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丁香有幾栽
1. 為什麼栽紫丁香
木犀科(Oleaceae)丁香屬 (Syrina)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因花筒細長如釘且香故名。又名丁香、洋丁香。著名的庭園花木。花序碩大、開花繁茂,花色淡雅、芳香,習性強健,栽培簡易,因而在園林中廣泛栽培應用。
概況 有關丁香的文字記載較早的見於唐代詩詞。宋代《洛陽花木記》述及當時已有栽培。1934年發表的《中國產之丁香》是中國第一篇記述本國原產丁香種類的專門文獻。
花葉丁香 (S.persica)至遲在17世紀20年代以前已通過絲綢之路從中國經波斯傳入歐洲。此後,其他中國原產的丁香也陸續傳去西方國家,在園林中大量栽培,並開展了雜交育種等研究工作。19世紀以來,育出的新品種已在1000個以上。
形態和特性 植株高2~8米,葉對生,全緣或有時具裂,罕為羽狀復葉。花兩性,呈頂生或側生的圓錐花序。花色紫、淡紫或藍紫,偶見白色。花冠細漏斗狀,具深淺不同的4裂片。蒴果長橢圓形,室間開裂。喜充足陽光,也耐半蔭。適應性較強,耐寒、耐旱、耐瘠薄,病蟲害較少。以排水良好、疏鬆的中性土壤為宜,忌酸性土。忌積澇、濕熱。對氟化氫有較強的抗性,對煤氣和其他有害氣體也有一定的抵抗力。實生苗3~5年即可開花。花序著生狀況因種類而異。花期可分為早花、中花、晚花 3類。北京地區花期為4月中旬至6月中旬。少數種類可兩季開花。
分布和種類 全屬約30種。中國產23種,是丁香屬植物的分布中心,由東北至西南均有分布,而以秦嶺及西南地區所產種類較多野生種多分布在海拔800~3800米的山地,栽培地區則主要在北方各省。歐、美各國及伊朗、阿富、土耳其、印度、朝鮮、日本等國也普遍栽培。常見的栽培種類主要有喜馬拉雅丁香 (S.emodi)、藍丁香 (S.meyeri)、四季丁香(S.microphylla)、紫丁香(S.oblata)、 北京丁香 (S.pekinensis)和歐洲丁香(S.vularis)等。
繁殖和栽培 以播種、扦插繁殖為主,也可用嫁接、壓條和分株繁殖。露地苗床一般春播較好,播前一個月宜將種子低溫沙藏,以促進提前發芽。苗長出4~5對葉片時進行間苗或分苗移栽。扦插繁殖可於初夏選用當年生半木質化的粗壯枝條作插穗。嫁接繁殖多用小葉女貞或本屬強健種類作砧木,芽接或枝接均可。栽培地宜向陽、土層深厚。早春萌動前行裸根移栽。栽後注意灌水,施肥不宜過多。一般在秋後或早春進行修剪,以保持株形美觀。
應用 丁香為冷涼地區普遍栽培的花木。適於種在庭園、居住區、醫院、學校、幼兒園或其他園林、風景區。可孤植、叢植或在路邊、草坪、角隅、林緣成片栽植,也可與其他喬灌木尤其是常綠樹種配植。個別種類可作花籬。可盆栽或作盆景,也可切花
剛買的花用噴霧器隔幾小時噴一下葉子,用剪刀剪去1/2的葉子,放在陰暗處放幾天。千萬不要施肥。
2. 紫丁香的壽命
紫丁香樹的花期也是每年的夏季6月份還有7月份,花期和其他的丁香花沒有很大的區別,紫丁專香的屬花期受到很多的影響,最大的影響就是溫度了,可以挑選質量高的苗木,這樣成活率也能夠提高,大家可以到江蘇長景園林購買質量高的苗木。
3. 如何種植紫丁香盆栽
丁香姿態秀美,花繁色紫,芳香宜人。用小葉女貞根樁為砧木嫁接丁香製成盆景,具有古乾花枝,相得益彰,最耐觀賞。
放置場所:丁香喜光,平時宜放於陽光充足、空氣流通之處。但在夏季要稍加庇蔭,高溫日灼對盆栽丁香生長不利。冬季埋盆於室外向陽處或移入室內窗檯前。
澆水:平時保持盆土濕潤偏干,切忌過濕。夏季高溫時要早晚各澆一次水,秋後宜少澆水,以利休眠越冬。
施肥:冬日施用腐熟餅肥為基肥,春季萌動後,每半月施一次餅肥水,以促進開花。夏季還應適當施肥,以利花芽分化,保持次年多花。秋後少施肥水,肥分過多,對發育有損。
修剪:丁香在生長期,枝葉過密時,應及時修剪,既不幹擾樹形,又利於通風透光。秋後進入休眠期,要適當整形修剪,剪去徒長枝、重疊枝及交叉枝,使之養分集中,多孕花蕾。
