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百合花手稿

百合花手稿

發布時間: 2021-02-22 04:31:47

1. 帕斯卡爾的什麼作品被法國大文豪伏爾泰稱為「法國第一部散文傑作」

你自己有沒有認真看我的回答!!!,你要演講,我的回答都有的莎士比亞(W. 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原名:愛德華·德·維爾(Edward De Vere) 公元1564年4月23日生於英格蘭斯特拉福鎮-1616年5月3日(儒略歷4月23日),英國著名劇作家、詩人,主要作品有《羅密歐與朱麗葉》、《哈姆雷特》等。生平 偉大的英國劇作家、詩人威廉·莎士比亞1564年生於英國中部瓦維克郡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其父約翰·莎士比亞是經營羊毛、皮革製造及穀物生意的雜貨商,1565年任鎮民政官,3年後被選為鎮長。莎士比亞幼年在當地文法學校讀書。他雖受過良好的基本教育,但是未上過大學。1582年,18歲的莎士比亞與同鄰鄉農家女26歲的安妮·哈瑟維結婚,不滿21歲時已有了三個孩子。 1585~1592年間他的情況不詳,被論者稱為「失去的年頭」。1585年後離開斯特拉特福,到倫敦謀生,1590年左右參加了劇團成為一名演員和劇作家,開始了他的舞台和創作生涯。他三十而立,蜚聲劇壇,四年後就已經成了英國戲劇界的泰斗。1592年,劇院經理P.亨斯婁首先提到莎士比亞的劇作《亨利六世》上篇。同年,劇作家R.格林前在《千悔得一智》中影射莎士比亞姓氏,並引用《亨利六世》下篇台詞,罵莎士比亞是「一隻暴發戶式的烏鴉」,可見他當時已頗有名望。1593~1594年,他創作出版了兩首長詩《維納斯與阿多尼斯》和《魯克麗絲受辱記》,先後獻給了年輕貴族索桑普頓伯爵。他還寫過一些雜詩和1609年出版的 154首十四行詩。從1594年開始,他所在的劇團受內侍大臣庇護,稱為「宮廷大臣劇團」。1598年左右,他作為劇團股東同其他人合建了環球劇場,他以後的戲劇作品主要在這里公演(後來大約1609年增加了「黑衣修士劇場」)。他自己也隨團進宮演出,偶爾還去大學和法律學校演戲;夏季或瘟疫流行,倫敦劇場停演時,就到外省演出。1598年大學人士F.米爾斯已在其《智慧的寶庫》中,列舉莎士比亞35歲以前的劇作,稱贊他的喜劇、悲劇都「無與倫比」,能和古代第一流戲劇詩人們並稱。但他生前沒出版過自己的劇作。1596年,他以他父親的名義申請到「紳士」稱號和擁有紋章的權利,又先後3次購置了可觀的房地產。1603年,詹姆士一世繼位,他的劇團改稱「國王供奉劇團」,他和團中演員被任命為御前侍從。1612年左右他告別倫敦回到家鄉定居。1616年 4月23日病逝,葬於鎮上的聖三一教堂。前留有遺囑。他的兩個據說比較可靠的肖像是教堂中的半身塑像和德羅肖特畫像,手跡則有 6份簽名和《托馬斯·莫爾爵士》一劇中三頁手稿。1623年,演員J.海明和H.康代爾把他的劇作印成對開本,收進36出戲(其中20出是首次付印),號稱「第一對開本」。從1772年開始,有人對於莎劇的作者不斷提出過疑問,並且企圖證實作者是培根、C.馬洛、勒特蘭伯爵、牛津伯爵、德比伯爵等等,但都缺乏證據。 莎士比亞在倫敦住了二十多年,而在此期間他的妻子仍一直呆在斯特拉福。他在接近天命之年時隱退回歸故里斯特拉福(1612年左右)。1616年莎士比亞在其五十二歲生日前後不幸去世,葬於聖三一教堂。前留有遺囑。他的兩個據說比較可靠的肖像是教堂中的半身塑像和德羅肖特畫像,手跡則有 6份簽名和《托馬斯·莫爾爵士》一劇中三頁手稿。1623年,演員J.海明和H.康代爾把他的劇作印成對開本,收進36出戲(其中20出是首次付印),號稱「第一對開本」。作品 莎士比亞在約1590~1612的20餘年內共寫了三十七部戲劇(如加上與弗萊徹合寫的《兩位貴親》則是三十八部),還寫有二首長詩和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詩。他的戲劇多取材於歷史記載、小說、民間傳說和老戲等已有的材料,反映了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過渡的歷史現實,宣揚了新興資產階級的人道主義思想和人性論觀點。由於一方面廣泛借鑒古代戲劇、英國中世紀戲劇以及歐洲新興的文化藝術,一方面深刻觀察人生,了解社會,掌握時代的脈搏,故使莎士比亞得以塑造出眾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描繪廣闊的、五光十色的社會生活圖景,並使之以悲喜交融、富於詩意和想像、寓統一於矛盾變化之中以及富有人生哲理和批判精神等特點著稱。 一般來說,莎士比亞的戲劇創作可分以下3個時期: 第一時期(1590~1600年) 以寫作歷史劇、喜劇為主,有9部歷史劇、10部喜劇和2部悲劇。 9部歷史劇中除《約翰王》是寫 13 世紀初英國歷史外 ,其他8部是內容相銜接的兩個4部曲 :《 亨利六世 》上 、中、下篇與《查理三世》;《查理二世》、《亨利四世》上、下篇與《亨利五世》。這些歷史劇概括了英國歷史上百餘年間的動亂,塑造了一系列正、反面君主形象,反映了莎士比亞反對封建割據,擁護中央集權,譴責暴君暴政,要求開明君主進行自上而下改革,建立和諧社會關系的人文主義政治與道德理想。 10部喜劇《錯誤的喜劇》、《馴悍記》、《維洛那二紳士》、《愛的徒勞》、《仲夏夜之夢》、《威尼斯商人 》、《 溫莎的風流娘兒們 》、《無事生非》、《皆大歡喜》和《第十二夜》大都以愛情、友誼、婚姻為主題,主人公多是一些具有人文主義智慧與美德的青年男女,通過他們爭取自由、幸福的斗爭,歌頌進步、美好的新人新風,同時也溫和地揭露和嘲諷舊事物的衰朽和丑惡,如禁慾主義的虛矯、清教徒的偽善和高利貸者的貪鄙等。莎士比亞這一時期戲劇創作的基本情調是樂觀、明朗的,充滿著以人文主義理想解決社會矛盾的信心,以致寫在這一時期的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中,也洋溢著喜劇氣氛。盡管主人公殉情而,但愛的理想戰勝亡,換來了封建世仇的和解。然而,這一時期較後的成熟喜劇《威尼斯商人》中,又帶有憂郁色彩和悲劇因素,在鼓吹仁愛、友誼和真誠愛情的同時,反映了基督教社會中弱肉強食的階級壓迫、種族歧視問題,說明作者已逐漸意識到理想與現實之間存在著難以解決的矛盾。 第二時期(1601~1607年) 以悲劇為主 ,寫了3部羅馬劇、5部悲劇和3部「陰暗的喜劇」或「問題劇」。 羅馬劇《尤利烏斯·凱撒》、《安東尼和克莉奧佩特拉》和《科里奧拉努斯》是取材於普盧塔克《希臘羅馬英雄傳 》的歷史劇。 四大悲劇《哈姆雷特》、《 奧賽羅 》、《 李爾王 》、《麥克白》和悲劇《雅典的泰門》標志著作者對時代、人生的深入思考,著力塑造了這樣一些新時代的悲劇主人公:他們從中世紀的禁錮和蒙昧中醒來,在近代黎明照耀下,雄心勃勃地想要發展或完善自己,但又不能克服時代和自身的局限,終於在同環境和內心敵對勢力的力量懸殊斗爭中,遭到不可避免的失敗和犧牲。哈姆雷特為報父仇而發現「整個時代脫榫」了,決定擔起「重整乾坤」的責任,結果是空懷大志,無力回天。奧賽羅正直淳樸,相信人而又嫉惡如仇,在奸人擺布下殺妻自戕,為追求至善至美反遭惡報。李爾王在權勢給他帶來的尊榮 、自豪 、 自信中迷失本性 ,喪失理智,幻想以讓權分國來證明自己不當國王而做一個普通人,也能同樣或更加偉大,因而經受了一番痛苦的磨難。麥克白本是有功的英雄,性格中有善和美的一面,只因王位的誘惑和野心的驅使,淪為「從血腥到血腥」、懊悔無及的罪人。這些人物的悲劇,深刻地揭示了在資本原始積累時期已開始出現的種種社會罪惡和資產階級的利己主義,表現了人文主義理想與殘酷現實之間矛盾的不可調和,具有高度的概括意義。 