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丁香結點撥

丁香結點撥

發布時間: 2022-01-05 09:59:25

1. 多少綠荷相倚恨運用的是什麼手法

D 【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修辭的把握。題干要求選出「下列詩句中,沒有使用比擬手法的一項」,主要是針對比擬設題。A項,「綠荷」「相倚恨」,使用擬人的修辭。B項,「花睡去」,使用擬人的修辭。C項,「芭蕉」「各自愁」,使用擬人的修辭。D項,」馬聲驕「,指馬聲洪亮,響亮,非擬人手法。 【考點定位】正確運用常用的修辭方法。能力層級為表達運用E。 【技巧點撥】比擬就是把一個事物當作另外一個事物來描述、說明。 比擬的辭格是將人比作物、將物比做人,或將甲物化為乙物。比擬可以分為擬人、擬物兩類。1.擬人。擬人就是把物當做人來寫,賦予物以人的動作行為或思想感情。2.擬物。擬物又包括兩類:一是把人當做物來寫,使人具有物的動作或情態;二是把甲事物當做乙事物來寫。考生只要先確定詩句所寫的對象,然後再看使用什麼詞語來寫的,最後看這一詞語是否具有人性化。特別關注動詞、情感詞。

2. 請幫我敘述薛寶釵在故事裡的一些悲劇的重點細節。 幫幫忙~謝謝^^

1、《紅樓夢》中,寶釵的悲劇在於處心積慮的做到了寶二奶奶的職位,寶玉心裡卻始終「縱然是舉案齊眉,到底意難平」,「意難平」,自然是念念不忘林妹妹,心裡愛的,也是黛玉,以至於最終離家為僧,不知去向......
2、寶釵的悲劇,還在於她深受封建禮教的束縛與熏陶,明知寶玉心中喜歡的是黛玉,依舊為了家族利益與「夫貴婦榮」的信仰,嫁給寶玉,並極力勸說他走仕途經濟的道路。不然,以寶釵的賢德淑良、才智美貌,足以擁有一種幸福的生活;不是過於頻繁的「用心良苦」的勸說,寶玉也許不會拋下懷有身孕的她,毅然離去......
3、寶釵的悲劇還有些類似於王熙鳳,「機關算盡太聰明」。她沒有像探春般看清楚賈府「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僵」是「倒下」的意思)」的危機,最終只有自食惡果了。
僅僅屬於個人見解,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3. 月光下白在瀟灑紫的朦朧,是什麼成語

影影綽綽[ yǐng yǐng chuò chuò ]

【解釋】:模模糊糊,不真切。

【出自】:明·蘭陵笑笑生《金瓶專梅詞話》第六十二屬回:「我不知怎的,但沒人在房裡,心裡只害怕,恰似影影綽綽,有人在眼前一般。」

【示例】: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百十六回:「寶玉一見,喜得趕出來,但見鴛鴦在前,影影綽綽的走,只是趕不上。」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形容不真切。

(3)丁香結點撥擴展閱讀:

近義詞

一、裊裊婷婷[ niǎo niǎo tíng tíng ]

【解釋】:裊裊:柔美貌;婷婷:美好貌。形容女子姿態柔美。

【出自】:《隋唐演義》第六七回:「剛到山門,只見裊裊婷婷一行婦女,在巷道中走將進來。」

二、模模糊糊 [ mó mó hu hū ]

【解釋】:思想上不清晰的。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82回:「雪雁出來一看,模模糊糊認得是薛姨媽那邊的人。」

4. 模仿《花之歌》,以丁香或另外一種花草為對象,寫一首小詩怎麼寫

雪花之抄歌
我是一片飛翔的花瓣襲
嫦娥姐姐把我從天上灑落人間
於是,大自然讓我去把月光裝點
我是天上的雲朵
從上天的白鬍子上掉落
於是,小螞蟻把我偷去
用已飛向天空看全世界
我哭
人們卻在歡樂
我飄落下來
動物們卻昂起了頭
縮進了身子
鼓起了一團
大地和天空是一對情侶

5. 高中語文古詩問題解答的技巧

通常的答題技巧:
步驟一,准確指出運用的表現手法。
步驟二,指出這種手法在詩歌中的具體運用。 ——(為什麼如此判斷)
步驟三,說明運用該手法的好處。——(如何有效地傳情達意)

