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凡爾賽玫瑰奧斯卡原型

凡爾賽玫瑰奧斯卡原型

發布時間: 2021-12-05 09:51:15

1. 誰知道《凡爾賽玫瑰

是一部漫畫。也有動畫片。這部漫畫以法國路易十四時代作為故事的背景,從路易十四結婚開始,以法國革命勝利作為結尾,在這個時間段里,講述了三個主角之間的友誼,愛情,以及三個人的不同命運. 是個悲劇,唉!!!

2. 介紹一下《凡爾賽的玫瑰》

凡爾賽玫瑰 I
所謂的《凡爾賽玫瑰》,其實是一部日本少女漫畫,和《尼羅河女兒》一樣是古董級的作品了,但著實很迷人倒是真的。
我不是個很熟悉歐洲歷史的人,但對歐洲近代史上幾次資產階級革命的歷史卻很感興趣。其中的法國大革命還有之後的亂世,什麼三級會議、雅各賓派、霧月政變、熱月政變之類的,最早是在歷史教材上看到的。年少時覺得這段歷史很煩,一會兒共和,一會兒復辟,鬧個沒完沒了,前前後後有數十年。(從1789年三級會議到最後的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我不確定具體年份)
但無可否認,即使經過如此諸多次的反復,法國大革命仍是極為徹底的一次革命,徹底推翻了君主制,建立了資本主義的自由社會體系,不能不說是一次社會的偉大進步。相較英國,雖然革命早於法國大革命,也推翻了斯圖亞特王朝,但他們終究沒有取消君主制(來了個君主立憲),走了個斯圖亞特,又來了個漢諾威(後來改稱溫莎,乃當今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家族是也)。前腳走了一隻狼,後腳近來一頭虎,不過好家在資產階級立了個憲法,徹底限制了王權。但這代表了資產階級對封建領主的妥協,可憐流了那麼多血的英國人民,到頭來居然還要把那個讓他們流血的皇室當佛一樣地供著。不但換了個系統壓迫他們,而且老系統也要剝削他們。老實說,這和君主專制時代的情況也沒有很大不同嘛!
(N.B.其實共和制後的英國,在二戰前,普通民眾的生活依然相當地艱苦,看看《霧都孤兒》,心裡就會對此有所感觸。二戰後,普通人們的生活水平才得到了質的改變。)
法國大革命發生時代,統治法國——這個在西歐乃至整個歐洲都擁有強大影響力的大國——的家族被稱作「波旁王朝」。其實這個王朝最偉大的傑作,是一個和中國圓明園有得一拼的、西方宮殿建築中的第一瑰寶——凡爾賽宮。
沒錯,自自戀成性的法王路易十四(此君自稱「太陽王」,有點像乾隆自稱「十全老人」那樣,有些好笑。不過偉大的法國作家大仲馬的很多作品倒是以此君統治的時代為背景的,比如《三個火槍手》就寫了路易十三和十四時代的事兒,因為有奧地利的安娜嘛——此女乃是路易十四的老媽),在距巴黎20公里處修建了凡爾賽宮,也就是路易十四、十五、十六三代的法國王宮和政治中心。這個宮殿耗費了法國大量的人力物力,是統治階級驕奢淫逸的象徵。以國王夫婦為首的貴族們,在這里夜夜笙歌,不理民間事。
法國是一個天主教國家,在法王路易十六時代(也就是《凡爾賽玫瑰》所處的時代),這個國家的兩千多萬人口,被分為三個等級(後來的「三級會議」,也就是這三個階層的代表共商國事的大會)。第一等級的便是僧侶——天主教的神父修士之類的人(此時的法國天主教會是隸屬羅馬教廷管轄的),第二等級便是貴族。這兩個階層,只佔據了法國4%的人口,卻佔有了大部分的財富,終日過著奢侈浪費的生活。第三階層的平民階層,包括農民、手工業者和新興的資產階級,是社會的底層,佔法國人口的96%。
《凡爾賽玫瑰》的故事,便開始在這樣一個蘊藏著尖銳階級矛盾的時代里展開。故事的女主角Oscar Francois de Jarjays(在大革命前,姓氏前帶de這個字的,便是貴族;但在今天,法國已經沒有貴族,名字有沒有這個de,只不過與個人的家族史有關),出生於公元1755年的聖誕節,家族是世代保衛王室的軍人家庭兼大貴族。因為沒有兒子,其父便將最小的女兒當兒子養,並給她取了這樣一個純男性的名字(奧斯卡和弗朗索瓦,都是很普通的男性名字)。
Oscar,容貌出眾,家世顯赫。她是凡爾賽的明星,無數貴族男女為她的絕世容顏和氣質著迷(看看漫畫中多少懷春少女緊盯著她的背影就知道了)。她的個性很鮮明,也很擅長接收新鮮事物,是個聰明而又剛強的人。她從小就女扮男裝,身邊的貼身僕人也是個男的(Oscar的老爹當年到底在想些什麼啊……一個男僕跟在女主人身後,感覺……)。不過好玩的是,她從不否認自己的女性身份,也會有意無意地利用自己的特殊魅力吸引甚至挑逗身邊的人。
Oscar是個虛構的人物,但作者有意把她放進大時代背景中,她身邊的很多人物都是了解法國大革命史的人所熟悉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瑪麗·安托內特(Marie Antoinette),此女乃是奧地利的哈布斯堡-洛林王朝的女王瑪麗亞·泰蕾莎(Maria Theresa)的第十五個孩子,也是最小的女兒。
關於哈布斯堡王朝,它是歐洲最古老的王室之一。為了讀《凡爾賽玫瑰》,我特意去查了一些歐洲古代史的資料,發覺我最熟悉的英國王室居然可以算是歐洲王室中血統最單純的了(笑……)。自諾曼底大公征服者威廉(Conqueror William)以下,雖然王朝改過N次名,但總歸還是一個家族的血統傳遞下來的。
要了解歐洲王室,首先就要記得,這群有著blue blood的傢伙,彼此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血緣關系,也有復雜的敵對關系,搞清楚這些,基本上古代史就差不多了。比如,西班牙最早的統治者是哈布斯堡王朝的西班牙支,後來這個家族血統滅絕,便由波旁王朝的西班牙支繼承了西班牙的王位。今天的西班牙皇室,仍是這個古老的波旁家族的後裔。
所謂哈布斯堡-洛林王朝,其實就是哈布斯堡王朝的奧地利支系。因為Maria Theresa的父親只有女兒的關系,所以招贅的女婿洛林公爵便於Theresa一起成為了奧地利的統治者。偉大的奧地利女王Theresa,為她的丈夫得到了「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頭銜(Theresa的父親便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但這個稱呼不能傳給女性後裔,只能傳給旁系的家族男性後裔,但Theresa是個超級有手腕的女人,她到底搶回了這個頭銜)。洛林公爵於是將妻子的姓氏與自己的姓氏加在一起,成了我們看到的樣子。這個家族統治的地域,包括今天奧地利、匈牙利、波希米亞等等(它就是日後的奧匈帝國的前身,看過《茜茜公主》或者了解一戰史的人,應該知道這個國家才對)。
Marie Antoinette結婚前的德語名字當然不叫這個,這是婚後的法語名。不過這位王後雖然美麗,但是卻沒什麼腦筋,更沒受過什麼教育,一點也沒繼承到她母親的頭腦和智慧。她甚至連法語都說不好,更愛說德語(用日耳曼語的規則說羅曼語……)——這是高傲的法國人民無法容忍的事(Oscar該不會為了Antoinette能聽懂而跟她說德語吧?)。十四歲時(1770年)她為了奧法兩國之間的和平協定而和親到法國(Antoinette是1755年出生,與Oscar同齡),也就在這時,Oscar成了保護當時身為王太子妃的Marie的禁衛隊隊長,軍階上尉。
Oscar的父親是個老頑固的保皇派,從小就教育女兒(Oscar當時才11歲啊……那個年代的人還真是早熟哩)要以保護皇室為己任,更要一輩子守護自奧地利遠嫁過來的Antoinette,而Oscar也以此為目標。同是十四歲,因為是女孩,Oscar尚未從士官學校畢業就已被破格選為Antoinette的護衛。從那時起,Oscar就披上戎裝,直到死都身著戰袍,她實現了一個軍人最高的境界「馬革裹屍」。
因為年齡相仿,關系又親近,很快Oscar就成了Antoinette的好友。而在Antoinette成為法國王後之後,她也將Oscar提升為皇宮禁衛隊的連隊長(軍階上校,後來因為項鏈事件有功,才升為准將)。也正因此,日後Antoinette被人陷害成同性戀的時候,男裝的Oscar就成了這件事最有力的證據。
《凡爾賽玫瑰》中,人們對Oscar性別的認知是很有趣的,雖然Oscar從未隱藏她的女性身份,但仍舊只有在凡爾賽宮出入的貴族們和Oscar的手下們知道她是個女的(就連使王室聲譽一敗塗地的「項鏈事件」的主謀Jeanne的丈夫Nicolas,都是在加入禁衛隊後才知道頂頭上司是個年輕姑娘),比如說Oscar指揮負責三級會議安全的部隊時,便被一群不知就裡的平民女子圍住並大叫「隊長是個美男子」。我想一來是Oscar是穿軍裝的,二來是因為那時代女性地位很低,像Oscar這樣最後軍階是准將的女軍人就更是驚世駭俗了——所以,不認識她的人都會假定她是個男的。就連跟她有過N面之緣的馬克西米利安·羅伯斯庇爾(此君乃是激進派的革命分子,雅各賓派的頭,擅長搞「白色恐怖」),恐怕也是最後讀過了Jeanne的「回憶錄」後才知道這位從初見面就令他驚艷不已的「最帥氣的禁衛隊員」原來是個美麗女子吧!
