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百合網
⑴ 請問日照美食有哪些呢
京冬菜,是山東省日照市的著名傳統特色小吃之一,始創於清朝咸豐年間。京冬菜選用日照優質大白菜為主要原料,配以優質醬油、紹酒、花椒等佐料,經鮮菜處理、切菜、曬菜、配佐料揉碾、裝壇搗緊、加置缸頭、封口燜發等工序製作而成。做好的京冬菜條長細勻,色澤棕黃,吃起來濃香宜人,美味可口,可作為平時餐桌上的小菜。
五蓮煎餅,是山東省日照市五蓮縣的著名傳統特色小吃之一。五蓮煎餅主要是以小麥麵粉、紅薯麵粉、小米麵、玉米面為原料,調成濃糊狀,在鏊子上攤烙而成。烙好的餅色澤微黃,餅薄如紙。食用時,卷上鮮嫩豆腐、大蔥、肉絲、海帶、蝦皮、辣椒醬、面醬等各種菜餚佐料,吃起來質細香甜,柔軟可口。
莒縣全羊湯,是山東省日照市莒縣的著名傳統特色小吃之一。莒縣全羊湯選材講究,加工精細,製作原料主要有新鮮羊肉、鮮羊骨、羊油、白芷、桂皮、草果、良姜、蔥、生薑、精鹽、味精、香油、蒜苗、香菜等。莒縣人一般在早上喝羊肉湯,頭鍋的湯是最好喝的,可以搭配煎餅、鍋餅、饅頭等一起食用。
百合田雞粥,是山東省日照市莒縣的著名特色小吃之一。百合田雞粥製作原料主要有田雞、百合、大米、豬瘦肉、青豆、太子參、蔥、精鹽、麻油等。製作時,將大米淘洗干凈,放入開水鍋內,煮開後,放入洗凈的太子參、百合、青豆等,用大火煮開後,再放入處理好的豬瘦肉、田雞,以文火煮至粥成,放入蔥粒,調味即可食用。
日照對蝦是里日照一定要吃美食!或許有的人會說,蝦這種美食到處都有,難道這里的蝦要特別一些,說的沒錯,日照的對蝦是當地的海產四珍之一,還是中國地理標志農產品,可見它的不一般,加上當地的蝦相比較其他地方而言,個頭大上一些,吃起來蝦肉鮮嫩又給勁,來吃過的人都說好。
兩城炸海知了
其實這道菜就是炸蟬蝦,蟬蝦別名「海知了」,可能有的人聽到這個名字會很疑惑,不知道這個是什麼,可別小看了這蟬蝦,在大陸只有山東日照兩城鎮沿海才有,它的營養價值異常的豐富,炸著吃起來口感也很酥脆,嚼起來嘎吱嘎吱的,是那個地方有名的特色美食之一。
皮皮蝦
皮皮蝦學名叫「蝦蛄」,又叫爬蝦,是日照最為常見的一種海鮮,日照人喜歡稱它為「蝦婆」。每年的4-6月間,蝦婆的肉質最為飽滿。公的個大肥美,母的蝦婆籽誘人。
銀魚炒蛋
銀魚炒蛋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傳統名菜,銀魚非常有營養價值,營養學家普遍承認它是「長壽食品」,是「水中的軟白金」,銀魚炒蛋富含蛋白質,尤其是人體必需氨基酸,營養價值很高。
西施舌
西施舌為日照海域產珍貴海蛤,外殼形態俊秀,斧足形扁似舌,潔白如玉,被譽為「西施舌」,蛤殼內經體豐滿,肉質鮮嫩,味道鮮美,清潔別致,營養極為豐富。
值得一提的是,西施舌只在日照有,可以來日照嘗嘗這個別的地方吃不到的美食。
烤魷魚
烤魷魚是日照的風味小吃,在當地被稱之為烏賊魷魚,因為營養價值高,所以很多人都用來燒烤,可以直接感受到魷魚的香甜。
老醋蟄頭
老醋蟄頭是魯菜中的名菜,醋香濃郁,味道酸中微甜、鮮美爽口。
合味蟄頭