翻盆:每隔2~3年翻盆一次,結合翻盆,修剪根系,除去部分老根及過長根系,剔去1B2舊土,換以新培養土,以利根系發育,葉茂花繁。
病蟲害防治:丁香在過濕情況下,易產生根腐病,輕則停止生長,重則枯萎以死。丁香常見蟲害有家茸天牛,為害枝幹;還有蓑蛾、刺蛾、蚜蟲等為害嫩枝及葉。可用40%樂果1500倍液噴霧殺之。
4. 紫丁香的資料
紫丁香屬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5米;樹皮灰褐色或灰色。小枝、花序軸、花梗、苞片、花萼、幼葉兩面以及葉柄均無毛而密被腺毛。小枝較粗,疏生皮孔。
葉片革質或厚紙質,卵圓形至腎形,寬常大於長,長2-14厘米,寬2-15厘米,先端短凸尖至長漸尖或銳尖,基部心形、截形至近圓形,或寬楔形,上面深綠色,下面淡綠色;萌枝上葉片常呈長卵形,先端漸尖,基部截形至寬楔形;葉柄長1-3厘米。
圓錐花序直立,由側芽抽生,近球形或長圓形,長4-16(-20)厘米,寬3-7(-10)厘米;花梗長0.5-3毫米;花萼長約3毫米,萼齒漸尖、銳尖或鈍;花冠紫色,長1.1-2厘米,花冠管圓柱形,長0.8-1.7厘米,裂片呈直角開展,卵圓形、橢圓形至倒卵圓形,長3-6毫米,寬3-5毫米,先端內彎略呈兜狀或不內彎;花葯黃色,位於距花冠管喉部0-4毫米處。
果倒卵狀橢圓形、卵形至長橢圓形,長1-1.5(-2)厘米,寬4-8毫米,先端長漸尖,光滑。
(4)紫丁香有幾栽擴展閱讀:
丁香的種類很多,而且與同屬植物中的歐洲丁香很相似,常有人將此兩種混淆。本種為產於中國的丁香,因其花色為堇紫色,而常被稱為「紫丁香」,因此種多分布於華北地區,而又稱其為「華北紫丁香」。
另外,桃金娘科(Myrtaceae)蒲桃屬(Syzygium)中也有一種叫丁香(學名:Syzygium aromaticum)的植物,又名丁子香,是原產於印度尼西亞的一種香料,又指丁香屬植物樹上的花蕾,乾燥後廣泛用於烹飪中,做為一種食物香料,現在已經被引種到世界各地的熱帶地區。
雖然都叫丁香,但它們並不是同一種植物,它們的學名已經很清楚地說明了這一點:Syringa oblata為「紫丁香」之意;Syzygium aromaticum為「丁香」之意。須加以區分。
5. 什麼是紫丁香
丁香花未復開時,其花蕾密布枝頭制,稱丁香結。唐宋以來,詩人常常以丁香花含苞不放,比喻愁思郁結,難以排解,用來寫夫 妻、情人或友人間深重的離愁別恨。
杜甫《江頭四詠》「丁香體柔弱,亂結枝猶墊。」
李商隱《代贈》「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
陸龜蒙《丁香》「殷勤解卻丁香結,縱放枝頭散誕春。」
李璟《浣溪沙》「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
牛嶠《感恩多》「自從南浦別,愁見丁香結。」
尹鶚《何滿子》「欲表傷離情味,丁香結在心頭。」
錢惟演《無題》「合歡不驗丁香結,只得凄涼對燭房。」
樂鈞《探春·宋雲墅儀曹座上詠白丁香花》「可憐百結芳愁,東風隨意猜破。」
6. 紫丁香栽培的品種有哪些
白丁香為紫丁香的抄變種,花白色,襲香氣極濃;北京丁香花黃白色,花期較晚;紫萼丁香花藍紫色;佛手丁香花白色,重瓣,具茉莉花香味;小葉丁香(別名四季丁香),植株矮小,花冠紫紅色,一年兩度開花,春季花期4~5月,夏季花期7~8月,適合盆栽。同屬還有洋丁香(又名歐洲丁香),花色有白、淡藍、紫藍、堇紫等色,香氣極濃,株形高大,葉卵形至廣卵形,花序長10~20厘米,有單瓣也有重瓣。花葉丁香,又名波斯丁香,植株矮小,葉披針形;花淡紫色,花序短小;花期5月,適合盆栽。
7. 紫丁香的種子怎麼種植
播種在四月上旬進行。先特種子放在40一50℃的熱水中浸泡l一2小時,撈出後以一份種二版份沙的權比例混合,置於向陽處,蓋上草袋或麻袋,經常澆水,以保持草袋、麻袋濕潤,約經一周,種子可發芽,然後播種。 分株於3月或11月均可進行。只要將母株根部叢生出的莖枝分離出,另行移栽即可。扦插宜在秋季進行。嫁接多以女貞、水蠟樹作砧木,行高接法,一般在砧木離地120一150厘米處進行嫁接,接芽、接穗要選自優良品種的母株。還要注意隨時剪除砧術新發的枝芽,以免消耗營養,使接芽和接穗發育不良,喧賓奪主。壓條繁殖於2月進行為好。壓條時,粗枝要進行環剝處理。壓條成活後2—3年可開花。 丁香花宜地栽,也可盆裁。移栽時,根部要盡量多帶土,這樣容易成活。 希望幫助到您!對你有參考作用啦~
