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油畫丁香油

油畫丁香油

發布時間: 2021-02-17 12:59:37

『壹』 丁香花束的雅姆·蒂索作品欣賞

1、美麗副標題:KathleenNewton帆布油畫
2、藝術家的女人1883——1885年帆布油畫
3、旅行者版1883——1885年帆布油畫
4、公園長椅上權1882年帆布油畫
5、藏貓貓1880——1882年帆布油畫
6、寶貝副標題:KathleenNewton1877年帆布油畫
7、十月1877年帆布油畫
8、聖日副標題:野餐1876年帆布油畫
9、一束紫丁香1875年帆布油畫
10、渡口1878年帆布油畫

『貳』 顏料中英文對譯

黑色 black
炭黑 carbon black;charcoal black
暗黑 pitch-black ; pitch-dark
漆黑 ll black
白色 white
象牙白 ivory white
牡蠣白 oyster white
珍珠白 pearl white
玉石白 jade white
銀白 silver white
羊毛白 wool white
乳白 milky white
米白 off-white; shell
雪白 snow-white
灰白 greyish white
純白 pure white
本白 raw white ;off white
粉紅白 pinky white
淺紫白 lilac white
灰色 grey
銀灰色 silver grey
炭灰色 charcoal grey
煙灰 smoky grey
霧灰 misty grey
黑灰 grey black
金色 gold
銀色 silver
青古銅色 bronze;bronzy
駝色 camel ;light tan
米色 beige;cream; gray sand
卡其色 khaki
奶油色 cream
豆沙色 cameo brown
水晶色 crystal
熒光色 iridescent
彩虹色 iris; rainbow
棕色 brown
茶褐 umber;auburn
淡褐 light brown
咖啡 coffee
紫色 purple ;violet
紫羅蘭色 violet
紫水晶色 amethyst
葡萄紫 grape
茄皮紫 wineberry;aubergine
玫瑰紫 rose violet
丁香紫 lilac
墨紫 violet black
絳紫 dark reddish purple
暗紫 violet deep;ll purple
烏紫 raisin
藍紫 royal purple
鮮紫 violet light
深紫 modena
淺紫 grey violet
淡紫 pale purple ;lavender
淡白紫 violet ash
青蓮 heliotrope
雪青 lilac
墨絳紅 purple black
暗絳紅 purple deep
淺絳紅 purple light
橙色 orange
黃色 yellow
深桔黃 deep orange
淺桔黃 light orange; clear orange
檸檬黃 lemon yellow;lemon
玉米黃 maize
橄欖黃 olive yellow
稻草黃 straw yellow
芥末黃 mustard
杏黃 broze yellow
蛋黃 york yellow;egg yellow
藤黃 rattan yellow
象牙黃 nude
日光黃 sunny yellow
土黃 earth yellow ;yellowish brown;
砂黃 sand yellow
金黃 golden yellow;gold
深黃 deep yellow
棕黃 tan
青黃 bluish yellow
灰黃 sallow;grey yellow
米黃 cream
嫩黃 yellow cream
鮮黃 cadmium yellow
鵝黃 light yellow
中黃 midium yellow
淺黃 light yellow ,pale yellow;buff
淡黃 primrose;jasmine
綠色 green
豆綠 pea green;bean green

淺豆綠 light bean green;

橄欖綠 olive green;olive

茶綠 tea green; plantation

蔥綠 onion green;

蘋果綠 apple green

森林綠 forest green

苔蘚綠 moss green

草地綠 grass green

灰湖綠 agate green

水晶綠 crystal

玉綠 jade green

石綠 mineral green

松石綠 spearmint ; viridis

孔雀綠 peacock green

墨綠 green black ;jasper

墨玉綠 emerald black

深綠 petrol ;bottle green;Chinese green

暗綠 deep green

青綠 dark green

碧綠 azure green; viridity

藍綠 blue green

黃綠 yellow green

灰綠 grey green;

褐綠 breen

中綠 medium green;golf green

淺綠 light green

淡綠 pale green

靛青 ingigo

藍色 blue

天藍 ;蔚藍 sky blue ; azure

月光藍 moon blue

海洋藍 ocean blue

海藍 sea blue

湖藍 acid blue

深湖藍 vivid blue

中湖藍 bright blue

冰雪藍 ice-snow blue

孔雀藍 peacock blue

寶石藍 sapphire;jewelry blue

粉末藍 powder blue

藏藍 purplish blue ;navy

海軍藍 navy blue

寶藍 royal blue

墨藍 blue black

紫藍 purplish blue

淺紫藍 tch blue

青藍 ultramarine

深灰藍 blue ashes

深藍 dark blue ; deep blue

鮮藍 clear blue

中藍 medium blue

淺藍 light blue

淡藍 pale blue ;baby blue

紅色 red

朱紅 vermeil, ponceau

粉紅色 pink;soft red; rose bloom

梅紅 plum;crimson

玫瑰紅 rose

桃紅 peach blossom

櫻桃紅 cherry

桔紅色 salmon pink

石榴紅 garnet

棗紅色 purplish red;date red

蓮紅色 lotus red

淺蓮紅 fuchsia pink

豆紅 bean red

辣椒紅 capsicum red

高梁紅 Kaoliang red

芙蓉紅 poppy red

胭脂紅 lake;rouge red

鮭魚紅 salmon

玳瑁紅 hawksbill turtle red

海螺紅 cadmium orange

寶石紅 ruby red

瑪瑙紅 agate red

珊瑚紅 coral

金紅 bronze red

鐵紅 iron oxide red

鐵銹紅 rust red

鉻紅 chrome red

磚紅 brick red

土紅 reddle

紫紅(酒紅) purplish red;wine red

深紫紅 prune;mulberry

棕紅 henna

暗紅 dark red;ll red

鮮紅 fresh red;blood red;bright red

緋紅 scarlet

米紅 silver pink

深紅 deep red

淡紅 light red
beige 米色 black 黑色
brown 咖啡色 cream 雪白
khaki 卡其色 grey 灰色
navy 丈青色 offwhite 灰白色
palegoldenrod 蒼麒麟色 palegreen 蒼綠色
paleturquoise 蒼綠色 palevioletred 蒼紫羅藍色
pansy 紫羅蘭色 papayawhip 番木色
peachpuff 桃色 peru 秘魯色
pink 粉紅 plum 楊李色
powderblue 粉藍色 purple 紫色
red 紅色 rosybrown 褐玫瑰紅
royalblue 寶藍色 rubine 寶石紅
saddlebrown 重褐色 salmon 鮮肉色
salmon pink 橙紅色 sandy beige 淺褐色
sandybrown 沙褐色 sapphire 寶石藍
scarlet 猩紅色 seagreen 海綠色
seashell 海貝色 shocking pink 鮮粉紅色
sienna 赭色 silver 銀白色
skyblue 天藍色 slateblue 石藍色
slategray 灰石色 smoky gray 煙灰色
snow 雪白色 springgreen 春綠色
steelblue 鋼藍色 stone 石色
tan 茶色 teal 水鴨色
thistle 薊色 tomato 番茄色
turquoise 青綠色 turquoise blue 翠藍色
violet 紫色 wheat 淺黃色
white 白色 wheat 土黃色
whitesmoke 煙白色 winered 葡萄酒紅
yellow 黃色 yellowgreen 黃綠色
gold 金色
old gold 古金色
silver 銀色
lividity 鉛色
zinc 鋅色
rust 鐵銹色
bronze;bronzy 青古銅色
dark bronze 黑古銅色
purple bronze 紫銅色
brassiness 黃銅色
wood 木色
lividity 土色
palegoldenrod 蒼麒麟色
palegreen 蒼綠色
paleturquoise 蒼綠色
palevioletred 蒼紫羅藍色
pansy 紫羅蘭色
papayawhip 番木色
peachpuff 桃色
peru 秘魯色
pink 粉紅
plum 楊李色
powderblue 粉藍色
purple 紫色
red 紅色
rosybrown 褐玫瑰紅
royalblue 寶藍色
rubine 寶石紅
saddlebrown 重褐色
salmon 鮮肉色
salmon pink 橙紅色
sandy beige 淺褐色
sandybrown 沙褐色
sapphire 寶石藍
scarlet 猩紅色
seagreen 海綠色
seashell 海貝色
shocking pink 鮮粉紅色
sienna 赭色
silver 銀白色
skyblue 天藍色
slateblue 石藍色
slategray 灰石色
smoky gray 煙灰色
snow 雪白色
springgreen 春綠色
steelblue 鋼藍色
stone 石色
tan 茶色
teal 水鴨色
thistle 薊色
tomato 番茄色
turquoise 青綠色
turquoise blue 翠藍色
violet 紫色
wheat 淺黃色
white 白色
whitesmoke 煙白色
winered 葡萄酒紅
yellow 黃色
yellowgreen 黃綠色
pink 粉紅色
salmon pink 橙紅色
baby pink 淺粉紅色
shocking pink 鮮粉紅色
brown 褐色, 茶色
beige 灰褐色
chocolate 紅褐色, 赭石色
sandy beige 淺褐色
camel 駝色
amber 琥珀色
khaki 卡其色
maroon 褐紅色
green 綠色
moss green 苔綠色
emerald green 鮮綠色
olive green 橄欖綠
blue 藍色
turquoise blue 土耳其玉色
cobalt blue 鈷藍色, 艷藍色
navy blue 藏青色, 深藍色, 天藍色
aquamarine blue 藍綠色
red 紅色
scarlet 緋紅, 猩紅
mauve 紫紅
wine red 葡萄酒紅
purple, violet 紫色
lavender 淡紫色
lilac 淺紫色
antique violet 古紫色
pansy 紫羅蘭色
white 白色
off-white 灰白色
ivory 象牙色
snowy white 雪白色
oyster white 乳白色
gray 灰色
charcoal gray 炭灰色
smoky gray 煙灰色
misty gray 霧灰色
greenblack
墨綠色

greenish
淺綠色的, 帶綠色的

acetate green
乙酸綠

acid green
酸性綠

actinic green
(毒物瓶用的)光化玻璃綠

aniline green
苯胺綠

anthracene green
【商】蒽綠

Arnaudon's green
阿爾諾當綠; 磷酸鉻

bluish green
藍綠

bottle green
深綠色

brightgreen
鮮綠色 亮綠

bromcresol green
【有機】溴甲酚綠

bronze green
灰橄欖綠, 綠色顏料

brownish green
褐綠色

brunswick green
布倫茲維克綠(一種由鉻酸鉛和普藍合成的油畫顏料, 不耐久)

caledon jade green
加里東翡翠綠

camellia-leaf green
山茶葉綠, 艷綠

celandine green
淺灰綠色

chlorantine fast green
氯冉亭堅牢綠

chrome green
鉛鉻綠; 鉻綠

chrome oxide green
氧化鉻綠

chromogen green
鉻精綠

cobalt green
鈷綠

copper green
銅綠; 孔雀石; 石綠(主要成分為鹼式碳酸銅和少量亞砷酸銅及氫氧化銅)

cyanine green
酞菁綠

diamine green B
【商】雙胺綠B, 直接綠

diazo brillant green (3G)
【商】重氮亮綠(3G)

direct dark green
直接暗綠

sty green
土灰綠色

Egypt green
硅酸銅綠

emerald green
寶石翠綠

fast printing green
【商】堅牢印染綠

flashed green
閃光綠色

hydrated chromium green
水合鉻綠

imperial green
翡翠綠; 巴黎綠

indanthrene brilliant green (GG)
【商】陰丹士林亮綠(GG)