例如: 《早行》(陳與義)
露侵駝褐曉寒輕,星斗闌干分外明。
寂寞小橋和夢過,稻田深處草蟲鳴。
此詩主要用了什麼表現手法?有何效果?
步驟一(指出手法):主要用了反襯手法。
步驟二(具體運用):1、天未放亮,露水很重,星斗縱橫,分外明亮,反襯夜色的濃重。2、「草蟲鳴」又反襯出環境的寂靜。
步驟三(指出好處):兩處反襯,都突出了詩人出行之早,表現了詩人因遠離故鄉、早早行路而引起的孤獨寂寞的心境。

6. 高中古詩文賞析,要整理好的,不要題.

2010年3月5日12時43分 1 2010年3月5日12時43分 2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明確這個考點在高考中的地位,命題 特點,考查形式及命題趨向. 2,如何讀懂一首古代詩詞. (過程與方法) 點撥引導,強化訓練 (情感態度價值觀) 感受傳統文化的藝術魅力,熱愛民族文化 2010年3月5日12時43分 3 新課標《考綱》解讀 1,考試能力要求 鑒賞評價:指對閱讀材料的鑒別,賞析和評 說,是以識記,理解和分析綜合為基礎,在閱讀 方面發展了的能力層級. 2,鑒賞評價 D (1)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 (2)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 2010年3月5日12時43分 4 考點 1 詩歌的形象 考綱細讀 鑒賞詩歌的形 象 鑒賞詩歌的語 言 鑒賞詩歌的表 達技巧 考查角度 概述形象特點 2 詩歌的語言 分析語言風格或特 色 分析詩歌詞句的表 達技巧, 達技巧,抒情手法 和塑造形象的方法 等 總結詩歌內容, 總結詩歌內容,分 析作者觀點態度 5 3 詩歌的表達 技巧 4 詩歌的思想 內容和作者 2010年3月5日12時43分 觀點態度 評價詩歌的思 想內容和作者 觀點態度 具體要求 ①理解詩歌中詞語的含義. 理解詩歌中詞語的含義. 概括詩歌的中心思想. ②概括詩歌的中心思想. 分析作者在詩歌中表現出來的思想傾向. ③分析作者在詩歌中表現出來的思想傾向. 鑒賞詩歌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 ④鑒賞詩歌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 評價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 ⑤評價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 2010年3月5日12時43分 6 考情分析 09年高考 套語文試題中共 道古詩鑒賞大 年高考18套語文試題中共 年高考 套語文試題中共18道古詩鑒賞大 道小題. 題,計40道小題.從考點角度看,分析古詩意象 道小題 從考點角度看, 題3道,分析古詩意境題 道,品析語言試題 道 道 分析古詩意境題5道 品析語言試題6道 其中品析煉字題4道 (其中品析煉字題 道,上海卷和北京卷中分析詩 句含意的選擇題共2道),分析古詩手法題 分析古詩手法題11道 句含意的選擇題共 道),分析古詩手法題 道, 分析古詩情感題13道 此外還有2道考查文學常 分析古詩情感題13道,此外還有2道考查文學常 識的簡答題(北京卷和上海卷). 識的簡答題(北京卷和上海卷). 從命題方式上看,依然以主觀簡答題為主. 從命題方式上看,依然以主觀簡答題為主.其 中選擇題2道 填空題2道 簡答題36道 上海, 中選擇題 道,填空題 道,簡答題 道.上海, 北京卷設置3道小題 比較題1道 開放性題2道 道小題. 北京卷設置 道小題.比較題 道,開放性題 道. 7 2010年3月5日12時43分 具體分析 1,從題干要求語看,在38道簡答題中要求結合全詩整 題干要求語看, 38道簡答題中要求結合全詩整 語看 體賞析的試題有18 18道 要求賞析詩中某句( 體賞析的試題有18道,要求賞析詩中某句(聯)的分析局 部的試題有20 20道 整體賞析與局部賞析有平分秋色之勢. 部的試題有20道,整體賞析與局部賞析有平分秋色之勢. 為降低審題難度而在題干中加了提示語的試題有6 為降低審題難度而在題干中加了提示語的試題有6道.在 今年13道分析情感試題中, 13道分析情感試題中 今年13道分析情感試題中,要求結合全詩分析情感的試題 比前兩年數量稍有增加, 有7道,比前兩年數量稍有增加,表明高考更加註重對古 詩整體賞析能力的考查. 