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熊牡丹
『壹』 清晚期著名的花鳥畫大師
晚清時期,海派畫家中擅長花鳥畫的名家有19人。他們是:
朱熊、張熊、王禮、周閑、胡公壽、虛谷、朱偁、趙之謙、任薰、胡璋、沙馥、任伯年、吳昌碩、陸恢、何煜、黃山壽、倪田、俞禮、高邕之
1,朱熊(1801-1864):
字吉甫,亦作吉父,號夢泉,又號蝶生,墨禪居士,室名樂陶室,小長蘆。秀水(今浙江嘉興)人。咸豐十年(1860)嘉興兵亂,避難移居上海,任稅吏記室,身處低級僚吏,遂以繪畫消憂抒志,有室名樂陶室、小長廬、嘉樹堂等。畫花木竹石,脫盡前人窠臼,自山機杼,別開生面。長張熊二歲,而以師事之。善鑒別古器,而於砂磁器尤為深嗜 。
2,張熊(1803-1886):
又名張熊祥,字壽甫,亦作壽父,號子祥,晚號祥翁,別號鴛湖外史,鴛湖老人,鴛湖老者,鴛鴦湖外史,西廂客。別署清河伯子,髯參軍。室名銀藤花館。秀水(今浙江嘉興)人,年青時代就移居上海,參加各種美術活動。一生收藏一萬多件古董珍玩,名揚藝林,被稱為「滬上寓公之冠」。最擅長畫花卉,尤其善於畫大幅的牡丹。張熊的繪畫用色艷而不俗,作品雅俗共賞,帶動了一批畫家活躍於畫壇,時稱鴛湖派。清同治中(1862-1874),宮廷征畫士,潘祖蔭舉薦張熊,推辭不赴,以鬻畫終其身。
3,王禮(1813-1879):
初名秉禮,字秋言,號秋道人(一作士),別署白蕉研主,一號蝸寄生,室名延秋款冬之室。江蘇吳江人,寓上海甚久。幼嗜筆墨,從沈石薌學寫花鳥,勁秀灑落,筆如刻鐵,雋逸之氣,令人意爽。人物宗陳洪綬。名初不重,張熊於坊間見其畫,亟稱於人,以是知名。
4,周閑(1820-1875):
字存伯,一字小園,號范湖居士,浙江秀水(今嘉興)人,後僑上海。道光季年(1850)客吳縣,同治初官新陽令,與大吏齟齬,掛冠歸。此後輾轉江南、湖南。約1860年鬻畫海上,直至五十六歲去世。。善畫花卉,尤工篆刻,性簡傲,喜遠游。海上畫壇受周閑的畫風影響所及,蒲華、倪田之外,還有「海派」中的大家趙之謙和吳昌碩。
5,胡公壽(1822-1886):
初名遠,號瘦鶴、小樵,別號山民,以字行,華亭(今上海松江)人。寓上海。工畫山水、蘭竹、花卉,萃古今諸家之妙,成一大家。江、浙名士無不傾服。
6,虛 谷(1823-1896):
俗姓朱,名懷仁,僧名虛白,字虛谷,別號紫陽山民、倦鶴,室名覺非庵、古柏草堂、三十七峰草堂。籍本新安(今安徽歙縣),家於廣陵(今江蘇揚州)。他繼承新安派漸江、程邃畫風並上溯宋元,又受華新羅等揚州畫家影響,作畫筆墨老辣而奇拙,被譽為「晚清畫苑第一家」。海派大師吳昌碩贊其為「一拳打破去來今」。曾任清軍參將,後有感觸而披緇入空門,《中國美術辭典》言其「不茹素,不禮佛」,也「從不卓錫僧寺」,常往來於上海、蘇州、揚州—帶,以賣畫為生,最後靜靜睡在滬上關帝廟的畫案上,乘黃鶴西歸。
7,朱偁(1826-1900):
原名琛,後更偁,字夢廬 ,號覺未,別署鴛湖散人、玉溪外史、玉溪釣者、鴛湖畫史、胥山樵叟,浙江嘉興人。朱熊弟。工花鳥,初法張熊,改從王禮。
