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牡丹獎黃宏

牡丹獎黃宏

發布時間: 2021-12-08 13:26:14

A. 黃宏哲這個名字得多少分

最多也就是2.50分……

B. 句兆傑的介紹

句兆傑,藝名句號,1962年10月25日出生於遼寧省丹東市,國家一級演員。1977年,15歲的他參加遼寧省文藝匯演並表演對口快板《批零蛋》而獲得優秀表演獎。11980年,高中畢業後參軍到沈陽軍區守備十一師任戰士演出隊演員兼放映員。21984年,被調到軍區話劇團。1987年,因參加沈陽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並表演了小品《考演員》而嶄露頭角。31990年,主演劇情電影《現世活寶》。1995年,在電影《臉對臉背靠背》中飾演李會計而獲得第15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配角提名。41997年,因在影片《惹事生非》中飾演村長王長安而獲得第4屆長春國際電影節影帝。51999年,首次登上央視春晚舞台,搭檔黃宏表演小品《打氣兒》。62000年,再次攜作品《愛笑的女孩》登上央視春晚舞台。72001年,連續第三年登上央視春晚舞台並表演小品《說聲對不起》。2005年,主演輕喜劇《別活得太累》。82007年,時隔6年後,再次攜小品《送禮》登上央視春晚舞台。92008年,第五次登上央視春晚舞台並表演小品《街頭衛士》。102010年,獲得第6屆中國曲藝節牡丹獎表演獎。112012年,袂主演年代諜戰劇《與狼共舞》。12132014年,參演現代都市劇《離婚律師》。

