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王的牡丹花故事
A. 關於牡丹的傳說
1、傳說唐後武則天在一個隆冬大雪紛飛的日子飲酒作詩。她乘酒興醉筆寫下詔書「明朝游上苑,火速報春知,花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吹」。百花懾於此命,一夜之間綻開齊放,惟有牡丹抗旨不開。
武則天勃然大怒,遂將牡丹貶至洛陽。剛強不屈的牡丹一到洛陽就昂首怒放,這更激怒了武後,便又下令燒死牡丹。枝幹雖被燒焦,但到第二年春,牡丹反而開的更盛。
2、靖康年間,金軍攻破北宋京城洛陽也毀於兵火,牡丹從此衰落。但自從洛陽牡丹享譽之後,各地慕名者紛紛前來求購,這就使得洛陽牡丹流傳全國。在此以後出現的幾處牡丹產地,無不與洛陽牡丹有著淵源關系。
如北宋末期,距洛陽較近的陳州(今淮陽)由於引種繁衍洛陽牡丹而名噪一時。在此之後四川天彭(今彭縣)又被人稱為「小洛陽」明末清初,山東曹州(今荷澤成為全國牡丹的主要產地。據記載(〈曹州牡丹〉)記載:「明萬曆年間,趙氏先人嗜花,不辭勞苦,親往洛陽求的十餘種牡丹歸」。
由此可見,曹州牡丹的發展也曾得力於洛陽牡丹。此後歷盡滄桑,牡丹日見凋零。
拓展資料
關於一些品種牡丹的傳說
1、「豆綠「
相傳,菏澤有個青年花農,做夢都想著能把「花魁」的金匾掛在自己的門口。百花仙子告訴他,你如果真有志氣,就要到黃河灘上取土,到東海汲水,花魁才能屬於你。說完,從頭發上撥下碧玉丟在地上,那玉綠光一閃,就不見了。
青年花農跋山涉水,歷經磨難,終於在玉入土的地方培育出一株綠牡丹,奪得了「花魁」金匾。這樣,豆綠也就成了牡丹中的珍品。
B. 武則天和牡丹花的故事
武則天和牡丹花的故事淶源一種傳說:傳說,武則天做皇帝的時候,有一年冬天,天寒地凍。武則天在殿內閑來無事,到後花園逛。只見花園內一片凋零肅殺之狀,毫無生機,心裡十分苦惱。她就像,要是一夜之間,百花齊放,豈不美哉。
並且自己又是一國之君,下一道聖旨,這花園的花誰敢抗旨不開放?於是她對白花下旨道:「明天朕還要到花園賞花,你們這些花馬上准備開放,給你們一夜的時間,不要再等待春天到了再開啦」。
武則天下了聖旨之後,百花度十分焦急。雖然現在是寒冬臘月,但是既然皇帝以及下旨,又有誰敢違抗?抗命的下場大家都能想像的到。第二天,一場大雪紛紛揚揚從天而降,盡管狂風呼嘯,滴水成冰,但眾花仙還是不敢違命。只見後苑中,五顏六色的花朵真的頂風冒雪,綻開了花蕊。武則天目睹此情此景,高興極了。
突然,武則天發現有一片花圃還是凋零狀,不但沒開花,連綠葉都沒有。看到這種情景武則天十分生氣,就問這是什麼花,竟然敢違抗朕的旨意。有人回答說這是牡丹。武則天余氣未消,下令把牡丹貶到洛陽去。
誰知,這牡丹剛到洛陽,便生根發芽,開出美麗的花朵。武則天知道後更加生氣了,下令火燒牡丹。無情的大火映紅了天空,棵棵牡丹在 大火中痛苦地掙扎,呻吟,然而,人們卻驚奇發現,牡丹雖枝幹已焦黑,但那盛開的花朵卻更加奪目。這也是牡丹被稱為「焦骨牡丹」的原因。
牡丹由於其凜然正氣和對權貴不低頭的傲骨被尊為百花之王。慢慢的,洛陽牡丹聞名天下。
武則天:武則天(公元624年-公元705年),名武曌,並州文水(今山西文水縣東)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齡最大(67歲即位)、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終年82歲)。為唐朝功臣武士彟次女,母親楊氏。十四歲入後宮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賜號「武媚」,唐高宗時初為昭儀,後為皇後,尊號為天後,與唐高宗李治並稱二聖,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後臨朝稱制,期間,改名為「曌」。 武則天認為自己好像日、月一樣崇高,凌掛於天空之上。
牡丹花:牡丹(拉丁學名: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是毛茛科、芍葯屬植物,為多年生落葉小灌木。花色澤艷麗,玉笑珠香,風流瀟灑,富麗堂皇,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譽。在栽培類型中,主要根據花的顏色,可分成上百個品種。」牡丹品種繁多,色澤亦多,以黃、綠、肉紅、深紅、銀紅為上品,尤其黃、綠為貴。牡丹花大而香,故又有「國色天香」之稱。
C. 牡丹的傳奇故事
