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牡丹中書郎

牡丹中書郎

發布時間: 2021-03-07 21:28:57

牡丹為什麼被稱為「國色天香」

國色天香一詞最早復就是形容牡丹花的制,後來才有了相容女子容貌的意思。
出處:
唐李浚《摭異記》中有載:唐太和年間,文宗皇帝李昂在程修已的陪同下, 賞花御花園。此時園中百花齊放,奼紫嫣紅,爭奇斗艷。文宗看到花王牡丹,便問程修已:「今京邑傳唱牡丹詩,誰為首?」程修已答到:「中書舍人李正封有詩道:『國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文宗聽罷,贊嘆不已。

⑵ 文言文翻譯

【原文】
西紅柿者,原野生於南美洲之秘魯,土人謂為「狼桃」,……為有毒也。
十六世紀,英人羅達拉里公爵游至,見其葉似牡丹,……花,喜不自禁,遂攜而歸。自是,西紅柿繁衍於異國。……為有毒,第觀賞而已。
至十八世紀,有畫家某——法人也。為其果色所惑,食之覺酸甜可口,然思及有毒雲雲,不免心驚肉跳,遂盛斂而……,俟死神,竟無恙。其事廣為流傳,西紅柿遂為果腹佳品。
【譯文】
西紅柿原來是在南美洲的秘魯野生的,當地人稱之為「狼桃」,……認為(它)有毒。
16世紀英國人羅達拉里公爵旅遊到(這里),發現它的葉子好像牡丹一樣,……花,情不自禁地喜歡上了,就帶回了英國。從這以後,西紅柿(就)在異國他鄉繁衍開了。……認為(它)有毒,(所以仍然沒有人敢吃它一口),只是(用來)觀賞而已。
帶了18世紀,有個畫家某某——(是)法國人。被它的果實的顏色所誘惑,吃了覺得酸甜可口,然而想到(它)有毒的種種說法,不免(嚇得)心驚肉跳,就穿戴好衣服躺下來……,等待死神(的降臨),(但是)最後沒有死掉。他的事跡(被)廣為流傳,西紅柿於是成為(人們)果腹充飢的佳品。

⑶ 唐代寫牡丹的詩

1、庭前芍葯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出裝唐代:劉禹錫《賞牡丹》

釋義:

庭院中的芍葯花艷麗雖艷麗,但格調不高;池面上的荷花明凈倒是明凈,卻缺少熱情。

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國色,到了開花的季節引得無數的人來欣賞,驚動了整個京城。

2、何人不愛牡丹花,占斷城中好物華。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嬌萬態破朝霞。——出自:唐代 徐凝《牡丹》

釋義:

有哪個人不喜歡牡丹花呢,盛開時獨佔了城中的美景。

莫不是洛水女神在那裡翩舞吧,千嬌萬態如同燦爛的朝霞飛騰。

3、錦幃初卷衛夫人,綉被猶堆越鄂君。

垂手亂翻雕玉佩,折腰爭舞鬱金裙。

石家蠟燭何曾剪,荀令香爐可待熏。

我是夢中傳彩筆,欲書花葉寄朝雲。——出自:唐代李商隱《牡丹》

釋義:

織錦的簾帷剛剛捲起,是美艷的衛夫人;絲綉的褥被還堆擁著,是俊秀的越鄂君。

既像在垂手而舞,雕玉佩飾正零亂翻動;又像在彎腰而舞,鬱金裙子正爭相迴旋。

它像石崇家的蠟燭,哪須常把燭芯剪去?它像荀令君的體膚,豈用香爐細細染熏?

我是詩人江淹,在夢中得到了那支彩筆,想把清麗的詞句,題在花葉上寄給朝雲。

(3)牡丹中書郎擴展閱讀

《牡丹》是唐代詩人李商隱創作的一首七律。此詩借詠牡丹抒發詩人對意中人的愛慕、相思之情,借絕色艷姝來比擬,以花寫人,並暗示意念中的情人如花似玉。

首聯結合典故描繪了一幅單株牡丹的特寫圖,頷聯展示牡丹隨風搖曳時的綽約豐姿,頸聯具體地描寫了牡丹的色香,尾聯反用夢中傳彩筆之典表明詩人心搖神盪的興奮激動之情。全詩構思巧妙,借物比人,又以人擬物,明寫牡丹,暗頌佳人,一實一虛,別具一格。

