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花組培
❶ 可用於組織培養的植物有哪些
現在植物組織培養技術在生產中應用已經很普遍了,比如花卉中版的國蘭、洋蘭、馬蹄蓮、權安祖花(火鶴);水果中的火龍果、香蕉、蘋果、棗、石榴;林木中的竹子、桉樹、柚木;葯材中的羅漢果、絞股蘭、石斛;蔬菜中的青花菜、芋頭、馬鈴薯等等很多
❷ 組培蘭花都有哪些品種
蘭花是珍貴的觀賞植物。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世界有七百多個屬、二萬多個種,每年還發現和培養出不少新品種。 蘭草:由於地生蘭大部分品種原產中國,因此地生蘭又稱中國蘭,並被列為中國十大名花之首。 中國蘭花主要為春蘭、蕙蘭、建蘭、寒蘭、墨蘭五大類。中國文化先師孔子曾說:「芷蘭生幽谷,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窮困而改節」。他還將夫蘭(夫蘭:蕙蘭和白芷稱為一對,合名:蕙芷 )稱之為「王者之香」這句話流傳至今,足以證明中國蘭和傘形科白芷在歷史文化上所佔的地位。
1、春蘭
春蘭又名草蘭、山蘭。春蘭分布較廣,資源豐富。花期為一年的2~3月,時間可持續1個月左右。花朵香味濃郁純正。名貴品種有各種顏色的荷、梅、水仙、蝶等瓣型。從瓣型上來講,以江浙名品最具典型。
2、蕙蘭
蕙蘭根粗而長,,葉狹帶形,質較粗糙、堅硬,蒼綠色,葉緣鋸齒明顯,中脈顯著。花朵濃香遠溢而持久,花色有黃。白、綠、淡紅及復色,多為彩花,也有素花及蝶花。
3、建蘭
也叫四季蘭,包括夏季開花的夏蘭、秋蘭等。四季蘭健壯挺拔,葉綠花繁,香濃花美,不畏暑,不畏寒,生命力強,易栽培。不同品種花期各異,5~12月均可見花。
4、寒蘭
寒蘭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湖南、廣東以及西南的雲、貴、川等地。寒蘭的葉片較四季蘭細長,尤以葉基更細,葉姿幽雅瀟灑,碧綠清秀,有大、中、細葉和鑲邊等品種。花色豐富,有黃、綠、紫紅、深紫等色,一般有雜色脈紋與斑點,也有潔凈無瑕的素花。萼片與捧瓣都較狹細,別具風格,清秀可愛,香氣襲人。
5、墨蘭
墨蘭,又稱報歲蘭、拜歲蘭、豐歲蘭等,原產於我國廣東、廣西、福建、雲南、台灣、海南等。我國南方各地特別是廣東、雲南的養蘭人最喜栽培與觀賞。
6、春劍
春劍常稱為正宗川蘭,雖雲、貴、川均有名品,但以川蘭名品最名貴。花色有紅、黃、白、綠、紫、黑及復色,艷麗耀目,容貌窈窕,風韻高雅,香濃味純,常為養蘭人推崇首選。
❸ MS 1/2MS培養基在植物組培應用上各有什麼作用和區別
MS是我們常用的基本培養基,其無機鹽與離子的濃度較高,是較為穩定的平衡培養液專,但是硝屬酸鹽含量較高,被廣泛的用於器官、花葯、細胞核原生質體培養。而1/2MS是將MS的大量元素減半其他不變而配置的培養基,這主要是降低無機鹽濃度,作用和MS大致相同只是不同植物不同要求而已。
❹ 怎樣使用組培法快速大量繁殖花苗
用組培法繁殖花苗主要是利用莖尖、葉片等進行新植株的培育。採用的主要方法,一是通回過莖尖培養產生大量芽答叢。如菊花、唐菖蒲等在幾毫米大的莖尖上含有許多葉芽,經過1~2個月組培,即可長出一個芽叢;將此芽叢取下,再用組培法培養,即可繁殖出大量新株。二是通過葉片培養,直接誘導產生不定芽,如採取倒掛金鍾、非洲紫羅蘭等一部分葉片進行組培,經過1個多月培養,即可得到大量芽,從而獲得新植株。
❺ 適合組織培養的植物有哪些啊
無性繁殖植物是比較適合組織培養的,如馬鈴薯、草莓、大蒜、康乃馨等,但實際處理起來,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多採用胡蘿卜,理論上所有植物都是可以通過組織培養進行繁殖的!