iris green
一種稀有的優質綠顏料(14-15世紀廣泛用於彩飾手抄本插圖)
一種用鳶尾花汁製成的有機染料(加入明礬後能產生極好的顏色)

kiton fast green
奇通堅牢綠

kronbergs green
茶綠色; 淺橄欖綠色

leucomalachite green
隱色孔雀綠

magnesia green
(含)鎂鉻綠

manganese green
錳綠

meadow green
草坪綠色

Milori green
鉻綠

chrome green
鉻綠

minus green
減綠(色)
缺綠(品紅)

mitisgreen
寶石翠綠(顏料)

mustard green
芥菜(葉)綠

naphthol green
萘酚綠

neolan green (G)
【商】宜和蘭綠(G)

nickel green
鎳華

Nile green
尼羅綠(淺青綠色)

olive green
橄欖綠; 茶青色; 帶黃或棕的綠色

pale bluish green
淺藍綠色; 海藍色

patent green
專利綠(翡翠綠的別名)

pea green
青豆色; 嫩綠色; 淡綠色

permanent green
永固綠

Pfeufer's green
綠菌染料

phosphotungstic green
磷鎢酸綠

phthalo green
酞菁綠

printing fast green
【商】印染堅牢綠; 毛皮綠

Rinmann's green
鈷綠, 林曼綠, 鋅酸鈷

Roman green
羅馬綠(一種帶黃色的綠顏料)

rubber green
橡皮綠; 樹膠綠

sage green
鼠尾草色; 灰綠色

sea green
海綠色

Seger's green
塞格爾綠(耐1050°C的陶瓷彩料)

solid green
固體綠

spinach green
菠菜綠(一種暗綠色)

sulfogen green
硫精綠

sulfur green T
【商】硫化綠

T thionone brilliant green (GG)
硫酮亮綠(GG)

zinc green
鋅綠
absinthe yellow
灰綠的黃色

acridine yellow
吖啶黃

algol yellow R
【商】阿果黃

R alizanthrol yellow R
【商】茜士醇黃

R alizarin yellow
茜素黃

amido yellow
醯胺黃

aniline yellow
苯胺黃

antimony yellow
銻黃[銻酸鉛]

antique yellow
一種古代希臘、羅馬用於雕塑的黃色大理石

aster yellow
【植】紫菀黃化病

aurora yellow
曙黃(顏料)

azo yellow I
【商】偶氮黃I; 酸性黃

barium yellow
鋇黃, 檸檬黃(人造黃色顏料, 透明, 滲透力差)

baryta yellow
鋇黃, 鉻酸鋇

benzanil yellow
亞苯基苯胺黃

bismuth yellow
鉍黃

Bright Yellow
金黃煙, 黃金葉(烤煙品種)

bright yellow
嫩黃

brilliant yellow
亮黃

brown yellow
褐[棕]黃色

butter yellow
甲基黃, 對二甲氨基偶氮苯黃

buttercup yellow
鋅黃

cadmium yellow
鎘黃

canary yellow
淡黃色, 金絲雀黃

cassel yellow
氯化鉛黃

Cassel's yellow
鹼性氯化鉛黃色染料

Chinese yellow
雌黃(顏料), 黃土顏料

chromosol yellow
鉻溶黃

citron yellow
淡黃色, 檸檬黃; 鋅黃的一種

Clayton yellow
鈦黃(一種直接染料)

cobalt yellow
鈷黃, 亞硝酸鉀鈷的黃色

cotton yellow
棉染黃(染料)

daffodil yellow
水仙黃色; 淡鎘黃(色調最淡的鎘黃)

diamine gold yellow
雙胺金黃

dianil pure yellow
雙苯胺純黃

diazo fast yellow
重氮堅牢黃

diazol light yellow
重氮鹽淺黃

dimethyl [methyl] yellow
甲基黃

dispersol yellow
散膠黃(乙纖絲的染料)

fast yellow
堅牢黃

fast wool yellow
堅牢羊毛黃

ferrite yellow
(氧化)鐵黃

fish-roe yellow
魚子黃

flavanthrene yellow
黃烷士林, 黃光還原黃
furogen yellow
呋精黃

glassy yellow
透明黃色, 亮黃色

hansa yellow
耐曬黃, 漢撒黃

imperial yellow
御黃(中國明朝時生產的一種黃色鉛釉, 黃色來自鐵或銻)

Indian yellow
印度黃; 酸性黃

indigosol golden yellow
溶靛素金黃

iodine yellow
一種用鉛的酸溶液和碘的鹼溶液製成的鮮艷的黃顏料(易變色)

iron yellow
一種鮮艷的氧化鐵黃顏料(透明, 耐久)

iron oxide yellow
氧化鐵黃

ivory yellow
乳白色

king's yellow
雌黃, 三硫化二砷

Leipzig yellow (=lead chromate)
鉻酸鉛

lemon chrome yellow
鉻黃, 檸檬黃, 鉻酸鋇黃顏料

Mars yellow
合成氧化鐵黃; 天然鐵黃; [俗]地板黃

Metanil yellow
(酸性)間胺黃(醇溶性染料)

middle yellow
中鉻黃

mineral yellow
礦物黃, 鹼式氯化鉛(黃)

mordant yellow
媒染黃

naphthalene yellow
萘黃

naphthol yellow
萘酚黃(酸性)

Naples yellow
拿浦黃; 銻黃的別名(主要成分銻酸鉛)

Neapolitan yellow
內亞波利頓黃(銻酸鉛黃色彩料)

nickel azo yellow
鎳絡偶氮黃

nitrazine yellow
硝嗪黃

orient yellow
(一種鮮艷美麗的)金黃色顏料(不透明, 快乾, 耐久, 適用於油畫、水彩)

ozokerite yellow
地蠟黃

palatine fast yellow
宮殿堅牢黃

pale yellow
淺黃

patent yellow
專利黃, 特納黃的別名(主要成分鹼式氯化鉛)

pigment yellow
顏料黃

platina yellow
鉑黃(一種淡黃色顏料)

platinum yellow
鉑黃, 氯鉑酸鹼性金屬鹽

post yellow
鉛鉻黃的別名

praseodymium yellow
鐠黃

primrose yellow
櫻草黃; 櫻草色

Princeton yellow
雄黃(明亮的黃色顏料)

pyoktanin yellow (=auramine)
金胺, 膿單寧黃

pyrazotol yellow
吡唑酚黃

queen's yellow
皇後黃; 鹼式硫酸汞

resorcinol yellow
間苯二酚偶氮苯磺酸

royal yellow
雌黃

rust yellow
淺銹黃

safflower yellow
紅花黃

saffron yellow
桔黃色

salicyl yellow
水楊基黃

shading yellow
暗黃

stone yellow
土黃(顏料), 老黃(色)

strontium yellow
鍶黃(類似檸檬黃的顏料, 但顏色較深, 具有更強的復蓋力)

Sun yellow
【商】鈦鎳黃; 直接黃

sunset yellow
晚霞黃(食用色素)

tartrazine yellow
酒石黃

thallium yellow
鉈黃; 鉻酸鉈

tin-vanadium yellow
釩錫黃

titan yellow
鈦(鎳)黃

toner yellow
色淀黃

turmeric yellow (=curcumin)
姜黃, 酸性黃

turner yellow
一種含有氧化鉛和鹽分的黃色顏料

ultramarine yellow
群青黃, 佛黃,【商】鉻酸鋇

uranine yellow
【有化】熒光素鈉黃

uranium yellow
鈾黃, 鈾酸鈉

vat yellow
瓮黃

verona yellow
佛羅那黃(主要成分鹼式氯化鉛)

virus yellows
病毒性黃化病

visual yellow
【生化】視黃質

zinc yellow
鋅鉻黃, 鋅黃(鹼式鉻酸鋅與鉻酸鈉或鉻酸鉀的復鹽)
acetylene black
乙炔黑

acid alizarine black
酸性茜素黑

acid blue black 6B
【商】酸性藍黑6B

acid chrome black
酸性鉻黑

active anthracene black
活性蒽炭黑(補強劑)

amido black
醯胺黑

aniline black
苯胺黑

antimony black
銻黑; 硫化銻

attried black
球磨碳黑

benzanil black
亞苯基苯胺黑

Berlin black
無光黑漆;耐熱漆

blue black
深黑色; 藍黑色(常指象牙黑的帶藍的色澤); 亦指一種用葡萄枝煅燒成的黑顏料

bone black
動物炭, 骨炭

brilliant black
亮黑(食用色素)

carbide black
碳化黑

carbon black
松煙;炭黑;炭炱

channel black
槽法炭黑(補強劑, 顏料)

charcoal blacks
炭黑顏料(包括各種動植物如象牙、 骨頭、 貝殼、葡萄藤等的炭製成者)

chemically oxidized black
化學氧化碳黑

chip black
黑漆片

cobalt black
一氧化鈷, 鈷黑

color black
著色用炭黑

conctive channel black
導電槽黑

conctive furnace black
導電爐黑

contact black
接觸碳黑; 煙道碳黑

diamine deep black
雙胺深黑

dianil black
雙苯胺黑

diazamine brilliant black
重氮胺亮黑

diazogen black
重氮精黑

diphenyl black
聯苯黑

direct black
直接黑

electrolytically deposited black
電解淀積變黑, 電解發黑處理

erie black
伊利黑; 酸性黑

eriochrome black
羊毛鉻黑

extra conctive furnace black (ECF)
超導電爐黑

fine furnace black
細爐黑

Frankfort black
法蘭克福黑(一種優質黑色顏料)

free flowing black
無塵炭黑

furnace black
【化】爐黑

furnace treated black
爐法炭黑

gas black
【化】氣黑; 燈黑

gas-proced black
天然氣炭黑; 瓦斯炭黑

German black
德國黑

graphitized carbon black
石墨化炭黑; 導電炭黑

greenish black
墨 綠

high abrasion furnace black (HAF)
高耐磨爐黑

high-gloss black
特級亮(炭)黑

hydrocarbon black
烴黑; 炭黑

ilmenite black
鈦鐵黑(將鈦鐵礦直接粉碎篩選製得之黑色顏料)

image black
黑色電平

impingement black
煙道炭黑

indanthrene black B
【商】陰丹士林黑

B indanthrene direct black
【商】陰丹士林直接黑

indigosol printing black
溶靛素印染黑

inert black
非活性炭黑

iron oxide black
鐵黑; 氧化鐵黑; 四氧化三鐵
ivory black
象牙墨

Japan black
黑瀝青(清)漆

leading black
超前黑色

magnetite black
磁性鐵黑

manganese black
錳黑, 軟錳礦

Mars black
馬爾斯黑(滲透力強, 快乾, 覆蓋力強, 質地粗糙, 宜於厚塗)

mineral black
礦物黑, 石墨;含有石墨的天然顏料;黑色氧化鐵

naphthalene acid black
萘酸黑

naphthamine direct black
萘胺直接黑

naphthamine fast black
萘胺堅牢黑

naphthol blue black
萘酚藍黑

natural gas-based channel black
天然氣槽黑

nickel black
鎳黑

noisy blacks
黑雜波(隨機雜波造成的黑電平起伏)

optical black
【光】光學黑體

oxidized black
氧化炭黑

palladium black
鈀黑

petroleum black
石油炭黑

picture black
圖象(最)黑部分;黑色電平

platinum black
鉑黑

purple black
紫黑色

reddish black
紅黑

rhenium black
錸黑

rhodium black
銠黑

roller black
輥筒炭黑

semi-reinforcing furnace black
半補強爐黑

setamine black
毛胺黑

silica black
硅酸黑(含少量碳黑的氧化硅)

solanthrene black
搔蘭士林黑

Spanish black
西班牙黑(用軟木炭制的黑顏料)

