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廣藿香丁香

廣藿香丁香

發布時間: 2021-03-02 05:15:43

A. 廣藿香是什麼香

唇形科植物廣藿香Pogostemon cablin( Blanco) Benth.的乾燥地上部分。

廣藿香 ,中葯名。為唇形科植物廣藿香Pogostemon cablin( Blanco) Benth.的乾燥地上部分。枝葉茂盛時采割,日曬夜悶,反復至干。

一、入葯部位

植物的的乾燥地上部分。

二、性 味

味辛,性微溫。

三、歸 經

脾、胃、肺經。

四、功 效

芳香化濁,和中止嘔,發表解暑。

五、主 治

用於濕濁中阻,脘痞嘔吐,暑濕表證,濕溫初起,發熱倦怠,胸悶不舒,寒濕閉暑,腹痛吐瀉,鼻淵頭痛。

六、相關配伍

1、治療暑濕表證,或濕溫初起,濕溫並重,發熱倦怠,胸悶不舒:可與黃苓、滑石、茵陳等同用。

2、治濕濁中阻所致的脘腹痞悶,少食作嘔,神疲體倦等症:常與半夏、丁香等同用。

七、 用法用量

3~l0g。

八、禁 忌

陰虛者禁服。

九、炮製方法

除去殘根和雜質,先抖下葉,篩凈另放;莖洗凈,潤透,切段,曬干,再與葉混勻。

(1)廣藿香丁香擴展閱讀:

生理特性

品莖略呈方柱形,多分枝,枝條稍曲折,長30~1500px,直徑0.2~0. 175px;表面被柔毛,質脆,易折斷,斷面中部有髓;老莖類圓柱形,直徑1~30px,被灰褐色栓皮。

葉對生,皺縮成團,展平後葉片呈卵形或橢圓形,長4~225px,寬3~175px;兩面均被灰白色絨毛;先端短尖或鈍圓,基部楔形或鈍圓,邊緣具大小不規則的鈍齒;葉柄細,長2~125px,被柔毛。氣香特異,味微苦。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廣藿香

B. 廣藿香有哪些作用

廣藿香是常用中葯之一。研究表明,廣藿香還含有苯甲醛、丁香油酚、桂皮回醛、廣蓄香醇、廣藿答香吡啶、表愈創吡啶,以及多種倍半萜如石竹烯、β-欖香烯、別香橙烯、γ-廣藿香烯、β-古芸烯、愈創木烯等。研究發現,廣藿香油能促進胃液分泌,增強消化力,但對膽囊無收縮作用。廣藿香水煎液對常見的多種致病性皮膚真菌,如許氏毛癬菌、趾間毛癬菌有抑製作用;浸出液較水煎液作用要強,對鉤端螺旋體有抑製作用,高濃度有殺滅作用;對消化道和上呼吸道病毒的生長繁殖有直接抑製作用,其有效成分是黃酮類成分,以該成分為主合成的內服葯物,直接提供給鼻病毒感染者使用後,效果良好。廣藿香對胃腸有解痙防腐作用,對胃腸疾病有很好的作用。廣藿香油尚可作香料,為調制化妝品用的調合劑、定香劑。對廣藿香劑型的研究也有很大進展,傳統的劑型多是丸劑、散劑、酊劑等,存在著服用、攜帶不便的缺點,新研製的劑型有沖劑、軟膠囊、葯膜、栓劑、硬膏劑等。這一切,都預示著廣藿香的廣闊開發應用前景。

C. 廣藿香有哪些葯用價值

廣藿香抄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襲。以全草入葯。全草含有約2%的揮發油,油中主要成分為廣藿香醇、廣藿香酮,此外還含有苯甲醛、本香酚及桂皮醛等,還有α-及β-廣藿香萜烯、丁香烯、α-桉樹烯等成分。味辛,性微溫。有發表,和中,行氣,化濕,解暑等功能。治感冒暑濕、嘔吐泄瀉、頭痛胸悶等症。也可作香料,為調制化妝品用的調和劑和定香劑。廣藿香原產於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等地。

