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與借代
『壹』 丁香和桂丁的區別在那
丁香和桂丁的區別:形狀不同;主產地不同;功效不同。
1、形狀不同
丁香:花蕾略呈研棒狀,長1~2cm,紅棕色至暗棕色。分花萼與花冠兩部分。花萼萼管圓柱狀略扁,長0.7~1.4cm,直徑0.3~0.6cm,基部漸狹小,表面粗糙,富油性,萼管上端有4片三角形肥厚的萼片。
花冠近圓球形,直徑3~6mm,具花瓣4片,互相抱合。將花蕾剖開後,可見多數雄蕊,花絲向中心彎曲,中央有一粗壯直立的花柱。芳香氣強烈,味辛,有麻舌感。以個大、飽滿、鮮紫棕色、香氣強烈、油多者為佳。
丁香:
桂丁:略呈倒卵形,長5~12mm,直徑6~7mm。幼果橢圓形,直徑約3mm,被宿萼包裹,表面黃棕色,先端稍平截,上有一微凸的花柱殘基。宿萼杯狀,邊緣有不明顯的6淺裂,表面暗棕色,有皺紋,下部延長成萼筒,少數連有果柄。氣香,味辣。以肉厚、香氣濃者為佳。
2、主產地不同
丁香主產於坦尚尼亞的桑給巴爾島以及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地,我國廣東、廣西、海南等地有栽培。
桂丁:生於常綠闊葉林中,但多為栽培。分布福建、台灣、海南、廣東、廣西、雲南等地的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均有栽培,其中尤以廣西栽培為多,大多為人工純林。
3、功效不同
丁香為芳香健胃劑,可緩解腹部氣脹,增加胃液分泌,增強消化能力,減輕惡心嘔吐,水煎劑對葡萄球菌、鏈球菌、大腸桿菌、傷寒桿菌、綠膿桿菌等有抑製作用。
桂丁:具有溫里散寒,止痛,止呃的功效。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公丁香(丁香)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桂丁
『貳』 丁香的功效與作用的功能是什麼
具有溫中、降逆、暖腎的效果,於是丁香加入了中葯材的大軍中。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稱「丁香,釋名丁子香、雞舌香,氣味辛溫。」丁香入葯有溫中降逆、散寒止痛、溫腎助陽等功效。
有香口作用。從漢代開始,百官在皇帝面前奏事或回答問題,嘴裡都會含上丁子香,以免給皇帝留下不好的印象。
生理特性
本品略呈研棒狀,長1~2cm。花冠圓球形,直徑0.3~0.5cm,花瓣4,復瓦狀抱合,棕褐色或褐黃色,花瓣內為雄蕊和花柱,搓碎後可見眾多黃色細粒狀的花葯。
萼筒圓柱狀,略扁,有的稍彎曲,長0.7~1.4cm,直徑0.3~0.6cm,紅棕色或棕褐色,上部有4枚三角狀的萼片,十字狀分開。質堅實,富油性。氣芳香濃烈,味辛辣、有麻舌感。
(2)丁香與借代擴展閱讀:
用途
丁香用於烹調、香煙添加劑、焚香的添加劑、制茶等。也可以作為葯用,中葯也有丁香花蕾入葯,葯名「公丁香」,性溫,味辛。丁香油是一種重要的香料,也可以治療燒傷,作為牙科的止痛劑。丁香還可用來解酒醉。
具有防腐劑及殺菌劑的特性,還可協助消化作用。精油局部被應用於減輕牙痛和嘴部疼痛。
『叄』 丁香和丁香茶的區別
丁香和丁香茶的區別:
1、 丁香(公丁香異名)指公丁香,公丁香,指的是沒有開花的丁香,桃金娘科蒲桃屬花蕾曬干後作為香料。丁香茶是桃金娘科植物常綠喬木丁香樹的乾燥花葉,暴馬丁香亦可作為中葯葯材,其葉可制茶。
2、公丁香被用作香料和中葯,是桃金娘科蒲桃屬的熱帶植物,原產於印度尼西亞的群島上。丁香茶原產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及東非沿海國家,我國主要產地為長白山。
3、丁香常綠喬木,高10-15米。樹皮灰白而光滑;葉對生,葉片革質,卵狀長橢圓形,全緣.密布油腺點,葉柄明顯。丁香茶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小枝粗壯無毛,葉廣卵形,通常寬大於長,寬 5~12 cm,端尖銳,基部長型至截形,全緣。有細皺紋。質脆易折斷,斷面顯油性。
(3)丁香與借代擴展閱讀
丁香本身是兩性花,人們說的公丁香和母丁香,不是學術概念,也沒有性別之分,而是在香料的干貨市場上根據外形特徵,而形成的一種約定俗成的說法而已。
公丁香辛,溫。歸脾、胃、腎經。具有溫中降逆、散寒止痛、溫腎助陽的功效。本品辛溫氣香,入脾胃經,既能溫中散寒止痛,又尤善降逆止嘔,治胃寒之脘腹冷痛、嘔吐、呃逆,為治虛寒嘔逆之要葯。入腎經,能溫腎助陽,治腎虛陽痿及宮冷。母丁香性味歸經,功效應用與公丁香相似而力弱。
母丁香,指的是丁香(Syzygium aromaticum,桃金娘科蒲桃屬)的成熟果實,也是曬干後作為香料使用分布
桃金娘科蒲桃屬丁香即丁香。陳藏器以雞舌香為丁香母。宋時按沈括考究諸義直是丁香無疑。《齊民要術》雲:雞舌香,世以其似丁子故一名丁子香。應劭為漢侍中,年老口臭。帝賜雞舌香含之,後來三省故事郎官日含雞舌香欲其奏事對答芬芳。古代「沉檀」的一種原料。
丁香茶,適合所有人飲用,尤其對於胃脹痛或者脾虛不明顯的,或者說脾胃虛弱恢復期的人,可以減少中葯的量,改服用丁香茶養胃。丁香茶雖不是治病的能手,卻是調理脾胃的最佳幫手。每日取3~5g茶葉反復沖泡飲用即可。
『肆』 丁香結這篇課文中哪一句話是借代
丁香結這篇課文中哪一句話是借代?