用海蟄頭、白菜葉、干椒、香菜梗、鹽、味精等做原料,用西瓜刻成西瓜盅座,蟄頭清水泡去鹹味後,切塊、白菜葉撕成塊,鍋上火下白菜葉煸軟,加燙過蟄頭快速爆裝盤,放瓜盅座上即成.吃起來感覺到蟄頭爽脆、白菜鮮嫩。日照煎餅
為日照民間主要食品,主以小麥麵粉、紅薯麵粉、小米麵、玉米面為原料,絞成濃糊狀,上熱並灘烙而成,餅薄如紙,色調微黃,質細香甜,柔軟可口。以小麥為原料製作的煎餅,配以鮮嫩豆腐和辣椒,更是美味可口,台灣的《山東文獻》記載:黃鯽子魚卷煎餅,為日照食品之一絕,久食不厭,食用方便,便於保存。
水晶蒸餃
由澄粉、生粉、豬大油、鹽、沸水調製成坯,包入三鮮餡,蒸制而成的一款面點,具有晶瑩透亮、光滑味美等特點。
烏魚蛋湯
說起烏魚蛋不得不說的就是日照的金烏賊,它以自己的胴體肥厚,肉質鮮美而出名,更是因為通過它的纏卵腺加工而成的「烏魚蛋「為貢品而受人喜歡,這道烏魚湯吃起來味道鮮美, 是內地人用特殊方法製作而成,味道鮮美而讓人留戀,可以說吃過的人肯定會忘不了它的味道。
濤雒羊肉面條
濤雒羊肉面具有獨特的地方風味。麵粉由人工石磨研成標准「七五」面,每百斤麵粉加鹼粉0.5斤、食鹽0.5斤、水30斤,攪拌均勻用手揉制,次數越多,面色越白,彈力愈大。然後,用擀麵杖手工擀碾放皮,擀至麥皮薄如紙透明發亮,然後用刀切成四棱形。
文心蒸包
是用五花豬肉配時令蔬菜,加甜面醬、五香粉、高湯、花生油、鹽、味精蒸制的一款面點,具有皮薄、餡多、味美等特點。
日照大竹蟶
日照大竹蟶,同樣是日照海產四珍之一,是當地的特色美食之一,日照的大竹蟶相對其他蟶子來說個體要大要肥,而且當地的大竹蟶肉質不但肥滿鮮嫩,還富有彈性,可以說是竹蟶中的極品,是我們來這里不得不吃的一道特色美食。
⑵ 山東日照結婚習俗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民間婚嫁稱「紅事」亦稱「喜事」。它隨著時代的變遷而不斷演變。
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民間婚嫁習俗
現就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民間婚嫁習俗略舉一例。那時婚嫁一般由媒人說親,父母主親,男女雙方一般不得見面。要經過「傳契」、「問口」、「嫁娶」、「看親」、「回對日」五個過程。「傳契」就是給女方送衣服,送錢,也就是說定親了;「問口」就是聽聽口氣有無變化,送查好的結婚的日子。「嫁娶」就是新娘過門;「看親」就是女方的長輩在結婚後六日或九日到親家去看閨女,一般帶幾身衣裳,幾包點心,其目的就是看看男女雙方合不合,女的和公婆關系如何;「回對日」也稱搬親、送親,就是女方從婆家回娘家之後,再從娘家回婆家稱之為「對日」,時間一般是一個月。
那時的嫁娶有窮富之別,新娘有坐八人大轎,有坐四人小轎,也有坐木輪車子的。送客有兩種,一種是「大客」,一種是「嫁客」。「大客」就是女方的哥哥、弟弟或叔叔、大爺。「大客」腰束紅綢條帶,手中提個長煙袋。「嫁客」是兩名女的,屬相必須和新娘相合,不能犯克,一般提著新娘梳洗打扮的化妝品和一個大盒子,裡面放上兩條魚稱「富貴魚」、兩棵蔥、炒米、紅糖、稻子、雙只燭等。