我國主產海南、廣東兩省,廣西、雲南、台灣、四川等省、自治區也有少量栽培。一年收獲。

廣藿香原產東南亞氣溫較高的亞熱帶地區,喜溫暖、怕霜凍。

適宜在年平均氣溫20~25攝氏度下生長,能耐短暫的0攝氏度低溫,低於-2攝氏度時,大部分植株會被凍死,在月平均氣溫28攝氏度以上或低於17攝氏度時,植株生長緩慢或停止生長;喜雨量充沛,分布均勻,濕潤的環境,要求年降雨量1600~2400毫米,怕乾旱,對水分很敏感,如遇乾旱,植株生長不良,產量顯著降低,但水分過多也會引植株爛根死亡,故雨季還要注意排水;對土壤的適應性較廣,但喜排水良好、疏鬆肥沃、微酸性的砂質壤土,而黏土、沼澤地及乾旱瘦瘠的土地均不宜種植。主要採用扦插繁殖。

D. 求中醫專家指點,艾葉,北倉術,丁香花,肉桂,廣藿香,吳茱萸果,石菖蒲, 紫蘇,姜,荊芥泡腳有什麼好處呀

太熱,太燥了

E. 廣藿香的功效是什麼

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廣藿香[Pogostemon cablin(Blanco)Benth.](見圖2-57),以全草入葯。全草有約2%的揮發油,版油中主要成分為廣藿權香醇、廣藿香酮,此外還含有苯甲醛、丁香酚及桂皮醛等,還有α-及β-廣藿香萜烯、丁香烯、α-桉樹烯等成分。味辛,性微溫。有發表,和中,行氣,化濕,解暑等功能。治感冒暑濕、嘔吐泄瀉、頭痛胸悶等症。也可作香料,為調制化妝品用的調和劑和定香劑。廣藿香原產於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等地。主產海南、廣東兩省,廣西、雲南、台灣、四川等省、自治區也有少量栽培。目前在湛江遂溪縣烏塘鎮建立了GAP種植基地。