句子「從外面回來時,最先映入眼簾的,也是那一片瑩白」
「瑩白」是借代,直接出現「積雪」和「瑩白」能夠更鮮明地突出丁香的特點:純凈、輕柔、光潔
『伍』 丁香與丁香茶的區別
丁香花茶的功效與作用一:丁香花茶具有除口臭的功效。 丁香花茶的功效與作用二:丁香性味辛溫,丁香花茶具有溫中降逆,溫腎助陽,芳香健胃,驅風散寒,鎮痛鎮痙,止吐等功效,可治胃腹冷痛,呃逆,嘔吐,慢性消化不良,子宮痛,疝痛等疾病。 丁香花茶的功效與作用三:具有增強消化功能的功效。
『陸』 丁香與千里香的區別
千里香(學名:Murraya paniculata (L.) Jack.),又稱:七里香,萬里香,九秋香,九樹香,過山香,黃金桂,青木香,月橘。為芸香科小喬木或灌木。以葉和帶葉嫩枝入葯,葯材名九里香。具行氣止痛、活血散瘀功效。主治胃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等症。生於疏林中或乾燥的坡地,分布於廣東、福建、海南及廣西、湖南、貴州、雲南四省、自治區南部。
紫丁香(學名:Syringa oblata Lindl.)是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又稱丁香、華北紫丁香、百結、情客、龍梢子。紫丁香原產中國華北地區,在中國已有1000多年的栽培歷史,是中國的名貴花卉。
高1.5-4米,樹皮灰褐色,小枝黃褐色, 初被短柔毛。後漸脫落。嫩葉簇生,後對生,卵形,倒卵形或披針形,圓錐花序,花淡紫色、紫紅色或藍色,花冠筒長6-8mm。花期5-6月。
生長習性喜陽,喜土壤濕潤而排水良好,適庭院栽培,春季盛開時碩大而艷麗的花序布滿全株,芳香四溢,觀賞效果甚佳。是庭園裁種的著名花木。
『柒』 丁香與香丁的區別
香丁原稱晚侖西亞, 關山鎮農會為介紹國人認識具有獨特風味之
甜橙,特取名香丁。丁香是一味中葯,也可以調料。
『捌』 丁香結中的積雪銀白運用了借代的修辭手法代指丁香對嗎
丁香結中的積雪銀白運用了借代的修辭手法代指丁香對
句子「從外面回來時,最先映入眼簾的,也是那一片瑩白」
「瑩白」是借代,直接出現「積雪」和「瑩白」能夠更鮮明地突出丁香的特點:純凈、輕柔、光潔
《丁香結》是作家宗璞的一部散文集,榮獲中國作家協會主辦的首屆新時期散文集嘉獎,作者以丁香結象徵生活中解不開的愁怨,這篇散文的蘊意與作者當時所處的環境有關,而人們對這篇作者自述
常寫游記的原因在喜歡旅行,喜歡與山水相親。山水於我是朋友,是知音,給我靈氣和想像,卻限於體力,淺嘗輒止者多。蘇轍曾雲:"太史公行天下,周覽四海名山大川,與燕趙間豪俊交遊,故其文疏盪有奇氣。"名山大川一句是向自然,我足跡有限;與豪俊交遊一句是向社會,也更感欠缺。統而言之是要有閱歷,枯坐斗室,未免干癟。二寸象牙上的雕刻不管怎樣精細,總覺拘束。何況只是粗粗有個模樣兒呢。
集子以篇名名,曰《 丁香結 》。我雖孤陋,尚知生活中多的是難解的結,也許有些是永遠解不開的,不過總會有人接著去解。
《 丁香結 》所收文字原截於一九八五年底,於八七年春排印時又收入八六年所寫的兩篇。八一年至八六年之散文統歸於此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