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花各部分名稱
1. 百合是百合花的哪個部位
百合是植物的鱗莖,雖然是埋在地下又長得一片片的,但它既不是根也不是葉,生物課本上說,「 洋蔥、百合、水仙等植物的「球根」也是一種變莖。這種莖長得又短又粗,外面生有許多層肉質鱗片,所以這種莖被稱為鱗莖。」
一般我們食用和葯用的百合跟觀賞的百合花同屬百合科百合屬但不是一個品種的。現在百合的品種有100多種,食用的(香甜的)只有3種,葯用的有10來種,觀賞的品種的鱗莖一般不能吃。
2. 各種顏色百合花的名字是什麼
1、超級康巴斯(CompassSup),株高厘米,花金橙色,每枝蕾數4~6。
2、鄉情(CountyLife),株高40厘米,花深黃色,每枝蕾數8~10。
3、夥伴(Partnr),株高40厘米,花深紅色,每枝蕾數6~8。
4、夢幻(Fancy),株高45厘米,花黃色,每枝蕾數4~6。
5、變色龍(Cameleon),株高45厘米,花金黃色,每枝蕾數6~8。
6、新波(NewWave),株高40厘米,花純白色,每枝蕾數7~9。
7、黑鳥(BlackBird),株高30厘米,花深紅色,每枝蕾數4~6。
8、地平線(Horizon),株高35厘米,花橙色,每枝蕾數6~8。
(2)百合花各部分名稱擴展閱讀:
生長環境:
喜涼爽,較耐寒。高溫地區生長不良。喜乾燥,怕水澇。土壤濕度過高則引起鱗莖腐爛死亡。對土壤要求不嚴,但在土層深厚、肥沃疏鬆的砂質壤土中,鱗莖色澤潔白、肉質較厚。粘重的土壤不宜栽培。根系粗壯發達,耐肥。
春季出土後要求充足的氮素營養及足夠的磷鉀肥料,N:P:K=1:0.8:1,肥料應以有機肥為主。忌連作,3~4年輪作一次,前作以豆科、禾本科作物為好。主產於湖南、四川、河南、江蘇、浙江,全國各地均有種植,少部分為野生資源。
3. 百合花的結構解剖~表明花蕊,花萼,花朵,雌蕊,雄蕊的圖片,跪求
百合花的結構解剖:
百合花(英文名lily)用來觀賞,尤以荷蘭及日本輸出的切專花好看。百合花的球根屬含豐富澱粉質,部分更可作為蔬菜食用,在中國,食用百合具有悠久的歷史,而且中醫認為百合性微寒平,具有潤肺止咳,清火,寧心安神的功效,花鱗狀莖均可入葯,是一種葯食兼用的花卉。
(3)百合花各部分名稱擴展閱讀:
百合花素有「雲裳仙子」之稱。由於其外表高雅純潔,天主教以白百合花為聖母瑪利亞的象徵,而梵蒂岡以百合花為國花。百合的種頭由鱗片抱合而成,取「百年好合」「百事合意」之意,中國自古視為婚禮必不可少的吉祥花卉。還有尊重的含義。
現時,百合花主要用來作觀賞用途,尤以荷蘭及日本輸出的切花品種居多,如麝香百合及其雜交種是很重要的切花品種之一。百合花的球根含豐富澱粉質,部分更可作為蔬菜食用;在中國,百合的球根曬干後更可用來煮湯,而且植株的多個部分可入葯。
卷丹、山丹尤其是布朗百合的球根在中國被大規模種植,口感和質地與土豆有些類似,常製成百合干銷售,可以清熱解毒,被認為是健康食品。人們將百合干泡開後炒制,然後壓碎用於煮湯,或是用於提取澱粉。
4. 百合花知識 百合有多少種類及名稱