圖2-57 廣藿香植株形態圖

F. 廣藿香的作用和好處

廣藿香
拼音名:Guanghuoxiang

英文名:HERBA POGOSTEMONIS

別名: 刺蕊草、藿香

書頁號:2000年版一部-33

本品為唇形科植物廣藿香Pogostemon cablin (Blanco) Benth. 的乾燥地上部分。

按產地不同分石牌廣藿香及海南廣藿香。枝葉茂盛時采割,日曬夜悶,反復至干。

【性狀】 本品莖略呈方柱形,多分枝,枝條稍曲折,長30~60cm,直徑0.2~0.7

cm;表面被柔毛;質脆,易折斷,斷面中部有髓;老莖類圓柱形,直徑1~1.2cm,被灰

褐色栓皮。葉對生,皺縮成團,展平後葉片呈卵形或橢圓形,長4~9cm,寬3~7cm;兩

面均被灰白色茸毛;先端短尖或鈍圓,基部楔形或鈍圓,邊緣具大小不規則的鈍齒;葉

柄細,長2~5cm,被柔毛。氣香特異,味微苦。

石牌廣藿香枝條較瘦小,表面較皺縮,灰黃色或灰褐色,節間長3~7cm,葉痕較大

而凸出,中部以下被栓皮,縱皺較深,斷面漸呈類圓形,髓部較小。葉片較小而厚,暗

綠褐色或灰棕色。

海南廣藿香枝條較粗壯,表面較平坦,灰棕色至淺紫棕色,節間長5~13cm,葉痕較

小,不明顯凸出,枝條近下部始有栓皮,縱皺較淺,斷面呈鈍方形。葉片較大而薄,淺

棕褐色或淺黃棕色。

【鑒別】 (1) 本品葉片粉末淡棕色。葉表皮細胞不規則形,氣孔直軸式。非腺毛

1~6細胞,平直或先端彎曲,長約至590μm,壁具刺狀突起,有的胞腔含黃棕色物。腺

鱗頭部單細胞狀,頂面觀常作窗形或縫狀開裂,直徑37~70μm;柄單細胞,極短。間隙

腺毛存在於柵欄組織或薄壁組織的細胞間隙中,頭部單細胞,呈不規則囊狀,直徑13~

50μm,長約至113μm;柄短,單細胞。小腺毛頭部2細胞;柄1~3細胞,甚短。草酸鈣

針晶細小,散在於葉肉細胞中,長約至27μm。

(2) 取本品粗粉適量,照揮發油測定法(附錄Ⅹ D)分取所得揮發油,進行以下試

驗。

取揮發油1滴,加氯仿0.5ml,滴加5%溴的氯仿溶液數滴。石牌廣藿香先褪色,繼顯

綠色;海南廣藿香先褪色,繼顯紫色。

另取揮發油1滴,加苯0.5ml,再加5%醋酸銅溶液少量,充分混合,放置分層,吸取

上層苯液,點於載玻片上,俟苯揮發後,於殘渣上加乙醇1~2滴,放置後,置顯微鏡下

觀察。石牌廣藿香可見眾多灰藍色針狀結晶;海南廣藿香可見少量灰藍色結晶及綠色無

定形物。

(3) 取[鑒別](2)項下所得的揮發油0.5ml,加醋酸乙酯稀釋至5ml,作為供試品溶液。

另取百秋李醇對照品,加醋酸乙酯製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

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2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

以石油醚(30~60℃)-醋酸乙酯-冰醋酸(95:5:0.2)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

以5%三氧化鐵乙醇溶液。供試品色譜中顯一黃色斑點;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

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紫藍色斑點。

【炮製】 除去殘根及雜質,先抖下葉,篩凈另放;莖洗凈,潤透,切段,曬干,再

與葉混勻。

【性味與歸經】 辛,微溫。歸脾、胃、肺經。

【功能與主治】 芳香化濁,開胃止嘔,發表解暑。用於濕濁中阻,脘痞嘔吐,暑濕

倦怠,胸悶不舒,寒濕閉暑,腹痛吐瀉,鼻淵頭痛。

【用法與用量】 3~9g。

【貯藏】 置陰涼乾燥處,防潮。

原產亞洲菲律賓等亞熱帶地區。我國主產廣東、海南;栽培。

【採制】枝葉茂盛時采割,日曬夜悶,反復至干。

【化學成分】 含揮發油,油中主成分為廣藿香醇(patchoulo alcohol),並有α-,β-和γ-藿香萜烯(α-,β-,γ-

patchoulene)、α-愈創烯(α-guaiene)、α-布藜烯(α-bulnesene)、廣藿香酮(pogostone)、丁香烯、丁香酚及廣藿香吡

啶鹼(patchoulipyridine)等。

G. 廣霍香,丁香,艾葉,白茯苓,蒼術,乾薑,厚朴,白術,陳皮,姜半夏一起泡腳的作用

活血化瘀疏通經絡,祛風除濕作用!

H. 廣藿香的來源、主產地、顯微特徵及成分為何

來源;為唇形科植物廣藿香Pogostemon cablin (Blanco) Benth. 的乾燥地上部分。

主產地;按產地不同分石牌廣藿香及海南廣藿香。枝葉茂盛時采割,日曬夜悶,反復至干。
顯微特徵; 莖略呈方柱形,多分枝,枝條稍曲折,長30~60cm,直徑0.2~0.7

