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牡丹方干

牡丹方干

發布時間: 2022-01-13 02:25:24

牡丹圖(古文)原文

原文:
牡丹圖
歐陽公嘗得一古畫牡丹從,其下有一貓。未知其精粗。丞相正肅吳版公與歐公姻家,一見權,曰:「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其花披唓而色燥,此日中時花也。貓眼黑睛如線,此正午貓眼也。有帶露花則房斂而色澤。貓眼早暮澤睛園,日漸中狹長,正午則如一線耳。」此意善求古人筆意也。

翻譯
歐陽修曾得到一幅畫著牡丹花叢的古畫,牡丹花叢下還畫了一隻貓,他識別不出這幅畫畫得是精妙還是粗糙。丞相吳育與歐陽修是兒女親家,吳育一看到這幅畫,就說:「這幅畫畫的是正午時的牡丹。憑什麼知道的呢?畫中的花,花瓣張開著並且有些下垂,顏色也不潤澤,這樣子是中午時的花。貓眼中的瞳孔像一條線,這樣子是中午時的貓眼。早晨帶著露水的花,花瓣是收拔著而且顏色是潤澤的。貓眼在早晨和晚上瞳孔是圓的,近中午時瞳孔就變得狹長了,到中午時就像一條線了。」這也是善於探求古人畫中的深意。

❷ 祝允明的《牡丹賦》的原文內容是什麼

原文是:
古人言花者,牡丹未嘗與焉。蓋遁乎深山,自幽而著。以為貴重所知,花則何遇焉?天後之鄉,西河也,精舍下有牡丹,特異,天後嘆上苑之有闕,因命移植焉。由此,京國牡丹日月漸盛。今則自禁闥洎官署,外延庶士之家,彌漫如四瀆之流,不知其止息之地。每暮春之月,遨遊之士,亦上國繁華之一事也。近代文士為歌詩以詠其形容,未有能賦之者。余獨賦之,以極其美。或曰:子常以丈夫功業自許,今則肆情於一花,無乃猶有兒女之心乎?余應之曰:吾子獨不見張荊州之為人乎?斯人信丈夫也。然吾觀其文集之首,有《荔枝賦。焉。荔枝信美矣,然亦不出一果爾,與牡丹何異哉?但問其所賦之旨何如,吾賦牡丹何傷焉,或者不能對,余遂賦以示之。

圓玄瑞精,有星而景,有雲而卿。其光下垂,遇物流形。草木得之,發為紅英。英之甚紅,鍾乎牡丹。拔類邁倫,國香欺蘭。我研物情,次第而觀。暮春氣極,綠苞如珠。清露宵偃。韶光曉驅。動盪支節,如解凝結,百脈融暢,氣不可遏。兀然盛怒,如將憤泄。淑色披開,照曜酷烈。美膚膩體,萬狀皆絕。赤者如日,白者如月。淡者如赫,殷者如血。向者如迎,背者如訣。坼者如語,含者如咽。俯者如愁,仰者如悅。裊者如舞,側者如跌。亞者如醉,曲者如折。密者如織,疏者如缺。鮮者如濯,慘者如別。初朧朧而下上,次鱗鱗而重疊。錦衾相覆,綉帳連接。晴籠晝熏,宿露宵袌。或灼灼騰秀,或亭亭露奇。或颭然如招,或儼然如思,或希風如吟,或泫露如悲。或重然如縋,或爛然如披。或迎日擁砌,或照影臨池。或山雞已馴,或威鳳將飛。其態萬萬,胡可立辯?不窺天府,孰得而見?乍遇孫武,來此教戰。