由於這一時期劇作思想深度和現實主義深度的增強,使《特洛伊羅斯與克瑞西達》、《終成眷屬》和《一報還一報》等「喜劇」也顯露出陰暗的一面,籠罩著背信棄義、爾虞我詐的罪惡陰影,因而被稱為「問題劇」或「陰暗的喜劇」。 第三時期(1608~1613)傾向於妥協和幻想的悲喜劇或傳奇劇。 主要作品是4部悲喜劇或傳奇劇《泰爾親王里克里斯》、《辛白林》、《冬天的故事 》、《暴風雨》。這些作品多寫失散、團聚、誣陷、昭雪。盡管仍然堅持人文主義理想,對黑暗現實有所揭露,但矛盾的解決主要靠魔法、幻想、機緣巧合和偶然事件,並以宣揚寬恕、容忍、妥協、和解告終。 莎士比亞還與弗萊徹合作寫了歷史劇《亨利八世》和傳奇劇《兩位貴親》,後者近年來被有的莎士比亞戲劇集收入。 莎士比亞的作品包括: 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麥克白,李爾王,哈姆萊特,奧瑟羅,泰特斯·安特洛尼克斯,裘力斯·凱撒,安東尼與克莉奧佩屈拉(埃及艷後),科利奧蘭納斯,特洛埃圍城記,雅典的泰門,等。 喜劇:錯中錯,終成眷屬,皆大歡喜,仲夏夜之夢,無事生非,一報還一報,暴風雨,馴悍記,第十二夜,威尼斯商人,溫莎的風流娘們,愛的徒勞,維洛那二紳士,泰爾親王佩力克爾斯,辛白林,冬天的故事等。 歷史劇:亨利四世,亨利五世,亨利六世,亨利八世,約翰王,里查二世,里查三世。 十四行詩:愛人的怨訴,魯克麗絲失貞記,維納斯和阿多尼斯,熱情的朝聖者,鳳凰和斑鳩等。成就和影響 莎士比亞的戲劇大都取材於舊有劇本、小說、編年史或民間傳說,但在改寫中注入了自己的思想,給舊題材賦予新穎、豐富、深刻的內容。在藝術表現上,他繼承古代希臘羅馬、中世紀英國和文藝復興時期歐洲戲劇的三大傳統並加以發展,從內容到形式進行了創造性革新。他的戲劇不受三一律束縛,突破悲劇、喜劇界限,努力反映生活的本來面目,深入探索人物內心奧秘,從而能夠塑造出眾多性格復雜多樣、形象真實生動的人物典型,描繪了廣闊的 、五光十色的社會生活圖景,並以其博大、深刻、富於詩意和哲理著稱。 莎士比亞的戲劇是為當時英國的舞台和觀眾寫作的大眾化的戲劇。因而,它的悲喜交融、雅俗共賞以及時空自由 、極力調動觀眾想像來彌補舞台的簡陋等特點,曾在18世紀遭到以伏爾泰為代表的古典主義者的指摘,並在演出時被任意刪改。莎劇的真正價值,直到19世紀初,在柯爾律治和哈茲里特等批評家的闡發下,才開始為人們所認識。然而當時的莎劇演出仍常被納入5幕結構劇的模式 。19世紀末 ,W.波埃爾和H.格蘭威爾 - 巴克強烈反對當時莎劇演出的壯觀傳統 ,提倡按伊麗莎白時代劇場不用布景的方式演出,以恢復其固有特點。 17世紀始,莎士比亞戲劇傳入德、法、意、俄、北歐諸國,然後漸及美國乃至世界各地,對各國戲劇發展產生了巨大、深遠的影響,並已成為世界文化發展、交流的重要紐帶和靈感源泉。中國從本世紀初開始介紹和翻譯莎劇,到1978年出版了在朱生豪譯本基礎上經全面校訂、補譯的11卷《莎士比亞全集》。1902年,上海聖約翰書院學生最早用英語演出《威尼斯商人》。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先後有65個職業和業余演出團體 ,以英 、漢 、藏 、蒙 、粵5種語言 ,文明戲、現代話劇、戲曲、廣播劇、芭蕾舞劇 、木偶劇6種形式 ,共演出莎劇21部,包括了莎劇大部分重要作品。莎劇已成為中國中學、大學特別是戲劇院校的教材。莎劇的重要角色為中國演員的培養和提高開辟了廣闊天地。 莎士比亞給世人留下了三十七部戲劇,其中包括一些他與別人合寫的一般劇作。此外,他還寫有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詩和三、四首長詩。 就莎士比亞的天才、成就和聲望而言,他的名字未能在本冊中名列前茅看來有點離奇。我把莎士比亞排得這樣低,不是因為我不賞識他的藝術成就,而是我認為文學藝術人物一般說來對人類歷史影響較小。 宗教領袖、科學家、政治家、探險家、哲學家或發明家的活動經常影響到人類奮斗的許多其他領域的發展。例如,科學的進展對經濟和政治事物已經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也影響了宗教信仰、哲學觀點和藝術的發展。 一位著名的畫家,雖然可能對後來的畫家的作品影響很大,但是他對音樂和文學可能帶來的影響卻微乎其微,對探險和其他人類奮斗的領域實際上則毫無影響可言。類似的說法也適合於詩人、劇作家和音樂作曲家。一般說來,文藝人物只對文藝有影響,實際上只對他們所從事的那個特殊領域有影響。正是由於這種原因,沒有一名文學、音樂或美術人物被列進前三十名,且只有少數幾個人物才被列入本冊。 那麼為什麼本冊中有文藝人物呢?這是因為欣賞文藝對每個人的生活有一定的直接影響(雖然這種影響並不總是很大),換句話說,一個人可能會花一部分時間聽音樂,一部分時間讀書,一部分時間作畫,等等。即使我們聽音樂的時間對我們的其他活動毫無影響(這肯定是種誇張的說法),這一部分時間仍然代表著我們生活中的無聊時間。 一位藝術家對我們生活的影響可能比我們聽、讀或看他的作品所花的時間還要多。這是因為他的作品很可能對其他作家的創作活動產生影響,他們的作品為我們所體驗和賞識。 在有些情況下,文藝作品或多或少地有些明確的哲學內容,這會影響我們對其他問題的看法。當然文學作品比音樂或美術作品更經常是如此這般。例如,在《羅密歐與朱麗葉》(第三幕,第一場)中,莎士比亞讓親王說:「對殺人的兇手不能講慈悲,否則就是鼓勵殺人。」這里提出的觀點(不管人們接受與否)具有鮮明的哲學內容,可能會對人們的政治態度產生影響,而不是其他如欣賞「蒙娜麗莎」所產生的影響。 莎士比亞在所有的文學人物中首屈一指,這看來是無容置辯的。相對來說,今天很少有人談喬叟、維吉爾、甚至荷馬的作品,但是要上演一部莎士比亞的戲劇,肯定會有很多觀眾。莎士比亞創造詞彙的天才是無與倫比的,他的話常被引用——甚至包括從未看過或讀過他的戲劇的人。況且他的名氣也並非曇花一現。近四百年來他的作品一直給讀者和評論家帶來了許多歡樂。由於莎士比亞的作品已經接受住了時間的考驗,因此在將來的許許多多世紀里也將會受到普遍歡迎,這一推測看來不無道理。 在評價莎士比亞的影響時,我們應該這樣考慮,如果沒有他,就根本不會有他的作品(當然類似的論斷適合於每一位文學藝術人物,但是這個因素在評價一般的藝術家的影響時看來並不特別重要)。 雖然莎士比亞用英文寫作,但是他是一位真正聞名世界的人物。雖然英語不完全是一種世界語言,但是它比任何其它語言都更接近世界語言。而且莎士比亞的作品被譯成許多種文學,許多國家都讀他的著作,上演他的戲劇。 當然有些受歡迎的作家的作品也會受到文學評論家的輕視,但是莎士比亞就不同了,文學學者都不遺餘力地贊揚他的作品。世世代代的戲劇家都研究他的作品,企圖獲得他的文學氣質。正是因為莎士比亞對其他作家有巨大的影響和不斷受到大眾的賞識,才使他在本書中獲得相當高的名次。最後一點不得不提的是----- 莎士比亞與世界圖書與版權日 4月23日,對於世界文學領域是一個具有象徵性的日子,因為塞萬提斯、威廉·莎士比亞和加爾西拉索·德·拉·維加都在1616年的這一天去世。此外,4月23日也是另一些著名作家出生或去世的日子,如莫里斯·德律恩、拉克斯內斯、佛拉吉米爾·納博科夫、約瑟·普拉和曼努埃爾·梅希亞巴列霍。 很自然地,1995年在巴黎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會選擇這一天,向全世界的書籍和作者表示敬意;鼓勵每個人,尤其是年輕人,去發現閱讀的快樂,並再度對那些為促進人類的社會和文化進步做出無以替代的貢獻的人表示尊敬。 1995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二十八次大會通過決議,宣布每年4月23日為世界圖書和版權日。 版權即著作權,是指文學、藝術、科學作品的作者對其作品享有的權利(包括財產權、人身權)。版權的取得有兩種方式:自動取得和登記取得。我國的著作權法規定,作品完成就自動有版權。 經典台詞 1. 脆弱啊,你的名字是女人! 