⑷ 關於牡丹的作文700字

春天,百花爭艷,繁花怒放,萬紫千紅紅爛漫。每年4月,牡丹那豐富的花容,絢麗的色彩,在百花叢中爭艷斗麗。牡丹,姿態優美;牡丹,玉笑珠香,冠絕群芳。中國人一向把牡丹看作是富貴吉祥、繁榮幸福的象徵。
牡丹是毛茛科落葉小灌木,高1-2米,根肉質,肥大。葉互生,三回三出復葉。花單生在枝頂,直徑10-20厘米,有單瓣,也有重瓣。牡丹又叫鹿韭、鼠姑、百兩金、富貴花、木芍葯,原產中國,分布於陝西、四川、河南、山東、江蘇等省,至今在秦嶺和陝北山區還有野生種牡丹。
牡丹花,色香都絕。五彩繽紛的色澤,有紅、黃、藍、白、粉墨、綠、紫,超越百花。即使花色同為紅花,有的如似丹,有的像火,有的卻似紅瑪瑙那樣晶瑩;同為白花,有的似冰,有的若銀,有的宛如白玉。花香沁人肺腑,令人陶醉。牡丹被譽為「花中之王」。
漢代,牡丹的根皮叫丹皮,是名貴的葯材,有清熱涼血、散瘀的功效。《神農本草經》中就說到過丹皮。因為,知道牡丹可葯用,要有一個過程,由此可推想出,人們認識牡丹,一定在秦漢以前。從南北朝起,牡丹已成為名貴的觀賞花卉。《海記》中說,隋煬帝闢地100千米為西苑,要全國各地進貢奇花異卉,各地送去的花卉中就有牡丹。
唐代,牡丹成為皇宮珍貴的花卉,在驪山專門開辟了牡丹園。唐明皇李隆基和楊貴妃曾在牡丹花下歡宴,李白奉詔進宮,揮筆寫下了名句:「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中書舍人詠牡丹詩,其中「國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之句,當時唐明皇聽了,大加贊賞,並叫貴妃在妝鏡台前喝一紫金盞酒,表現詩中描寫的意境,牡丹從此贏得了「國色天香」的美譽。
當年首都長安,每到暮春,觀看牡丹的人「車馬若狂」,人山人海,摩肩接踵。白居易曾有詩描述了當年的盛況:「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詩人劉禹錫也說:「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北宋時的洛陽,種牡丹,賞牡丹,蔚然成風,真是「洛陽牡丹甲天下」,「春城無處不飛花」。洛陽家家戶戶都種牡丹,它與揚州芍葯齊名,並稱「天下第一」。「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詩人歐陽修不僅寫下了這種盛況,還著有《洛陽牡丹記)等,曾游遍城中10多個花園,對姚家的千葉黃牡丹和魏家的千葉肉紅色牡丹特別推崇。姚黃被譽為花王,魏紫被譽為花後,「姚魏從來洛下奇,千金不惜買繁華」,說的就是它倆轟動當年京華的事。南宋時,四川彭州牡丹曾一度取代洛陽,甲於天下。
明代,亳州(今安徽亳縣)的牡丹風行一時,以後曹州(今山東菏澤)的牡丹崛起,被稱為「牡丹之鄉」。
現在,牡丹品種中著名的有淡鵝黃、錦袍紅、萬中紫、鳳尾白等,更為罕見的是雙色花。

⑸ 有關牡丹的完整的詩有哪些

張抗抗:牡丹的拒絕
http://www.iwenzi.cn/?action-viewnews-itemid-2512

***

1)洛陽牡丹圖(宋•歐陽修)

洛陽地脈花最宜 牡丹尤為天下奇
我昔所記數十種 於今十年半忘之
開圖若見故人面 其間數種昔未窺
客言近歲花特異 往往變出呈新枝
洛人驚誇立名字 買種不復論家資
比新較舊難優劣 爭先檀價各一時
當時絕品可數者 魏紅窈窕姚黃肥
壽安細葉開尚少 硃砂玉版人未知
傳聞千葉昔未有 只從左紫名初馳
四十年間花百變 最後最好潛溪緋
今花雖新我未識 未信與舊誰妍媸
當時所見己雲絕 豈有更好此可疑
古稱天下無正色 似恐世好隨時移
鞓紅鶴翎豈不美 斂色如避新來姬
何況遠說蘇與賀 有類後世誇嬙施
造化無情疑一概 偏此著意何其私
又疑人心愈巧偽 天欲鬥巧窮精微
不然元化朴散久 豈特近歲尤澆漓
爭新斗麗若不已 更後百載知何為
但令新花日愈好 惟有我老年年衰

歐陽修(1007~1072)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吉州永豐(今屬江西)人。歐陽修自稱廬陵人,因為吉州原屬廬陵郡。

2)唐•白居易

牡丹芳•美天子憂農也

牡丹芳 牡丹芳 黃金蕊綻紅玉房
千片赤英霞爛爛 百枝絳點燈煌煌
照地初開錦綉段 當風不結蘭麝囊
仙人琪樹白無色 王母桃花小不香
宿露輕盈泛紫艷 朝陽照耀生紅光
紅紫二色間深淺 向背萬態隨低昂
映葉多情隱羞面 卧叢無力含醉妝
低嬌笑容疑掩口 凝思怨人如斷腸
穠姿貴彩信奇絕 雜卉亂花無比方
石竹金錢何細碎 芙蓉芍葯苦尋常
遂使王公與卿士 游花冠蓋日相望
庳車軟輿貴公主 香衫細馬豪家郎
衛公宅靜閉東院 西明寺深開北廊
戲蝶雙舞看人久 殘鶯一聲春日長
共愁日照芳難駐 仍張帷幕垂陰涼
花開花落二十日 一城之人皆若狂
三代以還文勝質 人心重華不重實
重華直至牡丹芳 其來有漸非今日
元和天子憂農桑 恤下動天天降祥
去歲嘉禾生九穗 田中寂寞無人至
今年瑞麥分兩歧 君心獨喜無人知
無人知 可嘆息 我願暫求造化力
減卻牡丹妖艷色 少回卿士愛花心
同似吾君憂稼穡

