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管啥
① 丁香花有什麼用
丁香又名「百結」,原產我國,系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其葉似茉莉,其花為紫色,後幾經培育,又有白色、紅色等品種問世。丁香盡管姿容娟柔,但卻毫不嬌慣,極為耐旱,即使長時間不下雨,照樣也能存活。雖然性喜沃土,但要植於貧瘠之地,照樣也能茁壯生長,生命力可謂強矣。據考證,丁香栽培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三國時代的文學家曹植,就曾在《妾薄命》中說;「御印浥粉君傍,中有霍納都梁,雞青五味雜香。」雞舌,即丁香的別名,可見此花歷史悠久。 歷代詩人對丁香的吟詠,更為這百結之花增添了無限情韻。杜甫的《丁香》五律,便是較早的一篇:「丁香體柔弱,亂結枝猶墊。細葉帶浮毛,疏花披素艷。深栽小齋後,庶使幽人占。晚墮蘭麝中,休懷粉身念。」如果說杜甫此詩是借花寄寓,那麼陸龜蒙的《丁香》七絕則是托物抒懷:「悠悠江上無人問,十年雲外醉中身。殷勤解卻丁香結,從放枝頭散誕春。」元人無好問的《賦瓶中雜花》,也是詠丁香的佳作;「香中人道睡香濃,誰信丁香嗅味同。一樹百枝千萬結,更應熏染費春工。」明人許邦才的《丁香花》則有自己的特點:「蘇小西陵踏月回,香車白馬引郎來。當年剩綰同心結,此日春風為剪開。」詩人通過想像,把昔日美女蘇小小與眼前名卉丁香花聯系起來,富於情韻。清人劉大櫆熱情贊美說;「君不見,此花含吐如瓶瓴,欲開不開殊有情。一夜東風起萍末,紛紛霰雪鋪檐楹。」丁香花清香宜人,花團錦簇,外朴而內秀,不獨花色明麗,又兼香氣郁夏,具有「花中君子」之美譽。 葯用:性味歸經 辛,溫,歸脾,胃,腎經。 功效應用 1,溫中降逆:主治胃寒嘔吐呃逆;或中焦虛寒,吐瀉食少,每與溫中止嘔葯同用。 2,溫腎助陽:適用於腎陽不足,下元虛冷,男子陽痿尿頻,女子寒濕帶下等。
② 丁香泡水喝功效有哪些
丁香是一味很好的溫胃葯,對由寒邪引起的胃痛、嘔吐、呃逆、腹痛、泄瀉等均有良好療效。以丁香治牙痛、口腔潰瘍也有一定的良效。
葯用丁香需在花蕾由綠轉紅時採摘,曬干備用,用時要搗碎。中醫認為丁香味辛性溫,歸脾、胃、肺、腎經,具有溫中降逆、補腎助陽的作用。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寒、呃逆嘔吐、食少吐瀉、心腹冷痛、腎虛陽痿等病症。
丁香樹一身都是寶,其樹皮、根和枝均有很好的葯用價值。丁香皮散寒理氣、止痛止瀉,可用於治療胃寒、脘腹痛脹、腹瀉、牙痛等疾病;丁香根能散熱解毒,可用於治療風熱腫毒;丁香枝理氣散寒、溫中止瀉,可治療脘腹脹滿、惡心、腹瀉等疾病。需要注意的是,丁香不宜與中葯鬱金同用。
(2)丁香管啥擴展閱讀
除了真正葯用丁香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樹的花蕾外,在民間還有不少以「丁香」命名的葯物,他們品種不同,科屬有別,功能亦異,需加以甄別。
「桂丁香」為樟科植物肉桂幼嫩的果實,能溫中散寒止痛;
「苦丁香」是葫蘆科植物甜瓜的瓜蒂,內服可催吐;
「水丁香」為柳葉菜科植物丁香蓼的全草,能利水消腫,清熱解毒;
「白丁香」及麻雀的糞便,能化積消翳;
「荷花丁香」屬木犀科植物暴馬丁香,功在鎮咳利水。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中葯丁香溫胃補腎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小驗方:丁香粉快速止牙疼
③ 丁香茶的功效和作用
丁香茶的功效與作用:
1、養胃:丁香茶被成為花草葯界的「健胃劑」,這名號得益於它出眾的養胃功能。丁香茶葉中特有的丁香油、丁香酚、鞣質以及齊墩果酸等,可治療腸胃疾病,可緩解腹部氣脹,增加胃液分泌,增加消化能力。
2、殺菌:胃腸相連,丁香茶在調理胃部的同時,給腸道也帶來大大的好處。丁香茶煎水服用,對幽門螺旋桿菌、葡萄球菌、鏈球菌、大腸桿菌、傷寒桿菌、綠膿桿菌等有抑製作用。