8. 紫丁香同屬的品種有哪些
紫丁香同屬的還有:
(1)荷花丁香又稱暴馬丁香、白丁香。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樹高可達8m。小枝細,枝上皮孔明顯。葉卵形或寬卵形。花白色,花序大而疏散,長10~15cm。蒴果矩圓形,長1~2cm,先端鈍。花期5~6月,果熟期8~9月。產東北、華北、陝西、甘肅等地,朝鮮、日本、俄羅斯也有。喜光,喜濕潤土壤。花期較晚,與其他丁香種植,可起延長花期的作用。
(2)紅丁香落葉叢生灌木,高3m,小枝粗壯。葉橢圓形至長橢圓形,下面具白粉。花紫紅色至近白色,圓錐花序頂生,密集,長8~20cm,具香味。蒴果先端稍尖或鈍。花期5月。產湖北、山西、陝西等省,俄羅斯東部也有,歐美有栽培。
(3)小葉丁香又名四季丁香、綉球丁香。落葉灌木。葉卵形或橢圓狀卵形。花細小,淡紫紅色,花序緊密。蒴果小,先端微彎,有瘤狀突起,春秋兩季開花。產甘肅、陝西、河南等省,現各地有栽培。
(4)毛葉丁香又名巧玲花、雀舌花。落葉小灌木,高2m。葉圓形或圓卵形,花紫色或淡紫色,花序緊密,長5~12cm,芳香。蒴果有瘤狀突起。產河北、河南、陝西等省,各地有栽培。(5)洋丁香又名歐洲丁香、歐丁香。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達7m。葉卵形或廣卵形。花淡紫色,花序長10~20cm。蒴果先端急尖。花期4~5月。原產歐洲,我國北京、上海、青島、南京、武漢等有栽培,有純白、淡藍、堇色、重瓣等多種園藝品種。
9. 紫丁香的種植方法
1、栽種
丁香宜栽於土壤疏鬆而排水良好的向陽處。一般在春季萌支前裸根栽植,株距-3米。2-3年生苗栽植穴徑應在70-80厘米,深50-60厘米。每穴施100克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料及100-150克骨粉,與土壤充分混和作基肥。
2、澆水
栽植後澆透水,以後每10天澆1次水,每次澆水後要鬆土保墒。灌溉可依地區不同而有別,華北地區,4-6月是丁香生長旺盛並開花的季節,每月要澆2-3次透水,7月以後進入雨季,則要注意排水防澇。到11月中旬入冬前要灌足水。
3、修剪
栽植3-4年生大苗,應對地上枝幹進行強修剪,一般從離地面30厘米處截干,第2年就可以開出繁茂的花來。一般在春季萌動前進行修剪,主要剪除細弱枝、過密枝,並合理保留好更新枝。花後要剪除殘留花穗。
4、施肥
一般不施肥或僅施少量肥,切忌施肥過多,否則會引起徒長,樅而影響花芽形成,反面使開花減少。但在花後應施些磷、鉀肥及氮肥。
(9)紫丁香有幾栽擴展閱讀
紫丁香屬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5米;樹皮灰褐色或灰色。小枝、花序軸、花梗、苞片、花萼、幼葉兩面以及葉柄均無毛而密被腺毛。小枝較粗,疏生皮孔。
葉片革質或厚紙質,卵圓形至腎形,寬常大於長,長2-14厘米,寬2-15厘米,先端短凸尖至長漸尖或銳尖,基部心形、截形至近圓形,或寬楔形,上面深綠色,下面淡綠色;萌枝上葉片常呈長卵形,先端漸尖,基部截形至寬楔形;葉柄長1-3厘米。
10. 紫丁香怎麼栽培管理
幼苗冬季需掘起假植,埋土防寒,翌春栽植。嫁接苗成活後要及時去除砧木萌櫱。移栽應於內春季容3月上中旬進行,可裸根移植,栽植穴施腐熟有機肥5kg左右。栽後連續澆3次透水,每次間隔7~10天,及時鬆土保墒。每年春季從芽萌動至開花期間,澆水2~3次,夏季乾旱時及時灌水,秋季追施有機肥,入冬前澆防凍水。對成齡後的丁香一般可不施肥。丁香的嫩枝及葉常有蚜蟲、刺蛾和大蓑蛾為害,可用40%氧化樂果1000倍液除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