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牡丹花的好詞好句
⑴ 描寫牡丹花的好句好段。
牡丹雖沒有玫瑰的高貴傲氣,但有百合的樸素純潔;牡丹雖沒有向日葵的活潑可愛,但有荷花的清秀脫俗;牡丹雖沒有梅花的嬌小精緻,但有茶花的大方得體。
⑵ 描寫牡丹的好詞好句
紅牡丹 王維
綠艷閑且靜,紅衣淺復深。
花心愁欲斷,春色豈知回心。
白答牡丹 韋庄
閨中莫妒新妝婦, 陌上須慚傅粉郎。
昨夜月明渾似水, 入門唯覺一庭香。
吉祥寺花將落而陳述古期不至 蘇軾
今歲東風巧剪裁, 含情只待使君來。
對花無語花應恨, 直恐明年花不開。
⑶ 有什麼描寫荷花,菊花,牡丹等花的詩句,好詞好句
荷花: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菊花: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牡丹: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⑷ 牡丹花的好詞佳句
雍容華貴、富麗端莊、芳香濃郁
富貴吉祥、繁榮昌盛
圓滿、富貴
國色天香、花中之王
1、這么多的牡丹,一朵有一朵的嬌艷,看看這朵,非常艷麗;看看那花,也非常艷麗。要是可以變成一幅畫,永遠停留在畫紙上該多好啊!
2、牡丹花在綠葉的拍子下翩翩起舞,如同一位仙女在人們面前展示著自己優美的舞姿,讓人們盡情地觀賞,盡情地享受。
3、在牡丹叢中漫步,猶如與美麗而嫻靜的少婦同行,更似和清純而矜持的少女結伴,在牡丹花下與漂亮的人兒合個影,雖然有當配角的感受,也豈不是短短旅途一個美麗的片斷?在牡丹花叢中漫步,慢慢品味他們高貴的表情,彷彿看見不可一世的武皇則天無奈且無助的眼神。
4、牡丹花也一樣喚發出了光彩,五顏六色的牡丹花有紅的、有白的、有粉紅的、有紫的等等。人們觀賞的方式各種各樣:有的人用照像機把牡丹花拍下來,有的人用眼睛觀賞牡丹花,有的人用畫筆把牡丹花畫下來,我用鉛筆寫下了牡丹花的美麗。
5、一陣微風吹過,陣陣清香便撲鼻而來,讓人心曠神怡。最綠的牡丹是「豆綠」,它的顏色近似葉綠;最黑的牡丹是「冠世黑玉」,它的顏色是深紫發黑;花瓣最多的牡丹要數「魏紫」,約有六七百片花瓣;最紅的牡丹是「火煉金丹」,它的顏色近似國旗紅;最藍的牡丹是「藍田玉」,是粉里透藍;最佳的間色牡丹是「二喬」,它一朵花上兩種顏色。
6、牡丹的葉子是綠色的,形狀像楓樹葉,像大掌。幾場春雨過後,來到這里你會看見幾顆晶瑩的露珠靜靜地躺在葉子上,懶洋洋地曬太陽,被春風一吹,露珠從葉子上滑落下來,像小孩子在玩滑滑梯似的。
7、三月牡丹呈艷態,壯觀人間春世界。春天,百花爭艷,繁花怒放,萬紫千紅紅爛漫。每年4月,牡丹那豐富的花容,絢麗的色彩,在百花叢中爭艷斗麗。牡丹,姿態優美;牡丹,玉笑珠香,冠絕群芳。中國人一向把牡丹看作是富貴吉祥、繁榮幸福的象徵。
⑸ 牡丹牡丹花的介紹 描寫牡丹花的作文 牡丹花的傳說
好詞好句: 雍容華貴,富麗端莊,富貴吉祥,國色天香,花中之王。 0,天下真花獨牡丹。——歐陽修《洛陽牡丹記》 1,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劉禹錫《賞牡丹》 2,惆悵階前紅牡丹,晚來只有兩枝殘。——白居易《惜牡丹》 3,牡丹奇擅洛都春,百卉千花浪糾紛。——范純仁《牡丹》 4,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李白《清平調辭三首》 5,有此傾城好顏色,天教晚發賽諸花。——劉禹錫《賞牡丹》 6,絕代只西子,眾芳惟牡丹。——白居易《牡丹》 7,落盡殘紅始吐芳,佳名喚作百花王。竟誇天下無雙艷,獨占人間第一香。——皮日休《牡丹》 作文: 春天,百花爭艷,繁花怒放,萬紫千紅紅爛漫。每年4月,牡丹那豐富的花容,絢麗的色彩,在百花叢中爭艷斗麗。牡丹,姿態優美;牡丹,玉笑珠香,冠絕群芳。中國人一向把牡丹看作是富貴吉祥、繁榮幸福的象徵。 牡丹是毛茛科落葉小灌木,高1-2米,根肉質,肥大。葉互生,三回三出復葉。花單生在枝頂,直徑10-20厘米,有單瓣,也有重瓣。牡丹又叫鹿韭、鼠姑、百兩金、富貴花、木芍葯,原產中國,分布於陝西、四川、河南、山東、江蘇等省,至今在秦嶺和陝北山區還有野生種牡丹。 