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病玫瑰賞析

病玫瑰賞析

發布時間: 2021-12-25 20:14:06

A. 散文賞析

真好!朋友送我一對珍珠鳥。放在一個簡易的竹條編成的籠子里,籠內還有一卷乾草,那是小鳥舒適又溫暖的巢。有人說,這是一種怕人的鳥。

我把它掛在窗前。那兒還有一盆異常茂盛的法國吊蘭。我便用吊蘭長長的、串生著小綠葉的垂蔓蒙蓋在鳥籠上,它們就像躲進深幽的叢林一樣安全;從中傳出的笛兒般又細又亮的叫聲,也就格外輕松自在了。

陽光從窗外射入,透過這里,吊蘭那些無數指甲狀的小葉,一半成了黑影,一半被照透,如同碧玉;斑斑駁駁生意蔥蘢。小鳥的影子就在這中間隱約閃動,看不完整,有時連籠子也看不出,卻見它們可愛的鮮紅小嘴兒從綠葉中伸出來。

我很少扒開葉蔓瞧它們,它們便漸漸敢伸出小腦袋瞅瞅我。我們就這樣一點點熟悉了。

三個月後,那一團愈發繁茂的綠蔓里邊,發出一種尖細又嬌嫩的鳴叫。我猜到,是它們,有了雛兒。我呢?決不掀開葉片往裡看,連添食中水時也不睜大好奇的眼去驚動它們。過不多久,忽然有一個小腦袋從葉間探出來。更小喲,雛兒!正是這個小傢伙!

它小,就能輕易地由疏格的籠子鑽出身。瞧,多麼像它的母親:紅嘴紅腳,灰藍色的毛,只是後背還沒有生出珍珠似的圓圓的白點;它好肥,整個身子好像一個蓬鬆的球兒。

起先,這小傢伙只在籠子四周活動,隨後就在屋裡飛來飛去,一會兒落在櫃頂上,一會兒神氣十足地站在書架上,啄著書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會兒把燈繩撞得來回搖動,跟著跳到畫框上去了。只要大鳥在籠里生氣兒地叫一聲,它立即飛回籠里去。

我不管它。這樣久了,打開窗子,它最多隻在窗框上站一會兒,決不飛出去。

漸漸它膽子大了,就落在我書桌上。

它先是離我較遠,見我不去傷害它,便一點點挨近,然後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頭來喝茶,再偏過臉瞧瞧我的反應。我只是微微一笑,依舊寫東西,它就放開膽子跑到稿紙上,繞著我的筆蹦來蹦去;跳動的小紅爪子在紙上發出嚓嚓響。

我不動聲色的寫,默默享受著這小傢伙親近的情意。這樣,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塗了蠟似的、角質的小紅嘴,「嗒嗒」啄著我顫動的筆尖,我用手撫一撫它細膩的絨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兩下我的手指。

白天,它這樣淘氣地陪伴我;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的再三呼喚聲中,飛向籠子,扭動滾圓的身子,擠開那些綠葉鑽進去。

有一天,我伏案寫作時,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筆不覺停了,生怕驚跑它。呆一會兒,扭頭看,這小傢伙竟扒在我的肩頭睡著了,銀灰色的眼瞼蓋住眸子,小紅腳剛好給胸脯上長長的絨毛蓋住。我輕輕抬一抬肩,它沒醒,睡得好熟!還呷呷嘴,難道在做夢?

我筆尖一動,流瀉下一時的感受: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一九八四年一月 天津

(賞析:非常靈秀的作品.通過人鳥相親的細膩描寫和濃郁的詩意、深刻的哲理,顯示出作家對自然、人生的摯愛.很溫暖的閱讀.)