Sudan black
蘇丹黑

sulfogen black
硫精黑

sulfur black
硫化黑, 硫化元

thermal black
熱裂法碳黑

vat deep printing black
瓮深黑(印刷用)

vine black
葡萄黑(一種用葡萄嫩枝、外皮做成的優質黑色顏料)

virgin drop black
一種優質黑色顏料(用動物骨頭蒸餾提煉製成, 具有很強的覆蓋力)

white carbon black
白炭黑
alumina white
礬土白
antimony white
銻白(顏料)
arsenic white
砒霜; 三氧化二砷
basic lead silicate white
鹼式硅酸鉛白
brilliant white
熾白光
cremnitz white
純鉛白
dried(egg) white
干蛋白, 蛋白片
drier white
吐渣,乾燥劑白
dyed white
顯白; 調白顏料
egg white
蛋清(用作顏料結合劑)
enamel white
鋅鋇白
English white
白堊粉
equal-energy white
等能白色
equal-signal white
等信號白色
flake white
鉛白; 碳酸鉛白(顏料)
flashed lunar white
月白色閃光
flemish white
鉛白(顏料)
fluorescent white
熒光增白劑
following whites
(圖象)拖白邊
French white
法國白; 滑石粉
gloss white
光澤白(硫酸鋇和礬土白共沉澱物)
green white
青(色)蛋白(受假單胞菌污染的蛋)
Griffith's white
鋅鋇白(俗稱立德粉)
image white
白電平, 圖象白色(電平)
indigo white
靛白
ivory white
乳白色
kiln white
白霜(燒成後產生)
large white
英國大白豬
lead white
鉛白
lead silicate white
硅酸鉛白; 鹼式硅酸鉛
leading white
超前白色
lily white
百合白; 純白(透明石油產品)
lime white
石灰白
needle zinc white
針狀鋅白
normalizing white
基準白
old white
白色舊布
optical white
光漂白劑, 光學白, 螢光促白劑
oyster white
牡蠣白(貝殼粉和石灰調合, 用作壁畫基底)
peak white
白色(電平)峰值, 峰值白色
pearl white
珍珠白(指氯氧化鉍)
permanent white
鋇白; 硫酸鋇
picture white
圖象最白部,白電平
plain white
清蛋白液
plumber white
銅鋅鎳合金
reference white
基準白色
satin white
緞光白
silica white
氧化硅; (俗)白炭黑
silk white
絲光白(主要成份為氯化鈣和硅酸鈉)
silver white
鋅鋇白(優質白色顏料)sterling-純白顏料
stock white
白色漿; 白漆漿
strontium white
鍶白
studio white
演播室白(光源色度)
thick white
稠蛋白
thioindigo white
硫靛白
tin white
錫白; 二氧化錫
tinted white
白色塗布
titan-calcium white
鈦鈣白
titanium white
鈦白
trailing whites
拖白
tungstate white
(無化)鎢酸白
venetian white
鹼式碳酸鉛與硫酸鋇的混合物
visual white
視白質
wolfram white
鎢酸白, 鎢酸鋇
zinc white
鋅華白; 氧化鋅
zinc baryta white
鋅鋇白
zinc sulfide white
鋅鋇白
zirconium white
鋯白; 氧化鋯
acid cresol red
酸性甲酚紅
alizarin red
茜素紅
aluminium red
鋁紅
amidonaphthol red G
醯胺萘酚紅
G aniline red
苯胺紅(明亮的紫紅色顏料, 亦稱洋紅)
antimony red
銻紅
Biebrich red
比布里希猩紅
black red
黑紅, 暗紅
bluish red
藍紅
brick red
磚紅色
bright red
鮮紅; 大紅
bromophenol red
溴酚紅
brown [brownish] red
棕紅(用土黃煅燒製成的顏料)
cadmium red
鎘紅(顏料)
cadmium-selenium red
鎘硒紅
chlorophenol red (=dichlorophenolsulfonphthalein)
氯酚紅; 二氯酚磺酞
chromate brilliant red
鉻酸亮紅
cobalt red
鈷紅
copper red
銅紅
cotton red
棉染紅
cresol red (=o-cresolsulfonphthalein)
甲酚紅; 鄰甲酚磺酞
dark red
暗紅
deep red
深紅
diazogen red
重氮精紅
dirty red
暗紅色
ll red
暗紅
fuschnin red
品紅
garnet red
紫醬紅
glowing red
紅熱
golden red
金紅色
gulf red
鐵紅
iron oxide red
鐵紅; 氧化鐵紅; 三氧化二鐵
mercury sulfide red
紅色硫化汞; 銀
naphthalene red
萘紅
naphthol reds
萘酚紅
naphthol itr red
萘酚紅之一種(最適用於繪畫)
nascent red
初生紅
natural red
紅紫素, 紫色素
neutral red
中性紅
oil red
油紅
orange red
橙紅
pale red
淺紅
phenol red
酚紅; 苯酚磺酞
pigment fast red
快紅顏料
violet red
紫紅
vital red
活性紅, 活染紅
Watchung red
色淀紅; 顏料紅
wine red
酒紅色

『叄』 我畫油畫用油漆稀料洗筆,經常聞這樣刺鼻的氣味,有時不小心弄到手上,請問油漆稀料對人體有害嗎

有刺鼻氣味的我認為肯定對人身體健康不利,我畫油畫是用的松節油加肥皂洗筆。先將筆在松節油里稍微稀釋一下,用報紙將筆中的顏料擦乾凈,然後用肥皂將筆徹底擦乾凈。希望對你有幫助

『肆』 丁香的個人作品

作品《家鄉山》(國畫)、《春》(版畫,合作)分別獲河北省一等獎,《劉少奇在草原》版(版畫)獲省三權等獎,油畫《雲崗行》、《草原上的花》,版畫《中南海的早晨》、《春風送暖》、《先驅詹天佑》、《馮玉祥將軍》、《抗日烽火》,國畫《官廳掠影》、《馱手》、《火花》,漫畫《宣賓奪主》、《佚題》等多福曾參加省以上展覽獲在報刊上發表。曾出版《李飛和他的戰斗小組》連環畫冊。辭條輯入《中國當代美術家人名錄》、《當代河北高級專業技術人才大辭典》、《當代文藝家名典》(河北卷)、《中國現代美術家人名大辭典》、《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等。

『伍』 古代的人吃油嗎

食用油在人們日常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它不僅提供人體所需要的脂肪,使食物美味可口,而且具有多種用途,使人離不開它。本文擬從其歷史沿革、在飲食上的應用以及其他用途三方面來探討和闡述我國古代食用油的概況。

一、我國古代食用油的歷史沿革

我國古代的人們很早就知道油並食用了。相傳我們的先祖黃帝得到一本名為《河圖》的書,他不分晝夜地閱讀,為解決晚上照明問題,便令部下一個叫力牧的人採集樹木果實來製造油,用絲綿做油芯,晚上點燃了來讀書。但這只是傳說而已,其實植物油的產生是較後的事情,人們最先知道並食用的是動物油。人類在懂得用火之後,在燒烤和使用器具烹飪肉類的過程中,產生脂肪析出的現象,經過長期實踐,慢慢懂得了如何取得油及油的用途。

根據文獻記載,我國在漢代以前人們食用的油均為動物油,稱為「脂、膏」。脂膏二字均從肉會意,說明它們是從動物類肉中產生出來的。《說文》脂字雲:「戴角者脂,無角者膏。」就是說,動物有角如牛羊之類,其油叫脂;無角如豬狗之類,其油叫膏。《周禮·冬官·梓人》:「天下之大獸五:脂者、膏者、裸者、羽者、鱗者。」漢鄭玄註:「脂、牛羊屬,膏、豚屬。」這是用脂、膏來代指這兩類動物。或從其形態來區別兩者,凝固的稱脂,液狀的稱膏。因此,古書中一般把未經煎煉的稱為脂,經過煎煉的稱為膏,由於煎煉過的動物油冷卻後多呈糊狀,故後來膏也兼指糊狀物質。《禮記·內則》:「脂用蔥,膏用薤。」鄭註:「脂,肥凝者,釋者曰膏。」脂由於所處動物體內部位的不同而有各種專稱。《通俗文》:「脂在腰曰肪,在胃曰。」又雲:「骨中脂曰髓。」《說文》:「膫、牛腸脂。」《禮記·內則》:「肝。」鄭註:「,腸間脂。」脂膏有時也可以互相通用。《左傳·成公十年》載晉景公有疾,秦良醫緩診斷說:「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葯不至焉,不可為也。」即病入膏肓,無葯可治。此膏即指心下脂。

夏商以前,由於文獻記載語焉不詳,其食用油的具體情況尚不甚清楚,然《楚辭·天間》:「馮珧利決,封豨是射,何獻蒸肉之膏,而後帝不若?」即夏羿射殺一頭大野豬,用其肉膏來祭祀天帝,但為何天帝不保佑他呢?用野豬油來祭神,而神是人們想像和造出來的,神的飲食習慣也就是人的飲食習慣。由此可以推測,人們最先食用的可能是狩獵的野獸油,畜牧業發生以後,人們也就自然食用家畜的油。據說,商朝末期暴君紂王作「炮烙之刑」,就是把脂膏塗在銅柱上,讓「夢緣者」滑跌墜落到燃燒的炭火中以取樂。

周代,文獻中有不少烹飪用膏的記載。《禮記·內則》記述「八珍」中「炮豚」的做法,其中有一道操作工序是「煎諸膏,膏必滅之,」即放進膏油中炸,膏油要完全浸沒所炸之豚。《周禮·天官·應人》:「凡用禽獸,春行羔豚,膳膏香;夏行腒鱐,膳膏臊;秋行犢麤,膳膏腥;冬行鱻羽,膳膏膻」。(行:食用。羔:小羊。豚:乳豬。膏香:牛膏。膳:烹調。腒:干雉。鱐:干魚。膏臊:狗膏。犢:小牛。麤:幼鹿。膏腥:豬膏。鱻:活魚。羽:雁。膏膻:羊油。)這段話意思說食用肉類,春天吃羔羊乳豬,要用牛油烹調;夏天吃雞干魚干,用狗油烹調;秋天吃小牛幼鹿,用豬油烹調;冬天吃鮮魚大雁,用羊油烹調。可見這時候人們己經對各種動物油的性質有所認識,因而強調某個季節、某種肉類要用哪一種動物油來烹飪效果才最好。大概這時期人們食用的動物油主要來源於飼養的家畜,如豬牛羊雞犬之類,以及捕獲的野獸和魚、鳥等。「八珍」中的肝,用狼胸腔內的脂肪,狼非家畜,乃為獵物。

脂膏在日常生活中所需用量是較大的,漢代已有專門從事脂油買賣的商人。《史記·貨殖列傳》雲:「販脂,辱處也,而雍伯千金。」雍伯能以販脂致富,其經營規模應當不小。

油字本為水名的專稱,《說文》:「油水,出武陵孱陵西,東南入江。」此水大致在今湖北宜昌地區境內。由於油字又含有流動、光潤的意義,在植物油出現之後,遂被作為脂油的意義使用,而逐漸失去其本義,隨著植物油的廣泛應用,油字才漸漸地作為動、植物油以及其他油類的通稱。