教戰謂何?搖搖纖柯。玉爛風滿,流霞成波,歷階重台,萬朵千棵。西子南威,洛神湘娥。或倚或扶,朱顏色酡。各炫紅缸,爭顰翠娥。灼灼夭夭,逶逶迤迤。漢宮三千,艷列星河,我見其少,孰雲其多。弄彩呈妍,壓景駢肩。席發銀燭,爐升絳煙。洞府真人,會於群仙。晶熒往來,金缸列錢。凝睇相看,曾不晤言。未及行雨,先驚旱蓮。公室侯家,列之如麻。咳唾萬金,買此繁華。遑恤終日,一言相誇。列幄庭中,步障開霞。曲廡重梁,松篁交加。如貯深閨,似隔窗紗,彷彿息媯,依稀館娃。我來觀之,如乘仙槎。脈脈不語,遲遲日斜。九衢遊人,駿馬香車。有酒如澠,萬坐笙歌。一醉是競,孰知其他。我按花品,此花第一。脫落群類,獨占春日。其大盈尺,其香滿室。葉如翠羽,擁抱櫛比。蕊如金屑,妝飾淑質。玫瑰羞死,芍葯自失。夭桃斂跡,穠李慚出。躑躅宵潰,木蘭潛逸。朱槿灰心,紫薇屈膝,皆讓其先,敢懷憤嫉?煥乎!美乎!後土之產物也。使其花如此而偉乎,何前代寂寞而不聞?今則昌然而大來。曷草木之命,亦有時而塞,亦有時而開?吾欲問汝,曷為而生哉?汝且不言,徒留玩以徘徊。

甲申歲春三月望日,過湯氏西園觀牡丹盛開,廷用酒次出紙索書舒元輿《牡丹賦》,遂書以歸之。

❸ 唐代寫牡丹的詩

1、庭前芍葯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出裝唐代:劉禹錫《賞牡丹》

釋義:

庭院中的芍葯花艷麗雖艷麗,但格調不高;池面上的荷花明凈倒是明凈,卻缺少熱情。

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國色,到了開花的季節引得無數的人來欣賞,驚動了整個京城。

2、何人不愛牡丹花,占斷城中好物華。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嬌萬態破朝霞。——出自:唐代 徐凝《牡丹》

釋義:

有哪個人不喜歡牡丹花呢,盛開時獨佔了城中的美景。

莫不是洛水女神在那裡翩舞吧,千嬌萬態如同燦爛的朝霞飛騰。

3、錦幃初卷衛夫人,綉被猶堆越鄂君。

垂手亂翻雕玉佩,折腰爭舞鬱金裙。

石家蠟燭何曾剪,荀令香爐可待熏。

我是夢中傳彩筆,欲書花葉寄朝雲。——出自:唐代李商隱《牡丹》

釋義:

織錦的簾帷剛剛捲起,是美艷的衛夫人;絲綉的褥被還堆擁著,是俊秀的越鄂君。

既像在垂手而舞,雕玉佩飾正零亂翻動;又像在彎腰而舞,鬱金裙子正爭相迴旋。

它像石崇家的蠟燭,哪須常把燭芯剪去?它像荀令君的體膚,豈用香爐細細染熏?

我是詩人江淹,在夢中得到了那支彩筆,想把清麗的詞句,題在花葉上寄給朝雲。

(3)牡丹方干擴展閱讀

《牡丹》是唐代詩人李商隱創作的一首七律。此詩借詠牡丹抒發詩人對意中人的愛慕、相思之情,借絕色艷姝來比擬,以花寫人,並暗示意念中的情人如花似玉。

首聯結合典故描繪了一幅單株牡丹的特寫圖,頷聯展示牡丹隨風搖曳時的綽約豐姿,頸聯具體地描寫了牡丹的色香,尾聯反用夢中傳彩筆之典表明詩人心搖神盪的興奮激動之情。全詩構思巧妙,借物比人,又以人擬物,明寫牡丹,暗頌佳人,一實一虛,別具一格。

❹ 關於描寫牡丹花的詩句

描寫牡丹花的詩句包括:

1、唐代李正封《牡丹詩》

原文:

國色朝酣酒,天香夜染內衣。

譯文:

白天牡容丹美麗的顏色如美人醉酒,夜晚牡丹濃郁的花香以浸滿衣衫。

2、唐代劉禹錫《思黯南墅賞牡丹》

原文:

偶然相遇人間世,合在增城阿姥家。

譯文:

在人世間怎會遇見牡丹這樣漂亮的花,花開重瓣,層層疊疊如同西天王母九重的增城。

3、唐代劉禹錫《賞牡丹》

原文: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譯文:

只有牡丹花才是真正的國色,是最美的花,當它開花的時候,其盛況轟動了整個京城。

4、唐代王維《紅牡丹》

原文:

綠艷閑且靜,紅衣淺復深。

譯文:

紅牡丹的綠葉在悄悄地舒展,紅牡丹的花色有鮮有暗。

5、唐代李商隱《牡丹》

原文:

垂手亂翻雕玉佩,折腰爭舞鬱金裙。石家蠟燭何曾剪,荀令香爐可待熏。

譯文:

既像在垂手而舞,雕玉佩飾正零亂翻動;又像在彎腰而舞,鬱金裙子正爭相迴旋。它像石崇家的蠟燭,哪須常把燭芯剪去?它像荀令君的體膚,豈用香爐細細染熏?

6、北宋王溥《詠牡丹》

原文:

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

譯文:

可笑牡丹花大得像斗,卻什麼也不能作,不過白白長一條枝子。

❺ 正午牡丹文言文翻譯

一、譯文

歐陽修曾經得到一幅古畫,畫面上是一叢牡丹,牡丹下蹲著一隻貓。歐陽修不知道這幅畫的優劣。丞相吳育是歐陽修的親家,他看到這幅古畫後說:「這是正午的牡丹。根據什麼來判斷它(是正午的牡丹)呢?畫中的牡丹萎靡無力而且顏色乾燥,這恰是花在正午陽光照射下的樣子。

貓的瞳孔縮成一條線,這就是正午時貓的眼睛。如果是帶有露水的花,那麼花心是聚攏的,而且顏色顯得光澤滋潤。貓的瞳孔在早晨和晚上都是圓的,太陽漸漸移向正中間,貓瞳孔就漸漸變得狹長,到了正午就像一條線了。」這是善於研究古人筆下的意境啊!

二、原文

歐陽公嘗得一古畫牡丹叢,其下有一貓,未識精粗。丞相正肅吳公與歐陽公姻家,一見曰:「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其花披哆而色燥,此日中時花也;貓眼黑睛如線,此正午貓眼也。有帶露花,則房斂而色澤;貓眼早暮則睛圓,日漸中狹長,正午則如一線耳。」此善求古人筆意也。

三、出處

北宋沈括的《夢溪筆談》。

(5)牡丹方干擴展閱讀

一、啟示

畫家善於觀察,才能畫出常人所不見之處。而要想識畫之妙,亦非善於觀察不可。做任何事皆如此,豈止一畫而已。

二、作者簡介

沈括(1031—1095),字存中,號夢溪丈人,漢族,浙江杭州錢塘縣人,北宋政治家、科學家。

沈括出身於仕宦之家,幼年隨父宦遊各地。嘉祐八年(1063年),進士及第,授揚州司理參軍。宋神宗時參與熙寧變法,受王安石器重,歷任太子中允、檢正中書刑房、提舉司天監、史館檢討、三司使等職。

元豐三年(1080年),出知延州,兼任鄜延路經略安撫使,駐守邊境,抵禦西夏,後因永樂城之戰牽連被貶。晚年移居潤州(今江蘇鎮江),隱居夢溪園。紹聖二年(1095年),因病辭世,享年六十五歲。

沈括一生致志於科學研究,在眾多學科領域都有很深的造詣和卓越的成就,被譽為「中國整部科學史中最卓越的人物」。其代表作《夢溪筆談》,內容豐富,集前代科學成就之大成,在世界文化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被稱為「中國科學史上的里程碑」。

❻ 牡丹 牡丹詩詞大全

2、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劉禹錫《賞牡丹》
3、有此傾城好內顏色,天教晚容發賽諸花。——劉禹錫《思黯南墅賞牡丹》
4、天下真花獨牡丹。 ——歐陽修《洛陽牡丹記》
5、一年春色摧殘盡,再覓姚黃魏紫看。——范成大《再賦簡養正詩》
6、篔簹竟長纖纖筍,躑躅閑開艷艷花。——韓愈《答張十一》
7、綠艷閑且靜,紅衣淺復深。花心愁欲斷,春色豈知心。——王維《紅牡丹》
8、惆悵階前紅牡丹,晚來只有兩枝殘。明朝風起應吹盡,夜惜衰紅把火看。——白居易《惜牡丹》
9、簇蕊風頻壞,裁紅雨更新。眼看吹落地,便別一年春。——元稹《牡丹》
10、閨中莫妒新妝婦,陌上面慚傅粉郎。昨夜月照深似水,入門唯覺一庭香。——韋庄《白牡丹》
11、洛陽人慣見奇葩,桃李花開未當花。須是牡丹花盛發,滿城方始樂無涯。邵雍《洛陽春吟》