8,趙之謙(1829-1884):
初字益甫,號冷君;後改字撝叔,號悲庵、梅庵、無悶等。浙江紹興人。參加過3次會試,皆未中。44歲時任《江西通志》總編,任鄱陽、奉新、南城知縣,卒於任上。擅人物、山水,尤工花卉,初畫風工麗,後取法徐渭、朱耷、揚州八怪諸家,筆墨趨於放縱,揮筆潑墨,筆力雄健,灑脫自如,色彩濃艷,富有新意。其藝術將詩、書、畫印有機結合,在清末藝壇上影響很大。其書畫作品傳世者甚多。
9,任 薰(1835-1893):
字舜琴,又字阜長,其父任椿、兄任熊都是畫家。少喪父,從兄學畫,青年時在寧波賣畫為生,1868年與任頤去蘇州,後寓居蘇州、上海。任頤、任預均從其習畫。人物與其兄同師陳洪綬,常用高古游絲、鐵線、行雲流水、蘭葉幾種描法。任薰兼工人物、花鳥、山水、肖像、仕女,畫法博採眾長,面貌多樣,富有新意。與顧文彬子顧承相友善,曾為設計怡園。1888年54歲時雙目失明,後病卒於蘇州。
10,胡璋(1848-1899):
字鐵梅,號堯城子,建德(今安徽東至)人,畫家胡寅之子。工山水及人物、花卉,與王冶梅(王寅,南京人,流寓上海)並以畫梅得名,鐵梅能腴,冶梅能瘦,並為巢林遺派。久寓滬上,旋游日本,畫名甚噪。卒後葬於日本神戶。
11,沙馥(1831-1906):
字山春,江蘇蘇州人。初慕陳老蓮,咸豐間任熊至吳門,曾問業於任熊。任熊去世後,又與任薰關系甚密。後轉學改琦、費丹旭,並專攻仕女、花卉,遂自成一家。
12,任伯年(1840-1896):
字伯年,一字次遠,號小樓(亦作曉樓),浙江山陰人。曾被招入太平天國軍當旗手「戰時麾之,以為前驅」,後天京(太平天國首都南京)陷落,返鄉。1868年後長期在上海賣畫為生、住於豫園附近的三牌樓。所畫題材極為廣泛,主要成就在於人物畫和花鳥畫,往往寥寥數筆,便能把人物整個神態表現出來。任伯年的兒子任堇叔、女兒任霞都有畫名。
13,吳昌碩(1844-1927):
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碩,又署倉石、蒼石、倉碩、老蒼、老缶、苦鐵、大聾、石尊者等。浙江省安吉人。咸豐十年(1860年)太平軍與清軍戰於浙西,與家人失散,先後在湖北、安徽等地流亡數年。同治四年(1865)中秀才,任江蘇安東縣(今漣水縣)知縣,僅一月即去。光緒八年(1882),他把家眷接到蘇州定居,後定居上海。光緒三十年(1904年)夏季,與篆刻家葉為銘、丁仁、吳金培等人聚於杭州西湖人倚樓,探討篆刻治印藝術,1913杭州西泠印社正式成立,吳昌碩被推為首任社長,藝名益揚。有三子一女,次子吳涵、三子吳東邁均善篆刻書畫。
14,陸恢(1851-1920):
原名友恢,一名友奎,字廉夫,號狷叟,一字狷盫,自號破佛盫主人,原籍江蘇吳江,居吳縣(今江蘇蘇州)。幼習舉子業,秀才入學試為第一,有人舉報其父曾參加太平軍工作,功名之路永絕。從劉德六游,後晤吳大澄。黃賓虹評畫中九友「以吳江陸廉夫得名最早,山水學四王,渲染尤能逼真。」
15,何煜(1852-1928):
