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雲夢緣玫瑰酒

雲夢緣玫瑰酒

發布時間: 2021-02-20 02:33:40

❶ 請教「雲夢,泰山,峨嵋,劍門關」的相關介紹。

先找一點給你發上來,晚上再找其他。
雲夢:多指雲夢澤。「雲夢」一詞,屢見先秦古籍;但漢後註疏家已不能正確理解其意義,竟與雲夢澤混為一談,因而又產生出許多關於雲夢和雲夢澤的誤解。雲夢澤漢世猶見在,故漢人言澤地所在,雖簡略而基本正確;晉後隨著雲夢澤的消失,對經傳「雲夢」一詞的普遍誤解,釋經者筆下的澤地所在,乃愈釋愈謬,積久彌甚,達到了極為荒謬的地步。http://www.chinalww.com/20060915/115825645860575.shtml
漢司馬相如的《子虛賦》中對雲夢澤有詳細的描寫:臣聞楚有七澤,嘗見其一,未睹其餘也。臣之所見,蓋特其小小者耳,名曰雲夢。雲夢者,方九百里,其中有山焉。其山則盤紆 郁,隆崇 ,岑 參差,日月蔽虧。交錯糾紛,上干青雲。罷池陂陀,下屬江河。其土則丹青赭堊,雌黃白 ,錫碧金銀。眾色炫耀,照爛龍鱗。其石則赤玉玫瑰,琳珉昆吾, 玄厲, 石 。其樂則有蕙圃:蘅蘭芷若,芎 菖浦,江蘺蘼蕪,諸柘巴苴。其南側有平原廣澤:登降 靡,案衍壇曼,緣似大江,限以巫山;其高燥則生葳菥苞荔,薛莎青 ;其埤濕則生藏茛蒹葭,東 雕胡。蓮藕觚盧, 閭軒於。眾物居之,不可勝圖。其西則有湧泉清池:激水推移,外發芙蓉菱華,內隱鉅石白沙;其中則有神色蛟鼉,玳瑁 。其北則有陰林:其樹 豫章,桂椒木蘭,檗離朱楊,梨栗,橘柚芬芬;其上則有孔彎,騰遠射干;其下則有白虎玄豹,曼蜓犴。
唐代孟浩然也有過「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的詩句。
臨洞庭湖贈張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 涵虛混太清。
氣蒸雲夢澤, 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 端居恥聖明。
坐觀垂釣者, 徒有羨魚情。

泰山:
泰山東望黃海,西襟黃河,前瞻孔孟故里,背依泉城濟南,以拔地通天之勢雄峙於中國東方,以五嶽獨尊的盛名稱譽古今,可視為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徵,華夏歷史文化的縮影。
泰山的風景名勝以主峰為中心,呈放射形分布,歷經幾千年的保護與建設,已成為中國山嶽風景的代表: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融為一體。泰山拔起於齊魯丘陵之上,主峰突兀,山勢險峻,峰巒層疊,形成「一覽眾山小」和「群峰拱岱」的高曠氣勢。泰山多松柏,更顯其庄嚴、巍峨、蔥郁;又多溪泉,故而不乏靈秀與纏綿。縹緲變幻的雲霧則使它平添了幾分神秘與深奧。它既有秀麗的麓區、靜謐的幽區、開闊的曠區,又有虛幻的妙區、深邃的奧區;還有旭日東升、雲海玉盤、晚霞夕照、黃河金帶等十大自然奇觀及石塢松濤、對松絕奇、桃園精舍、靈岩勝景等十大自然景觀,宛若一幅天然的山水畫卷;人文景觀,其布局重點從泰城西南祭地的社首山、蒿里山至告天的玉皇頂,形成「地府」、「人間」、「天堂」三重空間。岱廟是山下泰城中軸線上的主體建築,前連通天街,後接盤道,形成山城一體。由此步步登高,漸入佳境,而由「人間」進入「天庭仙界」。