詩整體賞析能力的考查. 2.從能力層級看 36道簡答題是分析古詩的形象 道簡答題是分析古詩的形象, 2.從能力層級看,有36道簡答題是分析古詩的形象, 語言,表達技巧和情感的賞析性試題,只有全國卷Ⅰ 語言,表達技巧和情感的賞析性試題,只有全國卷Ⅰ和天 津卷各出了1 津卷各出了1道評價思想內容和作者觀點態度的評價性試 賞析性試題明顯居於主導, 題.賞析性試題明顯居於主導,主要是因為此類試題要求 結合詩句具體內容分析作答, 結合詩句具體內容分析作答,難度相對較小且答案固定易 於評閱賦分,而評價性試題強調多元解讀, 於評閱賦分,而評價性試題強調多元解讀,難度系數較高 且答案比較開放,評閱賦分尺度不好把握. 且答案比較開放,評閱賦分尺度不好把握. 14份試卷保持原來分值外 份試卷保持原來分值外, 3.從試題賦分看 3.從試題賦分看,除14份試卷保持原來分值外,天津 卷,重慶卷,湖南卷和遼寧卷的分值均作了1-3分的升值 重慶卷,湖南卷和遼寧卷的分值均作了1 微調,其中遼寧卷由原來8分升至11 11分 微調,其中遼寧卷由原來8分升至11分.表明這些省份有 逐漸加大對古詩鑒賞能力考查力度的趨勢. 逐漸加大對古詩鑒賞能力考查力度的趨勢. 8 2010年3月5日12時43分 詩歌鑒賞 如何讀懂一首詩 教學目的:掌握解讀詩歌時應注意的幾 教學目的: 個問題,做到大體上讀懂詩歌. 個問題,做到大體上讀懂詩歌. 2010年3月5日12時43分 9 解讀詩歌應注意做到: 解讀詩歌應注意做到: 看題目. 一.看題目.題目是詩詞的眼睛,它往往直接揭示了詩詞 看題目 題目是詩詞的眼睛, 創作的時間,地點,事件和主旨等. 創作的時間,地點,事件和主旨等. 邯鄲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此詩題中的"冬至"表時間, 邯鄲"表地點, 此詩題中的"冬至"表時間,"邯鄲"表地點, 且與"冬至"點明了特定的背景, 且與"冬至"點明了特定的背景,是說冬至佳 節時自己仍客居邯鄲,這才"思家" 思家" 節時自己仍客居邯鄲,這才"思家","思家" 揭示了此詩的主旨. 揭示了此詩的主旨. 2010年3月5日12時43分 10 看作者. 二.看作者.鑒賞時要走進作者,了解作者所處的 看作者 鑒賞時要走進作者, 社會時代,生平遭遇,思想主張等方面內容,了解 社會時代,生平遭遇,思想主張等方面內容 了解 作者的創作風格. 作者的創作風格. 2005年北京卷 年北京卷 夜遊宮 記夢寄師伯渾 陸游 雪曉清笳亂起,夢游處,不知何地.鐵騎無聲望似水. 雪曉清笳亂起,夢游處,不知何地.鐵騎無聲望似水.想關 河:雁門西,青海際. 雁門西,青海際. 睡覺寒燈里,漏聲斷,月斜窗紙.自許封侯在萬里,有誰知? 睡覺寒燈里,漏聲斷,月斜窗紙.自許封侯在萬里,有誰知? 鬢雖殘,心未死. 鬢雖殘,心未死. 注釋:師伯渾,陸游的友人. 注釋:師伯渾,陸游的友人. 詞中"自許封侯在萬里,有誰知?鬢雖殘,心未死" 詞中"自許封侯在萬里,有誰知?鬢雖殘,心未死" 與陸游《書憤》 塞上長城空自許, 與陸游《書憤》中"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 2010年3月5日12時43分 相比較,兩處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有何異同? 斑"相比較,兩處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有何異同? 11 分析:回答此題,就要走近作者. 分析:回答此題,就要走近作者. 陸游的一生,處於民族危機極為嚴重的年代, 陸游的一生,處於民族危機極為嚴重的年代,他生活在北 宋滅亡之際,幼年顛沛流離的生活,父親愛國精神的熏陶, 宋滅亡之際,幼年顛沛流離的生活,父親愛國精神的熏陶, 使陸游從小就樹立從軍抗金 誓殺敵寇,恢復失地的抱負, 從軍抗金, 使陸游從小就樹立從軍抗金,誓殺敵寇,恢復失地的抱負, 形成了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中年到過當時的國防前線, 形成了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中年到過當時的國防前線, 寫下不少戰斗性的詩篇.