植物油的獲取約始於東漢。劉熙《釋名·釋飲食》:「柰油,搗柰實和以塗繒上,燥而發之.形似油也。杏油亦如之」(柰,今雲蘋果,王先謙認為柰實不聞可為油,奈乃棗字之誤。見《釋名疏證補》)。《齊民要術》卷四「棗油法」引鄭玄曰:「棗油,搗棗實,和以塗繒上,燥而形似油也,乃成之。」這表明當時人們已經知道植物果實中含油,但其提取的方法及成品還是較簡單和原始的。崔寔《四民月令》謂五月「以竿掛油衣,勿襞藏」(折疊)。油衣即塗油以防雨水的外衣,可能用的是植物油。漢代,芝麻(當時稱胡麻)從西域傳入中原地區,由於其含油量豐富,遂逐漸被廣大人民所喜愛和食用。《四民月令》中多次提到種植、買賣胡麻,可見當時人們對胡麻的重視,也反映出當時胡麻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植物油初始時大概多用於點燈照明或作為戰爭中的燃燒物使用,傳說中的力牧造油也反映了這種情況。芝麻油可能是植物油中最先大量出現並用來食用的。三國時期,人們已大量使用芝麻油了。《三國志·魏志·滿寵傳》載,東吳孫權攻魏合肥新城,魏將滿寵「募壯士數十人,折松為炬,灌以麻油,從上風放火,燒賊攻具」。王隱《晉書》雲晉「元康五年十月,武庫火,焚累代之寶,檢校,是工匠盜庫中物,恐罪,乃投燭著麻膏中,火燃」。又載「齊王(司馬)冏起義,孫秀多斂葦炬,益儲麻油於殿省,為縱火具」。張華《博物志》載晉武帝「泰始中,武庫火,積油所致」。這些記載中的麻油可能指芝麻油,均作燃燒品使用,其數量不在少數。王隱《晉書》上言麻膏,下言麻油,膏油互用。由此也可窺見油字漸漸代替脂膏作為通稱的痕跡。

植物油的食用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可能就比較普遍了。據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記載,當時已把芝麻油、荏子油和麻子油用於飲食烹調上,其書卷三「荏蓼第三十六」雲:「荏子秋末成…… 收子壓取油,可以煮餅。茬油色綠可愛,其氣香美,煮餅亞胡麻油而勝麻子脂膏,麻子脂膏並有腥氣」。書中敘述的諸種烹調方法、菜譜及用料中,有不少運用麻油、荏油以及豬、羊、牛等動物油的記載。當時食用的植物油中,以芝麻油最好。植物油中還有紅藍花子油,「既任車脂,亦堪為燭」(《齊民要術》卷五「種紅藍花桅子第五十二」)。這些動植物油除了烹調食物之外,還用於造燭、油布、發膏、面脂等等。植物油中的芸薹子油(今菜子油)可能也食用了。南朝梁元帝蕭繹《別詩二首》有「三月桃花含面脂,五月新油好煎澤」之句,五月新油當為五月前後收獲並新壓榨出來的植物油。《齊民要術》卷三「種芥子及蜀芥、芸薹取子者,皆二、三月好雨澤時種,旱則畦種水澆,五月熟而收子,崔寔曰:六月大暑中伏後可收芥子。」芸薹子為五月收獲,其油當即蕭繹詩中的五月新油。

宋代,植物油的食用更加普遍,種類也有所增加。沈括《夢溪筆談》雲:「今之北人喜用麻油煎物,不問何物,皆用油煎。」庄季裕《雞肋編》謂:「油通四方,可食與然(燃)者,惟胡麻為上,俗呼脂麻,言其性有八拗,謂雨暘時薄收,大旱方大熟,開花向下,結子向上,炒焦壓榨才能生油,膏車則滑,鑽針乃澀也。而河東食大麻油,氣臭,與荏子皆堪作雨衣。陝西又食杏仁、紅藍花子、蔓菁子油,亦以作燈,但粥,以熏目以致失明,今不聞為患。山東亦以蒼耳子作油,此當治風有益。江湖少胡麻,多以桐油為燈,但煙濃污物,畫像之類尤畏之,沾衣不可洗,以冬瓜滌之乃可去,色青而味甘,誤食之,令人吐痢,飲酒或茶皆能盪滌,蓋南方酒中多灰爾,嘗有婦人誤以膏發,粘結如椎,百治不能解,竟髡去之。又有旁毗子油,其根即烏葯,村落人家以作膏火,其煙尤臭,故城市罕用。烏柏子油如脂,可灌燭,廣南皆用,處、務州亦有。」文中所列舉的植物油就有十一種,用於飲食者也有五六種之多。據史書記載,宋代歲賦之物有四類,其中一類為物產之品共六種:「五曰果、葯、油、紙、薪、炭、漆、蠟」(《宋史》卷174《食貨志》上·二)。又,卷178《食貨志》下·八雲「在京及畿肉油、炭、面、布、絮稅並力勝錢並權免」。上引兩條材料可見宋代油產數量相當可觀,既充歲賦之物,又需上稅。

明代,植物油的種類更多,系統的造油方法也見諸記載,對各種植物油的性質、食量、不同的功用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天工開物》中「膏液·油品」: 「凡油供饌食用者,胡麻(一名脂麻)、萊菔子、黃豆、菘菜子(一名白菜)為上,蘇麻(形似紫蘇,粒大於胡麻)、芸薹子次之(江南名菜子)、子(其樹高丈余,子如金櫻子,去肉取仁)次之,莧菜子次之,大麻仁(粒如胡荽子,剝取其皮,為律索用者)為下。燃燈則柏仁內水油為上,芸薹次之,亞麻子(陝西所種俗名壁虱脂麻,氣惡不堪食)次之,棉花子次之,胡麻子次之(燃燈最易竭),桐油與柏混油為下(桐油毒氣熏人,柏油連皮膜則凍結不清)。造燭則柏皮油為上,蓖麻子次之,柏混油每斤入白蠟凍結次之,白蠟凍結清油又次之,樟樹子油又次之(其光不減,但有避香氣者),冬青子油又次之(韶郡專用,嫌其油少,故列次)。北土廣用牛油,則為下矣」。文中還詳細記述了各種植物種子的出油率和造油法,其中有榨法又兩鑊煮取法即水代法、磨法、舂法等,基本具備了現代食用植物油的種類及造油法。

清代,花生油也作為食用油出現在我國人們的飲食及日常生活中,清檀萃《 滇海虞衡志》卷十謂:「落花生為南果中第一…… 宋元間與棉花、番瓜、紅薯之類,粵估從海上諸國得其種歸,種之…… 尋常杯灼,必資花生,故朝市至夜市,爛然星陳。若乃海濱滋生,以榨油為上,故自閩及粵,無不食花生油,且膏之為燈,供夜作,今已遍於海濱諸省,利至大。」謝國禎先生認為,此落花生乃指小花生,大花生當在明末清初才繁殖起來(《明代社會經濟史料選編》上)。清朝中後期,據清朝《續文獻通考》中「實業考·油業」記載,其時食用的植物油主要有:大豆類(包括黃豆、青豆、黑豆、褐豆、斑豆)、棉子、花生、芸薹、脂麻、亞麻、山茶、紫蘇(即荏)、蓖麻、油桐、大茴香、胡桃等多種。

在我國歷史上,自從植物油出現並應用於飲食和其他方面之後,並沒有完全排斥動物油,兩者並行不悖。但由於植物油種類多、產量大、用途廣,因而其食用的比例越來越大,至今依然。

二、古代飲食生活中的用油

我國古代文獻中所見的動物油都是可以食用的,植物油除少數品種由於含有毒素等諸原因不宜用於飲食之外,大多數也是可以食用的。食用油最主要的用途是用於食物的烹飪上。

前面已經論及,漢代以前不論食用均是動物沒即脂膏。《禮記·內則》記載子侍父母、婦侍舅姑(公婆)的飲食其中一項便是「脂膏以膏之」。鄭註:「謂用調和飲食也。」東漢張衡《 東京賦》:「升獻六禽,時膳四膏」,都是指用脂膏烹調食物。

先秦食譜「八珍」是淳熬、淳母、炮豚、炮羊、搗珍、漬、熬、肝。淳熬是「煎醢加於陸稻上,沃之以膏」。淳母是「煎釀加於黍食上,沃之以膏」,即炸肉醬蓋在煮熟的米飯或黍飯之上,再澆上煎好的熟膏油。炮豚、炮羊的做法是先將乳豬、羔羊裹上草拌泥置火上燒,再放進完全浸沒的油中炸,撈出來後再置鼎中燉三天三夜,然後蘸上調好的醬醋來吃。肝是用狗(腸脂)包裹狗肝,置火上炙,再用米粉調成糊,與狼胸腔內的脂膏作為配料一起烹調(均見《禮記·內則》)。這五味是使用脂膏配上其他佐料以不同的烹調方式來製作的。

《齊民要術》中有不少烹調食物方法的記載,內中不少菜譜是運用油以煎、炒、蒸炸等方式加工而成。其《卷六·養雞第五十九》雲:「炒雞子法,打破,著銅擋中攪,令黃白相雜,細擗蔥白,下鹽米、渾豉、麻油,炒之,甚香美。」這是油炒蔥花雞蛋。《卷八·蒸第七十七》記載各種蒸煲菜譜,如蒸熊、蒸豚、胡炮肉、裹蒸生魚等,均詳細記錄了每味菜的用料、用油及具體操作方法和程序。蒸豚法:「好肥豚(乳豬)一頭,洗凈垢,煮令半熟,以豉汁漬之,生秫米一升,勿令近水,濃豆汁漬米,令黃色,炊作,復以豉汁灑之,細切姜桔皮各一升,蔥白(三寸)四升,桔葉一升,合煮甑中,密覆,蒸兩三炊久,復以豬膏三升合豉汁一升灑,便熟也。蒸熊、羊如豚法,稻亦如此」。蜜純煎魚,是先炊後以油炸:「用卿魚,沿腹中,不鱗,苦酒蜜中半和鹽漬魚,一炊久出,膏油熬之,令赤渾,奠焉」。卷九「炙豬法」是先把豬置火上旋轉燒烤,用清酒塗抹以發其色,然後用極白凈之新鮮豬油(或用純凈麻油)塗抹使炙出的豬「色如琉拍,又類真金,入口則消,狀若凌雪,含漿膏潤,特異凡常」。這味燒豬做法,今南方仍有,可謂皮酥肉嫩,色味俱佳。「雞鴨子餅」做法:「破寫(瀉)甌中,少與鹽,鍋擋中膏油煎之,令成團,餅厚二分,全奠一」。這種做法今謂之煎荷包蛋。「素食」中所說的以油烹調蔬菜的花色品種更是五花八門,美不勝收,有湯類的蔥韭湯,有油蒸油豉,油煎紫菜,還有薤後蒸、蘇托、煲瓜瓤、煲菌、煲茄子等,而做湯菹法中所描述的作落、芫菁就猶如今天人們常說的麻油涼拌菜了。