B. 《病人》賞析

每一天下午,她都准時來到醫院大門口左側的台階上,鋪下一張報紙,靜靜地坐在那兒看書。那是一本很厚的書。她的面前是一個花壇,紅色的鬱金香正在燦爛地開放。在她若有所思的時候,能看到她那雙大眼睛,平靜而且清澈。雖然病號服並不合體,但並不能掩蓋住她典雅的氣質。
她很友善,每當有人找她問事的時候,她都表現得異常耐心。
起風了,她輕輕地合上那本書,又整整齊齊把那張報紙疊好,轉身走進了大樓。 樓內的人漸漸多了起來,這個點兒有上班的,也有下班的,正好又是探視的日子。電梯剛停下,人們爭著擁了進去。電梯馬上就有了反應,發出「受不了」的報警聲。最後上來的人沒有下去的意思,她就從中間擠了出來,等下一趟。 下一趟的照樣很多,大概也有十多個,不過還好,電梯沒有報警。人們紛紛選擇自己要去的樓層數。有個農民模樣的大伯觸動數字7的時候,那數字就是不亮。他有些著急,還有些緊張,一遍一遍地摁,但沒人告訴他為什麼。她發現後,急忙說:「大伯,這部電梯雙層停。」 大伯仍然沒有明白過來什麼是「雙層停」。說話間已經到了8層,大伯不知道怎麼辦,她非常客氣地對電梯內的人說:「請等我一下,我把他送到樓梯口。」她讓大伯從8層走到了7層,其實樓梯口離電梯就只有四五步遠,她很快就回來了。電梯內的不少人只是表情嚴肅,並沒有說什麼。當然,肯定有人心裡會說:「這人真多事。」 電梯慢慢上行,一位手捧花籃的小夥子自言自語:口腔科病房是不是在12層?她主動接過來說:「是的,往左拐。」 電梯到了14層,一位急著下電梯的姑娘掉下了插在塑料袋裡的一枝玫瑰。塑料袋裡有幾合營養品,但只有這一枝玫瑰。這時電梯門將要關上,她迅速觸動開門按鈕並撿起那枝玫瑰,她還沒完「請等我一下」就跨出了電梯,她一定想把那枝玫瑰還給那位姑娘。對於姑娘要看望的人,那肯定是一枝浪漫溫馨的玫瑰,一枝可以療傷的玫瑰。 但她沒有想到,她後腳剛剛邁出電梯,電梯內一位戴眼鏡的女士「啪」一下就把電梯給關上了,並及時出動了上行的按鈕。「神經病!」她似乎憋了一肚子的火氣還沒有發泄干凈,繼續說,「真的,這個人我知道,在這里住了一個多月了,精神病人。」旁邊一位中年男士聽了直點頭:「 」 電梯內剩下的十多個人恍然大悟。

賞析下列句子:
A、起風了,她輕輕地合上那本書,又整整齊齊把那張報紙疊好,轉身走進了大樓。
B、她非常客氣地對電梯內的人說:「請等我一下,我把他送到樓梯口。」

從找修辭、描寫方法、精妙詞語三方面賞析。 謝啦!

C. 這首詩的賞析是什麼

至此,必然想到天籟清音,想到空谷幽蘭,也想到人世寂寞。

D. 讀書筆記摘抄賞析

數目:席慕容經典作品》

題目:桐花》

頁數:301

內容簡介:席慕蓉,1943年10月15日生於四川,祖籍內蒙古。台灣省立師范學校藝術科、師范大學藝術系畢業後,赴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藝術學院進修,專攻油畫,1966年以第一名成績畢業。在世界各地個展多次,曾獲比利時皇家金牌獎、布魯塞爾市政府金牌獎、歐洲美協兩項銅牌獎、金鼎獎最佳作詞及中興文藝獎章新詩獎等。著作有詩集、散文集、畫冊等,讀者遍及海內外。
本書收錄席慕容經典作品。

做讀書筆記的原因:喜歡席慕容淡淡的文字,讀來如小雨滋潤著心靈。品一品這些小散文,感覺心也就此安靜下來了。

摘抄和賞析:
1在低低的呼喚聲傳過之後,整個世界就覆蓋在雪白的花蔭下了。

賞析:優美的文字,讓人感受到桐花盛開的場景,充滿感染力。

2麗日當空,群山綿延,簇簇的白色花朵象一條流動的江河。彷彿世間所有的生命都
應約前來,在這剎那裡,在透明如醇蜜的陽光下,同時歡呼,同時飛旋,同時幻化成無
數游離浮動的光點。