荷包牡丹的傳說:古時,在洛陽城東南200來里路,有個州名叫汝州,州的西邊有個小鎮,名叫廟下。這里群山環繞,景色宜人,還有一個美妙的風俗習慣:男女青年一旦定親,女方必須親手給男的送去一個綉著鴛鴦的荷包,這其中的含意是不言而喻的。若是定的娃娃親,也得由女方家中的嫂嫂或鄰里過門的大姐們代綉一個送上,作為終身的信物。鎮上住著一位美麗的姑娘,名叫玉女。玉女芳年十八,心靈手巧,天生聰慧,綉花織布技藝精湛,尤其是綉在荷包上的各種花卉圖案,竟常招惹蜂蝶落之上面,可見功夫之深。這么好的姑娘,提親者自是擠破了門檻,但都被姑娘家人一一婉言謝絕。原來姑娘自有鍾情的男子,家裡也默認了。可惜,小伙在塞外充軍已經兩載,杳無音信,更不曾得到荷包。玉女日日盼,夜夜想,苦苦思念,便每月綉一個荷包聊作思念之情,並一一掛在窗前的牡丹枝上。久而久之,荷包形成了串,變成了人們所說的那種「荷包牡丹」了。
「劉師閣」的傳說:隋朝末年,在河南汝州的廟下鎮東,有個劉氏家族居住的地方——劉家館。這里有一個美麗天真的少女,出生於書香門弟,自幼琴棋書畫,無所不通,備受親鄰的喜歡。隨後父母相繼過世,少女便隨在長安作官的哥嫂來到長安定居。隋朝滅亡後,哥嫂相繼謝世,獨留她孤憐一人,無處可去,又兼看破紅塵,竟出家作了尼姑。出家時,少女將原來家院里親手種植的白牡丹帶到庵中,以表獻身佛教、潔身自好之意。在她的精心管理下,白牡丹長得非常茂盛、美麗。一株著花千朵,花大盈尺,理拉起樓,白色微帶紅暈,晶瑩潤澤,如美人肌膚,童子玉面。觀者無不贊其美,頌其佳,故每逢四月,眾多信女紛紛前來此庵拜佛觀花,且以花獻佛為樂,香火愈旺。因此花出自「劉氏居之閣下」之手,故名為「劉氏閣」,又叫「劉師閣」。後來,此牡丹品種又傳到四川天彭、山東菏澤等地,芳香遠播。
武則天與牡丹的傳說:至武則天當了皇帝,與一年冬天,至上苑飲酒賞雪,酒後在白絹上寫了一首五言詩: 明朝游上苑, 火速報春知 。花須連夜放, 莫待曉風吹。寫罷,她叫宮女拿到上苑焚燒,以報花神知曉。詔令焚燒以後,嚇壞了百花仙子。第二天,除了牡丹外,其餘花都開了。武則天見牡丹未開,大怒之下,一把火將眾牡丹花燒為焦灰。並將別處牡丹連根拔出,貶出長安,仍至洛陽邙山。洛陽邙山溝壑交錯,偏僻凄涼。武則天將牡丹扔到洛陽邙山,欲將牡丹絕種。誰知牡丹在洛陽邙山長勢良好,人們紛紛來此觀賞牡丹。
「萬卷書」的傳說:明代,安徽亳州有個書生,又名歐陽搏雲,字苦書。本是出生官宦之家,後因家境日下,漸漸敗落,十分貧寒。但是,書生不甘命運的安排,更不願寄人籬下,決心考取「功名」,光耀列祖,哪知連年落榜。有位好心腸的先生告訴他:「後生功底太差,還需讀萬卷書,方能感招天地之神。於是他終日抄書習文不止。可是家中貧寒,紙又太貴,只得將一篇篇文章抄寫在牆壁上和門板上。一日他在室中感到悶倦,便來到後院散心。只見後院那株多年未開花的牡丹叢,花繁葉茂,感到驚喜,於是突然心血來潮,返回室內,取秋筆硯,將文章抄寫在牡丹花瓣上,以花代紙。那位好心的先生路過這里看到此景,稱此牡丹為「萬卷書」。這也許感動了「花神」,翌年,歐陽搏雲果真中了「舉人」。
「歹劉黃」的傳說:古時候,洛陽附近有一個後生,姓劉名丹亭。他自小愛花如痴,種花成癖,在百卉之中,尤好牡丹,陸軍前屋後種了許多花草和牡丹。然而正因為他花種得特別好,常遭頑童襲騷。他非常生氣,每次凡被他捉住者,輕者罰勞作一晌,重則打板數下。因此,當地頑童便給他起了個綽號叫「歹劉」。這樣漸漸傳開久而久之便取代了他的名字,成了「大名」。說起「歹劉」的種花技藝確實不凡,他種牡丹百餘株,花大色艷品種多。一年他培育出一株黃金色的牡丹,其花色越過「姚黃」,眾鄉鄰驚嘆,富貴人家以金銀相求。當時黃色的牡丹十分稀少,他便進行大量繁殖,一時遠近爭相苛種,成為一種時尚。以後,人們將這種花命名為「歹劉黃」,這品名被載入書中,流傳下來。
D. 國王的牡丹花是誰寫的
(1)誠信。
(2)誠信是做人之本,人無信不立;誠信是個人獲得社會認可的重要條件,是個人走向未來的通行證,能為個人發展創造良好條件;要注意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小事也要講誠信。(其他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給分)
E. 幼兒大班國王的牡丹花教案
活動目標:⒈知道牡丹花的外形特徵以及它是我國特有的一種花卉。
內⒉感受牡丹花容的美,激發喜歡和愛護牡丹花的情感。
⒊發展觀察、比較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准備:牡丹花視頻及圖片
活動過程:⒈引發觀察牡丹花的興趣。
這是什麼花?是什麼樣子的?
仔細看看,說說牡丹茶的顏色、形狀、氣味是怎麼樣的?(花顏色多而艷,花朵大,葉子大)你還見過其他顏色和形狀的牡丹花嗎?你在哪裡看到過牡丹花?你喜歡它嗎?為什麼?
⒉知道牡丹花的作用。
牡丹花這么美麗,它有什麼用處呢?
