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玫瑰葉病

玫瑰葉病

發布時間: 2021-12-13 12:09:40

玫瑰月季的花葉病要怎樣監測

玫瑰月季花葉病的檢測:1.鑒別寄主反應,接種黃花煙、瓜兒豆、長春花、蒙彼利埃委陵菜、豇豆,根據症狀確診。

2.利用月季花花葉病毒抗血清進行血清學反應。

3.電鏡下觀察直徑約25mn球狀病毒粒體。

防治:1.選用無毒母株供采插條和接穗。

2.拔除病株,於每年症狀表現明顯的季節,調查拔除病株。

❷ 玫瑰花葉生病

這是水跟光照的原因。建議把它放到散射光好,通風的地方近期不要澆水。

❸ 陽光玫瑰小葉子病怎麼回事

要麼缺素,要麼病毒。缺素就補,病毒看這個

❹ 請問這個玫瑰葉子得了什麼病怎麼治理

月季黑斑病已成為月季栽培中的一大困擾,葉片、嫩枝和花梗均可受害。病害嚴重時,整個植株下部及中部葉片全部脫落,僅留頂部少量新葉,直接影響月季的生長、開花和觀賞。首先簡要介紹一下該病的症狀和發病規律。葉上病斑初為紫褐色至褐色小點,後擴展成直徑1.5毫米至13毫米的圓斑,黑色或深褐色。病斑周圍常有黃色暈圈包圍。病菌以菌絲體或分生孢子盤在病枝或落葉上越冬。5月至6月開始侵染。溫度17℃至25℃為發病適溫,30℃以上發病減少。分生孢子借雨水或噴灌水飛濺傳播,昆蟲亦可傳播。多雨、多霧、多露時易發病,潛育期10天至13天。病菌可多次重復侵染,整個生長季節均可發病。月季黑斑病應以預防為主,在發病初期及時防治會事半功倍,一旦到了後期,用葯物防治就很難控制其蔓延。首先盡可能選用優良抗病品種。第二,加強栽培管理。最好採用滴灌、溝灌或沿盆邊澆水,不在晚間澆水,以免葉片上有水時不能很快乾燥,有利病菌入侵。及時修剪,使植株通風透光,光照充足,每天至少保證6小時以上的光照。發病期間少施氮肥,多施磷鉀肥。第三,隨時清掃落葉,摘去病葉,減少侵染源。冬季對重病株進行重度修剪,清除病莖上的越冬病原。不要隨意用手觸摸發病植株的葉片,防止人為傳播。第四,葯劑防治。防治黑斑病的葯物很多,早春可用1%的福美砷進行土壤消毒。另外,春季剛展葉或發病初期,用45%的噻菌靈(特多克)懸浮劑500倍液至600倍液噴霧,或用70%的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交替使用,每隔7天至10天一次,連續3次以上,防治效果較好。發病時,可噴800倍50%的多菌靈葯液,此葯抗雨水沖刷性較強。單用百菌清比用多菌靈效果好一些。實踐證明,使用傳統的波爾多液防治月季黑斑病仍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方法。因為此葯在月季發病的潮濕天氣中具有較強的黏著性,在葉面上能形成一層薄膜,可有效殺死病菌。波爾多液葯效可維持2周。由於黑斑病菌潛伏期長,噴葯時間最好掌握在發病之前,效果會更好。波爾多液採用100倍液石灰等量式,要現配現用,不要隔夜。病害防治白粉病白粉病多發生於嫩葉,其他老葉、花莖、花托等以至枝條也普遍受感染。受感染時,葉子呈現凸起,凸處顏色變淡有白粉狀物,葉片形成凹凸不平逐漸蜷曲,病菌蔓延,整個葉背蒙上一層灰白色的霉,嚴重時,花蕾、花梗、整個枝桿、葉片全蒙上一層霉,新生芽、葉均蜷曲。該病多發生於晚秋至早春,在晝夜溫差大、濕度高時候容易發生。於夜間溫度15℃,而且濕度高達90%時,最適於病菌孢子的產生、發芽及感染,白天27℃的高溫而且40%~70%的低濕度下,則是適於孢子的成熟散發,遇到這種情況,就要及早噴葯預防。白粉病是靠空氣流動來傳播孢子。[6]防治方法定期噴葯,用腈菌唑600倍液、百菌清800倍等葯劑防治。每7~10d噴1次葯,且時常噴水於葉片可以有效降低白粉病的發生。盡快的剪去發病枝葉,以減少再傳播的機會。[6]霜霉病霜霉病主要危害葉、新梢、莖、花梗和花瓣。先侵染生長點,葉片變為紫色至棕黑色,染病葉片初現不規則小斑,後逐漸枯萎或脫落,病梢乾枯。花、花梗、花瓣染病出現近似的斑點。濕度大時各發病部位均易出現灰白色霉層。乾燥時見不到病原,但濕時長出大量霉層,即病菌孢囊和孢子囊。溫室主要發生在春秋兩季,若晝夜溫差大,溫室不通風,濕度接近飽和,葉緣吐水或葉面結露,則持續時間長、發病重。[6]防治方法應選用抗病品種,並精心養護,將相對濕度控制在85%以下,注意通風,不偏施過施氮肥。初次發病及時噴灑72%克露等。[6]蚜蟲蚜蟲一年四季都會發生,乾燥時為害。發生的初期需盡快滅除,尤其新芽發育旺盛的時期,噴施多種殺蟲劑都有較好防治效果。重點噴葯部位是生長點和葉片背面。常用的葯劑為蚜虱凈等,還可用敵敵畏熏蒸,效果更好,但成花後不能使用。[6]紅蜘蛛紅蜘蛛吸取葉片中的葉綠素,減少玫瑰光合作用的效率,且蔓延迅速,很快可使葉片受害,植株發育停止。多發生夏季,高溫乾燥時最易發生。發生初期,可用蟎即死600倍液噴霧,或用銳蟎凈1000~1500倍液噴霧防治,效果好