漫畫中另一段有趣的情節是說Oscar在三級會議的會場上第一次見到了羅伯斯庇爾的手下、日後號稱「死亡大天使」的St. Just的時候,因為對方美艷的容貌而誤認為他是個女扮男裝(與她自己一樣)的人。但後來卻知道St. Just是個貨真價實的男的……這兩個人給人的感覺倒是倒錯的。Oscar明明是個女人,但人們總認為她是個男的;St. Just是個男人,卻被身為女人的Oscar錯認為女人……這個對比可真是太有趣了。
這么說吧,Oscar兼具了男性與女性的美,無論從外貌還是氣質。外貌上,軍裝打扮的她是個帥氣的軍人,令凡爾賽的貴婦們如痴如醉;唯一一次女裝扮相,吸引住了全凡爾賽貴族男子的眼光。氣質上,前半段的Oscar更像個少年,豪爽、開朗、熱心也富有正義感,行事准則完全是一個男人的感覺。到了後半段,Oscar逐漸擁有了成熟女性的氣質,她的壓抑和對愛情的掙扎和嚮往,是一個真正女性的感覺,但仍不乏軍人特有、也是那個時代貴族女性缺乏的英氣和剛性。但也許因為她不曾否認自己的性別,但在整部漫畫出場的人物中,女性把她當男人愛,而男人則是把她當成一個完整的女人來愛。
凡爾賽宮里好像有個「Oscar親衛隊」,也就是我們今天說的「fan club」,由出入宮廷的名媛淑女們組成。雖然作者沒有明確提及,但從漫畫中我們卻可以感覺到這一點。比如說Oscar唯一一次穿上正式的男裝禮服與Antoinette共舞時,全凡爾賽的貴婦們都咬牙切齒地說Antoinette搶走了她們的Oscar;而Oscar為了捉拿黑騎士而連續N晚去各個貴族家舞會守株待兔時,參加舞會的女性數目便猛然增多,本想獵艷的其他貴族們在看到Oscar的時候也都自知沒機會放棄了獵艷。當我看到這里時,真是覺得好笑極了……女扮男裝的Oscar可真是女性殺手啊!的確她做到了大小通吃,年輕的諸如Charlott和Rosalie,年老的諸如Oscar的奶娘……就連Rosalie的老公Bernard(這人也是羅伯斯庇爾的得力手下,是個名記者)都對Oscar吃醋不已,還說什麼如果Oscar是男人的話就一定要和她決斗……
在男人方面,Oscar同樣大小通吃,甚至年紀比她小26歲、不到8歲就去世了的法國王太子,也就是Antoinette的長子Louis Joseph殿下,都對她情有獨鍾,生命的最後一刻還對她念念不忘(若不是知道他只是單純地將她當成個保姆似的人物來喜歡的話,這個情節還真是曖昧得可怕哦)。
更別說Oscar的手下、法國衛兵隊第二團第一班的Alain de Soissons了。此人乃是個小貴族,一開始倒是很討厭身為他的上司、又是大貴族女兒的Oscar的,但後來仍是被Oscar迷住(或者說他愛上她了)。在Oscar死後,他拿起了Oscar的佩劍,繼承了她的志願繼續為法國的「平等、自由、博愛」而奮斗。他後來是拿破崙的得力手下,功成名就,卻因為對Oscar念念不忘而拒絕了與拿破崙妹妹的婚事。可見,Oscar這個女人對男人的魔力有多麼的大了……
很有趣,Oscar唯一一次女裝扮相是匿名出現在凡爾賽宮的,可以說凡爾賽的貴族們是沒有真正見到過女裝的Oscar的。但在Oscar父親舉辦的Oscar的訂婚宴會上,幾乎全凡爾賽的未婚貴族都出席了——一來是為了看看女裝的Oscar,二來則是求婚來了。當然Oscar很不給面子的穿著軍裝出席了……可見Oscar即使只穿著男裝,仍然對男性們有著可怕的殺傷力。
其實本部漫畫里最重要的兩位男性角色之前沒有被提到的,一位就是Oscar的初戀、Antoinette的情人,瑞典伯爵Hans Axel Von Fersen(此人乃是真實歷史人物);另一位則是Oscar的貼身男僕Andre。
老實說我不喜歡Andre這個人,雖然我知道欣賞他的人很多。但對我來講,無論男女,一個人,如果僅甘心做另一個人的影子,以另一個人的目標為目標的,對方就是自己全部的世界——毫無自己的個性而言,完全是個附屬品的話,是毫無魅力的。但我還是覺得,Oscar的父親最大的失策,就是給女兒找了個男人當僕人……如果是個女僕,即使會被當成同性戀也比Oscar最後的悲劇命運來得好吧?更何況Oscar雖然跟女人調情,可是卻對女人毫無興趣……
其實Oscar的悲劇結局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Andre愛上了她……如果不是Andre的步步緊逼(他曾差點強暴過她)、一天到晚死命盯人的話,也許在那個貴族公子求婚的時候,Oscar也許就心軟嫁人了。那樣她便不會死在巴士底獄的門口了,也許日後會被羅伯斯庇爾先生推上斷頭台(至少她可以提前跑到國外去吧),但至少她可以保住一條命……總之在我看來Andre就是個災星。
Hans此人在歷史上是Antoinette的情夫(漫畫里也是),是個典型的花花公子。他是Oscar初戀的暗戀對象,但即使全凡爾賽無論男女都對Oscar無比痴迷,渴望得到她的青睞的情況下,他對身穿戎裝的Oscar毫無遐想(他把她當朋友),一心只想著和Antoinette在一起。當然,最後Oscar還是放棄了他。
Hans曾經問過Oscar是否為自己穿軍裝而後悔過,因為身為女人卻不能擁有屬於女性的幸福。Oscar從自己人生中所得到的答案是她從不後悔,因為身為女人的她可以在那個時代見識到真正的大千世界而不是被束縛在家庭和孩子身邊。她唯一的遺憾只是沒有讓Hans愛上自己而已,但Oscar就是Oscar,結了婚穿上長裙的她就不是那個與眾不同的Oscar了,她註定該是不屬於任何人的。Hans那種沒眼睛的花花公子,倒是真配不上她。
除了Hans,她擁有這世界上其他人夢寐以求的一切。高貴的出身,世代相傳的爵位,出眾的容貌,一身的好武藝,還有無數人的仰慕和屬下的愛戴。而且她的生命永遠是不缺乏目標的,比起空虛無聊的Antoinette,她不知幸運了多少倍。但她不同於大部分女人的就是她沒有丈夫和小孩,一輩子都是單身(我死也不承認跟她一夜纏綿的Andre是她老公)。
說了這么多卻沒提到Oscar究竟長成了什麼樣,總之她是典型的法國女人,金發藍眼的那種。按照漫畫中的說法,她的身材很纖細,但因為從小練武的關系,相較一般人而言是很有力量的。比如說她在醉酒大鬧巴黎酒館的時候,赤手空拳把一群調戲她的大男人打得頭破血流(其實我懷疑那群調戲她的男人有點斷袖之癖,因為之後Andre也說幸虧沒人發現她是個女人)……因為是女性的關系,加上她的用劍技巧也很出色,(女性身體比男性更輕盈)所以整部漫畫中比劍能贏過她的人是沒有的。唯一在技巧上能與她平分秋色的Alain,也因為不及她靈活而成了她的手下敗將。Andre就更不用說了,從沒贏過她……
Oscar比漫畫中任何女性都要更高挑,與大部分是軍人的男性出場人物相比,也是矮不了多少的。比如Antoinette和Rosalie就比Oscar矮了差不多一個頭。但因為她不像一般的貴族女子那樣從小就綁緊身胸衣的關系,所以她的體型並沒有變成那種腰特別細的樣子,反而更像我們今天的女性。據作者說,她的三圍大約是34,24,36(以英寸為單位)。總之,她的身材拿到今天來搞不好可以當模特。
她給人的感覺,按照Hans的說法,是「英氣勃發中又帶著秀美」,他發表這番評論的時候,Oscar只有18歲左右。所以應該說Oscar是個看起來很中性化的人。但從作者的畫風來看,30歲時的Oscar看起來比18歲時更像個女人(笑……)
沒錯,因為《凡爾賽玫瑰》的時間跨度是很大的,Oscar前後從14歲到33歲死,二十年的時間,作者清晰地畫出了年齡對人的影響,總之是不會把少女時的Oscar和三十歲的Oscar弄混的。至於其他人物,諸如Antoinette,Andre,路易十六他們,也畫出了容貌的變化,所以可以憑畫分出人物的年紀來。
好了,講了一堆有關人物的話題,接下來還是講講有關故事情節的東西吧。

http://bbs.blueidea.com/thread-1736475-1-1.html這里也蠻詳細的~

3. 凡爾賽玫瑰是什麼

凡爾賽玫瑰自然來只是漫畫
實則用其作為源象徵意義的例子大概也不多
但硬來說的話 也有代表了一些事物

凡爾賽玫瑰的凡爾賽自然是代表了法國的凡爾賽宮了
而玫瑰的意義每個人的理解也不同

在我的角度來說 玫瑰是代表了【美麗】跟【凋零】
就像漫畫中的瑪莉皇後 有著足以吸引眾人的美麗
但卻因沉溺在各種事物而慢慢凋零

我想這大概就是其象徵意義了吧?