泰山風景區內,有山峰156座,崖嶺138座,名洞72處,奇石72塊,溪谷130條,瀑潭64處,名泉72眼,古樹名木萬余株,古遺址42處,古墓葬13處,古建築58處,碑碣1239塊,摩崖刻石1277處,石窟造像14處,近現代文物12處,文物藏品萬余件。其中城子崖遺址、四門塔、大汶口遺址、靈岩寺、岱廟、千佛崖石窟造像、龍虎塔、九頂塔、馮玉祥墓等,先後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泰山人文歷史悠久,文化遺產豐厚。從四五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到新石器時期,泰山周圍地區都出現了人類活動的蹤跡,這些經過考古挖掘科學鑒定的遠古文化遺寸,說明泰山地區是中華民族悠久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泰山被尊為華夏神山。大約五、六萬年前,人們已經開始了對泰山的崇拜。中華人民共和國人的山嶽崇拜,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對泰山的崇拜。根據古文獻記載,先秦時代曾經有七十二君到過泰山,祭告天地。秦始皇、秦二世、漢武帝也都到此舉行封禪大典。經唐、宋到明清,尤其到了清朝康熙、乾隆時期,泰山的地位抬高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這種封禪祭祀活動在泰山延續了數千年,並貫穿了整個中華人民共和國封建社會。隨著"五行"學說的流行,泰山又被封為東岳,被尊為五嶽之首。泰山吸引了歷代大批文人墨客,留下了眾多不朽的名篇佳作和書法墨寶。道教人物早在漢魏時起就活躍於泰山地區。在唐、宋、元、清四個朝代,道教在泰山都有重大發展,逐步走向輝煌。公元4世紀中葉,佛教傳入泰山。公元351年,有人在泰山創建寺廟。北齊有人在經石峪刻下石經《金剛經》。

「泰山岩岩,魯邦所贍」---
- ----詩歌總集《詩經》
《孟子·盡心上》
「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故觀於海者難為水,游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觀水有術,必觀其瀾。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於道也,不成章不達。」
「天門一長嘯,萬里清風來」---
--詩仙李白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盪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詩聖杜甫《望岳》千古絕唱
封禪頌 [漢] 司馬相如
自我天覆,雲之油油。 甘露時雨,厥埌可游。
滋液滲漉,何生不育。 嘉穀六穗,我穡何蓄。
非惟雨之,又潤澤之。 非惟犏之,我汜布濩之。
萬物熙熙,懷而慕思。 名山顯位,望君之來。
君乎君乎,侯不邁哉。 般般之獸,樂我君囿。
白質黑章,其儀可嘉。 畋畋穆穆,君子之能。
蓋聞其聲,今觀其來。 厥塗靡蹤,天瑞之徵。
茲亦於舜,虞氏以必。 濯濯之麟,游彼靈畤。
盂冬十月,君徂郊祀。 馳我君輿,帝用享祉。
三代之前,蓋未嘗有。 宛宛黃龍,興德而升。
采色炫耀,爌炳煇煌。 正陽顯見,覺悟黎蒸。
於傳載之,雲受命所乘。厥之有章,不必諄諄。
依類托寓,諭以封巒。
泰山石
[唐]李德裕
雞鳴日觀望,遠與扶桑樹。
滄海似鎔金,眾山如點黛。
遙知碧峰首,獨立煙嵐內。
此石依五松,蒼蒼幾千載。
題靈岩寺泉池
[唐]李 白
客來花雨際,秋水落金池。
片石含清錦,疏鬆掛綠絲。
高僧拂玉柄,童子獻雙梨。
惜去愛佳景,煙蘿欲暝時。
再書王母池
[唐]呂洞賓
昔年留字識曾來,
事滿華夷遍九垓。
無賴蚊虯知我字,
故留蹤跡不沉埋。
《泰山詠》
晉代謝道韞
「峨峨東岳高,秀極沖青天」
元曲《登泰山》
張養浩
「萬古齊州煙九點,五更滄海日上竿」,
登岱
明代王世貞
「天門倒瀉銀河水,日觀翻懸碧海流,」
《鄭生至自泰山》
明代詩人李夢陽
「昨汝登東岳,何峰是絕峰?有無丈人台,幾許大夫松」
《泰山》 李夢陽
「俯首無齊魯,東瞻海似杯;斗然一峰上,不信萬山開。日抱扶桑躍,天橫碣石來。君看秦始後,仍有漢皇台。」
《岱宗》
明代徐文通
「岱頂凌霄十八盤,中原蕭瑟思漫漫。振衣日觀三秋曙,依劍天門六月寒。風雨黃河通瀚海,星辰紫極近長安。小臣願獻蓬萊頌,閭闔高懸謁帝難。」
《雪中望岱宗》
清代施閏章
「碧海煙歸盡,晴峰雪半殘。冰泉懸眾壑,雲路郁千盤。」
「泰山何其大,萬物都歸納,泰山何尊嚴,萬象都包含。一切宇宙事,皆作如是現」。
人心齊,泰山移
有眼不識泰山
穩如泰山 重如泰山 老泰山
一葉幛目,不見泰山
泰山壓頂不彎腰
泰山不讓微塵,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成其深。--- -李斯
泰山頌
楊辛
高而可登,雄而可親。
松石為骨,清泉為心。
呼吸宇宙,吐納風雲。
海天之懷,華夏之魂。
http://www.htwgyxx.cn/bjwy/20013/ArticleShow.asp?ArticleID=578

