燉排骨丁香
① 如何燉排骨
1、根據個人的經驗,骨頭在熬前一定要用滾水燙5-10分鍾,再過冷水,把骨頭上的臟沫沖洗掉,然後一次加足煲湯冷水,湯里放蔥段、姜塊、大蒜2塊、還可以放你自己喜歡的中葯材,比如常用的沙參、黃芪、當歸、黨參、枸杞、棗等等,既可增加湯的風味,又可健體強身。然後蓋蓋子中火燒至湯滾,再改小火漫漫煲上1個半小時左右即可。最後放鹽,不必再放味精了。 2、建議用礦泉水來煲靚湯,味道會更美。 3、有醫學專家說在水燒開後可適量加醋,醋能使骨頭里的磷、鈣溶解到湯內; 4、用馬蹄、青紅羅卜煲豬骨頭,慢火熬它兩個小時就可以喝了,這個湯不用加味精也一樣鮮甜的 5、如果是羊骨的話那就要放點姜和紅棗、沙參、玉竹來壓口味了.
② 燉骨頭湯丁香,千里香,辛夷能不能一起用。
燉骨頭湯,加了香料很失敗啊。就是蔥,姜,胡椒,料酒,少許鹽。
③ 白丁香花根燉骨頭有什麼功效求救!
白丁香
【異名】雀蘇(《雷公炮炙論》),雄雀矢(《別錄》版),青丹(《本草拾遺》),麻雀糞(《滇權南本草》),雄家雀糞(《黑龍江中葯》)。
【來源】為文鳥科動物麻雀的糞便。動物形態詳"雀"條。
【採集】全年可收。去凈泥土或雜質,曬干。
【葯材】乾燥的雀糞,呈圓柱形,有時稍彎曲,長5~8毫米,徑1~2毫米。表麵灰白色或灰棕色。質稍硬,易折斷。斷面棕色,呈粒狀。氣微腥臭。以乾燥、無雜質、無泥土者為佳。
【化學成分】雄雀糞含灰分33.7%,總氮量5.66%、氨0.22%。
【炮製】揀凈雜質。
《雷公炮炙論》:"凡采之,先去兩畔有附子生者,勿用,然後於缽中研如粉,煎甘草湯浸一宿,去上清甘草水盡,焙乾任用。"
【性味】苦,溫。
①《別錄》:"溫。"
②《綱目》:"苦,溫,微毒。"
③《本草經巰》:"辛苦,溫。"
【歸經】《本草再新》:"入肝、腎二經。"
【功用主治】化積,消翳。治疝瘕,症癖,目翳,胬肉,齲齒。
④ 怎麼燉排骨呢具體步驟是什麼
幾種排骨的做法
白蘿卜燉排骨
白蘿卜有賽人參之美稱,可見其營養豐富,且有滋補潤心、通氣活血之功效,小兒傷風感冒、咳嗽吐痰,吃此菜(或喝湯)後,可立見功效。
原料:
豬排1000克,白蘿卜500克,蔥段、薑片、料酒、花椒、胡椒面、鹽各適量。
製作:
1、豬排剁成小塊,入開鍋中焯一下,撈出用涼水沖洗干凈,重新入開水鍋中,放蔥、姜、料酒、花椒面,用中火煮燉90分鍾,撈出去骨;白蘿卜去皮,切條,用開水焯一下,去生味。
2、鍋內煮的排骨湯繼續燒開,投入排骨和蘿卜條,燉15分鍾,肉爛、蘿卜軟即成。
註:關火後再放鹽.鹽放早了白蘿卜就會變黑有苦味.
