

丁香茶的作用

1、養胃

其主要的功能是起到溫中壯陽,下氣降逆的作用。一般3到5克泡茶,為治療胃寒呃逆的重要葯物。凡屬呃聲低微,並有形寒氣弱、胸悶脈遲者。治療消化不良、急性胃腸炎而有腹痛、冷厥、反胃、吐瀉等。

2、改善消化不良

治療消化不良、急性胃腸炎而有腹痛、冷厥、反胃、吐瀉等,中醫認為,丁香的功效為溫中、暖腎、降逆。可用於治療打嗝和因消化不良引起的腹脹、腹瀉、嘔吐、口臭等症。

3、抑制幽門螺旋桿菌

一般的胃炎患者都含有幽門螺旋桿菌,而幽門螺旋桿菌的大量繁殖可能會誘發胃癌,丁香茶中特有的丁香酚,能夠有效的抑制幽門螺旋桿菌的活性,從而達到抑制和殺死幽門螺旋桿菌的效果。

4、治療口臭

丁香的芳香氣可以壓住因胃火上升或牙周炎之類而引發的口臭氣等。

丁香基本是沒有副作用的,至少到現在還沒有發現有關於丁香的副作用的報道,丁香茶的適用人群除了口臭者,脾胃虛寒者、嘔吐者同樣適用,而熱病及陰虛內熱者忌服 。

㈢ 中葯:丁香是用來幹嘛的

丁香(附:母丁香)
丁香形狀略似釘,萼部圓柱蕾球形,
入水垂直油性足,胃寒嘔呃用之靈。
[來源] 為桃金娘科常綠喬木植物丁香Eugenia caryophgllata Thunb.的乾燥花蕾;
[產地] 主產於坦尚尼亞、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地,我國廣東亦有栽培
[採收] 通常在9月至次年3月間.花蕾由青轉為鮮紅時採收。除去花梗,曬干,
[葯材形狀] 稍似丁字狀,長1-2cm,上端近球形,直徑約0.5cm,下端部類圓柱形而略扁,向下漸狹,呈紅棕色或暗棕色,表面有顆粒狀突起,用指甲刻劃時有油滲出。萼四片,三角形,肥厚,十字狀分開。膜質,覆瓦狀抱合成球形,花瓣內有多數向內彎曲的雄蕊:質堅而重,入水則管垂直下沉(與已去油的丁香區別)、香氣濃郁,味辣,後微麻舌感。
以個大、完整、鮮紫棕色、香氣濃裂、油多、入水下沉者為佳。故臨床有大花丁香,紫丁香之名,以強調優質飲片入葯。
[炮製] 除去雜質,篩去灰屑。用時搗碎。
[成分] 花蕾含揮發油,油中主要成分為丁香油酚,另為B一丁香烯,乙醯基丁香油酚等。並含鞣持、齊墩果酸、脂肪油等。
[性味、歸經] 辛,溫。入脾、胃、腎經。
[功用] 溫中降逆,溫腎助陽。用於胃寒呃逆嘔吐.食少吐瀉,腎虛陽萎,子宮虛冷等症。煎湯外洗,可治多種癬病。丁香油滴入齲齒洞腔,治齲齒疼痛。
[處方名] 丁香 公丁香
[用法、用量] 煎服1-6克;外用適量-
[保貯] 放缸甏內蓋緊,密藏,宜在30℃以下保存,不使氣味散失。
[注意] 不能用水洗,以免揮發油損失。畏鬱金。
附葯:
母丁香:又名雞舌香、雌丁香。為丁香的成熟乾燥果實。葯材呈長倒卵形至長圓形.長2-2.5cm,直徑0.6-1cm;頂端有宿萼4枚,基部具果柄殘痕;表面棕褐色或帶土紅色粉末,粗糙,多細皺紋;質堅脆,破之常縱裂為2瓣,內藏少數種子;氣微香,味辛辣。功能與丁香相似,唯力稍弱,效較差。
按: 中葯名丁香者,尚有白丁香與苦丁香。白丁香為文鳥科動物麻雀的糞便,功能化積消翳;苦丁香為葫蘆科植物甜瓜的果柄,又名瓜蒂,功能催吐熱痰宿食。二者形性及功用與正文丁香辣,後微麻舌感。
以個大、完整、鮮紫棕色、香氣濃裂、油多、入水下沉者為佳。故臨床有大花丁香,紫丁香之名,以強調優質飲片入葯。
[炮製] 除去雜質,篩去灰屑。用時搗碎。
[成分] 花蕾含揮發油,油中主要成分為丁香油酚,另為B一丁香烯,乙醯基丁香油酚等。並含鞣持、齊墩果酸、脂肪油等。
[性味、歸經] 辛,溫。入脾、胃、腎經。
[功用] 溫中降逆,溫腎助陽。用於胃寒呃逆嘔吐.食少吐瀉,腎虛陽萎,子宮虛冷等症。煎湯外洗,可治多種癬病。丁香油滴入齲齒洞腔,治齲齒疼痛。
[處方名] 丁香 公丁香
[用法、用量] 煎服1-6克;外用適量。
[保貯] 放缸甏內蓋緊,密藏,宜在30℃以下保存,不使氣味散失。
[注意] 不能用水洗,以免揮發油損失。畏鬱金。
附葯:
母丁香:又名雞舌香、雌丁香。為丁香的成熟乾燥果實。葯材呈長倒卵形至長圓形.長2-2.5cm,直徑0.6-1cm;頂端有宿萼4枚,基部具果柄殘痕;表面棕褐色或帶土紅色粉末,粗糙,多細皺紋;質堅脆,破之常縱裂為2瓣,內藏少數種子;氣微香,味辛辣。功能與丁香相似,唯力稍弱,效較差。
按: 中葯名丁香者,尚有白丁香與苦丁香。白丁香為文鳥科動物麻雀的糞便,功能化積消翳;苦丁香為葫蘆科植物甜瓜的果柄,又名瓜蒂,功能催吐熱痰宿食。二者形性及功用與正文丁香皆迥異,但三者因名同而常易相混,值得注意。