(可供人們觀賞,它的根的皮,做中葯時名為丹皮,能活血散瘀,治跌打損傷,高血壓等症。)
⒊知道牡丹花是我國特有的花卉。
⑴牡丹花在幾月份開?(每年4~5月份)
⑵哪兒盛產牡丹花?(河南省洛陽市和山東省菏澤市)別的國家有牡丹花嗎?(沒有,它是我國特有的花卉,是花中之王,也是我國的國花)
⑶人們為什麼喜歡畫牡丹花(牡丹花是富貴、吉祥的象徵,是饋贈朋友和外國友人的珍貴禮物)
⑷牡丹花這么珍貴,我們應該怎麼樣愛護它們呢?(不摘不碰花朵,常給它澆水等)
F. 牡丹花的故事
牡丹花的故事
「洛陽牡丹甲天下。」這話是有來歷的。
洛陽有個書生,名叫常大用,他最大的嗜好是酷愛牡丹花。他聽說曹州牡丹花的品種最名貴,就一心一意想到那裡去看看。他一直沒找到個去的機會。
這一年因為有別的事情要到曹州去,這可趁了常大用的心願。他想,無論如何也要借這個機會欣賞一下曹州的牡丹。
事情辦完後,常大用借了一家大戶人家的花園暫時住下。因為那時才是2月初,天氣還有些寒冷,牡丹花還沒有開。如果不等牡丹花開就回去,這一趟就等於白跑了。等吧,還得等好些日子,他的心情很急,可也沒有辦法。
他天天在牡丹花園里走來走去,目不轉睛地看著剛發出嫩芽的牡丹,希望它能早日長出花苞,早日開放。
可牡丹自有它開放的時日,並不因人們急於看到它的花朵而提前綻開。
常大用看花心切,無法排遣,晚間回來,就寫思念牡丹的詩。時間久了,他竟寫了一百多首關於思念牡丹的詩。
等了些日子,牡丹花終於含苞待放了。可是常大用的盤纏早已用得凈光了,就把暫時穿不著的衣服送到當鋪里去典當了。典當的錢也快要花光了,每天把稀粥分成三份,早中晚各喝一點,聊以充飢。就這樣,艱難地等待著牡丹花的開放。
一天,天剛微明,他就到了牡丹花園,花還沒有開放。花株叢中有一個女郎站在那裡,後面跟了一個老太婆,象是女僕人,可穿戴挺講究。常大用以為這是大戶人家的宅眷到這里來遊玩賞花的。心想,我性急,這么早就來看花,沒想到還有比我更早的。他見有人在這里,而花還沒開,就掉轉頭回到自己的寓所。天快黑的時候,常大用又到杠丹花園里去,見那位女郎和那位老人已先在那裡了,他又悄悄地迴避了。這樣,一連又遇到過好幾次。這一次,常大用留心看了看那女郎,她穿的衣服十分華麗,衣服的式樣也不一般,似乎皇宮中也沒有這樣的。他想,一般大戶人家的女郎,也沒有這樣穿著打扮的。他猜想了半天,也沒猜出女郎的身世,他心裡暗暗說:「這一定是個仙女,人間哪裡會有這么漂亮的女郎?」
常大用想,這次我一定去問問她。他大著膽子走向牡丹叢中,女郎已回頭走了。他跟在後面,剛轉過一座假山,恰巧遇見那位老僕人。女郎坐在後面的石頭上沒動,老女僕趕緊走上前去,用自己的身體遮護著女郎,回頭對常大用喝叱道:「狂生,你要干什麼!」常大用趕緊上前作揖,說道:「這位娘子一定是位天仙,小生這廂……」還沒等常大用把話說完,老僕人就又訓斥他說:「一派胡言!象你這樣,該把你捆起來送到縣衙門里去!」
常大用嚇出一身冷汗。女郎倒沒生氣,只是微微地笑了笑,說道:「走吧。」說完,轉過假山,走了。
常大用可嚇壞了。往回走的時候,兩腿直打戰,兩腳也不聽使換。他想:
「這一下可闖下亂子了。女郎回去,若告訴她父兄,必然有一場大的麻煩。」
他越想越後悔,暗恨自己:「這是何苦呢,自己是來看牡丹的,干嗎在女郎面前冒冒失失的!」可此時後悔也來不及了。他回到寓所,飯也沒吃,一頭倒在那張空床上,只是恨自己不該這樣唐突。所可慶幸的是那女郎還沒發脾氣。這一夜,他又懊悔,又痛恨,又害怕,翻來復去睡不著。經這一折騰,常大用病了。
第二天,竟沒有人來捉拿他,也沒有人來罵他,常大用多少放些心了,可再回憶那女郎的言行舉止,聲容笑貌,歷歷如在眼前,無一處不動人。這時把害怕的心思又變成對女郎的思念了。這樣一連3天,吃不下飯,睡不著覺,一會兒害怕,一會兒思念,把自己折騰得病情加重,堪堪不能起床了。
一天夜間,人們都已經睡定了,常大用迷迷糊糊地躺在床上。這時,那位老女僕走進他的寓舍,手裡提了個瓦罐子。她把瓦罐往桌上一放,說道:
「這是我家葛巾娘子親手和的鴆湯。鴆湯是劇毒葯水,喝下去不多會兒就毒死了,你也就不會受疾病之苦了,快喝了吧!」常大用很為吃驚,說道:「我和你家娘子素來沒有冤讎,為什麼要用毒葯來毒死我?」過了一會兒又說:
「也好,既然是小娘子親手制的毒湯,我就喝了它。與其這樣思念,病中受罪,不如喝了毒葯死去痛快!」說完,拿起葯罐,一仰脖子喝了下去。
老女僕看到這小夥子的憨厚樣子,笑了笑,拿起那個瓦罐,出門,走了。
常大用喝過毒葯,躺在床上,等待葯性發作,死去。可他覺得葯味清涼,還有一種特別的香味。喝過不久,覺得頭腦清醒了些。他把眼睛閉上,躺著不動。過了會兒,覺得心胸漸漸地寬鬆了許多,遍身都很舒服,他不再考慮如何死法,也不再想其它的事情,不知不覺地睡著了。第二天醒來,早晨的陽光已照射在窗子上了。他已病了三天不能起床,此時覺得病痛消失,他試著起身下床,走了幾步,病已完全好了。他更加認定那女郎是位仙女。