那時新娘過門一是要晚,俗語說「過門望不見屋笆,越過越發」;二是必須過大門口放的驢鞍子,那時稱「大步抄驢鞍子」。一進大門,喜主往新娘身上撒豆秸,大門口還得放上兩盆火。在喜房門口,一拜高堂,二拜天地,三夫妻對拜,進到喜房之後夫妻喝合婚酒。
至於新郎貼對子,封窗戶,門口放墩子,裝飾新房,至今還沿習。鬧喜、鬧房,因地方習俗不同,也有異同。但總的目的是一樣的,就是通過鬧喜、鬧房,溝通雙方的關系,加深彼此之間的愛情,使雙方和睦相處,恩恩愛愛,白頭偕老。對於筵席也是大同小異,就是看喜,送喜錢,喝喜酒。那時一般是連三日。當日晚請「大客」、「嫁客」(伴娘)、「嫁妝客」(抬陪嫁物品的);二日請親朋,晚上請「帳子客」並鬧房;三日請本村的鄰居。
二十世紀四五十年代嵐山人的婚嫁習俗
二十世紀四十年代、五十年代,嵐山人的婚嫁大致有傳契、問口、發嫁、過門、看親、回九等習俗。
傳契 傳契,相當於現在的認親。男女雙方自由談戀愛或有媒人介紹,同意婚事後,男方送給女方的同意契約。其間,公公婆婆給未來兒媳婦見面錢,錢的多少不限。同時,男方家擺酒宴,請親朋好友、叔叔大爺喝酒,至此男女雙方的婚姻大事公之於眾。
問口 問口,即男方把決定結婚的日期告訴女方,詢問女方家同意與否。如果女方家同意結婚,則男方再給女方下聘禮,也就是送彩禮錢。彩禮錢有60元、90元、150元不等,根據男方家庭的經濟能力決定。此後,男女雙方各自籌備結婚事宜、用品等。
女方家籌備的用品主要有棉被(根據女方家的經濟能力做兩床棉被或四床棉被不等)、床上用品、自製點心等。男方家准備上頭盒子(一種小木箱),裡面放兩個熟雞蛋,一根紅線,由男方家的晚輩(男孩)提前三四天送到女方家。其中的紅線是給女方薅臉用的,薅臉即是開臉,也就是用此紅線把女方臉上的汗毛拔掉。此任務一般由女方的女長輩擔當。裡面的兩個熟雞蛋待到結婚那天捎回男方家,新婚夫婦在洞房裡吃掉。雞蛋,又叫雞子,此寓意為吉(雞)祥如意,早生貴子。
男方家還要做抽屜桌子和兩個木箱,結婚前兩三天送到女方家。女方家做的被子放在桌子上,自製的點心放在箱子里,貼上紅紙做封條,結婚那天一並抬到男方家。
洞房設在堂屋的西間(俗稱空東不空西)。堂屋(正中間的那間屋)的四壁,懸掛親朋好友送的帳子—七尺花布。帳子越多,喜主(男方家)越榮耀。
男方家大門兩旁放兩個火盆。所謂火盆,即兩個泥盆子,底層放點草木灰,上面放木柴,新娘過門(進門)時點燃,以驅鬼邪。
新娘乘坐的婚車為獨輪車。四十年代為木輪子,五十年代為膠帶輪。獨輪車的上面用蘆葦搭成半圓形,為新娘遮雨擋風。獨輪車兩旁太窄,為使新娘乘坐舒適,在獨輪車的兩旁放置戈子(一種用來牽引碌碡的弓形木製器具),上面放蒲團(用苞穀皮做的墊物),以備新娘和一名送客(與新娘屬相相宜的女青年)乘坐。
女方家還要選好另一名送客,挑選兩名男青年抬桌子,兩名男青年抬箱子,兩名男青年推拉獨輪車。結婚那天,這些人與新娘的一名哥哥或弟弟組成送親隊伍。
發嫁 結婚那天,新娘與一名送客坐在獨輪車里,與送親隊伍一起到男方家,稱為發嫁。發嫁時,女方父母及親朋好友送到大門口話別。發嫁的時間以到達男方家時太陽將落山為宜(再婚習俗正好相反,女方到達男方家時,以不出太陽為宜)。