字研北,上海人。先師胡公壽、任伯年,後為朱夢廬(朱偁)入室弟子。工花鳥,以賣畫為生達六十年之久,晚年變法卻不背師傳,喜作大幅且精,題材多為喜慶主題。
16,黃山壽(1855-1919):
原名曜,字旭初,別字旭道人,晚號旭遲老人,又號麗生,江蘇武進人。官直隸同知。五十歲後在上海賣畫為生。畫則人物、仕女、青綠山水,雙鉤花鳥及墨龍、走獸、草蟲、墨梅、竹石,無一不能。
17,倪田(1855-1919):
初名寶田,字墨耕,又號璧月盦主,江蘇揚州人。光緒中行商到滬,愛任頤畫,遂棄其業而參用任法。今之學任頤者皆倪田別派。學任派得其神髓者,唯倪田、沙馥兩人也。寓滬鬻畫垂三十年。
18,俞禮(1862-1922):
字達夫,別署隨庵,浙江紹興人,任頤高弟。人物、山水、花卉,盡得師傳。在滬賣畫四十餘年,中年後,改仿徐渭,參金農筆法,畫格一變。
19.高邕之
名邕,字邕之,號李盦、聾公、赤岸山民,自署苦李。仁和(今杭州)人,寓上海。官江蘇縣丞。工書,好李(邕)法。宣統元年(1909)在上海豫園與錢慧安、蒲華、吳昌碩、王震等創立邑廟「豫園書畫善會」,並被推為會長(?)。偶作畫,陳於會中賣以助賬。辛亥革命後,黃冠儒服,賣字為生。
希望對你有幫助~
『貳』 張熊的生平簡介
他 喜愛收藏金石書畫,一生收藏了一萬多件古董珍玩,名揚藝林,被稱為版「滬上寓權公之冠」。張熊最擅長畫花卉,縱逸似周之冕,古媚似王武。尤其善於畫大幅的牡丹,屏山巨幛,以尋丈計者愈見力量。他畫的花鳥、草蟲、蔬果、人物、山水都很有功力,精篆刻,繪畫注重寫生,亦善八分書。花鳥畫初亦宗惲南田,後自成一家,富於時代氣息,極受社會稱贊。張熊的繪畫用色艷而不俗,作品雅俗共賞,帶動了一批畫家活躍於畫壇,時稱鴛湖派,是當時在上海、蘇杭一帶比較流行的畫風。從其學畫者甚眾,授徒自有一套由淺入深的方法,其課徒畫稿200餘頁,民國時期由中華書局印行,今猶再版行世。清同治中(1862—1874),宮廷征畫士,潘祖蔭舉薦張熊,推辭不赴,以鬻畫終其身。 卒年八十四。妻鍾惠珠,字心如,嘉興人。工畫梅竹及著色花卉,娟秀有致。咸豐九年(1859)作《花卉圖》,有稱於世,別有傳。與任熊、朱熊合稱「滬上三熊」。張熊亦工詩,著作有《題畫集》、《銀藤花館詩鈔》 。
『叄』 兔俠傳奇中的牡丹有沒有尾巴
是沒有的
兔俠傳奇
這部電影的主人公是兔二,一隻樂於助人但有點傻乎乎又有一點點責任感的兔子,最愛做的事情就是做炸糕、賣炸糕,比起別的兔子,他長得異常高大、強壯,兔俠傳奇觀後感。兔二是無意間在賣炸糕的時候絆倒了被想要爭奪地位的徒弟熊天霸殺害中毒的武林盟主,武林盟主知道自己中毒很深,及時將自己的功力傳給了兔二,並吩咐兔二將令牌交給女兒牡丹,之前,他已吩咐徒弟兩米將信帶給女兒,叫女兒回來商量新武林盟主選舉大會,但沒想到,自己卻這么快就走了。兔二雖然有了武林盟主的八成功力,但是他自己卻全然不知。在尋找牡丹的途中,兔二遇上了歹徒,恰好被牡丹和兩米撞見,將兩個歹徒打得落花流水,在牡丹說自己叫做牡丹時,兔二卻聽成了魯班,放過了轉交令牌的大好時機。後來,因兔二無意間將一張招聘傳單從牆上撕下當鼻涕紙,被別人認為想工作,強行拉進廚房當廚師。