❻ 怎樣將蘭花組培苗養壯
1、土壤
蘭花需要疏鬆、肥沃、排水透氣較好的腐殖土,可用腐葉土、珍珠岩、蛭石混合的培養土來培養,也可以使用專門養蘭花的蘭花泥。
2、光照
蘭花較喜陰,不可接受強光直射,只能早晚光線較弱時放在窗檯接受光照,中午則需要進行遮蔭,冬季可全天接受光照但要注意防止植物凍傷。
3、溫度
最適合蘭花生長的溫度為16-24℃,夏季溫度不可超過30℃,冬季不可低於5℃,否則就要採取降溫和保暖措施,以免植物受到傷害。
4、水分
平時每隔2天要澆一次水,冬季則每隔6天澆一次水,澆水一定要澆到土壤上,切不可澆到葉片上,以防出現黑色斑點,導致葉片腐爛。
(6)丁香花組培擴展閱讀;
蘭花養殖的注意事項
1、蘭花主要分布在東南、西南地區。多野生於濕潤山谷疏林下和岩邊的庇蔭之處,因此性喜溫暖、濕潤的氣候,喜陰濕,要求遮蔭度為70%~90%,忌高溫、乾燥和強光。
2、蘭花栽培中應不斷剪去枯黃老葉和病蟲葉,以利通風。花芽出土之後,每株應留一壯花芽,其餘剪去,以免消耗過多養分,影響來年開花。花謝後,應將花薹剪除。
3、冬季要注意防寒,地生蘭抗寒性強,洋蘭類則要求越冬溫度較高,應及早移入室內或用塑料棚防寒,以免受凍,室溫最好保持在10~15℃,室內養護應注意通風。入春氣候逐漸轉暖,呵逐步將蘭花移至庭院或陽台。
❼ B5培養基適合哪些植物組培(至少十種植物)
適合豆科和十字花復科花葯培養。制
常見豆科植物:
食用類有:大豆、蠶豆、豌豆、綠豆、赤豆、豇豆、菜豆、藊豆、木豆、落花生等;
飼料類有;紫雲英、苜蓿、蠶豆、翹搖等;
材用類有:合歡、黃檀、皂角、格木、紅豆、槐等;
染料類有:馬棘、槐花、木藍、蘇木等;
樹膠和樹脂類有:阿拉伯膠、木黃芪膠、柯伯膠等;
纖維類有印度麻、葛藤等;
油料類有大豆、落花生等
十字花科植物全世界共有約375屬,3200種,我國有96屬,約411餘種。常見的有大白菜、小白菜、圓白菜、蘿卜、芥菜、甘藍、油菜(蔬菜和油料作物)等經濟作物和花卉紫羅蘭,它們比較容易辨認的特徵就是十字形花冠,
希望能夠幫到你。
❽ 植物組培步驟
一個完整的植物組織培養過程一般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1)准備階段
查閱相關文獻,根據已成功培養的相近植物資料,結合實際制訂出切實可行的培養方案。然後根據實驗方案配製適當的化學消毒劑以及不同培養階段所需的培養基,並經高壓滅菌或過濾除菌後備用。
(2)外植體選擇與消毒
選擇合適的部位作為外植體,採回後經過適當的預處理,然後進行消毒處理。將消毒後的外植體在無菌條件下切割成一定大小的小塊,或剝離出莖尖,挑出花葯,接種到初代培養基上。(3)初代培養
接種後的材料置於培養室或光照培養箱中培養,促使外植體中已分化的細胞脫分化形成愈傷組織,或頂芽、腋芽直接萌發形成芽。然後將愈傷組織轉移到分化培養基分化成不同的器官原基或形成胚狀體,最後發育形成再生植株。
(4)繼代培養
分化形成的芽、原球莖數量有限,採用適當的繼代培養基經多次切割轉接。當芽苗繁殖到一定數量後,再將一部分用於壯苗生根,另一部分保存或繼續擴繁。進行脫毒苗培養的需提前進行病毒檢測。
(5)生根培養