特點:
有蘿卜清香味,排骨肉好吃,湯鮮好喝。
南瓜排骨湯
材料:南 瓜 1 斤,排 骨 1 2 兩,蒜 5 粒,調味份量,鹽 1 茶 匙
做法
南 瓜 刮 去 皮 洗 凈 , 切 大 塊 。
排 骨 出 水 除 去 血 水 , 洗 凈 備 用 。
鍋 注 入 適 量 清 水 , 加 入 所 有 材 料 , 煲 滾 後 轉 慢 火 , 煲 至 所 有 材 軟 身 及 湯 轉 濃 , 加 鹽 調 味 , 即 可 飲 用 。
排骨燜帶魚
主料:帶魚
輔料:排骨、油菜心、香菇、冬筍
調料:八角、醬油、醋、鹽、白糖、胡椒粉蔥、姜、蒜、澱粉
烹制方法:
1、將排骨切段用開水焯一下,放到高壓鍋中加調料壓熟香菇、冬筍分別切成小塊;
2、帶魚洗凈瀝干用油煎至成兩面黃色取出,鍋中留底油,放入大蒜、八角煸出香味,再放入切好的香菇、冬筍,將排骨帶湯一起倒入,加鹽、醬油、白糖、醋調味後放入帶魚,燜3-5分鍾,放入油菜心稍煮一下,勾薄芡,淋香油出鍋即可。
特點:香濃味厚,有特殊的味道聚排骨帶魚的香味於一身。
粉蒸排骨
【所屬菜系】 川菜
【特點】 咸辣鮮香,排骨粑軟。
【原料】 排骨、米粉、芫荽、豆瓣、豆腐乳汁、花椒、姜、蔥、蒜、鹽、味精、胡椒粉、菜油。
【製作過程】
1.排骨斬成節,加炒酥的豆瓣、鹽、薑末、蔥末、花椒、豆腐乳汁、胡椒粉、味精拌勻,再加入米粉,菜油拌勻。 2.在蒸籠上墊一片荷葉,裝入排骨,上籠蒸40分鍾至熟,取出,放入蒜末、芫荽葉,入盤即成。
冬瓜排骨清湯
原料:排骨半斤,冬瓜1斤,鹽、香菜。
製法:①冬瓜去皮去子兒切塊。
②排骨燙去血水。
③用水將排骨煮至七成熟,加入冬瓜及鹽,至熟,撒上香菜
特點:此湯味道清淡,利於清熱。
高升大排骨
材料:*小排骨1斤*生菜、芝麻各少許
調味料:*酒1大匙*糖2大匙*黑醋3大匙*醬油4大匙*水5大匙
作法:
1.鍋內放入小排骨,再加上調味料煮開後,改以小火燜煮25 分鍾左右,至汁液成粘稠狀(中間需翻動一次,以免沾鍋而燒焦)。
2.將排骨盛出,放入以生菜圍邊的盤內,撒些芝麻,更加可口。
烹調指南:
1、此道高升排骨又稱1.2.3.4.5 排骨,亦稱之為「步步高升」,是以其調味料的用量順序而命名。
2、排骨要細火慢燒,肉質才會軟滑香嫩且入味
水晶排骨
主料:豬的肋骨大概在5厘米長左右
配料:香蔥、生薑和適量的生粉
排骨的營養成份:
每100克排骨中含熱能1000千焦、蛋白質17.4克、脂肪18.8克、鉀272毫克、鈉39毫克、鈣4毫克、磷79毫克
做法:
1、將主料加入清水中打入一個蔥結,放入適量的生薑去除它的腥味,
2、排骨煮到5成熟的時候就可以把它撈出來,將它均勻裹上澱粉然後下到開水鍋中反復穿制4到5次使它表面達到晶瑩剔透的效果
3、然後重新撈起放回滲器中繼續滾勻澱粉,往復4到5次這樣它的表面就顯得光亮度很高,包裹得很均勻。重新將它放到蒸鍋上面進行蒸制,這個蒸制的時間大概在15分鍾左右,菜餚就蒸好了。
甜橙芝麻小排骨
材料:小排骨( 腩排)半斤、甜橙1個、炒香白芝麻適量