㈣ 丁香是中葯嗎

丁香又名公丁香、雄丁香,既是中葯,也是名貴的調味品和香料,為桃金娘回科植物丁子香的乾燥花蕾;答其果實入葯稱母丁香、雌丁香。公丁香主要功能主治:溫中降逆,補腎助陽。用於脾胃虛寒,呃逆嘔吐,食少吐瀉,心腹冷痛,腎虛陽痿等症。

㈤ 葯材,丁香是什麼樣子的味道很苦嗎

丁香是一味古老的中葯,由於其形狀像釘子、有強烈的香味而得此名。在長沙馬王內堆漢墓發現的西容漢古屍手中就曾握有丁香。丁香有公丁香、母丁香之分。人們常把未開放的花蕾稱為「公丁香」,而把成熟的果實稱為「母丁香」,其用法與用量基本相同。

中醫認為,丁香味辛、性溫,具有溫中降逆、補腎助陽的作用。

此外,丁香還是一味很好的溫胃葯,對由寒邪引起的胃痛、嘔吐、呃逆、腹痛、泄瀉等,均有良好的療效。以丁香治牙痛、口腔潰瘍也有一定的良效。取丁香1~2粒含口中治療口臭的方法現今仍可用之,且療效甚佳,口臭者不妨一試。

㈥ 丁香泡水喝功效有哪些

丁香是一味很好的溫胃葯,對由寒邪引起的胃痛、嘔吐、呃逆、腹痛、泄瀉等均有良好療效。以丁香治牙痛、口腔潰瘍也有一定的良效。

葯用丁香需在花蕾由綠轉紅時採摘,曬干備用,用時要搗碎。中醫認為丁香味辛性溫,歸脾、胃、肺、腎經,具有溫中降逆、補腎助陽的作用。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寒、呃逆嘔吐、食少吐瀉、心腹冷痛、腎虛陽痿等病症。

丁香樹一身都是寶,其樹皮、根和枝均有很好的葯用價值。丁香皮散寒理氣、止痛止瀉,可用於治療胃寒、脘腹痛脹、腹瀉、牙痛等疾病;丁香根能散熱解毒,可用於治療風熱腫毒;丁香枝理氣散寒、溫中止瀉,可治療脘腹脹滿、惡心、腹瀉等疾病。需要注意的是,丁香不宜與中葯鬱金同用。

(6)丁香的中葯擴展閱讀

除了真正葯用丁香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樹的花蕾外,在民間還有不少以「丁香」命名的葯物,他們品種不同,科屬有別,功能亦異,需加以甄別。

「桂丁香」為樟科植物肉桂幼嫩的果實,能溫中散寒止痛;

「苦丁香」是葫蘆科植物甜瓜的瓜蒂,內服可催吐;

「水丁香」為柳葉菜科植物丁香蓼的全草,能利水消腫,清熱解毒;

