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斑枯病
① 百合病和狐惑病
百合病 [編輯本段]症狀與由來病名。以神志恍惚、精神不定為主要表現的情志病,精神病疑似症狀。
因其治療以百合為主葯,故名百合病。或謂百脈一宗;其病舉身皆痛,無復經絡傳次,而名百合。起於傷寒大病之後,余熱未解,或平素情志不遂,而遇外界精神刺激所致。 [編輯本段]百合病治療的辨證論治 古籍論治
《金匱要略·百合狐惑陰陽毒病脈證並治》:「百合病者,百脈一宗,悉致其病也。意欲食,復不能食,常默然,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飲食或有美時,或有不用聞食臭時;如寒無寒,如熱無熱;口苦,小便赤;諸葯不能治,得葯則劇吐利。如有神靈者,而身形如和,其脈微微。」其病邪少虛多,屬陰虛內熱之證,治以補虛清熱,養血涼血,用百合地黃湯。亦可選用百合知母湯、百合雞子湯、百合滑石散等方。
陰虛內熱型論治
【證見】 精神、飲食、行動異於常人,如沉默少言,欲睡不能眠,欲行不能走,飲食不能吃,寒熱似有似無,精神恍惚心煩,或自言自語,口苦,尿赤。舌紅,脈微數。
【治法】 清心潤肺。
【方葯】
1.主方百合地黃湯(張仲景《金匱要略》)加味
處方:百合、生地黃各30克,生牡蠣20克,花粉、石斛、糯稻根各15克,知母12克,浮小麥30克,甘草6克。水煎服。
2.單方驗方甘百梔地湯(胡熙明等《中國中醫秘方大全》)
處方:炙甘草9克,浮小麥30克,大棗7枚,炙百合12克,生地黃15克,首烏藤18克,雞子黃2個(分沖),梔子6克,淡豆豉12克,蓮子心3克,鬱金12克,石菖蒲9克。水煎服。
痰熱內擾型論治
【證見】 精神、行動、飲食皆失常態,頭痛而脹,心中懊膿,卧寢不安,面紅,舌尖紅。苔薄黃微膩,脈滑數。
【治法】 清化痰熱。
【方葯】
1.主方黃連溫膽湯(孫思邈《千金方》)加減
處方:黃連10克,法半夏12克,陳皮6克,竹茹2克,枳實9克,茯苓12克,知母10克,瓜蔞仁10克,甘草6克。水煎服。
頭痛者加菊花12克;熱盛傷陰者加百合、生地黃各20克。
2.單方驗方除痰安寐湯(許成吉等《中國當代名醫名方精選》)
處方:北柴胡、法半夏、炙青皮、枳實、龍膽草、梔子各10克,淡黃芩、竹茹各12克,制南星6克,珍珠母60克(先煎),礞石30克(先煎),合歡皮15克,夜交藤、葛根各30克。水煎服。
心肺氣虛型【證見】 精神、行動、飲食皆若不能自主,自汗,頭昏,短氣,乏力,少寐或多寐而睡不解乏。舌淡邊有齒印,脈細弱。
【治法】 益氣安神。
【方葯】
1.主方甘麥大棗湯(張仲景《金匱要略》)合生脈散(李杲《內外傷辨惑論》)加減
處方:浮小麥30克,大棗5枚,黨參15克,麥冬12克,五味子6克,百合20克,茯神15克,酸棗仁12克,龍齒(先煎)30克,甘草6克。水煎服。
2.單方驗方
(1)明志湯(許成吉等《中國當代名醫名方精選》)
處方:石決明、草決明各30克,遠志、蟬蛻、生牡蠣、川芎、疾藜各15克,菊花25克,荷葉10克。水煎服。
(2)柔意湯(許成吉等《中國中醫秘書大全》)
處方:炙甘草、大棗、白芍各6克,淮小麥、牡蠣各30克,百合、生地黃、龍齒、黑芝麻各12克,麥冬、柏子仁、竹茹、合歡皮各9克,陳皮2.4克。水煎服。
百合病治療的其他療法
1.飲食療法
(1)百合雞蛋糖水:百合30克,雞蛋1個,白糖適量。先將百合煲熟,後加入雞蛋和白糖,蛋熟即可服食。
(2)糯米小麥粥:糯米、小麥各50克,共煲成粥,加白糖調味服食。
以上兩方適用於各型百合病。
2.預防調護