3、除口臭:其實,丁香能除口臭早就有記載。據說,我國漢代郎官在皇帝面前奏事或回答問題,嘴裡就必須含嚼丁香這玩意藝兒。
因為丁香的芳香氣可以壓住因胃火上升或牙周炎之類而引發的口臭氣,這樣就可避免引起皇上的不快或反感。可見,含丁香可以治口臭的毛病,不僅淵源流長,而且方法就極類似現在的「嚼口香糖」。
4、提神醒酒:用丁香泡出來的茶,茶香濃郁芬芳,具有提神醒酒的作用。《本草綱目》載:「丁香殺酒毒」。
(3)丁香管啥擴展閱讀:
丁香茶,適合所有人飲用,尤其對於胃脹痛或者脾虛不明顯的,或者說脾胃虛弱恢復期的人,可以減少中葯的量,該服用丁香茶養胃。丁香茶雖不是治病的能手,卻是調理脾胃的最佳幫手。每日取3~5g茶葉反復沖泡飲用即可。
飲用丁香茶的禁忌:
1、丁香性溫,熱病患者以及陰虛內熱體質的患者不要將丁香泡水喝,避免內熱加重不利於健康。
2、腎陰虛朋友以及由內熱引起晚上容易出汗朋友也不建議飲用。
3、胃熱、胃火旺的人群以及由胃熱引起的呃逆或兼有口渴、口苦、口乾者不宜食用。
4、嬰幼兒慎喝丁香茶,避免造成身體危害。
5、每天不可飲用過多,易出現中毒反應,如:呼吸困難、脾胃不適、身體無力等症狀,建議每天不要超過5g。
④ 丁香及丁香結是什麼
丁香的芽叫做丁香結。在唐代,白歷商隱都用未展開的刀蕉和丁香結來表達對彝族的思念。後來,許多人把丁香結當作憂郁和思念的象徵。當然,丁香作為中國傳統的插花方式,也暗含著愛情的希望和秘密的結。
女孩想了一會兒,正要說第二副對聯時,店主突然來了,看到他們做了一輩子的決定。她非常生氣,責罵女兒毀了家風,侮辱了祖先。女孩哭著說他們真的很相愛,求她父親幫助她,但店主拒絕了。那女孩脾氣暴躁,立刻就死了。店主很抱歉,只好聽從女兒的指示,把她埋在山坡上。秀才悲痛欲絕,再也找不到名利,就留在店裡陪岳父。翁的女婿悲痛欲絕。
不久,山坡上女孩的墳上長滿了綠色的丁香樹,開滿了鮮花,香氣撲鼻。秀才大吃一驚,每天上山去看丁香,就好像看到一個女孩一樣。一天,學者看見一位白發老人路過。他帶著老人,向他講述了他對這個女孩的忠貞之愛,以及在她死前沒有寫出來的對聯。不由自主的老人聽了學者的話,回頭看了看墳上盛開的丁香花,對秀才說:“姑娘的答案出來了。”書生急忙上前問道:“你怎麼知道女孩回答的第二副對聯?”老人撫摸著鬍子,指著墳上的丁香花說:“這是第二副對聯的對聯。”。學者仍然困惑不解,老人繼續說:
“冷酒,一,二,三;
丁香,一百,一千,一萬。”
在你的第一副對聯中,“氷氷氷氷氷氷氷氷氷氷氷氷,
“酒”是三滴水。女孩的“丁香花”三個字的首字母依次是,“丁”是一百,“香”是一千,“花”是一萬。前後對應,巧妙。學者聽了這話,連忙敬禮說:“謝謝你的指點。學生們永遠不會忘記。”老人說:“很少有女孩迷戀你,一千塊錢也很難買到。現在她的願望變成了美麗的丁香。你們應該彼此相待,這樣才能一代又一代地豐富多彩,散發著芬芳。”老人的聲音一落就不見了。從那時起,學者每天挑水澆花。丁香花開得更茂盛更美麗了。
後人為了緬懷這位純潔善良的姑娘,尊重她忠貞不屈的高尚情操,把丁香當作愛情之花,把這對“夫妻”稱為“生死一對”,作為絕句流傳至今。
⑤ 丁香花的習性是什麼
丁香花的習性:丁香花喜溫暖、濕潤及陽光充足的環境。稍耐陰,陰處或半陰處生長衰弱,開花稀少。具有一定耐寒性和較強的耐旱力。對土壤的要求不嚴,耐瘠薄,喜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
丁香主要分布在亞熱帶亞高山、暖溫帶至溫帶的山坡林緣、林下及寒溫帶的向陽灌叢中。其性喜陽光、溫暖、濕潤,但忌漬水,稍耐陰,也耐旱,耐寒性、抗逆性強。對土壤條件要求不嚴,較耐瘠薄,除強酸性土壤之外,其它各類土壤均可正常生長。
丁香花的園林用途 :
丁香花為冷涼地區普遍栽培的花木。適宜種在庭園、居住區、醫院、學校、幼兒園或其他園林、風景區。可孤植、叢植或在路邊、草坪、角隅、林緣成片栽植,也可與其他喬灌木尤其是常綠樹種配植。個別種類可作花籬。可盆栽或作盆景,也可切花。丁香花是我國最常見的觀賞花木之一,綻開於百花斗妍的仲春,芳香襲人,花繁色麗,紛紜可愛。