2. To be or not to be,that's a question。(生存還是亡,那是個問題。) 3. 放棄時間的人,時間也會放棄他。 4. 成功的騙子,不必再以說謊為生,因為被騙的人已經成為他的擁護者,我再說什麼也是枉然。 5. 人們可支配自己的命運,若我們受制於人,那錯不在命運,而在我們自己。 6 美滿的愛情,使鬥士緊綳的心情鬆弛下來。 7 太完美的愛情,傷心又傷身,身為江湖兒女,沒那個閑工夫。 8 嫉妒的手足是謊言! 9 上帝是公平的,掌握命運的人永遠站在天平的兩端,被命運掌握的人僅僅只明白上帝賜給他命運! 10 一個驕傲的人,結果總是在驕傲里毀滅了自己。 11 愛是一種甜蜜的痛苦,真誠的愛情永不是一條平坦的道路的。 12 因為她生的美麗,所以被男人追求;因為她是女人,所以被男人俘獲。 13 如果女性因為感情而嫉妒起來那是很可怕的。 14 不要只因一次挫敗,就放棄你原來決心想達到的目的。 15 女人不具備笑傲情場的條件。 16 我承認天底下再沒有比愛情的責罰更痛苦的,也沒有比服侍它更快樂的事了。 17 新的火焰可以把舊的火焰撲滅,大的苦痛可以使小的苦痛減輕。 18 聰明人變成了痴愚,是一條最容易上鉤的游魚;因為他憑恃才高學廣,看不見自己的狂妄。 19 愚人的蠢事算不得稀奇,聰明人的蠢事才叫人笑痛肚皮;因為他用全副的本領,證明他自己愚笨。 20 外觀往往和事物的本身完全不符,世人都容易為表面的裝飾所欺騙。 21 黑暗無論怎樣悠長,白晝總會到來。 22 勤勞一天,可得一日安眠;勤奮一生,可永遠長眠。 23 女人是被愛的,不是被了解的。 24 金子啊,,你是多麼神奇。你可以使老的變成少的,丑的變成美的,黑的變成白的,錯的變成對的…… 25 目眩時更要旋轉,自己痛不欲生的悲傷,以別人的悲傷,就能夠治癒! 26 愛情就像是生長在懸崖上的一朵花,想要摘就必需要有勇氣。 27 全世界是一個巨大的舞台,所有紅塵男女均只是演員罷了。上場下場各有其時。每個人一生都扮演著許多角色,從出生到亡有七種階段。 28 在自己還得不到幸福的時候,不要靠櫥窗太近,盯著幸福出神名言 Do not , for one repulse , give up the purpose that you resolved to effect .(William Shakespeare , British dramatist) 不要只因一次失敗,就放棄你原來決心想達到的目的。(英國劇作家 莎士比亞.W.) A light heart lives long .( William Shakespeare , British dramatist ) 豁達者長壽。 (英國劇作家 莎士比亞. W.) In delay there lies no plenty , Then come kiss me , sweet and twenty , Youth's a stuff that will not enre . (William Shakespeare , British dramatist) 遷延蹉跎,來日無多,二十麗株,請來吻我,衰草枯楊,青春易過。(英國劇作家 莎士比亞. W.) The time of life is short ; to spend that shortness basely, it would be too long . (William Shakespeare , British dramatist ) 人生苦短,若虛度年華,則短暫的人生就太長了。(英國劇作家 莎士比亞. W.) Don't gild the lily. 不要給百合花鍍金/畫蛇添足。 (英國劇作家 莎士比亞 . W .) The empty vessels make the greatest sound . (William Shakespeare , British dramatist ) 滿瓶不響,半瓶咣當。 (英國劇作家 莎士比亞. W.) Just be myself. 超越你自己。——莎士比亞 羅曼·羅蘭(Romain Rolland,1866-1944)法國作家、音樂評論家。1866年1月29日生於法國中部高原上的小市鎮克拉姆西。15歲時,隨父母遷居巴黎。1899年,羅曼·羅蘭畢業於法國巴黎高等師范學校,通過會考取得了中學教師終身職位的資格。其後入羅馬法國考古學校當研究生。歸國後在巴黎高等師范學校和巴黎大學講授藝術史,並從事文藝創作。這時期他寫了7個劇本,以歷史上的英雄事件為題材,試圖以「革命戲劇」對抗陳腐的戲劇藝術。 20世紀初,他的創作進入一個嶄新的階段,羅蘭為讓世人「呼吸英雄的氣息」,替具有巨大精神力量的英雄樹碑立傳,連續寫了幾部名人傳記:《貝多芬傳》(1903)、《米開朗琪羅傳》(1906)和《托爾斯泰傳》(1911)等。同時發表了他的長篇小說傑作《約翰·克利斯朵夫》,該小說於1913年獲法蘭西學院文學獎金,由此羅曼·羅蘭被認為是法國當代最重要的作家。1915年,為了表彰「他的文學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繪各種不同類型人物所具有的同情和對真理的熱愛」,羅蘭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 兩次大戰之間,羅曼·羅蘭的創作又一次達到高潮,1919年發表了寫於1913年的中篇小說《哥拉·布勒尼翁》,1920年發表了兩部反戰小說《格萊昂波》和《皮埃爾和呂絲》,1922至1933年又發表了另一部代表作《欣說的靈魂》。這一時期還發表了音樂理論和音樂史的重要著作七卷本《貝多芬的偉大創作時期》(1928-1943),此外還發表過詩歌、文學評論、日記、回憶錄等各種體裁的作品。 羅曼·羅蘭的藝術成就主要在於他用豪爽質朴的文筆刻畫了在時代風浪中,為追求正義、光明而奮勇前進的知識分子形象。在提到藝術風格時,羅曼·羅蘭表示,除了「誠懇」二字,他不希望別人承認他有什麼別的優點。他是一個有廣泛國際影響的作家,也是著名的社會活動家,一生為爭取人類自由、民主與光明進行了不屈的斗爭。怯懦的人,會把朋友送給劊子手.——羅曼·羅蘭 朋友看朋友是透明的,他們彼此交換著生——羅曼·羅蘭作品集:羅曼·羅蘭的創作大致可以20世紀30年代為界分為前後兩個時期。前期作品,主要有取材於法國大革命的《革命戲劇集》,包括《群狼》(1898)《丹東》(1900)《七月十四日》(1902)等劇本8部;3部英雄傳記:《貝多芬傳》(1903)。《米開朗琪羅傳》(1906)《托爾斯泰傳》(1911);長篇巨著《約翰·克利斯朵夫》。中篇小說《哥拉·布勒尼翁》(1919),以及一系列反映其反對戰爭、反對一切暴力。害怕集體主義制度妨害個人「精神獨立」等思想的論文。後期作品有長篇小說《母與子》(舊譯《欣悅的靈魂》)四部:《阿耐蒂和西勒維》(1922)《夏天》(1924)。《母與子》(1927)《女預言家》(1933)和一系列散文、回憶錄、論文等。特別是1931年,他發表了《向過去告別》一文,批判了自己過去所走過的道路,從此積極參加反對帝國主義戰爭、保衛和平的活動,成為進步的反帝反法西斯的文藝戰士。 其代表作《約翰·克利斯朵夫》被高爾基稱為「長篇敘事詩」,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小說。這部巨著共10卷,以主人公約翰·克利斯朵夫的生平為主線,描述了這位音樂天才的成長、奮斗和終告失敗,同時對德國、法國、瑞士、義大利等國家的社會現實,作了不同程度的真實寫照,控訴了資本主義社會對藝術的摧殘。全書猶如一部龐大的交響樂。每卷都是一個有著不同樂思、情緒和節奏的樂章。由《約翰·克利斯朵夫》始,羅曼·羅蘭開創了一種獨特的小說風格。該巨著獲得1913年法蘭西學士院文學獎,1915年獲該年度諾貝爾文學獎。 這位近、現代傳記文學大家的《名人傳》[《貝多芬傳》(1903)、《米開朗琪羅傳》(1906)和《托爾斯泰傳》(1911))],對當代傳記文學仍然產生巨大影響。