C. 人們總是在春節前夜慶祝春節英文倒裝

六十年春節風俗的變遷九十年代的春節看看春節期間商家的廣告詞就知道百姓過年有多忙了,「打個電話拜個年,歡天喜地大團圓」、「包餃子貼窗花歡樂在農家,看焰火放鞭炮京郊真熱鬧」、「春節不在家,假日列車游天下」。總之,圍在家裡包餃子看晚會是老皇歷了,過節也要過出個性過出新意來。這讓北京人過春節也開始犯難:出遊訂不上團,在超市購物交款排大隊,打保齡球球道爆滿,想租個車到郊區轉轉,車早就預訂一空。春節的樂事多了,品戲、看電影、聽音樂會,連電視頻道也「春運」——節目太多,擠破門檻。想求新求異也不是容易事。不誇張地說,正月過後,就要計劃明年的春節怎麼過了,因為動作慢了計劃跟不上,只能過一個遺憾的春節。百姓過節的方式是一天天變了,休閑度假的意識也一天天強了,春節在人們的心目中從一個團圓佳節漸漸變成一個度假的好機會,提高生活品質從這個最傳統的節日開始了。年飯家宴挪到酒樓吃半數以上的人家不自己包餃子,速凍餃子出現斷貨現象。辛辛苦苦一年了,過春節該享享口福了,家家戶戶為年夜飯張羅,這是每年過節的傳統想法。可越是吃得好了越想在過年的時候吃點省事的、吃點清淡的。老百姓的心思早被商家琢磨到了,1992年,西單菜市場推出五種家庭套餐,每套50元至70元,回家簡單一加工就是豐盛的年夜飯。按老禮兒,京城的館子到春節差不多都關門上板了,家家戶戶都忙著在家裡炒菜,誰還會光顧餐館?可到1994年,春節期間最常見的大紅紙「春節休息」見不到了。家宴設在餐館酒樓成了時尚。與其在家一通忙活還不如在餐館里踏踏實實吃一頓呢。而商家也看準了這一點,為了有個好買賣,為了有個好商緣,都比著賽不關門,加班加點紛紛擺出家宴擂台。1996年,北京城擺起了年夜飯,百店家宴熱熱鬧鬧。到了1997年,年夜飯也要預訂,訂晚了就剩回家煮凍餃子了。1990年前後,時興涮火鍋、涮羊肉,之後是烤鴨、粵菜、川菜、上海菜、湘菜相繼而至,中間還穿插著紅燜羊肉、家常菜,各家餐廳為了年夜飯也絞盡腦汁變換花樣,到了1996年,連餃子城也火爆起來。「破五的餃子」,北京的老風俗還被很多人記掛著,只是初五熱了凍餃子。北京已經有半數以上的人家不自己包餃子了,速凍餃子出現了斷貨現象,就連做餃子皮也成了「新興產業」,一個小商販春節期間能賣出去三四十斤餃子皮。年貨雞鴨魚肉成配角食品的花費還不到春節花費的1/5,而1/3的錢被用來交朋友了。到了90年代,正月臨近的日子裡,很難見到被大包小包的「吃物」壓得難於行走的人了,「平日里也是吃海參魷魚,干嗎非要趕到春節?」糧店裡挺金貴的菜籽油也開始被冷落了,1992年的春節,盡管張貼了「春節期間每人優惠10斤」,仍沒有達到促銷的目的。因為北京人知道,更好的「綠寶」、「駱駝嘜」之類有的是,根本不用囤積。盡管民以食為天,但在1994年的一項調查統計中發現:雖然過年幾乎各家各戶都要購買食品,但食品的花費還不到春節花費的1/5,而1/3的錢被用來交朋友了,吃,已經不是北京人過年的主旋律了,人們把的精力和錢用在了自身建設和交往娛樂上了。會吃了會玩兒了,北京人過年也更實惠了,開始時興批發過年。去水產市場批海產品,到大鍾寺批發水果,當然,還有批發鮮花。去年春節,北京銷售鮮花超過30萬盆,銷售額近1500萬元,和一個大中型商場的效益差不多。1995年,必備年貨是金童玉女財神爺和大大的福字。1995年的年貨里還有一樣小東西:歡樂球。這是「禁放」之後春節歡樂產品的主唱。上億只歡樂球在那個春節爆響:既安全又聲色兼備。吉祥物也是置的年貨,1996年小老鼠隨處可見,1998年,虎行天下。年樂旅遊過年成時尚春節,從旅遊淡季變為「黃金季節」,機票優惠已成為歷史。1992年的年三十,五個結伴前往哈爾濱看冰燈的年輕人是新聞人物,過個團圓年的觀念正在被悄悄改變。這一年,春節機票優惠50%的做法已成為歷史。全家人圍坐在一起看春節晚會的日子也已經過去。1996年的春節迎來最長的公休假,從初一到初七整整一周,機票價格開始上浮。春節,從旅遊的淡季變為「黃金季節」。到1997年旅遊過年有錢也難,還在1996年12月,東南亞以及海南、昆明、西雙版納、廈門、武夷山等國內路線已經爆滿。據統計,1997年北京春節旅遊過年的人數在10萬人上下。1997年開始,留在北京過春節的人包餃子看晚會之後又多了一個節目:看燈。北京城打扮得火樹銀花,每天有幾十萬人上街看燈。