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山地玫瑰
❶ 山地玫瑰品種有哪些 山地玫瑰怎麼養
山地玫瑰共四大品種
Greenovia aizoon 較稀有,分布於特內里費的南部高島,海拔950m北坡人跡罕至的地區。葉子是墨綠色的,表面覆蓋著一層很薄的絨毛,一般就只能長到2-4cm,是山地玫瑰中的小型種。
Greenovia
aurea 加那利黃金山玫瑰,分布於大加那利(GranCanaria)、特內里費島(Tenerife)、耶羅島(El
Hierro)、戈梅拉島(La Gomera)和拉帕爾馬島(La Palma)的海拔1000-
1900m北向山坡針葉林區域的岩縫中。葉子展開直徑為20-25cm,葉子顏色淡藍色,表面有一層白粉。花期為5-7月,花色奶黃色,花後有大量的種
子,同樣也可以長出很多側芽。
aurea屬可以說是山地玫瑰的代表,幾乎大家見到的比較美艷的品種都是出自這個屬,山地玫瑰中的豪門貴族。
Greenovia diplocycla(巨型山地 或者雞蛋山地)花瓣厚實的玫瑰,分布於拉帕爾瑪島、耶羅島和戈梅拉島的北側海拔650m左右的針葉林中開闊地帶。
聽說這個屬的玫瑰和aurea屬是好基友,經常長在一起,不知道是不是真的。這個屬最著名的就應該是包心菜山地玫瑰,其中的一種叫gigantea。
Greenovia dodrentalis(翡翠球)分布於特內里費島(Tenerife)海拔為350m偏僻的東、西部地區。直徑在10cm,非常容易長出側芽。
這個屬的玫瑰感覺著實低調,幾乎不出現在視野中,不過,等等,說到容易出側芽,馬上想到的就是棒子國的翡翠球。沒錯,棒子國那個非常容易出側芽爆盆的,就是這個屬的玫瑰!而爆側芽幾乎也是這個屬所有玫瑰的共同屬性
山地玫瑰喜涼爽、乾燥、陽光充足的環境,耐乾旱和半陰,怕積水和悶熱潮濕,具有高溫季節休眠、冷涼季節生長的習性。生長期為秋季至晚春,宜給予充足的陽光,始終保持盆土微濕狀態。對施肥與否要求不嚴,一般在土壤中放些顆粒緩釋肥就能滿足其生長需要。
冬
季雖然0℃左右植株也不會死亡,但生長往往停止,因此最好能有5℃左右的最低溫度,並有10℃左右的晝夜溫差。夏季的休眠期要求有良好的通風,控制澆水,
使植株在通風、乾燥、涼爽的環境中度過炎熱的夏季。避免烈日曝曬,更要避免雨淋,以免因悶熱潮濕引起植株腐爛。山地玫瑰的翻盆以秋季為佳,盆土要求疏鬆、
透氣,具有一定的顆粒性,並含有少量的有機質。一般用少量草炭或泥炭土摻蛭石、珍珠岩或其它顆粒性材料種植。
❷ 十大稀有多肉植物有哪些
霸氣側漏的蘆薈女王鎮樓!