取半個甜橙壓出橙汁,另外半個取適量橙肉切塊備用。小排骨先用少許鹽、味精、生抽、2小匙生粉入味片刻,用滾油炸至表面金黃撈出瀝油。爆香蒜蓉下小排骨煸炒至熟。用甜橙汁勾芡,最後放入橙肉拌勻,上碟撒上芝麻即可【甜橙芡:鹽、生抽、糖、生粉各適量、鮮榨橙汁】
苦瓜黃豆煲排骨
高溫持續,熱浪陣陣。此時人們常易感暑熱難耐,口乾口苦,介紹一款解暑清湯。
原料:新鮮苦瓜500克、黃豆200克、豬排骨250克、生薑3~4片。
烹制:先用清水把苦瓜、黃豆、排骨、生薑洗凈,苦瓜去核切塊,黃豆浸泡片刻;排骨切段狀,一起放進瓦煲里,加入清水,先用武火煲沸後,改用文火煲1小時,調入食鹽少許,飲湯食苦瓜及豬排骨。
功效:苦瓜黃豆排骨湯氣味苦甘、清潤,具清暑除熱、明目解毒,宜在暑熱期間多次飲用。
涼瓜排骨
配料: 豬肉排280克、蔥2根、苦瓜580克、姜2片、蒜頭1瓣、豆鼓35克、太白粉半匙、鹽1小匙、味精半匙、醬油1匙、糖1匙、蚝油1小匙、胡椒粉少許、油7大匙。
做法:
豬肉排切成塊,用太白粉拌勻,苦瓜切成絲,加鹽、水抓勻,腌至30分鍾後,放在清水中,洗去鹽份;蔥切成段,姜、蒜、豆鼓切碎;將油加熱,放姜、豆鼓、蒜同炒,再放排骨、苦瓜、用中火炒4-5分鍾,加半杯水和鹽、味精、醬油、糖、蚝油胡椒粉拌炒,再用慢火燜煮20分鍾左右,再用太白粉、水、勾芡,放蔥,即可盛盤。
土豆排骨湯
用料: 新鮮肉排十兩(約四百克),土豆四個,蕃茄兩個,鹽一茶匙,清水十二碗
做法:
(1) 排骨原塊洗凈,土豆去皮洗凈; 蕃茄去皮,每個切開四份
(2) 用直身瓦煲燒滾清水,下排骨,土豆,旺火燒滾,改文火煲約兩個小時,加蕃茄滾幾滾即成
附註:
(1) 把蕃茄放在沸水中略燙過,再放在冷水中浸片刻,便很容易剝皮
(2) 土豆洗凈,放沸水中略煮片刻,再取出用冷水沖過也易剝皮
四川風味土豆燒排骨!
材料:排骨、土豆、胡蘿卜、郫縣豆瓣醬、干辣椒、花椒、大料、鹽、冰糖、醬油、醋
做法:
1.排骨過沸水,然後撈出濾水。2.炒鍋放油,不要太少,多一些沒關系,燒熱後放入郫縣豆瓣醬、切開的干辣椒、適量的花椒、一到兩個大料、適量冰糖、適量醬油和醋翻炒,火小點,別炒糊了。3.調料炒好後,開大火放入排骨充分翻炒至把排骨的油逼出來。4.放水淹過排骨,蓋鍋燉。5.燉至湯所剩無幾的時候。6、倒些香油進去,然後放胡蘿卜和土豆充分翻炒。7.再度添水沒過材料,蓋鍋燉。8.燉至湯干,關火。
梅 子 排 骨
原料: 厚肉大排骨一斤,梅子兩粒。蔥兩顆,紅椒一隻。
腌料: 紹酒,醬油各半湯勺。
調味料: 紹酒、生抽、浙醋、冰糖、鹽、味精
做法:
將排骨斬成大塊,酸梅壓爛,塗在近骨一面加上腌料腌一小時,放入滾油中炸兩分鍾盛起,然後待油溫回升將排骨復炸一分鍾。 紅椒、蔥一同切絲。燒熱鍋,下油兩勺,加入調料慢火至糖溶,放入排骨,加蓋煮兩分鍾,拌勻後煮至汁濃加入紅椒絲、蔥絲即可。
桂魚排骨
一、原料:桂魚、花香藕、鹽、料酒等。