但一直受投降派的壓制, 寫下不少戰斗性的詩篇.但一直受投降派的壓制,晚年退 居家鄉,而收復中原的信念始終不渝. 居家鄉,而收復中原的信念始終不渝. 所以他的詩歌創作主線是抗敵復國的決心和愛國主義精神; 所以他的詩歌創作主線是抗敵復國的決心和愛國主義精神; 抗敵復國的決心和愛國主義精神 又由於對勝利的熱切渴望和對未來的必然信念, 又由於對勝利的熱切渴望和對未來的必然信念,因此感情 熱烈奔放,境界雄偉壯闊,想像豐富奇特. 熱烈奔放,境界雄偉壯闊,想像豐富奇特. 答案:相同點:都表現了詩人抗金報國,建功立業 答案:相同點:都表現了詩人抗金報國, 的愛國之志和壯志未酬,理想落空的傷感之情. 的愛國之志和壯志未酬,理想落空的傷感之情. 不同點:本詩主要抒發了對自己不被理解的慨嘆, 不同點:本詩主要抒發了對自己不被理解的慨嘆, 突出了烈土暮年壯心不已的心境. 書憤》 突出了烈土暮年壯心不已的心境.《書憤》著重表 2010年3月5日12時43分 達了詩人壯志未酬卻已年老鬢衰的悲憤情懷. 達了詩人壯志未酬卻已年老鬢衰的悲憤情懷. 12 三.看注釋和詩前小序 看注釋和詩前小序 些古詩詞前面有一個不長的" 一些古詩詞前面有一個不長的"序",或交代了創作的年 代,或交代創作的緣由,或交代了創作的經過,或交代了 或交代創作的緣由,或交代了創作的經過, 創作的背景.它對理解詩詞的思想內容是至關重要的, 創作的背景.它對理解詩詞的思想內容是至關重要的,鑒 賞時不能忽視;如果詩詞後面附有注釋,一定要仔細審讀, 賞時不能忽視;如果詩詞後面附有注釋,一定要仔細審讀, 因為有的也提供背景材料,有的解釋詞語,幫助解讀詩詞, 因為有的也提供背景材料,有的解釋詞語,幫助解讀詩詞, 甚至有的還暗示題目的答案. 甚至有的還暗示題目的答案. 2005年天津卷 年天津卷 湖州歌(其六) 湖州歌(其六) 南宋 汪元量 北望燕雲不盡頭,大江東去水悠悠. 北望燕雲不盡頭,大江東去水悠悠. 夕陽一片寒鴉外,目斷東西四百州. 夕陽一片寒鴉外,目斷東西四百州. 2010年3月5日12時43分 [注]此詩是元滅南宋時,作者被元軍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注 此詩是元滅南宋時 作者被元軍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此詩是元滅南宋時, 13 簡析"大江東去水悠悠"與蘇東坡" 簡析"大江東去水悠悠"與蘇東坡"大江東 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表達的不同情感. 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表達的不同情感. 考生如果忽視了"注釋"所說"此詩是元滅南宋時,作 考生如果忽視了"注釋"所說"此詩是元滅南宋時, 者被元軍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者被元軍押解北上途中所作",答案的准確度勢必受到 影響. 影響. 參考答案 蘇軾的詩句表達了對歷史流轉,英雄不在的感慨, 蘇軾的詩句表達了對歷史流轉,英雄不在的感慨,側 重懷古. 重懷古. "大江東去水悠悠"抒發了作者身處國家衰亡不可挽 大江東去水悠悠" 救之時的悲痛心情,側重現實. 救之時的悲痛心情,側重現實. 2010年3月5日12時43分 14 看意象. 四.看意象. 看意象 在詩歌中, 在詩歌中,常常有一種反復出現的 意象來表達詩人特定的情趣和意味, 意象來表達詩人特定的情趣和意味, 它代表民族和人類共同的情感和體 也就是說, 驗.也就是說,某些意象某些情感 具有對應規律. 具有對應規律. 必須以解讀詩詞的 意象為突破口, 意象為突破口,以熟知的詩詞意象 為突破點. 為突破點. 2010年3月5日12時43分 15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柳永《雨霖鈴》 ——柳永 雨霖鈴》 柳永《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 "柳 " , "留"二 字諧音, 字諧音, "柳"多種 經常暗喻 於檐前屋 離別 後,常作 "柳絲 故鄉的象 (思)"飄 征 忽不定, 忽不定,常 作遣愁的憑 借 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賀鑄《青玉案》 賀鑄《 賀鑄 青玉案》 2010年3月5日12時43分 16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李白 靜夜思》 ——李白《靜夜思》 李白《 低頭思故鄉.