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單雯牡丹亭

單雯牡丹亭

發布時間: 2021-03-06 10:16:10

1. 87版紅樓夢第10集末《牡丹亭·游園·皂羅袍》是誰唱的

第三段是杜麗娘游園之後的感嘆,詞牌是《皂羅袍》和《好姐姐》,唱腔是「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朝飛暮卷,雲霞翠軒,雨絲風片,煙波畫船,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遍青山啼紅了杜鵑,荼縻外煙絲醉軟,牡丹雖好,他春歸怎占的先!閑疑眄,生生燕語明如翦,嚦嚦鶯聲溜的圓。」杜麗娘在婢女春香慫恿下,背父游園,才第一次看到大自然這美不勝收的春天,「原來奼紫嫣紅開遍,」可是如此美景,卻沒有一個優雅的環境相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杜麗娘不由得聯想到了自己的美貌只是面對古板的教書先生和令人窒息的書齋,青春正在悄然逝去,自然的天性受到禁錮,此時是大好春將她內心深藏的活力喚醒,自己身心的美和大自然的美產生了強烈的共鳴,不由生出惜春的感嘆:「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謝靈運說「天下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四者難並」,而在這里也表達了杜麗娘的無奈,成為了千古絕句。(混唱腔前奏)後幾句看似寫景:雲霞雨絲,煙波畫船,鶯歌燕語,青山杜鵑,好一幅秀麗清新的江南風光圖。「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又表達自我心聲。「錦屏人」指自己,感到春光太隨意地流逝,毫不憐惜,我這深閨女子也過份辜負了美好的春光啊,「牡丹雖好,他春歸怎占的先!」是句雙關語,借牡丹自比,抒發遲遲不被人知的感慨。)

2. 您好!《瑰寶唱片.崑曲》、單雯《如花美眷——<牡丹亭>經典選段》CD轉錄的音頻,您能傳給我一份嗎

這兩個音頻我沒有,但我有《崑曲長生殿》《崑曲六百年》《青春版牡丹亭》的視頻,和《幽蘭雅韻-崑曲名家名段》、《崑曲-牡丹亭》(不知表演者是誰)的音頻。如果你需要這些我可以傳給你。

3. 2016單雯何時演出牡丹亭

今天下午南京博物院剛演過四折戲

4. 單雯 牡丹亭 下載 崑曲

http://so.tudou.com/isearch/%E5%8D%95%E9%9B%AF/

5. 誰唱《牡丹亭》唱的最好

老年人的話可以聽張繼青的版本,還有石小梅,孔愛萍等的

6. 求人解析一下牡丹亭 離魂 集賢賓唱段含義

此段唱詞乃是麗娘臨死前的一段心情剖白 因當時乃中秋之夜 意欲開窗睹月 卻不料下起雨來內
這段唱詞較容為直白 無甚典故 唯一的是竊葯嫦娥 想必閣下幼時已聽過吧
冰蟾 玉杵皆是月亮的代稱
主題意思還是思念夢梅而不得
領會即可
注意的事項 唱腔上我無能為力 在下並不是梨園行內人 只是愛好而已
把握感覺 如訴如泣 悲戚 這樣可好些吧
不過這樣的有血有肉的唱詞 縱使鐵石心腸之人 念上幾遍 亦會淚凝於睫吧
建議閣下多聽
個人偏愛張繼青老師 朴實無華 大氣渾然
新秀單雯的著實不錯
一些愚見 見笑