過門 送親的隊伍快要到達男方家時,男方家點燃鞭炮迎接,並且點燃大門兩旁的火盆。湊熱鬧的大人小孩簇擁新娘跨過堂屋門口馬鞍進入洞房,稱為過門。過門後新婚夫婦吃餃子,喝交臂酒。晚上,一些男女青年、小孩在洞房窗下聽門子(即聽新婚夫婦悄悄話)。待到夜間十二點左右,女長輩抱起木墩子輕輕地砸洞房大門(稱為撂墩子),連砸三遍,邊砸邊叫著:「今年撂墩子,明年抱孫子。」
看親 結婚第六天,女方父親或其他男長輩,提著用四尺見方的紅布包著的六條餅干或八條餅干,來到男方家看望,稱為看親。此時男方家備下酒席,隆重歡迎親家的到來。席間或散席後,女方父親還要說一些客套話,如:小女過門到您家成了您家的人了,有些家務活不會做或禮儀不周,懇請親家公親家母多加調教或嚴格管教等等。
回九 結婚第九天,新婚夫婦雙雙回娘家,稱為回九。下午新婚夫婦需趕回婆家。蜜月期間的晚上,新婚夫婦的床上必須有人睡覺(俗稱不空婚床)。
婚俗的演變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四十年代,新娘結婚時坐花轎,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坐獨輪車?熏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文化大革命期間)步行?熏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坐拖拉機?熏現在坐轎車。「文革」期間盛行「旅行結婚」。
八十年代以前,結婚的男方家一般設三天筵席,尤以二日晚請「帳子客」為最隆重熱鬧。「帳子客」,即送帳子的客人,是新郎的知心要好朋友,因此筵席的規格、檔次較高。而現在結婚,多數在大酒店設筵,而且在結婚當天完成筵請任務。
送禮錢也是有講究的。去男方家送禮錢,只要在蜜月內,哪天送都可以。去女方家送禮錢可就不同了,禮錢需在新娘「發嫁」前的日子送去,發嫁後千萬不可送禮錢。即使有較特殊的情況,沒能在「發嫁」前把禮錢送到女方家,也只能在以後的日子裡,以其它理由、別的方式加以彌補。
「發嫁」、「過門」的時間也完全相反。八十年代前,「發嫁」、「過門」都在下午,而現在則在上午。
⑶ 百合花適合在陽光下生存還是陰處
百合喜歡陽光,在養護過程中,可以將它放在陽光下進行照射,但是在夏季內養護的時候,容需要對它進行遮擋陽光。
由於百合是屬於短日照植物,所以在養護的時候,不能長期將它處於陽光下進行暴曬,否則就有可能會導致百合的生長發育不良。另外,百合的品種十分繁多,但是大多數的品種都喜歡生長在陰涼並且半陰的環境下。
(3)日照百合網擴展閱讀:
百合耐寒,但最適生長溫度在15~25度之間,低於10度或高於30度均生長不良。百合一般喜在pH值為5.5~6.5的偏酸性土壤及容重在1克/立方厘米以下富含腐殖質的土壤。忌水淹,喜半蔭環境,但過度蔭蔽會引起花莖徒長和花蕾脫落。
百合需要濕潤的水來栽培,這樣有利於莖葉的生長。如果土壤過於潮濕、積水或排水不暢,都會使百合鱗莖腐爛死亡。
盆栽百合澆水應隨植株的生長而逐漸增加,花期供水要充足,花後應減少水分,地上部分枯萎後要停止澆水。盆土過濕,同樣導致鱗莖腐爛。
⑷ 百合花的習性