4. 這個世界上真有 奧斯卡·法蘭索瓦·德·傑爾吉 這個人嗎

奧斯卡·法蘭索瓦·德·傑爾吉

《凡爾賽玫瑰》人物之一。

法國將軍傑爾吉最小的女兒,出生於1755年12月25日(魔羯座),凡爾賽玫瑰中的白玫瑰,從小被當作男孩培養。因為是女兒,自安東尼德來到法國後,即擔任王妃的禁衛隊長。在王妃沉迷於奢侈的生活時,一直向安東尼德進諫,勸她為人民著想。在後來結識羅伯斯庇爾等革命黨人,並看到巴黎百姓的窮苦生活後,認識到了貴族階層的腐朽,因為羞愧,自動辭去禁衛隊的職務,申請加入法國衛隊。最後和安德烈成為夫妻,在法國革命壯烈犧牲戰死於1789年7月14日巴士底監獄前。

5. 凡爾賽玫瑰里奧斯卡最後會變回女人嗎

她就是女人啊 ,最後與安德烈承認了對彼此的愛。但是告白後的第二天安回德烈就去世了,第三答天奧斯卡也戰死沙場。安德烈一生守護著並深愛著奧斯卡,因為身份差距的問題,使得他將愛意深藏心底,後來終於贏得美人心,在法國大革命的前二晚和奧斯卡正式成為夫妻,只可惜比愛人早走,卒於1789年7月13日。

6. 凡爾賽玫瑰是什麼凡爾賽難道是個地方

《凡爾賽玫瑰》是一部經典日本漫畫,故事的主線是描述奧斯卡和瑪麗皇版後不平凡的人生。奧權斯卡從小被父親當男子來培育,經常與青梅竹馬的僕人安德列一起練劍術;卓越的技術加上廣闊的胸襟,深受部下愛戴;她與瑪麗皇後、汗斯伯爵、安德列之間的維妙四角戀愛關系貫穿了整個大綱;其後發生了法國大革命,奧斯卡甘原放棄貴族身份與平民站在一起為爭取自由、平等而戰斗的故事。
凡爾賽是法國一個地方,凡爾賽宮是一個宮殿,很出名的

7. 求《凡爾賽玫瑰》奧斯卡篇的劇本!!謝謝!

第一部分:(小奧斯卡部分)
父親:大家,怎麼回事?一大清早就這么有精神啊。
女兒們:早上好,父親。早上好,母親。
母親:今天早上大家都很高興嘛。
父親:有什麼好事嗎?
大女兒:父親,你忘了嗎?今天不是奶媽回來的日子嗎?
父親:是啊。今天奶媽(忘了叫啥名了)要帶著孫子安德烈一起回來啊。
大女兒:所以,大家想采了花送給她們。
父親:了不起,了不起。比你們小一點的安德烈在父母去世後,就只有奶媽一個親人了。我覺得他很可憐,所以就決定讓奶媽把他帶回來了。大家能這么溫柔的對他,安德烈也一定會很高興吧。

大女兒:你不用擔心,父親。
女兒a:我們還特地摘了歡迎用的花。
女兒b:母親,我摘了這么多哦。
女兒c:我也是~~
母親:大家都很了不起呢。不過,要小心玫瑰的刺哦。
女兒們:是~~
父親:孩子們能交到好朋友真好。只有奧斯卡與眾不同。奧斯卡呢?
女兒x:很奇怪的孩子吧。她說摘花什麼的,是女孩子乾的。
父親:真夠狂妄的。明明自己就是個女的。
大女兒:咦?是父親把奧斯卡作為男孩子養育大的不是嗎?
父親:這倒是。我們傑爾吉家先祖世世代代都在保護法國王室。所以我一直等著繼承我的男孩出生。可是等啊,等啊,女孩,女孩,女孩,女孩……
母親:anata(這里不知道要翻什麼,變成中文就是老公的意思,可是直接翻出來很奇怪,又不能翻成孩他爸之類的。)
父親:所以當我知道這次期待著的第六個孩子也是女孩的時候,我就下定決心將她當作傑爾吉家的繼承人,給她取了希伯來語中表示神與劍的意思的奧斯卡這個名字,作為男孩子撫養長大。(咳嗽)聽好,說起我們傑爾吉家的歷史……

母親:打住吧。又出現一直以來的壞毛病了。
父親:什麼?!
母親:孩子們都躲開了。
大女兒:啊,是奶媽。奶媽回來了。奶媽!
奶媽:老爺,我回來了。
母親:很累吧。辛苦你了。
奶媽:太太,我回來了。老爺,各位,這就是我孫子安德烈。安德烈,快和大家打招呼。
安德烈;我是安德烈。
父親;嗯!
奶媽:你怎麼搞的,要更尊敬一點。
父親:不是個很好的少年嘛。奧斯卡,奧斯卡,奶媽帶著安德烈回來了。奧斯卡,奧斯卡。
奧斯卡:攻過來吧。如果你夠強的話,就讓你當我的僕人。
母親:快住手。
父親:不愧是奧斯卡。安德烈,沒關系,上吧。
奧斯卡:來吧,安德烈,我們分個勝負。

第二部分:(與貴婦人那一段)
モンゼット夫人:年輕人真是有精神啊。
貴婦們:モンゼット夫人,シシーナ夫人,你好。
モンゼット夫人:你們好,大家好像很高興啊。
貴婦a:是啊。因為漫長黑暗的冬天終於過去,春天終於到來了嘛。
貴婦b:請看看那個庭院。這所凡爾賽宮的庭院里的花草也同樣在等待著春天吧。一下子盛開了這么多鮮花
貴婦c:喚醒花草的春天的氣息一直傳到這里來了。(這句是我蒙的)
モンゼット夫人:春天真好啊。你們也正處在人生的春天啊。
女官長:瑪麗,安東妮德殿下駕到。
瑪麗:各位,大家好。
モンゼット夫人:殿下,你今天又更加漂亮了。簡直就是春之女神本人。
シシーナ夫人:請看,殿下的美令庭院的花草都頓時失色枯萎了。
貴婦d:不僅僅是這樣。剛才還閃耀著光芒的太陽也在您的魅力面前失色,躲到雲里去了。
瑪麗:大家都很會說話啊。
貴婦e:一點也沒有。殿下也是這所凡爾賽宮中盛開的玫瑰。
シシーナ夫人:正是如此。花配花,深紅色的紅玫瑰是最適合殿下的了。
モンゼット夫人:殿下,今天要干點什麼呢?我們來陪您吧。
シシーナ夫人:說起殿下最近熱衷的東西,那就是賭博了。
貴婦d:那麼,殿下,來玩紙牌吧。今天我可不會輸了。
貴婦f:殿下可是很強的哦。
瑪麗:對不起,今天……
モンゼット夫人:出什麼事了嗎?說起來,臉色不是很好啊。
シシーナ夫人:殿下!殿下是我的太陽,而我是靠陽光生存的月亮。如果太陽忘記發光,月亮要如何發光呢?(這句也是蒙的)
モンゼット夫人:為了讓殿下恢復精神,各位來演奏一下羽管鍵琴吧。
奧斯卡:請等一下。王妃的精神不好,快點退下吧。
貴婦d:是誰?無禮的傢伙!竟敢對著我們……
モンゼット夫人:這個聲音,是奧斯卡!奧斯卡,奧斯卡,你在哪兒?
シシーナ夫人:モンゼット夫人,在王妃的面前忍耐一下。請謹言慎行。
モンゼット夫人:但是,只有這件事……王妃殿下,請原諒。奧斯卡,奧斯卡,我的奧斯卡。
奧斯卡上場
モンゼット夫人:好帥!我的奧斯卡。
シシーナ夫人:モンゼット夫人,奧斯卡不是你一個人的奧斯卡。
モンゼット夫人,不,我的奧斯卡。奧斯卡,我一直在等著你哦。
奧斯卡:各位夫人,請不要再開玩笑。王妃殿下的精神不好,請退下吧。
モンゼット夫人:奧斯卡,奧斯卡!
奧斯卡:モンゼット夫人,我是守護王妃殿下的禁衛隊的隊長。就算是モンゼット夫人,也請聽從命令。
モンゼット夫人:奧斯卡~~!!
奧斯卡:是,有什麼事,モンゼット夫人?
モンゼット夫人:阿~~~~~~~~~~你一看我,我就會渾身發軟。不管你是男還是女,我已經開始渾身發熱了。
奧斯卡:我很光榮,モンゼット夫人。
モンゼット夫人:阿~~~~~~~~要昏過去了。
シシーナ夫人:モンゼット夫人,為什麼你一提到奧斯卡的事就那麼入迷呢。簡直不是モンゼット夫人,而是昏死夫人了。(モンゼット在日語里和昏死發音相似)那一手,奧斯卡,能不能也對我露一下呢。

奧斯卡:當然,シシーナ夫人。
シシーナ夫人昏倒。
貴婦們:昏倒了。
モンゼット夫人:請看,你不是也抵不過奧斯卡的不可思議的魅力嗎?!你也不能叫做シシーナ夫人,而是昏倒夫人了。(發音相似)好了,各位,既然是奧斯卡的命令,我們退下吧。快,快,快

シシーナ夫人:奧斯卡,我一定聽你的命令。(蒙的)
モンゼット夫人:奧斯卡
奧斯卡瞥她一眼
モンゼット夫人:好帥!(繼續喊)奧斯卡!
奧斯卡眨眼~~~~~~~~~!!!
貴婦們:超帥!!