以上僅是《 齊民要術》一書記載的飲食菜譜中用油舉例,古代許多食經、食譜、菜譜中更有大量的記述,此從略。

油除用作烹飪肉食蔬菜之外,還可以作諸色油炸食品、糕餅、點心。饊子就是我國古老的傳統油炸食品之一。饊子古代又名粔籹、寒具、膏環等等,早在戰國時期就開始出現了,《楚辭·招魂》:「粔籹蜜餌,用餦些」。意思是以蜜和以米面,用油熬煎作成。《齊民要術·膏環》:「用秫稻米屑,水蜜溲之,強渾如湯餅面,手搦圍,可長八寸許,屈令兩頭相就,膏油煮之。」唐劉禹錫《寒具》詩雲:「纖手搓成玉數尋,碧油煎出嫩黃深,夜來春睡無輕重,壓褊夫人纏臂金。」十分形象地描述了寒具的做法、顏色和形狀。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二十五:「寒具即今之饊子也。以糯粉和面,入少鹽,牽索扭捻成環釧之形,油煎食之。」 饊子,雖然在古代的不同時期,其原料、形狀稍有不同,但其性質是一樣的。油條,亦為傳統油炸食品之一,其俗名油炸鬼。據說鬼乃檜之音變,檜指宋朝大奸臣秦檜,他陷害抗金名將岳飛,人們為了表達痛恨他的心情,捏了兩個面人,象徵秦檜與其妻王氏,把面人粘合在一起放到油鍋中炸,取名油炸檜(鬼)。最遲自宋代以來,油條就成為我國南北皆然的油炸食品。製作糕餅、點心,大都離不開脂油。《釋名·釋飲食》「髓餅」王先謙疏證補:「《御覽》引《雜五行書》雲:《食經》有髓餅法,以髓脂合和面。」《齊民要術》卷七餅法:「髓餅法:以髓脂、蜜合和面,厚四五分,廣六七寸,便著胡餅爐中令熟,勿令反復,餅肥美,可經久。」這猶如豬油餅或南方的「雞仔餅」一類食品。《齊民要術》中還有油炸的截餅、餢、粉餅等等。元周同齋《武林舊事》中有豬胰胡餅、油酥餅。宋吳氏《中饋錄》做酥餅需「油酥四兩,蜜一兩,白面一斤,搜成劑入印作餅,上爐,或用豬油亦可,蜜用二兩尤好」。其他點心還有「油鐵兒」、「酥兒印」、「糖薄脆」等等。《齊民要術》卷九引述《食次》記載的「白繭糖」、「黃繭糖」就與如今的油炸點心「中果」(北京稱江米條)十分相似。

三、食用油的其他一些用途

食用油由於其為脂肪物質,具有易燃、隔水、潤滑等功能,因此,在古代除主要應用於飲食上之外,在日常生活中還廣泛應用。下面列舉一些主要用途。

1.燃燒,用於點燈照明,製造蠟燭。《史記·秦始皇本紀》 說酈山陵冢中「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漢書·陳湯傳》雲漢成帝時營建昌陵,「卒徒工庸以巨萬數,至燃脂火夜作」,即夜間施工燃燒脂油為炬作照明。東漢桓譚《桓子新論·祛蔽》中以油燈燃燒的火焰來比喻人的性命,「燈燭盡則益其脂易其燭…… 猶火之隨脂燭多少長短為遲速矣」。人若想健康長壽就要像點油燈一樣,時時注意添油換灶,愛護備至。《齊民要術》中以油作燭者,如胡麻油「足供美燭之費」(卷二·種麻子第九)。荏子油「又可以為燭」(卷三·在寥·第二十六)。紅藍花子油「亦堪為燭」(卷五· 種紅藍花桅子第五十三)。卷三· 雜說· 第三十作假蠟燭法:「蒲熟時,多收蒲苔,削肥松大如指,以為心,爛布纏之,融羊牛脂,灌於蒲苔中,宛轉於板上,桵令圓平,更灌更展,粗細足便止,融蠟灌之,足得供事,其省功十倍也。」唐韓愈《進學解》:「焚膏油以斷冕,恆兀兀以窮年。」這些都是以脂油作點燈照明或造燭的記載。本文第一部分引《雞肋編》、《天工開物》的幾段文字也可看到關於燃燈及造燭用油及其品種、性質、優劣的敘述。
古代戰爭常運用火攻或防守拒敵,油常作為燃燒物品使用。《墨子·旗幟·第六十九》:「凡守城之法,石有積,樵薪有積,管茅有積,藿葦有積,木有積,炭有積,沙有積,松柏有積,蓬艾有積,麻脂有積,金鐵有積,粟米有積。」積樵薪管茅藿葦麻脂等物就是准備以火拒敵,積沙石諸物又是防備對方以火攻城時作滅火用品。前面引述魏將滿寵用火炬澆上麻油焚燒東吳孫權攻城器具,也是一例。

2.製作防水、防雨用具。《釋名》中所說的柰油、杏油均用來製作油繒,即一種滌油織物,其過程是把柰仁、杏仁搗爛敷在繒上,待乾燥後去掉渣滓,繒便光滑如油。《四民月令》有油衣,可見我國以油製作防雨用具很早就有了。《齊民要術》中有用麻油、荏油塗帛作油布、油衣。唐孫思邈《千金食治》也說荏油可作油衣。《夢溪筆談》謂大麻油、荏油「皆堪作雨衣」。唐馮贄《屋龍更衣》說饒子卿「隱廬山康王谷,無瓦屋,代以茅茨…… 或時雨濕致漏,則以油幄承梁,坐於其下」。此為塗了油的帳篷(《雲仙雜記》二)。宋陳師道《馬上占呈立之詩》「轉就鄰家借油蓋,始知公是最閑人」(《後山集》八)。油蓋即油傘。《夢溪筆談》中記載的還有油紙扇。油不沾水,利用它這一功能製作各種防水用具,是油的又一用途。

3.使用於造船上。《三國志·魏志·夏侯尚傳》說夏侯尚於黃初三年與東吳諸葛謹在江陵交戰,兩軍隔江對陣,雙方戰船在江中對峙,「尚夜多持油船,將步騎萬餘人,於下流潛渡,攻謹諸軍,夾江燒其舟船,水陸並攻,破之」。這種油船,是用油滌過的船,由於船體上了油,不吸水,故船身自重輕,行駛疾速,還能經久不腐。《天工開物》舟車第九「漕舫」謂「凡船板合隙縫,以白麻斫絮為筋,鈍鑿報入,然後篩過細石灰,和桐油舂杵成團調艌」。此即使用麻絮和油灰膩合船板縫隙以防進水。

4.車子的潤滑劑。古代戰爭,交通乘御多籍以車,脂油又是車乘中輪軸的潤滑劑。《周禮·春官》有「巾車」之官職,《左傳·襄公三十一年》「巾車脂轄」,即巾車負責以膏油塗於車轄,使其不銹且轉動滑利。《釋名·釋車》:「輠,裹也,裹軹頭也」。王先謙雲:「輠即說文槗,盛膏器,為軹之小穿,有膏則滑澤而谷利轉,故車有盛膏器」(《釋名疏證補》卷七)。《史記·墨子荀卿列傳》記載齊人贊諄於髡為「炙谷過」,即以炙谷槗其膏油不斷流出來喻其善於議論,滔滔不絕,也有謂其隨機應變、滑頭之意。

5.製作護膚、化妝用品。《詩·衛風·伯兮》:「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這是一位婦女在丈夫東行,遠離自己之後的獨白,詩中說:亂蓬蓬的頭發並非是沒有膏油來塗抹,而是你不在身邊,我為誰打扮呢?膏沐,就是用油脂作發油。至今南方山區農村婦女常以某種植物油(如茶油)作發油來使用。《齊民要術》合香澤法:「好清酒以浸香,雞舌香、霍香、苜蓿、澤蘭香四種,以新綿裹而浸之,用胡麻油兩分,豬脂一分,內銅鐺中,即以浸香酒和之,煎數沸後,便緩火微煎,然後下所浸香煎,緩火至暮,水盡沸定乃熟。」這是四香發膏。又,合面脂法:「用牛髓,牛髓少者,用牛脂和之,若無髓,空用脂亦得也,溫酒浸丁香藿香二種,浸法如煎澤法,煎法一同合澤,亦著青蒿以發色。」這是丁香型護膚脂。「若作唇脂者,以熟脂和之,清油裹之。」這就已經是古代的口紅了。

6.葯用。用脂油或配合其他葯物來治療疾病,尤其用於治療皮膚病。《齊民要術》卷六列舉許多治療家畜的葯方,其中不少就是直接運用脂油或以脂油配葯的。治馬疥方:「用雄黃頭發二物,以臘月豬脂煎之,令發消,以搏揩疥令赤,及熱塗之,即愈也。」又方:「燒柏脂塗之,良。」治牛虱方:「以胡麻油塗之即愈,豬脂亦得,凡六畜虱,脂塗皆愈。」等等。唐孫思邀《千金食治》中用來治療疾病的葯方中使用的便有胡麻油、麋脂、白鵝脂、鶩(鴨)脂、雁脂等等。元忽思慧《食療方》中有「羊蜜膏」,是用熟羊油、羊髓、白沙蜜、生薑汁、生地黃汁合成。「治虛勞、腰疼、咳嗽、肺瘺、骨蒸」等等。李時珍《本草綱目》中更有許多運用各種脂油來治病的詳細記述。

7.其他用途。用油脂塗抹陶器內壁以防滲漏。《齊民要術》 卷七·塗瓮·第六十三:「凡瓮無問大小,皆須塗治…… 新出窯及熱脂塗者,大良。若市買者,先宜塗治,勿使盛水,塗法:掘地為小圓坑,生炭於坑中,合瓮口於坑上而熏之,數數以手摸之,熱灼人手,便下寫(瀉)熱脂於瓮中,徊轉濁流(緩緩流動),極令周匝,脂不復滲乃止。牛羊脂為第一好,豬脂亦得,俗人用麻子脂者,誤人耳,若脂不濁流,一直遍拭之,亦不免津(滲漏)。」用油料未完全燃燒的煙灰來制墨。宋趙彥衛《雲麓漫鈔》十:「邇來墨工以水槽盛水,中列粗碗,燃以桐油,上復覆以一碗,令人埽煤,和以牛膠,揉成之。」《天工開物》中記載用桐油、菜子油、豬油燒煙制墨,但比例較小,多以燒松煙來製取。到了清代,據清朝《續文獻通考·實業考·油業》記載,當時還利用各種動植物油來製造肥皂、油畫繪料、假漆、人造革等等。

『陸』 莫奈的著作是

《日出·印象》
《乾草垛》
《阿爾讓特伊大橋》
《阿爾讓特伊的帆船》
《魯昂大教堂》
《睡蓮》

『柒』 高分找一幅油畫的名字

馬克·夏加爾[Chagall, Marc]
《我和我的故鄉》

夏加爾的夢境洋溢著明媚、靈性和童稚,畫面上表現出的對理性和邏輯的拒絕反襯出一種狂歡化的效果,同時又是如此純凈,和諧。他的風格兼有老練和童稚,追求天真純朴,將真實與夢幻融合在色彩的構成中。

夏加爾透過繪畫傳達了他的堅強信念——愛把世界連在一起。夏加爾對生命、藝術和愛的觀念十分感性,「愛就是全部,它是一切的開端!」他一再強調愛情、溫柔、痛苦和快樂的存在,否定現代藝術中單純精神傾向。
夏加爾歷經立體派、超現實主義等現代藝術實驗與洗禮,發展出獨特個人風格,在現代繪畫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夏加爾的畫表現童年和青年時代故鄉生活的回憶,還打破時空觀念的限制,不同的瞬間和不同的場合同時出現於畫面,表現自由的幻想。飛躍在他畫中的鳥、時鍾、情侶、花束、魚、牛羊、馬戲演員、新娘,是一種鄉愁與愛的幻象。