百合種類繁多,自然分布較廣,但由於原產地生態條件不同,生長習性各異,大多數種類喜冷涼濕潤氣候,宜半陰的環境,耐寒力強,但耐熱力較差。要求富含腐植質和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溫度低於5℃或高於30℃時,生長幾乎停止。生長適溫白天25~28℃,夜間18~20℃。有些種類如王百合、川百合、蘭州百合、湖北百合和卷丹,能耐鹼性土。其中卷丹較喜溫暖、乾燥的氣候,較耐陽光照射,湖北百合也較喜陽光,麝香百合喜光照、溫暖,但不耐寒,抗病力弱,易感染病毒病和葉枯病,嚴格要求酸性。
百合類,春暖後鱗莖上長出莖葉,然後開花、結實,秋冬地上部漸枯,鱗莖在土壤中休眠。
據黃洛明在上海的觀察,麝香百合4月初露地開始進入花芽分化,在莖端逐漸形成花芽的突起。清香蒼地等認為花芽分化的形態指標是以株高10厘米為標准,但由於外界條件及球根大小差異較大,因此有人提出莖節數即球根以上可見節數超過10節,花芽分化已開始。在4月上旬,植株開始拔節,這時增施肥料,可增加花數。過早施肥,生長柔嫩,易受凍害。如採用塑料大棚,施肥時期可提前,因為大棚比露地溫度高出5℃,施肥後每株百合花可達5~7朵花,而不施肥僅1~4朵花。生產實踐中麝香百合每枝花僅一朵,施肥後可增加到1.3~2朵。
⑸ 百合花是喜陰還是喜陽植物啊
百合花喜陰還是喜陽取決於品種,大多數是喜陰植物,不需要直射陽光,但是也是需要充足光照的。少數喜光,如美麗百合。
百合是落葉植物,主要於嚴寒, 短日, 缺乏液態水的冬季休眠。 夏季短暫休眠後,秋季萌芽形成基生蓮座葉叢,越冬後莖伸長開花。夏末時種子成熟。百合喜涼爽潮濕環境,日光充足的地方、略蔭蔽的環境對百合更為適合。
百合為多年生球根草本花卉,露地種植適期為8—9月,盆栽宜在9—10月。
(5)日照百合網擴展閱讀:
百合花代表著清純,因此寓意著純潔和神聖。在訂婚儀式,結婚典禮上也能見到它,所以還象徵更持久的愛和夫妻間的和睦,有百年好合的寓意。它因寓意美好,非常適合送給母親,戀人和朋友。
寓意
它的花語是純潔,財富,高雅,神聖,榮譽,是為了紀念聖母瑪利亞,而自古以來聖母就代表著清純,因此百合寓意著純潔和神聖。此外,有些很特殊的場合,例如訂婚儀式,結婚典禮上也經常能看到它的影子,用它來象徵更持久的愛和夫妻間的和睦,所以也有百年好合的寓意。
送什麼人合適
1、母親:白色和黃色的百合都非常適合送給母親,白色是聖母的意思,而黃色代表著快樂以及感激之情。所以在母親節的時候送給她一朵百合花吧。
2、戀人:白色和粉色的很適合送給戀人,代表著持久永恆的愛意,也可以表達你的祝福之意。
3、朋友:送朋友也可以選擇白色或者黃色的,能表達你的感激和對他美好的祝福,希望他的生活越來越快樂。
⑹ 百合花是喜陽的還是喜陰的
百合喜溫暖濕潤和陽光充足環境。較耐寒,怕高溫和濕度大。百合的生長版適溫為15~25℃,權溫度低於10℃,生長緩慢,溫度超過30℃則生長不良。生長過程中,以白天溫度21~23℃、晚間溫度15~17℃最好。促成栽培的鱗莖必須通過7~10℃低溫貯藏4~6周。
百合喜柔和光照。也耐強光照和半陰,光照不足會引起花蕾脫落,開花數減少。光照充足,植株健壯矮小,花朵鮮艷。百合屬長日照植物,每天增加光照時間6小時,能提早開花。如果光照時間減少,則開花推遲。