牡丹花,色香都絕。五彩繽紛的色澤,有紅、黃、藍、白、粉墨、綠、紫,超越百花。即使花色同為紅花,有的如似丹,有的像火,有的卻似紅瑪瑙那樣晶瑩;同為白花,有的似冰,有的若銀,有的宛如白玉。花香沁人肺腑,令人陶醉。牡丹被譽為「花中之王」。 漢代,牡丹的根皮叫丹皮,是名貴的葯材,有清熱涼血、散瘀的功效。《神農本草經》中就說到過丹皮。因為,知道牡丹可葯用,要有一個過程,由此可推想出,人們認識牡丹,一定在秦漢以前。從南北朝起,牡丹已成為名貴的觀賞花卉。《海記》中說,隋煬帝闢地100千米為西苑,要全國各地進貢奇花異卉,各地送去的花卉中就有牡丹。 唐代,牡丹成為皇宮珍貴的花卉,在驪山專門開辟了牡丹園。唐明皇李隆基和楊貴妃曾在牡丹花下歡宴,李白奉詔進宮,揮筆寫下了名句:「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中書舍人詠牡丹詩,其中「國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之句,當時唐明皇聽了,大加贊賞,並叫貴妃在妝鏡台前喝一紫金盞酒,表現詩中描寫的意境,牡丹從此贏得了「國色天香」的美譽。 當年首都長安,每到暮春,觀看牡丹的人「車馬若狂」,人山人海,摩肩接踵。白居易曾有詩描述了當年的盛況:「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詩人劉禹錫也說:「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北宋時的洛陽,種牡丹,賞牡丹,蔚然成風,真是「洛陽牡丹甲天下」,「春城無處不飛花」。洛陽家家戶戶都種牡丹,它與揚州芍葯齊名,並稱「天下第一」。「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詩人歐陽修不僅寫下了這種盛況,還著有《洛陽牡丹記)等,曾游遍城中10多個花園,對姚家的千葉黃牡丹和魏家的千葉肉紅色牡丹特別推崇。姚黃被譽為花王,魏紫被譽為花後,「姚魏從來洛下奇,千金不惜買繁華」,說的就是它倆轟動當年京華的事。南宋時,四川彭州牡丹曾一度取代洛陽,甲於天下。 明代,亳州(今安徽亳縣)的牡丹風行一時,以後曹州(今山東菏澤)的牡丹崛起,被稱為「牡丹之鄉」。 現在,牡丹品種中著名的有淡鵝黃、錦袍紅、萬中紫、鳳尾白等,更為罕見的是雙色花。
⑹ 描寫花的好詞好句好段
好詞:
1.萬紫千紅
【解釋】形容百花齊放,色彩艷麗也比喻事物豐富多彩 。
【出處】宋·朱熹《春日》詩:「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2.百花齊放
【解釋】形容百花盛開,豐富多彩比喻各種不同形式和風格的藝術自由發展也形容藝術界的繁榮景象 。
【出處】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三回:「百花仙子只顧在此著棋,那知下界帝王忽有御旨命他百花齊放」。
3.亭亭玉立
【解釋】亭亭:高聳直立的樣子形容女子身材細長也形容花木等形體挺拔 。
【出處】明·張岱《公祭祁夫人文》:「一女英邁出群,亭亭玉立」。
4.桃紅柳綠
【解釋】桃花嫣紅,柳枝碧綠形容花木繁盛、色彩鮮艷的春景。
【出處】唐·王維《田園》詩:「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春煙」。
5.花花綠綠
【解釋】原指花草樹木鮮艷多彩;形容顏色鮮明多彩。
【出處】金·元好問《又解嘲二首》:「雁後花前日日閑,頗思尊酒慰愁顏憑君細數東州客,誰在花花綠綠間?」
6.繁花似錦
【解釋】繁:多而且茂盛錦:織有彩色花紋的錦緞許多色彩紛繁的鮮花,好像富麗多彩的錦緞形容美好的景色和美好的事物 。
【出處】曹靖華《點蒼山下金花嬌》:「中飯後,我們坐在……繁花似錦的花叢中,聽她談起沙村公社來」。
好句好段:
1) 有的悄悄展開一兩片花瓣,真是美極了;有的盛開了,所有的花瓣都綻開,再加上翠綠的葉襯托著美麗的花朵,更是美不勝收。
2) 月季的莖上的小刺,那是用來防備敵人用的,如果你想摸它,可要小心呀!那嬌美可愛的月季花會毫不留情的扎你一下,到時候,可不要後悔哦!