❺ 玫瑰月季的花葉病會出現哪些症狀

玫瑰月季花葉病的分布:發生於美國和歐洲。我國部分地區,如北京和武漢有零星發生。發病率為10%~100%。

症狀:症狀因品種而異。在草原薔薇上為系統環斑、櫟葉或系統褪綠。在薔薇和月季上均表現花葉,其中有些品種則出現不同程度的黃脈帶和矮化。

發病規律:月季等常以扦插和嫁接等方式無性繁殖,使用了病株的插條、接穗或用它作砧木,會引起病害的廣泛傳播。在實驗時可通過汁液接種傳病。至今尚未發現傳病介體。用病株作無性繁殖的母株是病害逐年增加的主要原因。

❻ 玫瑰常見病害有哪些

玫瑰花的主要病害有銹病、褐斑病、黑點病、白粉病、枝枯病、根頭癌腫病等,主要蟲害有毛蟲、紅蜘蛛、蚜蟲、卷葉蜂、牧草蟲、天牛等。

1、黑點病:

是玫瑰栽培最常見之病害,在高溫多濕時期發病最嚴重。發生於葉、葉柄和莖部,植株受感染時,葉片出現黑色圓形病斑,尤其以接近地面之成熟葉片受害最多,罹病葉片會逐漸黃化而脫落,發病嚴重時,全株大部分葉片脫落,無法行光合作用,造成生育不良。

2、白粉病:

主要感染幼葉、嫩莖和花蕾等部位,其感染部位會出現白色粉狀病斑;嚴重感染時葉片會變脆、萎縮捲曲而乾枯。

3、枝枯病:

又為潰瘍病,為真菌性病原菌所引起,經由傷口進入植株,使莖部全部或部分壞死,進而往上或往下壞死,使患部上位之枝葉生長不良或枯死。

4、根頭癌腫病:

由土壤細菌性病原菌所引起,主要侵害玫瑰莖部和根部,常發生於植株與土壤接觸的部位,受感染的部位腫大形成瘤狀物而環繞莖部,使植株生育不良而至死亡。

5、毛蟲等蟲害:

金龜子、大袋蛾主要危害玫瑰嫩梢和葉片,紅蜘蛛、蚜蟲、蚧殼蟲主要吸食玫瑰汁液。

(6)玫瑰葉病擴展閱讀:

病害防治

白粉病

白粉病多發生於嫩葉,其他老葉、花莖、花托等以至枝條也普遍受感染。受感染時,葉子呈現凸起,凸處顏色變淡有白粉狀物,葉片形成凹凸不平逐漸蜷曲,病菌蔓延,整個葉背蒙上一層灰白色的霉,嚴重時,花蕾、花梗、整個枝桿、葉片全蒙上一層霉,新生芽、葉均蜷曲。

