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秋香牡丹
1. 例子:甲:蒲葉桃葉葡萄葉,草木木本 乙:( ),春香( )(桂花 杏花 牡丹花 玫瑰花;夏香 秋香
蒲葉桃葉葡萄葉,草本木本
( 梅花桂花玫瑰花 ),春香( 秋 香 )
2. 秋香麻是什麼面料
是廠家給面料取的一種名稱,類似仿麻面料,但是不同地方對面料的稱呼不一樣版,並不完全統一。權
仿麻型纖維原料有滌綸、腈綸、醋酯纖維和粘膠纖維等,其中以滌綸長絲和腈綸短絲仿麻效果最好。三醋酯纖維具有挺爽感,與滌綸復合仿麻效果更好。腈綸具有乾燥感,異形表面凹凸腈綸仿麻效果更好。
(2)抗秋香牡丹擴展閱讀:
仿麻型纖維加工方法:
1、與麻纖維混紡,既保持麻的風格和外觀,又賦於化學纖維的快乾、強度好和抗縐性。
2、長絲仿短纖加工,如空氣變形加工融著假捻、復合捻、重捻等特殊假捻加工,製成單一或復合加工絲、賦予麻特有的粗節,光澤和挺爽感。
3、不同短纖維摻和混合紡紗,加工成有多層性能的組合紗,賦予混合紗的透氣、柔軟、挺爽和乾燥感。
3. 請寫出一句有關菊花或牡丹的名言或詩句.急
菊花詩 詠菊詩雖不始於陶淵明,但陶翁的愛菊,由於宋人《愛蓮說》的推許而更出名,有人甚至推陶為菊花的護花神。 菊花以黃色顯示自己的容貌。《禮記·月令》:「季秋之月,鞠有黃華。」「黃花」在詩人筆下成了菊花的代詞。「忽見黃花吐,方知素節回。」初唐王績見到菊花吐艷,醒悟到重陽節的來臨。杜甫在戰亂中度過重陽,「舊采黃花賸,新梳白發微」;「苦遭白發不相放,羞見黃花無數新」。——從時序的推移中覺察到自身的衰老。李白卻用「九日龍山飲,黃花笑逐臣」;「黃花不掇手,戰鼓遙相聞」,顯示他所特有的豪情。 白菊可算是後起之秀。最早詠白菊的當推劉禹錫和白居易。令狐楚家中有白菊,劉一再見諸吟詠:「家家菊盡黃,」「梁園獨如霜。」花的潔白有如「仙人披雪氅,素女不紅妝」;花的嬌貴使得「桂叢慚並發,梅蕊妒先芳。」白居易回憶經歷的杭州、洛陽、蘇州「三處菊花同色黃」,晚年見到「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時,不由得既興奮又感慨。 中唐時白菊還是如此珍稀,到晚唐李商隱筆下,便是「霜天白菊繞階墀」了。相應地詠白菊詩也多了起來。司空圖對白菊懷有偏愛,寫有《白菊雜書四首》和兩組《白菊三首》。 詩人喜歡菊花,看重的是「寒花開已盡,菊蕊獨盈枝」(杜甫)。元稹說得更直接:「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後更無花。」僧齊已贊它「無艷無妖別有香」,聲明自己「栽多不為待重陽」,「卻是真心愛澹黃」。東坡一句「菊殘猶有傲霜枝」,既贊菊花的品格亦隱喻自己的情操。 〔菊韻〕--李師廣-- 秋霜造就菊城花,不盡風流寫晚霞;信手拈來無意句,天生韻味入千家。 〔秋聲〕--風子-- 廊下階前一片金,香聲潮浪涌遊人。只緣霜重方成傑,梁苑東籬共古今。 〔菊城吟〕--王如亭-- 獅龍氣象竟飛天,再度輝煌任自威!淡巷濃街香滿地,案頭九月菊花肥。 晉·陶淵明《和郭主簿》: 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岩列。 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傑。 唐·太宗《賦得殘菊》: 階蘭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露濃希曉笑,風勁淺殘香。 