2. 達芬奇的這幅畫叫什麼名字

在古哥和很多外面的藝術網這副手稿都命名為《Lily》

但是咱們這邊好像管它叫《百合內》容
Lily
完成年份:1480
風格:Early Renaissance(早期文藝復興)
技法:chalk, ink(粉筆,墨水)
達芬奇對建築和自然科學都有深度研究,並且留下大量的手稿,這就是其中之一
回答希望有幫到你

3. 求莎士比亞的資料~~~~!!!!!!

偉大的英國劇作家、詩人威廉·莎士比亞1564年生於英國中部瓦維克郡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其父約翰·莎士比亞是經營羊毛、皮革製造及穀物生意的雜貨商,1565年任鎮民政官,3年後被選為鎮長。莎士比亞幼年在當地文法學校讀書。歷史學家喬治·斯蒂文森說,後人從這些文字資料中大概勾勒出莎士比亞的生活軌跡:13歲時家道中落,此後輟學經商,22歲時前往倫敦,在劇院工作,後來成為演員和劇作家;1597年重返家鄉購置房產,度過人生最後時光。他雖受過良好的基本教育,但是未上過大學。1582年,18歲中,列舉莎士比亞35歲以前的劇作,稱贊他的喜劇、悲劇都「無與倫比」,能和古代第一流戲劇詩人們並稱。但他生前沒出版過自己的劇作。1596年,他以他父親的名義申請到「紳士」稱號和擁有紋章的權利,又先後3次購置了可觀的房地產。1603年,詹姆士一世繼位,他的劇團改稱「國王供奉劇團」,他和團中演員被任命為御前侍從。
莎士比亞在倫敦住了二十多年,而在此期間他的妻子仍一直呆在斯特拉福。他在接近天命之年時隱退回歸故里斯特拉福(1612年左右)。1616年4月23日莎士比亞在其五十二歲生日前後不幸去世,葬於聖三一教堂。死前留有遺囑。他的兩個據說比較可靠的肖像是教堂中的半身塑像和德羅肖特畫像,手跡則有6份簽名和《托馬斯·莫爾爵士》一劇中三頁手稿。1623年,演員J·海明和H·康代爾把他的劇作印成對開本,收進36出戲(其中20出是首次付印),號稱「第一對開本」。從1772年開始,有人對於莎劇的作者不斷提出過疑問,並且企圖證實作者是培根、C·馬洛、勒特蘭伯爵、牛津伯爵、德比伯爵、等等,但都缺乏證據。
莎士比亞是著名的同性戀者,他的十四行詩全部都是寫給他的同性愛人的.據英媒體報道,最近一位英國收藏家重新確認了一幅家藏油畫的畫中人身份,原來這名美艷「女子」不是別人,正是莎翁傳說中的同性戀情侶——南安普頓伯爵三世亨利·里奧謝思利。
發現這幅「驚世」油畫的科布家族家藏甚豐,繼承了全部藝術品收藏的阿萊克·科布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自己從兒時起一直以為畫中人是位名叫諾頓的貴婦,因為在這幅油畫的背面赫然寫著諾頓夫人的字樣。但幾年前,一位偶然來訪的藝術收藏家告訴科布,他認為畫中人並非女性,而是易容扮作女性的須眉。一席話驚醒夢中人,科布開始重新審視其真實身份,直到今年年初才終於揭開謎底。這幅油畫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6世紀末,畫中的南安普頓伯爵塗脂抹粉,嘴唇上抹著唇膏,左耳還戴著精緻的耳環,手撫披散到胸前的長發,看上去一派女人風情。英國歷史文物權威機構「全國託管協會」已確認油畫為真跡,此畫完成於1590年至1593年,當時莎士比亞正住在南安普頓伯爵三世的府上。盡管一代文豪莎翁娶了安娜·哈撒韋,但他的真正性取向一直是文學批評家爭議不絕的話題。
南安普頓伯爵為同性戀的傳說由來已久,他與莎翁的關系更是撲朔迷離。伯爵曾招待莎翁入住自己的寓所,莎翁著名的《十四行詩集》又是獻給一位俊俏不凡、「美若女子」的年輕男子。(學生以為:十四行詩集前面十幾首都是推崇傳宗接代的,不能理解成寫給其男友的.)不少史學家早已考據,莎翁詩中的傾慕之情大有可能是投向這位易容扮女人的英俊男友。
不過再怎麼說…他是多麼偉大啊!
莎士比亞在約1590~1612的20餘年內共寫了三十七部戲劇(如加上與弗萊徹合寫的《兩位貴親》則是三十八部),還寫有二首長詩《維納斯與阿多尼斯》,《魯克麗絲受辱記》和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詩。他的戲劇多取材於歷史記載、小說、民間傳說和老戲等已有的材料,反映了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過渡的歷史現實,宣揚了新興資產階級的人道主義思想和人性論觀點。由於一方面廣泛借鑒古代戲劇、英國中世紀戲劇以及歐洲新興的文化藝術,一方面深刻觀察人生,了解社會,掌握時代的脈搏,故使莎士比亞得以塑造出眾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描繪廣闊的、五光十色的社會生活圖景,並使之以悲喜交融、富於詩意和想像、寓統一於矛盾變化之中以及富有人生哲理和批判精神等特點著稱。
一般來說,莎士比亞的戲劇創作可分以下3個時期:

4. 求包腿紋身鯉魚好看的手稿

··圖案有講,紋前多想;易紋難祛,深思熟慮;
神龍滿背,權威尊貴;青龍過肩,財路無邊;
吉祥錦鯉,大吉大利;鯉魚躍起,福祿無比;
身紋大虎,必有大福;背有雄獅,王者雄姿;
青龍盤腿,財如洪水;身紋虎頭,富貴不愁;
關公再前,人身安全;戰馬關公,事業有成;
關羽在後,大哥財厚;牡丹花開,富貴自來;
鶴報平安,財富節攀;雄鷹在肩,鴻圖大展;
神鷹飛翔,志在四方;鳳凰紋完,好運當前;
玫瑰紋後,浪漫風流;身紋鬼首,鴻運擁有;
紋完鬼面,奇緣自現;背有鍾馗,自有雄威;
身有佛陀,事業執著;神像紋畢,妖魔自去;
身若紋豹,性力提高;人魚若有,情海遨遊;
美女天使,桃花不止;烈火麒麟,日進斗金;
蝴蝶翩翩,鴻利連連;蛇盤牡丹,富貴百年;
牡丹鯉魚,富貴有餘;梅花有香,傲骨自賞;
荷花清沌,戀人情深;紅心百合,百年好合;
梵文密咒,神靈保佑,肩有飛雲,快樂平安;
偶像紋完,心中坦然;十二屬相,各有所長;
岳母剌字,紋剌之史;水滸剌青,東方文明;
中國圖騰,文化傳承;如今紋剌,時尚標志;
終如所願,名師接緣;吉祥一生,身份象徵