7. 單雯的人物爭議

看到了單雯的戲。從《尋夢》到《離魂》。江蘇省昆劇院《牡丹亭》的第二本。
之前有許多人問過我,有沒有看過單雯的戲?我說,沒有。「沒有?」無一例外的,總會迅速迎來這樣驚異的詰問。由此可知,單雯在南京曲友中的分量。
初冬的蘭苑,籠罩在一片薄暮下,顯得有些落寞冷清,劇場里,卻彌漫著一股溫暖的氣息。
一片空曠的舞台,幾聲輕點的鑼鼓,杜麗娘出場了。鵝黃的綉花帔,婀娜的碎步,半側著身子,從重重帷幔的一端迤邐飄來,眸子只是輕輕的一掃,那流轉而生動的眼波立刻就激活了全場的生機。
「最撩人春色是今年。少什麼低就高來粉畫垣,元來春心無處不飛懸。」一曲繾綣撩人的《懶畫眉》,從舞台上悠然而起,不著痕跡地傳遞到全場的每一個角落,如盪漾的三月春水,似飄拂的二月新柳,輕輕撩動著你的心尖,你心甘情願聽之任之,忍不住地趨之就之。
這個舞台是屬於單雯一個人的,也是屬於全場每個人的,因為,你早已不由自主地融入其中,沉浸,或嘆息。
單雯的美,在於她與生俱來的溫暖而干凈的氣息。桃之夭夭,二八年華,讓她青春灼人,不需任何粉飾與雕琢,恰如戲文所唱的那樣,「小姐小姐多豐采」。而這種美又是恰如其分的,渾然天成,收斂有度,「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與嫵媚、妖冶毫無關聯。她搖漾生姿,多情善感,但骨子裡是天真無邪的;她大氣沉著,含春不露,但心性里滿是天真爛漫;淺吟低唱中,以一個人的光彩照亮了整個舞台。
或許,這就是杜麗娘吧。
應該感謝單雯,她還原了人們的一個夢想——那個關於杜麗娘的夢想。她在不經意之間喚醒了人們沉睡著的記憶,那份關於不靠譜的青春、沒來由的初戀的記憶。
也正因為如此,在《離魂》一折中,當人們看到一個沉痾不愈的杜麗娘時才會那麼心疼。恰三春好處無人見,卻只待一片香魂傍梅根。尤其當杜麗娘生命的燈火黯然熄滅,撲倒在地,周圍一片悲聲的時候,單雯卻驀然回場,身披大紅對帔,驚艷、抖擻,甚至竟是面帶微笑的。「月落重生燈再紅」了罷,然而,台下的我們卻如此傷心。
傷心的是什麼呢?其實,並不能說得很清楚。令人寬慰的是,從戲里走出來,我們還有單雯,而她,正處在這樣一個青春洋溢的好年華。 「走進秦淮河畔的李香君舊居,那長長的轎廳好像時光隧道。眼前一亮,清幽小庭花木蔥籠,一尊漢白玉雕成的挽髻少女倚著湖山石,靜靜地看著我這個現代訪客。」
《桃花扇》中的李香君,玲瓏秀美,遇侯方域時方二八年華。而被導演田沁鑫形容為「唇紅齒白,長得澄澈」的這位李香君的扮演者單雯,同樣年僅16歲。《1699桃花扇》青春版在北大百年講堂再次拉開帷幕。舞台上《南都繁華會》的背景輕紗透亮,時光流轉,似有夢回南明之感。「這春愁怎替/那新詞且記」,吳儂軟語的唱腔悠悠傳出,風韻脫俗的舉止耳目一新。「走在長廊上,我好像又走進了媚香樓(香君故居),今晚,我是盛裝的李香君。」單雯在她的博客中寫道。
上世紀50年代成立的江蘇省戲曲學校崑曲班,每二十年才招收一批學生。1998年是它第三次招生。「父母都覺得機會難得,我也就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去考。」考錄時她的各方面條件都不錯,但最終因不滿規定年齡失之交臂。幸運的是,第二年,小單雯得以再次補錄入學,與另外48位同學成為了繼承這一文化遺產的建國後第四代傳人。
「年齡可能是我演李香君的優勢,也可能是舞台經驗不足的缺陷。不過不管那麼多,迎難而上了。」單雯找了大量評點《桃花扇》和秦淮文化的書籍來讀,揣摩香君的種種內心體驗。《李姬傳》中「亦俠而慧」這幾個字漸漸融入她塑造的香君中。
首演前三個月,江蘇省昆劇院還特意請來老師進行文化集訓,教他們學書法,讀歷史,重新認識秦淮文化,為的是培養劇中角色的氣質。單雯從小喜歡書法,學習古箏,夢想成為古典文學中描繪的「精通琴棋書畫」的女子,因此排練得空仍舊「筆耕不輟」。「好多人戲結束了也就把書法丟了,而我到現在都在繼續練,開始戀上這門藝術了。」 她還拜「雅集」(古代文人聚集吟詩作賦之處)中結識的一些畫家朋友為師,開始學習傳統國畫。按她的話說,內外兼修,是個積累的過程。
說起如此年輕可以擔綱主要角色,單雯也頗為感慨,「以前的傳統是論資排輩,像我們這種年齡都是跑龍套的。剛畢業就排大戲是很少見的,能演主角在原先更是難以想像。」
現任江蘇省昆劇院院長的柯軍表達了將小演員推上前台的另一重想法,「這一代人現在面臨的誘惑實在太多了,他們年紀輕,就像關在一個黑暗的屋子裡面,什麼都看不到,我們的責任就是把這個窗戶早點打開,讓他們看到身上穿的都是寶貝,拿的都是寶貝,我想《桃花扇》應該說是一個具體的體現,就是打開第一扇窗戶,讓孩子感覺到干崑曲是有希望的,干崑曲是有前途的,干崑曲是能夠體現自己人生價值的。」
「的確和很多職業相比,我們待遇不高。來北京這種大型演出也不過100元一場。不過我想我會一直唱下去,歌盡桃花扇底風,因為我從內心喜歡崑曲唱腔的優美,表演的細膩。」單雯的語氣平和而堅定。