❼ 《牡丹》這首詩誰寫的

牡丹作者
白居易
《買花 / 牡丹》
作者:白居易 唐代
帝城春欲暮,喧喧車馬度。
共道牡丹時,相隨買花去。
貴賤無常價,酬直看花數。
灼灼百朵紅,戔戔五束素。

❽ 羅隱《牡丹》的賞析

牡丹花---羅隱

似共東風別有因,絳羅高卷不勝春.

若教解語應傾國,任是無情亦動人.

芍葯與君為近待,芙蓉何處避芳塵.

可憐韓令功成後,辜負穠華過此身

讀此詩的時候讓我想到了<紅樓夢>第六十三回有那麼一段話:

寶釵便笑道:」我先抓,不知道抓出個什麼來.」說著,將筒搖了一搖,伸手拿出一根,大家一看,只見簽上畫著一枝牡丹,題著」艷冠群芳」四字,下面又有楔的小字一句唐詩,道是:」任是無情也動人.」

任是無情也動人,向上追溯,在宋詞人秦觀的詞中,有」盡道肯些堪恨處,無情.任是無情也動人」的句子.但這還不是」任是無情也動人」的最初源頭,或要再向上追溯,在唐代詩人羅隱的<牡丹花>中,我終於找到了這句話.

為什麼著迷這句話,可能與喜歡寶釵的冷美人氣質有關,盡管我並不是很喜歡寶釵其人.只是當初有些驚訝,為什麼好好一個雍容華貴,艷冠群芳的牡丹,卻是無情.

羅隱的詩常常帶有沒落的冷冷諷刺意味,諷刺著世間的不公.他把關注的目光更多放在了審視考場與人際之上,對許多憑借諂媚,奉承而飛黃騰達的人,羅隱常會投去凌厲的目光,即使在賞著牡丹的時候,也不忘諷刺一下那些趨炎附勢之人.

牡丹隨著東風一起開謝,當是別有原因吧,是不是因為它能贏得東君眷顧?就好比昔日楊貴妃的玄宗的一枝解語花......是啊,牡丹也是一樣,只要有著傾國之美,即使無情,不也一樣動人么?美艷的芍葯也只是牡丹你的近待罷了,芙蓉也為了避開你的芳塵而擠入了池中去,可憐啊,沒有想到,如此美艷的牡丹,也有被韓弘這種人砍掉的時候,當韓令做成了事之後,牡丹的穠華也便被辜負了.

詩無達詁,何況羅隱此詩喻意極深,這首<牡丹花>竟無法全然明了,只知道,羅隱是在抒發著自己的感慨了.

嚴格來說,羅隱這首從反面稱贊牡丹的詩,幾乎沒有怎麼寫牡丹,不寫花之美,花之開,花之謝,而是以花喻人,這樣的詩歌往往無法站在同煤在詩歌的前列中.但羅隱的<牡丹>花例外,正是他獨特的光芒,使之格外引人注目.

」任是無情亦動人」,自己也曾羨煞這種冷艷,奈何」無情」並非每個人都能做到,何況,無情即使動人,又怎如有情來得更回可愛,可親呢?