常大用一心想去見見這位仙女,但不知她住在哪裡,又找不出個理由來去見她。沒有別的辦法,只好在沒有人的時候,誠心誠意地對天禱告,以表達他對女郎的思念之情。
一天,常大用又要去看牡丹花,剛走到一個小樹林中,恰巧碰到他思念的那位女郎。他往四下里一望,別無他人,就高高興興地走上去施禮問訊。
女郎客客氣氣地還了禮。常大用聞到女兒身上有一股奇異的香氣。他剛要再和她說話,老女僕從遠處走來。女郎讓常大用暫到一塊大石後面避一避,又用手向南指了指,小聲說:「夜間踏著花梯過牆,看那所四面有紅窗的房子,就是我住的地方。」說完,急匆匆地走了。
女郎走後,常大用象丟魂失魄一樣,不知該怎麼辦好。
這天夜間,他要找個梯子扛到南牆跟。到了南牆跟前,有一個梯子已經在那裡放好了。常大用很高興,爬上梯子,越過垣牆,到了裡面,果然有一所房子,四面都有窗子,窗子上都掛著紅絹窗簾,裡面的燈光透過紅窗簾射了出來,整個窗子都是紅的。他小心地走近窗前,聽到裡面有人在下棋,棋子敲打棋盤的聲音不時傳了出來。常大用久久地站在外面,不敢往裡走。站了好長時間,裡面下棋的仍未結束。他想,與其站在這里等候,還不如先回到自己那邊,等到裡面下完了棋,再過來。常大用登上花梯,爬回到牆這邊。
等了一會兒,他又爬過牆這邊看看,見棋局還沒散,就再爬了回來,如此往返,爬了四五趟,仍沒有機會進屋。
是誰在和女郎下棋呢?常大用決定從窗縫里往裡望望。原來和她下棋的也是一位女郎,長得也很美麗,只是衣服穿得更淡雅些。那個老女僕也坐在裡面,還有一個丫鬟,常給兩位女郎端茶,剪燭花兒。常大用見此時仍不能進去,又踏著梯子越牆回到自己這邊。這時聽到譙樓上鼓打三更。
這次,常大用登上花梯,趴在牆頭上,目不轉睛地看著裡面的動靜。不久,就聽到老女僕從屋裡走了出來。常大用心中高興:「你們可都走了!」
誰知老僕人沒回自己的住室,卻走到牆腳下察看,說道:「花梯子怎麼放在這里?是誰放的?」說完,又招呼丫鬟出來,把梯子搬走了。常大用心中直埋怨這老太婆多事。
梯子搬走了,常大用想再過去,已過不去了,沒有辦法,只好回到自己的寓所。
第二天晚上,常大用又去了,來到牆下,見梯子又安放好了。他四下望瞭望,幸好四周沒有人。他越牆而過,見女郎一個人坐在室內,象是在等人,又象是在思考什麼事情。女郎見常大用進來,驚惶地站了起來。常大用上前行過禮,說道:「我知道自己緣份淺薄;怕今生見不到你了。沒想還終於能見到你。」常大用激動得不知該說什麼話好,女郎說:「有志者,事竟成。
你請坐。」常大用剛要對她說說自己的心裡話,就聽到遠處傳來說話的聲音。
女郎趕緊對常大用說:「我妹妹玉版姑娘來了,你趕快趴到床底下去躲一躲。」
常大用只好順從地爬到床底下去。他趴在那裡,大氣兒也不敢出一聲。
一會兒,一個女郎從外面走進來,笑著說:「敗軍之將,還敢再和我戰嗎?走吧,我那裡已經泡好茶,擺上棋盤等著你呢!今天我非和你下個通宵不可!」女郎推託說:「今天身上不大舒服,有些發困,不去了。」玉版姑娘哪裡肯答應,非讓她去下幾盤不可。女郎推託著不肯去,一直坐在床沿上沒動。玉版姑娘急了,走上前去,取笑說:「一個人在這里坐著,空屋子有什麼可戀的!莫非床底下藏著漢子!」邊說笑,邊生拉硬拽著走。女郎這才站起身,默默地跟著走了。
女郎走後,常大用十分懊喪。他從床底下爬出來,環視室內,室內整齊清潔,香氣襲人,但並沒有什麼梳妝打扮的化妝用品。看她床上,也沒有什麼多餘的陳設,只有一塊水晶如意,芳香清潔,十分可愛。他想:「沒有別的可拿,我就拿它權當個信物吧。」於是把那柄水晶如意揣在懷內,越牆而回。
常大用回到自己的寓所,思念時,就拿出水晶如意來展玩。看到如意,聞到芳香,又更加思念那女郎。他想起前天伏在床底下時的情景,聽到玉版姑娘說的那些話,真覺得有些後怕。如今偷拿了她的水晶如意,一方面覺得不好意思,但又很盼望女郎能來尋找。
幾天之後的一個晚問,女郎果然來了。笑著說:「我還以為你是個君子呢,沒想到卻是個小偷。」常大用應聲說道:「不錯,不錯,我當過一次小偷。偶然偷了一次,只是希望能夠『如意』罷了。」說著趕快向女郎讓坐,女郎大大方方地對面坐下。女郎一入室,室內異香撲鼻,沁人心脾。常大用說:「我第一次見面時,就覺得你是個仙女,現在看來,更加證實了我的想法。我只怕這是一場夢。」女郎笑著說:「你想得也太多了。明明是我和你在一起,怎麼會是夢!不過,以後還是小心些好。現在的人,往往愛無端說些閑話。人言可畏,倘或被他們捏造些黑白,那時,你不能生出翅膀來飛走,我也不能乘風飛去,弄得說不清道不明,多不好啊!」
常大用覺得這女郎很有見識,說得也有道理。聽她說的這些話,很象平常的人,但看她那相貌、穿戴、舉止,又不象平常的人。常大用問她貴姓、芳名,女郎笑了笑說:「你既然認為我是仙女,何必再問姓名!」常大用見她不肯道名姓,也就不再追問,就說:「那位老人是誰?」女郎說:「她是桑姥姥,我從小就受到她的照顧,所以,我一直沒把她當僕人看待。」