3) 現在是玫瑰開花的季節,遠遠望去深綠色的枝葉上增添了幾多鮮紅的花朵走近一看,一片片花瓣層層疊疊,中間的花蕊是白色的,早晨晶瑩剔透的露珠在葉子之間滾動著,陽光下閃閃發光,這時的玫瑰像一位帶著珍珠項鏈的美麗少女在微風中翩翩起舞,陣陣清香撲鼻而來,沁人心脾,使人陶醉,引來了嗡嗡唱歌的蜜蜂,色彩斑斕的蝴蝶,美麗極了!
4) 在春天,是百花爭艷的季節,但臘梅的身影卻永遠也找不到。但在寒風刺骨的冬天,臘梅花卻傲然出現在枝頭,開得正歡。這也說明了它具有堅韌不拔,不屈不撓,自強不息,奮發向上的精神品質。它,默默的裝扮著銀裝素裹的冬天,給一片潔白的大地增添了一份絢麗的色彩。
5) 冬天到了,菊花千姿百態,令人目不暇接,有的像嬌滴滴的小姑娘,有的像威風凜凜的天王,還有的想一個小淘氣。雨後一顆顆晶瑩的水珠像璀璨奪目的珍珠一般靜靜的躺在花瓣上。
⑺ 有什麼描寫荷花、菊花、牡丹等花的詩句、好詞好句
荷花: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菊花: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牡丹: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⑻ 描寫花的好詞好句
萬紫千紅
奼紫嫣紅
綠肥紅瘦
花團錦簇
繁花似錦
傲霜鬥雪(菊梅)
五顏六色
落英繽紛
香氣撲鼻
雍容華貴(牡丹)紅杏出牆
形容春意盎然。
杏雨梨雲
杏花如雨,梨花似雲。形容春光美麗。
柳嚲鶯嬌
柳條低垂,鶯聲婉囀。形容春景之美。
春深似海
春天的美景似大海般深廣。形容大地呈現出春光明媚,鳥語花香的情景。
百花齊放
各種花同時盛開,豐富多彩
百花爭艷
春風一到,公園里百花爭艷。
斗色爭妍
形容花盛開,競相逞美。
奼紫嫣紅
公園里百花盛開,奼紫嫣紅,一片春天的景象。
萬紫千紅
花紅柳綠
寵柳嬌花
花嬌柳媚
柳暗花明
柳鶯花燕
柳昏花螟
柳寵花迷
綠暗紅稀
綠肥紅瘦
落花流水
流水落花
桃紅柳綠
桃腮柳眼
春暖花開春意盎然鳥語花香春風送暖春風扶面百花盛開春回大地萬紫千紅和風細雨鷹歌燕舞
亭亭玉立奼紫嫣紅花團錦簇五彩繽紛百花齊放
暗香浮動萬紫千紅爭奇斗艷花色迷人
鳥語花香花團錦簇百花齊放春暖花開
春花秋月花好月圓火樹銀花花言巧語
奼紫嫣紅美不勝收含苞欲放爭奇斗艷
萬紫千紅落英繽紛絢麗多姿五彩繽紛
落花流水五花八門心花怒放走馬觀花
出淤泥而不染(荷花)
含苞欲放
曇花一現
香遠益清(荷花)
暗香浮動(梅花)
疏影橫斜(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