稀缺多肉一:螺旋蘆薈
【中國農業網Agronet農業博物館】蘆薈女王的學名叫Aloe polyphylla,polyphylla的英文翻譯是螺旋,所以通常譯成螺旋蘆薈,而在希臘文中polyphylla則是很多葉子的意思,所以也譯作多葉蘆薈,成年植株通常保持90片以上的綠色葉子。日本對這種蘆薈有一個譯名叫碧玉冠,所以它也有一種稱呼叫做所羅門王碧玉冠。
Aloe polyphylla蘆薈是一種花葉皆美的中大型蘆薈,產在非洲東南部面積3萬平方公里的賴索托王國,是世界上最珍稀的高山蘆薈,在種植屬性上屬於冬型種,喜歡晝夜溫差極大的環境,而植株在冬季休眠期,可經受冰凍而不受損,夏季的白天又能承受40度以上高溫,是生命力極強的蘆薈屬植物。這種唯美而又霸氣的蘆薈是賴索托德拉肯斯堡山脈特有的一種蘆薈,它最特別的是其對稱及五尖的螺旋狀,完美的幾何圖形讓人不禁要感嘆自然界的神奇。
Aloe polyphylla在幼年時生長速度很緩慢,成年植株的生長則會較快一些,因環境及土壤肥力不同,成株的直徑會在15到40公分之間,差距較大。由於其有很強的頂芽優勢,所以在自然情況下幾乎是不會產生分株。Aloe polyphylla的花也非常壯觀美麗,不過開花的條件比較嚴格,在原生地也僅是在特殊氣候下才開,遇到氣候不適宜的年份,甚至多年不開花。另外,Aloe polyphylla的壽命很長,據說植株可存活50年已上。
因為不常開花且開花沒有合適的機會授粉,所以也很難結子,Aloe polyphylla在原生地賴索托,數量也是很稀少的,並且大多生長在人跡罕至的非洲高山上。野生Aloe polyphylla屬於世界一級瀕危物種,雖然沒有被列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內,不過它也受到《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一保護。
二:龜甲牡丹
中文名:龜甲牡丹
別稱:野龜
拉丁學名:Ariocarpus fissuratus
科屬:仙人掌科岩牡丹屬
產地分布:美國-德克薩斯州;墨西哥-奇瓦瓦
龜甲牡丹Ariocarpus fissuratus——仙人掌科岩牡丹屬,原產於美國-德克薩斯州;墨西哥-奇瓦瓦,科阿韋拉日薩拉戈薩,杜蘭戈;又名野龜。具蘿卜狀塊根,這些植物是乾燥的石灰岩山脊和在海拔500-1500米之間的奇瓦瓦沙漠灌木叢中,顏色和質地的石灰岩相似,使植物非常容易偽裝。他們是灰綠色的顏色,有時會隨著年齡的偏黃。以至於在它們的自然棲息地很難被人發現。人們發現它們通常是由於其粉紅色的花朵。
在嚴重乾旱的時候,整個這些植物的地上部分可以收縮和礫石覆蓋,但主根仍然活著。
三、白皮月界:Sarcocaulon peniculi
白皮月界:拉丁文Sarcocaulon peniculi
非常非常的經典品種,原產地已經是禁止出口,瀕危植物。月界屬的幾個品種都是冬型種,10度左右萌芽長新的葉子,溫度高於25度葉片慢慢變黃,生長季節遵循多肉乾透澆透原則,植料用非常透氣的顆粒土混合稻殼碳,肥料用緩效肥。夏季通風遮陽,就可以安全過夏,到了秋天溫度慢慢下來,可以循序漸進的澆水,讓它蘇醒。因為白皮葉片比較夢幻,很多人喜歡。
四、月宴,又名斷崖女王。(苦苣苔科月宴屬): 斷崖之女王 Rechsteineria leucotricha,苦苣科月宴屬,塊莖類多肉植物的代表品種,原產地巴西,習性強健,好管理。春秋為生長旺期,4、5月開花,12月後開始休眠,能耐5℃的低溫,休眠充分,有利於來年春天的開花,種子繁殖。種子壽命較短,收後即撥,播種於經高溫消毒的腐葉土和沙的混合介質上。在20攝氏度左右1-2周發芽,發芽後保持濕潤,真葉5-6片時移植。扦插植株不易長出球莖。 在巴西高原的斷崖峭壁上生長著一種奇特而美麗的多肉植物