百合花朵碩大,花色美麗,花形多變,園藝品種甚多。百合屬植物約有100多種,原產我國的有40 多種。北起黑龍江有毛百合,西至新疆有新疆百合,東南至台灣有台灣百合,其中如野百合、岷江百合、宜昌百合、通江百合、渥丹、紫花百合、玫紅百合、蒜頭百合、大理百合、湖北百合、南川百合、寶興百合、川百合、乳頭百合、綠花百合、鄉城百合等均為我國原產特有種,尤以西南和華中為多。 觀賞價值較高的種類有如下幾種: 1.王冠百合:鱗莖卵形至橢圓形,紫紅色。花大而美,花水平狀橫生,喇叭狀,白色,花被筒內面基部黃色,背面中肋桃紫色,有芳香。花期在6月。 2.麝香百合:鱗莖扁球形,黃白色。花喇叭形,長10~18厘米,白色,基部帶綠色,有濃香氣味。花期為5~6月份。 3.卷丹百合:鱗莖寬卵形,白色。植株中上部葉腋間生有黑色株芽。花桔紅色,內有散生紫黑色斑點,花被開後反卷,花葯深紅色。花期在7月份。 4.川百合:花下垂,花被桔紅色,具密集紫紅色斑點,花被極度反卷,背部疏生白綿毛。花期在7月份。 5.雲南大百合:葉卵圓形,長30厘米,寬20厘米,株高150厘米。花被乳白色,花長約15厘米,花期為6~7月。 6.白花百合:花被乳白色,微黃,背面中部略帶紫色縱條紋,長13厘米,花被橙紅色,盛開時上部略反卷,花朵橫向開放,有芳香氣味。花期為7~8月。 7.細葉百合:葉片密集在莖的中部,狹線形,主脈1條。花深桔紅色,向外反卷,花葯金黃色,花朵下垂。花期為7~8月。 8.湖北百合:花橙黃色,有稀疏黑褐色斑點,花被基部的中央為綠色,花粉橙色,花瓣反卷。花期為7~8月。 9.天香百合:花朵碩大,花平展,白色,有紅褐色大斑點,在花被中央有輻射狀縱條紋,花朵有濃香氣味。花期在6~7月。 10.鹿子百合:花色變化較多,從粉色至淺紅色以至濃紅色均有,花被自基部向外反卷,基部有鮮紅色的突起
5. 百合花有幾個名字
百合,又名強蜀、番韭、山丹、倒仙、重邁、中庭、摩羅、重箱、中逢花、百合蒜、大師傅蒜、蒜腦薯、夜合花等,是百合科百合屬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原產於中國,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歐洲、北美洲等北半球溫帶地區,全球已發現有至少120個品種,其中55種產於中國。近年更有不少經過人工雜交而產生的新品種,如亞洲百合、香水百合、火百合等。鱗莖含豐富澱粉,可食,亦作葯用。
田間管理
前期管理
冬季選晴天進行中耕,曬表土,保墒保溫。春季出苗前鬆土鋤草,提高地溫,促苗早發;蓋草保墒。消滅雜草和防大雨沖刷,並不讓表土板結。夏季應防高溫引起的腐爛;天涼又要保溫,防霜凍,並施提苗肥,促進百合的生長。一般下種至出土,中耕2-3次。到生長中期再鬆土2-3次,以疏鬆土壤,清除雜草,並結合培土,防止鱗莖裸露。
中、後期管理
一是清溝排水。百合最怕水澇,應經常清溝排水,做到雨停土壤漬水干。
二是適時打頂,春季百合發芽時應保留其一壯芽,其餘除去,以免引起鱗莖分裂。在小滿前後,當苗高長至27-33厘米時,及時摘頂,控制地上部分生長,以集中養份促進地下鱗莖生長。對有珠芽的品種,如不打算用珠芽繁殖,應於芒種前後及時摘除,結合夏季摘花,以減少鱗莖養分消耗。最適時機是:當花蕾由直立轉向低垂時,顏色由全青轉為向陽面出現桃紅色時。時間是6月份。
三是打頂後控制施氮肥。以促進幼鱗莖迅速肥大。夏至前後應及時摘除珠芽、清理溝墒,以降低田間溫、濕度。摘花打頂。
追肥
第1次是穩施臘肥,1月份,立春前,百合苗未出土時,結合中耕畝施人糞尿1000公斤左右,促發根壯根。第2次是重施壯苗肥,在4月上旬,當百合苗高10~20厘米時,每畝施人畜糞水500公斤,發酵腐熟餅肥150~250公斤,進中復合肥10~15公斤,促壯苗。第3次是適施壯片肥,小滿後於6月上中旬,開花、打頂後每畝施尿素15公斤,鉀肥10公斤,促鱗片肥大。同時在葉面噴施伯示麥磷酸二氫鉀。注意此次追肥要在採挖前40~50天完成。秋季套種的冬菜收獲後,結合鬆土施一次糞肥;待春季出苗後,再看苗追施糞肥1-2次,促早發壯苗,一般每次畝施稀薄人糞水30-40挑,磷肥10-15公斤。