避免不良精神刺激,患病應及早積極治療。 多向病人做思想工作,耐心地說服、開導,以消除患者的疑慮或緊張。
狐惑病狐惑病是一種與肝脾腎濕熱內蘊有關的口、眼、肛(或外陰)潰爛,並有神志反應的綜合征,相當於現代醫學的白塞氏綜合征。狐惑病首載於《金匱要略·百合病狐惑陰陽毒篇》:「狐惑之為病,狀如傷 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閉,卧起不安,蝕於喉為惑,蝕於陰為狐,不欲飲食,惡聞食臭,其面目乍 赤、乍黑、乍白、蝕於上部則聲嗄,甘草瀉心湯主之」。
本病在古代即已引起注意,近代由於發病率逐漸增高,因此引起了國內外的關注。惑病以肝脾濕熱為主要病機,其先兆證多呈肝鬱脾胃濕熱證型,即見心緒不舒,多疑善妒,口臭泛惡,舌紅苔黃膩,便干,溲短腥臭等症,並多有七情損傷史。 治療舒郁清熱利濕,方用丹梔逍遙散:丹皮、梔子、柴胡、薄荷、當歸、白芍、茯苓、白術、生薑、甘草可以逐漸改變郁熱內蘊,避免發展。如見可疑的瘡常為本病欲作信號,服龍膽瀉肝湯可以防患於未然。發展下去,見默默欲眠,或卧起不安,神情時恍,逐漸出現口腔、外陰甚至眼見潰爛則為狐惑病徵兆,治用甘草瀉心湯:炙甘草、黃芩、黃連、乾薑、半夏、人參、大棗,如肝火偏重者,如見躁、 易怒、頭暈、耳鳴、便秘、溺短者,則予龍膽瀉肝湯:龍膽草、梔子、黃芩、柴胡、生地、車前子、澤瀉、木通、當歸、甘草。
著名中醫婦科專家李積敏博士認為本病是由陰虛火旺,熱毒內蘊之變,治療宜滋陰清熱,涼血解毒為主,方用黃連阿膠湯加減。葯用生熟地、麥冬、白芍、龜板、阿膠、石斛等滋陰補肝腎壯水,以補其源;黃芩、黃連、黃柏、竹葉、丹皮、生甘草清熱解毒。諸葯相伍,滋陰降火,水火相濟,再兼外洗外敷等法配合治療,故取得良好效果。
李積敏治療狐惑病(白塞氏綜合征)案: 忤某,女,36歲,已婚,市某廠職工,1988年7月18日初診。主訴:口腔、下陰部潰瘍,反復發作5年。患者於1983年5月分娩後,曾發熱數日後,出現舌尖及雙頰黏膜生針尖樣或綠豆大小潰瘍,服維生素C、B2、B6後消失,1個月後又復發口腔、舌生瘡,且出現外陰多處潰瘍,疼痛伴外陰瘙癢,進行性增大,有膿性分泌物。四肢皮膚結節性紅斑,曾在某省級醫院診斷為「白塞氏綜合征」,先後3次住院,經抗生素、激素等治療效果不佳,時而更重。刻診:呈慢性病容,體檢無殊。兩眼澀痛,視物不清,行走困難,口腔黏膜、舌邊尖等處有多個綠豆大圓形潰瘍。患者咽干口苦,心煩,頭暈失眠,自汗盜汗,五心煩熱,腰膝酸軟,大便干,小便黃,舌紅苔少,脈細數。婦科檢查:外陰唇黏膜有多處黃豆大小潰瘍,表面有灰白膿樣物。血常規:白細胞4600/mm3,紅細胞400萬/mm3,血色素11g,中性63﹪,淋巴25﹪,單核3﹪,血沉為26 mm/h。西醫診斷:白塞氏綜合征。中醫診斷:狐惑病 證屬:陰虛火旺,熱毒內蘊。治宜:滋陰清熱,涼血解毒。方用:黃連阿膠湯加減。處方:生地20g,熟地20g,麥冬15g,白芍6g,阿膠9g(烊沖),龜板9g(先煎),黃芩12g,黃柏12g,黃連6g,柴胡6g,石斛9g,五味子6g,竹葉6g,丹皮12g,當歸12g,生甘草9g。水煎服。10劑,1日1劑,2次分服。外洗葯:當歸15g,黃柏15g,銀花30g,苦參30g,枯礬20g。水煎洗外陰患處,每日1~2次,每次1~5min左右。外敷葯:五倍子10g,冰片1g。將五倍子炒黃與冰片共研極細末,外敷外陰患處潰瘍面。前葯外洗後即敷。7月29日復診:服葯10劑後,疼痛大減,心煩、口苦已減,精神較佳,查潰瘍也大為好轉。繼服上方10劑。8月9日三診:症狀基本消失,口腔及外陰潰瘍基本癒合。前方去生地、丹皮、柴胡、竹葉、石斛,加茯苓、白術等,再服6劑。8月16日四診:諸症痊癒。囑其服成葯知柏地黃丸兩盒。隨訪至今未復發。