賞析:這段話運用生動優美的筆觸描繪了桐花盛開的美景,視覺與聽覺相結合,動靜結合,充滿了生機和動感。作者運用比喻的手法,把繁華盛開的場景比作流動的江河,把陽光比作醇蜜,將這幅景象刻畫得美不勝收。最後的排比句,語勢加強,讓人感受到桐花盛開時噴發的生命力,彷彿整個山坡都被桐花覆蓋了,生命的張力無限延伸。

3這樣的一個開滿了白花的下午,總覺得似曾相識,總覺得是一場可以放進任何一種
時空里的聚合。可以放進詩經,可以放進楚辭,可以放進古典主義也同時可以放進後期
印象派的筆端——在人類任何一段美麗的記載里,都應該有過這樣的一個下午,這樣的
一季初夏。
總有這樣的初夏,總有當空麗日,樹叢高處是怒放的白花。總有穿著紅衣的女子姍
姍走過青綠的田間,微風帶起她的衣裙和發梢,田野間種著新茶,開著蓼花,長著細細
的酢漿草。

賞析:作者充分運用聯想、想像的修辭手法,描繪了一幅充滿畫面感的場景,讀來讓人心醉不已。從詩經到楚辭,作者綺麗的文字帶我們穿越時空,來到這樣一個當空麗日的初夏。

E. 摘抄加賞析

摘抄:
太陽平西了,河上的老柳歪歪著,梢頭掛著點金光。河裡沒有多少水,可是長著不少的綠藻,像一條油膩的長綠的帶子,窄長,深綠,發出些微腥的潮味。河岸北的麥子已吐了芒,矮小枯乾,葉上落了一層灰土。河南的荷塘的綠葉細小無力的浮在水面上,葉子左右時時冒起些細碎的小水泡。東邊的橋上,來往的人與車過來過去,在斜陽中特別顯著匆忙,彷彿都感到暮色將近的一種不安。這些,在祥子的眼中耳中都非常的有趣與可愛。只有這樣的小河彷彿才能算是河;這樣的樹,麥子,荷葉,橋梁,才能算是樹,麥子,荷葉,與橋梁。因為它們都屬於北平。 坐在那裡,他不忙了。眼前的一切都是熟習的,可愛的,就是坐著死去,他彷彿也很樂意。歇了老大半天,他到橋頭吃了碗老豆腐:醋,醬油,花椒油,韭菜末,被熱的雪白的豆腐一燙,發出點頂香美的味兒,香得使祥子要閉住氣;捧著碗,看著那深綠的韭菜末兒,他的手不住的哆嗦。吃了一口,豆腐把身里燙開一條路;他自己下手又加了兩小勺辣椒油。一碗吃完,他的汗已濕透了褲腰。半閉著眼,把碗遞出去:「再來一碗!」 站起來,他覺出他又像個人了。太陽還在西邊的最低處,河水被晚霞照得有些微紅,他痛快得要喊叫出來。摸了摸臉上那塊平滑的疤,摸了摸袋中的錢,又看了一眼角樓上的陽光,他硬把病忘了,把一切都忘了,好似有點什麼心願,他決定走進城去。

賞析:
第一段對傍晚景色的描寫十分細致,「歪歪」一詞寫出了柳樹是彎腰的樣子,一個「掛」字,表現出太陽的位置,以及早晨天才剛剛亮,對綠藻運用了比喻的修辭,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綠藻的顏色、形狀,通過對河岸北的麥子、河南的荷塘的綠葉、東邊的橋上的描寫,體現了北平的鄉村的寧靜與和諧,又正如祥子的眼中耳中的「有趣與可愛」。第二段寫祥子吃老豆腐的情景,「頂香美的味兒」體現出了老豆腐的美味,「閉住氣」可以看出老豆腐的香氣逼人,「手不住的哆嗦」讓我讀出祥子對老豆腐這么美味的驚訝和想品嘗的迫不及待的心情,「濕透」又表明祥子吃豆腐的速度之快,不然也不會汗濕透褲腰了,「再來一碗」表現了老豆腐實在是很美味,不然祥子呢也不會還要再吃一碗。第三段,「微紅」一詞寫出了晚霞的顏色,「痛快」表現了祥子沉浸在晚霞的美麗景色之中,「把一切都忘了」晚霞使祥子沒有了煩惱,忘卻了疼痛。