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杜甫 月夜憶舍弟》 ——杜甫《月夜憶舍弟》 杜甫《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海上生明月, ——張九齡 望月懷遠》 ——張九齡《望月懷遠》 張九齡《 月亮是思鄉 的代名詞 欲問吳江別來意,青山明月夢中看 欲問吳江別來意, ——王昌齡 李昌曹宅夜飲》 ——王昌齡《李昌曹宅夜飲》 王昌齡《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今夜月明人盡望, ——王建 十五夜望寄杜郎中》 ——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 王建《 17 2010年3月5日12時43分 願君學長松,慎勿作桃李. 願君學長松,慎勿作桃李. ——李白 贈書侍御黃裳》 ——李白《贈書侍御黃裳》 李白《 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劉楨 贈從弟》 ———劉楨《贈從弟》 劉楨《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 正直堅貞高潔品格的象徵 欲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欲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陳毅 青松》 ——陳毅《青松》 陳毅《 2010年3月5日12時43分 18 堅貞,高潔品格 堅貞, 的象徵 諧音雙關 愛戀思念 2010年3月5日12時43分 19 燕子因結伴飛行而成為 愛情的象徵 燕子雙飛經常用來 反襯離人的孤寂 燕子到來往往意味著春天的到來. 燕子到來往往意味著春天的到來. 詩人喜用燕子來表達喜悅之情 燕子眷戀舊巢的習性, 燕子眷戀舊巢的習性,成為古典詩詞表現時 事變遷, 事變遷,抒發人事代謝的寄託 2010年3月5日12時43分 20 丁香,指愁 丁香, 思或情結 自從南浦別,愁見丁香結" 唐人牛嶠《感恩多》 自從南浦別,愁見丁香結"(唐人牛嶠《感恩多》) 浮雲比喻在外 漂泊的遊子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唐人盧照鄰《長安古意》 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唐人盧照鄰《長安古意》) 鴛鴦,指恩愛 鴛鴦, 的夫婦 2010年3月5日12時43分 21 (2004年廣東卷) 年廣東卷) 年廣東卷 江漢【杜甫】 江漢【杜甫】 江漢思歸客,乾坤一腐儒. 江漢思歸客,乾坤一腐儒. 片雲天共遠,永夜月同孤. 片雲天共遠,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猶壯,秋風病欲蘇. 落日心猶壯,秋風病欲蘇. 古來存老馬,不必取長途. 古來存老馬,不必取長途. 問:這是杜甫晚年客滯江漢時所寫的一首詩. 這是杜甫晚年客滯江漢時所寫的一首詩. 詩中二,三聯用了哪幾個意象, 詩中二,三聯用了哪幾個意象,請分析其情景 交融的意境. 交融的意境. 2010年3月5日12時43分 22 解析: 片雲""孤月"既為實景,也有寓意, ""孤月 解析:"片雲""孤月"既為實景,也有寓意, 月亮和" 都是一樣的孤獨寂寞的; 片雲" 月亮和"我"都是一樣的孤獨寂寞的;"片雲" 在空中飄盪,就像自己漂泊他鄉,漫漫長夜中; 在空中飄盪,就像自己漂泊他鄉,漫漫長夜中; 落日" 比喻自己黃昏晚年, 秋風" "落日" 比喻自己黃昏晚年,"秋風"則是眼前 實景,與上句"落日"喻象相對,虛實結合. 實景,與上句"落日"喻象相對,虛實結合.兩 聯情景交融,塑造出一種天高地遠, 聯情景交融,塑造出一種天高地遠,孤月獨照的 冷清意境. 冷清意境. 