龍:紋龍的方式有好多種,每種都有不同的意義!
先說過肩龍:在道上有一種說法,道上的兄弟都是腳踏江湖,江湖在哪裏?
所以有人就把道上兄弟的肩膀比喻成江湖!!
俗話說猛龍不過江,所以真正在道上混的人很少紋過肩龍!因為過肩龍還有一個別名就是「過江龍」!
次說盤臂龍:盤臂龍倒是很受道上的兄弟青睞,因為盤臂龍寓意神佑的意思!
畢竟道上的兄弟過的是舔血的日子,我想誰都不想自己早死吧!不過我見過許多紋盤臂龍的人,都是瞎紋,根本不講究順序和色彩,所以一看就能看出他們不是道上的兄弟!
道上的兄弟們紋盤臂龍都是紋在左臂,並且是紋的盤臂青龍!並不是什麼彩龍!
最後說說扣肩龍:這種龍的紋法很少見,這種龍的圖樣大致是龍頭由後背右肩甲搭到右前胸,然後整條龍身在後背盤踞兩條前爪分別抓扣在肩膀的與手臂連接的那塊肌肉上(我一時忘了那叫什麼肌肉了)兩條後爪分別抓副在大腿上(有的抓副在臀部),龍尾由腰部左下側延伸至左腳脖!
嗬嗬,這種龍在道上不是大哥是不能紋的!
一般來說道上的兄弟紋龍是不會紋龍眼的,龍眼必須是他的大哥同意他開(紋)龍眼,他才能開(紋)!
並且是大哥親自開(紋)龍眼~
鳳:紋鳳的嚴格來說是大姐或者是大嫂紋的!
先說翔鳳:這種鳳就是大姐紋的,至於怎麼翔沒有什麼限制!~
次說睡鳳:這種鳳就是大嫂紋的!
虎:在道上虎只有一種紋法,就是下山虎!而且並不是什麼人都能紋的~
必須是一切從來沒有在道上趟過,還要有一定的影響力的人才能紋!
至於下山虎紋在什麼部位,那沒有什麼限制!
鷹:我個人認為紋鷹的兄弟全是飛揚跋扈的性子,因為道上紋鷹的圖案只有一種就是俯鷹也就是你們說的鷹抓地球,寓意包打全球的意思!
五毒:所謂的五毒就是蠍子,蛇,蜈蚣,蜘蛛,蟾蜍~!
道上有一句話「寧欺龍鳳虎,莫要惹五毒」至於什麼意思,我就不明說了~
最後說說吧裏經常說的立馬關公,哪吒降龍,鍾馗伏鬼!
關於你們說的紋這三種抗住抗不住一說........!
嗬嗬,這三種道上的兄弟是不紋的!~
因為這三種與道上兄弟相沖!至於怎麼相沖我也不明說~

先說說到上小弟們紋的龍。
盤臂龍——青龍盤臂,以前很多人紋這種龍,現在這些人都老得不行了。什麼意思我不知道,但是這種龍是道上的人才能紋的。
盤腿龍——龍盤在腿上,說明這個人根硬。一般人動不了他。紋這種龍的人很多,多大歲數的都有。
披肩龍——道上的人有很多人紋這種龍。我認識一個道上的朋友就有。4爪的。沒什麼講頭,就是道上的龍。
雲龍——最多的都是這個。你在天津隨便找個亂的地方,就能看見這種龍。一般都是前胸或後背。占的面積很大。
蛟龍出水——聽說是代表一個人剛出道,不過我從沒有見過這種龍。
再說一說比較厲害的龍
過肩龍——據道上的老前輩回憶說這個好像是代表黑白兩道。自從蠱惑仔之後,滿馬路都能看見這種龍.... 這種龍在老一輩人身上不多。
雙肩龍——40-50歲左右的天津人有紋這個的,絕對是道上的人才能紋的。雙肩龍是兩條小龍,沒有過肩龍那麼

5. 莎士比亞(急需)

1、莎士比亞(W. 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原名:愛德華•德•維爾(Edward De Vere) 公元1564年4月23日生於英格蘭斯特拉福鎮-1616年5月3日(儒略歷4月23),英國著名劇作家、詩人。

生平

偉大的英國劇作家、詩人威廉•莎士比亞1564年生於英國中部瓦維克郡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其父約翰•莎士比亞是經營羊毛、皮革製造及穀物生意的雜貨商,1565年任鎮民政官,3年後被選為鎮長。莎士比亞幼年在當地文法學校讀書。他雖受過良好的基本教育,但是未上過大學。1582年,18歲的莎士比亞與同鄰鄉農家女26歲的安妮•哈瑟維結婚,不滿21歲時已有了三個孩子。

1585~1592年間他的情況不詳,被論者稱為「失去的年頭」。1585年後離開斯特拉特福,到倫敦謀生,1590年左右參加了劇團成為一名演員和劇作家,開始了他的舞台和創作生涯。他三十而立,蜚聲劇壇,四年後就已經成了英國戲劇界的泰斗。1592年,劇院經理P.亨斯婁首先提到莎士比亞的劇作《亨利六世》上篇。同年,劇作家R.格林死前在《千悔得一智》中影射莎士比亞姓氏,並引用《亨利六世》下篇台詞,罵莎士比亞是「一隻暴發戶式的烏鴉」,可見他當時已頗有名望。1593~1594年,他創作出版了兩首長詩《維納斯與阿多尼斯》和《魯克麗絲受辱記》,先後獻給了年輕貴族索桑普頓伯爵。他還寫過一些雜詩和1609年出版的 154首十四行詩。從1594年開始,他所在的劇團受內侍大臣庇護,稱為「宮廷大臣劇團」。1598年左右,他作為劇團股東同其他人合建了環球劇場,他以後的戲劇作品主要在這里公演(後來大約1609年增加了「黑衣修士劇場」)。他自己也隨團進宮演出,偶爾還去大學和法律學校演戲;夏季或瘟疫流行,倫敦劇場停演時,就到外省演出。1598年大學人士F.米爾斯已在其《智慧的寶庫》中,列舉莎士比亞35歲以前的劇作,稱贊他的喜劇、悲劇都「無與倫比」,能和古代第一流戲劇詩人們並稱。但他生前沒出版過自己的劇作。1596年,他以他父親的名義申請到「紳士」稱號和擁有紋章的權利,又先後3次購置了可觀的房地產。1603年,詹姆士一世繼位,他的劇團改稱「國王供奉劇團」,他和團中演員被任命為御前侍從。1612年左右他告別倫敦回到家鄉定居。1616年 4月23日病逝,葬於鎮上的聖三一教堂。死前留有遺囑。他的兩個據說比較可靠的肖像是教堂中的半身塑像和德羅肖特畫像,手跡則有 6份簽名和《托馬斯•莫爾爵士》一劇中三頁手稿。1623年,演員J.海明和H.康代爾把他的劇作印成對開本,收進36出戲(其中20出是首次付印),號稱「第一對開本」。從1772年開始,有人對於莎劇的作者不斷提出過疑問,並且企圖證實作者是培根、C.馬洛、勒特蘭伯爵、牛津伯爵、德比伯爵等等,但都缺乏證據。

莎士比亞在倫敦住了二十多年,而在此期間他的妻子仍一直呆在斯特拉福。他在接近天命之年時隱退回歸故里斯特拉福(1612年左右)。1616年莎士比亞在其五十二歲生日前後不幸去世,葬於聖三一教堂。死前留有遺囑。他的兩個據說比較可靠的肖像是教堂中的半身塑像和德羅肖特畫像,手跡則有 6份簽名和《托馬斯•莫爾爵士》一劇中三頁手稿。1623年,演員J.海明和H.康代爾把他的劇作印成對開本,收進36出戲(其中20出是首次付印),號稱「第一對開本」。

作品

莎士比亞在約1590~1612的20餘年內共寫了三十七部戲劇(如加上與弗萊徹合寫的《兩位貴親》則是三十八部),還寫有二首長詩和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詩。他的戲劇多取材於歷史記載、小說、民間傳說和老戲等已有的材料,反映了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過渡的歷史現實,宣揚了新興資產階級的人道主義思想和人性論觀點。由於一方面廣泛借鑒古代戲劇、英國中世紀戲劇以及歐洲新興的文化藝術,一方面深刻觀察人生,了解社會,掌握時代的脈搏,故使莎士比亞得以塑造出眾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描繪廣闊的、五光十色的社會生活圖景,並使之以悲喜交融、富於詩意和想像、寓統一於矛盾變化之中以及富有人生哲理和批判精神等特點著稱。

一般來說,莎士比亞的戲劇創作可分以下3個時期:

6. 達芬奇的花卉練習是一副什麼作品

達芬奇沒有復花卉靜物主題的油畫、制壁畫作品,他的全部作品都是有人物的,有肖像畫和宗教故事畫,所以如果你看到一幅畫,只有一束花,而且確定這不是某幅作品的局部的話,那它就一定不是達芬奇畫的。 你的圖我看到了,明明是一枝花,是素描,還是局部,是達芬奇自然研究的手稿中的百合,是墨水和粉筆的紙面素描哦。