6. 花的結構和類型(1)花的基本結構包括哪幾部分組成畫一朵完全花,並試著標出各部分的名稱.(2)一朵花
(1)花的結構包括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雄蕊由花葯和花絲組成,雌內蕊由柱頭、容花柱和子房組成.如圖:![]() (2)雌蕊;雄蕊;果實與種子的形成; (3)兩性花;單性花;單生花;花序 |
7. 關於百合花的資料
百合,學名(Lilium brownii var. virilum Baker)又名強蜀、番韭、山丹、倒仙、重邁、中庭、摩羅、重箱、中逢花、百合蒜、大師傅蒜、蒜腦薯、夜合花等,是百合科百合屬(學名:Lilium)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
原產於中國,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歐洲、北美洲等北半球溫帶地區,全球已發現有至少120個品種,其中55種產於中國。近年更有不少經過人工雜交而產生的新品種,如亞洲百合、香水百合、火百合等。鱗莖含豐富澱粉,可食,亦作葯用。
(7)百合花各部分名稱擴展閱讀:
植物學史
百合,是一種從古到今都受人喜愛的世界名花。它原來出生於神州大地,由野生變成人工栽培已有悠久歷史。早在公元4世紀時,人們只作為食用和葯用。及至南北朝時代,梁宣帝發現百合花很值得觀賞,他曾詩雲:「接葉有多種,開花無異色。
含露或低垂,從風時偃抑。甘菊愧仙方,藂蘭謝芳馥」。贊美它具有超凡脫俗,矜持含蓄的氣質。至宋代種植百合花的人更多。大詩人陸游也利用窗前的土丘種上百合花。他也詠曰:「芳蘭移取遍中林,餘地何妨種玉簪,更乞兩叢香百合,老翁七十尚童心」。
時至近代,喜愛百合花者也不乏人。昔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名譽主席宋慶齡平生對百合花就深為賞識,每逢春夏,她的居室都經常插上幾枝。當她逝世的噩耗傳出後」,她生前的美國摯友羅森大夫夫婦,立即將一盆百合花送到紐約的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所設的靈堂,以表達對她深切的悼念。
百合形態特徵
隨著時代的進步,歐美園藝專家通過雜交育種途徑去創造新的品種。半個世紀後,終於選育出一批統稱為「金百合」的新花。其特色是打破了中國百合全是一莖一朵、單純白色的現狀,變成一莖多朵,花色既有金黃、橙紅和淡紫,又有彩斑、條紋等其它圖案顏色,從而更加豐富了觀賞的內涵。
例如美國的「火黃」,其朵頭較大;金光閃閃,秀麗非凡,每枝能開花五六朵。又如由荷蘭人改良的「卷丹」,花色橙紅,花被反卷,內有紫色斑點,伸出絲絲雄蕊,每枝能開花七八朵。另外還有些品種不但秀麗誘人,而且還蘊含香味,最適宜做廳堂的插花,使人們欣賞起來。不禁引發出「夜深香滿屋,疑是酒醒時」的感覺。
名稱的由來,系因其鱗莖由許多白色鱗片層環抱而成,狀如蓮花,因而取 「百年好合」之意命名。
田間管理
前期管理
冬季選晴天進行中耕,曬表土,保墒保溫。春季出苗前鬆土鋤草,提高地溫,促苗早發;蓋草保墒。消滅雜草和防大雨沖刷,並不讓表土板結。夏季應防高溫引起的腐爛;天涼又要保溫,防霜凍,並施提苗肥,促進百合的生長。一般下種至出土,中耕2-3次。到生長中期再鬆土2-3次,以疏鬆土壤,清除雜草,並結合培土,防止鱗莖裸露。
