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牡丹冠天下

牡丹冠天下

發布時間: 2021-02-18 19:56:34

① 是洛陽牡丹甲天下還是曹州牡丹甲天下.....不知道的請不要隨便回答謝謝.....

從牡丹栽培歷史來看,各朝代年代栽培中心不同:
隋581-618洛陽
唐618-907長安
五代907-960洛陽
北內宋960-1127洛陽
南宋容1127-1279天彭
明1368-1644亳州
清1644-1911曹州(菏澤古稱)
今天,菏澤已經成為中國的牡丹之鄉,也是世界面積最大、品種最多的牡丹生產基地、科研基地和觀賞基地。而洛陽最近幾年也意識到了城市名片的重要性,洛陽及菏澤兩地的地方政府明爭暗鬥,都想以牡丹作為自己的城市名片,各自紛紛投入巨資推出各種大型賞牡丹活動,爭創城市品牌。兩虎相爭之氣氛已經帶動了兩地百姓對各自地區牡丹的自豪感和使命感--如樓主所發之貼明顯帶有兩地百姓之習。呵呵
個人認為,洛陽牡丹為中國牡丹之根本,是全世界華人的驕傲。菏澤牡丹則屬於「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冰,源於水而寒於水。」講名氣,洛陽牡丹在世界范圍內更勝一籌。講規模講發展,菏澤牡丹後發而先至。
各有千秋,各領一方風騷。我們就不要非得分辨個子午寅卯的什麼甲天下不甲天下了,各位大蝦,你們說呢??

② 欲樂園有沒有拍成電影

意千重主要小說:《花影重重》(又名《美人重欲》)(已完結)《男顏之癮》(回已完結)《剩女答不淑》(已完結)《天衣多媚》(已完結)《喜盈門》(已完結)《國色芳華》(繁體書名《牡丹冠天下》)(已完結)《世婚》(已完結)《良婿》(已完結)《卿卿》(已出版)好像沒有聽說有她的小說要拍成電影

③ 菏澤牡丹甲天下還是洛陽牡丹甲天下

唐宋時洛陽牡丹的種植,遍及宮庭民間,其趣聞軼事也家喻戶曉。牡丹花本國色天香、雍容華貴、吉樣富貴的象徵,更有武則天怒而貶之洛陽的故事,使它更添「勁骨剛心、尤高出萬卉」的錚錚的傲骨。使洛陽人愛花成癖,花事不竭,日盛於世。每到花期賣花、買花、賞花成風。「大抵家家好花,此時城中無貴賤皆插花」,豪門權貴筵賞牡丹,文人學士墨詠牡丹,大詩人李白、白居易、劉禹錫等均有詩詠牡丹。一時花如海、詩如潮、至北宋達到極至,司馬光詩雲:「洛陽春日最繁華,紅綠叢中十萬家。」蘇軾詩雲:「花叢單葉成千葉,家住汝南移洛陽。」大文學家歐陽修做洛陽推事三年,飽覽洛陽牡丹,給以高度評價,並著《洛陽牡丹記》一書,他把青州、延州等地生長的牡丹與洛陽相比,深為嘆服地說:「是洛陽者謂天下第一也。」由此「洛陽牡丹甲天下」流傳於世。

澤古稱曹州,是繼洛陽牡丹的後起之秀。康熙年間學正蘇毓眉著有《曹南牡丹譜》,稱「逮宋、洛陽之花尤為天下冠,至明而曹南牡丹甲於海內。」清代種植愈盛,至光緒年間,《曹州府志》載:「花卉之繁……動輒數百畝,種厚於五穀,每當仲春花發,出城迤東、連阡接陌、艷若蒸霞」。當時就有「凝香」、「桑籬」等十餘處牡丹園。更以品種多,花大型美稱著,有艷若彩霞的「狀元紅」、色奇出眾的「綠香球」,紅中透墨的黑牡丹,競相比美,各展妍態。曾有詩雲:「國色天香話牡丹,繽紛五彩蔚奇觀;花開最盛誰知處,荷澤名園秀可餐」。那時他們還創造了隆冬催花開放的絕招,慈椿太後在春節時看到怒放的牡丹笑道:「武後無此眼福矣。」由此看出!菏澤牡丹在洛陽牡丹之後!
一次得出結論洛陽牡丹甲天下!