F. 從哪能找到威廉·布萊克《病玫瑰》和簡·奧斯丁《傲慢與偏見》的英文賞析

傲慢與偏見》是簡.奧斯丁的代表作。這部作品以日常生活為素材,一反當時社會上流行的感傷小說的內容和矯揉造作的寫作方法,生動地反映了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處於保守和閉塞狀態下的英國鄉鎮生活和世態人情。這部社會風情畫式的小說不僅在當時吸引著廣大的讀者,時至今日,仍給讀者以獨特的藝術享受。
以下是簡.奧斯丁這部名作的賞析。(其實相當於讀書筆記)
賞析篇:
奧斯丁在這部小說中通過班納特五個女兒對待終身大事的不同處理,表現出鄉鎮中產階級家庭出身的少女對婚姻愛情問題的不同態度,從而反映了作者本人的婚姻觀:為了財產、金錢和地位而結婚是錯誤的;而結婚不考慮上述因素也是愚蠢的。因此,她既反對為金錢而結婚,也反對把婚姻當兒戲。她強調理想婚姻的重要性,並把男女雙方感情作為締結理想婚姻的基石。書中的女主人公伊麗莎白出身於小地主家庭,為富豪子弟達西所熱愛。達西不顧門第和財富的差距,向她求婚,卻遭到拒絕。伊麗莎白對他的誤會和偏見是一個原因,但主要的是她討厭他的傲慢。因為達西的這種傲慢實際上是地位差異的反映,只要存在這種傲慢,他與伊麗莎白之間就不可能有共同的思想感情,也不可能有理想的婚姻。以後伊麗莎白親眼觀察了達西的為人處世和一系列所作所為,特別是看到他改變了過去那種驕傲自負的神態,消除了對他的誤會和偏見,從而與他締結了美滿姻緣。伊麗莎白對達西先後幾次求婚的不同態度,實際上反映了女性對人格獨立和平等權利的追求。這是伊麗莎白這一人物形象的進步意義。
從小說看,伊麗莎白聰敏機智,有膽識,有遠見,有很強的自尊心,並善於思考問題。就當時一個待字閨中的小姐來講,這是難能可貴的。正是由於這種品質,才使她在愛情問題上有獨立的主見,並導致她與達西組成美滿的家庭。
在《傲慢與偏見》中,奧斯丁還寫了伊麗莎白的幾個姐妹和女友的婚事,這些都是陪襯,用來與女主人公理想的婚姻相對照。如夏綠蒂和柯林斯盡管婚後過著舒適的物質生活,但他們之間沒有愛情,這種婚姻實際上是掩蓋在華麗外衣下的社會悲劇。
奧斯丁的小說盡管題材比較狹窄,故事相當平淡,但是她善於在日常平凡事物中塑造鮮明的人物形象,不論是伊麗莎白、達西那種作者認為值得肯定的人物,還是魏克翰、柯林斯這類遭到諷刺挖苦的對象,都寫得真實動人。同時,奧斯丁的語言是經過錘煉的,她在對話藝術上講究幽默、諷刺,常以風趣詼諧的語言來烘託人物的性格特徵。這種藝術創新使她的作品具有自己的特色。
內容篇:
全書的主要情節是圍繞在擁有五個千金女兒的班耐特一家人,雖然他們一家人家境並不是非常富有,也無任何顯赫的社會地位,但班耐特太太卻處心積慮想替五個女兒尋找到和上流社會的貴族聯婚的機會,而美麗而善良的大女兒琴恩,和機智勇敢的二女兒莉琪,她們置身在整個附庸風雅、貴氣逼人的上流生活圈中,仍執著面對自我,並勇於維護自尊,卻也因而喪失了對真愛的判斷和實情的追求,以致忽視了優柔溫文的賓格利和恃才傲物的達希,在撲朔迷離的形勢中所表現出的難得摯情。