代表作有《我和我的村莊》(1911)、《有7個手指的自畫像》(1912)、《透過窗子看巴黎》(1913)、《生日》(1915-1923)等。

畫家的成名作《我和我的村莊》,夏加爾用有條不紊的組織方法來描繪不同時空下的現實生活,他以想像和回憶來構思畫面形象。對於他來說現實總是含有對過去和對將來的投影,所以畫面形象從幾個方面展開。他筆下的人物和景物都超脫了呆板的規律,每個細節都保留著生活的真實、完全的自由和盡可能的優美雅緻。這幅畫充滿對童年的追憶、對故鄉的深情、對生活的熱愛。運用的是超現實表現方法,內中有野獸派和立體派影響,但主要是他自己獨特的創造。

畫中「我」與牛親切地相對,背景是典型的歐洲農舍和教堂的尖頂,牛的臉卻重疊著一個擠牛奶的婦女,人與牛之間還有一個扛鐮刀的農夫和一個倒置的村姑。《我和我的村莊》其實是夏加爾心靈的故鄉。

《生日》
夏加爾於1914年回到俄國,大戰爆發應征入伍駐扎聖彼得堡。1915年與猶太小姐帕拉結婚,這幅《生日》就是對他們婚後幸福生活的描繪。畫家運用超現實的夢幻手法表現生日的一個夢境:畫面上出現的畫家本人和愛妻心醉神迷地飄浮在空中,當帕拉手捧鮮花走過來時,他們熱烈地相吻。這是多麼浪漫的情懷啊。你在夢中曾見過嗎?你的「心」是否也漂浮過呢?
在這幅畫中,夏加爾拋棄了形體分解而採用色面分割的手法,以人物黑色禮服、黑褲子與紅色的地毯、桌子檯布等相配造成一種熱情而溫暖的愛的氣氛。他稱自己的藝術是「心理的寫實」,他描繪的不是物體的外觀形象,而是心理感受的世界,他突破時空的限制,多種形象同時出現於畫面。

與其稱夏加爾為畫家,不如說他是個用畫筆來寫詩的詩人。觀眾在他的畫里,見到的往往是夢幻與童話一樣的景象:在空中飛的人、綠色的母牛、長了人臉的貓、有翅膀的羊……
「在我內心的世界,一切都是現實的、恐怕比我們目睹的世界更加現實。」在夏加爾的畫筆下,夢幻即真實,現實亦虛幻。

欣賞西方現代畫家作品時,人們往往從「深處」想,這幅畫要表現什麼美學思想?為什麼這樣畫?有什麼比喻或暗示...?把原本應是愉快、輕松的玩賞變成猜謎一般的費神。孩子們看畫就不同,他們喜歡美麗的色彩和離奇的畫面,所以孩子們比成年人歡樂。
由於生活的壓力,許多成年人已不會做夢了,無法超越現實。夏加爾可不同,他一生都在夢幻。
夏加爾的藝術就象童話般的綺麗,是夢境中的故事。看他的畫,我們不妨回到童年,用童心讀畫、聽故事。

馬克·夏加爾(Marc chagall,1887 年-1985年)是現代繪畫史上偉人,游離於印象派、立體派、抽象表現主義等一切流派的牧歌作者。他的畫中呈現出夢幻、象徵性的手法與色彩,「超現實派」一詞就是為了形容他的作品而創造出來的。夏卡爾仿若是看到過這些被描繪的綠色的牛、馬在天上飛,躺在紫丁香花叢中的愛侶,同時向左和向右的兩幅面孔,倒立或飛走的頭顱、中世紀的雕塑。
夏加爾出生於俄國維切布斯克的一個猶太人家庭。21歲時到聖彼得堡考中央高等工藝美術學校未取,入具有現代藝術傾向的巴克斯特畫室學習。23歲赴巴黎,在巴黎參加了立體主義畫家的活動,並成為莫迪利亞尼、蘇丁等巴黎派中的成員,他在很短的時間里,接受並融會了凡·高、野獸派和立體派的藝術精髓。1914年大戰爆發,他回到俄國應征入伍。1915年與帕拉結婚,這時他對悲慘現實有了新的認識。當俄國革命爆發時,被新政權主管意識形態的盧那察爾斯基任命為故鄉的美術委員,這期間他積極地籌建創辦美術學院和美術館。他畢竟是位現代藝術觀念的畫家,不適應新政權又於1922年重返巴黎。在以後的戰爭和種族迫害的動亂年代裡,夏加爾在作品中引進了悲劇的、社會的和宗教的素材。二次大戰時遷居美國,當妻子去世後,他對過去的和更遙遠時期的強烈回憶又貫穿了他的作品。大戰結束後,夏加爾成為西方畫壇一位活躍的藝術家並往返於世界各國從事創作和活動。

http://hi..com/sunnyblueboy/album/item/7d6cdd4c4efd02e2d62afcc7.html

『捌』 誰有關於丁香花的油畫圖片

有3張符合你的要求:

1、
國籍:中國
作者:初宗綱
圖畫:http://www.yuanmeng.org/ym/bigimg/554.jpg
具體網址:http://www.yuanmeng.org/ym/b_work_view.asp?id=554

2、
http://bbs.eju8.net/attachments/DSC00286jjj_hNFRXvSHpb5Q_SprddekZzbRQ.jpg

3、
http://t1..com/it/u=2625034224,2464292848&gp=-2.jpg

『玖』 古人吃油嗎吃的什麼油

食用油在人們日常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它不僅提供人體所需要的脂肪,使食物美味可口,而且具有多種用途,使人離不開它。本文擬從其歷史沿革、在飲食上的應用以及其他用途三方面來探討和闡述我國古代食用油的概況。

一、我國古代食用油的歷史沿革

我國古代的人們很早就知道油並食用了。相傳我們的先祖黃帝得到一本名為《河圖》的書,他不分晝夜地閱讀,為解決晚上照明問題,便令部下一個叫力牧的人採集樹木果實來製造油,用絲綿做油芯,晚上點燃了來讀書。但這只是傳說而已,其實植物油的產生是較後的事情,人們最先知道並食用的是動物油。人類在懂得用火之後,在燒烤和使用器具烹飪肉類的過程中,產生脂肪析出的現象,經過長期實踐,慢慢懂得了如何取得油及油的用途。

根據文獻記載,我國在漢代以前人們食用的油均為動物油,稱為「脂、膏」。脂膏二字均從肉會意,說明它們是從動物類肉中產生出來的。《說文》脂字雲:「戴角者脂,無角者膏。」就是說,動物有角如牛羊之類,其油叫脂;無角如豬狗之類,其油叫膏。《周禮·冬官·梓人》:「天下之大獸五:脂者、膏者、裸者、羽者、鱗者。」漢鄭玄註:「脂、牛羊屬,膏、豚屬。」這是用脂、膏來代指這兩類動物。或從其形態來區別兩者,凝固的稱脂,液狀的稱膏。因此,古書中一般把未經煎煉的稱為脂,經過煎煉的稱為膏,由於煎煉過的動物油冷卻後多呈糊狀,故後來膏也兼指糊狀物質。《禮記·內則》:「脂用蔥,膏用薤。」鄭註:「脂,肥凝者,釋者曰膏。」脂由於所處動物體內部位的不同而有各種專稱。《通俗文》:「脂在腰曰肪,在胃曰。」又雲:「骨中脂曰髓。」《說文》:「膫、牛腸脂。」《禮記·內則》:「肝。」鄭註:「,腸間脂。」脂膏有時也可以互相通用。《左傳·成公十年》載晉景公有疾,秦良醫緩診斷說:「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葯不至焉,不可為也。」即病入膏肓,無葯可治。此膏即指心下脂。

夏商以前,由於文獻記載語焉不詳,其食用油的具體情況尚不甚清楚,然《楚辭·天間》:「馮珧利決,封豨是射,何獻蒸肉之膏,而後帝不若?」即夏羿射殺一頭大野豬,用其肉膏來祭祀天帝,但為何天帝不保佑他呢?用野豬油來祭神,而神是人們想像和造出來的,神的飲食習慣也就是人的飲食習慣。由此可以推測,人們最先食用的可能是狩獵的野獸油,畜牧業發生以後,人們也就自然食用家畜的油。據說,商朝末期暴君紂王作「炮烙之刑」,就是把脂膏塗在銅柱上,讓「夢緣者」滑跌墜落到燃燒的炭火中以取樂。

周代,文獻中有不少烹飪用膏的記載。《禮記·內則》記述「八珍」中「炮豚」的做法,其中有一道操作工序是「煎諸膏,膏必滅之,」即放進膏油中炸,膏油要完全浸沒所炸之豚。《周禮·天官·應人》:「凡用禽獸,春行羔豚,膳膏香;夏行腒鱐,膳膏臊;秋行犢麤,膳膏腥;冬行鱻羽,膳膏膻」。(行:食用。羔:小羊。豚:乳豬。膏香:牛膏。膳:烹調。腒:干雉。鱐:干魚。膏臊:狗膏。犢:小牛。麤:幼鹿。膏腥:豬膏。鱻:活魚。羽:雁。膏膻:羊油。)這段話意思說食用肉類,春天吃羔羊乳豬,要用牛油烹調;夏天吃雞干魚干,用狗油烹調;秋天吃小牛幼鹿,用豬油烹調;冬天吃鮮魚大雁,用羊油烹調。可見這時候人們己經對各種動物油的性質有所認識,因而強調某個季節、某種肉類要用哪一種動物油來烹飪效果才最好。大概這時期人們食用的動物油主要來源於飼養的家畜,如豬牛羊雞犬之類,以及捕獲的野獸和魚、鳥等。「八珍」中的肝,用狼胸腔內的脂肪,狼非家畜,乃為獵物。

脂膏在日常生活中所需用量是較大的,漢代已有專門從事脂油買賣的商人。《史記·貨殖列傳》雲:「販脂,辱處也,而雍伯千金。」雍伯能以販脂致富,其經營規模應當不小。

油字本為水名的專稱,《說文》:「油水,出武陵孱陵西,東南入江。」此水大致在今湖北宜昌地區境內。由於油字又含有流動、光潤的意義,在植物油出現之後,遂被作為脂油的意義使用,而逐漸失去其本義,隨著植物油的廣泛應用,油字才漸漸地作為動、植物油以及其他油類的通稱。

植物油的獲取約始於東漢。劉熙《釋名·釋飲食》:「柰油,搗柰實和以塗繒上,燥而發之.形似油也。杏油亦如之」(柰,今雲蘋果,王先謙認為柰實不聞可為油,奈乃棗字之誤。見《釋名疏證補》)。《齊民要術》卷四「棗油法」引鄭玄曰:「棗油,搗棗實,和以塗繒上,燥而形似油也,乃成之。」這表明當時人們已經知道植物果實中含油,但其提取的方法及成品還是較簡單和原始的。崔寔《四民月令》謂五月「以竿掛油衣,勿襞藏」(折疊)。油衣即塗油以防雨水的外衣,可能用的是植物油。漢代,芝麻(當時稱胡麻)從西域傳入中原地區,由於其含油量豐富,遂逐漸被廣大人民所喜愛和食用。《四民月令》中多次提到種植、買賣胡麻,可見當時人們對胡麻的重視,也反映出當時胡麻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植物油初始時大概多用於點燈照明或作為戰爭中的燃燒物使用,傳說中的力牧造油也反映了這種情況。芝麻油可能是植物油中最先大量出現並用來食用的。三國時期,人們已大量使用芝麻油了。《三國志·魏志·滿寵傳》載,東吳孫權攻魏合肥新城,魏將滿寵「募壯士數十人,折松為炬,灌以麻油,從上風放火,燒賊攻具」。王隱《晉書》雲晉「元康五年十月,武庫火,焚累代之寶,檢校,是工匠盜庫中物,恐罪,乃投燭著麻膏中,火燃」。又載「齊王(司馬)冏起義,孫秀多斂葦炬,益儲麻油於殿省,為縱火具」。張華《博物志》載晉武帝「泰始中,武庫火,積油所致」。這些記載中的麻油可能指芝麻油,均作燃燒品使用,其數量不在少數。王隱《晉書》上言麻膏,下言麻油,膏油互用。由此也可窺見油字漸漸代替脂膏作為通稱的痕跡。