秦中吟

帝城春欲暮 喧喧車馬度
共道牡丹時 相隨買花去
貴賤無常價 酬直看花數
灼灼百朵紅 戔戔五束素
上張幄幕庇 旁織巴籬護
水灑復泥封 移來色如故
有一田舍翁 偶來買花處
低頭獨長嘆 此嘆無人喻
一叢深色花 十戶中人賦

白居易(772~846),唐代詩人。字樂天,號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祖籍太原(今屬山西),曾祖父白溫遷居下邽(今陝西渭南),遂為下邽人。晚年官太子少傅,謚號「文」,世稱白傅、白文公。

3)賞牡丹(唐•劉禹錫)

庭前芍葯妖無格
池上芙蕖凈少情
惟有牡丹真國色
花開時節動京城

劉禹錫(772~842),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夢得。洛陽(今屬河南)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縣)。他是匈奴族後裔,七世祖劉亮隨魏孝文帝遷洛陽,始改漢姓。父劉緒因避安史之亂,舉族東遷,寓居嘉興(今屬浙江)。

4)唐•徐夤

牡丹花二首

其一

看遍花無勝此花 剪雲披雪蘸丹砂
開當青律二三月 破卻長安千萬家
天縱穠華刳鄙吝 春教妖艷毒豪奢
不隨寒令同時放 倍種雙松與辟邪

其二

萬萬花中第一流 淺霞輕染嫩銀甌
能狂綺陌千金子 也惑朱門萬戶侯
朝日照開攜酒看 暮風吹落繞欄收
詩書滿架塵埃撲 盡日無人略舉頭

和僕射二十四丈牡丹八韻

帝王城裡看 無故亦無新
忍摘都緣借 移栽未有因
光陰嫌太促 開落一何頻
羞殺登牆女 饒將解佩人
蕊堪靈鳳啄 香許白龍親
素練籠霞曉 紅妝帶臉春
莫辭終夕醉 易老少年身
買取歸天上 寧教逐世塵

尚書座上賦牡丹花得輕字韻 其花自越中移植

流蘇凝作瑞華精 仙閣開時麗日晴
霜月冷銷銀燭焰 寶甌圓印彩雲英
嬌含嫩臉春妝薄 紅蘸香綃艷色輕
早晚有人天上去 寄他將贈董雙成

依韻和尚書再贈牡丹花

爛銀基地薄紅妝 羞殺千花百卉芳
紫陌昔曾游寺看 朱門今在繞欄望
龍分夜雨資嬌態 天與春風發好香
多著黃金何處買 輕橈挑過鏡湖光

郡庭惜牡丹

腸斷東風落牡丹 為祥為瑞久留難
青春不駐堪垂淚 紅艷已空猶倚欄
積蘚下銷香蕊盡 晴陽高照露華干
明年萬葉千枝長 倍發芳菲借客看

追和白舍人詠白牡丹

蓓蕾抽開素練囊 瓊葩薰出白龍香
裁分楚女朝雲片 剪破姮娥夜月光
雪句豈須征柳絮 粉腮應恨帖梅妝
檻邊幾笑東籬菊 冷折金風待降霜

憶牡丹

綠樹多和雪霰栽 長安一別十年來
王侯買得價偏重 桃李落殘花始開
宋玉鄰邊腮正嫩 文君機上錦初裁
滄洲春暮空腸斷 畫看猶將勸酒杯

惜牡丹

今日狂風揭錦筵 預愁吹落夕陽天
閑看紅艷只須醉 謾惜黃金豈是賢
南國好偷誇粉黛 漢宮宜摘贈神仙
良時雖作鶯花主 白馬王孫恰少年

徐夤(一作「寅」),字昭夢,生卒年不詳,莆田城郊延壽村人。唐乾寧元年(894)進士,授秘書省正字。後梁時回閩中,一度應聘為閩王王審知的掌書記,後歸隱延壽溪。他長於辭賦,工於律詩,文名遠播,但有喜歡堆砌詞藻的癖好,時人號為「錦綉堆」。徐夤與黃滔齊名,他兩人堪稱閩中文壇的「雙子星座」。徐夤生前詩文結為《探龍》《釣磯》2集。

5)扇上畫牡丹(唐•羅隱)

為愛紅芳滿砌階 教人扇上畫將來
葉隨彩筆參差長 花逐輕風次第開
閑掛幾曾停蛺蝶 頻搖不怕落莓苔
根生無地如仙桂 疑是姮娥月里栽

羅隱,字昭諫,餘杭人,本名橫,十上不中第,遂更名。從事湖南淮潤,無所合,久之,歸投錢鏐。累官錢塘令、鎮海軍掌書記、節度判官、鹽鐵發運副使、著作佐郎,奏授司勛郎。朱全忠以諫議大夫召,不行。魏博羅紹威推為叔父,表薦給事中。年七十七卒。隱少聰敏,既不得志,其詩以風刺為主。有《歌詩集》十四卷,《甲乙集》三卷,《外集》一卷,今編詩十一卷。