該病多發生於晚秋至早春,在晝夜溫差大、濕度高時候容易發生。於夜間溫度15℃,而且濕度高達90%時,最適於病菌孢子的產生、發芽及感染,白天27℃的高溫而且40%~70%的低濕度下,則是適於孢子的成熟散發,遇到這種情況,就要及早噴葯預防。白粉病是靠空氣流動來傳播孢子。

防治方法:定期噴葯,用腈菌唑600倍液、百菌清800倍等葯劑防治。每7~10d噴1次葯,且時常噴水於葉片可以有效降低白粉病的發生。盡快的剪去發病枝葉,以減少再傳播的機會。

霜霉病

霜霉病主要危害葉、新梢、莖、花梗和花瓣。先侵染生長點,葉片變為紫色至棕黑色,染病葉片初現不規則小斑,後逐漸枯萎或脫落,病梢乾枯。花、花梗、花瓣染病出現近似的斑點。濕度大時各發病部位均易出現灰白色霉層。乾燥時見不到病原,但濕時長出大量霉層,即病菌孢囊和孢子囊。溫室主要發生在春秋兩季,若晝夜溫差大,溫室不通風,濕度接近飽和,葉緣吐水或葉面結露,則持續時間長、發病重。

防治方法:應選用抗病品種,並精心養護,將相對濕度控制在85%以下,注意通風,不偏施過施氮肥。初次發病及時噴灑72%克露等。

蚜蟲

蚜蟲一年四季都會發生,乾燥時為害。發生的初期需盡快滅除,尤其新芽發育旺盛的時期,噴施多種殺蟲劑都有較好防治效果。重點噴葯部位是生長點和葉片背面。常用的葯劑為蚜虱凈等,還可用敵敵畏熏蒸,效果更好,但成花後不能使用。

紅蜘蛛

紅蜘蛛吸取葉片中的葉綠素,減少玫瑰光合作用的效率,且蔓延迅速,很快可使葉片受害,植株發育停止。多發生夏季,高溫乾燥時最易發生。發生初期,可用蟎即死600倍液噴霧,或用銳蟎凈1000~1500倍液噴霧防治,效果好。




❼ 玫瑰月季的花葉病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

玫瑰月季花葉病的病原:月季花花葉病毒(Rose:mosaic:virus)。病毒粒體球狀,直徑約25nm。含沉降系數分別為90S、98S和113S的不同的3種組分,RNA分別為1~3,分別包裹於三種組分中,1種分子量為25000,2種約為19000。病毒致死溫度64℃,稀釋終點1/125,室溫時,體外存活期為6h。

❽ 月季和玫瑰花的葉子都長了白霜病,怎麼辦

不是白霜病,而是白粉病。採取措施:
1、在溫室栽植月季時應注意通風內,控制濕度,容從而控制發病條件。
2、加強肥水管理,提高抗病能力。
3、小面積或家庭栽培月季,應仔細檢查病芽、病葉,及時剪除並銷毀。
4、應該在病區或病株噴布化學殺菌劑進行防治。
5、發芽前噴布波爾多液(1∶2∶100-200)、3-4波美度石硫合劑。
5、生長期噴布50%代森銨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50%多菌靈800倍液、50%苯來特1000倍液。
6、噴布無毒高脂膜200倍液對於預防白粉病發生和治療初期白粉病斑都具有良好效果。
7、用高脂膜防治後,葉面無葯痕,有利於觀賞和環境保護。
8、月季扦插繁殖時,仔細挑選無病枝條作為插條,扦插前用葯劑消毒。
白粉病是月季的一種常見病害,能危害薔薇屬多種植物。該病的發生可引起病葉捲曲、枯焦,嫩梢可枯死,花不能開放或花姿不整,影響植株的生長和觀賞價值。