② 百合根腐病如何防治
(1)減少越冬蟲源
方法同二化螟。
(2)優化品種布局
合理布局,連片種植,在同一地區種植同一品種,使水稻生育期相對一致,既可縮短螟蟲有效盛發時間,又可切斷三化螟由二代向三代的過渡橋梁,降低蟻螟存活率。
(3)適期遲播,栽培避螟
方法同二化螟。
(4)用頻振式殺蟲燈誘殺成蟲,以減少田間蟲量及卵量
方法同二化螟。
(5)葯劑防治
掌握在螟卵孵化高峰期用葯防治。葯劑種類同二化螟。對水量越大,防效越好,潑澆和粗噴霧的防效較理想,尤其是在水稻後期施葯時,常規噴霧對水量每667米2不能低於60千克,不宜使用彌霧機。
③ 百合花葉子發黃枯萎怎麼辦
百合花葉子發黃枯萎可以通過合理的澆水和施肥解決。
具體解決方法如下:
1、澆水問題
百合花喜歡涼爽潮濕的生長環境,對於水分的需求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很多人在澆水的過程中,都不知道百合花怎麼澆水,因此就會出現澆水過多的情況,從而導致植物的葉子發黃。
百合花還有一種特殊的情況會黃葉,那就是含鐵量不足,主要表現在幼葉上,對老葉影響小,病態葉的葉肉呈黃色,因此植物在生長期間也要適當的添加一些鐵元素肥料才行,這樣才能讓植物生長得更加健壯。
處理方法:缺少某些元素也有可能導致它葉子發黃,比如說鐵,缺少這種元素對幼葉的傷害尤其大,甚至會導致整棵植物出現死亡。如果出現這種現象,我們可以按照硫酸亞鐵:餅肥:水=5:7:200的比例向它噴灑。
(3)百合斑枯病擴展閱讀
百合花(學名:Lilium)是百合科百合屬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原產於北半球的幾乎每一個大陸的溫帶地區,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歐洲、北美洲等,全球已發現有110多個品種,其中55種產於中國。近年更有不少經過人工雜交而產生的新品種,如:亞洲百合、麝香百合、香水百合、葵(火)百合、姬百合等。百合花姿雅緻葉片青翠娟秀,莖干亭亭玉立,是名貴的切花新秀。
④ 百合竹為什麼會老得灰斑病
百合灰霉病 主要為害葉片,也侵染莖,芽和花。
病葉上產生圓形或橢圓形病斑,淺黃色至淺紅褐色。
病斑邊緣淺紅色至紫色。
莖部受害,病部變褐色折斷,芽和花受害,易變褐色腐爛。
發現中心病株,清除病葉和病莖,集中燒毀,及時噴葯。用10%水分散粒劑世高1000倍液,或速克靈1000倍液,防治效果好。
百合竹在生長過程中,經常會出現葉片發黃,其原因多是由於栽培管理失調引起。水分過多過少,陽光過強過弱,肥料過多過少都會引起葉片發黃,但發黃的情況不一樣,應仔細觀察分析原因,加以糾治。
水黃 嫩葉暗黃且無光澤,老葉無明顯變化,枝幹細小黃綠,新梢萎縮不長,表明澆水過多。將花卉脫盆置於通風陰涼自吹乾土團後再裝回盆中。
旱黃 缺水的黃與水多的黃不一樣,缺水之黃為葉梢或邊緣發枯、發干, 老葉自下而上枯黃脫落,但新葉生長比較正常。注意澆水時澆足、澆透即可。
缺光黃 長時間置蔭蔽環境,葉片得不到足夠陽光,不能形成葉綠素,整株葉片變黃繼而脫落,補充光照可避免此病。
缺肥黃 表現在嫩葉顏色變淡,呈黃或淡綠色,而老葉比較正常或逐漸由綠轉黃。檢查盆土,如有干結現象應換土,平時薄肥勤施並適時澆一些礬水(百合竹是觀葉植物應施以氮肥為主的肥料)。
特別提醒的是,百合竹在鹼性土和乾燥的氣候中生長不良,葉尖易乾枯。長期在室內蔭蔽處也生長瘦弱,葉色暗淡無光澤,應予以注意。