④ 洛陽牡丹為什麼甲天下

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由於洛陽氣候溫和,雨量適中,土地肥沃,加之園藝大師們巧植善種版權,培育出許多色,型皆佳的珍品,使牡丹變異千種,名品日增,譽滿全國,遂有"洛陽牡丹甲天下"之稱. 自古洛陽人愛花成俗.邵雍的"洛陽人慣見奇葩,桃李開花未當花,須是牡丹花盛發,滿城方始樂土無涯"的名詩,正是這種習俗的真實寫照.

⑤ 那個城市是牡丹甲天下

洛陽牡丹重在觀賞,菏澤牡丹重在葯用。洛陽牡丹大部分種在公園,菏澤牡丹大街小巷田地都有,產業化比較好。其實哪個地方的更好本有很多爭議,希望每個地方都有種植,大家都能欣賞才好。
菏澤牡丹不論是品種,還是栽種面積,均稱得上世界第一。菏澤是世界牡丹生產基地,已經遠銷各國了。廣州一年一度的花市,賣牡丹的大多是菏澤的。菏澤的牡丹沒有洛陽出名,只不過是牡丹最出名的歷史事件和歷史文物及歷史人物均為唐朝的,而此時菏澤尚不知名,所以從名氣上說洛陽更勝一籌!
牡丹原產於西北高原的野生植物,人工栽培有二千年的歷史,始於漢、興於隋、盛於唐宋;寵於長安、貶於洛陽、競於曹州、紅於京都,而今已飲譽世界了。
唐宋時洛陽牡丹的種植,遍及宮庭民間,其趣聞軼事也家喻戶曉。牡丹花本國色天香、雍容華貴、吉樣富貴的象徵,更有武則天怒而貶之洛陽的故事,使它更添「勁骨剛心、尤高出萬卉」的錚錚的傲骨。使洛陽人愛花成癖,花事不竭,日盛於世。每到花期賣花、買花、賞花成風。「大抵家家好花,此時城中無貴賤皆插花」,豪門權貴筵賞牡丹,文人學士墨詠牡丹,大詩人李白、白居易、劉禹錫等均有詩詠牡丹。一時花如海、詩如潮、至北宋達到極至,司馬光詩雲:「洛陽春日最繁華,紅綠叢中十萬家。」蘇軾詩雲:「花叢單葉成千葉,家住汝南移洛陽。」大文學家歐陽修做洛陽推事三年,飽覽洛陽牡丹,給以高度評價,並著《洛陽牡丹記》一書,他把青州、延州等地生長的牡丹與洛陽相比,深為嘆服地說:「是洛陽者謂天下第一也。」由此「洛陽牡丹甲天下」流傳於世。但到北宋末年,經歷靖康之變,戰亂不息,「其地池塘竹樹、兵車蹂躪、廢而丘墟、高亭大樹,煙火燎化為灰燼」,牡丹也難倖免,遂失昔日之勝。多年未能復振,至解放前,牡丹僅剩十餘品種,零散於少數人家了。
荷澤古稱曹州,是繼洛陽牡丹的後起之秀。康熙年間學正蘇毓眉著有《曹南牡丹譜》,稱「逮宋、洛陽之花尤為天下冠,至明而曹南牡丹甲於海內。」清代種植愈盛,至光緒年間,《曹州府志》載:「花卉之繁……動輒數百畝,種厚於五穀,每當仲春花發,出城迤東、連阡接陌、艷若蒸霞」。當時就有「凝香」、「桑籬」等十餘處牡丹園。更以品種多,花大型美稱著,有艷若彩霞的「狀元紅」、色奇出眾的「綠香球」,紅中透墨的黑牡丹,競相比美,各展妍態。曾有詩雲:「國色天香話牡丹,繽紛五彩蔚奇觀;花開最盛誰知處,荷澤名園秀可餐」。那時他們還創造了隆冬催花開放的絕招,慈椿太後在春節時看到怒放的牡丹笑道:「武後無此眼福矣。」又據《山東通志》載:「曹州牡丹最盛,居地有以此為業分運各省者。」他們北走京津、中至蘇杭、南浮閩粵,獲得國人認可「言牡丹者,莫不諄諄於曹焉。」詩雲:「古稱洛陽花似錦,今曹倒比洛陽強。」清人趙世學士《牡丹譜》中也寫道:「聞花木,古稱洛陽,今也遍我曹南,而洛陽近無聞焉。是知世之變遷,地脈之轉移,人事之改更,,不可以一地之拘也。」清朝大詩人王士楨在《池北偶談》中也稱牡丹惟「山東曹州最盛」由此而又演繹傳為「曹州牡丹甲天下」之說。今日這七個大字,由原中國書法協會會長舒同書寫,雕刻於《荷澤牡丹園》高聳的石柱上,引人注目,既註解著昔日的勝概,也昭示今日超歷史的輝煌。