第三部分:奧斯卡對戰瑪麗,漢斯。
奧斯卡:王妃殿下。請原諒我多事了。
瑪麗:不,你來得正是時候。奧斯卡,我醒悟了。
奧斯卡:王妃殿下?
瑪麗:我14歲起從奧地利嫁到這里18年,一直都在做夢。對我來說真是難以形容的快樂。但是,但是,時代的巨響把我從夢中驚醒了。
奧斯卡:王妃殿下!您終於注意到了。那麼,既然知道了您的想法,我有一個請求。
瑪麗:是什麼?我已經醒悟了,不管是什麼都請說吧。
奧斯卡:請讓漢斯回瑞典去。
瑪麗:你說什麼?!讓漢斯……
奧斯卡:王妃殿下,您和漢斯的事情已經傳遍整個王室了。而且隨著黨政之爭,已經變成了令人厭惡的謠言。利用這個謠言來煽動不平之士的不安定分子也出現在貴族中了。王妃殿下,為了波旁王朝的安定,無論如何,請讓漢斯……

瑪麗:奧斯卡,你從14歲開始就在這禁衛隊中保護我。我一直堅信你比誰都了解作為女人的我的心情。這是因為你和我一樣是女人,所以我一直信賴著你。可是,不知什麼時候你已經失去了作為一個女人的心了是嗎?出生至今第一次以自己的意志來愛一個男人的悲哀女人的心情你無法明白是嗎。奧斯卡,漢斯是什麼都無法替換的我的珍貴的寶物。

奧斯卡:王妃殿下。
瑪麗:我明白自己是在犯罪。但是,我無法讓漢斯回瑞典。
奧斯卡:王妃殿下!
瑪麗:就算是,太陽從西邊升起!

安德烈:奧斯卡
奧斯卡:安德烈,你都聽見了嗎?
安德烈:了不起,你竟然……
奧斯卡:應該是好事吧,我這樣做。
安德烈:當然了。就算是王妃殿下也已經注意到了,所以她才會如此痛苦。
奧斯卡:王妃殿下的心情,我奧斯卡是最清楚的。這也許是因為我也是女人。但是,但是在我作為一個女人之前,我還是這個禁衛隊的隊長。
安德烈:不必煩惱,奧斯卡。你的痛苦有我來分擔。
奧斯卡:安德烈。
安德烈:你的煩惱就是我的煩惱。你的痛苦也就是我的痛苦。
奧斯卡:安德烈……我就拜託你了。
安德烈:你軟弱的時候有我在你身邊!無論什麼時候!
列爾:隊長,巡邏的時間到了。
奧斯卡:辛苦了,列爾副官。(對安德烈)走吧。
(為什麼看劇的時候覺得挺感動的,一翻出來安德烈的話變得特肉麻呢。)

奧斯卡:是漢斯!
漢斯:奧斯卡
奧斯卡:你在這種地方干什麼?如果被人問起來怎麼辦!
漢斯:盡情笑我這個對愛盲目的可悲的男人吧。
奧斯卡:太愚蠢了。你不是瑞典的貴族嗎?至少注意一下自己的身份吧。
漢斯:等一下,不管我如何因為愛而模糊雙眼,我總有分寸。到現在為止不都一直沒有被發現嗎。(純粹只是大體意思加猜)
奧斯卡:漢斯,這種事不能再繼續下去了。不知你是否知道,你們的事情國王陛下已經注意到了。
漢斯:什麼,國王陛下他。
奧斯卡:因為國王陛下是那麼溫和安詳的人,所以表面上什麼都沒說。但是,謠言已經大到足夠傳到陛下的耳朵里了。
漢斯:奧斯卡
奧斯卡:漢斯,我作為禁衛隊隊長命令你,馬上返回瑞典!
漢斯:奧斯卡
奧斯卡:那個人是法國的王妃殿下阿!她是不是能舍棄王座而撲到你懷中,你現在不是應該很清楚嗎。漢斯,如果你真的愛著王妃殿下的話,祈禱她得到幸福不才是真正的愛嗎?為了她,忍耐不才是真正的愛嗎?

漢斯:我不要!這也是我賭上生命而得到的愛。
奧斯卡:漢斯。
漢斯:明明是女人卻舍棄女人身份的你,是不可能明白愛情的痛苦的。
奧斯卡:漢斯
漢斯:如果你明白愛情的痛苦的話,就不會說這么殘酷的話了。
奧斯卡:漢斯!不管我靠近誰都沒有靠近你來的痛苦。漢斯,即使是我,也會戀愛,也會愛人。
漢斯:奧斯卡!是這樣嗎,奧斯卡,我一點也不知道。你的眼睛,你的每句話,你內心深處顫動的心,為什麼我……如果,如果我一開始就知道你是女人,或者……但是,在我心中……

奧斯卡:漢斯!
漢斯:我要走了
奧斯卡:漢斯。在歌劇院的舞會上第一次見到你的時候起,我就對你……可是,你那時不知道她身份卻愛著王妃殿下。而我,從11歲起就是這個保護王妃殿下的禁衛隊的一員。啊,神啊,是什麼原因,將我們這三個不同的遙遠之地出生的人,在法國的土地上連接在一起的呢?

第四部分:奧斯卡對戰黑騎士,安德烈傾吐愛語
(漢斯和瑪麗手牽著手走了)
奧斯卡:我不是為了看這個才加入禁衛隊的!
安德烈:奧斯卡,你在干什麼,現在可是在執勤中。王妃殿下呢?(noru阿姨可愛的一指)漢斯?!別再喝了,你忘了禁衛隊的任務了嗎?!而且最近好像有個自稱黑騎士的人出現在了凡爾賽宮,現在是喝酒的時候嗎!

奧斯卡:漢斯這個傻瓜,隨便他。
安德烈:奧斯卡,你……是誰?!黑騎士,你終於出現了。奧斯卡,不要大意。(安德烈你簡直像個超級奶爸,真不知道究竟誰是隊長)
黑騎士:奧斯卡,你就是傳說中的奧斯卡嗎?你的話完全可以當我的對手。
(打架中,好孩子不要學)
安德烈:奧斯卡(繼續打)
奧斯卡:安德烈!(再打)安德烈!沒事吧。
安德烈:不用擔心,只是小傷。奧斯卡,我去通知其他人。
奧斯卡:黑騎士,這個春天以來,你偷襲了多少貴族的宅邸。就是這種旁若無人,輕視貴族的舉動造成了你的失敗。你這個小偷!
黑騎士:你只想說這個嗎?如果我是小偷,那你們是什麼?!王室的狗,王室的傀儡。
奧斯卡:你說什麼!
黑騎士;自己什麼都不生產,只會吃別人做的食物,穿別人做的衣服,像寄生蟲一樣寄生在民眾身上,你是說這樣比當小偷好嗎?!
奧斯卡:閉嘴!偷東西還有理了嗎!
黑騎士:奧斯卡,支撐著這座華麗的宮殿的,你認為究竟是誰?!如果你認為是你們禁衛隊那就大錯特錯了。如果你認為是那些只顧自己飛黃騰達的政治家的話就大錯特錯了。是因為有那些吃不上飯,只是乞求著小小的幸福的民眾在!奧斯卡,這個法國的現實,用你自己的眼睛好好的確認一下吧。這是黑騎士最後的請求。

父親:奧斯卡,成功了,好像抓到黑騎士了啊。
奧斯卡:是……
布依爾:這就是那個惡徒嗎?喂,讓我看看你的臉。
奧斯卡:請等一下,布依爾將軍。
父親:怎麼了,奧斯卡。
奧斯卡:父親,驚動你們非常抱歉。那個人不是黑騎士。
布依爾:什麼?!
奧斯卡:他是我一個住在巴黎的朋友,特地來看我的。列爾副官,快帶他去療傷。
安德烈:奧斯卡!
奧斯卡:什麼都別說了,快去。
布依爾:哎呀哎呀,就算穿著軍服終究是個女人,無故打擾別人。
父親:奧斯卡,繼續執行任務吧。
奧斯卡:終究是個女人……嗎?可惡!
(繼續喝酒,心痛心痛)
安德烈:危險!
奧斯卡:那傢伙呢?
安德烈:不用擔心,在我的值勤室里。
奧斯卡:王室的狗,王室的傀儡!可惡!
安德烈:奧斯卡,沒事吧。
奧斯卡:安德烈,借我膝蓋用一下。
安德烈:傻瓜,都是因為你不會喝酒還要硬喝。(奧斯卡睡了)奧斯卡,安心的睡吧。我會一直這樣陪著你。可憐的人,你到底有多麼痛苦!不管如何裝扮,你都是個女人。大概也有一個人敵不過湧上的痛苦的時候吧。啊,星星真漂亮啊。童年的時候,你常常說在那銀河中會有玻璃馬車乘載著幸福而來。你的幸福什麼時候才會到來呢。奧斯卡,我會保護你的,不管發生什麼!