然而就在重重誤解、心機、成見與持續華麗表面生活的遮掩下,擋不住的愛情仍如結晶的璞玉一般,終究不能不脫穎而出,傲慢與偏見的人性兩貌,在種種環環相扣的沖突中清晰的突出,作者以她圓潤、敏銳、幽默而細致的筆觸,十足盪氣回腸的描繪這一群人的恩怨愛恨。

此書另一特色就是所有主人翁活動性,以達希為例,他是個不受人喜愛的傲慢男人,他向來亦不屑周圍膚淺的人際關系,此種僵化的對立就在他終於為莉琪動心的那一刻起了劇變,他在壓抑多時之後決定勇敢示愛,不意卻遭受毫無情面可言的拒絕,對他來說,傲慢也許有理,偏見卻是無情,此兩者交之而產生的沖擊在所難免,這種「沖擊」可稱為The Shock Of Recognition(認知之沖擊),達希與莉琪形同水火的命運,掙扎在其他事件接連的失序演出,達希痛定思痛,而有了劇力萬均峰迴路轉,這種「認知」的功夫,往往就是小說人物中主角人物的再生,一個人物之所以能夠生動,在性格上必有無法測度的地方(Incalculability)。

所謂無法測度,就是小說人物的「認知」、「權變」和成熟的過程中所產生的推動力,大多數生動的小說人物都是經由這種「長大」(Growth)過程的,莉琪飽嘗自己對人偏見所產生下的苦果便是一例,當然,愛情能使人盲目,也能使人清醒而重新出發,達希和莉琪當屬幸運的後者了。

「傲慢與偏見」雖是一出閃爍著鬥智意味的愛情輕喜劇,實則說明了人必須行動和自省才有希望,人的尊嚴絕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從行動和自省中淬煉獲得,透過理性的行動,把人類的王國建立得具有一個心靈價值的模式,以與物質俗世有別。大體上,人的生存沒有意義,但從小體上看,人本身的行動卻深具意義,即使只是兒女私情的往來。
思考篇:
這本著作距離我們已經有二百年左右的歷史,但在作者珍

G. 羅伯特·彭斯 火紅的玫瑰 鑒賞

This is one of Burns』 popular love lyrics and is also a good example of how the poet made use of old Scottish folk poetry and created immortal lines by revising the old folk material. The extreme simplicity of the language and the charming rhythmic beat of the verse express better than anything else the poet』s true sentiments toward his beloved.
詩人簡介
羅伯特•彭斯(Robert Burns, 1759-1796), 蘇格蘭詩人。 1759年1月25日生於蘇格蘭高原的一個農民家庭,家庭經濟拮據。他自幼愛好詩歌。1786年出版了《蘇格蘭方言主寫的詩集》(Poems Chiefly in Scottish Dialect)。他的詩歌內容多種多樣,多以蘇格蘭方言寫成,抒發了這位偉大的詩人對他的家鄉和大自然的熱愛之情,並歌頌友誼與愛情。1796年於貧病交加中辭逝。然而生活的困頓並不是他的作品給人的主要印象。他的作品充滿了對現實生活的熱愛,表現蘇格蘭農村生活場景和詩人所追求的自由平等思想。彭斯的詩作主要以民歌為本,寫了大量情詩,涉及愛情的各種變化,名篇詩作有《一朵紅紅的玫瑰》(A Red Red Rose),《我親愛的約翰•安德森》(John Anderson, My Jo),《我心在高地》(My Heart』s in the Highland)等。現在傳唱的《友誼地久天長》(Auld Lang Syne)的歌詞就是取自這位詩人的詩作。