cm;表面被柔毛;質脆,易折斷,斷面中部有髓;老莖類圓柱形,直徑1~1.2cm,被灰

褐色栓皮。葉對生,皺縮成團,展平後葉片呈卵形或橢圓形,長4~9cm,寬3~7cm;兩

面均被灰白色茸毛;先端短尖或鈍圓,基部楔形或鈍圓,邊緣具大小不規則的鈍齒;葉

柄細,長2~5cm,被柔毛。氣香特異,味微苦。

石牌廣藿香枝條較瘦小,表面較皺縮,灰黃色或灰褐色,節間長3~7cm,葉痕較大

而凸出,中部以下被栓皮,縱皺較深,斷面漸呈類圓形,髓部較小。葉片較小而厚,暗

綠褐色或灰棕色。

海南廣藿香枝條較粗壯,表面較平坦,灰棕色至淺紫棕色,節間長5~13cm,葉痕較

小,不明顯凸出,枝條近下部始有栓皮,縱皺較淺,斷面呈鈍方形。葉片較大而薄,淺

棕褐色或淺黃棕色。
成分;揮發油,油中主成分為廣藿香醇(patchoulo alcohol),並有α-,β-和γ-藿香萜烯(α-,β-,γ-

patchoulene)、α-愈創烯(α-guaiene)、α-布藜烯(α-bulnesene)、廣藿香酮(pogostone)、丁香烯、丁香酚及廣藿香吡

啶鹼(patchoulipyridine)等。

I. 霍香和廣霍香的區別

廣霍香
唇形科廣藿香屬的一個種,學名Pogostemon cablin (Blanco) Benth.,多年生草本植物。別名刺芯草、藿香、枝香。以全草供葯用。原產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地。中國自宋初引入,主產廣東、海南、雲南和台灣等省(自治區)的熱帶、亞熱帶地區。

株高30-100cm,揉之有香氣。莖直立,上部多分枝,老枝近圓形,幼枝方形,密披灰黃色長柔毛。葉對生,卵形或橢圓形,葉緣有不整齊的鈍鋸齒或分裂,兩面均密被灰白色短柔毛,葉面深綠色,背面淺綠色。頂生或腋生,花冠唇形,淡紫紅色。小堅果球形略扁。

全草含揮發油15%,油中主要成分為廣藿香醇(Patchoulic alcohol)約52-57%,另含刺芯草醇(Pogostol)、丁香油酚等。味辛,性微溫。能化濕和中,解暑,辟濁。主治暑濕感冒、胸悶、腹痛、嘔吐和泄瀉等症。

霍香
霍香(Agastache ragosus)
又名排香草、合香,唇形科藿香屬,多年生芳香草本。植株高40厘米-100厘米,夏季開花,花唇形,白色或紫色,10月-11月結果。
藿香的防疫治病有著久遠的歷史。早在《葯品化義》一書中就指出:「霍香,其氣芳香,善行胃氣,以此調中,治嘔吐霍亂,以此快氣,除穢惡痞悶」,「香能和五臟,辛能通利九竅,若崗瘴時疫用之,不使外邪內侵,有主持正氣之力」;《本草正義》中亦稱藿香「可辟穢惡,解時行疫氣」。
藿香還富含營養素和微量元素。它的嫩莖、嫩葉、嫩苗含有鈣、胡蘿卜素、蛋白質、纖維素及各種礦物質,可作為蔬菜食用,既美味可口,又是保健佳品。夏季常吃涼拌藿香,可預防感冒暑濕,養顏美容。
藿香的莖、葉可提取芳香油,供食品工業和化妝品工業作為香料。
藿香生長適應性強,耐寒、耐熱,我國南北各地均可種植,不擇土壤,耐肥、耐瘠。用種子或分根繁殖,極易成活。

熱點內容
2000花藝插花欣賞 發布:2025-07-01 17:47:32 瀏覽:65
茶花受涼 發布:2025-07-01 17:46:56 瀏覽:840
樓宇七夕 發布:2025-07-01 17:42:28 瀏覽:480
文學茶花 發布:2025-07-01 17:42:25 瀏覽:590
花卉菩提 發布:2025-07-01 17:34:27 瀏覽:668
梅花尋體用 發布:2025-07-01 17:34:25 瀏覽:586
刺激戰場櫻花樹 發布:2025-07-01 17:10:56 瀏覽:93
大偉玫瑰 發布:2025-07-01 17:10:50 瀏覽:88
家庭花卉的擺放 發布:2025-07-01 17:10:09 瀏覽:583
滕荷花 發布:2025-07-01 17:00:16 瀏覽: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