第五部分:奧奧小安游巴黎
奶媽:羅莎莉,羅莎莉
羅莎莉:是,有什麼事?
奶媽:不是說有什麼事的時候。總之,總之,快點把奧斯卡小姐的軍服藏起來。
羅莎莉:為什麼?
奶媽:理由回頭再說,只要沒有軍服,奧斯卡小姐就去不成巴黎了。
羅莎莉:奧斯卡小姐,去巴黎?
奶媽:真是的,別開玩笑了。我擔心的事果然發生了。最近那個叫貝魯那魯的男人經常來找奧斯卡小姐。我還想他很可疑,果然。
羅莎莉:哎呀,貝魯那魯先生不是什麼可疑的人
奶媽:貝魯那魯先生?加上先生顯得太親近了吧。你太替他說話了吧。
羅莎莉:因為,貝魯那魯先生是報社記者嘛。
奶媽:報社記者?反正就是些替平民說話的報紙吧。
羅莎莉:但是……
奶媽:這種時候去巴黎?!現在的巴黎有多危險,你應該也知道吧。
羅莎莉:我知道……
奶媽:啊~啊,夠了,我不找你了,奶媽我自己去做。
羅莎莉:奶媽……
奶媽:讓開……
羅莎莉:那個……
奧斯卡:羅莎莉,你在干什麼,要走了哦。
奶媽:奧斯卡小姐?
羅莎莉:馬車已經准備好了。而且,安德烈大人也一起去,不會有事的。
奶媽:安德烈也?
(安安哼著小調出來了,你當你去游樂園嗎?!)
羅莎莉:安德烈大人!
奶媽:喂,喂,安德烈……
奧斯卡:羅莎莉,你在干什麼?!奶媽?!安德烈,羅莎莉,快走!快逃!!!
奶媽:等一下,我也想去……

ジジ(忘了她是誰了):貝魯那魯,是你認識的人嗎?
貝魯那魯:嗯。
ジジ:喂,可愛的軍人。你那身漂亮的裝扮可不適合這個巴黎。那些披風和佩劍,為了家人的食物,早就被大家賣掉了。
奧斯卡:軍隊的人也?
ジジ:你不知道嗎?衛兵隊什麼也沒有了,所有東西都變成我們的麵包了。
貝魯那魯:喂,ジジ,別把真相說出來。那位大人可是禁衛隊的隊長。
ジジ:你是貴族?!真了不起啊!我們別說是穿的,連吃得都沒有,你卻穿得那麼華麗。貝魯那魯,你為什麼要把貴族帶過來?!
貝魯那魯:ジジ,貴族也並不都是些不像樣的傢伙,這位大人是不一樣的。
ジジ:是嗎?別說這個了,貝魯那魯,你會去巡視吧。
貝魯那魯:嗯。
ジジ:大家都依賴著你呢。那麼,回頭見。
奧斯卡:貝魯那魯,這里是巴黎嗎?這里和凡爾賽一樣都是法國嗎?!
貝魯那魯:奧斯卡,好好看看吧,這才是現實。
安德烈:政治的腐敗已經讓人心渙散了。(小安,你別動不動就說句哲理,隊長是人家奧奧!)
奧斯卡:那個閃著耀眼的光芒的巴黎到哪兒去了?!前些年,王妃殿下第一次訪問巴黎的時候,有20萬的巴黎市民熱情歡呼,沿途歡送。
貝魯那魯:現在的巴黎市民連吃的東西都沒有著落,還要付沉重的稅金。(嗚嗚,我現在生活的寫照)可是,那些稅金都用到哪裡去了?!不是用在女王的寶石和衣服上了嗎?

奧斯卡:貝魯那魯!
貝魯那魯:不僅僅是王妃。市民們因為小麥粉不足,連麵包都不能滿足的吃個夠。可是,在凡爾賽,那些貴族夫人們,為了把頭發漂亮的紮起來,向揮霍土一樣的使用小麥粉。為什麼會有這么大的差別呢?!貴族也好,平民也好,不是都同樣有變得幸福的權利嗎?!

奧斯卡:什麼地方出錯了!同樣是人,怎麼能容許這樣的事情發生。這個法國,現在正在被噩夢所侵襲!

第六部分:小安對戰列爾:誰來保護奧斯卡!
列爾:安德烈
安德烈:列爾少佐
列爾:安德烈,奧斯卡隊長要求從禁衛隊調到衛兵隊這件事是真的嗎?我剛才突然被任命為禁衛隊的隊長,驚訝之下問了理由,才知道奧斯卡調職到了衛兵隊,這不就是降職嗎?!到底這是怎麼一回事?

安德烈:列爾少佐,奧斯卡是在反復考慮後,以自己的意志申請調到衛兵隊的。
列爾:為什麼?現在可正是非常時期。
安德烈:正因為是非常時期,奧斯卡才決心這么做的。列爾少佐,現在的法國已經積滿了平民的不滿,到了不知什麼時候就會發生動亂的狀態。現在的法國,比起保衛王室的軍隊,更需要的是保衛法國的軍隊不是嗎?!

列爾:沒有這種事。王室就代表法國。
安德烈:是這樣嗎?法國的96%是平民,比起保護只有4%的貴族,奧斯卡決心要保護的是平民們的和平。
列爾:那樣的話,誰來保護奧斯卡?!衛兵隊可是以粗暴出名的部隊。
安德烈:我,我安德烈一定會保護奧斯卡!
列爾:能保護得了嗎,就憑你。
安德烈:少佐,請收回你的話!
列爾:我不收回。連這把劍都看不見的你,能做得到這件事嗎?
安德烈:少佐。
列爾:你在與貝魯那魯的決斗中,為了保護奧斯卡而弄傷一隻眼睛以後,就漸漸的開始看不見了。你以為我不知道嗎?!(列爾,你真神通,你怎麼什麼都知道呢!!人家奧奧都沒發現)

這樣的你,只是奧斯卡的累贅罷了,更談不上保護她。(意思上可能有一點出入)
安德烈:列爾少佐。
列爾:這樣的話,必須要有誰去保護奧斯卡……
安德烈:列爾少佐,我……(列爾退)我作為奧斯卡奶媽的孫子,從孩童時期開始就一直只注視著奧斯卡。像雙子座的……和……(兩個人的名字忘了),像光與影一樣的接近。你說這樣的我,是奧斯卡的累贅……!!

8. 凡爾賽玫瑰的角色介紹

奧斯卡·法蘭索瓦·德·傑爾吉(歐思嘉·法蘭索瓦)
配音:(日本)田島令子/戶田惠子 (香港)沈小蘭
法國將軍傑爾吉最小的女兒,出生於1755年12月25日(魔羯座),凡爾賽玫瑰中的白玫瑰,從小被當作男孩培養。因為是女兒,自安東尼德來到法國後,即擔任王妃的禁衛隊長。在王妃沉迷於奢侈的生活時,一直向安東尼德進諫,勸她為人民著想。在後來結識羅伯斯庇爾等革命黨人,並看到巴黎百姓的窮苦生活後,認識到了貴族階層的腐朽,因為羞愧,自動辭去禁衛隊的職務,申請加入法國衛隊。最後和安德烈成為夫妻,在法國革命壯烈犧牲戰死於1789年7月14日巴士底監獄前。
奧斯卡在作者池田理代子擔任原案的《魯邦三世》第二季第101集「在凡爾賽燃燒的愛」中客串登場,最後服下魔葯變成雕像永遠和安德烈一起。
安德烈·葛蘭迪耶(安德烈·葛蘭迪)
配音:(日本)志垣太郎/水島裕 (香港)葉少榮
出生於1754年8月26日(處女座),一生守護著並深愛著奧斯卡,因為身份差距的問題,使得他將愛意深藏心底,後來終於贏得美人心,在法國大革命的前二晚和奧斯卡正式成為夫妻,只可惜比愛人早走,卒於1789年7月13日。
瑪莉·安東妮德 皇後(瑪莉·愛德華)
配音:(日本)上田美由紀/同左
奧地利公主,出生於1755年11月2日(天蠍座),凡爾賽玫瑰中的紅玫瑰,14歲嫁給法國王太子,即後來的法王路易十六。與瑞典貴族漢斯有感情瓜葛。因為不適應刻板而無聊的宮廷生活,在作品的前半部分,一直依靠奢侈的生活排遣寂寞,並以自己的意願任命官員。雖然後來她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試圖挽回,但多年的揮霍使得國庫空虛,遭到人民的反感。在後來的大革命中,她極其反對革命,認為國王應該依靠貴族。最後被處死。
漢斯.亞克塞爾.馮.菲爾遜(漢斯·費雪)
配音:(日本)野澤那智、堀勝之祐/富山敬
瑞典貴族,出生於1755年9月4日(處女座),和安東妮德相戀,可是因為礙於身分的關系,無法與愛人結合,長相俊美,迷倒了不少貴族婦女,在法國大革命後,因瑪莉皇後被人民斬殺,氣憤之下回到瑞典,成為一位暴君,最後死於非命。
路易十六
配音:(日本)安原義人
在書中故事不多。性格內向軟弱,喜歡做鎖匠,卻不會處理政事。由於放任王妃揮霍,導致國庫空虛,民不聊生。大革命中被革命黨人囚禁。在試圖逃往奧地利的途中,被革命黨人發覺,並失去了對他的信任,最終被處死。
瓊妮·巴爾伐
配音:(日本)松金米子
出生於巴黎貧窮市民家庭。父親是法國一個貴族家庭最後一員,母親是其侍女,瓊妮和妹妹羅莎莉跟隨母親度日。由於嚮往貴族生活,被一位貴婦人收留,並進入巴黎上層社會。法國歷史上著名的「項鏈事件」的主要策劃者。這個事件成為讓王妃安東尼德失去民心的重要轉折點。
羅莎莉.拉.蒙麗
配音:(日本)吉田理保子
瓊妮的妹妹,本是貴族後裔,被瓊妮的母親收養。目睹養母被博利夫人的馬車撞死後,發誓為母報仇,由此偶然結識奧斯卡,並被奧斯卡收留在家。得知自己的親生母親就是博利夫人後,為了制止博利夫人陷害奧斯卡,被迫與生母相認。後來為反抗博利夫人為其安排的與公爵的婚姻,又逃出了博利家,回到巴黎。後在抓捕黑騎士中又巧遇奧斯卡,並回到傑爾吉家。後與黑騎士結婚。
莎朗‧勃利伯爵夫人
法國貴婦人,羅莎莉的生母。深得王妃信任,陪伴安東尼德十幾年,並擔任王子和公主的教育,外表溫柔典雅,但內心熱衷功利,引誘王妃沉迷於賭博和奢侈的生活,利用自己的地位為親信謀取權位,並陷害她認為威脅到自己地位的大臣。曾強迫自己的小女兒嫁給公爵,迫使女兒自殺,後與羅莎莉相認,又企圖強迫羅莎莉嫁給公爵。
梅樂伯爵
路易十五
瑪莉亞·泰莉姬
路易·查理王子
路易·喬瑟夫王子
夏綠蒂·德·勃利
迪貝瑞夫人
動畫STAFF
原作:池田理代子
企畫:梅谷茂 山本又一郎
音樂:馬飼野康二
作畫監督:荒木伸吾姬野美智
美術監督:川井憲 窪田忠雄 水谷利春
攝影監督:高橋宏固宮內征雄
錄音監督:山田悅司
選曲:鈴木清司
文藝擔當:本間一行
製作擔當:青野史郎
總監督:長濱忠夫(第1話-第18話)
監督:出崎統(第19話-第40話)
製片:銀谷精一 加藤俊三
凡爾賽玫瑰--歌詞
一個小女孩
像玫瑰般的美麗
她有著一顆純真的心靈
在叛逆浪漫的青春歲月里
在陰沉浮華的神秘宮廷
用最真誠的心 換取最深的情
她就是高貴美麗的凡爾賽玫瑰
她就是多情嫵媚的凡爾賽玫瑰
有一個小女孩
像玫瑰般的獨立
她有著堅忍不拔的毅力
在風起雲擁的時代巨變里
化兒女柔情為江山萬里
驚醒有情大地
化做自由生機
她就是機智勇敢的凡爾賽玫瑰
她就是不屈不撓的凡爾賽玫瑰