6)唐•孫魴

牡丹

意態天生異 轉看看轉新
百花休放艷 三月始為春
蝶死難離檻 鶯狂不避人
其如豪貴地 清醒復何因

主人司空後亭牡丹

佳卉挺芳辰 夭容乃絕倫
望開從隔歲 愁過即無春
體物真英氣 余花似庶人
蜂攢知眷戀 鳥語亦殷勤
況在豪華地 寧同里巷塵
酷憐應喪德 多賞奈怡神
忌穢栽時土 嘗甜折處津
繞行那識倦 圍坐豈辭頻
入夢殊巫峽 臨池勝洛濱
樂喧絲雜竹 露漬卯連寅
飲興尤思滿 吟情自合新
怕風惟怯夜 憂雨不經旬
欄檻為良援 亭台是四鄰
雖非能伐性 爭免礙還淳
斗艷何慚蜀 矜繁未讓秦
私心期一日 許近看逡巡。

看牡丹二首

其一

莫將紅粉比穠華 紅粉那堪比此花
隔院聞香誰不惜 出欄呈艷自應誇
北方有態須傾國 西子能言亦喪家
輸我一枝和曉露 真珠簾外向人斜

其二

看花長到牡丹月 萬事全忘自不知
風促乍開方可惜 雨淋將謝可堪悲
閑年對坐渾成偶 醉後拋眠恐負伊
也擬便休還改過 迢迢爭奈一年期

題未開牡丹

青苞雖小葉雖疏 貴氣高情便有餘
渾未盛時猶若此 算應開日合何如
尋芳蝶已棲丹檻 襯落苔先染石渠
無限風光言不得 一心留在暮春初

主人司空見和未開牡丹輒卻奉和

把筆臨芳不自怡 首征章句促妖期
已驚常調言多鄙 遽捧高吟愧可知
絕代貞名應愈重 千金方笑更難移
狂歌狂醉猶堪羨 大拙當時是老時

又題牡丹上主人司空

一年芳勝一年芳 愛重賢侯意異常
手辟紅房看闊狹 自張青幄蓋馨香
白疑美玉無多潤 紫覺靈芝不是祥
只恐夢征他日去 又須疑向鳳池傍

牡丹落後有作

未發先愁有一朝 如今零落更魂銷
青叢別後無多色 紅線穿來已半焦
蓄恨綺羅猶眷眷 薄情蜂蝶去飄飄
明年雖道還期在 爭奈憑欄乍寂寥

孫魴,字伯魚,南昌人。從鄭谷為詩,頗得鄭體。事吳為宗正郎,與沈彬、李建勛友善。集三卷,今存詩七首。

7)唐•李商隱

牡丹

綿幃初卷衛夫人 綉被猶堆越鄂君
垂手亂翻雕玉佩 折腰爭舞鬱金裙
石家蠟燭何曾剪 荀令香爐可待熏
我是夢中傳彩筆 欲書花葉寄朝雲

回中牡丹為雨所敗二首

其一

下苑他年未可追 西州今日忽相期
水亭暮雨寒猶在 羅薦春香暖不知
舞蝶殷勤收落蕊 佳人惆悵卧遙幃
章台街里芳菲伴 且問宮腰捐幾枝

其二

浪笑榴花不及春 先期零落更悉人
玉盤迸淚傷心數 錦瑟驚弦破夢頻
萬里重陰非舊圃 一年生意屬流塵
前溪舞罷君回顧 並覺今朝粉態新

李商隱(約813年—約858年),唐代詩人,字義山,號玉溪生,唐懷州河內(今河南泌陽)人。開成進士,曾任縣尉、秘書郎和東川節度使判官等職。李商隱出身孤貧,後來因婚姻問題捲入當時的牛李黨爭,倍受排擠,潦倒終身。這種「匡國無門」的遭遇,使李商隱寫出許多反映民生疾苦,揭露和批判當時藩鎮割據、宦官擅權和上層統治集團的腐朽糜爛的黑暗政治的詩篇。他的詠史詩多托古以斥時政;無題詩也有所寄寓,至其實義;愛情詩深情動人。擅長律絕,富於文采,構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獨特風格。然用典多,意旨隱晦。李商隱的散文也文采華美,風格獨特;駢文婉約雅緻,蜚聲於晚唐文壇。

8)牛尊師宅看牡丹(唐•段成式)

洞里仙春日更長
翠叢風翦紫霞芳
若為蕭史通家客
情願扛壺入醉鄉

怯酒贈周繇(一作答周為憲看牡丹)