二、製作:將桂魚留頭、尾,魚肉剁成泥,加入配料、調料,製成魚餡。藕切成粗條,拍干澱粉待用。魚頭、尾洗凈腌入味,拍乾粉下入油鍋炸成熟色微黃,撈起瀝油,放在盆的兩頭,再將魚餡包在藕條上,沾上麵包糠,入油鍋炸熟,色微黃,取出瀝油,裝盤,帶花椒鹽蕃茄汁佐食。
滋陰補血 豬手排骨湯
此湯有滋陰養肺、補血養胃之效。適合各類人群秋冬進補。
主料:排骨或豬手1公斤-5公斤。配料:黨參20克、沙參20克、薑片5克、玉竹25克、山葯10克、百合10克、苡仁10克、芡實10克、扁豆10克。
食用方法:先將所有配料用水浸泡半個小時,再將排骨或豬手洗凈同配料一起用旺火燒開;然後用小火燒至肉爛,加少許鹽即可。
魚腥草燉排骨止熱咳
鮮魚腥草200克,豬排骨500克。將魚腥草先煎液,過濾,豬排骨放入煮鍋中,倒入魚腥草液,開始燉煮,肉熟後加適量鹽和味精,飲湯食肉,分2~3次吃完,每周燉2次吃。不但可清熱解毒,還能排膿,適用於肺熱咳嗽、痰黃稠,以及肺癰咳吐膿血等症。
京都排骨
原料:
豬排骨325克,雞蛋1隻,蔥薑末10克,醬油20克,紹酒15克,白糖50克,醋25克,麻油15克,麵粉50克,水澱粉10克,花生油500克。
做法:
①豬排骨剁成2.8厘米長的小塊,加入紹酒5克、醬油5克浸漬一下,再磕入雞蛋1隻拌勻,加入麵粉漿起;
②炒鍋上火,舀入花生油燒至六成熟,將排骨投入鍋內,用鐵勺撥散,炸透,用漏勺撈起,待油濕燒至八成熱時,再投入排骨復炸至酥脆,倒入漏勺瀝油。炒鍋復上火,放少許油、蔥薑末、紹酒、醬油、白糖,再加入清水少許燒沸,用水澱粉勾芡,加醋、麻油,倒入排骨,顛翻均勻,起鍋裝盤即成。
特點: 該菜屬於北京家常菜餚。菜品外觀色澤紅亮,口味甜香酥爛、可入席。
丁香排骨
主料:寸排(長約1.5寸,寬約2厘米)
輔料:白糖、味精、鹽、料酒、紅曲米、丁香
做法:1、將排骨在開水中氽過後,撈出洗凈裝盤;
2、適量水中,下入糖、味精、鹽、料酒、紅曲米、丁香(幾粒),煮熟待汁濃後勾芡,之後淋於排骨上。即可。
食尚Tips:1、氽排骨是為斷生,即去除排骨上的血絲;
2、紅曲米是為上色,食用天然,可在超市購得。
小編配酒:清爽的啤酒,可以讓不喜歡大肉的人不覺油膩,最好是冰過的清爽型啤酒。
排骨藕湯
原料:排骨500克,藕1000克,姜一塊,紹酒1湯匙,鹽、胡椒粉適量。
製法:
1、把排骨斬成小塊,洗凈瀝干水分;藕削去外皮,用刀拍破後適當切塊,放入清水中浸泡待用。
2、炒鍋上火,將油燒至五成熱,將肉塊逐一投入鍋內炸至肉熟定型撈起。重新將鍋內 油燒至七成熱,將肉塊放入鍋內再炸一次,待肉塊皮酥呈金黃色時,撈出濾干油待用。
3、炒鍋再上火,加適量油燒熱,放入蔥薑末、蒜泥炒香,加紹酒、白糖、醬油、 水、雞粉燒沸,用水澱粉勾芡,倒入裡脊塊翻勻,淋上香油、醋即可起鍋裝盤。
附:可以用澱粉、麵粉等代替米粉;炸肉塊時注意掛糊要均勻,控制好油溫;初炸後,要整理摘去糊須,使肉塊清爽;肉塊炸的時間不能過長,要做到外脆里嫩。下蔥花時可點入些辣椒油。
香芋排骨煲
用料: 小排骨400克、芋頭500克、蒜少許
調味料: 1、酒1大匙、醬油1/2大匙