計程車司機都願意在街上多轉轉:亮堂堂的心裡痛快。春節里,各個體育場館打開大門,從保齡球、輪滑、羽毛球到室內攀岩,64項體育活動把大約10萬以上人次的北京人從麻將桌和酒桌旁拉走。1997年的春節,5萬人奔了體育場館。1997年賀歲片登場,《編輯部的故事》續集《萬事如意》除夕之夜在全國30多家省級電視台同時登場。有人發出詢問:還看晚會嗎?全城同做一件事的情景不復存在。從這一年開始,賀歲片年年如約而至。年話身體健康排第一調查顯示,「身體健康」是1998年最流行的拜年話。電話鈴聲傳問候,打開電腦接賀卡,賀詞傳進尋呼機。北京半數以上的人電話拜年。這是九十年代北京人的拜年方式。拜年,不再是兩盒點心跑一天。先是賀年卡賀年的方式流行起來,賀年卡不是學生專利,已經被全社會接受了,1992年春節前分揀量達到250萬件。盡管郵件量比平日高了近1/4,但增長速度還是放慢了,因為電信發展快了。北京最早的尋呼台是126台,1992年春節每小時尋呼1萬次以上。1997年已經有尋呼台推出預約拜年,北京有尋呼機用戶上百萬。1995年,1/5的北京人打長途拜年。1983年,北京近一半的長途電話需要話務員人工接轉,用戶掛一個長途電話需要等幾十分鍾。而如今,北京長途電話可以直撥全國2000多個城市、縣,230多個國家和地區,直撥比例可在99%以上。1998年流行的拜年話是「身體健康」,在對北京、上海、廣州等10個城市的調查顯示:「身體健康」是人們排名第一的願望。而在1995年左右,人們的祝福大多是「恭喜發財」。進入1999年,賀卡成為落後的形式,因為使用大量紙張,不利於環境保護,電子賀卡在今年流行。每天中國電信網上至少有四五千封電子賀年郵件接來送往,輕輕一點,祝福可以傳出萬里之外。六十年代的春節緊日子裡過出好興致,60年代的春節因此令人難忘。平日里粗糧細做難見葷腥,除夕夜的富強粉肉餃子顯得分外香;平日里沒有零花錢,春節里糊個紙燈籠,買個風車,哪怕是逛趟廠甸什麼也不買,都能讓孩子大人高興一年;平日里父母兒女被隔離,能吃上一頓團圓飯,哪怕只是蘿卜白菜,都是平生之幸事。年飯過節好處是解饞春節菜譜里,主婦們用大白菜變出的花樣差不多能擺一個白菜席。「二十五」凍豆腐;二十六,去買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年飯可不是一天做出來的。春節最大的好處是「解饞」。每到春節,北京居民每人多給半斤油、半斤肉,每戶的購貨本上還能多二斤富強粉、一斤黃豆、二斤綠豆、幾斤小站稻和五斤魚,勤快的主婦們全憑巧心思騰挪全家過年的一日三餐:臘月二十八發好面(標准粉),二十九開始炸各種面果子,平日里捨不得用油,現在甜的、鹹的、又酥又香的胡蘿卜絲丸子、白薯丸子和排叉裝得滿盆滿缽,饞嘴又心急的孩子們趁媽媽不注意,抓上兩把就往外跑,和院子里的小夥伴換著嘗新。蒸饅頭,包豆包,年三十之前要把過年的主食准備好。除夕的年飯分兩頓,先是晚上五六點鍾吃米飯炒菜,平常的機米換成小站稻,加上燒帶魚、沙鍋豆腐、獅子頭或四喜丸子、豆芽菜,這是一年裡最重要、最豐盛的一頓飯,在外的人都要趕回家吃,而且菜里一定要有魚,取「年年有餘」的吉利;夜裡12點,全家還要一起吃餃子,餃子用富強粉包,比日常吃的標准粉白得多,一般是豬肉白菜餡,有時是酸菜餡。吃餃子的風俗使得竹具店每年春節前都要加班加點趕制竹笊籬。大白菜是百姓的當家菜,春節菜譜里主婦們用它變出的花樣差不多能擺一個白菜席:芥末白菜墩、菜心拌冷盤、五香辣白菜、腌白菜、醋熘白菜、炒酸菜或燉酸菜、油潑梅乾菜等。年貨家裡添個新玩具過年添個新玩具是年貨的家長們的小秘密。到了臘月二十七八,年貨的人把街上擠得熱熱鬧鬧,國營的副食店都在店門口支塊木板在當街賣。過年的票證上還印著兩個喜慶的大紅燈籠,二三斤一大塊肉,比起平常二兩半斤地買舒心暢快多了。長途島的帶魚、圖門的明泰魚、內蒙古烏拉特前旗的淡水魚、渤海灣的海雜魚,每戶都要多少買一些做年飯的主菜。「糖瓜兒祭灶,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頭要個新氈帽。」除北京傳統春節食品關東糖外,市場上有了小娃娃、小花籃、小寶塔、小雞、小鴨形狀的塊糖,餅干除了什味、橘子和大方外,1963年新出了酥鬆可口的「63」,包裝上還附有當年的美術年歷。