7. 急求白居易 杜牧 張繼的個人資料(我會追加)!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唐下邽人(今陝西渭南縣附近),生於唐代宗大歷七年專,卒於武宗會屬昌六年。貞元進士,官至校書郎、贊善大夫,後因宰相武元衡事貶江州。著有《白氏長慶集》等。
杜牧,803年生,852年逝世,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書法家。字牧之。大和三年(828)進士及第,又登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官至中書舍人。善屬文,工詩,是唐代著名詩人,人號「小杜」,以別於杜甫。牧之有抱負,好言兵,以濟世之才自詡。工行草書。
張繼,字懿孫,襄州(湖北襄陽縣)人,天寶十二年進士及第,是中唐時期頗負盛名的詩人。他的學問淵博,頗重氣節,曾在洪州(江西省南昌市)做過鹽鐵判官,大歷年間,入朝為官,官至檢校祠部員外郎。他頗關心安史之亂(天寶十三年)後的人民生計:「女停襄邑杼,農廢汶陽耕」,「火僚原猶熱,風搖海未平」,「量空海陵粟,賜乏水衡錢」,這些都是他關切時事的作品。

8. 這幅達芬奇的畫的名字是什麼

達芬奇沒有花卉靜物主題的油畫、壁畫作品,他的全部作品都是有人物的,有肖專像畫和宗教故屬事畫,所以如果你看到一幅畫,只有一束花,而且確定這不是某幅作品的局部的話,那它就一定不是達芬奇畫的。

你的圖我看到了,明明是一枝花,是素描,還是局部,是達芬奇自然研究的手稿中的百合,是墨水和粉筆的紙面素描哦。

9. 說一些我愛聽的話,給你們50分

就這么盯著這個名字,很久,很久。它很平凡,但於我,它給了我觸動。
突然就想寫些什麼,只是「感覺「無法用言語表達。我怕寫了,就再找不回最初的靈感與觸動,就像遺失在童年的」那些花兒「一樣,一去不復返。
於是我沉默。
低調。偽裝。這個世界始終充斥著太多的東西,我們看到的,看不到的。到處都是嘈雜的喧鬧,用極高的音調,試圖證明它們的美妙。被剝奪的寧靜,開始,在絕對高溫中化為塵埃;落在不為人知的角落,獨自,沉默。空氣中彌漫著各種難聞的,卻又不斷聲勢壯大的異味。它們毫不掩飾地在這個世界橫沖直撞,千方百計。於是,很自然地,它們成功了。它們把世界不斷升溫了,成為獨霸一方的勝利者,驕傲地縱橫在各個領域。一種快要蒸發的感覺,很快很快地彌漫開來。頭暈,目眩,被累得喘不過氣來。
現實總是以絕對的高溫在燃燒著,一切的一切,在瞬間蒸騰。
低調,甘願保持低調。
在暗淡的劇場角落,冷眼看著舞台。台上燈光閃爍,繽紛地炫耀自己最亮的光彩。瞬息萬變,奼紫嫣紅。演員在舞台上夢幻著,經理著別人的人生,帶著別人的情感。觀眾喧嘩著,放肆地笑。其實誰都明白,每個人都只是匆匆看客而已,戴著虛偽的面罩,偶爾走過,必然地離開。我很安靜,甘願在黑暗的角落獨自沉默。孤獨地為欣賞的演員鼓掌,雖然當掌聲混進所有的喝彩中後,再也無法辨晰。
走在車水馬龍中間,被染成五光十色。街邊的那盞路燈,在繁華中卻顯得莫名的孤獨。鶴立雞群的沉默。它放著清冷的光,任憑寒風無情地穿過,卻沉醉於一朵小雪花的輕拂與溫柔。於是習慣在燈下走過,留下修長的黑影。
或許在嘈雜中自享其樂,沒有大群大群的瘋狂忘我,沒有孤苦伶仃的寂寞難耐。零星幾個人,很安靜地穿過大街小巷,披著五顏六色,抱著一些很可愛的小東西,掛著快樂的笑容。
很滿足,喜歡這種簡單的快樂。
不需要引人注目的高調,可以不在乎華麗的外表,因為不想要一個花瓶的脆弱。於是習慣低調。或許也沾上世俗,用最普通的方式,進行最流行的動作。在他們的眼光中,甩頭瀟灑地走掉。可能,以最優異的方式穿梭於學堂,贏得贊許的目光與褒賞。已經被高調壓得不得不放棄最後的抵抗。這個世界,適者生存。沒有為什麼。
倦了,累了。妥協,放棄掙扎——只為換回一個笑容。於是,安然地,睡去。
開始以沉默抗擊震耳的喧嘩;以真誠撕掉一切的虛偽;靜,靜下來,向最好的目標跋涉。保持微笑。
低調的華麗。甘願在生活里安靜,安靜地保持最初的簡單。

記憶是一朵浸泡在水裡的白色含笑,盈盈地沾了滿把的水分,只是輕輕地觸碰,枯澀就這樣肆無忌憚地溢上來,措手不及。
——題記

零度寂寞

很多時候我都是清醒的,然而對於一個活在現代的人來說,會因為太明白而疼痛。

我喜歡一個人的時候仰望天空,感受一種空洞的寂寞,沒有傷口的難過。在晴空萬里的時候,在天空被一大片一大片的雲朵遮住神採的時候。我是一個寂寞的人,寂寞的人總是會在心裡一遍又一遍的燃騰希望的火種,然後破滅,慘烈的死亡,慘烈的絕望。於是,我總是在笑得沒心沒肺的時候忽然一下子沉默下來,然後看著快樂得像一群孩子似的朋友們說不出話來。如果運氣好的話,或許會有細心的人發現我的異樣,然,不是寂寞的常客,又怎麼會明白我的疼痛。

很多時候,淚也不懂得流了,眼澀的時候,就太起頭來看灼灼的陽光,看的眼角生疼,然後輕輕的告訴自己,是太陽太刺眼了。我想,我這樣的連自己都需要欺騙的人是悲哀的。然,生活卻從沒有因為我的難過而停止過腳步。快樂的時候心裡也是有陰影的,如同最華麗的火焰鳶尾,向著太陽生長的光輝一面的背後,始終都有陰影,彷彿是刻進肉里的,這一輩子都甩不掉,只要有光芒,就會有陰影。於是總是會莫名的悲傷,就這樣從看不見的地方溢上來,泛著枯澀。空洞洞的,如同滿是黑暗的屋子,因為黑暗而窒息。好多時候也真的以為自己沒有疼痛了,可以像個簡單的人一樣快樂而幸福了,可是揚起嘴角的時候,眼淚就這樣莫名其妙的淌下來,大顆大顆的打在地上,身體的溫度就這樣一寸一寸的退卻,直到冰冷冰冷的,把希望再一次推入懸崖,摔得支離破碎,然後就終於可以心安理得的難過,毫不掩飾的難過。

無所謂寂寞無所謂忘記。
無所謂思念無所謂絕跡。

那些漂亮的柔軟的記憶如此負氣地用疼痛來證明自己,它們掙扎著說:看看吧,我們那樣鮮活的存在過。

像極了一段美麗的花期。
而宿命,以一種輪回的姿態上下翻騰。
什麼希翼,沒有希翼。

左臉的月光

現在的我畢業了,陽光很刺眼,我終於是手足無措了,只會像一個孩子一般,站在那裡,駐足,狠狠的空空的難過。

拍畢業照的那天,陽光晃晃的,眼睛被弄的有點痛,我知道我是又難過了。我們像乖乖的孩子一樣聽著攝影師的指揮,隊伍排了很長的時間。然後他要我們微笑,快樂的微笑。我沒有什麼感覺,只是照著做而已,記得自己真的是花了很大努力終於讓唇角一寸一寸的揚上去一直到他想要的弧度,可是我本來就是不會笑的,本來就是想抿著嘴巴了事的,於是那麼牽強的動作把我弄疼了,嘴角劇烈的疼痛,難過一點一點的爬上我的心裡。我知道自己笑的很難看,可是我真的是盡力了。攝影師調好鏡頭的剎那,我看到陽光在上面散開來,一束一束的,身邊的悒子突然扣住我垂在身側的小指,然後一按快門,一閃光,定格,凝固。

那一瞬間我不知道自己有沒有流眼淚,可是我清楚的聽見時光在風中斷裂的聲音。

斷,斷,斷。

晚上去學校交稿的時候路過音樂教室,看見了那架大大的黑色的立式鋼琴,旁邊的玻璃台上還用水晶壓著那一份《左臉的月光》的手稿,紙張已經起皺,邊角也有些破損,但是那些黑色鋼筆譜寫的音符依然清晰,那樣囂張地躍然紙上。我和悒子曾經去過很多很多地方來尋找創作的靈感,花了整整一年的時間。《左臉的月光》全部完工的那天我們像兩個潦倒的文人把一堆的音樂書籍拋上四五米高,瘋得不成樣子。

