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號戰艦
㈠ 這個是什麼戰艦出自那個高達動漫
看起來應該是UC系列中的飛馬級戰艦...最常見到出現大概就是在《高達0079》裡面了、裡面的白色基地就是飛馬級戰艦的其中一艘
㈡ 德國德皇弗里德里希三世級前無畏艦的五艘戰艦的名稱,詳細數據,以及服役時間,有圖最好!!!!
1愷撒.腓特烈三世號2.愷撒.威廉二世號3.愷撒.威廉大帝號4.愷撒.卡爾大帝號5.愷撒.巴巴羅薩大帝 這是一種全裝速射炮的戰艦,和以往的德國戰艦不同,該艦將主炮減少到4門,而且口徑銳減至240mm,不過請注意,240mm艦炮是當時能夠製造出的最大口徑速射炮,這是大東溝海戰對德國海軍的影響。選擇240mm火炮的另外一個原因是北海的氣象條件惡劣,觀瞄距離有限,炮戰距離不會很遠,它採用的150mm大口徑速射炮射速與阿姆斯特朗6英寸炮幾乎相當,這樣一來中等威力的105mm副炮自然就被取消,而靈活快捷的88mm火炮則保留下來,和150mm火炮一起構成了該級戰艦的副炮體系,這也成了第二帝國主力艦的標准武器配置。這些武器在布局上也別具一格,仍然考慮了橫陣隊形作戰,艦艏主炮塔安裝在上甲板的炮座上,其下方一層安裝了2門150mm的單裝副炮,另外沿船舷布置的150mm炮中還有4門可以指向正前方,這樣一共有2門240mm和6門150mm大口徑速射炮可以向前射擊,在採用橫陣隊形與敵接戰時可以最大限度地集中發揮火炮威力。在裝甲防護方面,該級戰列艦削減了水線裝甲帶的厚度轉而擴大了防禦區,而且使用了克虜伯鋼裝甲,防禦力反而比勃蘭登堡級提高,其主炮塔正面裝甲的厚度比勃蘭登堡級提高了一倍還多,不過該級艦的防護能力還是因為一個小的設計缺限打了折扣——部分88mm火炮位置較低,設計的初衷是為了便於在泊錨狀態下隨時對快速逼迫的魚雷艇實施平射,這也是甲午戰爭的經驗,但這樣一來舷側裝甲的整體性遭到破壞,使得防禦性能打了折扣。愷撒.腓特烈三世號:1894年11月開工,1896年7月1日下水,1896年10月7日服役。1919年12月6日退役,1920年解體出售。愷撒.威廉二世號:1896年4月開工,1897年9月14日下水,1900年2月13日服役。1921年3月17日退役,1921年解體出售。愷撒.威廉大帝號:1897年10月開工,1899年6月1日下水,1901年5月5日服役。1919年12月6日退役,1920年解體出售。愷撒.卡爾大帝號:1898年開工,1899年10月18日下水,1902年2月4日服役。1919年12月6日退役,1920年解體出售。愷撒.巴巴羅薩號:1898年開工,1900年4月21日下水,1901年6月10日服役。1919年12月12日退役,1920年解體出售。
㈢ 中國的戰艦的玄號的每一個開頭的數字代表什麼艦
1代表驅抄逐艦
2、3代表常規潛艇,但是不顯示在艇上
4代表核潛艇
5代表護衛艦
6代表炮艇,諸如獵潛艇之類
7代表導彈艇,2202導彈快艇除外
8代表輔助艦,諸如補給艦、試驗艦、掃布雷艦
9代表登陸艦
另外兩位數的舷號,代表大型水面艦艇,諸如16號遼寧號航母、81號鄭和艦、82號世昌艦
㈣ 國民政府的玫瑰號戰列艦到底是否存在,請給出證據,她又有那些戰績,最後命運如何。
你搜玫瑰號戰列艦,會看到第一個帖子,這個出處就在那,你讀完第一樓,最末尾有幾個字,此文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圖紙是樓主畫的,故事是樓主編的,而已
㈤ 萬代有幾款高達裡面的戰艦模型
如果光是戰艦的話
最早的高達0079系列為1:1200的加烏(轟炸機) 姆塞 白色木馬 薩拉米斯 麥哲倫版 贊吉巴爾 夏亞姆塞 1:權2400白色木馬
EX戰艦系列 (大部分剛再版但價格仍不便宜)1:1700 阿魯比昂 亞加瑪號 大天使 姆塞 永恆號 尼奧專用艾格薩斯 薩拉米斯 麥哲倫 密涅瓦號 拉比安玫瑰(船舵) 白色木馬