把握常用意象的含義,再展開想像的翅膀, 把握常用意象的含義,再展開想像的翅膀,通過想像去補 充和擴大生活畫面, 充和擴大生活畫面,從而獲得完整而豐富的形象美感 總之,要重視整體閱讀理解,利用好試題所提供的信息 總之,要重視整體閱讀理解, 如題目,小注等) (如題目,小注等) 2010年3月5日12時43分 23 (09全國卷 ) 全國卷1) 全國卷 12.閱讀下面這詩宋詩,然後回答問題.( .(8分) .閱讀下面這詩宋詩,然後回答問題.( 次石湖書扇韻① 姜夔② 橋西一曲水通村,岸閣浮萍綠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處別開門. 【注】①石湖:南宋詩人范成大(1126—1193) 石湖:南宋詩人范成大( ) 晚年去職歸隱石湖(在今江蘇蘇州),自號石湖居士. ),自號石湖居士 晚年去職歸隱石湖(在今江蘇蘇州),自號石湖居士. 姜夔( ?):字堯章 ②姜夔(1155—1221?):字堯章,號白石道人,饒 ?):字堯章,號白石道人, 今江西波陽) 浪跡江湖,終生不仕. 州?陽(今江西波陽)人,浪跡江湖,終生不仕.淳熙 十四年( 曾去拜見范成大, 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見范成大,這首詩約作於 ) 此時. 此時. 這首詩描繪了一副什麼樣的畫面? (1)這首詩描繪了一副什麼樣的畫面?是由哪些景物 構成的?請簡要敘述. 構成的?請簡要敘述. 有人說,詩的後兩句歌頌了范成大的品格, (2)有人說,詩的後兩句歌頌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 句中的" 是指趨炎附勢的人.你對此有什麼看法? 句中的"人"是指趨炎附勢的人.你對此有什麼看法? 請簡要說明. 請簡要說明. 2010年3月5日12時43分 24 【答案】 (1)詩歌描繪了一幅江南水鄉清幽恬靜的畫面.寫了小橋,流 )詩歌描繪了一幅江南水鄉清幽恬靜的畫面.寫了小橋, 村莊,綠岸,浮萍,荷花,人家,庭院等景物.( .(描繪了一 水,村莊,綠岸,浮萍,荷花,人家,庭院等景物.(描繪了一 幅山環水繞,村閣隱然,浮萍泛綠, 幅山環水繞,村閣隱然,浮萍泛綠,藉花飄香的恬靜優雅的隱居 風光圖.分別寫了溪橋橫躍,曲水彎流,樓閣隱約,浮萍漂碧, 風光圖.分別寫了溪橋橫躍,曲水彎流,樓閣隱約,浮萍漂碧, 藉花飄香.從視覺與嗅覺等角度渲染出閑適雅寂的石湖風景.) 藉花飄香.從視覺與嗅覺等角度渲染出閑適雅寂的石湖風景.) (2)觀點一:這種說法有道理. )觀點一:這種說法有道理. 此詩贊譽石湖美景,也包含對石湖主人的歌頌."人"是指勢利 此詩贊譽石湖美景,也包含對石湖主人的歌頌. 小人,這些人在范氏去職歸隱後不再與他來往,范氏卻不以為意, 小人,這些人在范氏去職歸隱後不再與他來往,范氏卻不以為意, 反而享受田園之樂,這與作者終生不仕的人生態度相契合. 反而享受田園之樂,這與作者終生不仕的人生態度相契合. 觀點二:這種說法不確切. 觀點二:這種說法不確切. 此詩描寫了石湖清幽恬靜的美景,表現的是作者對石湖主人歸隱 此詩描寫了石湖清幽恬靜的美景, 田園生活的贊賞之情.. .." 只是泛指, 田園生活的贊賞之情.."人"只是泛指,無人相煩正是幽靜的 要素,不是寫范氏失勢後的世態炎涼. 要素,不是寫范氏失勢後的世態炎涼. (同意:詩的後兩句寫范成大由入相到出世,一方面突出了他漠 同意:詩的後兩句寫范成大由入相到出世, 視功名,淡泊利祿的高潔品行, 視功名,淡泊利祿的高潔品行,另一方面也襯托出那些趨炎附勢 之人的辱人賤行,同時還寫出了詩人對范的崇仰,敬佩與贊美. 之人的辱人賤行,同時還寫出了詩人對范的崇仰,敬佩與贊美. 不同意:前兩句以景襯人,後兩句以事寫人,突出范的品格高尚. 不同意:前兩句以景襯人,後兩句以事寫人,突出范的品格高尚. 人不至"更加襯托出環境的優雅, "人不至"更加襯托出環境的優雅,也突出地贊美了范成大達到 了無人能及的高尚境界.) 了無人能及的高尚境界.) 25 2010年3月5日12時43分 2010年3月5日12時43分 鑒賞詩詞莫 鑒賞詩詞莫要慌 平心靜氣細思量 平心靜氣細思量 先從標題 標題來入手 先從標題來入手 再借註解 註解來相幫 再借註解來相幫 詩中意象 意象要注意 詩中意象要注意 暗示形象 形象和 暗示形象和思想 題干務必要精讀 題干務必要精讀 一字一句不能放 詞句來作答 扣住詞句來作答 自己不 自己不要亂主張 答 題