葉根有斷裂,那可能就是蟲害了,你可以搬到室外曬一天,第二天用打蚊子的葯打就可以了,這是我用過的土辦法,但是百合竹的蟲害比較少啊
百合竹在生長過程中,經常會出現葉片發黃,其原因多是由於栽培管理失調引起。水分過多過少,陽光過強過弱,肥料過多過少都會引起葉片發黃,但發黃的情況不一樣,應仔細觀察分析原因,加以糾治。
水黃 嫩葉暗黃且無光澤,老葉無明顯變化,枝幹細小黃綠,新梢萎縮不長,表明澆水過多。將花卉脫盆置於通風陰涼自吹乾土團後再裝回盆中。
旱黃 缺水的黃與水多的黃不一樣,缺水之黃為葉梢或邊緣發枯、發干, 老葉自下而上枯黃脫落,但新葉生長比較正常。注意澆水時澆足、澆透即可。
灼黃 強烈陽光直射到一些喜陰的花卉(如吊蘭、孔雀竹芋、玉簪等)上,易引起花卉葉梢、葉緣發枯,葉片朝陽部分出現黃斑。移到陰處即可。
缺光黃 長時間置蔭蔽環境,葉片得不到足夠陽光,不能形成葉綠素,整株葉片變黃繼而脫落,補充光照可避免此病。
肥黃 施肥過多或濃度過大引起的花卉發黃,表現在新葉頂尖出現干褐色,一般葉面肥厚而無光澤,且凹凸不舒展,老葉片焦黃脫落。應立即停止施肥,嚴重的用大量清洗沖洗部分肥料。
缺肥黃 表現在嫩葉顏色變淡,呈黃或淡綠色,而老葉比較正常或逐漸由綠轉黃。檢查盆土,如有干結現象應換土,平時薄肥勤施並適時澆一些礬水(百合竹是觀葉植物應施以氮肥為主的肥料)。
百合竹在生長過程中,經常會出現葉片發黃,其原因多是由於栽培管理失調引起。水分過多過少,陽光過強過弱,肥料過多過少都會引起葉片發黃,但發黃的情況不一樣,應仔細觀察分析原因,加以糾治。
水黃 嫩葉暗黃且無光澤,老葉無明顯變化,枝幹細小黃綠,新梢萎縮不長,表明澆水過多。將花卉脫盆置於通風陰涼自吹乾土團後再裝回盆中。
旱黃 缺水的黃與水多的黃不一樣,缺水之黃為葉梢或邊緣發枯、發干, 老葉自下而上枯黃脫落,但新葉生長比較正常。注意澆水時澆足、澆透即可。
灼黃 強烈陽光直射到一些喜陰的花卉(如吊蘭、孔雀竹芋、玉簪等)上,易引起花卉葉梢、葉緣發枯,葉片朝陽部分出現黃斑。移到陰處即可。
缺光黃 長時間置蔭蔽環境,葉片得不到足夠陽光,不能形成葉綠素,整株葉片變黃繼而脫落,補充光照可避免此病。
肥黃 施肥過多或濃度過大引起的花卉發黃,表現在新葉頂尖出現干褐色,一般葉面肥厚而無光澤,且凹凸不舒展,老葉片焦黃脫落。應立即停止施肥,嚴重的用大量清洗沖洗部分肥料。
缺肥黃 表現在嫩葉顏色變淡,呈黃或淡綠色,而老葉比較正常或逐漸由綠轉黃。檢查盆土,如有干結現象應換土,平時薄肥勤施並適時澆一些礬水(百合竹是觀葉植物應施以氮肥為主的肥料)。
溫 度:15-22度
光 照:請不要讓其離窗戶太遠,除非在夏季的上午10時至下午5時。
土 壤:觀葉植物營養土、腐葉土和河沙各1份混合配成。
施 肥:4-9月,每月1次
空氣濕度:請將植物置於潮濕的礫石層上。每天噴水。
澆 水:盆土表面干至2-3厘米深時,要澆透。
換 盆:每2年換盆1次,3月進行。
特殊要求:百合竹喜其他室內植物的陪伴,它們可視為其提供有益的水分補充。
繁 殖:3-9月,取10厘米莖段在水中或密閉環境中扦插
百合竹、金黃百合竹、黃邊百合竹,均為D.retlera品系。株高可達9米,長高後莖干易彎斜。葉劍狀披針形,無柄,革質富光澤。百合竹葉色全綠。金黃百合竹,葉中有黃色縱紋。黃邊百合竹葉緣呈金黃色。此類植物耐陰性 強,適合盆栽,是高級的室內植物。剪下莖葉用水栽也能發根,為插花的高級素材。
繁殖:可用播種法或扦插法,大量繁殖可用播種法,春至夏季為播種適期,發芽及發根適溫為20~25℃。扦插以春、秋季為適期,剪取枝條每段10餘厘米,若帶有葉片要剪去大半,扦插於濕潤砂床或土壤,保持濕度,接受日照50%~60%,約經30-40天能發根。