⑥ 這個菏澤牡丹和這個洛陽牡丹哪個更甲天下

牡丹在我國已有1900多年的栽培歷史。漢代以葯用植物記載於《神農本草經》;隋代,北方已大量種植;唐代,盛植於長安;北宋,洛陽牡丹為天下冠;南宋,牡丹種植中心開始南移,四川的天彭牡丹繼起,有「小洛陽」之稱。天彭牡丹之後的亳州牡丹也曾經盛極一時。再後來「亳州寂寥,而盛事悉歸曹州」(《曹縣志》)「至明,曹州牡丹甲於海內」(清朝蘇毓眉的《曹南牡丹譜》)。「曹南」即指今菏澤一帶。 菏澤牡丹栽培始於何時已難於查考。早在南宋就記載,至明朝的嘉靖年間,栽培已盛。到了清代更加興盛,栽培面積已達千畝,曾建牡丹園數處,尤以「桑籬園」「凝香園」「綺園」最為著名,菏澤牡丹在中國牡丹發展史上獨領風騷500餘年,現在菏澤牡丹栽培面積已達5萬余畝。《曹南牡丹譜》載:「至明曹南牡丹甲於海內。」清代即有「菏澤牡丹甲天下」之說。 菏澤牡丹是在明清以來風格不一、大小不等的十幾處牡丹園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如清朝道光年間的趙氏園、桑籬園,創於明代的毛花園,以及當時的鐵藜寨花園、大春家花園、軍門花園等。當時的縣志記載:「每至仲春花發,出城迤東,連阡接陌,艷若蒸霞」。同時,讓牡丹冬季開放的技術也在清代道光年間問世,成了菏澤花農的一門絕技。花農通過嚴格控制溫度、濕度、調節光和空氣,使牡丹隆冬發育,春節怒放。 菏澤牡丹的種植面積十分廣闊,歷史上種植面積最多時曾達五千畝,一九七六年調查還有三千多畝,單是城東的「曹州牡丹園」就佔地一千畝,目前菏澤牡丹種植約二萬余畝。每年四月中旬至五月上旬花期時候,千頃牡丹,一望無際,千姿百態,爭奇斗艷,好似人間仙境一般。現在全國各地的牡丹,大部分都是由菏澤運去的。 解放後,在黨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菏澤牡丹不斷發展。傳統品種延繹不斷,新育品種日益增多。如今,菏澤人民又研究成功了「大田催花」技術,人工控制牡丹的花期,可使其四季開花,並通過了國家級鑒定。目前,種植面積已達兩萬余畝,為全國最大的牡丹生產、科研基地。一九八二年,在趙樓、李集、何樓牡丹集中產地修建了「曹州牡丹園」,王梨庄恢復了以編制松藝動物為特色的「古今園」,洪廟新辟了具有傳統品種的「百花園」。 近年來,菏澤供應外地的牡丹每年都有幾十萬株,品種達200餘個,除銷往廣州、深圳、上海、北京、洛陽、西安、等各大中城市和港澳地區外,還遠銷日本、朝鮮、蘇聯、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 菏澤盛產牡丹,跟氣候水土不無關系。