9. 《凡爾賽的玫瑰》故事情節

凡爾賽玫瑰 I
所謂的《凡爾賽玫瑰》,其實是一部日本少女漫畫,和《尼羅河女兒》一樣是古董級的作品了,但著實很迷人倒是真的。
我不是個很熟悉歐洲歷史的人,但對歐洲近代史上幾次資產階級革命的歷史卻很感興趣。其中的法國大革命還有之後的亂世,什麼三級會議、雅各賓派、霧月政變、熱月政變之類的,最早是在歷史教材上看到的。年少時覺得這段歷史很煩,一會兒共和,一會兒復辟,鬧個沒完沒了,前前後後有數十年。(從1789年三級會議到最後的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我不確定具體年份)
但無可否認,即使經過如此諸多次的反復,法國大革命仍是極為徹底的一次革命,徹底推翻了君主制,建立了資本主義的自由社會體系,不能不說是一次社會的偉大進步。相較英國,雖然革命早於法國大革命,也推翻了斯圖亞特王朝,但他們終究沒有取消君主制(來了個君主立憲),走了個斯圖亞特,又來了個漢諾威(後來改稱溫莎,乃當今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家族是也)。前腳走了一隻狼,後腳近來一頭虎,不過好家在資產階級立了個憲法,徹底限制了王權。但這代表了資產階級對封建領主的妥協,可憐流了那麼多血的英國人民,到頭來居然還要把那個讓他們流血的皇室當佛一樣地供著。不但換了個系統壓迫他們,而且老系統也要剝削他們。老實說,這和君主專制時代的情況也沒有很大不同嘛!
(N.B.其實共和制後的英國,在二戰前,普通民眾的生活依然相當地艱苦,看看《霧都孤兒》,心裡就會對此有所感觸。二戰後,普通人們的生活水平才得到了質的改變。)
法國大革命發生時代,統治法國——這個在西歐乃至整個歐洲都擁有強大影響力的大國——的家族被稱作「波旁王朝」。其實這個王朝最偉大的傑作,是一個和中國圓明園有得一拼的、西方宮殿建築中的第一瑰寶——凡爾賽宮。
沒錯,自自戀成性的法王路易十四(此君自稱「太陽王」,有點像乾隆自稱「十全老人」那樣,有些好笑。不過偉大的法國作家大仲馬的很多作品倒是以此君統治的時代為背景的,比如《三個火槍手》就寫了路易十三和十四時代的事兒,因為有奧地利的安娜嘛——此女乃是路易十四的老媽),在距巴黎20公里處修建了凡爾賽宮,也就是路易十四、十五、十六三代的法國王宮和政治中心。這個宮殿耗費了法國大量的人力物力,是統治階級驕奢淫逸的象徵。以國王夫婦為首的貴族們,在這里夜夜笙歌,不理民間事。
法國是一個天主教國家,在法王路易十六時代(也就是《凡爾賽玫瑰》所處的時代),這個國家的兩千多萬人口,被分為三個等級(後來的「三級會議」,也就是這三個階層的代表共商國事的大會)。第一等級的便是僧侶——天主教的神父修士之類的人(此時的法國天主教會是隸屬羅馬教廷管轄的),第二等級便是貴族。這兩個階層,只佔據了法國4%的人口,卻佔有了大部分的財富,終日過著奢侈浪費的生活。第三階層的平民階層,包括農民、手工業者和新興的資產階級,是社會的底層,佔法國人口的96%。
《凡爾賽玫瑰》的故事,便開始在這樣一個蘊藏著尖銳階級矛盾的時代里展開。故事的女主角Oscar Francois de Jarjays(在大革命前,姓氏前帶de這個字的,便是貴族;但在今天,法國已經沒有貴族,名字有沒有這個de,只不過與個人的家族史有關),出生於公元1755年的聖誕節,家族是世代保衛王室的軍人家庭兼大貴族。因為沒有兒子,其父便將最小的女兒當兒子養,並給她取了這樣一個純男性的名字(奧斯卡和弗朗索瓦,都是很普通的男性名字)。
Oscar,容貌出眾,家世顯赫。她是凡爾賽的明星,無數貴族男女為她的絕世容顏和氣質著迷(看看漫畫中多少懷春少女緊盯著她的背影就知道了)。她的個性很鮮明,也很擅長接收新鮮事物,是個聰明而又剛強的人。她從小就女扮男裝,身邊的貼身僕人也是個男的(Oscar的老爹當年到底在想些什麼啊……一個男僕跟在女主人身後,感覺……)。不過好玩的是,她從不否認自己的女性身份,也會有意無意地利用自己的特殊魅力吸引甚至挑逗身邊的人。
Oscar是個虛構的人物,但作者有意把她放進大時代背景中,她身邊的很多人物都是了解法國大革命史的人所熟悉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瑪麗·安托內特(Marie Antoinette),此女乃是奧地利的哈布斯堡-洛林王朝的女王瑪麗亞·泰蕾莎(Maria Theresa)的第十五個孩子,也是最小的女兒。
關於哈布斯堡王朝,它是歐洲最古老的王室之一。為了讀《凡爾賽玫瑰》,我特意去查了一些歐洲古代史的資料,發覺我最熟悉的英國王室居然可以算是歐洲王室中血統最單純的了(笑……)。自諾曼底大公征服者威廉(Conqueror William)以下,雖然王朝改過N次名,但總歸還是一個家族的血統傳遞下來的。
要了解歐洲王室,首先就要記得,這群有著blue blood的傢伙,彼此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血緣關系,也有復雜的敵對關系,搞清楚這些,基本上古代史就差不多了。比如,西班牙最早的統治者是哈布斯堡王朝的西班牙支,後來這個家族血統滅絕,便由波旁王朝的西班牙支繼承了西班牙的王位。今天的西班牙皇室,仍是這個古老的波旁家族的後裔。
所謂哈布斯堡-洛林王朝,其實就是哈布斯堡王朝的奧地利支系。因為Maria Theresa的父親只有女兒的關系,所以招贅的女婿洛林公爵便於Theresa一起成為了奧地利的統治者。偉大的奧地利女王Theresa,為她的丈夫得到了「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頭銜(Theresa的父親便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但這個稱呼不能傳給女性後裔,只能傳給旁系的家族男性後裔,但Theresa是個超級有手腕的女人,她到底搶回了這個頭銜)。洛林公爵於是將妻子的姓氏與自己的姓氏加在一起,成了我們看到的樣子。這個家族統治的地域,包括今天奧地利、匈牙利、波希米亞等等(它就是日後的奧匈帝國的前身,看過《茜茜公主》或者了解一戰史的人,應該知道這個國家才對)。
Marie Antoinette結婚前的德語名字當然不叫這個,這是婚後的法語名。不過這位王後雖然美麗,但是卻沒什麼腦筋,更沒受過什麼教育,一點也沒繼承到她母親的頭腦和智慧。她甚至連法語都說不好,更愛說德語(用日耳曼語的規則說羅曼語……)——這是高傲的法國人民無法容忍的事(Oscar該不會為了Antoinette能聽懂而跟她說德語吧?)。十四歲時(1770年)她為了奧法兩國之間的和平協定而和親到法國(Antoinette是1755年出生,與Oscar同齡),也就在這時,Oscar成了保護當時身為王太子妃的Marie的禁衛隊隊長,軍階上尉。
Oscar的父親是個老頑固的保皇派,從小就教育女兒(Oscar當時才11歲啊……那個年代的人還真是早熟哩)要以保護皇室為己任,更要一輩子守護自奧地利遠嫁過來的Antoinette,而Oscar也以此為目標。同是十四歲,因為是女孩,Oscar尚未從士官學校畢業就已被破格選為Antoinette的護衛。從那時起,Oscar就披上戎裝,直到死都身著戰袍,她實現了一個軍人最高的境界「馬革裹屍」。
因為年齡相仿,關系又親近,很快Oscar就成了Antoinette的好友。而在Antoinette成為法國王後之後,她也將Oscar提升為皇宮禁衛隊的連隊長(軍階上校,後來因為項鏈事件有功,才升為准將)。也正因此,日後Antoinette被人陷害成同性戀的時候,男裝的Oscar就成了這件事最有力的證據。
《凡爾賽玫瑰》中,人們對Oscar性別的認知是很有趣的,雖然Oscar從未隱藏她的女性身份,但仍舊只有在凡爾賽宮出入的貴族們和Oscar的手下們知道她是個女的(就連使王室聲譽一敗塗地的「項鏈事件」的主謀Jeanne的丈夫Nicolas,都是在加入禁衛隊後才知道頂頭上司是個年輕姑娘),比如說Oscar指揮負責三級會議安全的部隊時,便被一群不知就裡的平民女子圍住並大叫「隊長是個美男子」。我想一來是Oscar是穿軍裝的,二來是因為那時代女性地位很低,像Oscar這樣最後軍階是准將的女軍人就更是驚世駭俗了——所以,不認識她的人都會假定她是個男的。就連跟她有過N面之緣的馬克西米利安·羅伯斯庇爾(此君乃是激進派的革命分子,雅各賓派的頭,擅長搞「白色恐怖」),恐怕也是最後讀過了Jeanne的「回憶錄」後才知道這位從初見面就令他驚艷不已的「最帥氣的禁衛隊員」原來是個美麗女子吧!