大白東西飛正狂
新芻石凍雜梅香
詩中反語常迴避
尤怯花前喚索郎

段成式(約803~863年),唐代文學家。字柯古,臨淄人。系唐朝開國功臣段志玄裔孫。官至太常少卿,博聞強記,能詩善文,在文壇上與李商隱、溫庭筠齊名。因三人均排行十六,故時人號其詩為「三十六體」。一生著述甚多,有《酉陽雜俎》20卷、《續雜俎》10卷、《盧陵官下記》20卷、《漢上題襟集》3卷、《鳩異》1卷、《錦里新聞》2卷、《破虱錄》1卷、《諾臬記》1卷。其《酉陽雜俎》為唐人筆記中著名作品,被後世譽為「小說之翹楚」。其所著詩詞,《全唐詩詞》和《全唐詩》中,收錄30多首;其所著文,《全唐文》中,收錄11篇。清人輯有《段成式集》。

9)紅白牡丹(唐•吳融)

不必繁弦不必歌 靜中相對更情多
殷鮮一半霞分綺 潔澈旁邊月颭波
看久願成庄叟夢 惜留須倩魯陽戈
重來應共今來別 風墮香殘襯綠莎

吳融,字子華,越州山陰人。龍紀初,及進士第。韋昭度討蜀,表掌書記,累遷侍御史,去官依荊南成汭。久之,召為左補闕,拜中書舍人。昭宗反正,造次草詔,無不稱旨,進戶部侍郎。鳳翔劫遷,融不克從,去客閿鄉,俄召還翰林,遷承旨卒。有《唐英集》三卷,今編詩四卷。

10)雨中看牡丹(唐•竇梁賓)

東風未放曉泥干
紅葯花開不奈寒
待得天晴花已老
不如攜手雨中看

竇梁賓,夷門人,盧東表侍兒也。詩二首。

11)夜看牡丹(唐•溫庭筠)

高低深淺一闌紅
把火殷勤繞露叢
希逸近來成懶病
不能容易向春風

牡丹二首

輕陰隔翠幃 宿雨泣晴暉
醉後佳期在 歌餘舊意非
蝶繁經粉住 蜂重抱香歸
莫惜薰爐夜 因風到舞衣

水漾晴紅壓疊波 曉來金粉覆庭莎
裁成艷思偏應巧 分得春光最數多
欲綻似含雙靨笑 正繁疑有一聲歌
華堂客散簾垂地 想憑闌干斂翠蛾

溫庭筠(812—870)晚唐著名詞人,文學家,並州祁縣(現屬山西太原)人原名岐,字飛卿,曾自稱為杜陵遊客,與李商隱齊名,世稱「溫李」,兩《唐書》均有他的傳記。溫庭筠的藝術成就遠在晚唐其他詞人之上,開「花間詞」派香艷之風,其詩辭藻華麗,有《溫庭筠詩集》,《金奩集》,現存詞70餘首。

12)薛能

牡丹四首

其一

異色稟陶甄 常疑主者偏
眾芳殊不類 一笑獨奢妍
顆折羞含懶 叢虛隱陷圓
亞心堆勝被 美色艷於蓮
品格如寒食 精光似少年
種堪收子子 價合易賢賢
迥秀應無妒 奇香稱有仙
深陰宜映幕 富貴助開筵
蜀水爭能染 巫山未可憐
數難忘次第 立困戀傍邊
逐日愁風雨 和星祝夜天
且從留盡賞 離此便歸田
萬朵照初筵 狂游憶少年
曉光如曲水 顏色似西川
白向庚辛受 朱從造化研
眾開成伴侶 相笑極神仙
見焰寧勞火 聞香不帶煙
自高輕月桂 非偶賤池蓮
影接雕盤動 叢遭惡草偏
招歡憂事阻 就卧覺情牽
四面宜綈錦 當頭稱管弦
泊來鶯定憶 粉擾蝶何顛
蘇息承朝露 滋榮仰霽天
壓欄多盡好 敵國貴宜然
未落須迷醉 因茲任病纏
人誰知極物 空負感麟篇

其二

去年零落暮春時
淚濕紅箋怨別離
常恐便隨巫峽散
何因重有武陵期

其三

傳情每向馨香得
不語還應彼此知
欲就欄邊安枕席
夜深閑共說相思

其四

牡丹愁為牡丹飢 自惜多情慾瘦羸
濃艷冷香初蓋後 好風乾雨正開時
吟蜂遍坐無閑蕊 醉客曾偷有折枝
京國別來誰占玩 此花光景屬吾詩

薛能,字太拙,汾州人,登會昌六年進士第。大中末,書判中選,補盩厔尉。李福鎮滑,表署觀察判官,歷御史、都官刑部員外郎。福徙西蜀,奏以自副。咸通中,攝嘉州刺史,遷主客、度支、刑部郎中,權知京兆尹事,授工部尚書,節度徐州,徙忠武。廣明元年,徐軍戍溵水,經許,能以舊軍,館之城中。軍懼見襲,大將周岌乘眾疑逐能,自稱留後,因屠其家。能僻於詩,日賦一章,有集十卷,今編詩四卷。

14)題所賃宅牡丹花(唐•王建)