2、醬油1/2大匙、鹽1/2 茶匙、糖1茶匙、胡椒粉適量
作法:
1、小排骨洗凈,拌入調味料1腌10分鍾,再用熱油炸至上色撈出。
2、芋頭去皮、切小塊,放入熱油中炸過撈出。
3、用2大匙油炒香蒜瓣,再放入小排骨,加入調味料2和2杯清水燒開,改小火煮20分鍾。
4、芋頭下鍋同煮約20分鍾,待其酥軟並湯汁收至稍干時,即可盛出。
備註:
1、煲指的是小型的沙鍋,具有保溫作用;
2、小排骨要用五花肉上方的子排,質地較嫩。
爆糟排骨
【所屬菜系】 閩菜
【特 點】 色紅,有糟香味
【原 料】 豬大排骨(500克)、紅糟(75克)、雞蛋白(2隻)、蔥末(少許)、大蒜頭(5瓣)、白糖(30克)、
【製作過程】
一、將排骨切成條形塊;糖、鹽和紅糟調在小碗里,將排骨放入拌一拌,再放在用蛋白、菱粉調和糊內拌一拌。二、開溫火熱豬油(500克)鍋,將排骨放入炸約三分鍾,倒出濾去油。三、將大蒜頭用刀拍碎,放在油鍋里炒出香味後,加麻油和蔥。再將排骨放入,一起顛炒幾下即好。
排骨燉白菜
主料:豬排骨250克,白菜頭250克。
輔料:香菜梗10克,精鹽、味精、花椒水、蔥姜,肉湯,清油。
【製作過程】
1、把排骨剁成一寸五分長的段,白菜頭切成長方塊,香菜梗切成小段,蔥,姜切成塊,姜塊用刀拍一下。
2、勺內放水,水燒開後放入排骨燙一下取出,再用水沖洗凈血沫。
3、勺內放入少量清油,油燒熱時放入蔥,姜塊炸鍋,再放入白菜煸炒至半熟,添肉湯,加排骨,精鹽,花椒水。燒開後,移在小火上燉爛,取出蔥,姜塊,加上味精,香菜梗,出勺盛在碗內即成。
【特點】湯潔白,味鮮香,肉爛脫同。
清燉仙人掌排骨
主料:仙人掌
輔料:排骨、香菇
調料:鹽、蔥、姜、料酒、高湯
做法:
1.將排骨洗凈切成塊用開水焯一下撈出用涼開水洗去血沫;
2.將仙人掌去皮切成塊,香菇洗凈,蔥、姜洗凈分別切成段和片;
3.坐鍋點火放入高湯、蔥段、薑片、排骨、鹽、料酒、香菇,開鍋30分鍾後,倒入仙人掌塊,待汁濃時出鍋即可。
特點:清香爽口。
提示:一般帶排骨的稱為方肉,不帶骨的稱五花肋條肉,又分為硬肋、軟肋,亦稱硬五花、軟五花。
椒鹽排骨
此菜含鐵豐富,是孕婦補充鐵質的良好來源,能防治孕其缺鐵性盆血。
原料:豬排骨250克,料酒2克,澱粉30克,味精0.5克,白糖25克,醋15克,花椒鹽3克,熟豬油1000克(耗用75克),醬油25克。
製作:
1、將排骨洗凈,切成6厘米、2厘米左右的肉條,用少量醬油、料酒、味精及部分定粉調勻,拌好,浸泡一小時,使之入味。
2、再把白糖、醋、醬油及少許清水調成糖醋汁,餘下的澱粉加2倍水調成濕澱粉。
3、鍋置火上,先炸一次排骨,撈出,稍冷後,再炸一次,使排骨炸得透而均勻,撈出,放在盤里。
4、再熱油鍋,將調好的糖醋汁倒入,煮開後,倒進濕澱粉勾成糖醋濃汁,淋上熟豬油,放在加一個碗內。
5、將花椒鹽放在一個小盤里,吃的時候可蘸糖醋汁、花椒鹽吃。
特點:肉香,別有風味。
冬瓜燉排骨
配料:
排骨500克,冬瓜500克,姜1塊,大料1個,鹽、胡椒粉、味精各適量。
特色:
瓜嫩爽滑,鮮咸適口.