敲了幾個琴鍵試音,聲音擴散得迷迷朦朦,我有點悲哀地望著那些樂譜,我們的曲子,我們的《左臉的月光》,我們的四手聯彈,我彈不出來了。右身的位子空空盪盪,憂傷彌漫得到處都是。少了一個人的投入,連琴音也找不到自己的方位。我低頭,深呼吸,我的手指死掉了,我不能彈奏《左臉的月光》了,我虛弱地把頭靠在琴鍵上,嗡——
巨大的悲鳴。

難過淌了一地。

我一度迷戀的這種悲情的別離,如此盛大的頹靡。那些有鹹味的故事不是我的,那些芳醇的眼淚不是我的。我一直擁有的只是一無所有。

所謂感情

星期六的那天畢業考,依然是陽光明媚。我被分在離開班級考試的22個學生當中,考場定在教學樓。從科學館到教學樓有一條石板路,卻在中間的地方突兀的分成兩條,彷彿被截斷似的,帶著碎裂的心情。學校的風景很好,背著一個裝滿復習資料的背包蹋著朝陽走向教學樓走的時候,心裡莫名其妙的沉了一沉,在分岔口,稍稍猶豫,然後大步流星的選擇了左邊的那條,甚至沒有再向後看一眼,似乎走的瀟灑。可是我知道自己的身後沒有人跟著,右邊很熱鬧,右邊的腳步聲很嘈雜,我的同伴,都在右邊。而我一個人,在這條左邊的路上,看似瀟灑的走著。

在考場里和Seven分在一起,坐下來的時候,他看著我的眼神微微異樣,可是只是一瞬就恢復了正常。他對我輕輕的微笑,嘴角淡淡的揚起,很微弱的弧度,甚至粗心一點的人都看不出他是在笑。而我可以知道。因為自己是了解他的,即使看不出來,也可以很清晰的感受出來。我也笑,淺淺的,笑容里不知是含了什麼復雜的情緒,竟是有些破碎。而他也只是微微一愣,仍是轉瞬即逝。

塵埃懸浮 姿態憂郁
光線透過屋檐
遙遠的那場溫情

錯落成 暖色煙花
白色長裙 苔綠色的痕
呼吸潮濕 薄涼如荷
胭脂化了 影子碎了一地
月色依舊柔軟
寂寞的眉 形同虛設

印跡纖淡 隔窗的燈火
曖昧的幸福 而你
在視線之外
真實 或者透明

夢中的夢 期待後的期待
宿命輪回
思念 以及靈感
是清醒的穿過 季節的脈紋
還是繼續 沉醉於
奢侈的感傷

而永遠 可以是這樣么
伸出手來 握我於掌心
過往時光 灰飛煙滅

喜歡下雨的天氣,因為那個時候人的情緒總是變得比較低落,很多互相打擾的事件因此降低。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我變成一個很有戒心的人。在人群中害怕被打擾,如同遠離人群的動物。我並非標榜個性的人,其實有時候看到別人耍個性,只覺得無非想引起別人的注意,於是心生厭煩,避而不見。

其實真正有獨立完整內心的人和耍個性嘩眾取寵的人,很容易看出來的。經常看見有些剛出道的明星,大談特談自己小時侯的糗事,恨不得就在自己身上貼上個標簽:「我與眾不同!我有個性!快來關注我!」其實,心中渴望別人了解的熱切一望即穿,但是沒有人注意,恨恨。

世界上沒有人不希望別人了解自己的,每個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關注,渴望了解,就象襁褓中的孩童,伸出雙手渴望母親的擁抱。但是,總有些人,在受了太多的傷害或者是驚嚇以後,對這樣的事情失去興趣。經歷過很多事情的人,對別人是否了解自己,真的覺得不重要了。或者,關注自己的人太多,就不注意了。我是比較喜歡前者的,那是一種看破事情的淡然,後者就是受盡寵愛的嬌縱。比如說梁朝偉,低調至死,也是蒼生艷羨。

曾經有人用低調的華麗來形容我,說:「你總是試圖保持和別人一定的距離,以為自己很低調了,其實更引人注目。是低調的華麗。」

我有一陣不安,畢竟還年輕,沒有太多的驕傲,一下子承受不起這樣的褒獎。我只是渴望和人保持距離,因為我沒有安全感。有時候別人好奇的眼光,對我來說也是一種傷害。我曾經過於柔軟,有人就會因此而輕慢,不停地追問,包括出生年月,包括衣服的品牌,包括我的零用錢,soso……有時候和別人太不一樣真是不好的事情,人群中如果他們不了解一個人,又不能親近,於是就嫉恨他。相反如果你願意和他們交心,他們因此也會覺得你「不過如此」,輕慢。總而言之,不是一個世界的人最好不要勉強在一起。

始終覺得,能夠和自己親近的人不多。喜歡這樣的人,什麼也不問,就這樣安靜地呆著。不會對你妄加揣測,也不會在背後說三道四。我一直就有這樣的覺悟,但是自從和一個男生交往過以後就加倍肯定了自己的想法。

那個男生,的確是一個可以讓女孩子永遠心生恐懼的人。起初是殷勤,殷勤到了可以當街跪下給你系鞋帶的地步。經常很委屈,覺得自己的付出沒有回報。很不安,覺得沒有辦法把握我。很善變,看了我的文字覺得那裡面都是我的故事(這是最讓人沒有語言的事情)。後來就是爭吵,後來就是爭吵……我從來沒有和男人吵過架,他是第一個,每吵一次就是一種很惡心的回憶。後來才明白,這樣輕慢的感情不是愛。雖然我沒有愛過他,但是一直在遷就,有時候也覺得自己不正常,但是遷就只能讓他更加覺得自己是受害的。

慶幸的是,這樣的人,終於分手。分手是他提出來的,我也覺得比較合適。這樣他也可以在自己的朋友面前挽回點面子。

如果一個男人總是讓你覺得自己不正常,那說明你們是兩個世界的人,天生就不應該在一起。何必在愛情的幻想中糾結不已,弄得血肉模糊。

向來就不太喜歡幼稚的男人。男人幼稚雖然和年齡有關,但是我覺得大多就是個人的素質。有些人,一輩子就這樣低俗下去。看見別人遙不可及,恨恨。

後來懂得篩選身邊的人,發現和人相處也不是那麼痛苦的事情。湯有過這樣的比喻:「要一個不正常的人覺得你正常,說明你還不正常。」有時就是這樣被逼著,選擇自己的生活圈子。

湯的英俊不露聲色,也和同事開玩笑,也有自己應酬的圈子,說話也不見得多麼與眾不同,穿衣服也是很普通的款式。但是就是給我那樣的印象,華麗。

人總是需要慢慢品味的。見多了那種一見面就扯著別人介紹自己的人,心下厭煩。其實他說自己「特講義氣」,買單可能是跑得最快的一個,說自己「女友成群」,明明就長得象只青蛙……交往多了,發現他就是這個檔次。每當我對這樣的人皺起眉頭時,就看見湯在一旁會意的笑,不說話。

第一次和湯說話,感覺不是很好,他戒心重,對自己的隱私看得很重。好在我也是這樣的人,反而覺得更加輕松。問他做什麼工作的,他含糊其辭,說是收集信息,我知道他不喜歡說,也就不問。

他有時裝得很低俗,也會說些很庸俗的笑話,調侃世情。他經歷得太多,對某些人和事已經能夠置身事外,嘲弄而已。有些男人顧忌的東西太多,生怕被人小看了去。其實相處久了,有些東西不用你說,大家也明白。年輕時的顧忌,有時候真是多餘。

後來發現他的知識面很廣,才知道他真正的學歷和身份,已經足夠讓周圍人臉紅。

我曾經開玩笑誇他,他竟然感到不安。我知道,其實成功與否,都是需要自己默默努力的事情,別人的褒貶,只是累贅。後來就不再提。

他從來不問我的過去將來,彷彿篤定我必定有一天會告訴他。有時候也鼓勵我多和男生交往,怕我自閉太久,生出病來。我說餓死總好過吐死。他笑我還是小孩,有時候太固執。但是暫時我還是不想改變。

10. 帕斯捷爾納克《你的名字是漫長的國境線》原文 不要中文譯文,要原文,謝謝

原文:

как поспешно мы стали сиротами. марина,Это твое последнее имя.Weather condition,заржавел пятнами на трахеи и легких。

我們很快就變成了孤兒。瑪麗娜,這是你最後的名字。

Скажи: в эту ночь, мой голос был поезд,который был остановлен,Ваше имя - длинная русская граница.