五、
凝蹄玉(Pseudolithos migiurtinus),為蘿藦科(Asclepiadaceae)凝蹄玉屬(Pseudolithos)的多肉植物,分布於索馬里東北部。凝蹄玉屬(Pseudolithos)大約只有七個品種,凝蹄玉(Pseudolithos migiurtinus)是最普及的一種。
自然形態:凝蹄玉通常單塊莖生長,不同植物的外型、膚色和尺寸變化較大。凝蹄玉在外型、膚色和尺寸上變化顯著,在全光照環境下,植株會具有擬態紅棕色的天然膚色。
塊莖:直徑最大可達6厘米,高度最大可達8厘米(園藝栽培的老齡植株可以達到更大的尺寸)塊莖呈卵圓型,上面長有瘤裝花紋,不過一些植株具有明顯的四棱外貌形態。凝蹄玉膚色可以為淺綠色(在遮蔭環境下)至明顯的橄欖綠或灰綠色(在半遮蔭環境下)或紅棕色(在全日照環境下)。
根系:須根系統。
花朵:簇狀花朵通過蠅類進行授粉並且具有腐臭氣味。花朵為深紅色,直徑大約5至7毫米。
果實:每個種莢大約包含15至20粒種子。
花期:主要在夏末期間,於植物的底端生長出花朵。但是在溫暖的溫室種,有時候會全年開放。
栽培種植:相對來說比較容易栽培,不過在栽培過程中要是犯了錯誤的話,代價也是十分高昂的。對於這一類高度肉質化的蘿藦科植物(另外還有一個著名的屬分布在南非的屬佛頭玉屬),栽培始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不小心就會發生重大損失。這一類完全生活在熱帶沙漠中的品種,最重要的要避免潮濕低溫的環境,通常只有在連續的晴天和溫度超過30度情況下,可以連續保持盆土的濕潤。當溫度低於20度時,就需要盡可能保持乾躁。凝蹄玉類幾乎完全不需要遮蔭的,當然遮蔭可以加快生長,但會冒著腐爛的風險。所以保守的做法還是全光照,把球體曬成紅褐色的,這樣抗性會很好。當腐爛侵襲時,在你的凝蹄玉變成一堆價格不菲的爛泥之前,實際上是沒有任何警告、提示或者搶救的時間。它需要周期性澆水,尤其是在夏季酷熱的時期; 如果冬季溫室內溫度較高,也需要一些輕微的水分灌溉。不論是過度灌溉還是缺少水分,都會導致植物腐爛。
抗寒能力:冬季環境溫度必須保持在10℃以上。(不過它冬季可以抵抗降至5℃的夜間氣溫。)
光照需求:植株在強光下生長優良,不過得避免全光照。
栽培經驗:應提供良好的通風環境。凝蹄玉在實根狀態下生長迅速並且容易栽培。它並不是像大家普遍認為的那樣難以栽種,但是不正確的栽培方法也是十分致命的。如果凝蹄玉發生腐爛,幾乎就是可以給你的植物下死亡通知了。
繁殖方法:有些出仔球的凝蹄玉品種可以用扦插繁殖,但那些球形的品種似乎只能播種繁殖。種子相當難得,特別是對於別的蘿藦科而言。
這個大約只有7種植物的小屬可能是蘿藦科種最稀有和最昂貴的一個屬,大部分原因是凝蹄玉屬的許多品種都是較晚才被發現的,種植和繁殖都比較困難。所以像Pseudolithos harardheranus(2002年發現)這樣價格居高不下的品種使得許多愛好者望而生畏。點擊這里可以看到關於凝蹄玉其他品種的圖片。
六、睡布袋為肉質塊根植物,莖塊部分外露在地表面,直徑能達1米,看上去像一塊表面圓滑的大石頭,表面呈土黃色,表皮堅硬,外形酷似大肚皮和尚的肚皮又似一放倒於地上的大布袋,因而得名。睡布袋綠葉茂盛,藤條能從莖塊部分分叉數根,攀附能力強,可達10米以上。葉呈倒五角型,春天開花,具有香味。睡布袋是著名塊根觀賞植物,原產非洲東部,由於南非的氣候與我國差異,引種的種子發芽率極低,長期一來,人們只能塊根引種。