賃宅得花饒 初開恐是妖
粉光深紫膩 肉色退紅嬌
且願風留著 惟愁日炙焦
可憐零落蕊 收取作香燒

王建(約767-約831)唐詩人。字仲初,潁川(今河南許昌)人。家貧,「從軍走馬十三年」,居鄉則「終日憂衣食」,四十歲以後,「白發初為吏」,沉淪於下僚,任縣丞、司馬之類,世稱王司馬。他寫了大量的樂府,同情百姓疾苦,與張籍齊名。又寫過宮詞百首,在傳統的宮怨之外,還廣泛地描繪宮中風物,是研究唐代宮廷生活的重要材料。

15)唐•唐彥謙

牡丹

青帝於君事分偏
穠堆浮艷倚朱門
雖然佔得笙歌地
將甚酬他雨露恩

牡丹

顏色無因饒錦綉
馨香惟解掩蘭蓀
那堪更被煙蒙蔽
南國西施泣斷魂

牡丹

真宰多情巧思新 固將能事送殘春
為雲為雨徒虛語 傾國傾城不在人
開日綺霞應失色 落時青帝合傷神
嫦娥婺女曾相送 留下鴉黃作蕊塵

唐彥謙,字茂業,並州人。咸通時,舉進士十餘年不第。乾符末,攜家避地漢南。中和中,王重榮鎮河中,辟為從事。光啟末,貶漢中掾曹。楊守亮鎮興元,署為判官,累官至副使,閬、壁、絳三州刺史。彥謙博學多藝,文詞壯麗,至於書畫音樂,無不出於輩流,號鹿門先生。集三卷,今編詩二卷。

16)題開元寺牡丹(唐•徐凝)

此花南地知難種 慚愧僧閑用意栽
海燕解憐頻睥睨 胡蜂未識更徘徊
虛生芍葯徒勞妒 羞殺玫瑰不敢開
惟有數苞紅萼在 含芳只待舍人來

牡丹

何人不愛牡丹花
占斷城中好物華
疑是洛川神女作
千嬌萬態破朝霞

徐凝(約公元八一三年前後在世)字不詳,睦州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憲宗元和中前後在世。與施肩吾同里,日共吟詠。嘗於杭州開元寺題牡丹詩,為白居易所賞,元稹亦為獎掖,詩名遂振於元和間。至長安,不善干謁,僅游韓愈之門,竟不成名。將歸,以詩辭韓愈,有「欲別朱門淚先盡,白頭遊子白身歸」之句。遂歸里,優悠詩酒以終。(唐詩紀事引郡閣雅談雲:「官至侍郎」,與此全不同。此依唐才子傳)凝所作詩,全唐詩錄存一卷。

17)和王郎中召看牡丹(唐•姚合)

葩疊萼相重 燒欄復照空
妍姿朝景里 醉艷晚煙中
乍怪霞臨砌 還疑燭出籠
繞行驚地赤 移坐覺衣紅
殷麗開繁朵 香濃發幾叢
裁綃樣豈似 染茜色寧同
嫩畏人看損 鮮愁日炙融
嬋娟涵宿露 爛熳抵春風
縱賞襟情合 閑吟景思通
客來歸盡懶 鶯戀語無窮
萬物珍那比 千金買不充
如今難更有 縱有在仙宮

姚合,陝州硤石人,宰相崇曾孫,登元和進士第,授武功主簿,調富平、萬年尉。寶歷中監察御史、戶部員外郎,出荊、杭州刺史,後為給事中、陝虢觀察使。開成末,終秘書監。與馬戴、費冠卿、殷堯藩、張籍游,李頻師之。合詩名重於時,人稱姚武功雲。詩七卷。

18)題南平後園牡丹(唐•齊己)

暖披煙艷照西園 翠幄朱欄護列仙
玉帳笙歌留盡日 瑤台伴侶待歸天
香多覺受風光剩 紅重知含雨露偏
上客分明記開處 明年開更勝今年

齊已(約860-940)俗姓胡,名得生,字邇溈,晚年自號衡岳沙門。唐益陽人。家境貧寒,父母早逝,七歲即替大溈山寺放牛。性穎悟,常於牛背作小詩,寺僧以為奇,勸其出家。先居大溈山同慶寺,後棲衡山東林。酷愛山水名勝,遍游終南、華山和江南各地。以詩名於時,留下大量詩作,門人輯為《白蓮集》十卷,得八百十篇;又輯《白蓮編外集》十卷和詩論《風騷指格》一卷。

19)看牡丹贈段成式(柯古前看吝酒)(唐•周繇)

金蕊霞英疊彩香
初疑少女出蘭房
逡巡又是一年別
寄語集仙呼索郎

周繇(約公元八六七年前後在世),字為憲,池州人,咸通十二年登第,調建德令,辟襄陽徐商幕府,檢校御史中丞。詩一卷。

20)趙侍郎看紅白牡丹 因寄揚狀頭贊圖(唐•殷文圭)