⑺ 百合可以放在陽光下曬嗎謝謝
一、百合可以放在陽光下曬,但需要部分遮光。
百合對光照的要求比較嚴格,光照不足會導致百合生長發育不良並引起落芽,植株變弱,葉色變淺。花芽發育時特別需要有充足的光照。
夏季生產盆栽百合要用遮陽網,遮光50%-70%;秋、冬、春生產在百合生根時要遮光,以降低土壤溫度,過後要及時除去遮陽網,以保證有足夠的光照。
在秋、冬季短日照時種植百合,通過人工補光有利於百合正常發育且提前開花,具體方法是:
從芽萌發50%起持續6周到現蕾,在百合上方1m處,每平方米掛一盞20W白熾燈泡,每天補光4-6小時,使每日總光照時間達16小時左右。
應注意的是:用遮陽網期間,隔幾天要轉動花盆,防止莖干彎麴生長。
二、注意事項
1、水分管理
盆栽百合生長期間應經常保持盆土濕潤,但要避免過於潮濕,否則影響根系生長。澆水宜在早晨進行。要經常檢查花盆是否積水,若積水應及時處理。
百合生長的相對濕度應保持在70%-85%,避免太大波動,劇烈變化會使葉片變焦。可用遮蔭、通風、澆水等方法調節。
2、施肥
盆栽百合種植後的3-4周開始少量施肥(百合忌重肥),土施和葉施相結合。要控制磷肥的施用濃度,防止過高的磷導致葉燒。
前期可多補充氮肥,用1%尿素+0.5%磷酸二氫鉀+0.05%硼砂水溶液土施2-3次,現蕾後用0.3%硝酸鉀十0.1%磷酸二氫鉀水溶液葉施1-2次,當百合葉片出現缺鐵症狀而發黃時,土施1次0.5%硫酸亞鐵溶液。
3、病蟲害防治
盆栽百合常見病害有葉枯病、灰霉病、根腐病、鱗莖腐爛病和疫病,防治方法主要是以預防為主,應做到幾點:
①選擇無病種球;
②用25%多菌靈500倍液對種球和栽培基質進行必要的消毒;
③防止土壤過濕,經常保持葉面乾燥;
④發現病株及時拔除銷毀;
⑤定期用20%百菌清煙劑熏殺滅菌。
盆栽百合的蟲害主要是蚜蟲,防治方法:①清除盆內和周邊雜草;②用40%樂果乳劑800-1000倍液或2.5%溴氯菊酯2000-4000倍液噴殺。
(7)日照百合網擴展閱讀
百合切花的採收和貯藏
1、採收
至少有2-3個花蕾透色以後再採收。過早採收影響花色,花會顯得蒼白難看,並且一些花蕾不能開放。過晚採收,會給採收後的處理與包裝帶來困難,花瓣被花粉弄臟,而且已開放的花會釋放乙烯,大大縮短花的保鮮期。
2、處理
採收後,去掉下部10厘米的、葉子,然後分級和捆紮。以10厘米一個等級為宜。捆紮在一束中的百合,最長枝與最短枝最好不超過5厘米,花頂部對齊。
3、儲藏
捆紮後的百合應立即放入清潔的、預先冷卻的水中,再放進冷藏室,水和冷藏室的溫度最好為2-3℃。
⑻ 香水百合是一種長日照花卉,其開花期對日照時長非常敏感.在自然狀態下,當日照時長長於14小時30分鍾時香
A、墨累-達令盆來地農場主源忙於配種,故不符合題意;
B、北印度洋季風洋流呈順時針方向流動,故不符合題意;
C、珀斯為南半球地中海氣候,此時南半球為冬季,受盛行西風影響溫和多雨,故不符合題意;
D、天山牧民在雲杉林以上牧場放牧,故正確.
故選:D.
⑼ 日照宋百合任教育局局長公示
看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