8. 單雯的獲獎經歷

2003年獲首屆全國戲曲「紅梅杯」大賽金獎。
2004年4月獲全國「蟻力神」杯戲曲大賽一等獎。
2004年4月獲華東六省一市專業院校「梨園杯」一等獎
2004年,2006年,2007年被江蘇省演藝集團評為「突出貢獻」獎。
2006年3月開始《1699桃花扇》主演李香君,獲全國「五個一」工程獎。
2006年參加全省「文化代表大會」,成為最年輕的代表。
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參加全省團拜會。
2008年參加全省文化藝術界會議,發言,並演出。
2009年獲第四屆中國昆劇藝術節「優秀青年演員表演獎」。
2009年獲中宣部「五個一批高層次優秀人才」稱號。
2009年獲首屆「江蘇省優秀青年戲曲人才」稱號。
2006年出版個人CD崑曲《牡丹亭》精選唱段「如花美眷」。
2007年9月22日於江蘇省昆劇院蘭苑劇場舉辦第一個個人專場。 演出劇目為:《長生殿·小宴》《牡丹亭·尋夢/離魂》。
2008年1月5日於江蘇省昆劇院舉辦師承張繼青老師的傳承匯報演出。演出劇目為《牡丹亭·游園驚夢/尋夢/寫真/離魂》。
2008年6月7日於鎮江參加中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開幕式,演出《牡丹亭·游園驚夢/尋夢/寫真/離魂》。
2008年8月9日於江蘇省昆劇院蘭苑劇場舉辦第二個個人專場。演出劇目為:《玉簪記·偷詩》《奇雙會·寫狀》《牡丹亭·寫真》。
2009年3月14日於江蘇省昆劇院蘭苑劇場舉辦第三個個人專場。演出劇目為,《雷峰塔·斷橋》《艷雲亭·痴訴》《牡丹亭·游園驚夢》。
2010年3月27日於江蘇省昆劇院蘭苑劇場舉辦第四個個人專場。演出劇目為,《幽閨記·踏傘》《桃花扇·卻奩》《牡丹亭·幽媾》。
2011年6月18日於江蘇省昆劇院蘭苑劇場舉辦第五個個人專場。演出劇目為,《獅吼記·跪池》《玉簪記·琴挑》《鳳凰山·贈劍》。

9. 牡丹亭·游園---皂羅袍 歌詞

牡丹來亭之游園

【皂羅袍】

原來自奼紫嫣紅開遍,

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

便賞心樂事誰家院?