H. 天真的預言的詩歌鑒賞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是生命永恆存在亘古不老的原始哲學。

「把無限放在掌心,讓永恆收藏剎那」是生命永恆存在亘古不老的原始見證。無限的人類歷史可以由有限的人類個體來串織;無極的時空宇宙可以用有限的沉浮人生來度量,永恆的筆端能夠記錄人類文明的變遷。

歷史的書卷可以承載歲月滄桑的巨變。當歷史的車輪碾過人類的發展足跡,會有無數的文明在道路兩旁綻開;當宇宙的塵埃在這些文明上落定,又一個美麗的春天即將烽成。如果這樣,那有限與無限的概念是否可以交換,或許就根本無所謂有限無限的概念了。

「一顆沙里看出一個世界,一朵野花一個天堂」是人類個人生命充分的自信與自由,凝結起來就是一個廣袤且博大的物種之起源的理由了。從一個卑微的個體生命中我們有可以清楚的看到這整個物種的生命力,這卻正是「把無限放在你的手掌上,永恆把一剎那收藏」。

布萊克非常討厭大哲學家培根,有些恨之入骨的意味,並認為大詩人華滋華斯「不是詩人,而是一個同所有真正的詩歌和靈感為敵的邪教哲學家。」他們兩邊,一邊是浪漫主義者,一邊是現實主義者,思想上的分歧可見一斑。

並且從布來克的另外一首詩《沙子》中也能得到一些眉目:「嘲笑吧,嘲笑吧,伏爾泰盧梭,嘲笑吧,嘲笑吧,但一切徒勞,你們把沙子對風扔去,風又把沙子吹回」。但是,如果要真正的更深刻的了解布萊克原本的思想,還需要更深的歷史與文學的雙重積淀。

(8)病玫瑰賞析擴展閱讀:

威廉·布萊克的作品特點

布萊克一生都保持著宗教、政治和藝術上的激進傾向。他濃厚的宗教意識、藝術家的天分和豐富的人生閱歷,給他的詩歌提供了取之不盡的創作源泉,並使它的詩歌具有明顯的宗教性、預言性、哲理性和藝術性等幾大特點。

他對英國詩歌,特別是浪漫主義詩歌所作出的貢獻是有目共睹的。其前期詩作主要包括《詩歌素描》、《純真之歌》及《經驗之歌》等。

前期的詩作,語言上簡單易懂,且以短詩為主,音節也能短則短,題材內容則以生活中的所見所聞為主;而後期的詩作篇幅明顯增長,有時長達數百乃至上千行,內容也明顯地晦澀起來,以神秘、宗教,以及象徵為主要特徵。

布萊克最被人們引用和傳誦的,也是後代文學大家反復贊美的幾首詩歌如《擦煙囪的少年》、《保姆之歌》、《病玫瑰》、《老虎的贊美詩》,皆可以看作構築布萊克之「天國原形」的一部分。

自比為以西結的少年,四歲就看到了宗教幻象,並且可以用一種親喃的語言和「白色諸神」寂靜地交談。盡管世風低落,文途滯澀,但布萊克懷著極大的天真和壯麗的想像力與戰鬥力,投入了類似班揚和馬婁的「世俗反諷」運動中。

布萊克在和他相伴一生的鄉村姑娘凱瑟琳的邂逅與共處中,獲悉了平民心中的童話與貞潔,並以此與自身的經驗和想像作為對比,參照了很多從中世紀就開始進行和流傳的童話寓言式寫作,並加上了自己獨一無二的意象創造力

布萊克留下了18世紀最重要的詩集《天國與地獄的婚姻—想像力的贊美詩》和《純真與經驗之歌》。布萊克構築了世界的宏偉與庄嚴教堂的頂層,在那裡,理想與現實的箴言熠熠閃光,時時提醒著聖母般的潔凈與肅穆。