趙侍郎看紅白牡丹因寄楊狀頭贊圖

遲開都為讓群芳 貴地栽成對玉堂
紅艷裊煙疑欲語 素華映月只聞香
剪裁偏得東風意 淡薄似矜西子妝
雅稱花中為首冠 年年長占斷春光

殷文圭,字表儒,池州青陽人也。干寧五年禮部侍郎裴贄下進士。

21)赴東都別牡丹(唐•令狐楚)

十年不見小庭花
紫萼臨開又別家
上馬出門回首望
何時更得到京華

令狐楚,字殼士,宜州華原人。貞元七年及第,由太原掌書記至判官。德宗好文,每省太原奏,必能辨楚所為,數稱之,召授右拾遺。憲宗時,累擢職方員外郎、知制誥。皇甫鎛薦為翰林學士,進中書舍人,出為華州刺史。鎛既相,復薦楚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穆宗即位,進門下侍郎,尋出為宣歙觀察使,貶衡州刺史,再徙太子賓客,分司東都。長慶二年,擢陝虢觀察使。敬宗立,拜楚為河南尹,遷宣武節度使,入為戶部尚書,俄拜東都留守,徙天平節度使,召為吏部尚書,檢校尚書右僕射,進拜左僕射、彭陽郡公。開成元年,上疏辭位,拜山南西道節度使。卒贈司空,謚曰文。集一百三十卷,歌詩一卷,今編詩一卷。

⑹ 歷史典故成語故事(要簡短的50字左右最好) 謝謝哈 有點急

1.不可救葯
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凡伯不但有詩才,而且善於治理國事。後來,他在周厲王身邊輔佐朝政。可是,周厲王飛橫跋扈,枉法斷事。奸臣則百般謅媚討好。凡伯直言相勸,列數朝政弊端,奸臣卻在周厲王耳邊說他的壞話。周厲王對凡伯十分厭煩,從此,奸臣出入宮廷,不把凡伯放在眼裡。凡伯十分憤慨,寫了一首詩,後來收入《詩經》。詩中抨擊奸臣說:「作惡多端,不可救葯!」
2.一衣帶水
南北朝的時候,北方的北周和南方的陳國以長江為界。
北周的宰相楊堅,廢了周靜帝,自己當皇帝,建立了隋朝。
他決心要滅掉陳國,曾說:「我是全國老百姓的父母,難道能因為有一條像衣帶那樣窄的長江隔著,就看著南方百姓受苦而不拯救他們嗎? 後來人們就用「一衣帶水」來比喻只隔了一條狹窄水域的,靠得非常近的兩地。
3.專心致志
從前有一個下棋能手名叫秋,他的棋藝非常高超。
秋有兩個學生,一起跟他學習下棋,其中一個學生非常專心集中精力跟老師學習。另一個卻不這樣,他認為學下棋很容易,用不著認真。老師講解的時候,他雖然坐在那裡,眼睛也好像在看著棋子可心裡卻想著:「要是現在到野外射下一隻鴻雁,美餐一頓該多好。」因為他總是胡思亂想心不在焉,老師的講解一點也沒聽進去。 結果,雖然兩個學生同是一個名師傳授,但是,一個進步很快,成了棋藝高強的名手,另一個卻沒學到一點本事。
4、專心致志
從前有一個下棋能手名叫秋,他的棋藝非常高超。
秋有兩個學生,一起跟他學習下棋,其中一個學生非常專心集中精力跟老師學習。另一個卻不這樣,他認為學下棋很容易,用不著認真。老師講解的時候,他雖然坐在那裡,眼睛也好像在看著棋子可心裡卻想著:「要是現在到野外射下一隻鴻雁,美餐一頓該多好。」因為他總是胡思亂想心不在焉,老師的講解一點也沒聽進去。
結果,雖然兩個學生同是一個名師傳授,但是,一個進步很快,成了棋藝高強的名手,另一個卻沒學到一點本事。

5、疑鄰盜斧
從前有個鄉下人,丟了一把斧子。他以為是鄰居家的兒子偷去了,於是處處注意那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越看越覺得那人像是盜斧的賊。後來,丟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來是前幾天他上山砍柴時,一時疏忽失落在山谷里。找到斧子後,他又碰見了鄰居的兒子,再留心看看他,怎麼也不像賊了。
疑鄰盜斧:不注重事實根據,對人、對事胡亂猜疑。

6、揠苗助長

春秋時期,宋國有一個農夫,他總是嫌田裡的莊稼長得太慢,今天去瞧瞧,明天去看看,覺得禾苗好像總沒有長高。他心想:有什麼辦法能使它們長得高些快些呢?
有一天,他來到田裡,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一大片禾苗,一棵一棵地拔真費了不少的力氣,等他拔完了禾苗,已經累得筋疲力盡了,可是他心裡卻很高興。回到家裡還誇口說:「今天可把我累壞了,我幫助禾苗長高了好幾寸!」他兒子聽了,趕忙跑到田裡去看,發現田裡的禾苗全都已經枯死了

7、勞苦功高

秦朝末年,劉邦率軍攻佔秦都咸陽後駐守函谷關,項羽聽說劉邦攻佔咸陽,就氣急敗壞在鴻門擺宴席請劉邦。席間項庄舞劍助興想借機殺劉邦。樊噲趕緊拔劍上前對項羽說:「沛公恭候大王的到來,沒有封侯,你卻要殺如此勞苦功高的人?」