中、後期管理
一是清溝排水。百合最怕水澇,應經常清溝排水,做到雨停土壤漬水干。
二是適時打頂,春季百合發芽時應保留其一壯芽,其餘除去,以免引起鱗莖分裂。在小滿前後,當苗高長至27-33厘米時,及時摘頂,控制地上部分生長,以集中養份促進地下鱗莖生長。
對有珠芽的品種,如不打算用珠芽繁殖,應於芒種前後及時摘除,結合夏季摘花,以減少鱗莖養分消耗。最適時機是:當花蕾由直立轉向低垂時,顏色由全青轉為向陽面出現桃紅色時。時間是6月份。
三是打頂後控制施氮肥。以促進幼鱗莖迅速肥大。夏至前後應及時摘除珠芽、清理溝墒,以降低田間溫、濕度。摘花打頂。
追肥
第1次是穩施臘肥,1月份,立春前,百合苗未出土時,結合中耕畝施人糞尿1000公斤左右,促發根壯根。第2次是重施壯苗肥,在4月上旬,當百合苗高10~20厘米時,每畝施人畜糞水500公斤,發酵腐熟餅肥150~250公斤,進中復合肥10~15公斤,促壯苗。第3次是適施壯片肥,小滿後於6月上中旬,開花、打頂後每畝施尿素15公斤,鉀肥10公斤,促鱗片肥大。
同時在葉面噴施0.2%的磷酸二氫鉀。注意此次追肥要在採挖前40~50天完成。秋季套種的冬菜收獲後,結合鬆土施一次糞肥;待春季出苗後,再看苗追施糞肥1-2次,促早發壯苗,一般每次畝施稀薄人糞水30-40挑,磷肥10-15公斤。
收獲加工
定植後的第二年秋季,待地上部分完全枯萎,低下部分完全成熟後採收。百合一般在大署節前後(7月下旬)選晴天採挖。收後,切除地上部分,須根和種子根,放在通風處貯藏。畝產750~1500公斤,折干率30~35%.97年邵陽日報載:洞口一人種百合,3畝地產2.5萬公斤,最大的一株重10公斤。
加工可分如下幾步
①剝片。即把鱗片分開,剝片時應把外鱗片、中鱗片和晶元分開,以免泡片時老嫩不一,難以掌握泡片時間,影響質量。
②泡片。待水沸騰後,將鱗片放入鍋內,及時翻動,5~10分鍾,待鱗片邊緣柔軟,背部有微裂時迅速撈出,在清水中漂洗去粘液。每鍋開水,一般可連續泡片2~3次。
③曬片。將漂洗後的鱗片輕輕薄攤曬墊,使其分布均勻,待鱗片六成千時,在翻曬直至全乾。以鱗片潔白完整,大而肥厚者為好。
8. 介紹一下百合花 百合花分幾種
1.中國是百合屬植物自然分布中心 全世界百合屬植物約100種,其中中國原產43種以上,種類豐富,特有種多。北起黑龍江有毛百合,西至新疆有新疆百合,東南至台灣有台灣百合,其中如野百合、岷江百合、宜昌百合、通江百合、渥丹、紫花百合、玫紅百合、蒜頭百合、大理百合、湖北百合、南川百合、寶興百合、川百合、乳頭百合、綠花百合、鄉城百合等均為我國原產特有種,尤以西南和華中為多。 2.許多特有種分布范圍廣,生物多樣性資源豐富 廣闊的分布區,千變萬化的自然生境,為物種的多樣性提供了有利的形成條件。許多百合種在其分布區內自然變種與生態型很多,是重要的遺傳育種親本材料。 滇百合分布在雲南西北部和四川西部,在分布區內就有自然變種4個。 野百合分布於河北、山西、河南、陝西、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和浙江等地。 條葉百合產台灣、廣東、山西、陝西和吉林,自然界有變種5個。 毛百合產於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與河北等地。國外利用它與L.maculatum 雜交獲得的雜種系,產生了許多優良的花壇用與切花用雜種系,有些品種還具有耐輕石灰質土壤的適應性。 