布萊克從不否認自己是一個借豐富想像而進行創作的人,但同時代的人除了為他的怪異舉止和熱情四溢的精力而感到困惑外,還為他的面貌的高深與可敬而感到迷惑。

布萊克顯然不是為屬於他身體命運的那個時代寫作的作家,同阿蒂爾蘭博一樣,他藉一種基於神秘與夢幻經驗而「對感官不同程度」的擾亂,找到了一條通向自由和贊美的 「天國詩歌」的皈依與信仰。

也許,這就是布萊克留下的最重要的經驗與價值,布萊克「玫瑰的哭嚎」和「真理總是隱藏在瘋狂的暮靄中」的大膽語句,找到了些許從「黑暗的煙囪」延伸到「玫瑰色天國」的神秘體驗路途。

布萊克的關於:「在荒原盡頭,手指可以觸天」的詩句,啟發了西班牙畫家格列柯和達利,在《記憶的永恆》和《西班牙內戰的諷喻想像》中,達利用天才的畫筆表達了對這位十八世紀最偉大詩人的緬懷與贊美。

布萊克1810年的《米爾頓》,至1916年,休伯特·帕里爵士為此詩的自序譜上音樂,改名為《耶路撒冷》,成為英國最受歡迎的贊歌之一。

I. 《病人》 閱讀理解-賞析

1,細節描寫,通過「輕輕」「整整齊齊」說出了女子對書的熱愛
2,語言描寫,通過「非常客氣」「請」等詞看出女子很有禮貌。
答這樣的題一般是,通過什麼表達了什麼

J. 花之歌 賞析

詩人用花的語言來敘述大自然的話語,文中盡顯「紀伯倫風格」中的輕柔、凝練、雋秀與清新。詩人通過花語的清新流露,構建了一幅大自然活生生的圖畫,圖畫中有詩意的浪漫,也有現實的真實。

原文節選:

我是大自然的話語,大自然說出來,又收回去,藏在心間,然後又說一遍……

我是星星,從蒼穹墜落在綠茵中。

我是諸元素之女:冬將我孕育,春使我開放,夏讓我成長,秋令我昏昏睡去。

(10)病玫瑰賞析擴展閱讀

如「我是諸元素之女:冬將我孕育;春使我開放;夏讓我成長;秋令我昏昏睡去。」寫出了花的成長與芬芳。而「我是親友之間交往的禮品;我是婚禮的冠冕;我是生者贈與死者最後的祭獻。」就袒露出了花的凋謝命運,都說紀伯倫的詩有著哲理寓意深邃,從這就可以看出,詩人是用詩意的敘述和思考的敏銳來書寫人生的。

人生有開花就有結果,詩人看到這兩點的同時,特別贊賞前者,末尾兩節寫出了花的積極樂觀態度,詩人用辨證的眼光來看待生命,這就是詩人真正意圖。「我在原野上搖曳,使原野的風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風中呼吸,使清風更加芬芳馥郁。」「我總是仰望高空,對光明心馳神往;我從不顧影自憐,也不孤芳自賞。」

體現了詩人的偉大理想,這首散文詩表意是寫花,但真正是寫人,詩人正是利用花這種大自然的語言,來寄託自己的偉大情操,同時也號召我們要「仰望高空,對光明心馳神往;不顧影自憐,也不孤芳自賞」。

熱點內容
小雲一朵 發布:2025-05-15 00:01:27 瀏覽:904
惠水花卉群 發布:2025-05-14 23:36:50 瀏覽:27
櫻花淚改 發布:2025-05-14 23:36:12 瀏覽:667
玫瑰花珠寶 發布:2025-05-14 23:33:48 瀏覽:254
佛手綠植意義 發布:2025-05-14 23:25:17 瀏覽:937
客廳里綠植超過1米八 發布:2025-05-14 23:22:55 瀏覽:297
戴梅花表的都是什麼人 發布:2025-05-14 23:22:54 瀏覽:834
七夕坐飛機 發布:2025-05-14 23:05:18 瀏覽:174
辦公綠植養護 發布:2025-05-14 23:05:11 瀏覽:475
梅花彩色畫 發布:2025-05-14 23:04:24 瀏覽: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