牡丹在半路上得知熊天霸殺害了父親,就找到了熊天霸,沒想到熊天霸一把將師妹抓傷,好心的兔二將牡丹藏進山上的一座破廟里,每天給牡丹送草葯和食物,觀後感《兔俠傳奇觀後感》。在爭奪武林盟主的比武大賽前一天兔二卻因為上山給牡丹送草葯而被送進了又冷又濕而且臭氣熏天的地牢,在比武大會上熊天霸連連擊敗對手獲勝,最後,牡丹出現了,熊天霸一劍將牡丹打傷,准備殺死牡丹,這時,兔二沖破地牢飛上了天,「咚」的一聲摔在比武台上,看見牡丹站在旁邊,想將令牌交給她,誰知被熊天霸搶了去,兔二戰勝熊天霸將令牌交給了牡丹。
『肆』 牡丹的典故
相傳武則天登皇位,自稱聖神皇帝。一年冬天,她突然興致大發,帶著妃嬪、宮女到上苑飲酒賞雪。此時大雪剛停,只見那假山、涼亭、小橋、長廊一切景物都穿上了潔白的素裝;各種花草樹木雖說枝葉凋零,但經雪一打扮,猶如銀枝玉花,顯得格外的美麗;偶而飛來兩只小鳥,把枝條輕輕一撣,撒下團團白絮,好似一隻只飛舞的蝴蝶。
武則天看得入了迷,沒想到雪的景色竟是如此壯麗。突然,她發現在那白皚皚的雪堆里,有點點燃燒跳躍的火苗。仔細一看,原來是朵朵盛開的紅梅。武則天真是高興極了!禁不住吟詩一首,抒發她的喜悅情懷。隨同賞花的紀嬪們一看太後如此歡喜,都爭相給她敬酒。
這時,有個妃嬪說:"武後,梅花再好,畢竟是一花獨放。如果你能下道聖旨,讓這滿園百花齊開,豈不更稱心願嗎?
另一妃嬪搖搖頭說:"如今嚴冬寒月,梅花開放正適時令。若讓百花齊放,需等來年春天。"
武則天聽罷哈哈一陣大笑,說:"春時花開,不足為奇。百花斗雪競放,方合我的心意。"
妃嬪們看她已有幾分醉意,勸說道:"武後,時辰不早,快快回宮歇息了吧。若還想觀賞,待明日一早再來。"
武則天由宮女攙著回到宮里。但她酒興未消,仍想著讓百花斗雪競放的事。於是,令宮女拿來文房四寶,當即手握霜毫,蘸飽濃墨,在白絹上寫了一首五言詩:
明朝游上苑, 火速報春知
花須連夜放, 莫待曉風吹。
寫罷,她叫宮女拿到上苑焚燒,以報花神知曉。
宮女把武則天的詔令拿到上苑焚燒以後,嚇壞了百花仙子。大家趕快聚集一起,共同商量對策。
桃花仙子膽最小,瑟瑟縮縮地說:"武則天心毒手狠,什麼樣的事都幹得出來,咱們不敢違抗呀!"
有幾個小花仙子也怯生生地附和著說:"是呀!咱們還是早作準備,提前開放了吧!"
牡丹仙子不同意她們的意見,有幾分氣憤地說:"武則天也太霸道了。你管人間的事,如今竟又管起我們來了。這百花開放,各有節令,開天闢地,四季循從。豈容你逆天亂地?姐妹們,咱們不能從!"眾花仙聽牡丹仙子這么一說,都覺得句句在理。可一想武則天的殘暴,又都猶豫起來了。
桃花仙子哀求牡丹仙子說:"好姐姐,你聽我的話,咱們還是順從了吧。武則天殺人如踩死個螞蟻,何況咱們這些嬌弱的花體呢?"不少仙子接著說:"姐姐,開也是這一次。不然會大禍臨頭的。"
牡丹仙子倔強地說:"違心的事一次也不能幹。只要咱們骨硬志堅,看她能耐我何?"
這時已鼓打四更,天色快亮。眾花仙看牡丹仙子的決心已下,只好匆匆散去,各自開花去了。
百鳥啾啾,晨曦初露。武則天一覺醒來,醉意已經全消。她穿衣起床,坐在鏡前讓丫環給她梳妝打扮。正在這時,宮女推門而入,欣喜地稟報:"萬歲,上苑的百花全開放了!"