談了一會兒,女郎起身告辭,說道:「我那裡耳目眾多,不可久留。以後有時間,我們再約時間敘談。」臨走的時候說:「那塊水晶如意,不是我的,是玉版妹妹放在那裡的。」常大用問:「玉版是誰?」女郎說:「是我堂叔姊妹。」常大用把水晶如意拿出,交給女郎。女郎帶上走了。女郎走後,滿屋裡香飄四溢,久久不散。
從此,常大用常和女郎會面。
常大用為了等待牡丹開放,又戀著常和女郎會面,一直在這曹州等待著。
典當衣服的錢早又花光了,早沒的可賣了,就要去賣馬。女郎知道了,對他說:「你為了我,把衣服都當了,現在又要賣馬,這可使不得。洛陽離此,千里迢迢,沒有馬騎怎麼回去?我還有點積蓄,你先拿去用吧。」常大用不肯,說道:「你的一番好意,我心領了,你的錢我不能接受。」女郎說:「不必客氣,就算我借給你好了。」她不等常大用分說,強拉著他來到一棵老桑樹下。指著一塊石頭說:「你把它轉動一下。」常大用照女郎說的作了。女郎從頭上拔下一根金簪來,在土中刺了幾下,又說:「你把這土挖一下吧。」
常大用伸手將女郎刺的土挖了兩下,一個瓮的口就露出來了。女郎向瓮中取出白銀五十餘兩。常大用說:「夠了,夠了,不用再拿了。」女郎不聽,又從中拿出幾根金條來。還要往外拿,常大用只拿了一半,其餘的又放進瓮中,掩埋了起來。
一天晚上,女郎來對常大用說:「最近有人說咱們的壞話,看來咱們不能常在這里住了,應該早作打算才好。」常大用聽說,非常吃驚,說道:「這可怎麼辦好!我是個書獃子,一點辦法也想不出,你說怎麼辦就怎麼辦吧。」
女郎說:「沒有別的辦法,只好逃走。一不做,二不休,乾脆另找個地方,就說咱們是夫妻,一起過得了。」常大用沒有主意,問道:「逃到哪裡去好呢?」女郎說:「你家在洛陽,我就跟你去洛陽吧。你先走,我隨後去找你,我們在洛陽見面。」
常大用整理好行裝,騎上馬先走了。他一路打馬快跑。心想,自己先到洛陽,打掃好房舍再回來迎接女郎。等到他趕回洛陽,女郎的車馬也來到他的家門了。女郎和常大用一起拜見父母,就和正式夫妻一樣,沒有人知道女郎是私奔的。常大用自己老是覺得拐人家的女兒逃回家中,心裡常常惴惴不安。可女郎很坦然。她對常大用說:「你盡管放心。不用說千里之外沒有人知道我是私奔的,就算有人知道了,也沒關系。我是曹州名門世家之女,他們還能說什麼!當年卓文君不是也曾跟著司馬相如逃跑的嗎?卓文君的父親卓王孫知道了,不也沒把她怎麼樣嗎?不但沒有人說閑話,而且還傳為佳話。」常大用聽了女郎的這番話,才略微放心些。
常大用有個弟弟叫常大器,女郎看了看他的相貌,說:「弟弟的才情比你高,前程也比你大,現在還沒完婚。我妹妹玉版,你是見過的,和弟弟的年齡也相當,他們倒是天生的一對兒。」常大用說:「遠隔千里,怎麼去說親?」女郎說:「這也不難,玉版妹妹和我最好,讓桑姥姥駕車回去一趟就成了。」常大用怕自己拐著她來的事情暴露,不敢這樣做。女郎笑著說:「不妨事。」就打發桑姥姥駕車去了。
桑姥姥到了曹州,不久就把玉版接回洛陽。女郎安排大器與玉版成了親,從此,兄弟兩個都過得很合美。日子也過得一天天富起來。
一天,來了一群強盜,闖進常大用家。常大用趕快率領全家躲到一個樓上。強盜一進宅就把樓團團圍住,聲言不答應他們的要求就放火燒樓。常大用大著膽子問他們什麼要求,強盜頭兒出來說:「只有兩條。第一,聽說你們兄弟兩個娶的媳都很美,讓她們出來,我們見一見;第二,我們一夥五十八人,每人給五百黃金。」常大用說:「每人給五百黃金,我能做主。要弟媳婦和夫人出來見你們,得去和她們本人商量過後再說。」
眾強盜齊聲呼喊:「不答應,這就點火燒樓!」人們都嚇得了不得。
女郎和玉版妹妹都身穿華麗的衣服,戴上貴重的首飾,邁著輕盈的步子,慢慢地從裡面走出。她們姊妹倆走下樓來,站在下面的樓梯階上。女郎對眾強盜說:「我姊妹倆都是仙人,名列仙籍,暫時來到人世,對正直的人,我們情願扶持,卻不怕強橫威脅。你們每人要一萬兩黃金,我也拿得出來,就算給你們,你們也不敢要!」許多強盜聽了這話,又見她們飄飄然賽過天仙,忙跪下說:「不敢,不敢,我們這就要走。」其中有一個卻說:「不要聽她的,她是騙人的!」
女郎和玉版本來要回身上樓,聽了這強盜的話,就轉回身,站在原地,問道:「你要怎麼樣,說吧,現在說也還不晚!」眾強盜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沒有一個敢回話的。過了一會兒,女郎手挽著玉版的手,姊妹倆從從容容的上樓去了。強盜見兩個仙女已走,只好哄然散去。
過了兩年,女郎和玉版各生了一個男孩,女郎這才漸漸露出自己的身世。
在一次談話中,她說:「我姓魏,母親封為曹國夫人。」常大用有些懷疑,他想,曹州沒有姓魏的世族大家。再說,一個大家世族的女兒,跟人家私奔,家裡能夠不找嗎?這個疑團一直懸在他的心裡。
後來,常大用又借故去曹調查詢問,訪遍了曹州各地,果然沒有姓魏的大家族。一次在朋友家裡做客,見其牆壁上懸掛著一首詩,題目是《贈曹國夫人》。他聽自己的妻子說,她母親封為曹國夫人,就問道:「曹國夫人是誰?」朋友笑了笑說:「我這就和你去見見曹國夫人。」於是領著他來到後花園,指著一株和屋檐一般高的牡丹說:「這就是曹國夫人。」並告訴常大用說,這株牡丹在曹州牡丹花比賽中,名列第一,被封為曹國夫人。這是最名貴的品種,俗稱「葛巾紫」。