植物油的食用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可能就比較普遍了。據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記載,當時已把芝麻油、荏子油和麻子油用於飲食烹調上,其書卷三「荏蓼第三十六」雲:「荏子秋末成…… 收子壓取油,可以煮餅。茬油色綠可愛,其氣香美,煮餅亞胡麻油而勝麻子脂膏,麻子脂膏並有腥氣」。書中敘述的諸種烹調方法、菜譜及用料中,有不少運用麻油、荏油以及豬、羊、牛等動物油的記載。當時食用的植物油中,以芝麻油最好。植物油中還有紅藍花子油,「既任車脂,亦堪為燭」(《齊民要術》卷五「種紅藍花桅子第五十二」)。這些動植物油除了烹調食物之外,還用於造燭、油布、發膏、面脂等等。植物油中的芸薹子油(今菜子油)可能也食用了。南朝梁元帝蕭繹《別詩二首》有「三月桃花含面脂,五月新油好煎澤」之句,五月新油當為五月前後收獲並新壓榨出來的植物油。《齊民要術》卷三「種芥子及蜀芥、芸薹取子者,皆二、三月好雨澤時種,旱則畦種水澆,五月熟而收子,崔寔曰:六月大暑中伏後可收芥子。」芸薹子為五月收獲,其油當即蕭繹詩中的五月新油。

宋代,植物油的食用更加普遍,種類也有所增加。沈括《夢溪筆談》雲:「今之北人喜用麻油煎物,不問何物,皆用油煎。」庄季裕《雞肋編》謂:「油通四方,可食與然(燃)者,惟胡麻為上,俗呼脂麻,言其性有八拗,謂雨暘時薄收,大旱方大熟,開花向下,結子向上,炒焦壓榨才能生油,膏車則滑,鑽針乃澀也。而河東食大麻油,氣臭,與荏子皆堪作雨衣。陝西又食杏仁、紅藍花子、蔓菁子油,亦以作燈,但粥,以熏目以致失明,今不聞為患。山東亦以蒼耳子作油,此當治風有益。江湖少胡麻,多以桐油為燈,但煙濃污物,畫像之類尤畏之,沾衣不可洗,以冬瓜滌之乃可去,色青而味甘,誤食之,令人吐痢,飲酒或茶皆能盪滌,蓋南方酒中多灰爾,嘗有婦人誤以膏發,粘結如椎,百治不能解,竟髡去之。又有旁毗子油,其根即烏葯,村落人家以作膏火,其煙尤臭,故城市罕用。烏柏子油如脂,可灌燭,廣南皆用,處、務州亦有。」文中所列舉的植物油就有十一種,用於飲食者也有五六種之多。據史書記載,宋代歲賦之物有四類,其中一類為物產之品共六種:「五曰果、葯、油、紙、薪、炭、漆、蠟」(《宋史》卷174《食貨志》上·二)。又,卷178《食貨志》下·八雲「在京及畿肉油、炭、面、布、絮稅並力勝錢並權免」。上引兩條材料可見宋代油產數量相當可觀,既充歲賦之物,又需上稅。

明代,植物油的種類更多,系統的造油方法也見諸記載,對各種植物油的性質、食量、不同的功用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天工開物》中「膏液·油品」: 「凡油供饌食用者,胡麻(一名脂麻)、萊菔子、黃豆、菘菜子(一名白菜)為上,蘇麻(形似紫蘇,粒大於胡麻)、芸薹子次之(江南名菜子)、子(其樹高丈余,子如金櫻子,去肉取仁)次之,莧菜子次之,大麻仁(粒如胡荽子,剝取其皮,為律索用者)為下。燃燈則柏仁內水油為上,芸薹次之,亞麻子(陝西所種俗名壁虱脂麻,氣惡不堪食)次之,棉花子次之,胡麻子次之(燃燈最易竭),桐油與柏混油為下(桐油毒氣熏人,柏油連皮膜則凍結不清)。造燭則柏皮油為上,蓖麻子次之,柏混油每斤入白蠟凍結次之,白蠟凍結清油又次之,樟樹子油又次之(其光不減,但有避香氣者),冬青子油又次之(韶郡專用,嫌其油少,故列次)。北土廣用牛油,則為下矣」。文中還詳細記述了各種植物種子的出油率和造油法,其中有榨法又兩鑊煮取法即水代法、磨法、舂法等,基本具備了現代食用植物油的種類及造油法。

清代,花生油也作為食用油出現在我國人們的飲食及日常生活中,清檀萃《 滇海虞衡志》卷十謂:「落花生為南果中第一…… 宋元間與棉花、番瓜、紅薯之類,粵估從海上諸國得其種歸,種之…… 尋常杯灼,必資花生,故朝市至夜市,爛然星陳。若乃海濱滋生,以榨油為上,故自閩及粵,無不食花生油,且膏之為燈,供夜作,今已遍於海濱諸省,利至大。」謝國禎先生認為,此落花生乃指小花生,大花生當在明末清初才繁殖起來(《明代社會經濟史料選編》上)。清朝中後期,據清朝《續文獻通考》中「實業考·油業」記載,其時食用的植物油主要有:大豆類(包括黃豆、青豆、黑豆、褐豆、斑豆)、棉子、花生、芸薹、脂麻、亞麻、山茶、紫蘇(即荏)、蓖麻、油桐、大茴香、胡桃等多種。

在我國歷史上,自從植物油出現並應用於飲食和其他方面之後,並沒有完全排斥動物油,兩者並行不悖。但由於植物油種類多、產量大、用途廣,因而其食用的比例越來越大,至今依然。

二、古代飲食生活中的用油

我國古代文獻中所見的動物油都是可以食用的,植物油除少數品種由於含有毒素等諸原因不宜用於飲食之外,大多數也是可以食用的。食用油最主要的用途是用於食物的烹飪上。

前面已經論及,漢代以前不論食用均是動物沒即脂膏。《禮記·內則》記載子侍父母、婦侍舅姑(公婆)的飲食其中一項便是「脂膏以膏之」。鄭註:「謂用調和飲食也。」東漢張衡《 東京賦》:「升獻六禽,時膳四膏」,都是指用脂膏烹調食物。

先秦食譜「八珍」是淳熬、淳母、炮豚、炮羊、搗珍、漬、熬、肝。淳熬是「煎醢加於陸稻上,沃之以膏」。淳母是「煎釀加於黍食上,沃之以膏」,即炸肉醬蓋在煮熟的米飯或黍飯之上,再澆上煎好的熟膏油。炮豚、炮羊的做法是先將乳豬、羔羊裹上草拌泥置火上燒,再放進完全浸沒的油中炸,撈出來後再置鼎中燉三天三夜,然後蘸上調好的醬醋來吃。肝是用狗(腸脂)包裹狗肝,置火上炙,再用米粉調成糊,與狼胸腔內的脂膏作為配料一起烹調(均見《禮記·內則》)。這五味是使用脂膏配上其他佐料以不同的烹調方式來製作的。

《齊民要術》中有不少烹調食物方法的記載,內中不少菜譜是運用油以煎、炒、蒸炸等方式加工而成。其《卷六·養雞第五十九》雲:「炒雞子法,打破,著銅擋中攪,令黃白相雜,細擗蔥白,下鹽米、渾豉、麻油,炒之,甚香美。」這是油炒蔥花雞蛋。《卷八·蒸第七十七》記載各種蒸煲菜譜,如蒸熊、蒸豚、胡炮肉、裹蒸生魚等,均詳細記錄了每味菜的用料、用油及具體操作方法和程序。蒸豚法:「好肥豚(乳豬)一頭,洗凈垢,煮令半熟,以豉汁漬之,生秫米一升,勿令近水,濃豆汁漬米,令黃色,炊作,復以豉汁灑之,細切姜桔皮各一升,蔥白(三寸)四升,桔葉一升,合煮甑中,密覆,蒸兩三炊久,復以豬膏三升合豉汁一升灑,便熟也。蒸熊、羊如豚法,稻亦如此」。蜜純煎魚,是先炊後以油炸:「用卿魚,沿腹中,不鱗,苦酒蜜中半和鹽漬魚,一炊久出,膏油熬之,令赤渾,奠焉」。卷九「炙豬法」是先把豬置火上旋轉燒烤,用清酒塗抹以發其色,然後用極白凈之新鮮豬油(或用純凈麻油)塗抹使炙出的豬「色如琉拍,又類真金,入口則消,狀若凌雪,含漿膏潤,特異凡常」。這味燒豬做法,今南方仍有,可謂皮酥肉嫩,色味俱佳。「雞鴨子餅」做法:「破寫(瀉)甌中,少與鹽,鍋擋中膏油煎之,令成團,餅厚二分,全奠一」。這種做法今謂之煎荷包蛋。「素食」中所說的以油烹調蔬菜的花色品種更是五花八門,美不勝收,有湯類的蔥韭湯,有油蒸油豉,油煎紫菜,還有薤後蒸、蘇托、煲瓜瓤、煲菌、煲茄子等,而做湯菹法中所描述的作落、芫菁就猶如今天人們常說的麻油涼拌菜了。

以上僅是《 齊民要術》一書記載的飲食菜譜中用油舉例,古代許多食經、食譜、菜譜中更有大量的記述,此從略。

油除用作烹飪肉食蔬菜之外,還可以作諸色油炸食品、糕餅、點心。饊子就是我國古老的傳統油炸食品之一。饊子古代又名粔籹、寒具、膏環等等,早在戰國時期就開始出現了,《楚辭·招魂》:「粔籹蜜餌,用餦些」。意思是以蜜和以米面,用油熬煎作成。《齊民要術·膏環》:「用秫稻米屑,水蜜溲之,強渾如湯餅面,手搦圍,可長八寸許,屈令兩頭相就,膏油煮之。」唐劉禹錫《寒具》詩雲:「纖手搓成玉數尋,碧油煎出嫩黃深,夜來春睡無輕重,壓褊夫人纏臂金。」十分形象地描述了寒具的做法、顏色和形狀。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二十五:「寒具即今之饊子也。以糯粉和面,入少鹽,牽索扭捻成環釧之形,油煎食之。」 饊子,雖然在古代的不同時期,其原料、形狀稍有不同,但其性質是一樣的。油條,亦為傳統油炸食品之一,其俗名油炸鬼。據說鬼乃檜之音變,檜指宋朝大奸臣秦檜,他陷害抗金名將岳飛,人們為了表達痛恨他的心情,捏了兩個面人,象徵秦檜與其妻王氏,把面人粘合在一起放到油鍋中炸,取名油炸檜(鬼)。最遲自宋代以來,油條就成為我國南北皆然的油炸食品。製作糕餅、點心,大都離不開脂油。《釋名·釋飲食》「髓餅」王先謙疏證補:「《御覽》引《雜五行書》雲:《食經》有髓餅法,以髓脂合和面。」《齊民要術》卷七餅法:「髓餅法:以髓脂、蜜合和面,厚四五分,廣六七寸,便著胡餅爐中令熟,勿令反復,餅肥美,可經久。」這猶如豬油餅或南方的「雞仔餅」一類食品。《齊民要術》中還有油炸的截餅、餢、粉餅等等。元周同齋《武林舊事》中有豬胰胡餅、油酥餅。宋吳氏《中饋錄》做酥餅需「油酥四兩,蜜一兩,白面一斤,搜成劑入印作餅,上爐,或用豬油亦可,蜜用二兩尤好」。其他點心還有「油鐵兒」、「酥兒印」、「糖薄脆」等等。《齊民要術》卷九引述《食次》記載的「白繭糖」、「黃繭糖」就與如今的油炸點心「中果」(北京稱江米條)十分相似。