姑娘們喜歡的頭花和襟花有菊花、牡丹、玫瑰、芍葯、劍蘭等花樣,鮮花店里的梅花、碧桃、茶花、迎春、一品紅、文竹、瓜葉菊、四季海棠、水仙、仙客來等盆花也常令她們情不自禁地掏腰包。過年添個新玩具是年貨的家長們的小秘密,給8—12歲的孩子買個小攢錢罐,給2—4歲的孩子買個小鼓,給六七歲的孩子買個空竹或風箏。木刀槍、腰邊鼓、大擺球、積木塔、鐵鳴蟬、毛毽、臉譜,還有「老鼠滾蛋」、「斗雞」等新玩具,緊攥著錢包,家長們心裡盤算著挑哪個最劃算。買個月份牌,添幾張寫春聯的梅紅紙,扎一隻紅紗燈,新一年的嚮往就在挑挑揀揀中開始了。年話老禮全都放一邊不少單位在大年初二組織團拜,領導們倡議「四要四不要」「爸爸同志,媽媽同志,春節好!」時鍾敲過除夕夜12點,有工作的子女常常這樣給父母拜年。按照風俗,除夕和初一全家團圓不出門,到了初二,出嫁的女兒回娘家探望父母,大家也出門給親戚朋友拜年。鞠躬拱手的老禮不時興了,「恭喜發財」之類的吉利話不時興了,見面只是互相點點頭道聲「過年好」或「春節好」。小輩兒人給長輩磕頭拜年的規矩也不時興了,一般都是提著半斤蛋糕或點心盒子,或送張改良的新年畫。不少單位在大年初二組織團拜。大家坐在一起開個茶話會,領導們倡議「要講科學,不要封建迷信;要勤儉持家,不要鋪張浪費;要參加正當文娛活動,不要到處游盪;要堅持生產工作,不要班前喝酒」的春節「四要四不要」,散會後還能用小手絹包回點兒花生瓜子給孩子。買張圖畫紙或道林紙,用彩筆畫些風景花草,寫上「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工作好,學習好,身體好」等字樣,一張標準的賀卡就做好了,送給老師或要好的朋友,大家都珍惜得不得了。年樂紅紅小鞭論個放一掛100響,從初一放到十五,每次只捨得揣10個出來過過癮。「穿新衣,放花炮」,春節是孩子們最開心的日子。攢了一年的布票變成紅色、藍色的燈心絨或小碎花布,再忙碌、再手笨的媽媽也要踩著縫紉機「嗒嗒嗒嗒」地干到深夜。初一早晨醒來,孩子們的枕頭邊保准都平平整整地放著一套新衣。平時的衣服都是老大穿小了老二穿,過年了,多困難的家庭都要想法給每個孩子做身新衣裳,哪怕是舊衣服翻改的也好。穿好新衣服,等不及吃早飯,孩子們就跑到院子里撒歡了。左手舉一小截土香,右手忙著從兜里往外掏小鞭。紅紅的半寸來長的小鞭可是寶貝,家裡統共給買了一掛100響,從初一放到十五,每次只捨得揣10個出來過過癮。藏在家裡的小鞭如果被兄弟姐妹發現了「偷」走幾個,父母們就成了難斷家務事的糊塗官,只有許諾「再買一掛」才能安撫孩子們的哭聲。到了晚上,全院子的人都出來看放花,孩子們手上提的小燈籠有五角星的,也有宮燈式的,星星點點煞是好看。你家的「老頭樂」噴出滿天花雨,我家的「火樹銀花」也不遜色,他家的「螺絲轉」、「耗子屎」躥進人叢,激起一陣陣笑鬧聲。勞動人民文化宮、北海、陶然亭等公園里熙熙攘攘,免費開放三天使人們游興大發,故宮、自然博物館、動物園,要逛的地方真不少。買得起票或單位發票的人們還可以到大華電影院看立體電影,去工人體育場看馬戲。如果有興致,廠甸也是個熱鬧的去處。八十年代的春節1983年,第一屆現場直播的春節晚會一炮打響,收到觀眾來信16萬封。當年給觀眾留下印象最深的節目當屬王景愚繞著桌子「吃雞」,而李谷一一口氣唱了《鄉戀》等七首歌曲。1984年是陳佩斯和朱時茂第一次參加春節晚會,「吃面條」的成功使小品成了氣候,一曲《我的中國心》全國傳唱,《難忘今宵》幾乎成了後來每屆晚會的結束曲……大年三十兒,一家人一邊包團圓餃子吃年飯,一邊看中央電視台現場直播的春節聯歡晚會,與熒屏上的影、視、歌、曲藝明星同喜同樂———80年代,中國百姓漸漸約定俗成了這樣一種獨特的過節方式,學者稱之為「新民俗」。一台晚會,不僅把一家人聚在一塊兒,而且造就了小品等一些文藝形式,更為如黃宏、宋丹丹、趙本山、鞏漢林、蔡明、郭達等一大批笑星的茁壯成長提供了土壤。年飯票證淡出菜市場平時想吃什麼就買,弄得人們反倒不知道過年該吃點什麼好了。1980年,由中國糧油食品進出口公司北京分公司試制的豬肉白菜餡速凍餃子開始在東單等六大菜市場出售。1981年,北京居民春節每戶供應4~8元一斤的花茶二兩,大料、黃花、木耳各一包,大白菜20斤,一斤糧票豆腐及一斤糧票豆製品。部分小吃店增添了平時不供應的「蜜三刀」等小吃。1983年,春節所在的二月份城鎮居民每人供應富強粉三斤、小雜豆一斤、江米一斤、花生油4兩、香油一兩、花生半斤、瓜子三兩、麻醬一兩、魚兩斤(定量內每人保證半斤黃魚)。