武則天一聽大喜,想想咋晚寫出的詩,只不過是"酒後戲言",沒想到百花真的奉旨開放了。她急忙走出皇宮,來到上苑。舉目一望,滿園的桃花、李花、玉蘭、海棠、芙蓉、丁香等全部怒放了,一叢叢,一簇族,絢麗多彩,爭芳斗艷。燦爛的朝霞映著花朵,皎潔的白雪襯著綠葉,隨風搖曳,時俯時仰,婀娜多姿,嫵媚動人。
這時,滿朝文武百官都紛紛跑來,觀看稀罕。武則天面對眾卿,得意忘形,邁著大步朝一片光枝禿杈的牡丹走去。她一看花叢中唯有牡丹未放,一股怒火油然而升。心想,這還了得!君言不從,我還如何臨朝執政?況且對著這些文武百官,豈不有失臉面?她越想越惱火,破口大罵:"大膽牡丹!竟敢如此放肆,抗旨不開。放火焚燒,一株不留!"說罷,憤然而去。
武士們領旨後,馬上點柴引火,扔入牡丹叢中。霎時,濃煙滾滾,烈焰熊熊,只燒得牡丹噼噼啪啪亂響。牡丹仙子看著一片牡丹將毀於一旦,禁不住滴滴淚垂,悲憤萬分。
正當午時,大火燃盡,牡丹花圃化成一片焦灰。內侍稟報武則天:啟稟萬歲,牡丹已焚燒成灰。
武則天怒氣未消,惡恨恨地說:"連根鏟除,貶出長安,扔到洛陽邙山,叫它斷種絕代!"
武則天為什麼要把牡丹貶到洛陽邙山呢?原來她常來洛陽,到過邙山。她知道溝壑交錯,偏僻凄涼,好叫她在媾孤苦受罪,以解她心頭之恨。
武士們又馬上揮起鐵钁,把牡丹連根掘出,連夜裝車送住洛陽,扔到了邙山嶺上。誰知,牡丹一入新土,就又紮下了根。來年春天,滿山翠綠。邙山的人很早就喜歡牡丹,家家移種,戶戶育植。後來城裡人聽說了,也紛紛跑來移栽。
牡丹仙子看洛陽人這樣喜愛牡丹,非常高興。一到春天,株株怒放,千姿百態。觀賞牡丹的人,扶老攜幼,朝暮不斷,人海花海,盛況非凡。
牡丹在洛陽繁盛了,這種牡丹在武則天的烈火中骨焦心剛,矢志不移,洛陽人贊它為"焦骨牡丹"。後來經過洛陽人的精心培育,花兒更紅更艷了,後人又起名叫"洛陽紅"。
『伍』 牡丹的人物簡介
姓名:牡丹
性別:女
形象:山貓
年齡:18
個性:善良、正義、勇敢、偶爾有世家出身的小姐脾氣
武器:長劍
愛好:雜技
語言特點:語速正常,溫柔,清脆
配音演員:閆妮
人際關系:老盟主的女兒、熊天霸的師妹、高兩米的師姐。
經歷:從小跟父親學武,卻總感覺有些空虛。15歲看到馬戲團表演後想學雜技,遭父親反對後離家出走3年。被父親招回武館後經歷許多的變故,從此對任何人抱有一絲戒備。對於兔二想信任卻又不敢信任。直到最後,被兔二的誠實和執著打動,從心裡感謝兔二。
總結:牡丹是一個有孝心、善良、正義的女俠士;她有主見,不甘於練武一輩子,願意為自己的理想去奮斗和拼搏。在敵人面前,她毫不屈服,是一位鐵娘子;在朋友面前,她溫柔可近,是典型的少女。
小道消息:《兔俠傳奇2》里和兔二可能會談戀愛。
『陸』 求行家鑒賞幾幅 清代扇面書畫
都看過了。
1、朱雷:
朱雷,字雪筠,自號梅花仙叟,浙江平湖人。善花卉、師嘉興張熊,用白陽(陳淳)法寫牡丹松石,各極其妙。嗜酒落拓自放,晚作尤蒼勁。所作仿陸治二十四番花信圖長卷,魄力雄壯,用筆渾厚。楮極長而觀其畫一似不經意者,生趣盎然。同治六年(一八六七)嘗為郭藕汀作花卉屏四幅。卒年七十三。著愈愚廬詩鈔。《清畫家詩史》。
這個扇面我從電腦考察,憑經驗應該是真跡(技術方面不多談)。
朱雷師出大名家張熊,本人作品贊譽也高。
此扇面價值應在2萬元左右。
2、桂岺和尚:
應為桂岑和尚。其本人未見於著錄。這張扇面也不是桂岑和尚畫的,是畫家送給桂岑和尚的。
作者是王禮,盡管扇面照片很大,可是看不清楚鈐印,難以辨別是哪個王禮。
清晚期有三個畫家都叫作王禮。
---王禮(一八一三―一八七九)藝林年鑒作(一八一七―一八八五)初名秉禮,字秋言,號秋道人(一作士),別署白蕉研主,一號蝸寄生,室名延秋款冬之室常用印鑒王禮、王禮之印、王秉禮印、吳江王禮、秋言、秋言寫生、秋言畫印、秋言書畫、秋道士、湫言、阿大、戴傳、延秋款冬之室、公之猶、雪蕉家學、梵天壺隱、紅梨逸史書畫記 ,江蘇吳江人,寓上海甚久。幼嗜筆墨,從沈石薌學寫花鳥,勁秀灑落,筆如刻鐵,雋逸之氣,令人意爽。人物宗陳洪綬。名初不重,張熊於坊間見其畫,亟稱於人,以是知名。同治十三年(一八七四)作梅花喜雀圖,現藏日本。卒年六十七(一作六十九)。《墨林今話續編》、《海上墨林》、《清朝書畫家筆錄》、《近代六十名家畫傳》。
----王禮(一八五一―一九oo)初名學禮,字笠夫,號戴笠山人,江蘇鎮洋(今江蘇太倉)人。太倉王氏裔。工書,善畫,山水多著色,用筆蒼古,花卉風韻亦佳,喜畫石,磊落有致。卒年五十。著有劉湄書畫家紀略。《寒松閣談藝瑣錄》
-----王禮,字象賢,福建南平人。好古法書、名畫,嘗游吳、越,與名卿大夫交,咸推其識。書宗黃庭堅,瘦硬通神。善畫松,蒼秀,根干奇古。時作枯木、竹石,極蕭疏歷落之致。《福建畫人傳》、《福建通志》。
以上三位王禮,該扇面如是真跡,先後三個分別大概在1.5萬左右、1萬左右、0.5~0.8萬元。
如果是文革前專供外賓的高仿品,也就是現在不少的海外迴流品。三個的價值分別在1000~600元。現代高仿品100元以內。
3、松石:光緒年間著名瓷畫藝人松石,(見廖雄著<中國近代名家陶瓷> )。我仔細看扇面和陶瓷畫上的落款,筆跡相仿,應為一人。
這張扇面,是否真跡我存疑。我仔細察看,覺得似乎是文革前專供外賓的高仿品,也就是現在不少的海外迴流品。
如真跡,價值在一萬五千元左右。如是我所說過去的專供外賓高仿品,價值在千元左右;如果是現代高仿品,價值100元左右。
4、程庭鷺 :(1796 -1858 ) 清晚期人。 初名振鷺,字縕真,又字問初,號綠卿,改名庭鷺,字序伯(一作(土序)伯),號蘅鄉。公之(壽羽)、紅蘅生、因香庵主、忘牧學人、懷(木雲)子、鶴槎山民皆其自號。晚又號庵,亦號夢(庵)
嘉定(今屬上海)諸生。早歲問業於陳文述,留吳門(今江蘇蘇州)甚久。工詞章,兼擅丹青、篆刻 。畫山水得錢杜指授,清蒼渾灝,逼近李流芳。其鐵筆由丁敬、黃易上朔秦漢,頗自矜許 。
這張山水扇面,是否真跡我存疑。我仔細察看,覺得似乎是文革前專供外賓的高仿品,也就是現在不少的海外迴流品。
如果是真跡,價格應在一 ~ 二萬元之間。如供外賓高仿品價值在1~1.5千元。如果是現在的高仿品,價值在100多元。
『柒』 汪荃珍的丈夫簡介
朱雷
1.〔清〕字雪筠,自號梅花仙叟,浙江平湖人。善花卉、師嘉興張熊,用白陽(內陳淳)法寫容牡丹松石,各極其妙。嗜酒落拓自放,晚作尤蒼勁。所作仿陸治二十四番花信圖長卷,魄力雄壯,用筆渾厚。楮極長而觀其畫一似不經意者,生趣盎然。同治六年(一八六七)嘗為郭藕汀作花卉屏四幅。卒年七十三。著愈愚廬詩鈔。《清畫家詩史》、《當湖歷代畫人傳》、《墨林今話續編》、《平湖續志》