操作:
1、把排骨斬成小塊,洗凈瀝干水分;冬瓜去皮適當切塊;姜排破。
2、將排骨放在開水鍋中燙5分鍾,撈出用清水洗凈。
3、將排骨、姜、大料和適量清水,上旺火燒沸,再改用小火燉約60分鍾,放入冬瓜再燉約20分鍾,撈出姜塊、大料,再加鹽、胡椒粉、味精起鍋即可。
怎樣燉排骨更營養更方便呢?
把排骨切好,在沸水中焯一下,去掉其中的血水。撈出來後,再燒好開水,把焯好的排骨放進去,蔥、姜、花椒、大料少許,小火煮。期間放一點鹽,可以使排骨入味。直到排骨的肉用筷子能扎動就基本熟了。
這時候可以放一些蔬菜進去,和排骨一起燉。把蔬菜燉爛後大火收湯汁,加適當鹽、味精。可以出鍋了。
燉排骨竅門
●燉排骨放點醋,可以使其易熟。可使排骨中的鈣、磷、鐵等礦物質溶解出來,利於吸收,營養價值更高。
●燉排骨時,在鍋里加入幾塊洗干凈的桔子皮,可除異味和油膩感,同時,可以使你的湯味道更鮮美。
希望對你有幫助
⑤ 煮一斤排骨放多少丁香
原料:胡蘿抄卜,肋排二者的比例差不多是1.5:1的樣子。
配料:鹽、蒜瓣、醬油、大蔥。
步驟:
1、首先將肋排例行焯水後洗凈備用;胡蘿卜洗凈切成大塊,蒜瓣略拍一下,大蔥斜切成段;
2、 鍋內加油燒熱後放入蒜瓣煸香後倒入排骨翻炒大約2分鍾出香味後加入胡蘿卜塊繼續翻炒;
3、加入胡蘿卜大約2分鍾左右,炒的差不多了,加入一大碗水,沒過胡蘿卜排骨,加入醬油,燒開後改中小火燜;當湯汁快要收乾的時候加入鹽炒均勻,繼續將湯汁收干,放入大蔥段炒香出鍋即可。
⑥ 燉一斤肉放幾個丁香
一斤豬肉用3克一斤豬肉分別用1克丁香
丁香是入骨香,香味濃郁強烈,用量要稍小,1斤豬肉用1克丁香即可。
【燉牛肉】
牛肉本身的話腥味不算重,買回新鮮的牛肉沖洗干凈,稍微浸泡出血水,焯水時加料酒和生薑片即可去腥味。要想腥味去除更徹底,並增加牛肉香味,則需要香料來輔助,燉牛肉一般也需要用3中香料:
胡椒、香葉、蓽撥。
這3種香料都有獨特的香味,而且味道都緩和而不「沖」,可以輔助牛肉增香,遮蓋腥味,還不會壓過牛肉自身的香味,用量適中即可。
【燉羊肉】
燉羊肉有比較多的講究,很多人接受不了羊肉的膻味,所以喜歡用清水長時間浸泡羊肉,這使羊肉營養流失,我認為不可取。正確的燉羊肉是用流水沖洗幾分鍾的時間,焯水是用生薑和大蔥段去腥即可。燉羊肉通常會用到這幾種香料:
白芷、當歸、花椒、小茴香、桂皮。
白芷有增香去腥的作用,是燉羊肉的首先香料,放了白芷可以不用當歸,花椒因人而異,寧夏,新疆等地清燉羊肉會放花椒,小茴香和桂皮都有增香作用,用量適中即可。
燉豬肉、牛肉、羊肉時,分別放哪些香料肉更香?老廚師告訴你答案。通常情況下,不管是燉哪種肉類,
所用的香料無需太多,三四種即可
⑦ 丁香在燉排骨的時候能放進去一些嗎
1,排骨基本上燉熟時再放生土豆進去,燉到土豆軟了就好了。2,(土豆切大一點快,先用少量油煎的到微黃再放入已經熟的排骨中燉一小會兒,可以使土豆塊更有型,避免土豆出粉太多使湯太糊。)
⑧ 人參燉排骨加丁香和土豆可以吃嗎
最好別加土豆,應為土豆會燉的很稀,還是加藕或者天麻比較好
⑨ 丁香做湯
你好!首先祝你早日恢復健康!正如樓上所說,「丁香性熱,胃熱就不能熱葯攻」。
以下我來給你談談關於「胃病」的問題。