⑥ 丁香木有什麼用途
丁香木為冷涼地區普遍栽培的花木,適宜種在庭園、居住區、醫院、學校、幼兒園或其他園林、風景區 ,可孤植 、叢植或在路邊 、草坪、角隅、林緣成片栽植,也可與其他喬灌木尤其是常綠樹種配植。
個別種類可作花籬。可盆栽或作盆景,也可切花。丁香花是我國最常見的觀賞花木之一,綻開於百花斗妍的仲春,芳香襲人,花繁色麗,紛紜可愛。
中國產於東北、華北、西北(除新疆)以至西南達四川西北部(松潘、南坪)。生山坡叢林、山溝溪邊、山谷路旁及灘地水邊,海拔300-2400米。
(6)丁香管啥擴展閱讀:
可於春、秋兩季在室內盆播或露地畦播。北方以春播為佳,於3月下旬進行冷室盆播,溫度維持在10-22℃,14-25天即可出苗,出苗率40%-90%,若露地春播,可於3月下旬至4月初進行。
播種前需將種子在0-7℃的條件下砂藏-2個月,播後半個月即出苗,未經低溫砂藏的種子需個月或更長的時間才能出苗。可開溝條播,溝深3厘米左右,株行別具匠心厘米乘以10厘米。
無論室內盆播還是露地條播,當出苗後長出4-5對葉片時,即要進行分盆移栽或間苗,分盆移栽為第盆1株。露地可間苗或移栽-2次,株行別具匠心為15厘米乘以30厘米。
⑦ 公丁香有什麼作用
公丁香[花蕾]、母丁香[果實]。兩者的功效、主治功能基本相似,暖胃,溫腎;治胃寒痛脹、呃逆、吐瀉、痹痛、疝痛、口臭、牙痛。但公丁香葯力足,母丁香則葯力較弱,一般都以公丁香入葯。
丁香,為木犀科,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廣泛分布於桑給巴爾、馬達加斯加島等地,因花筒細長如釘且香故名,為哈爾濱市市花,是著名的庭園花木。花序碩大、開花繁茂,花色淡雅、芳香,習性強健,栽培簡易。因而在園林中廣泛栽培應用。古代詩人多以丁香寫愁。因為丁香花多成簇開放,好似結。稱之為「丁結,百結花」。
別名:公丁香、百結、丁子香、雞舌香。丁香是由未開放的花蕾芽,經乾燥而製得,狀似圓頭釘子,其香味濃烈,口感苦,烹飪之後變得溫和。丁香屬一種芳香健胃劑,能促使胃液分泌,增強胃腸蠕動。
中國植物志第61卷木犀科丁香屬 Syringa: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小枝近圓柱形或帶四棱形,具皮孔。冬芽被芽鱗,頂芽常缺。葉對生,單葉,稀復葉,全緣,稀分裂;具葉柄。花兩性,聚傘花序排列成圓錐花序,頂生或側生,與葉同時抽生或葉後抽生;具花梗或無花梗;花萼小,鍾狀,具4齒或為不規則齒裂,或近截形,宿存;花冠漏斗狀、高腳碟狀或近幅狀,裂片4或5枚,開展或近直立,花蕾時呈鑷合狀排列;雄蕊2枚,著生於花冠管喉部至花冠管中部,內藏或伸出;子房2室,每室具下垂胚珠2枚,花柱絲狀,短於雄蕊,柱頭2裂。果為蒴果,微扁,2室,室間開裂;種子扁平,有翅;子葉卵形,扁平;胚根向上。染色體基數x=23,或22、24。木犀科丁香屬的植物一般也被俗稱為丁香花。
⑧ 丁香的功效與作用
中醫認為丁香味辛性溫,歸脾、胃、肺、腎經,具有溫中降逆、補腎助陽的作用。常用內於治療容脾胃虛寒、呃逆嘔吐、食少吐瀉、心腹冷痛、腎虛陽痿等病症。
丁香樹一身都是寶,其樹皮、根和枝均有很好的葯用價值。丁香皮散寒理氣、止痛止瀉,可用於治療胃寒、脘腹痛脹、腹瀉、牙痛等疾病;丁香根能散熱解毒,可用於治療風熱腫毒;丁香枝理氣散寒、溫中止瀉,可治療脘腹脹滿、惡心、腹瀉等疾病。需要注意的是,丁香不宜與中葯鬱金同用。
(8)丁香管啥擴展閱讀:
丁香有兩種,園林綠化丁香以及用作香料和中葯的丁香。它們其實毫無關聯,是兩種不同的植物。前者是大家普遍熟知的觀賞植物丁香,為木犀科丁香屬植物。
中葯丁香是桃金娘科蒲桃屬植物,原產於印度尼西亞的馬魯古群島及其周圍島嶼,在古代屬於進口葯。中葯丁香分為公母兩種,公丁香是未盛開的花蕾,母丁香則是成熟的種子。
在用作中葯之前,丁香的身份一直是家家戶戶廚房裡的香料。葯用丁香需在花蕾由綠轉紅時採摘,曬干備用,用時要搗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