七、大地翅膀
蟬翼薺(大地翅膀),英文名Daggerpod。多年生肉質草本植物。果實成熟後果爿和種子脫落,只剩下一層膜質的隔膜,如蟬翼般。屬於十字花科芥族。其學名Anelsonia eurycarpa,是為紀念植物學家艾文納爾遜(Aven Nelson)而命名。現在被視為單獨屬,本屬僅蟬翼薺一種。
體型很小,蓮座狀葉,灰綠色,柔軟,肉質多毛。有密集的花序的小白花。果實2到3公分,橢圓形。果實成熟後果爿和種子脫落,只剩下一層膜質的隔膜,如蟬翼般。
產於北美洛基山脈乾旱多礫石的陽坡。生長在整個美國西部的高海拔山區。
八、惠比須笑
惠比須笑是夾竹桃科棒捶樹屬多年生肉質植物。根莖不規則膨大,肉質,內含大量水分,外皮褐色至灰色,具不規則突起和皮刺。葉長橢圓形,長3cm— 5cm,寬約1cm。深綠色,葉柄直接著生於根莖突起部位。花梗長2cm—2.5cm,淡綠色。花黃色,花冠5裂。
惠比須笑原產馬達加斯加島西南部,生長於海拔1300~~1900米,喜濕暖,乾燥和陽光充足的環境,耐乾旱,怕積水,有一定的耐寒性,冬季可耐4℃低溫。主要生長季節在4~~9月,生長期宜給予充足的光照,澆水掌握「不幹不澆,澆則澆透」,避免盆土積水,以免造成塊狀莖腐爛。因其生長速度不太快,故所需養分也不太多。
惠比須笑根莖肥大,形狀奇特,葉片翠綠,花朵顏色鮮艷,美麗醒目,適合盆栽或布置於植物園的沙漠植物區中觀賞。本種是夾竹桃科棒棰樹屬的代表種之一,是多肉植物中十分少見、著名的品種和國內外愛好者著意收集的種類。
九、龍舌蘭牡丹
龍舌蘭牡丹為仙人掌科岩牡丹屬植物。是珍惜瀕危物種。僅產於墨西哥塔毛利帕斯州;由於原產地環境的破壞,現在龍舌蘭牡丹在原產地已經滅絕。
龍舌蘭牡丹全株綠褐色,在原生地僅疣頂與地面水平,植株頂部平直, 2 - 6厘米高,直徑4 - 8厘米;疣往往平坦而不是直立,不擁擠,較尖銳;表皮起初深綠後灰綠,有很厚的角質層。刺座著生在疣突頂尖下方1厘米處,具很厚的短綿毛,起初有1—3根淺黃刺,長僅0.3—0.5厘米,不久脫落;花直徑3.5 至4.2厘米,內層花瓣25毫米長;外層花洋紅與綠色相間,15 - 20毫米長, 4 - 5.5毫米寬;果實1 - 2.5毫米長;果粉紅色,球形。本種株形奇特,酷似小型龍舌蘭,但開花碩大且顏色鮮艷,是愛好者熱衷收集的對象。
十、山地玫瑰
山地玫瑰共四大品種Greenovia aizoon 較稀有,分布於特內里費的南部高島,海拔950m北坡人跡罕至的地區。葉子是墨綠色的,表面覆蓋著一層很薄的絨毛,一般就只能長到2-4cm,是山地玫瑰中的小型種。
Greenovia aurea 加那利黃金山玫瑰,分布於大加那利(GranCanaria)、特內里費島(Tenerife)、耶羅島(El Hierro)、戈梅拉島(La Gomera)和拉帕爾馬島(La Palma)的海拔1000- 1900m北向山坡針葉林區域的岩縫中。葉子展開直徑為20-25cm,葉子顏色淡藍色,表面有一層白粉。花期為5-7月,花色奶黃色,花後有大量的種子,同樣也可以長出很多側芽。
aurea屬可以說是山地玫瑰的代表,幾乎大家見到的比較美艷的品種都是出自這個屬,山地玫瑰中的豪門貴族。
Greenovia diplocycla(巨型山地 或者雞蛋山地)花瓣厚實的玫瑰,分布於拉帕爾瑪島、耶羅島和戈梅拉島的北側海拔650m左右的針葉林中開闊地帶。
聽說這個屬的玫瑰和aurea屬是好基友,經常長在一起,不知道是不是真的。這個屬最著名的就應該是包心菜山地玫瑰,其中的一種叫gigantea。
❸ 山地玫瑰怎麼種