2.1937年生於浙江海鹽。 1984年獲"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唐史學會會長。專攻魏晉南北朝隋唐史暨敦煌吐魯番文書研究。承擔有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海內外吐魯番文書總目》(國內卷),主要參與《吐魯番出土文書》獲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優秀成果一等獎。
朱雷
陳魯豫的初戀男友
丈夫
『捌』 汪荃珍的丈夫是誰
朱雷
1.〔清〕字雪筠,自號梅花仙叟,浙江平湖人。善花卉、師嘉興張熊,用白陽(陳淳)法寫牡丹松石,各極其妙。嗜酒落拓自放,晚作尤蒼勁。所作仿陸治二十四番花信圖長卷,魄力雄壯,用筆渾厚。楮極長而觀其畫一似不經意者,生趣盎然。同治六年(一八六七)嘗為郭藕汀作花卉屏四幅。卒年七十三。著愈愚廬詩鈔。《清畫家詩史》、《當湖歷代畫人傳》、《墨林今話續編》、《平湖續志》
2.1937年生於浙江海鹽。 1984年獲"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唐史學會會長。專攻魏晉南北朝隋唐史暨敦煌吐魯番文書研究。承擔有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海內外吐魯番文書總目》(國內卷),主要參與《吐魯番出土文書》獲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優秀成果一等獎。
朱雷
陳魯豫的初戀男友
丈夫
『玖』 汪荃珍丈夫是誰
朱雷
1.〔清〕字雪筠,自號梅花仙叟,浙江平湖人。善花卉、師嘉興張熊,用白陽(陳內淳)法寫牡容丹松石,各極其妙。嗜酒落拓自放,晚作尤蒼勁。所作仿陸治二十四番花信圖長卷,魄力雄壯,用筆渾厚。楮極長而觀其畫一似不經意者,生趣盎然。同治六年(一八六七)嘗為郭藕汀作花卉屏四幅。卒年七十三。著愈愚廬詩鈔。《清畫家詩史》、《當湖歷代畫人傳》、《墨林今話續編》、《平湖續志》
2.1937年生於浙江海鹽。 1984年獲"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唐史學會會長。專攻魏晉南北朝隋唐史暨敦煌吐魯番文書研究。承擔有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海內外吐魯番文書總目》(國內卷),主要參與《吐魯番出土文書》獲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優秀成果一等獎。
朱雷
陳魯豫的初戀男友
丈夫
『拾』 擅長畫牡丹畫的畫家鐵石簡歷
中國畫牡丹的名家有陳淳、徐渭、施友龍、王允齡 、華閆、高鳳韓、邊民壽、李鱓、鄒一桂、郎內世寧、馬逸、張熊、趙之謙、任伯年、陸輝、張兆祥、榮祖春、劉奎齡、容王慎生、於希寧。還沒聽說有叫鐵石的畫家畫牡丹,市場上有一些比較商業的畫家畫商業的牡丹,是很難被認可的,所以他的簡歷最好問他本人。我知道的就這么多希望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