常大用了解到這些,心中很是驚駭。他懷疑自己娶的女郎是花妖,弟弟娶的玉版也是花妖。
常大用從曹州回到洛陽,沒敢直接問妻子,只旁敲側擊地拿《贈曹國夫人》詩來試探,看看她的反應。女郎見常大用這樣懷疑自己,覺得受了極大的屈辱。她沒想到自己誠心相愛的人,竟這樣懷疑她。她立即著人讓玉版妹妹抱著孩子來,自己也把孩子抱在懷中,對常大用說:「三年前,感激你真心思念我,我也真心實意地來報答你。今天被你無端懷疑,我們也就不能再留在你這里了。」說完,和妹妹玉版一起舉起懷中的孩子,遠遠地拋了過去。
兩個孩子一落地就不見了。常大用驚慌地回頭看時,兩個女郎也都不見了。
常大用悔恨不已。
又過了幾天,兩小兒落地的地方,生出兩株牡丹。這兩株牡丹長得很快,一夜之間長了一尺多高,當年就開花,一株開紫花,一株開白花,花朵都比盤子還大,比一般的葛巾、玉版花瓣更多,顏色也更美麗。幾年之後,就長得一叢一叢,十分茂盛。把它分別移到其它地方,也就變成其它品種,人們都叫不出它們的名稱來。從此,牡丹之盛,沒有哪個地方能比得過洛陽的。
直到今天,仍然傳說著「洛陽牡丹甲天下」的佳話。
G. 關於守信的故事簡短10字
1、曾子殺豬
2、韓信報恩
3、皇甫績守信求責
4、晏殊信譽的樹立
5、尼泊爾的少年
6、橋下之盟版
7、國王的牡丹權花
8、商鞅的立木為信
9、不善長跑的士兵得了第一名
10、季布「一諾千金」使他免遭禍殃
這是十個小故事的題目,具體內容一下發出來太多,可以在網上查詢。
H. 有關牡丹的故事
牡丹,又名「焦骨牡丹」,這個名字的由來與武則天有關。唐時,一個冰封大地的寒冷天氣,武則天到後苑遊玩,只
見天寒地凍,百花雕謝,萬物蕭條,心裡十分懊惱:若一夜之間,百花齊放,該多好,以我堂堂武則天之威,想那百花豈
敢違旨!想到這,她面對百花下詔令道:「明朝游上苑,火速報春知,花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催!」。
武則天詔令一出,百花仙子驚慌失措,聚集一堂商量對策。有的說:「這寒冬臘月要我們開花,不合時令,怎辦到?有
的說:「武後的聖旨怎麼違背呢?不然,一定會落個悲慘的下場;」眾花仙默然,她們都目睹過武則天「順我者昌,逆我者
亡」的種種行為,怎麼辦呢?第二天,一場大雪紛紛揚揚從天而降,盡管狂風呼嘯,滴水成冰,但眾花仙還是不敢違命。只
見後苑中,五顏六色的花朵真的頂風冒雪,綻開了花蕊。武則天目睹此情此景,高興極了,突然,一片荒涼的花圃映入眼
簾,武則天的臉一下子沉了下來「這是什麼花?怎敢違背朕的聖旨?」大家一看,原來全是牡丹花。武則天聞聽大怒:「馬
上把這些膽大包天的牡丹逐出京城,貶到洛陽去:」誰知,這些牡丹到洛陽,隨便埋入土中,馬上就長出綠葉,開出花朵
嬌艷無比。武則天聞訊,氣急敗壞,派人即刻趕赴洛陽,要一把將牡丹花全部燒死。無情的大火映紅了天空,棵棵牡丹在
大火中痛苦地掙扎,呻吟,然而,人們卻驚奇發現,牡丹雖枝幹已焦黑,但那盛開的花朵卻更加奪目。牡丹花就這樣獲得
了「焦骨牡丹」的稱號,牡丹仙子也以其凜然正氣,被眾花仙擁戴為「百花之王」。從此以後,牡丹就在洛陽生根開花,
I. 牡丹花8大名貴品種的傳說故事!!
只找到3個 姚黃和魏紫的: 據說,在宋朝的時候,邙山腳下有個名叫黃喜的窮孩子,他父親很早就去世了,家裡只有他與母親兩人相依為命。黃喜為人忠厚,又有良心,由於家裡窮,他很小就挑起了生活的重擔,靠辛辛苦苦地上山砍柴賣過日子。每天才拂曉,黃喜便拿起母親為他張羅好的干糧袋往扁擔上一掛,然後手提柴刀告別母親上山砍柴去了。 在上山必經的山坡路上有個石人。這石人究竟是怎麼來的,當地人沒有一個說得清楚。自從黃喜第一次上山看見它後,便每次上山都要與它打照面。離石人不遠,有一眼山泉,常年不竭,清洌甘醇,黃喜上下山時,經常在這里解渴、洗滌。山泉旁邊長著一棵綻放紫花的牡丹。這株牡丹長在這里究竟有多少年了,當地人也沒有一個講得明白。反正黃喜第一次上山時,它就長在那裡了。與每天一樣,黃喜總是早晨第一個來到這里,然後他不失童趣地從扁擔上取下干糧袋,往石人頸脖上一掛,說:「石人哥,吃饃吧!」接著,他又走到山泉旁邊,捧起幾捧泉水澆在紫牡丹根部,說:「牡丹姐,喝水吧!」之後,黃喜才上山去砍柴。 就這樣一年一年過去了,黃喜已長成了一個健壯、英俊的大小夥子。但他仍然是每天砍柴、賣柴,勤勞朴實,心地善良。這一天,他又像往常一樣,砍完柴後,來到石人面前,取下掛在石人脖子上的干糧袋,笑嘻嘻地說:「石人哥,你不吃饃,那我可吃啦!」吃過後,他又走到山泉邊喝了幾口泉水,接著又給紫牡丹澆了幾捧泉水,然後再挑起柴擔下山去。 這天黃喜砍的柴特別多,遠看就像挑了兩座小山,連扁擔都壓彎了。走了沒多久,他感到有點累,便傍著山用根木叉支起柴擔歇息一會。