菏澤古稱曹州,地處北溫帶,為黃河沖積平原,土質肥沃,半淤半沙,四季分明,雨量適中,在氣候、雨量、土壤等方面,都很適合牡丹的生長,所以牡丹移植菏澤後,就如魚得水,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牡丹耐旱,不能澆「明水」,而菏澤的春天恰好少雨;牡丹喜鹼性沙土,菏澤的土正是這種土;菏澤的水咸澀,這樣的水卻偏宜澆灌牡丹;牡丹喜歡疏鬆的沙質土,而菏澤地處黃河中下游的沖積平原上,土地肥沃……這一切都為牡丹的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菏澤趙樓村南曾有兩棵樹齡二百多年的脂紅牡丹,主幹粗如碗口,被稱為「牡丹王」。可惜袁世凱稱帝後,曹州鎮守使陸朗齋把牡丹王強行買去,栽在河南彰德府袁世凱的公館里,不久「牡丹王」就枯死了。看來,只有菏澤的水土才能養活這世間罕見的「牡丹王」。 而在1999年的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上,菏澤牡丹更是成了這次世博會上的最大贏家。在這屆展會上,菏澤牡丹一舉奪得兩個世界大獎和79個金、銀、銅獎,獲獎數量占評獎總數73.2%,在評出的111個牡丹單項獎中,菏澤牡丹囊括81項,其中三枚大獎,菏澤「曹州牡丹園」和「喬子紅」牡丹各奪1枚;12枚金獎,菏澤牡丹「黑花魁」「曹州紅」等摘取10枚;36枚銀獎,菏澤牡丹「大胡紅」「藍田玉」等包攬26枚;60枚銅獎,菏澤牡丹「花二喬」「黃花魁」等贏得43枚。專家評委一致贊譽:「菏澤牡丹花大、色繁、開得飽滿,不愧為國色天香」。,菏澤牡丹在獲獎大戶中也名列第一。這屆舉世矚目的博覽會一舉奠定了菏澤牡丹的世界霸主地位,「菏澤牡丹甲天下」也自成了不爭事實。 2000年,菏澤被中國花卉協會命名為「中國牡丹之鄉」。2006年,菏澤被評為「中國牡丹城」。 我國書法協會名譽主席,著名書法家舒同曾為菏澤牡丹揮毫題下「曹州牡丹甲天下」。溥傑先生也曾經為菏澤牡丹留下過「天下第一香」的墨寶。菏澤牡丹還曾經被新聞界拍成電視、電影。新聞記錄片《泰山南北》中盛贊:「菏澤牡丹甲天下,天下牡丹出菏澤。」

熱點內容
丁香色英短是不是不純 發布:2025-07-26 21:50:48 瀏覽:175
上海棠浦 發布:2025-07-26 21:50:43 瀏覽:628
胡紅牡丹圖片 發布:2025-07-26 21:41:19 瀏覽:764
山茶花家徽 發布:2025-07-26 21:26:08 瀏覽:356
嫦娥與七夕 發布:2025-07-26 20:58:30 瀏覽:37
插花課宣傳 發布:2025-07-26 20:56:51 瀏覽:956
山茶花載盆 發布:2025-07-26 20:56:44 瀏覽:460
玻璃海棠的苗 發布:2025-07-26 20:45:45 瀏覽:250
細葉紫檀盆栽圖片大全 發布:2025-07-26 20:45:31 瀏覽:67
七夕陪閨女 發布:2025-07-26 20:43:02 瀏覽: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