❾ 牡丹記敘 翻譯 【原文見下】最好加些重點字解釋

宋朝蘇軾《牡丹記敘》。

翻譯:

1968年3月23日,我跟隨太守沈大人去吉祥寺僧人守璘的花園中賞花。

園子中有千種草木,品種有一百多種。酒喝到興頭上,琴簫鼓奏,市民齊聚,有人獻出金子做的盤子和彩錦織出的籃子,在場宴飲的有五十三人。喝酒喝到了極致,從不喝酒的人都醉了。

輿台皂隸親自栽下花草,圍觀的有數千人。第二天,沈大人向眾人展出十卷《牡丹亭》,其中記述了牡丹的栽培護理方法,古往今來吟詠牡丹的詩詞曲賦,以至神怪小說。

我看賞花畫面如此壯觀,以及與諸位市民一同遊玩的快樂,更見到如此恢弘的書籍。我認為此三者皆足以記載在書上。而沈大人又懇求我為此書寫序。

大概是此花被世人所青睞有三百餘年,美麗到了極致,足以稱天下最美的觀賞花,最近這些年更是千姿百態,愛好此花的人趨之若鶩。這邊是花草樹木的或好壞壞之性了。

如今沈大人德高望重,而我卻資質愚鈍,放眼世界又何嘗不如是呢,讓我在這寫序是用人不當啊。然而鹿門子(人名)常常責備宋廣平的為人過於鐵石心腸,但他寫《梅花賦》,卻華服黑發,寫的一幅南朝書法家徐庚的體。

今日我看到才知道,假託鄙陋的伎倆來哄騙社會又怎麼能相信呢。我雖然不是那樣的人,勉強為沈大人寫下。沈大人家中書記汗牛充棟,博聞強識,遇到此美事則記下來,不止此區區牡丹。

重點字解釋

鐵心石腸

鐵心石腸是一個成語,讀音為tiě xīn shí cháng,意思是猶言鐵石心腸。

作賓語、定語;用於處事。

(9)牡丹方干擴展閱讀

牡丹

毛茛科、芍葯屬植物,為多年生落葉灌木。莖高達2米;分枝短而粗。葉通常為二回三出復葉,表面綠色,無毛,背面淡綠色,有時具白粉,葉柄長5-11厘米,和葉軸均無毛。

花單生枝頂,苞片5,長橢圓形;萼片5,綠色,寬卵形,花瓣5或為重瓣,玫瑰色、紅紫色、粉紅色至白色,通常變異很大,倒卵形,頂端呈不規則的波狀。

花葯長圓形,長4毫米;花盤革質,杯狀,紫紅色;心皮5,密生柔毛。蓇葖長圓形,密生黃褐色硬毛。花期5月;果期6月。

花色澤艷麗,玉笑珠香,風流瀟灑,富麗堂皇,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譽。在栽培類型中,主要根據花的顏色,可分成上百個品種。」

牡丹品種繁多,色澤亦多,以黃、綠、肉紅、深紅、銀紅為上品,尤其黃、綠為貴。牡丹花大而香,故又有「國色天香」之稱。

唐代劉禹錫有詩曰:「庭前芍葯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在清代末年,牡丹就曾被當作中國的國花。1985年5月牡丹被評為中國十大名花之一。

是中國特有的木本名貴花卉,有數千年的自然生長和1500多年的人工栽培歷史。在中國栽培甚廣,並早已引種世界各地。牡丹花被擁戴為花中之王,有關文化和繪畫作品很豐富。

❿ 關於牡丹花的詩

賞牡丹
-唐 劉禹錫
庭前芍葯妖無格,
池上芙蕖凈少情。
惟有牡丹真國色,
花開時節動京城。

牡丹
-唐 皮日休
落盡殘紅始吐芳,
佳名喚作百花王,
竟誇天下無雙艷,
獨占人間第一香。

熱點內容
竹節海棠別名 發布:2025-09-16 16:51:33 瀏覽:263
蘇州牡丹香水價格 發布:2025-09-16 16:43:07 瀏覽:758
荷花壁紙與魚 發布:2025-09-16 16:42:59 瀏覽:706
七夕現代詞 發布:2025-09-16 16:35:22 瀏覽:87
公司門口綠植 發布:2025-09-16 16:25:16 瀏覽:991
櫻花大道手繪 發布:2025-09-16 16:09:15 瀏覽:26
茶花拉菲 發布:2025-09-16 16:02:03 瀏覽:877
盆景花卉圖片大全欣賞 發布:2025-09-16 15:50:45 瀏覽:153
七夕節傢具 發布:2025-09-16 15:45:51 瀏覽:992
花語投票 發布:2025-09-16 15:41:19 瀏覽: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