山地玫瑰共四大品種Greenoviaaizoon較稀有,分布於特內里費的南部高島,海拔950m北坡人跡罕至的地區。葉子是墨綠色的,表面覆蓋著一層很薄的絨毛,一般就只能長到2-4cm,是山地玫瑰中的小型種。Greenoviaaurea加那利黃金山玫瑰,分布於大加那利(GranCanaria)、特內里費島(Tenerife)、耶羅島(ElHierro)、戈梅拉島(LaGomera)和拉帕爾馬島(LaPalma)的海拔1000-1900m北向山坡針葉林區域的岩縫中。葉子直徑為20-25cm,葉子顏色淡藍色,表面有一層白粉。花期為5-7月,花色奶黃色,花後有大量的種子,同樣也可以長出很多側芽。aurea屬可以說是山地玫瑰的代表,幾乎大家見到的比較美艷的品種都是出自這個屬,山地玫瑰中的豪門貴族。Greenoviadiplocycla(巨型山地或者雞蛋山地)花瓣厚實的玫瑰,分布於拉帕爾瑪島、耶羅島和戈梅拉島的北側海拔650m左右的針葉林中開闊地帶。聽說這個屬的玫瑰和aurea屬是好基友,經常長在一起,不知道是不是真的。這個屬最著名的就應該是包心菜山地玫瑰,其中的一種叫gigantea。Greenoviadodrentalis(翡翠球)分布於特內里費島(Tenerife)海拔為350m偏僻的東、西部地區。直徑在10cm,非常容易長出側芽。這個屬的玫瑰感覺著實低調,幾乎不出現在視野中,不過,等等,說到容易出側芽,馬上想到的就是棒子國的翡翠球。沒錯,棒子國那個非常容易出側芽爆盆的,就是這個屬的玫瑰!而爆側芽幾乎也是這個屬所有玫瑰的共同屬性山地玫瑰喜涼爽、乾燥、陽光充足的環境,耐乾旱和半陰,怕積水和悶熱潮濕,具有高溫季節休眠、冷涼季節生長的習性。生長期為秋季至晚春,宜給予充足的陽光,始終保持盆土微濕狀態。對施肥與否要求不嚴,一般在土壤中放些顆粒緩釋肥就能滿足其生長需要。冬季雖然0℃左右植株也不會死亡,但生長往往停止,因此最好能有5℃左右的最低溫度,並有10℃左右的晝夜溫差。夏季的休眠期要求有良好的通風,控制澆水,使植株在通風、乾燥、涼爽的環境中度過炎熱的夏季。避免烈日曝曬,更要避免雨淋,以免因悶熱潮濕引起植株腐爛。山地玫瑰的翻盆以秋季為佳,盆土要求疏鬆、透氣,具有一定的顆粒性,並含有少量的有機質。一般用少量草炭或泥炭土摻蛭石、珍珠岩或其它顆粒性材料種植。
❹ 請問這個山地玫瑰是大型種還是小型種會長大嗎
大,會
❺ 山地玫瑰品種
山地玫瑰共四大品種
Greenovia aizoon 較稀有,分布於特內里費的南部高島,海拔950m北坡人跡罕至的地區。葉子是墨綠色的,表面覆蓋著一層很薄的絨毛,一般就只能長到2-4cm,是山地玫瑰中的小型種。
山地玫瑰喜涼爽、乾燥、陽光充足的環境,耐乾旱和半陰,怕積水和悶熱潮濕,具有高溫季節休眠、冷涼季節生長的習性。生長期為秋季至晚春,宜給予充足的陽光,始終保持盆土微濕狀態。對施肥與否要求不嚴,一般在土壤中放些顆粒緩釋肥就能滿足其生長需要。
冬季雖然0℃左右植株也不會死亡,但生長往往停止,因此最好能有5℃左右的最低溫度,並有10℃左右的晝夜溫差。夏季的休眠期要求有良好的通風,控制澆水,使植株在通風、乾燥、涼爽的環境中度過炎熱的夏季。避免烈日曝曬,更要避免雨淋,以免因悶熱潮濕引起植株腐爛。山地玫瑰的翻盆以秋季為佳,盆土要求疏鬆、透氣,具有一定的顆粒性,並含有少量的有機質。一般用少量草炭或泥炭土摻蛭石、珍珠岩或其它顆粒性材料種植。
❻ 山地玫瑰的葉子
山地玫瑰,為景天科、蓮花掌屬多肉植物。具有生長期(冬春季)葉片展開,休眠期(夏季)合攏的特點。因其休眠期為躲避強光、酷熱等因素,外圍葉子就會出現老化枯萎現象;故屬於正常情況。
山地玫瑰,一般休眠期在7~8月。休眠期間外圍葉子枯萎,中心葉片緊縮呈玫瑰花形。山地玫瑰生長期為秋季至晚春,此時給予充足的陽光,保持盆土微潮。不可向葉片噴水,盡量不要施肥。避免烈日曝曬,更要避免雨淋,以免因悶熱潮濕,引起植株腐爛。