1984年,全市11個副食店出售不憑本豆腐。1985年,低度酒、補酒熱銷。多家西餐廳爆滿,新僑飯店等為家宴提供罐裝、袋裝西式名菜。1989年,26種調味品、14種豆製品、35種醬菜大展銷,北京人過年再不為米、面、魚、肉奔忙了。俗話說,過年過在嘴上。生活在80年代的人們,飯桌日漸豐富起來,開始是定量供應的品種增加,接著是集貿市場恢復。平時想吃什麼,到市場上就買,弄得人們反倒不知道過年該吃點什麼好了。年貨新三大件快步來家庭主婦再不用為過年大洗腰酸背痛,再不用為肉變質發愁。1980年,各大商場從外地組織的一批電鍍桌椅、簡易沙發、一頭沉、搪瓷盆陸續投放節日市場;1981年,尼龍綢夾克、線綈被面供不應求,有人利用反復排隊和託人代買等手段套購,僅新新服裝店節前便抓獲「投機倒把者」46人;1984年,14英寸彩電節日供應量比上年增長42倍;1985年,臘月二十八起向個人預售進口相機,每人限購一架,半年內付貨,牌號有柯尼卡、亞西卡兩種;1987年,羽絨服受寵、裘皮帽走俏;1988年,一種名叫馬海毛的安哥拉山羊毛流行……春節穿新衣,80年代,北京人開始走出黑灰藍服裝的包裹,西服、夾克、牛仔、羊絨衫、防寒服、皮大衣流動成一股彩色的風。與此同時,作為禮品,風行一時的暖瓶、臉盆、枕巾、檯布,到80年代問津者日少,年禮的文化味漸濃,明信片、賀年片、掛歷流行起來。80年代,彩電、冰箱、洗衣機這新三大件快步向人們走來,家庭主婦們再不用為過年大浣洗累得腰酸背痛,再不用為早早燉好的豬、牛、羊肉變質而發愁。年話春聯貼進單元樓詞句洋溢著時代氣息:「新長征起步春光明媚,現代化開端金鼓歡騰。」過年總要求吉利圖喜慶,表達方式多種多樣。貼春聯,大拜年,80年代都有新特色。先說春聯,過去多是農家小院才貼,詞句也無非是「歲歲平安日年年如意春」之類的老句陳辭。80年代大不同了,春聯不僅貼進了城裡的單元樓,詞句也洋溢著時代氣息:「新長征起步春光明媚現代化開端金鼓歡騰」;「富國安邦人歡財旺移風易俗送舊迎新」。一個倒貼在單元門上的大大的「福」字將人們對未來美好的憧憬表露無遺。從城市到鄉村,人們渴望用這種最傳統的形式表達對時代最深的欣喜。初一親朋好友一見面,先遞上一聲「您過年好」,接著便聊上幾句。上了點年紀的關心:「春節您家的『加油』(定量之外供應的食用油)買了沒呢?今年的油比去年強,沒什麼油煙子」。一些年輕人這年春節剛剛相互詢問:「買沒買鄧麗君、劉文正新出的帶子?」轉過年來便已對崔健崇拜得無以復加:「初三都去我家,昨兒我剛置了一個架子鼓」。孩子的父母們相互抱怨著:「我們家這個『小皇帝』春節非讓帶著去吃『肯德基』,店裡人那個多,隊都排到了前門大街上。」先行一步「下海」的老闆們仍忘不了借這個難得相聚的機會溝通信息:「你手裡還有多少台洗衣機,我全要了,冰箱也行。」80年代,聽人們拜年聊天,聽不到為衣食犯愁,聽不到忌諱與掩飾,人與人之間似乎更近了,人們的話題更廣了,心氣更高了。一句普普通通的「您過年好啊」,含意是那樣豐富。年樂貪看晚會洋相多打趙忠祥一露面,爐子上水壺開了沒人提,想上廁所的忍了又忍。年年春節都高興,80年代樂。不知是有了現場直播的春節晚會,市場上的彩電才緊張,還是家有彩電的人多了,春節晚會才愈發火爆,反正節前「搶購」彩電可稱得上80年代一景兒。從1984年進口彩電緊張開始,彩電就成了人們心中的緊俏貨。1986年下半年起,商店裡宣告彩電無貨,同時出現彩電票。那陣子,節前能買上一台18英寸彩電可是件大樂事,七姑八姨都要通知到:「他舅舅,家裡新買了電視,春節來看呀。」更樂的還在後面:三十兒晚上一家人早早吃完年飯,預備好記錄晚會公布的謎語的紙和筆,為誰坐在離電視最近的位置爭執一番之後各就各位。這一晚上,自打趙忠祥一露面,爐子上水壺開了沒人願去提,想上廁所的忍了又忍,怕錯過了馬季的相聲、費翔的歌,更怕錯過了節目間穿插公布的有獎謎語。一番冥思苦想絞盡腦汁之後,已是大年初一的清晨,第一件事便是寄答案。苦盼中央電視台的佳音之餘,又該琢磨著去哪兒逛廟會了。80年代,龍潭湖、地壇、白雲觀、大觀園、大鍾寺,到處是廟會。小吃吃膩了,買便宜百貨,工藝品看慣了,花會大賽又開鑼,傳統的賞心樂事未減,晶瑩剔透的冰燈又朝人招手。從三十兒直到正月十五,一家人總是閑不住,樂不夠。人們開始品味改革開放剛剛富起來的滋味。keyileba