峨嵋:
中國最高的一座旅遊名山之一,主峰萬佛頂海拔3079.3米,超過泰山的一倍多。全山山勢雄偉而又樹木蔥蘢、秀色如海,所以有「雄秀」之稱。因為山體巨大,登山路線近百里,體弱者很難登頂,近年來建成了登山索道,遊人已可以輕松登臨,在極頂俯瞰萬里雲海。峨眉是我國的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位於四川盆地西南部,在峨眉山市境內,包括大峨,二峨、三峨、四峨四座大山。大峨、二峨兩山相對,遠望峨眉山,雙峰縹緲如畫眉,其陡峭險峻、橫空出世的雄偉氣勢,使唐代詩人李白有"峨眉高出西極天"、"蜀國多仙山,峨眉邈難匹"之贊。峨眉山以多霧著稱,常年雲霧繚繞,雨絲霏霏。彌漫山間的雲霧,變化萬千,把峨眉山裝點得婀娜多姿。

峨眉山高出五嶽、秀甲天下,山勢雄偉,景色秀麗,氣象萬千。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 妙喻。清代詩人譚鍾岳將峨眉山佳景概為十景:「金頂祥光」、「象池月夜」、「九老仙府」、「洪椿曉 雨」、「白水秋風」、「雙橋清音」、「大坪霽雪」、「靈岩疊翠」、「羅峰晴雲」、「聖積晚種」。現在人們又不斷發現和創造了許多新景觀,如紅珠擁翠、虎溪聽泉、龍江棧道、龍門飛瀑、雷洞煙雲、接引飛 虹、卧雲浮舟、冷杉幽林等,無不引人入勝。進入山中,重巒疊嶂,古木參天。峰迴路轉,雲斷橋連。澗深谷幽,天光一線。萬壑飛流,水聲潺潺。仙雀鳴唱,彩蝶翩翩;靈猴嬉戲,琴蛙奏彈,奇花鋪徑,別有洞 天。春季萬物萌動,鬱郁蔥蔥;夏季百花爭艷,奼紫嫣紅;秋季紅葉滿山,五彩繽紛;冬季銀裝素裹,白雪皚皚。登臨金頂極目遠望,視野寬闊無比,景色十分壯麗。觀日出、雲海、佛光、晚霞,令你心曠神怡;西眺皚皚雪峰、貢嘎山、瓦屋山,山連天際;南望萬佛頂,雲濤滾滾,氣勢恢弘;北瞰百里平川,如鋪錦綉,大渡河、青衣江盡收眼底。置身峨眉之巔,真有「一覽眾山小」之感慨。
峨眉山月歌
李 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
思君不見下渝州
與峨眉山道士期盡日不至
唐__鮑溶
傾景安再中,人生有何常→為少君別,風馭峨眉陽。
結我千日期,青山故人堂。
期盡師不至,望雲空燒香。
顧慚有限身,易老白日光。
懷君屢驚嘆,支體安能強。
往聞清修籙,未究服食方。
瑤田有靈芝,眼見不得嘗。
玉壺貯天地,歲月亦已長。
若用壺中景,東溟又堪傷。
寄言赤玉簫,夜夜吹清商。