就在這時,一名姑娘從山上走下來,當走到黃喜跟前時,竟主動地提出要幫他挑柴。這下搞得黃喜很不好意思,一個大男子怎好讓一個年輕嬌美的姑娘家挑重擔呢?便連連擺手不同意,急得連話也說不出來。姑娘見他窘成這樣。不禁笑了起來,接著不由分說,便上前把柴擔搶了過來,挑起來就往山下走去。不知怎麼的,黃喜在後面徒步追也追不上。 就這樣,姑娘一口氣將柴挑到了黃喜家。這時,黃喜母親正在灶前做飯,見到兒子領回一個美貌的姑娘,心裡高興得不得了,她連忙把姑娘讓進屋裡,又是讓座,又是倒茶。但這姑娘不坐也不喝,就像來到自己家一樣,袖子一卷,就下廚房,相幫老人一道生火、擀麵,什麼活都干,一刻也不閑,把黃喜娘弄得歡喜極了。 飯後,黃喜去集市賣柴。黃喜母親就拉著姑娘的手說起家常來。姑娘說她名叫紫姑,就住在邙山上,父母俱亡,家中只有她一人。聽了這些,老人就更想要她做媳婦了。她將這心願對姑娘一說,姑娘也就羞答答地同意了。從此,紫姑就在黃喜家住了下來。紫姑心靈手巧,做得一手好針線,她綉的牡丹活靈活現,就像真的一樣。黃喜上街賣柴也順便帶點牡丹花刺綉去賣,總是一下子就被人買去。這樣過了一陣子,家境就逐漸好了起來。於是,黃喜母親就催他倆早日把婚事辦掉。但紫姑卻勸她不要著急,說再等一會,等到自己到黃喜家滿了一百天,就正式結婚。 這是什麼原因呢?原來,紫姑有一顆寶珠,整天都含在嘴裡,不如此她就不能正式成為凡人,她的原身即是山泉邊那株紫牡丹。自從她踏進黃喜家願作他家媳婦後,她就不僅自己含,還叫黃喜與她輪流含。她還一再叮囑黃喜只可含著,不能咽下,否則,兩人就不能結為夫婦。黃喜便間紫姑這珠子究竟有何妙用,她說它能提神強身,砍柴、挑擔就會不感到飢餓和勞累。為了試驗一下這顆寶珠的妙用,有一天黃喜砍的柴特別多,但他挑在肩上竟不覺得重,很輕松地便挑下了山。因此,他認定這果然是顆寶珠,每天都記得要含一含,而且,他還在心裡默記著天數,一待含夠一百天,便好與紫姑成親了。 時間日復一日過去了,黃喜含珠已含了99天,再過一天就將期滿了。這使他興奮不已,滿懷喜悅地期待著明天的到來。 第二天,黃喜仍與往常一樣上山砍柴。當他走到石人面前時,竟喜不自禁地對石人說:「石人哥,我明天就要與紫姑成親了,你為我高興嗎?」說完,他對石人笑了笑,又來到泉水邊,想把這喜訊也告訴那株紫牡丹聽。但他一想又不對了,自從與紫姑相識後,他就沒再在這山泉邊見到那株紫牡丹。當時他還以為是誰把它挖走了,心裡好幾天都不高興。現在他又想起了這事,不禁脫口問石人知道不知道他那牡丹姐姐究竟給誰挖走了?現在何處?沒想到他這一問後,石人居然說起話來,說:「就在你家裡!」 黃喜大吃一驚,一邊後退,一邊驚問石人怎麼會說話。這時,石人就對他說,那個紫姑就是紫牡丹變的,她是個花妖精,要你含珠子是要吸干你身上的精血、元氣,今天是最後一天,明天你就將沒命了。 對石人這番話,黃喜不大相信,他覺得紫姑不會害他,但他又想到那株突然失蹤的紫牡丹,心中也不由有些害怕了。黃喜便再三追問石人說的話是不是事實,石人仍一口咬定是事實,並對黃喜說:「你要活命還來得及,那就是回家後把那棵珠子吞下去就行了。」 黃喜是個忠厚老實之人,他將石人的話信以為真,一回家,紫姑又要他含珠子,他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將珠子咽下去了。紫姑一見,臉色立刻就變了,人也差一點暈倒。黃喜娘連忙攙扶住她,並連聲追問兒子這是怎麼回事?黃喜是個孝子,也從來不知道說謊話,他便將石人不久前講的話一五一十地全說了出來。 聽了這么一說,紫姑什麼都明白了,原來黃喜上了石人的當。接著,紫姑一邊哭,一邊講真情。原來,那石人是個石頭精,它見紫姑貌美,便起意霸佔她為妻。紫姑不從,石人仍死死糾纏她,但因紫姑有那棵寶珠增加法力護身,故石人只得無可奈何。而且,只要紫姑、黃喜含這顆寶珠滿了百天,結為夫婦,那石人就更無計可施了。但現在黃喜已將寶珠咽下了肚,不僅紫姑失去了護身之寶,而且黃喜也將死去,這樣,石人就可施妖法脅迫紫姑從他了。 一聽此話,黃喜大夢初醒,後悔不已,滿腔的悲憤更促使他要找石人去拚命。這時,紫姑便指點他帶上利斧去,要一下將石人頭劈開,再將頭中一部無字天書取出拋向空中用,那麼,天神就會懲罰石人。 於是,黃喜馬上提起斧頭就上山。到了石人那兒,他用盡全身力氣朝石人頭上劈去。劈開後的頭中果然有本無字天書,黃喜取出書就用力朝天上拋去,頃刻間,頭頂就出現一道閃光,接著一聲霹靂,將石人擊得粉身碎骨,七零八落。 這時,黃喜肚中的那顆珠子開始作怪了,燒得他心裡十分難受,就像一團火焰要從他咽喉中冒出來。他趕忙喝了幾大捧山泉,但仍燒得難受,無奈,他只得縱身跳入泉水中。沒想到他只在水面上打了個旋,便立刻被水吞沒了。 不一會,紫姑也從山下跌跌撞撞地趕來了。她一見黃喜已投身山泉,便也跟著跳了進去。 一段日子之後,這山泉旁邊突然長出了兩株奇異的牡丹,一株開黃花,一株開紫花,爭奇斗艷,相互輝映,人們聞知後,都紛紛上山來觀看、欣賞,都說這是黃喜和紫姑的化身。 