D. 鞏漢林有哪些代表作品,他的演技如何

鞏漢林一直以來是一個非常厲害的表演家,1957年鞏漢林出生在遼寧沈陽市,一直以來非常的努力。鞏漢林是一個非常優秀的演員,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鞏漢林的實力,成功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一直以來鞏漢林都非常的努力,不斷突破讓自己成為一個優秀的喜劇演員。

2012年鞏漢林出演了懸疑推理劇,在裡面飾演一個反派。鞏漢林不斷地挑戰各種角色,讓很多人看到了鞏漢林的用心。之後鞏漢林在家庭現代劇中,出演了一個指揮團的老師。一直以來鞏漢林都非常的努力,讓很多人看到了鞏漢林的用心。

E. 鞏漢林的演藝經歷

1988年鞏漢林拜師於相聲名家唐傑忠,唐傑忠鼓勵其到北京發展。後來鞏漢林逐漸向小品、電影電視方向發展,唐傑忠先生並沒阻攔,反而加以點撥和鼓勵 。

1990年,與岳紅搭檔,在春節聯歡晚會上表演《打麻將》。
1991年,在九屆春晚上與蔡明搭檔,出演小品《陌生人》。
1992年,鞏漢林在春節晚會上第二次表演小品《媽媽的今天》;隨後,自己創作的小品《街頭奇遇》獲得全國曲藝小品大獎一等獎;
1994年,參演的小品《拍電視》獲得全國曲藝節「牡丹獎」;然後,參與吳子牛執導的電影《火狐》。
1995年,在十三屆春晚上與趙麗蓉、孟薇合作小品《如此包裝》,並獲得全國觀眾最喜愛的節目小品一等獎。1996年,與趙麗蓉、金珠在二十四屆春晚上出演《打工奇遇》,並獲得全國觀眾最喜愛的節目小品一等獎。
1997年,在春晚上與黃宏合作小品《鞋釘》。
1998年,在春晚上與趙麗蓉合作小品《功夫令》,並獲得全國觀眾最愛的節目小品類一等獎。
1999年,在十七屆春晚上搭檔趙麗蓉、金珠出演小品《老將出馬》,並獲得全國觀眾最愛的節目小品類一等獎。
2000年,在十八屆春晚上與潘長江、王思懿合作小品《同桌的她》;隨後,又跟李琦、彭玉合作情景喜劇《東北一家人》,飾演不學無術的女婿「孫明」 。
2001年,與劉流合作在十九屆春晚上出演小品《動物運動會》;然後,又搭檔方青卓、李冰冰主演輕喜劇《喬遷之喜》 。
2002年,在二十屆春晚上搭檔黃宏、凱麗出演小品《花盆》。
2004年,在二十二屆春晚上與柏青、韓再芬參演小品《我們都是外鄉人》;然後,又在情景喜劇《巴哥正傳》中出演主角「巴哥」 ;隨後,與沈殿霞合作喜劇片《百姓·秀才·官》,飾演綽號「哈哈」的秀才 。
2005年,搭檔黃宏、林永健在三十三屆春晚上參演小品《裝修》。
2006年,在二十四屆春晚上搭檔黃宏、劉亞津、林永健出演小品《鄰居》。
2008年,在二十五屆春晚上與黃宏、林永健、董卿合演小品《開鎖》。
2009年,與黃宏、魏積安、黃曉娟在三十六屆上演小品《黃豆黃》;然後,又與妻子金珠搭理,主演由英寧執導的情景喜劇《劇組的故事》,飾演製片主任鞏信誠 。
2010年,在二十七屆春晚上與黃宏、林永健、金玉婷合作小品《美麗的尷尬》。
2011年,與張少華合作,主演由周小兵執導年代勵志戲《六塊六毛六那點事》,飾演反派「變色龍
」陳萬良 ;3月,參與由馬可主演的南方農村輕喜劇《甜蜜的新事業》 ;10月,客串以」中國式愛情」的都市情感劇《愛的契約》,飾演老謀深算的古董店老闆 ;隨後,在陳家林執導的年度喜劇《老病號》中飾演人事部副部長馬中全 ;然後,又與馬里奧搭檔,拍攝朱少宇執導的青春愛情電影《愛在那一天》,飾演小雅父親 。
2012年1月,在都曉執導的古裝懸疑推理劇《聰明的小空空》里,飾演反派錢萬貫 ;2月,與王麗去搭檔,拍攝當代家庭輕喜劇《岳母的幸福生活》,飾演老年合唱團的指揮邱老師 ;5月,在十八大獻禮電影《冰雪11天》中飾演精神病旅客 ;6月,又參演了周小兵執導的紅色抗日劇《我要當八路》,飾演大漢奸錢玉昆 ;隨後,與兒子鞏天闊共同參演《鐵血兄弟》,飾演奸角縣太爺 。
2013年,在郭寶昌導演的《大宅門1912》客串騙子費五 ;4月,參演以酒為線索,酒友為主人公,探討中國酒文化的喜劇電影《酒驚、酒經》 ;5月,與妻子金珠合拍室內情景劇《桃花源那些事兒》 ;6月,和伊春德搭檔、參與鄭義執導的以真人真事為原型的電影《盲班的神燈》,飾演總編室主任 ;9月,主演古裝動作喜劇電影《毛驢縣令》 。
2014年,鞏漢林在諜戰劇《黎明前的抉擇》中飾演大反派葉公瑾 。
2016年3月1日,全國政協委員鞏漢林在接受《法制晚報》記者采訪時透露,他的提案是關注校園暴力。