川百合產雲南、四川、陝西、甘肅、河南、山西和湖北,現已廣泛栽培。除我國食用變種蘭州百合與威氏百合外,本種在栽培條件下,經自然雜交或實生苗優選,培育出一些栽培品種,如『伯奈女士』、『大花川』、『夏洛蒂皇後』等。 湖北百合產湖北、江西和貴州。本種與野百合、淡黃花百合、紫脊百合、鹿子百合、通江百合等種雜交,獲得了許多美麗的著名雜交種。例如,至今盛名不衰的『黑美人』,即它與鹿子百合的雜種。 卷丹是我國百合屬中分布最廣,適應性最強的自然3倍體,用一些亞洲百合種授粉,都有種間親和性。例如至今在切花栽培中仍負盛名的『魅麗』與『康涅狄格王子』均由卷丹、毛百合與荷蘭雜種百合等雜交獲得的中世紀雜種系中的品種。 小百合產我國西藏南部和東南部,雲南西北部和西部,四川西部,尼泊爾、錫金、不丹也有。有兩個變種,是培育微型小百合的重要種源。 紫斑百合產西藏南部和雲南西部,有葉型、花色不同的3個變種。山丹產河北、河南、山西、陝西、寧夏,山東、青海、內蒙古、甘肅、黑龍江、遼寧和吉林等廣大地區,具有較強的抗鐮刀菌和葉枯病的能力。近代育種中,山丹起著重要作用,它與荷蘭百合、歐洲百合雜交都獲得了成功。 岷江百合產四川,現今世界廣泛栽培,是百合抗病育種中珍貴的育種材料。它與細葉宜昌百合、蘭州百合、玫紅百合等雜交均得到了雜種。 葯百合分布在安徽、江西、浙江、湖南和廣西等省,是姿色優美的種之一,也是現代許多著名百合的重要親本。 淡黃花百合產雲南、貴州、四川、和廣西,花色類型的變異較多。它與湖北百合、岷江百合雜交均獲得了新雜種。 青島百合產山東、安徽,朝鮮也有分布。它與L.『Terrace City』雜交得到的L.『Nepera』,是美國近年推廣的新雜種。人們都知道百合是一種可口的食品,也是我國的傳統葯材,其種類繁多,經濟價值很高。可是它之所以在農業上佔有重要地位,主要還在了它的觀賞價值,所以人們又把它列入世界名花之一。 我國對百合的記載最早可以追溯到漢朝,我國古代醫葯家張仲景在《金匱要略》的「百合病篇」中,詳細講述了百合的葯用價值,指出可以起到清熱、解毒、潤肺等作用。公元七世紀,南北朝後梁宜帝曾這樣贊美百合花:「接葉多重,花無異色,含露低垂,從風偃柳」,看來這應該是對百合花美麗姿態的最早描述。 唐宋也都有過百合花的記載。1688年的《花鏡》一書曾對百合和山丹的觀賞和葯用價值作了說明,但這已是較晚的事情。某些國家認為《花鏡》中的敘述是我國歷史上對百合的最早記裁,這是不正確的。 日本對百合花的最早記載是在公元642~645年,在公元720年右事記一書有百合花作為貢品獻給天皇的記載,可見百合花在當的的珍貴程度。公元758年的《萬葉集》中有二首長歌、七首短歌贊美百合花,人們還經常用百合花的刺綉來作為美術品。 日本的百合栽培始於德川時代的後期(約十九世紀初),明治年間(十九世紀末)開始推廣,大正年間開始輸出。到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日本的百合球根向世界各國大量出口,最盛時每年達4000萬只。 歐洲歷史上百合花的記載也很多。《舊約·雅歌》中寫道:「他的戀人象山谷中的百合花,潔白無暇……」。《新約·馬太福音》中說:「百合花賽過所羅門(以包列國王)的榮華……」。在基督教的儀式亡,百合是一種必不可少的花興,特別在復活節、聖誕節,百合花是作為純潔少女的象徵而出現的,但當時在歐洲所用的百合多半是叫做純白百合的那一種(又名麥唐納百合)。 