栽培要點
山地玫瑰喜涼爽、乾燥、陽光充足的環境,耐乾旱和半陰,怕積水和悶熱潮濕,具有高溫季節休眠、冷涼季節生長的習性。生長期為秋季9月中旬至翌年晚春6月,此時宜給予植株充足的陽光,如果光照不足會使得植株徒長,從而造成株形鬆散,葉片變薄。冬季搬入室內可以正常生長,注意經常通風。宜給予充足的陽光,始終保持盆土微濕狀態。休眠期7月至8月。
冬季雖然0℃左右植株也不會死亡,夏季的休眠期要求有良好的通風,控制澆水,使植株在通風、乾燥、涼爽的環境中度過炎熱的夏季。避免烈日曝曬,更要避免雨淋,以免因悶熱潮濕引起植株腐爛。山地玫瑰的翻盆以秋季為佳,盆土要求疏鬆、透氣,具有一定的顆粒性,並含有少量的有機質。一般用少量草炭或泥炭土摻蛭石、珍珠岩或其它顆粒性材料種植。
生長期應始終保持盆土微濕狀態,土壤積水和過於乾旱都不利於植株生長,尤其是要避免葉叢的中心部位積水,否則很容易造成爛心。施肥與否要求不嚴,一般在土壤中放些翠姆顆粒緩釋肥就能滿足生長需要。
❼ 山地玫瑰怎麼養,山地玫瑰養殖方法
山地玫瑰共四大品種 Greenovia aizoon 較稀有,分布於特內里費的南部高島,海拔950m北坡人跡罕至的地區。葉子是墨綠色的,表面覆蓋著一層很薄的絨毛,一般就只能長到2-4cm,是山地玫瑰中的小型種。 Greenovia aurea 加那利黃金山玫瑰,分布於大加那利(GranCanaria)、特內里費島(Tenerife)、耶羅島(El Hierro)、戈梅拉島(La Gomera)和拉帕爾馬島(La Palma)的海拔1000- 1900m北向山坡針葉林區域的岩縫中。葉子展開直徑為20-25cm,葉子顏色淡藍色,表面有一層白粉。花期為5-7月,花色奶黃色,花後有大量的種 子,同樣也可以長出很多側芽。 aurea屬可以說是山地玫瑰的代表,幾乎大家見到的比較美艷的品種都是出自這個屬,山地玫瑰中的豪門貴族。 Greenovia diplocycla(巨型山地 或者雞蛋山地)花瓣厚實的玫瑰,分布於拉帕爾瑪島、耶羅島和戈梅拉島的北側海拔650m左右的針葉林中開闊地帶。 聽說這個屬的玫瑰和aurea屬是好基友,經常長在一起,不知道是不是真的。這個屬最著名的就應該是包心菜山地玫瑰,其中的一種叫gigantea。 Greenovia dodrentalis(翡翠球)分布於特內里費島(Tenerife)海拔為350m偏僻的東、西部地區。直徑在10cm,非常容易長出側芽。 這個屬的玫瑰感覺著實低調,幾乎不出現在視野中,不過,等等,說到容易出側芽,馬上想到的就是棒子國的翡翠球。沒錯,棒子國那個非常容易出側芽爆盆的,就是這個屬的玫瑰!而爆側芽幾乎也是這個屬所有玫瑰的共同屬性 山地玫瑰喜涼爽、乾燥、陽光充足的環境,耐乾旱和半陰,怕積水和悶熱潮濕,具有高溫季節休眠、冷涼季節生長的習性。生長期為秋季至晚春,宜給予充足的陽光,始終保持盆土微濕狀態。對施肥與否要求不嚴,一般在土壤中放些顆粒緩釋肥就能滿足其生長需要。 冬 季雖然0℃左右植株也不會死亡,但生長往往停止,因此最好能有5℃左右的最低溫度,並有10℃左右的晝夜溫差。夏季的休眠期要求有良好的通風,控制澆水, 使植株在通風、乾燥、涼爽的環境中度過炎熱的夏季。避免烈日曝曬,更要避免雨淋,以免因悶熱潮濕引起植株腐爛。山地玫瑰的翻盆以秋季為佳,盆土要求疏鬆、 透氣,具有一定的顆粒性,並含有少量的有機質。一般用少量草炭或泥炭土摻蛭石、珍珠岩或其它顆粒性材料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