⑺ 牡丹為什麼被稱為「國色天香」

唐代,牡丹首先受到皇帝的青睞。

高宗皇帝曾召聚群臣宴賞雙頭牡丹專。武則天亦下命令將屬西河精舍的牡丹佳品移植內廷。

開元中,皇宮內興慶池東沉香亭前牡丹盛開,玄宗李隆基與楊貴妃乘夜遊賞,詔來翰林學士李白命賦詩助興,李白即以牡丹喻貴妃,遂成「雲想衣裳花想容」「一枝紅艷露凝香」「名花傾國兩相歡」《清平調》辭三章,極是膾炙人口。

太和、開成間,唐文宗特地打聽京城傳唱的牡丹詩中,誰者第一?得到的回答是,中書舍人李正封,句有「國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文宗聞之嗟賞移時。

從此,牡丹有「國色天香」的美譽。

⑻ "檀郎原是紫薇郎"是什麼意思

晉代潘安,儀容秀美,他小名是檀奴。後來人們用「檀郎」作為女子心上人的代稱。
李賀《牡丹種曲》:「檀郎謝女眠何處,樓台月照燕夜語。」
不愛濃妝愛淡妝,天然風韻壓群芳,果然我見猶憐汝,爭怪檀郎興欲狂。(《家》第九章)
「檀郎」也是情人間男子對自己的自稱
李煜 《一斛珠》中描寫自己嬌妻娥皇時寫道:「爛嚼紅茸,笑向檀郎唾。」(她嚼懶了紅繩,笑著向我吐了過來)

紫微,古代天文學中指紫微星垣,自漢代起用來比喻人世間的帝王居處,即指皇宮。唐代,中書省設在皇宮內,是國家最高的政務中樞,故「開元元年,中書省回紫微省,中書令日紫微令。」
碰巧,紫薇花名與「紫微」音同,字形近同,僅於「微」上多一草頭,加之紫薇花所具有的獨特魅力,於是紫微省名立後,紫薇花遂被移植省中。過了幾年,紫微名被廢棄,復稱中書省,但紫薇花卻早已在宮中紮下了根。
中書省易名紫微省,中書令易名紫微令,雖時間不長,卻成為歷史掌故,以致後來凡任職中書省的,皆喜「紫微」稱之。唐代詩人杜牧當過中書舍人,人稱「杜紫薇」,南宋詩人呂本中亦當過中書舍人,他的詩話著作就題為《紫微詩話》。大詩人白居易也任過中書郎,並寫有紫薇詩:「絲綸閣下文章靜,鍾鼓樓中刻漏長;獨坐黃昏誰是伴?紫薇花對紫微郎!」

我覺得這句直譯就是心上人原來是中書郎..當然我們可以引申理解為心上人原來是大官..

⑼ 成語故事:

1
故事大意:
而且你就不曾聽說過那燕國壽陵的小子到趙國的邯鄲去學習走步之事專嗎?未能學會趙屬國的本事,又丟掉了他原來的本領,最後只得爬著回去了。

成語:
邯鄲學步

含義:
不要盲目學習別人的東西

2
意思:
春秋時代,楚國有一個商人,專門賣珠寶的,有一次他到齊國去兜售珠寶,為了生意好,珠寶暢銷起見,特地用名貴的木料,造成許多小盒子,把盒子雕刻裝飾得非常精緻美觀,使盒子會發出一種香味,然後把珠寶裝在盒子裡面。 有一個鄭國人,看見裝寶珠的盒子既精緻又美觀,問明了價錢後,就買了一個,打開盒子,把裡面的寶物拿出來,退還給珠寶商。從這里可以看出,善於賣盒子的人,不一定可以被稱為善於賣珍珠。

成語:
買櫝還珠

含義:
作任何事要取捨得當,不要主次顛倒,不知輕重

⑽ 畫牡丹好的畫家有哪些

上聯水漫長堤魚戲柳;下聯怎麼對?

上聯:仄仄平平平仄仄;下聯版:平平仄仄仄平平。

【詩詞欣賞】

望洞庭

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合,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

熱點內容
早春櫻花特徵 發布:2025-09-24 10:41:20 瀏覽:404
如何鐵絲插花 發布:2025-09-24 10:41:11 瀏覽:634
梅花御守 發布:2025-09-24 10:31:35 瀏覽:169
薄荷盆栽土 發布:2025-09-24 10:27:49 瀏覽:905
蘇醒玫瑰的花語 發布:2025-09-24 10:08:13 瀏覽:397
牡丹花代表什麼含義 發布:2025-09-24 10:00:03 瀏覽:118
北歐風綠植畫 發布:2025-09-24 09:51:11 瀏覽:800
庭院花卉欄 發布:2025-09-24 09:16:12 瀏覽:343
玫瑰色漸變 發布:2025-09-24 09:16:09 瀏覽:683
衍紙玫瑰花的做法 發布:2025-09-24 09:15:22 瀏覽: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