F. 中國曲藝牡丹獎十四屆獲獎名單

總共只有七屆

第一屆中國曲藝牡丹獎獲獎名單
2008年09月10日
2000年中國曲藝牡丹獎表演獎
京韻大鼓《千秋業》 種玉傑 北京
樂亭大鼓《昭君出塞》 王淑玲 北京
上海說唱《新上海游》 黃永生 上海
京韻大鼓《寶玉娶親》
趙學義 天津
京韻大鼓《華容道》
張秋萍 天津
西河大鼓《百亭爭秀》
郝秀潔 天津
京韻大鼓《劍閣聞鈴》 劉春愛 天津
諧劇《狗的問題》 凌宗魁 重慶
相聲《誇夫》 馬雲路 劉際 河北
武鄉琴書《愛哼哼喜唱心連心》 馬小平 山西
好來寶《冠軍之馬贊歌》 道爾吉仁欽 內蒙古
相聲《說說心裡話》 陳寒柏 王敏 遼寧
二人轉《矬鄉長》 楊宏偉 董連海 吉林
二人轉《西廂幽會》 閻書平 佟長江 吉林
山東琴書《生靈嘆》 楊珀 姚忠賢 山東
相聲《懶漢糖葫蘆》 唐愛國 齊立強 山東
蘇州彈詞《四郎盡忠》 金麗生 趙慧蘭 江蘇
蘇州彈詞開篇《傾杯?石城春望》 盛小雲 江蘇
紹興蓮花落《分爹》 翁仁康 浙江
河南墜子《清廉石》 王小岳 河南
相聲《喜喪》 楊奇志 大 兵 湖南
粵曲《祝福》 陳玲玉 廣東
粵曲《南粵歡歌》 梁玉嶸 廣東
粵曲《別恨寄殘紅》 何 萍 廣東
小品《登記》 張廷玉 四川
評書《人命關天》 葉景林 解放軍
相聲《關上門說》 句號 解放軍
評書《特殊的儀式》 劉朝 武警
陝西快板《萬里尋親》 張保和 武警
對口快板《我為祖國守大橋》 張令軍 秋實 武警
2000年中國曲藝牡丹獎文學獎
京韻大鼓《花木蘭》 趙其昌 賈德豐 北京
牛骨數來寶《小平聽書》 孟新 北京
中篇評書《孫龐鬥智》 徐檬丹 吳君玉 上海
單弦《鳳陽春》 石世昌 天津
梅花大鼓《風箏情》 朱學穎 天津
相聲《也非諷刺裁判》 劉梓鈺 天津
相聲《論資排輩》 崔硯君 崔藝東 河北
長篇數來寶《中華頌》 常 志 呂秋義 河北
西河大鼓《三借錢兒》
劉殿春 山西
群口好來寶《騰飛吧,馬背民族》 烏雲桑 內蒙古
相聲《你以為你是誰》 楊振華 金炳昶 遼寧
相聲《老同學》 孫晨 遼寧
二人轉《矬鄉長》 馬金萍 吉林
二人轉《皇親夢》 魏志民 吉林
山東琴書《生靈嘆》 王宏 山東
蘇州彈詞《開篇傾懷?石城春望》 顧浩 江蘇
紹興蓮花落《分爹》 盛勇武 浙江
蘇州彈詞《特別收藏品》 蔣希均 浙江
相聲《炒》 夏雨田 湖北
湖北評書《醜人李富生》 何祚歡 湖北
湖北評書《小芳》 王緒智 孫仲江 湖北
常德絲弦《待掛的金匾》 黃士元 湖南
粵曲《情鑄虎丘山》 秦中英 廣東
小品《致富之路》 塗太中 四川
阿細說唱《百萬獎金百姓情》 方梓羽 雲南
陝北說書《半碗》 姚敏學 陝西
快板書《大漠英雄航天城》 連曉林 連崢 蘇蔚蔚 甘肅
單弦《節馬頌》 楊子春 劉學智 史琳 解放軍
評書《人命關天》 葉景林 解放軍
陝西快板《萬里尋親》 張保和 武警
第二屆(2002年)
一、表演獎
序號 地區 表演者 曲種
01 上海 王汝剛 獨角戲
02 山東 孫鎮業 山東快書
03 江蘇 周玉峰 蘇州評話
04 天津 籍薇 梅花大鼓
05 四川 張徐 金錢板
06 天津 劉秀梅 單弦
07 遼寧 范偉 小品
08 江蘇 黃霞芬 彈詞開篇
09 河南 范軍 相聲
10 北京 張蘊華 單弦
二、文學獎
序號 地區 作者 曲種 作品名稱
01 中鐵團 侯耀文 相聲 《小眼看世界》
02 廣 東 楊子春 史琳 對口單弦 《白楊對話》
03 上 海 徐惠新 短篇評話 《了不起的人》
04 浙 江 蔣希均 蘇州彈詞 《上崗》
05 天 津 楊妤婕 梅花大鼓 《燕歸來》
06 煤礦團 宋德全 王玉 對口快板 《曲藝搖籃天津衛》
07 天 津 宋勇 對口快板 《誇家鄉》
08 總 政 張振彬 牛士良 評書 《老虎搬家》
09 總 政 王宏 山東琴書 《俺想對你說》
10 總 政 李立山 快板書 《哪吒鬧海》第三屆中國曲藝牡丹獎獲獎名單(2004年9月6日)
一、曲藝文學獎(10篇):
河南墜子《大鼓槌》、京韻大鼓《艄公的心願》、相聲《賣枕頭》、評彈《夜走狼山》、蘇州彈詞《千里尋寶》、相聲《找個有錢人》、對口快板《新一代,老一代》、潞安大鼓《千秋萬代懷念鄧公》、音樂快板《鳥語花香》、評書《您甭著急》
二、曲藝表演獎(15人):
馮欣蕊、孟穎、吳靜、趙偉洲、劉士福、張楷、楊魯平、黃宏、惠兆龍、董懷義、王玉蘭、田臨平、卜小貴、石小傑、崔嫦娟
三、曲藝
音樂獎(3人):
呂詠鳴、韓寶利、蔣希均
四、曲藝理論獎(3篇):
李時成的《獨樹一幟的蝦腔藝術》
夏玉才的《蘇州評彈文學論》
鮑震培的《天津曲藝文學:市民文化的奇葩》)
根據中宣部《關於中國文聯與各文藝家協會申報全國性文藝評獎項目的批復》和新修訂的《中國曲藝牡丹獎章程》、《中國曲藝牡丹獎評獎細則》的相關規定,第四屆中國曲藝牡丹獎首次設立終身成就獎。該類獎項用於獎勵在曲藝藝術方面取得突出成就、為中國曲藝事業做出傑出貢獻、年齡在70周歲以上健在的曲藝家。
第四屆(2006年)
中國曲藝牡丹獎獲獎名單
一、節目獎(5個)
《大腳皇後》,
蘇州彈詞,江蘇曲協
《花腰女》硭鼓說唱,雲南曲協
《魚奶奶回家來》寧夏坐唱,寧夏曲協
《枕頭風》常德絲弦,湖南曲協
《高效率的愛》小品,河南曲協
二、表演獎(10人)
王占聽,二人台,內蒙古曲協
王喆,梅花大鼓,天津曲協
閆學晶,二人轉,吉林曲協
邢晏芝,蘇州彈詞,江蘇曲協
陰軍,山東快書,山東曲協
李偉建,相聲,北京曲協
周志華,小熱昏,浙江曲協
趙本山,小品,遼寧曲協
錢程,獨腳戲,上海曲協
黃曉娟,二人轉、小品,解放軍
三、文學獎(8個)
《一代儒將——陳毅》殷伯達,揚州評話,江蘇曲協
《王熙鳳招商》包德賓,諧劇,四川曲協
《打工的百靈鳥》孫晨,相聲,中鐵團
《北京人兒》崔琦,單弦,北京曲協
《順德禮贊》甘劍波、廖宇光,粵曲,廣東曲協
《誰讓你是優秀》原建邦、大兵、趙衛國,相聲,湖北曲協
《罪證》王勇慧、王永剛、王兆麟,小品,山西曲協
《蝴蝶歌飛》邱有源、藍啟京,瑤族鈴鼓,廣西曲協
四、新人獎(5人)
王文水,快板書,解放軍
李玉萍,河南墜子,天津曲協
陳靚,上海說唱,上海曲協
張勇,快板書,解放軍
施斌,蘇州彈詞,江蘇曲協
五、理論獎(5個)
《從王派〈水滸〉看揚州評話的藝術形態特徵》徐德明、李真,江蘇曲協
《從農村大炕走進城市包廂的二人轉》蔣慧明,中國藝研院
《從清音、諧劇的情況看四川曲藝的狀態》嚴西秀,四川曲協
《相聲如何應對精品時代——兼論相聲的文學追求》張蘊和,天津曲協
《原生態曲藝文化資源是當代曲藝創作的主根》溫江,鴻山西曲協
六、終身成就獎(10人)
土登,藏語相聲,西藏曲協
馬季,相聲,中廣
關學曾,北京琴書,北京曲協
羅揚,理論,中國曲協
鄒忠新,四川金錢板,四川曲協
周良,理論,江蘇曲協
周柏春,獨腳戲,上海曲協
趙錚,河南墜子,河南曲協
袁闊成,評書,中國曲協
常寶華,相聲,解放軍[2]
第五屆(2008年)
2008年第五屆中國曲藝(牡丹獎)全國曲藝大賽共分四個賽區,分別是上海市、浙江紹興縣、山西長治市和海南三亞市,最終決賽將在江蘇南京舉行。[3]
第七屆(2012年)
第七屆中國曲藝牡丹獎頒獎晚會圖冊
2012年9月16日第七屆中國曲藝牡丹獎頒獎晚會在南京奧體中心體育館舉行。
本屆中國曲藝「牡丹獎」共收到符合參評資格的報送節目276個,終評委員會共選出節目獎5個、表演獎12個、文學獎7個、新人獎8個、理論獎5個、終身成就獎6個以及特設特別獎4個。7大項共計47個獎項。[4]
78歲的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家、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人單田芳等6位老藝術家獲得終身成就獎。