胃病,正確的名稱應為消化性潰瘍。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對飲食的不規律,胃病發生率越來越高。俗話說:十人九胃。意思是說十個人中有九個人有不同程度的胃病,對此,我們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民間把胃、十二指腸潰瘍(簡稱潰瘍病)、慢性胃炎統稱為「胃病」。所謂「三分病,七分養」,胃腸疾病是沒有葯物能夠治癒的,只能靠日常飲食調養治療。
1)飲食治療
1. 注意食用具有營養的食物。多吃些高蛋白食物及高維生素食物,保證機體的各種營養素充足,防止貧血和營養不良,對貧血和營養不良者,應在飲食中增加富含蛋白質和血紅素鐵的食物,如瘦肉、雞、魚、肝、腰等內臟。高維生素的食物有深色的新鮮蔬菜及水果,如綠葉蔬菜、西紅柿、茄子、紅棗等。每餐最好吃2--3個新鮮山楂,以刺激胃液的分泌。
2. 注意食用酸鹼平衡。當胃酸分泌過多時,可喝牛奶、豆漿、吃饅頭或麵包以中和胃酸,當胃酸分泌減少時,可用濃縮的肉湯、雞湯、帶酸味的水果或果汁,以刺激胃液的分泌,幫助消化,要避免引起腹部脹氣和含纖維較多的食物,如豆類、豆製品、蔗糖、芹菜、韭菜等。當患有萎縮性胃炎時,宜飲酸奶,因酸奶中的磷脂類物質會緊緊地吸附在胃壁上,對胃粘膜起保護作用,使已受傷的胃粘膜得到修復,酸奶中特有的成分乳糖分解代謝所產生的乳酸和葡萄糖醛酸能增加胃內的酸度,抑制有害菌分解蛋白質產生毒素,同時使胃免遭毒素的侵蝕,有利於胃炎的治療和恢復。
3. 當口服抗菌素治療某些炎症性疾病時,應同時飲用酸奶,即補充了營養,又避免了抗菌素對人體產生的副作用,因為酸奶中含有大量的活性桿菌,可以使抗菌素葯物引起的腸道菌群失調現象重新獲得平衡,同時保護了胃粘膜。
2)保養原則
1. 保暖護養
秋涼之後,晝夜溫差變化大,患有慢性胃炎的人,要特別注意胃部的保暖,適時增添衣服,夜晚睡覺蓋好被褥,以防腹部著涼而引發胃痛或加重舊病。
2. 飲食調養
胃病患者的秋季飲食應以溫、軟、淡、素、鮮為宜,做到定時定量,少食多餐,使胃中經常有食物和胃酸進行中和,從而防止侵蝕胃粘膜和潰瘍面而加重病情。
3. 忌嘴保養
胃病患者要注意忌嘴,不吃過冷、過燙、過硬、過辣、過粘的食物,更忌暴飲暴食,戒煙禁酒。另外,服葯時應注意服用方法,最好飯後服用,以防刺激胃粘膜而導致病情惡化。
4. 平心靜養
專家認為,胃病、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的發生與發展,與人的情緒、心態密切相關。因此,要講究心理衛生,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緒穩定,避免緊張、焦慮、惱怒等不良情緒的刺激。同時,注意勞逸結合,防止過度疲勞而殃及胃病的康復。
5. 運動健養
腸胃病人要結合自己的體征,加強適度的運動鍛煉,提高機體抗病能力,減少疾病的復發,促進身心健康。
以上回答如果滿意,請不要辜負我的一片好意,及時採納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