7. 中國和青少年前途美好的語句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什麼

:這篇文章通過記敘臨川墨池和王羲之「臨池學書」的事跡,闡述了關於學習的道理:不論研究學問,還是深造道德,只有專心致志,才能取得成就,達到理想的境界。從本文借墨池而發議論,可以看出其主旨是勸學。

分析:本文為「記」,可看作是記敘文。文章從對墨池和王羲之「臨池學書」的事跡中,通過議論來表達作者的勸學主旨。所以記敘文中的議論分析是本文找出主旨的關鍵。記敘文中的議論是作者直接發表評論,點明記敘的意義,揭示所敘事物的本質,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分析文章時不可忽視。

提示:

點撥:每篇文章都是有作者所要表達的主旨,或者寫作目的。弄清主旨或目的是學習一篇文章必須弄清的,這要從作者經歷過的春光,幾乎都是和斗室外的三棵白丁香聯系在一起的,所以作者花大量筆墨寫這三棵白丁香。通過實寫丁香花的形象,虛寫寄託於丁香花的理念、志趣,創造出了一個深遠的意境。文丁香結作者想像的句子是:古人詩雲:「芭蕉不展丁香結」、「丁香空結雨中愁」。在細雨迷濛中,著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嫵媚。花牆邊兩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畫,線條模糊了,直向窗外的瑩白滲過來。讓人覺得,丁香確實該和微雨連在一起。
寫作目的是讓整篇文章的植物更加飽滿,讓人在腦中有實景可以想像出來。
居里夫人在求學和生活中的艱苦。作者這樣寫的目的就是印證他在他是從艱苦努力當中獲得成就的。

熱點內容
墨彩梅花花盆 發布:2025-05-14 12:36:55 瀏覽:578
贛州櫻花公園 發布:2025-05-14 12:31:13 瀏覽:8
北海黃蘭花 發布:2025-05-14 12:30:15 瀏覽:213
簡單畫梅花的圖片 發布:2025-05-14 12:22:23 瀏覽:551
七夕買牛兔 發布:2025-05-14 12:12:49 瀏覽:355
梅花氣動架 發布:2025-05-14 12:08:32 瀏覽:732
蘆葦草花藝 發布:2025-05-14 12:01:17 瀏覽:921
插花水總臭 發布:2025-05-14 11:43:45 瀏覽:561
四里一朵花打一生肖 發布:2025-05-14 11:40:17 瀏覽:840
乾枯枝插花 發布:2025-05-14 11:36:05 瀏覽: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