十九世紀末,麝香百合被引到了歐美各國,由於它花色潔白,芳香幽雅,加上易於控制花期,於是就普遍地代替了純白百合等原有類型。現在歐美各國一到復活節,幾乎家家都要擺上一盆麝香百合,於是人們又把促成栽培、春天開花的麝香百合稱之為復活節百合。 從十二世紀起,百合花便成為法國國徽上的圖案。在智利國徽圖案上也有一簇百合花,它是智利人民獨立自由的象徵。在歐美各目的婚禮和葬禮上,百合也是最常用的花卉之一。 以食用價值著稱於世的我國蘭州百合,最早記載在甘肅省平涼縣志中,迄今已有450多年。目前蘭州七里河等地區廣泛栽種食用百合,在國內外享有很高聲譽。世界各國的百合花育種工作始於二十世紀。 百合在植物學上屬於百合科中的百合屬,共80餘種。據說百合最初發源於北極附近的島嶼上,地質史期第三紀時,隨著地球變冷而逐漸南移。冰期過後,各種百合便在能夠適應的環境條件下生存了下來。 目前,百合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以我國為最多,日本次之)、歐洲、北美洲等北溫帶地區,原產我國的有39種之多。根據百合花朵和葉片的形態又可將其分為四組,即百合組、鍾花組、卷瓣組和輪葉組。 百合組中可供觀賞的種類最多,這類百合花大、花型似嘲叭,多半有香味,其中最常見的有野百合、王百合、麝香百合(又名鐵炮百合)、台灣百合(以上原產我國)、純白百合 (原產歐洲)等。我園歷史上記載最多的就是野百合及其變種。 鍾花組百合的花型較小,其中有不少具有特殊的花色,是雜交育種的好材料。如原產我國雲南省的玫紅百合,花玫瑰色;紫花百合和乳頭百合,花紫紅;,原產東北的毛百合,花朱紅色,向上開放如盅狀;我國華北、西北地區的野生百合渥丹,花色鮮紅,歷來被人們視為革命的象徵,通常把它和卷瓣組的山丹都稱之為「山丹丹」。 卷瓣組的百合也很多,這類百合花朵下垂,花瓣反卷,姿態別致,經常栽種於庭園。可供食用的蘭州百合、川百合、和卷丹都屬此類,北美洲的加拿大百合也屬此組。這組百合中觀賞價值最高的是度子百合,花為白底紅點或紅斑,特別鮮艷,是盆花或切花中的佼佼者。 輪葉組的百合較少,其特點為葉片接近輪生。例如歐洲百合,花型倒桂如卷瓣組,每個花序上花數可達數十朵,有橙、白、紫色數類,葉片輪生,是庭園花卉中的常用材料。這一組百合中還有原產我國東北的輪葉百合和青島百合等。 百合的主要應用價值在於觀賞,無論是作為盆花或切花,百合的銷售量在國際花卉市場上都名列前茅。作為盆花栽培的百合花中,銷售量最大的是麝香百合,其中又分有許多品種。也有一些麝香百合品種的花莖較高,適於作切花。近年來日本將台灣百合與麝香百合進行種間遠緣雜交,獲得播種後一年就能開花的新鐵飽百合,受到人們歡迎。 二十年來,艾姆斯維爾等人用鹿子百合與天香百合雜交,育成了一些名貴的類型,如「Imperial」品系。日本從鹿子百合中選出了「Uchida」紅花抗病品種,它們在國際花卉市場上都享有很高聲譽。荷蘭等國通過雜交育種獲得許多花朵向上開花的百合品種,適於作切花,也受到人們較大歡迎。這些品種都適合促成栽培,因而可周年不斷地供應切花。 我國上海園林科研所、中國科學院遺傳所和植物園,目前正從事百合花的育種工作,預計不久的將來,我國百合花的新品種將不斷出現。 除了現貨以外,不少百合都是食用佳品,如我國的蘭州百合個大、味甜,既可作點心,又可作菜餚;宜興的卷丹製成百合湯是夏日消暑佳品。百合還可製作成百合干、百合粉,在國際市場上價格很高。到目前為止,百合仍然是中葯中的常用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