栽培重點:栽培以腐葉土或富含有機質的砂質壤土為佳,栽培處全日照或半日照均能成長,但通常在半陰處日照約50%~70%生育最理想。排水力求良好。施肥可用有機肥料或氮、磷、鉀,每月少量施用1次,按比例增加氮肥,可促進葉片美觀。盆栽5~7寸盆植1株,植株長大後再逐漸更換大盆。百合竹水分需求不嚴,耐旱也耐濕,空氣濕度高則生育較旺盛。性喜高溫多濕,生育適溫20~28℃。冬季乾冷的空氣容易引起葉尖乾枯,宜將盆栽移至溫暖避風處越冬。寒流侵龔氣溫10℃以下,要預防葉片因寒而受損。
⑤ 百合的病蟲害防治是怎麼樣的
1.百合葉枯病
主要危害葉片,也侵害莖、芽和花。病害發生在葉片上部,病斑呈圓形或橢圓形,大小不一,淺黃色至淺紅褐色,邊緣呈淺紅色至紫色,遇潮濕時病部產生灰色霉層,乾燥時病斑變薄而脆,呈半透明狀,淺灰色,嚴重時整葉枯死,莖花發病後褐腐。病菌以菌核在病花殘體上過冬,氣流風雨傳染,發病時可用75%百菌清或50%多菌靈600~800倍液防治。
2.百合疫病
疫病危害葉、花、莖及鱗莖,葉片染病後最初現水漬狀小斑,擴大成灰綠色病斑,軟腐,表面產生白色霉層。本病是惡疫黴菌侵染所致,病菌在土壤中過冬,雨多發病重。生長期可噴40%乙磷鋁可濕性粉200倍或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防治。
3.百合莖腐
病發病多在貯藏運輸期,主要危害鱗莖,表現為褐色腐爛。病菌在帶病鱗莖和被傳染的土壤中存活越冬,成為主要侵染源,可用50%苯來特500倍浸鱗莖15~30分鍾或40%甲醛浸種球3.5小時。
4.百合潛隱花葉病毒
表現為苗期花葉及葉片上褪綠斑,枯斑。
5.刺足根蟎
成蟎乳白色,洋梨形。主要在土下為害球根,被害部黑腐,葉片枯黃。收獲後可用40%三氯殺蟎醇1000倍浸泡2分鍾防治。
⑥ 百合主要病害有哪些
百合主要病害有斑點病、葉枯病、立枯病、灰霉病等。以葉枯病、灰霉病為害較為嚴重。
1.葉枯病
(1)症狀特徵
該病是為害百合最為普遍和嚴重的病害。葉片染病後,產生圓形或橢圓形病斑。大小不一,淺黃色到淺褐色。在潮濕條件下,斑點被灰色的霉層覆蓋。病斑乾燥時,變薄易碎,透明,灰白色。嚴重時,整個葉片枯死。莖受害時,從染病處腐爛折斷,芽變褐色,腐爛。花受害時,斑點呈褐色。潮濕時,迅速變成一黏團。生灰色霉層。幼株受害時,易致生長點死亡。
(2)防治方法
①秋季清除地上植株,並集中燒毀。及時摘除病葉,減少侵染源;溫室栽培應通風透光,澆水於莖基部,不要澆濺到葉片上。
②發病初期 噴施75%百菌清500倍液或5%多菌靈500倍液。2周噴施1次,共噴4次。
(2)防治方法
①採用無病鱗莖繁殖花株,栽植應選擇排水良好的乾燥之地,澆水時忌植株葉片沾水。溫室栽培應保持透光。
②發現病葉、芽、花要及時摘除,燒毀。
③發病時,噴施65%代森鋅500倍液或50%苯來特1000倍液。
⑦ 百合花有哪些常見病害
百合花的常見病害有:百合花葉病、鱗莖腐爛病、斑點病、葉枯病等。
1、百合花葉病。ㄡ叫百合潛隱花葉病。病發時葉片出現深淺不-的褐綠斑或枯斑,被害植株矮小,葉緣卷縮,葉形變小,有時花瓣上會出現梭形淡褐色病斑,花畸形,且不易開放。
防治方法:選擇無病毒的鱗莖留種,加強對蚜蟲、葉蟬的防治エ作,發現病株及時拔除並銷毀。
2、斑點病。此病初發時,葉片上出現褐色小斑,擴大後呈褐色斑點,邊緣深褐色。以後病斑中心產生許多的小黑點,嚴重時,整個葉片變黑而枯死。