「白丁香」及麻雀的糞便,能化積消翳;

荷花丁香」屬木犀科植物暴馬丁香,功在鎮咳利水。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中葯丁香溫胃補腎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小驗方:丁香粉快速止牙疼

㈦ 葯材丁香有什麼葯用價值

很多人都知道丁香花,但是卻不了解葯材丁香,除了丁香花,中葯材中也有叫丁香的葯材,而且葯用價值非常高,一般來說中葯丁香的臨床應用是非常廣泛的,對人體健康也有很多好處,胃病患者也可以食用丁香,有一定的養生效果,除此之外,中葯丁香的功效和作用還有哪些呢?
space
中葯丁香功效作用有哪些
1.抗胃潰瘍
丁香可抑制大鼠實驗性胃潰瘍形成。丁香揮發油和丁香酚可使胃黏液分泌顯著增加,而酸度不增加。而且這樣的營養素對於抗潰瘍有一定的好處,所以說對腸胃保護有很好的效果。
2.抗腹瀉
丁香水提物和丁香酚能拮抗番瀉葉或蓖麻油引起的大腸性腹瀉與腸腔積液。所以說中葯材丁香具有預防腹瀉的作用,對於緩解腸胃不適的情況有一定的好處。
space
中葯丁香功效作用有哪些
3.抑菌試驗
本品對於葡萄球菌及結核桿菌均有抑製作用。丁香油及丁香酚在試管內對布氏桿菌、鳥型結核桿菌的抑製作用較強,對常見治病性皮膚真菌有顯著的抑製作用。又因為丁香油及丁香酚對於皮膚無刺激作用,且吸收良好。
space
中葯丁香功效作用有哪些
4.臨床應用
丁香16克,加入70%酒精至100毫升,浸48小時後去渣。每日外搽患處3次,觀察31例病史在2年以上的體癬及足癬患者,一般在治療1天後症狀即見消退,2天後患處開始有皮屑脫落。病史較長或曾經其它癬葯治療而不能控制者,則於治療後2~3天症狀才開始消退,一般經3~5天亦能治癒。但有20%左右治癒後仍反復發作。

㈧ 丁香的功效與作用

中醫認為丁香味辛性溫,歸脾、胃、肺、腎經,具有溫中降逆、補腎助陽的作用。常用內於治療容脾胃虛寒、呃逆嘔吐、食少吐瀉、心腹冷痛、腎虛陽痿等病症。

丁香樹一身都是寶,其樹皮、根和枝均有很好的葯用價值。丁香皮散寒理氣、止痛止瀉,可用於治療胃寒、脘腹痛脹、腹瀉、牙痛等疾病;丁香根能散熱解毒,可用於治療風熱腫毒;丁香枝理氣散寒、溫中止瀉,可治療脘腹脹滿、惡心、腹瀉等疾病。需要注意的是,丁香不宜與中葯鬱金同用。

(8)丁香的中葯擴展閱讀:

丁香有兩種,園林綠化丁香以及用作香料和中葯的丁香。它們其實毫無關聯,是兩種不同的植物。前者是大家普遍熟知的觀賞植物丁香,為木犀科丁香屬植物。

中葯丁香是桃金娘科蒲桃屬植物,原產於印度尼西亞的馬魯古群島及其周圍島嶼,在古代屬於進口葯。中葯丁香分為公母兩種,公丁香是未盛開的花蕾,母丁香則是成熟的種子。

在用作中葯之前,丁香的身份一直是家家戶戶廚房裡的香料。葯用丁香需在花蕾由綠轉紅時採摘,曬干備用,用時要搗碎。

熱點內容
請問榕樹盆景怎麼養越詳細越好 發布:2025-09-16 09:09:35 瀏覽:576
浪花一朵朵小桑怎麼啦 發布:2025-09-16 09:04:16 瀏覽:431
紅豆梅花糕 發布:2025-09-16 08:57:46 瀏覽:699
蘭花型女人 發布:2025-09-16 08:39:23 瀏覽:584
干嚼丁香 發布:2025-09-16 08:39:20 瀏覽:736
鬢邊不是海棠紅原唱 發布:2025-09-16 08:38:42 瀏覽:893
櫻花香唱著 發布:2025-09-16 07:57:10 瀏覽:973
儀征玫瑰園退房原因 發布:2025-09-16 07:50:01 瀏覽:596
玫瑰保鏢 發布:2025-09-16 07:49:56 瀏覽:873
一朵小村花 發布:2025-09-16 07:48:37 瀏覽: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