說:在這個夜晚,我的聲音是火車停了下來,你的名字是俄羅斯的漫長邊界。

Я представляю, как мы встретились на пороге страшной смерти весной 1997 года, мы встретились на границе,Поэтому промахнулся.

我想像我們在1997年春天的可怕死亡的門檻上相遇,我們相遇在邊境,所以我錯過了。

этот мир с криком к финишу.а сегодня ты танцуешь, и мир ошибается.

今天你跳舞,世界是錯的。

когда куранты звонят в новый год, расцветают лилии.- Он объявил конец века своей смертью。

當鍾聲敲響新年的時候,百合花開了。

Вместо того, чтобы выжить из - за нашего позора.Почему я должен молчать с вами?

我為什麼要和你保持沉默?

когда Вальс начинается, я провожу церемонию.Потому что сегодня ночью ты крутишься, а я заблудился.

因為今晚你旋轉,我迷路了。

когда ты сменишь танцовщицу, я буду в книге сообщений мира,стереть мое имя.

當你改變你的舞者,我會在世界的消息,刪除我的名字。

марина, бал на границе,и каждый из нас в отдельности.Я пою холодную весну, я пою о наших руинах,И тогда я буду молчать.

我唱著寒冷的春天,歌唱著我們的廢墟,那時我將默不作聲。

翻譯:

我們很快就變成了孤兒。瑪麗娜,這是你最後的名字。

說:在這個夜晚,我的聲音是火車停了下來,你的名字是俄羅斯的漫長邊界。

我想像我們在1997年春天的可怕死亡的門檻上相遇,我們相遇在邊境,所以我錯過了。

今天你跳舞,世界是錯的。

當鍾聲敲響新年的時候,百合花開了。

我為什麼要和你保持沉默?

因為今晚你旋轉,我迷路了。

當你改變你的舞者,我會在世界的消息,刪除我的名字。

我唱著寒冷的春天,歌唱著我們的廢墟,那時我將默不作聲。

(10)百合花手稿擴展閱讀:

作者簡介:

鮑利斯·列奧尼多維奇·帕斯捷爾納克

鮑利斯·列奧尼多維奇·帕斯捷爾納克(1890—1960),蘇聯作家、詩人、翻譯家。1890年2月10日生於莫斯科,主要作品有詩集《雲霧中的雙子座星》、《生活是我的姐妹》等。

1957年,發表《日瓦戈醫生》,並獲得1958年諾貝爾文學獎,後因受到蘇聯文壇的猛烈攻擊,被迫拒絕諾貝爾獎。

1960年5月30日,帕斯捷爾納克在莫斯科郊外彼列傑爾金諾寓所中逝世。1982年起,蘇聯開始逐步為帕斯捷爾納克恢復名譽。

1890年2月10日,帕斯捷爾納克出生在莫斯科一個被同化的猶太家庭。母親羅莎莉亞·考夫曼是一位鋼琴家,也是魯賓斯坦的學生。

父親列昂尼德·帕斯捷爾納克是莫斯科美術、雕塑、建築學院教授,著名畫家,曾否認自己的猶太背景,接受洗禮,並曾為托爾斯泰作品畫過插圖。

除了家學的淵源,帕斯捷爾納克曾接觸過的當代文學藝術界的多位名家,對他也有深遠的影響,包括托爾斯泰、斯克里亞賓、里爾克、赫瑪尼諾夫。

1909年,帕斯捷爾納克考入莫斯科大學法律系,後轉入歷史語文系哲學班。

1912年夏,赴德國馬爾堡大學,在科恩教授指導下攻讀德國哲學,研究新康德主義學說。[5]

1913年,開始同未來派詩人交往,在他們發行的雜志《抒情詩刊》上發表詩作,並結識了勒布洛夫和馬雅可夫斯基。他以後的創作受到未來派的影響。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帕斯捷爾納克回國,因腿部有殘疾而免服兵役,暫在烏拉爾一家工廠當辦事員。同年,他的第一部詩集《雲霧中的雙子星座》問世。

1916年,他出版第二部詩集《在街壘之上》,步入詩壇。

1917年,十月革命後他從烏拉爾返回莫斯科,在蘇維埃政府人民教育委員部圖書館供職。帕斯捷爾納克的家庭受到沖擊,父親曾一度遭到流放。

1921年,他的父母攜兩個妹妹流亡國外,他則一直留居國內,在蘇維埃政府人民教育委員部圖書館供職,並從事文學創作。1923年,帕斯捷爾納克和家人一起在柏林共同生活了一段時間,然後回到了莫斯科。

1922年至1932年,迎來詩歌寫作高峰;二十年代後期,受到「拉普」(俄羅斯無產階級作家聯合會)攻擊,作品發表艱難。

轉而翻譯許多西歐古典文學名著,諸如莎士比亞的悲劇和十四行詩、歌德的《浮士德》等,譯文極為優美,別具文采,被認為是最好的俄文譯本,在譯界享有盛名。

1934年,在蘇聯第一次作家代表大會上,被布哈林樹為詩人的樣板,取代馬雅可夫斯基和別德內,但因無法適應時代需要,一年後又被逝世的馬雅可夫斯基所取代。

大清洗運動中,帕斯捷爾納克雖曾被關押、審訊但最終免遭鎮壓,因為他翻譯的喬治亞詩人的作品,得到斯大林的贊賞。

1943年,蘇聯衛國戰爭期間,奔赴奧勒爾戰場采訪和報道戰事,寫有戰地特寫和報告文學作品。

1945年起,被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使作協領導人加大壓制力度。

1947年,受到蘇聯莎士比亞研究者斯米爾諾夫的橫加挑剔,致使已經排版兩卷莎翁譯文無法出版。

三月,作協書記蘇爾科夫在《文化與生活》雜志發表《論帕斯捷爾納克的詩》,指責他視野狹窄、內心空虛、孤芳自賞,未能反映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的主旋律;潛心撰寫《日瓦戈醫生》。

1949年10月9日,情人伊文斯卡婭被作協誣告逮捕,受盡恫嚇折磨,後被關入勞改營五年,此為作協阻止《日瓦戈醫生》創作的狠毒手段。

1956年,完成《日瓦戈醫生》,書稿同時交由《新世界》雜志和文學出版社:《新世界》編輯部退稿否定,並附上一封由西蒙諾夫、費定等人簽名的信,嚴厲譴責小說的反蘇和反人民的傾向;文學出版社同樣拒絕出版。

1957年,義大利出版商費爾特里內利通過伊文斯卡婭讀到《日瓦戈醫生》手稿,幾經周折搶先在米蘭出版了意文譯本,立即引起強烈反響。

1958年10月23日,瑞典文學院宣布將當年的諾貝爾文學獎授予帕斯捷爾納克,以表彰他「在現代抒情詩和俄羅斯小說傳統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

作家欣然致電瑞典文學院,表示他「無限的謝意、感動、安慰、慚愧」。獲獎消息在前蘇聯引起軒然大波,作品受到嚴厲批判,本人也被開除作協會籍。

並受到各種威脅恐嚇,於是被迫拒絕諾貝爾文學獎,成為諾獎歷史上唯一一位不僅未曾因獲獎而取得榮譽,卻反而招致屈辱和災難的作家。

熱點內容
惜顏花語 發布:2025-07-19 03:06:05 瀏覽:819
花卉和人畫 發布:2025-07-19 02:53:18 瀏覽:884
百合漫畫交 發布:2025-07-19 02:53:07 瀏覽:666
茶花女字數 發布:2025-07-19 02:52:56 瀏覽:278
最好的梅花閱讀答案 發布:2025-07-19 02:32:17 瀏覽:566
紫丁香怎麼畫 發布:2025-07-19 01:37:33 瀏覽:553
花卉常見病蟲 發布:2025-07-19 01:32:00 瀏覽:836
非洲海棠木怎麼樣 發布:2025-07-19 01:11:02 瀏覽:675
盆栽歌手臉 發布:2025-07-19 00:36:43 瀏覽:355
百合飲茶 發布:2025-07-19 00:22:31 瀏覽: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