GC系列(已絕版,天價)白色木馬 姆塞 托勒密
高達系列的如果不是真愛最好不要買,價格都不便宜
另外MIA系列出過戰艦成品(高達0083的姆塞)不過也絕版了,還有一些食玩扭蛋
㈥ 中國有沒有戰列艦超過大和號戰列艦
大和號戰列艦是歷史上最大的戰列艦,滿載排水量7.2萬噸。
中國歷史上的戰列艦就回是晚清北洋答艦隊的旗艦定遠號,滿載排水量7335噸,和大和號沒有可比性。定遠號是19世紀末的鐵甲堡式戰列艦,大和是超無畏戰列艦,不是一個時代的產物。
二戰時期中國是個純粹的農業國家,造快艇都是問題。
現在中國造戰列艦技術上沒問題。
其他國家過去也有戰列艦,比如美國,英國,義大利,德國,奧匈帝國,西班牙。
其中美國的依阿華級戰列艦是世界上最先進,火力最強大的戰列艦。其406毫米主炮可以一炮擊穿大和號的主裝甲。1991年還參加了海灣戰爭。
㈦ 星際爭霸2一共有多少種形狀的戰艦
在游戲中,除了正常的單位外,還有不少戰役特有單位。
人類:各種雇傭兵,在專外形上比普屬通兵更花哨一些,你所出具的這張圖是傑克森的復仇號戰列巡洋艦,屬於最原始的戰列巡洋艦版本。在強取奧丁那關,火神號也長這樣。你可以去戰役中比對一下。
神族:賽蘭蒂斯,是艘航母,比普通航母大一些,花哨一些。
尤蘭爾,鳳凰戰機,跟普通的鳳凰戰機外形相差較大,多了一些護板。
莫漢達爾,虛空輝光艦,在葉片上比普通的虛空輝光艦多出些刺形。
阿爾坦尼斯,母艦,只是比一般的母艦大。
以上4艘戰艦神族關卡最後一關就能見到。
虛空尋獵者號,澤拉圖的座駕,在神族關卡中可以看到。
蟲族:
利維坦,超巨型空中生物,在天崩地坼那關就能見到的那個。
還有一個生物在失落的維京戰機小游戲中可以見到,叫什麼不記得了~
㈧ 《戰艦》主角那艘是戰列艦
如果你看到預告里開炮的是三聯裝16寸炮的話,那就是美國的衣阿華級戰列艦的第版二艘,密蘇里號,二權戰的時候一共造過四艘,首艦衣阿華號還有另外兩艘已經封存起來了,這艘密蘇里號現在主要做的就是影視劇的拍攝和展覽。
㈨ 18世紀戰列艦中最著名的是英國的哪艘戰艦
戰列艦是18世紀最傑出的武器,當時幾乎沒有一種武器能夠與之相比。最大的戰列艦可在1小時內連續發射30噸炮彈,且可持續數小時之久。如此強大的作戰能力令人驚嘆,歷史學家們甚至稱它為「魔鬼的武庫」。
這一時期,戰列艦中最著名者為英國的「勝利」號,它於1759年開始建造,1765年下水,排水量2162噸,全長67.8米,寬15.3米,共有3根主桅桿,主桅桿高達61.5米,桅桿底部最粗處直徑達0.9米。3根桅桿的帆桁上共掛有36面橫帆,所有帆的總面積有1.6x104米2,滿帆時最高航速達10節。
「勝利」號上設有3層炮甲板,裝備102門鐵鑄加農炮,可發射5.4千克~14.4千克的炮彈。另外,船上還有兩門30.6千克炮彈的巨型短炮,這種被英國人稱為「粉碎者」而被法國人叫做「魔鬼炮」的短炮,專門用於抵近敵船射擊,威力巨大,兩門炮一次單舷齊射,便可發射出半噸重的炮彈。
1873年,人類造船史上最早將風帆從艦桅去掉的純粹的蒸汽機動力戰列艦「蹂躪」號在英國誕生了,它標志著機器動力的最後勝利,標志著船舶史上新技術革命的來臨。這艘戰列艦首尾各裝有一座雙聯裝305毫米的火炮。1892年,英國又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艘鋼質戰列艦「君主」號,這艘戰列艦滿載排水量1.5585萬噸,航速達到創記錄的18節。該艦舷高,前後甲板各裝有一座雙聯裝343毫米炮塔炮,兩舷還裝有副炮。該艦一建成,立即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很快就成為各國戰列艦設計的樣板,並被公認為近代戰列艦的模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