劍門關:
位於四川省廣元市劍閣縣城北30公里處。它居於大劍山中斷處,兩旁斷崖峭壁, 直入雲霄,峰巒倚天似劍;絕崖斷離,兩壁相對,其狀似門,故稱「 劍門」。享有「劍門天下險」之譽,俗稱「天下第一關」。
巍峨劍門,扼入蜀的咽喉,由於它地勢險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 地。相傳戰國時期,秦惠王欲吞蜀,苦於無路進蜀,謊稱贈五金牛、 五美女給蜀王,蜀王信以為真,派身邊五丁力士,劈山開道,入秦迎 美女,運金牛,才開通了這條蜀道,稱為「金牛道」,又稱劍門蜀道。 三國時期,蜀丞相諸葛亮率軍伐魏,路經大劍山,見群峰雄偉,山勢 險峻,便令軍士鑿山岩,架飛梁,搭棧道。諸葛亮六齣祁山,北伐曹 魏,曾在此屯糧、駐軍、練兵;又在大劍山斷崖之間的峽谷隘口砌石 為門,修築關門,派兵把守。當年魏軍鎮西將軍鍾會率領10萬精兵進 取漢中,直逼劍門關欲奪取蜀國,蜀軍大將姜維領3 萬兵馬退守劍門 關,抵擋鍾會10萬大軍於劍門關外。真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劍門關集雄、險、幽、秀、奇於一體,它除山雄關險之外,還以 峽谷的幽深、翠雲廊的秀麗、岩石的怪異、山洞的奇特而聞名,這里 風光名勝和文物古跡甚多。現已開發的有:大小劍山「七十二峰」、 仙峰觀、梁山寺、翠屏峰、經皇洞、照壁、雷公峽、仙女橋、玉女峰、 大小穿洞、捨身崖、一線天、石筍峰、後關門、營盤嘴、姜維墓、干 河壩等景點。現在大劍山腳下有纜車可上石筍峰,然後攀登崖壁小徑, 順環山天梯抵達山巔梁山寺和翠屏峰;或從後關門依山傍險的環山天 梯抵達石筍峰,再從石筍峰攀崖壁小徑抵達山巔。梁山寺,相傳是南 北朝時梁武帝來此修行而得名。翠屏山下的「經皇洞」,據傳是唐明 皇避」安史之亂」,經過該地,將金銀珠寶、佛經藏在洞裡面得名。 在關樓東側扼劍門關險的山頂是當年姜維列營鎮守的「營盤嘴」,也 叫「姜維城」。這里還有清代炮台遺址,右側石崖上還刻有康熙皇帝 第十七子果親王親筆書寫的「第一關」三個字。這些勝跡和傳說,給 秀麗的自然風景增添了風采和稚趣,更讓遊人流連忘返。在劍門關游 覽,能充分領略唐朝大詩人李白《蜀道難》的詩句中所描寫的:「蜀 道之難,難於上青天」的神韻。

劍門道中遇微雨
陸游
衣上征塵雜酒痕,遠游無處不消魂。
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

劍門關
陸游
劍門天設險, 北鄉控函秦。
客主固殊勢, 存亡終在人。
棧雲寒欲雨, 關柳暗知春。
羈客垂垂老, 憑高一愴神。

劍門關
【唐】 曹宗旦
鑿開千里地,通得一隅天。
疊嶂連三峽,重門扼兩川。

水調歌頭·題劍閣
宋 崔與之
萬里雲間戍,立馬劍門關。
亂山極目無際,直北是長安。
人苦百年塗炭,鬼器三邊鋒鏑,天道久應還。
手寫留屯奏,炯炯寸心丹。

對青燈,搔白首,漏聲殘。
老來勛業未就,妨卻一身閑。
蒲澗清泉白石,梅嶺綠陰青子,怪我舊盟寒。
烽火平安夜,歸夢繞家山。

❷ 海蘭雲夢酒價格

海蘭與夢酒價格大約100元。

熱點內容
硬幣放盆栽 發布:2025-07-22 09:41:40 瀏覽:348
卡宴梅花 發布:2025-07-22 09:38:16 瀏覽:451
玫瑰園18 發布:2025-07-22 09:37:43 瀏覽:512
好評花語 發布:2025-07-22 09:37:30 瀏覽:823
盆景的小擺件 發布:2025-07-22 09:32:31 瀏覽:625
白茶花的作文 發布:2025-07-22 09:24:20 瀏覽:186
櫻花剃刀 發布:2025-07-22 09:22:58 瀏覽:361
石瓣蘭花 發布:2025-07-22 09:09:06 瀏覽:684
明暗花卉 發布:2025-07-22 09:09:04 瀏覽:89
家庭盆栽花樹 發布:2025-07-22 09:01:55 瀏覽: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