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鸚鵡的繁殖箱
⑴ 牡丹鸚鵡的繁殖箱需要多大
15cmX30cmX20cm即可。
牡丹鸚鵡亦稱情侶鸚鵡、愛情鳥。屬鸚形目,鸚鵡科,計有9個品種,均產於非洲。 牡丹鸚鵡在我國飼養共有3個類型:即黑頭牡丹鸚鵡、紅牡丹鸚鵡和黃頭牡丹鸚鵡。
牡丹鸚鵡體長一般在15厘米左右,體重40~50克。喙紅色,眼及蠟膜白色。頭部黑褐色,頸部有赤黃色的環帶。上胸淺綠色,背部和翼為綠色,翼端呈黑色,尾綠色,腳灰色。另有棕頭牡丹鸚鵡,頭部為棕褐色,俗稱棕頭牡丹。
這種鸚鵡鳥體為綠色,額頭、鳥喙和眼睛之間、臉頰、喉嚨為橘紅色;頭頂和頭部後方為橄欖綠色;胸部上方和頸部為橙黃色;身體兩側、腹部、尾巴內側覆羽黃綠色,尾部上方為藍色;翅膀內側覆羽藍綠色;眼睛外有一圈粗寬的白眼圈,鳥喙紅色,虹膜棕色。幼鳥體色較暗,鳥喙帶有黑色。
⑵ 牡丹鸚鵡繁殖箱什麼時候放
⑶ 牡丹鸚鵡鳥巢是怎樣的繁殖箱可以繁殖嗎
野生的牡丹鸚鵡在樹洞里營巢,人工飼養可以用木製巢箱,放一點木屑,紙屑就行。這樣的巢箱可以在花鳥市場或者淘寶上買到。
⑷ 牡丹鸚鵡繁殖箱里墊什麼材料
木屑,麥麩,鋸末,刨花,苞米葉子,乾草等都可以。
木屑比較常見,倉鼠用5元一大袋子,好買方便。
⑸ 牡丹鸚鵡 繁殖箱子一定要雙層嗎
不一定要雙層,只要是裡面有個小「居室」就可以了,打部分巢箱都是裡面帶個小|卧室|,就象一室一廳一樣
⑹ 牡丹鸚鵡需要怎麼樣的繁殖箱
大點的
一室一廳的
呵呵
就是裡面還有個隔間的
一般還是孵化的時候母鳥都會跑到最裡面的隔間里
所以裡面的隔間一定要保持黑暗
公鳥一般都是守在外面的"客廳"里
方便給母鳥餵食
也方便攻擊一切靠近它籠子的人和物
這個時候最好不要打擾它們
也不要做大的籠子清理工作
不要把它們提來提去的
保持它們周邊環境的相對安靜
繁殖箱一定要大點
因為牡丹鸚鵡比虎皮體型大
一般虎皮的繁殖箱略顯小了點
方便的可以自己做
可以設計的更人性化一點
讓你的鳥鳥住的更舒服
要木製結構的
不要塑料的
鸚鵡的壞毛病就是愛啃東西
塑料的被它啃多了對身體不好
況且塑料的隔光性也不好
還有就是要挑選後面有個小門的繁殖箱
這樣以後也方便取出小鳥
鸚鵡一般孵化25\6天左右吧
具體我也沒算過
呵呵
反正最後幾天裡面就會傳出小鳥的叫聲了
這時候切記不要偷窺
不然老鳥就不要它們了
這個期間的營養很重要
你可以喂它們拌了雞蛋的小米(平均一斤小米摻一個雞蛋,攪拌進去晾乾就可)或是穀子,可以在買些黍子或是菜籽,但不要摻多了
平時還要給它們點新鮮蔬菜吃
要洗凈
不要帶自來水
不然會拉肚子
有水果的時候給它點水果吃也可以
但都不要太多
好了
以上就是我養牡丹的心得
可能說的不太專業
但畢竟是8年來的飼養心得
其實還有很多
你有問題可以個我留言
我會把我知道的都告訴你的
⑺ 牡丹鸚鵡繁殖箱製作方法
可用五合板用膠粘,必須里外層或上下層
⑻ 牡丹鸚鵡繁殖箱
有氣味不行 不能放鋸末 我家的牡丹繁殖的時候會把木屑子弄出來 相反會把繁殖窩門口的木頭啃成絲狀墊在窩里 所以必須水杉這樣的脆木板供其啃食做窩
⑼ 家養牡丹鸚鵡怎麼繁殖
卵生。
牡丹鸚鵡全年可繁殖,主要繁殖季在2-3月及4-10月。僅雌鳥孵卵,窩卵數約4-6枚;籠養鳥十分活潑好動,是很健壯的鳥兒,喜愛鳴叫。
繁殖難度低,適合剛入門者做繁殖嘗試,群養繁殖也能有不錯的效果,全年均能繁殖,可提供築巢所需之稻草、樹枝、樹葉等供它們使用。
約在交配後10天會生下第一枚卵,每隔一天下一枚卵,一窩約產4-6枚卵,在6-7天後即可檢查卵有無受精,孵化期約21-23天,30-35天後幼鳥羽毛長成。
親鳥有時可能因礦物質缺乏而拔幼鳥的羽毛,在雛鳥孵出後的期間宜提供營養且豐富的食物,抓出手養最佳天數約10-14天,不宜太晚將幼鳥移出巢外。
(9)牡丹鸚鵡的繁殖箱擴展閱讀:
飼養方法
1、餵食幼鳥時的錯誤:擔心幼鳥飢餓而過量餵食。在自然界中,親鳥必須輪流外出覓食來哺育雛鳥,所以雛鳥不可能被喂到素囊滿脹,因此雛鳥的餵食應該採取少量多餐的模式,而且餵食之前,應先確定上一次餵食的食物均已消化完畢,避免舊食物的積留、發酵而造成嗉囊炎。
2、只餵食葵瓜子:一般而言,鸚鵡類都喜愛享用葵瓜子,然多數鳥友卻以此為它的唯一食物,殊不知此行為會減少鸚鵡採食的樂趣與能力,而且只餵食葵瓜子容易導致營養不均衡,另外、葵瓜子富含脂質,容易導致肥胖方面的疾病。
3、飼料保存的問題:飼料保存不當而導致食物變質,甚至產生毒素,所以建議依照自己所飼養的數量來選擇飼料,大包裝當然會較便宜,然飼料的保存期限不長,只以此點做考量反而會因小失大。
4、除了飼料應儲存於乾燥、甚至冷藏的環境之外,邀請幾個同好一起共享會是個好方法,不但成本較低,風險也較低,還可以嘗試多種類的產品。
⑽ 剛買了個牡丹鸚鵡的繁殖箱,它不進去,怎麼辦
讓它慢慢適應,如果長時間不進去可以考慮換一種材質或樣式的繁殖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