❾ 玫瑰香上的葉片 這是什麼病害

葡萄褐斑病。褐斑病有大褐斑和小褐斑兩種,主要為害中、下部葉片,病斑直徑3-10毫米的為大褐斑病,其症狀因種或品種不同而異:美洲種現圓形或不規則形病斑,邊緣紅褐色,中部黑色,有時病斑外圍具黃綠色暈圈,且有不明顯同心輪紋,濕度大時,病斑正反面可見灰色至褐色霉狀物;在龍眼、甲洲等品種上形成近圓形或多角形病斑,邊緣褐色,中部具黑色圓形環紋,邊緣外層呈暗色濕潤狀,葉片上病斑連片發生時致葉片變黃,嚴重的病葉乾枯破裂或早期脫落。發病初期,可用下列葯劑:53.8%氫氧化銅懸浮劑1000—1200倍液;10%苯醚甲環唑水分散粒劑3000—5000倍液;25%丙環唑乳油3000—5000倍液;5%己唑醇懸浮劑1000—1200倍液;50%異菌脲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50%氯溴異氰脲酸可溶性粉劑1500倍液;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500—20加倍液;50%嘧菌酯水分散粒劑5000—70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乳油1000—3000倍液;12.5%烯溴醇可濕性粉劑2500—4000倍液;24%腈苯唑懸浮劑2500—3200倍液;40%腈菌唑水分散粒劑6000—7000倍液;25%丙環唑乳油500—1000倍液;25%戊唑醇水乳劑2000—2500倍液;1.5%多抗黴素可濕性粉劑200—300倍液等,間隔10—15天,連噴2—3次

❿ 玫瑰花的主要病蟲害有哪些

玫瑰花的主要病害有銹病、褐斑病、黑點病、白粉病、枝枯病、根頭癌腫病等,主要蟲害有毛蟲、紅蜘蛛、蚜蟲、卷葉蜂、牧草蟲、天牛等。

1、黑點病:

是玫瑰栽培最常見之病害,在高溫多濕時期發病最嚴重。發生於葉、葉柄和莖部,植株受感染時,葉片出現黑色圓形病斑,尤其以接近地面之成熟葉片受害最多,罹病葉片會逐漸黃化而脫落,發病嚴重時,全株大部分葉片脫落,無法行光合作用,造成生育不良。

2、白粉病:

主要感染幼葉、嫩莖和花蕾等部位,其感染部位會出現白色粉狀病斑;嚴重感染時葉片會變脆、萎縮捲曲而乾枯。

3、枝枯病:

又為潰瘍病,為真菌性病原菌所引起,經由傷口進入植株,使莖部全部或部分壞死,進而往上或往下壞死,使患部上位之枝葉生長不良或枯死。

4、根頭癌腫病:

由土壤細菌性病原菌所引起,主要侵害玫瑰莖部和根部,常發生於植株與土壤接觸的部位,受感染的部位腫大形成瘤狀物而環繞莖部,使植株生育不良而至死亡。

5、毛蟲等蟲害:

金龜子、大袋蛾主要危害玫瑰嫩梢和葉片,紅蜘蛛、蚜蟲、蚧殼蟲主要吸食玫瑰汁液。

(10)玫瑰葉病擴展閱讀:

玫瑰的主要病害防治:

銹病可摘除病芽深埋,在銹病、白粉病、褐斑病發病前和發病期每半個月噴灑1次粉銹寧、退菌特或百菌清,對防止病害侵染蔓延有良好效果。

玫瑰的主要害蟲防治:

金龜子、大袋蛾主要危害玫瑰嫩梢和葉片,在發生期間可噴灑辛硫磷、敵殺死;紅蜘蛛、蚜蟲、蚧殼蟲主要吸食玫瑰汁液,造成生長衰弱,可噴灑樂果、久效磷等內吸殺蟲劑進行防治,天牛是毀滅性害蟲,應捕殺其成蟲並清除其吸取營養的蜜源植物,以抑制其發生。

熱點內容
百合昏介 發布:2025-05-21 00:34:38 瀏覽:193
鄭州花卉價格表 發布:2025-05-21 00:34:28 瀏覽:188
花卉批發大棚 發布:2025-05-21 00:20:29 瀏覽:444
熱情丁香花 發布:2025-05-21 00:02:08 瀏覽:958
藝花吧金俊勉 發布:2025-05-20 23:50:38 瀏覽:717
百合裝修怎麼樣 發布:2025-05-20 23:41:15 瀏覽:435
舒壓小盆栽 發布:2025-05-20 23:41:15 瀏覽:897
單葉片綠植 發布:2025-05-20 23:37:12 瀏覽:153
百合花手鏈 發布:2025-05-20 23:16:05 瀏覽:230
梅花圖譜 發布:2025-05-20 23:04:29 瀏覽: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