防治方法:摘除病葉,並用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酒-次,防止蔓延。
3、鱗莖腐爛病。發病後,鱗莖產生褐色病斑,最後整個鱗莖呈褐色,腐爛。
防治方法:發病初期,可澆灌50%代森鋅300倍液。
4、葉枯病。多發生在葉片上,多從下部葉片的尖端開始發病,發病後葉片上產生大小不-的圓形或不規則狀病斑,因品種不同,病斑淺黃色至灰褐色。嚴重時,整葉枯死。
防治方法:溫室栽培注意通風透光,加強管理;發病初期摘除病葉,7~10天噴酒-次1%等量式波爾多液或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噴3~4次即可。
此外 還有炭疽病、根腐病、灰霉病、立枯病、鱗莖爛病等,發病初期應立即拔除病株,用50%多菌靈500—600倍液噴施或灌根,50%代森銨300克混合使用。栽種時應選健康種球及抗病品種,栽前對土壤和種球要嚴格消毒,實行輪作,栽後定期噴施波爾多液預防發病。
對於炭疽病,用75%百菌清800倍、50%炭疽福鎂可濕性粉劑500倍,每10天噴一次,連噴2—3次。
灰霉病發病初期用80%代森錳鋅500倍,或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75%百菌清800—1000倍或1%波爾多液,每隔10天噴1次,連噴2—3次。
立枯病發病初期清除病葉,用1%等量波爾多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或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每7—10天噴1次,連噴3—4次,有防治效果。
鱗莖腐爛病在栽種前,可用0·5%五氯硝基苯拌種,可達預防病害發生,發病初期可澆灌50%代森銨300—500倍液或噴施。
有蚜蟲、蠐螬危害,可用50%敵敵畏乳油1000倍噴施,或20%殺滅菊酯乳劑1000倍液防治。
⑧ 百合的病蟲害有哪些怎樣防治
百合的病蟲害有:
一,葉斑病
危害莖葉。葉片受害出現圓形病斑,微下陷,隨著分生袍子的大量出現,病斑變為深褐色或黑色,嚴重時葉片枯死。防治:1,選無病鱗莖作種;2,及時疏溝排水,降低田間濕度;3嗎,發病前後,噴1:100波爾多液每7天一次。
二,病毒病
為整棵性病害。葉片出現黃綠色相間的花葉。造成葉片早期枯死,植株生長矮小,嚴重時全株枯死。防治:1,選用抗病品種;2,及時噴葯消滅傳毒昆蟲;3,增施磷、鉀肥。增強抗病能力。
⑨ 百合葉尖乾枯病的防治
百合葉尖乾枯病:此病發生較普遍,主要危害葉尖,受害葉尖變褐色壞死或乾枯並不斷向葉片基部擴展蔓延。葉片中間受害,形成紡錘形或橢圓形病斑,邊緣褐色或紅褐色,中央灰白色,病部上散生許多小黑點。
防治辦法:(1)選用健康無病鱗莖進行繁殖,田間或溫室要注意通風透光,避免栽植過密,促植株健壯,增強抗病力。(2)冬季或收獲後及時清除病殘株並燒毀,及時摘除病葉,清除病花,以減少菌源。(3)發病初期開始噴灑30%鹼式硫酸銅懸浮劑400倍液或36%甲基硫菌靈懸浮劑500倍液、60%防霉寶2號水溶性粉劑700~800倍液、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65%甲霉靈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為防止產生抗葯性,應提倡合理輪換交替使用。採收前3d停止用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