朝飛暮卷,雲霞翠軒。

雨絲風片,煙波畫船。

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

遍青山啼紅了杜鵑,

那荼蘼外煙絲醉軟,

那牡丹雖好,

他春歸怎占的先?

閑凝眄兀生生燕語明如剪,

聽嚦嚦鶯聲溜的圓。

拓展資料:

皂羅袍是崑曲曲牌名。《牡丹亭》最出名的一段唱段《游園驚夢》就是用該曲牌演唱的。

【皂羅袍】是本折的高潮,刻畫了杜麗娘千回百轉的心態變化。鬱郁寡歡的杜麗娘到了繁花似錦的花園中,花園中的勃勃生機激發了杜麗娘心中被壓抑的人生慾望。杜麗娘看到花園里百花盛開、鶯歌燕舞,禁不住由衷地感嘆「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這贊嘆中夾雜著深深的傷感,自己的人生春天也同樣多姿多彩,然而卻無一人走進來。

「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既是贊嘆花園春天的美好,也是反詰不肯走進自己生命欣賞自己美麗的人,具有著雙重的意味。杜麗娘抒發了古代待嫁女子普遍的幽怨,在古代詩詞中這種主題非常多,「勸君惜取少年時,莫待無花空折枝」的感嘆形成了女子「傷春」的傳統。

10. 崑曲牡丹亭有完整演出過嗎不是白先勇的青春版,而是傳統的崑曲。

從來沒看過整本的。本戲得五十五齣,一下子是不可能演完的吧。摺子專就得演好長時間屬。
樓上推薦的很好,張繼青的《驚夢》,值得一看。《驚夢》是經典摺子,此外,你可以去看看《尋夢》、《拾畫叫畫》(《拾畫》和《玩真》的結合)這些戲。其實,白先勇的青春版挺不錯的,很適合剛看崑曲的人,因為這是經過精選後的戲,是精華。你說要「傳統」的崑曲,可白先生宣傳的的青春版一點也不「現代」啊,呵呵,表演都是按傳統的來,只不過換了年輕一代的演員,排練時用了現代舞蹈的肢體訓練方法而已呀。雖說演員們的功力不及你所說的「傳統」戲里的前輩,但它也起了推動崑曲發展的作用。況且,舞檯布景、效果也較以前好很多了,是可以令人耳目一新的。如果你只是剛剛開始欣賞崑曲,不妨可以看看青春版的。當然,經典的魅力也是無窮的,但總之,崑曲藝術不分「青春」和「年老」,都是絕美的。

熱點內容
丁香前世 發布:2025-09-24 18:11:10 瀏覽:633
水粉鮮艷花卉 發布:2025-09-24 18:01:51 瀏覽:31
海棠提字 發布:2025-09-24 17:50:53 瀏覽:384
阿童木綠植 發布:2025-09-24 17:42:48 瀏覽:901
蘭花根部繁殖 發布:2025-09-24 17:17:21 瀏覽:89
藍茉莉花語 發布:2025-09-24 17:15:46 瀏覽:743
玉蘭花的外形特徵 發布:2025-09-24 16:58:55 瀏覽:471
紙做的玫瑰花馬爾克斯 發布:2025-09-24 16:58:52 瀏覽:410
茶花樹苗造型 發布:2025-09-24 16:49:29 瀏覽:722
如意花卉的圖片 發布:2025-09-24 16:28:57 瀏覽: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