漫畫中另一段有趣的情節是說Oscar在三級會議的會場上第一次見到了羅伯斯庇爾的手下、日後號稱「死亡大天使」的St. Just的時候,因為對方美艷的容貌而誤認為他是個女扮男裝(與她自己一樣)的人。但後來卻知道St. Just是個貨真價實的男的……這兩個人給人的感覺倒是倒錯的。Oscar明明是個女人,但人們總認為她是個男的;St. Just是個男人,卻被身為女人的Oscar錯認為女人……這個對比可真是太有趣了。
這么說吧,Oscar兼具了男性與女性的美,無論從外貌還是氣質。外貌上,軍裝打扮的她是個帥氣的軍人,令凡爾賽的貴婦們如痴如醉;唯一一次女裝扮相,吸引住了全凡爾賽貴族男子的眼光。氣質上,前半段的Oscar更像個少年,豪爽、開朗、熱心也富有正義感,行事准則完全是一個男人的感覺。到了後半段,Oscar逐漸擁有了成熟女性的氣質,她的壓抑和對愛情的掙扎和嚮往,是一個真正女性的感覺,但仍不乏軍人特有、也是那個時代貴族女性缺乏的英氣和剛性。但也許因為她不曾否認自己的性別,但在整部漫畫出場的人物中,女性把她當男人愛,而男人則是把她當成一個完整的女人來愛。
凡爾賽宮里好像有個「Oscar親衛隊」,也就是我們今天說的「fan club」,由出入宮廷的名媛淑女們組成。雖然作者沒有明確提及,但從漫畫中我們卻可以感覺到這一點。比如說Oscar唯一一次穿上正式的男裝禮服與Antoinette共舞時,全凡爾賽的貴婦們都咬牙切齒地說Antoinette搶走了她們的Oscar;而Oscar為了捉拿黑騎士而連續N晚去各個貴族家舞會守株待兔時,參加舞會的女性數目便猛然增多,本想獵艷的其他貴族們在看到Oscar的時候也都自知沒機會放棄了獵艷。當我看到這里時,真是覺得好笑極了……女扮男裝的Oscar可真是女性殺手啊!的確她做到了大小通吃,年輕的諸如Charlott和Rosalie,年老的諸如Oscar的奶娘……就連Rosalie的老公Bernard(這人也是羅伯斯庇爾的得力手下,是個名記者)都對Oscar吃醋不已,還說什麼如果Oscar是男人的話就一定要和她決斗……
在男人方面,Oscar同樣大小通吃,甚至年紀比她小26歲、不到8歲就去世了的法國王太子,也就是Antoinette的長子Louis Joseph殿下,都對她情有獨鍾,生命的最後一刻還對她念念不忘(若不是知道他只是單純地將她當成個保姆似的人物來喜歡的話,這個情節還真是曖昧得可怕哦)。
更別說Oscar的手下、法國衛兵隊第二團第一班的Alain de Soissons了。此人乃是個小貴族,一開始倒是很討厭身為他的上司、又是大貴族女兒的Oscar的,但後來仍是被Oscar迷住(或者說他愛上她了)。在Oscar死後,他拿起了Oscar的佩劍,繼承了她的志願繼續為法國的「平等、自由、博愛」而奮斗。他後來是拿破崙的得力手下,功成名就,卻因為對Oscar念念不忘而拒絕了與拿破崙妹妹的婚事。可見,Oscar這個女人對男人的魔力有多麼的大了……
很有趣,Oscar唯一一次女裝扮相是匿名出現在凡爾賽宮的,可以說凡爾賽的貴族們是沒有真正見到過女裝的Oscar的。但在Oscar父親舉辦的Oscar的訂婚宴會上,幾乎全凡爾賽的未婚貴族都出席了——一來是為了看看女裝的Oscar,二來則是求婚來了。當然Oscar很不給面子的穿著軍裝出席了……可見Oscar即使只穿著男裝,仍然對男性們有著可怕的殺傷力。
其實本部漫畫里最重要的兩位男性角色之前沒有被提到的,一位就是Oscar的初戀、Antoinette的情人,瑞典伯爵Hans Axel Von Fersen(此人乃是真實歷史人物);另一位則是Oscar的貼身男僕Andre。
老實說我不喜歡Andre這個人,雖然我知道欣賞他的人很多。但對我來講,無論男女,一個人,如果僅甘心做另一個人的影子,以另一個人的目標為目標的,對方就是自己全部的世界——毫無自己的個性而言,完全是個附屬品的話,是毫無魅力的。但我還是覺得,Oscar的父親最大的失策,就是給女兒找了個男人當僕人……如果是個女僕,即使會被當成同性戀也比Oscar最後的悲劇命運來得好吧?更何況Oscar雖然跟女人調情,可是卻對女人毫無興趣……
其實Oscar的悲劇結局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Andre愛上了她……如果不是Andre的步步緊逼(他曾差點強暴過她)、一天到晚死命盯人的話,也許在那個貴族公子求婚的時候,Oscar也許就心軟嫁人了。那樣她便不會死在巴士底獄的門口了,也許日後會被羅伯斯庇爾先生推上斷頭台(至少她可以提前跑到國外去吧),但至少她可以保住一條命……總之在我看來Andre就是個災星。
Hans此人在歷史上是Antoinette的情夫(漫畫里也是),是個典型的花花公子。他是Oscar初戀的暗戀對象,但即使全凡爾賽無論男女都對Oscar無比痴迷,渴望得到她的青睞的情況下,他對身穿戎裝的Oscar毫無遐想(他把她當朋友),一心只想著和Antoinette在一起。當然,最後Oscar還是放棄了他。
Hans曾經問過Oscar是否為自己穿軍裝而後悔過,因為身為女人卻不能擁有屬於女性的幸福。Oscar從自己人生中所得到的答案是她從不後悔,因為身為女人的她可以在那個時代見識到真正的大千世界而不是被束縛在家庭和孩子身邊。她唯一的遺憾只是沒有讓Hans愛上自己而已,但Oscar就是Oscar,結了婚穿上長裙的她就不是那個與眾不同的Oscar了,她註定該是不屬於任何人的。Hans那種沒眼睛的花花公子,倒是真配不上她。
除了Hans,她擁有這世界上其他人夢寐以求的一切。高貴的出身,世代相傳的爵位,出眾的容貌,一身的好武藝,還有無數人的仰慕和屬下的愛戴。而且她的生命永遠是不缺乏目標的,比起空虛無聊的Antoinette,她不知幸運了多少倍。但她不同於大部分女人的就是她沒有丈夫和小孩,一輩子都是單身(我死也不承認跟她一夜纏綿的Andre是她老公)。
說了這么多卻沒提到Oscar究竟長成了什麼樣,總之她是典型的法國女人,金發藍眼的那種。按照漫畫中的說法,她的身材很纖細,但因為從小練武的關系,相較一般人而言是很有力量的。比如說她在醉酒大鬧巴黎酒館的時候,赤手空拳把一群調戲她的大男人打得頭破血流(其實我懷疑那群調戲她的男人有點斷袖之癖,因為之後Andre也說幸虧沒人發現她是個女人)……因為是女性的關系,加上她的用劍技巧也很出色,(女性身體比男性更輕盈)所以整部漫畫中比劍能贏過她的人是沒有的。唯一在技巧上能與她平分秋色的Alain,也因為不及她靈活而成了她的手下敗將。Andre就更不用說了,從沒贏過她……
Oscar比漫畫中任何女性都要更高挑,與大部分是軍人的男性出場人物相比,也是矮不了多少的。比如Antoinette和Rosalie就比Oscar矮了差不多一個頭。但因為她不像一般的貴族女子那樣從小就綁緊身胸衣的關系,所以她的體型並沒有變成那種腰特別細的樣子,反而更像我們今天的女性。據作者說,她的三圍大約是34,24,36(以英寸為單位)。總之,她的身材拿到今天來搞不好可以當模特。
她給人的感覺,按照Hans的說法,是「英氣勃發中又帶著秀美」,他發表這番評論的時候,Oscar只有18歲左右。所以應該說Oscar是個看起來很中性化的人。但從作者的畫風來看,30歲時的Oscar看起來比18歲時更像個女人(笑……)
沒錯,因為《凡爾賽玫瑰》的時間跨度是很大的,Oscar前後從14歲到33歲死,二十年的時間,作者清晰地畫出了年齡對人的影響,總之是不會把少女時的Oscar和三十歲的Oscar弄混的。至於其他人物,諸如Antoinette,Andre,路易十六他們,也畫出了容貌的變化,所以可以憑畫分出人物的年紀來。
好了,講了一堆有關人物的話題,接下來還是講講有關故事情節的東西吧。