剛形成的芽苗往往比較弱小,多數無根,此時可降低細胞分裂素濃度或不加,提高生長素濃度,促進小苗生根,提高其健壯度。
(6)煉苗移栽
選擇生長健壯的生根苗進行室外煉苗,待苗適應外部環境後,再移栽到疏鬆透氣的基質中,注意保溫、保濕、遮蔭,防止病蟲危害。當組培苗完全成活並生長一定大小後,即可移向大田用於生產。
❾ 重樓(七葉一支花)組培技術的研究有進展嗎
我南農的搞這個失敗了
❿ 植物組培實驗室常用的培養基有哪幾種類型
1、常用的培養基
自1937年White建立第一個植物組織培養培養基以來,許多研究者報道了各種培養基,其數量很多,配方各異。根據營養水平不同,培養基可分為基本培養基和完全培養基。基本培養基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培養基,主要有MS、White、B5、N6、改良MS、Nitsh、Miller、SH等,其配方見植物組織培養常用培養基配方表。完全培養基是在基本培養基的基礎上,根據試驗的不同需要,附加一些物質。如植物生長調節物質和其他復雜有機添加物等。
2、幾種常用基本培養基的特點
(1)MS培養基
1962年Murashige和Skoog為培養煙草組織時設計的,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一種培養基。其特點是無機鹽濃度高,具有高含量的氮、鉀,尤其是銨鹽和硝酸鹽的含量很大,能夠滿足迅速增長的組織對營養元素的需求,有加速愈傷組織和培養物生長的作用,當培養物久不轉移時仍可維持其生存。但它不適合生長緩慢、對無機鹽濃度要求比較低的植物,尤其不適合銨鹽過高易發生毒害的植物。
與MS培養基基本成分較為接近的還有LS、RM培養基,LS培養基去掉了甘氨酸、鹽酸吡哆醇和煙酸;RM培養基把硝酸銨的含量提高到4950mg/L,磷酸二氫鉀提高到510 mg/L。
(2)White培養基
1943年由White設計的,1963年做了改良。這是一個低鹽濃度培養基,它的使用也很廣泛,無論是對生根培養還是胚胎培養或一般組織培養都有很好的效果。
(3)N6培養基
1974年由我國朱至清等學者為水稻等禾穀類作物花葯培養而設計的。其特點是KNO3和(NH4)2SO4含量高,不含鉬。目前在國內已廣泛應用於小麥、水稻及其他植物的花粉和花葯培養。
(4)B5培養基
1968年由Camborh等設計的。它的主要特點是含有較低的銨鹽,較高的硝酸鹽和鹽酸硫胺素。銨鹽可能對不少培養物的生長有抑製作用,但它適合於某些雙子葉植物特別是木本植物的生長。
(5)SH培養基
1972年由SchenkHid和Hidebrandt設計的。它的主要特點與B5相似,不用(NH4)2SO4,而改用NH4H2PO4,是無機鹽濃度較高的培養基。在不少單子葉和雙子葉植物上使用,效果很好。
(6)Miller培養基
與MS培養基比較,Miller培養基無機元素用量減少1/3~1/2,微量元素種類減少。無肌醇。
(7)VW培養基
1949年由Vacin和Went設計,適合於氣生蘭的培養。總的離子強度稍低些,磷以磷酸鈣形式供給,要先用1mol/L HCl溶解後再加入混合溶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