G. 央視2009年春晚節目

2009年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節目單
主持人 :

李詠 周濤 朱軍 劉芳菲 張澤群 董卿(北京中央電視台主會場)寧遠 姚堯(四川衛視分會場)廖廷娟 孫協志(台灣東森衛視分會場)

第一時段 20:00----21:00

01 開場歌舞 中華大聯歡

耿為華 馬一鳴 江濤 陳倩倩(北京中央電視台主會場)陳小濤 李丹陽(四川衛視分會場) 范瑋琪 王力宏(台灣東森衛視分會場)

02 歌舞 與世界聯網

謝霆鋒(中國香港) 胡彥斌 庾澄慶(中華台北) (北京中央電視台主會場)(台灣東森衛視分會場)

03 小品 紅包 (四川衛視分會場)

趙亮 虞夢 邵峰 閆學晶

04 雜技 一品三絕(北京中央電視台主會場)

中國雜技團

05群口相聲 新五官爭功(北京中央電視台主會場)

姜昆 戴志誠 石富寬 王敏 陳寒柏

06 歌舞 親親中國人

陳思思 劉和剛(北京中央電視台主會場)

07 動效劇 過年嘻哈哈 (四川衛視分會場)

小香玉藝術學校
08 小品 健身協奏曲 (四川衛視分會場)
郭冬臨 楊蕾 魏積安 牛莉

第二時段 21:00---22:00

09 民族歌組合 祝酒請茶大拜年

齊峰 稻子組合 螞蟻組合 高原紅組合 金海心 楊二車娜姆 曲比阿烏 艾爾肯 天山雪蓮組合西蘭卡普組合(土家族)龍千玉(北京中央電視台主會場)(四川衛視分會場)(台灣東森衛視分會場)

賑災版塊

10 小品 因為有你 (四川衛視分會場)

陳楚生 秦海璐 何翠青 嚴情勇 楊亞娟 喬洪 林浩

11 歌舞 重建家園

李宇春、孫悅、滿文軍、BOBO組合、謝娜、阿朵、吳瓊、沙寶亮、胡靜、何慕男、李慧珍、水木年華、胡晉嘉、愛戴、大鵬、熊汝霖(北京中央電視台主會場台灣東森衛視分會場)
12 小品 誰不要臉 北京中央電視台主會場)
蔡明 郭達 王景 郭越

13 歌舞 盛開的牡丹

宋祖英 北京中央電視台主會場 周傑倫 台灣東森衛視分會場 女子十二樂坊 四川衛視分會場

14 戲曲 分外妖嬈 北京中央電視台主會場四川衛視分會場
於魁智 李勝素 袁慧琴 王艷 孟廣祿 徐佳 熊月影

15 相聲 想說愛車不容易 北京中央電視台主會場

馮鞏 劉偉

第三時段 22:00---23:00

16 舞蹈 荷塘月色 北京中央電視台主會場
杭州凝舞坊舞蹈團
17 小品 軍歌依舊 北京中央電視台主會場

姜超 周小斌 洪劍濤 毛孩 沙溢

18 歌舞 高歌唱邊關 四川衛視分會場

王宏偉

19奧運版塊 今日痛飲慶功酒 北京中央電視台主會場
陳燮霞 龐偉 郭晶晶吳敏霞 郭文珺 林躍 火亮 張小平 張怡寧 孟關良 楊文軍 李小鵬 何雯娜 林妙可

20歌舞夢想的光芒 北京中央電視台主會場台灣東森衛視分會場

汪峰 韓紅 孫楠 那英 蔡依林 潘瑋柏

21小品 我在馬路邊 北京中央電視台主會場
黃宏 鞏漢林 林永健
22 曲藝節目 民間絕活 北京中央電視台主會場

孟保民等 各省電視台選送

第四時段 23:00--00:00

23歌組合 四季奏鳴曲 北京中央電視台主會場 台灣東森衛視分會場 四川衛視分會場

A 春 喜事登門 張燕 B 夏 我發現你越來越美麗 祖海

C 秋 給心放個假 王麗達 D 冬 天空 譚晶

24 相聲 成名心切 北京中央電視台主會場

大兵 趙衛國

25 舞蹈 刀馬旦 北京中央電視台主會場
沈陽軍區文工團

26 小品 手機 北京中央電視台主會場
趙本山 范偉 於月仙

27 武術 風從東方來 四川衛視分會場

中國武術隊

航天版塊 北京中央電視台主會場

28歌舞 凱旋 北京中央電視台主會場

張也 鬱金劍 劉媛媛 閻維文

29 小品 賢妻良母 北京中央電視台主會場

潘長江 尹北琛 李明啟 王晴

30 歌組合 流行風

歌組合 流行風 北京中央電視台主會場台灣東森衛視分會場四川衛視分會場

A跑在最前頭 陳好
B 站起來 孫燕姿 吳克群
C STAY WITH YOU 飛輪海
D一生的愛 李冰冰
E 滿滿的都是愛 梁靜茹

零點儀式 盛世大聯歡 北京中央電視台主會場 台灣東森衛視分會場 四川衛視分會場

31 歌曲 激情飛躍
韋唯 蘇芮 中華台灣 黃偉麟 中華澳門 余文樂 中華香港 北京中央電視台主會場 台灣東森衛視分會場 四川衛視分會場

32相聲 老漢拍戲 北京中央電視台主會場
陳國平 葉宗漢 張鶴

33 歌舞 平安大道

戴玉強 幺紅 王霞 楊洪基

34 服飾表演 爭奇斗艷

35結束曲 難忘今宵

熱點內容
居室插花 發布:2025-05-23 17:11:16 瀏覽:463
株蘭花養護 發布:2025-05-23 16:55:27 瀏覽:655
情人節碼字 發布:2025-05-23 16:54:38 瀏覽:317
插花台花 發布:2025-05-23 16:54:33 瀏覽:430
與茶花有關的散文 發布:2025-05-23 16:54:32 瀏覽:440
丁香停停 發布:2025-05-23 16:54:02 瀏覽:112
山茶花扦插方法 發布:2025-05-23 16:50:43 瀏覽:887
命運女神花語 發布:2025-05-23 16:12:20 瀏覽:137
如皋花卉批發市場 發布:2025-05-23 15:43:18 瀏覽:135
花語一鳴驚人 發布:2025-05-23 15:43:13 瀏覽: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