http://bbs.blueidea.com/thread-1736475-1-1.html這里也蠻詳細的~
參考資料:http://zhengxuewen1985.spaces.live.com/?_c11_BlogPart_blogpart=blogview&_c=BlogPart&partqs=amonth%3d4%26ayear%3d2006

10. 凡爾賽玫瑰的故事背景

故事的背景是在18世紀末的法國,一個象徵法國繁榮的波旁王朝(Bourbon Dynasty)的凡爾賽宮宮殿舞台上,一名年輕的女性~奧斯卡(Oscar),一生的愛恨情仇。
女主角誕生於1755年12月25日法國凡爾賽市,一個貴族世家的第6個女兒,由於出生時宏亮的哭聲,加上母親一直未能生育男孩,使得求子心切的父親~傑爾吉將軍,是世代統率王室軍隊的名門貴族,於是決定將女主角當作男孩來養育,並賦予她一個男性化的名字~奧斯卡,這幾近荒唐的決定,開啟了奧斯卡不平凡的一生。被當成男孩養育並且以軍職為目標的奧斯卡,在她十四歲時從父親口中得知,奧地利與法國為了平息兩國之間的戰爭,決定將年僅十四歲的奧地利公主瑪莉·安東妮德(Marie Antoinette)嫁給法國皇太子路易·歐丘司特(Louis August)。身為法國將軍的父親傑爾吉,要求她務必要擔任宮殿侍衛隊的隊長,好在這場政治聯姻完成後,在充滿權利斗爭與陰謀的凡爾賽宮里保護瑪莉太子妃的安全。
對當時的奧斯卡來說,這是一份榮耀的工作,然而她心中雖有「我的任務就是守護瑪莉公主」的心情,但事實上她也是一位相當俊美的女性,身為侍衛隊的隊長,她過著危險的日子,也造成她一生都無法得到正常的愛情。保護瑪莉太子妃的奧斯卡,在化裝舞會與瑪莉太子妃一同結識了來自瑞典的青年貴族~菲爾遜,並前後雙雙愛上了他。一次次的危難中,奧斯卡看見菲爾遜對對瑪莉的深情,而也不自覺地對菲爾遜的愛戀日益加深;但菲爾遜所愛的是瑪莉,只是礙於瑪莉太子妃的身份無法結合。然而他們之間的戀情,也深深地刺傷了奧斯卡。
在路易十五駕崩後,皇太子路易歐丘司特順理成章登基成為路易十六,瑪莉的身份也由太子妃變成皇後,但凡爾賽宮內關於瑪莉和菲爾遜的流言蜚語不斷,讓她的處境尷尬。此時新大陸正發生美國獨立戰爭,基於維護瑪莉太子妃的尊嚴,菲爾遜接受了奧斯卡的建議,毅然決定遠征美國,留下心碎的瑪莉皇後與奧斯卡。
正當奧斯卡為愛傷心痛苦時,從來不曾注意青梅竹馬的玩伴、奶娘的孫子兼隨從的安德烈。暗戀奧斯卡多年的安德烈,礙於自己的身份一直無法表白,他將這份得不到的愛壓抑在心底,獨自承受這單戀的煎熬,就如同奧斯卡對菲爾遜一般。
當時的法國財政已經陷入危機,平民的生活日益困難,可是大多數居於領導者地位的法國貴族們並未意識到問題的嚴重,仍舊過著奢侈的生活,貧富十分不均的社會現象使得百姓與貴族之間的嫌隙日益擴大,奧斯卡眼見國家情況日益艱難,屢次對瑪莉皇後提出建言,但是她的意見並沒有得到重視。民心逐漸背離,王室未能警惕,宮廷內部依舊爭權奪利紛擾不斷,身為貴族的奧斯卡,面對腐敗的貴族社會,內心的矛盾痛苦日益增長。由於「黑騎士」劫富濟貧的現象,平民反抗強權的浪潮愈來愈嚴重,終於爆發了「首飾事件」(後述)使得王室的威信大傷。在此事件中,安德烈為了保護奧斯卡的安危,不幸弄瞎了左眼。
多年後,菲爾遜自美國戰場歸來,奧斯卡按耐不住心中的興奮與渴望,換上生平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的女裝,與心上人菲爾遜共舞。不幸她卻遭識破,不但傷害自己也讓安德烈積壓已久的愛,激烈地爆發出來。奧斯卡為求自我肯定,請辭宮廷待衛隊的隊長一職,轉任層次較低的法國衛兵隊部隊的中隊長。在安德烈的堅持之下,他與奧斯卡二人一起在衛兵隊出生入死,歷經「裘迪爾的求婚」、「暗殺西班牙公爵事件」、「販槍事件」,奧斯卡逐漸收服了軍心。在此同時,她也開始正視安德烈的感情。在巴黎遭暴民圍毆而身陷險境之際,奧斯卡醒悟到自己最在乎的,原來是一直深愛自己的青梅竹馬安德烈。
在時局的不穩定之下,「三級會議」(1789年5月4日)也解決不了法國的積弊,種種遭遇讓奧斯卡越來越傾向支持平民階級,她的貴族身份,讓她心中的矛盾日益增加。最後她終於決定拋棄貴族身份,帶領部下發起「法國大革命」(1789年7月14日)。在攻佔巴士底獄的戰役中,安德烈在這場歷史混戰中身亡,奧斯卡隨後也重傷而死,這對好不容易才結合的戀人,為正義而捐軀。
而在凡爾賽宮的瑪莉皇後,身邊少了奧斯卡的真心提醒,再加上路易十六的放任,便把所有心思都花在她與菲爾遜的戀愛上,並以奢侈的服裝首飾取悅他,完全不顧人民。有心陷害瑪莉皇後的人,便以她的名義訂購大量的珠寶(事實上瑪莉皇後是無辜的),終於使人民積壓許久的憤怒爆發,再也無法信任瑪莉皇後及路易十六。瑪莉皇後跟路易十六帶著他們的孩子准備潛逃出法國,不幸在途中便被憤怒的人民發現行蹤,全家都被送上了斷頭台(據說當時瑪莉皇後一頭美麗的金發,因為死前的恐懼跟痛失愛子,瞬間變成滿頭白發)
法國大革命讓瑪莉皇後為她的行為付出代價,她與丈夫路易十六雙雙被送上了斷頭台,波旁王朝(Bourbon Dynasty)宣告終結,而痛失愛人的菲爾遜,因此變成了冷酷獨裁者,最後也死於瑞典人民手中。

熱點內容
修花圓藝圖片 發布:2025-05-25 19:45:06 瀏覽:200
春節應用插花 發布:2025-05-25 19:35:25 瀏覽:197
家庭養茶花 發布:2025-05-25 19:34:11 瀏覽:446
鍛造鐵藝花 發布:2025-05-25 19:34:06 瀏覽:639
湖南特色花卉 發布:2025-05-25 19:33:25 瀏覽:630
平價綠植 發布:2025-05-25 19:33:23 瀏覽:314
牡丹藍綉球 發布:2025-05-25 19:29:21 瀏覽:934
七夕閃祝福 發布:2025-05-25 19:27:39 瀏覽:443
蘭花盆小飛蟲 發布:2025-05-25 19:27:37 瀏覽:674
同海花卉 發布:2025-05-25 19:22:54 瀏覽: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