三、食用油的其他一些用途

食用油由於其為脂肪物質,具有易燃、隔水、潤滑等功能,因此,在古代除主要應用於飲食上之外,在日常生活中還廣泛應用。下面列舉一些主要用途。

1.燃燒,用於點燈照明,製造蠟燭。《史記·秦始皇本紀》 說酈山陵冢中「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漢書·陳湯傳》雲漢成帝時營建昌陵,「卒徒工庸以巨萬數,至燃脂火夜作」,即夜間施工燃燒脂油為炬作照明。東漢桓譚《桓子新論·祛蔽》中以油燈燃燒的火焰來比喻人的性命,「燈燭盡則益其脂易其燭…… 猶火之隨脂燭多少長短為遲速矣」。人若想健康長壽就要像點油燈一樣,時時注意添油換灶,愛護備至。《齊民要術》中以油作燭者,如胡麻油「足供美燭之費」(卷二·種麻子第九)。荏子油「又可以為燭」(卷三·在寥·第二十六)。紅藍花子油「亦堪為燭」(卷五· 種紅藍花桅子第五十三)。卷三· 雜說· 第三十作假蠟燭法:「蒲熟時,多收蒲苔,削肥松大如指,以為心,爛布纏之,融羊牛脂,灌於蒲苔中,宛轉於板上,桵令圓平,更灌更展,粗細足便止,融蠟灌之,足得供事,其省功十倍也。」唐韓愈《進學解》:「焚膏油以斷冕,恆兀兀以窮年。」這些都是以脂油作點燈照明或造燭的記載。本文第一部分引《雞肋編》、《天工開物》的幾段文字也可看到關於燃燈及造燭用油及其品種、性質、優劣的敘述。
古代戰爭常運用火攻或防守拒敵,油常作為燃燒物品使用。《墨子·旗幟·第六十九》:「凡守城之法,石有積,樵薪有積,管茅有積,藿葦有積,木有積,炭有積,沙有積,松柏有積,蓬艾有積,麻脂有積,金鐵有積,粟米有積。」積樵薪管茅藿葦麻脂等物就是准備以火拒敵,積沙石諸物又是防備對方以火攻城時作滅火用品。前面引述魏將滿寵用火炬澆上麻油焚燒東吳孫權攻城器具,也是一例。

2.製作防水、防雨用具。《釋名》中所說的柰油、杏油均用來製作油繒,即一種滌油織物,其過程是把柰仁、杏仁搗爛敷在繒上,待乾燥後去掉渣滓,繒便光滑如油。《四民月令》有油衣,可見我國以油製作防雨用具很早就有了。《齊民要術》中有用麻油、荏油塗帛作油布、油衣。唐孫思邈《千金食治》也說荏油可作油衣。《夢溪筆談》謂大麻油、荏油「皆堪作雨衣」。唐馮贄《屋龍更衣》說饒子卿「隱廬山康王谷,無瓦屋,代以茅茨…… 或時雨濕致漏,則以油幄承梁,坐於其下」。此為塗了油的帳篷(《雲仙雜記》二)。宋陳師道《馬上占呈立之詩》「轉就鄰家借油蓋,始知公是最閑人」(《後山集》八)。油蓋即油傘。《夢溪筆談》中記載的還有油紙扇。油不沾水,利用它這一功能製作各種防水用具,是油的又一用途。

3.使用於造船上。《三國志·魏志·夏侯尚傳》說夏侯尚於黃初三年與東吳諸葛謹在江陵交戰,兩軍隔江對陣,雙方戰船在江中對峙,「尚夜多持油船,將步騎萬餘人,於下流潛渡,攻謹諸軍,夾江燒其舟船,水陸並攻,破之」。這種油船,是用油滌過的船,由於船體上了油,不吸水,故船身自重輕,行駛疾速,還能經久不腐。《天工開物》舟車第九「漕舫」謂「凡船板合隙縫,以白麻斫絮為筋,鈍鑿報入,然後篩過細石灰,和桐油舂杵成團調艌」。此即使用麻絮和油灰膩合船板縫隙以防進水。

4.車子的潤滑劑。古代戰爭,交通乘御多籍以車,脂油又是車乘中輪軸的潤滑劑。《周禮·春官》有「巾車」之官職,《左傳·襄公三十一年》「巾車脂轄」,即巾車負責以膏油塗於車轄,使其不銹且轉動滑利。《釋名·釋車》:「輠,裹也,裹軹頭也」。王先謙雲:「輠即說文槗,盛膏器,為軹之小穿,有膏則滑澤而谷利轉,故車有盛膏器」(《釋名疏證補》卷七)。《史記·墨子荀卿列傳》記載齊人贊諄於髡為「炙谷過」,即以炙谷槗其膏油不斷流出來喻其善於議論,滔滔不絕,也有謂其隨機應變、滑頭之意。

5.製作護膚、化妝用品。《詩·衛風·伯兮》:「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這是一位婦女在丈夫東行,遠離自己之後的獨白,詩中說:亂蓬蓬的頭發並非是沒有膏油來塗抹,而是你不在身邊,我為誰打扮呢?膏沐,就是用油脂作發油。至今南方山區農村婦女常以某種植物油(如茶油)作發油來使用。《齊民要術》合香澤法:「好清酒以浸香,雞舌香、霍香、苜蓿、澤蘭香四種,以新綿裹而浸之,用胡麻油兩分,豬脂一分,內銅鐺中,即以浸香酒和之,煎數沸後,便緩火微煎,然後下所浸香煎,緩火至暮,水盡沸定乃熟。」這是四香發膏。又,合面脂法:「用牛髓,牛髓少者,用牛脂和之,若無髓,空用脂亦得也,溫酒浸丁香藿香二種,浸法如煎澤法,煎法一同合澤,亦著青蒿以發色。」這是丁香型護膚脂。「若作唇脂者,以熟脂和之,清油裹之。」這就已經是古代的口紅了。

6.葯用。用脂油或配合其他葯物來治療疾病,尤其用於治療皮膚病。《齊民要術》卷六列舉許多治療家畜的葯方,其中不少就是直接運用脂油或以脂油配葯的。治馬疥方:「用雄黃頭發二物,以臘月豬脂煎之,令發消,以搏揩疥令赤,及熱塗之,即愈也。」又方:「燒柏脂塗之,良。」治牛虱方:「以胡麻油塗之即愈,豬脂亦得,凡六畜虱,脂塗皆愈。」等等。唐孫思邀《千金食治》中用來治療疾病的葯方中使用的便有胡麻油、麋脂、白鵝脂、鶩(鴨)脂、雁脂等等。元忽思慧《食療方》中有「羊蜜膏」,是用熟羊油、羊髓、白沙蜜、生薑汁、生地黃汁合成。「治虛勞、腰疼、咳嗽、肺瘺、骨蒸」等等。李時珍《本草綱目》中更有許多運用各種脂油來治病的詳細記述。

7.其他用途。用油脂塗抹陶器內壁以防滲漏。《齊民要術》 卷七·塗瓮·第六十三:「凡瓮無問大小,皆須塗治…… 新出窯及熱脂塗者,大良。若市買者,先宜塗治,勿使盛水,塗法:掘地為小圓坑,生炭於坑中,合瓮口於坑上而熏之,數數以手摸之,熱灼人手,便下寫(瀉)熱脂於瓮中,徊轉濁流(緩緩流動),極令周匝,脂不復滲乃止。牛羊脂為第一好,豬脂亦得,俗人用麻子脂者,誤人耳,若脂不濁流,一直遍拭之,亦不免津(滲漏)。」用油料未完全燃燒的煙灰來制墨。宋趙彥衛《雲麓漫鈔》十:「邇來墨工以水槽盛水,中列粗碗,燃以桐油,上復覆以一碗,令人埽煤,和以牛膠,揉成之。」《天工開物》中記載用桐油、菜子油、豬油燒煙制墨,但比例較小,多以燒松煙來製取。到了清代,據清朝《續文獻通考·實業考·油業》記載,當時還利用各種動植物油來製造肥皂、油畫繪料、假漆、人造革等等。

『拾』 夏加爾的這兩幅畫叫什麼名字

馬克-夏加爾(俄文名字 Марк шагал)(1887-1985)生於俄國,早年的猶太人習俗是他根深蒂固的想像之源。

馬克-夏加爾是現代繪畫史上的偉人,游離於印象派、立體派、抽象表現主義等一切流派的牧歌作者。他的畫中呈現出夢幻、象徵性的手法與色彩,「超現實派」一詞就是為了形容他的作品而創造出來的。夏卡爾主要描繪綠色的牛、馬在天上飛,躺在紫丁香花叢中的愛侶,同時向左和向右的兩幅面孔,倒立或飛走的頭顱、中世紀的雕塑。

夏加爾出生於俄國維切布斯克的一個貧窮的猶太人家庭。他從這個家庭背景中,獲得了極精彩的整套俄國和猶太民間故事,還受到了一種童話般的幻想感覺的遺傳,並且深情地沉迷於猶太人的宗教傳統。

馬克-夏加爾Marc chagall,1887 年-1985年。白俄羅斯裔法國畫家、版畫家和設計師。他的作品依靠內在詩意力量而非繪畫邏輯規則把來自個人經驗的意象與形式上的象徵和美學因素結合到一起。夏加爾幾乎一直工作到他生命的最後一刻。他的油畫色彩鮮艷,別具一格,每每把猶太民間傳說融入作品,並從自然界天真朴實的形象中汲取素材。是一位追求天真純朴,從俄國的猶太居民到巴黎的畫家。他歷經立體派、超現實主義等現代藝術實驗與洗禮,發展出獨特個人風格,在現代繪畫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唯一入畫的女人

「我像個木偶一樣坐在新娘身邊。即使將來在棺材裡,我也未必會如此僵硬。一隻老鼠膽大包天地爬到我的調色板上來,可是轉瞬之間我就戰勝了它。「看來,他早晚會殺人。」我的妻子看到這一情景,或許會這樣想。」

▲《波羅的日光》1968年

熱點內容
七夕的手勢 發布:2025-07-28 08:32:15 瀏覽:534
室內盆栽施什麼肥 發布:2025-07-28 08:32:06 瀏覽:993
雪山荷花 發布:2025-07-28 08:30:41 瀏覽:792
喜歡綠植的人的性格 發布:2025-07-28 08:25:26 瀏覽:11
花藝師大賽 發布:2025-07-28 08:00:06 瀏覽:9
盆栽循環扇 發布:2025-07-28 07:58:38 瀏覽:555
百合花搭配 發布:2025-07-28 07:49:22 瀏覽:838
單身草盆栽 發布:2025-07-28 07:40:29 瀏覽:466
寫賞荷花 發布:2025-07-28 07:39:43 瀏覽:867
焦下傘梅花 發布:2025-07-28 07:30:26 瀏覽: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