也不知過了多久,這山泉邊的兩株牡丹分別移植到了洛陽城裡姚家和魏家的花園里,從那以後,人們便管姚家的黃牡丹叫「姚黃」,而將魏家的紫牡丹叫「魏紫」。 青龍卧墨池的傳說 相傳,昆侖出上的瑤池是西王母娘娘居住的地方,鎮守瑤池的小青龍是東海龍王的十八代孫。雖說瑤池是個風光秀麗的地方,小青龍卻感到悶極了,在這兩千五百餘里高的山上,整天連個人影也不見,鹿兒、鳥兒也很少來,太冷清了! 聽說「曹州牡丹甲天下」,小青龍便想去曹州觀賞社丹。趁王母』娘娘去天宮還沒回來,小青龍變成一位年輕公子,來到曹州。 原以為曹州牡丹怒放,人來車往,非常熱鬧,誰知來到一看,土地乾裂,一片荒涼,莊稼枯死,牡丹瘦黃。小青龍走進一家牡丹園.看見一位老漢,他上前施了一禮,問道;「老人家,穀雨到了,牡丹為什麼不開?」老漢打量一下青龍,說道:「年輕人,你不是本地人吧?曹州兩年沒落一滴雨,牡丹棵都快旱死了,它還能開花?」老漢嘆了口氣又說:「百姓天天去龍王廟磕頭求雨,龍王爺就是不開恩。莊稼死了,牡丹死了。曹州百姓沒活路了!」老漢說著落下眼淚。 小青龍看看將要枯死的牡丹,心裡很難過。他要去東海龍宮,求老龍王降雨。小青龍來到龍官,跪在老龍王面前,剛說了,句「曹州大旱」,老龍王便發起怒來!原來,兩年前,老龍王命人從曹州移來十棵牡丹,栽在龍宮,直到現在,沒有一棵牡丹開花。老龍王惱怒,下令三年不給曹州一滴水,把牡丹都旱死。小青龍說道:「牡丹生在土中.長在人間,把它移進東海水裡,它怎麼會開花?曹州百姓重修龍王廟堂,天天去燒香磕頭,你就開恩吧!」老龍王不聽.命小青龍速回瑤池,不要過問此事,不然,他就將小青龍治罪!小青龍無奈,只好離開龍宮。 小青龍沒回瑤池,他又來到曹州,見花園那個老漢正給一棵紅牡丹澆水。老漢說,井裡水幹了,曹州百姓吃水象吃油一樣難;他跑了二十多里路,在一條將要乾涸的水溝里提來半罐子泥水,再不給它點水喝,這棵百年紅牡丹就要枯死了!小育龍看那牡丹,葉兒發黃,花朵瘦小,可憐巴巴地搖晃著腦袋,好象在說:「青龍哥哥,救救我吧!」小青龍突然想到自己鎮守的瑤池仙水,我何不取來一點,澆灌曹州牡丹,救救曹州百姓!想到這里,他抽身便走。剛走兩步,他又停下來,心裡想;「盜瑤池仙水,論罪當斬。救下曹州牡丹,只怕我性命難保!」小青龍回過頭來,正看見老漢把罐子里剩下的一點點泥水,往自己乾裂發白的嘴唇上滴。小青龍落淚了!老漢忍著乾渴,用水澆花,我為何不敢把瑤池的水取回一點,救救曹州百姓,救救將要枯死的牡丹? 小青龍回到瑤池,見王母還沒回來,便張開大口,把瑤池仙水吸進肚子里.又騰雲駕霧來到曹州,在空中把口張開,噴出了仙水。 曹州下了一場透雨,一場救命雨!千頃莊稼綠了,萬棵樹木活了,百花盛開了!那棵修煉百年的紅牡丹得到仙水休浴,竟然變成了一位紅衣少女,她朝天空拜了三拜.說道:青龍哥哥,感謝你的救命之思,只是你不能再回瑤池去了,快來躲藏一下吧!」小青龍又變成年輕公子,來到牡丹仙女身旁,說道:「王母娘娘有一面妖鏡,我藏到哪裡她都能照出來,現在萬物得救了? 我甘願回去伏罪」牡丹仙女拉住小青龍不放,她流著眼淚說:「我把你藏在我的心裡,他們也能找到嗎?」小青龍搖搖頭說:「你是紅色,難以隱藏,若是黑色—」不等小青龍說完,牡丹仙女便說:「你在此稍等,我一會兒便回來小說著,一陣風似地離去了。 小青龍不知牡丹仙女到何處去了。心中焦急,正在坐卧不安之時,西邊天空一聲響,王母帶領兵將捉拿小青龍來了,原來小青龍取出仙水不久,王母就到了瑤池。她見池中仙水少了大半,便急忙奏稟玉皇大帝,玉皇大帝一聽非常生氣,便派天兵天將幫助王母捉拿小青龍。小青龍正在無處躲藏,牡丹仙女回來了;她渾身烏黑,黑得發亮,臉和手也變成黑色了,牡丹仙女為了救小青龍,不怕毀掉容顏,變成醜女,飛到泰山墨池,把全身浸泡成黑色。牡丹仙女飛到小青龍面前,說:「快藏在我心裡吧!」說罷就變成了一棵牡丹。牡丹花是黑色的,黑色的花瓣慢慢張開,等小青龍進去躲藏;小青龍感激地點了點頭,便躲進了花苞。 王母帶領天兵天將四處尋找,也沒找到小青龍,用妖鏡照,也照不到小青龍的影子。王母大發雷霆,氣憤地說;「定是被什麼大仙隱藏起來了!」於是,她命人去鬼怒澗取來惡水,在空中灑起來。不管哪路神仙,身上被灑上惡水,就再也不會成仙了,惡水灑了整整一天,曹州大地被灑遍了,王母娘娘才帶兵返回。 黑牡丹渾身被惡水灑透,小青龍身上也浸濕了,他們都不能成仙了!但從此,曹州牡丹園里添了一種名貴牡丹:青龍卧墨池。牡丹花朵黑中透紅,黑紫發亮,青色的花心彎彎曲曲,象一條小青龍。
J. 牡丹花的傳說故事簡要概括
女孩思念心上人時綉荷包聊以慰藉,慢慢將荷包形成串,變成荷包牡丹;金黃回牡丹:傳說女孩為救答父親用染金的石塊查了土匪,後來在那裡長出了金黃牡丹;紫斑牡丹:一位清貧之士被土匪搶,硯台上濺出的筆墨將花瓣染成了紫斑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