細葉抽輕翠,圓花簇嫩黃。 還持今歲色,復結後年芳。 唐·杜甫《雲安九日》: 寒花開已盡,菊蕊獨盈枝。 舊摘人頻異,輕香酒暫隨。 唐·白居易《詠菊》: 一夜新霜著瓦輕,芭蕉新折敗荷傾。耐寒唯有東籬菊,金粟初開曉更清。 唐·元稹《菊花》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唐·吳履壘《菊花》 粲粲黃金裙,亭亭白玉膚。 極知時好異,似與歲寒俱。 墮地良不忍,抱技寧自枯。 唐·李商隱《菊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 陶令籬邊色,羅含宅里香。 幾時禁重露,實是怯殘陽。 願泛金鸚鵡,升君白玉堂。 宋·蘇軾《趙昌寒菊》 輕肌弱骨散幽葩,更將金蕊泛流霞。欲知卻老延齡葯,百草摧時始起花。 宋·范成大《重陽後菊花》 寂寞東籬濕露華,依前金屋照泥沙。世情幾女無高韻,只看重陽一日花。 宋·陸游《九月十二日折菊》 黃花芬芬絕世奇,重陽錯把配萸技。 開遲愈見凌霜操,堪笑兒童道過時。 宋·梅堯臣《殘菊》 零落黃金蕊,雖枯不改香。 深叢隱孤芳,猶得車清觴。 宋·朱淑貞《菊花》 土花能白又能紅,晚節猶能愛此工。寧可抱香枝頭老,不隨黃葉舞秋風。 金·元好問《賦十月菊》 秋香舊入騷人賦,晚節今傳好事家。不是西風若留客,衰遲久已退梅花。 明·沈周《菊》 秋滿籬根始見花,卻從冷淡遇繁華。西風門徑含香在,除卻陶家到我家。 宋·楊萬里《詠菊》 物性從來各一家,誰貪寒瘦厭年華?菊花白擇風霜國,不是春光外菊花。 明·唐寅《菊花》 故園三徑吐幽叢,一夜玄霜墜碧空。多少天涯未歸客,盡借籬落看秋風。 董必武《賞菊》 名種菊逾百,花開麗且妍。 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 造化功誰與?勤勞智自專。 賞心邀客共;歌詠樂延年。 陳毅《秋菊》 秋菊能傲霜,風霜重重惡。 本性能耐寒,風霜其奈何! 《紅樓夢》里菊花詩可為一絕,請欣賞紅樓藝苑內的菊花詩 憶菊 悵望西風抱悶思,蓼紅葦白斷腸時。空籬舊圃秋無跡,瘦月清霜夢有知。 念念心隨歸雁遠,寥寥坐聽晚砧痴。誰憐我為黃花病,慰語重陽會有期。 ----蘅蕪君 訪菊 閑趁霜晴試一游,酒杯葯盞莫淹留。霜前月下誰家種?檻外籬邊何處秋? 蠟屐遠來情得得,冷吟不盡興悠悠。 黃花若解憐詩客,休負今朝拄杖頭。 ----怡紅公子 種菊 攜鋤秋圃自移來,畔籬庭前故故栽。昨夜不期經雨活,今朝猶喜帶霜開。 冷吟秋色詩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 泉溉泥封勤護惜,好知井徑絕塵埃。 ----怡紅公子 對菊 別圃移來貴比金,一絲淺淡一叢深。蕭疏籬畔科頭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數雲更無君傲世,看來惟有我知音!秋光荏苒休辜負,相對原宜惜寸陰。 ----枕霞舊友 供菊 彈琴酌酒喜堪儔,幾案婷婷點綴幽。隔坐香分三徑露,拋書人對一枝秋。 霜清紙帳來新夢,圃冷斜陽憶舊游。傲世也因同氣味,春風桃李未淹留。 ----枕霞舊友 詠菊 無賴詩魔昏曉侵,繞籬欹石自沉音。毫端運秀臨霜寫,口角噙香對月吟。 滿紙自憐題素怨,片言誰解訴秋心? 一從陶令平章後,千古高風說到今。 ----瀟湘妃子 畫菊 詩余戲筆不知狂,豈是丹青費較量?聚葉潑成千點墨,攢花染出幾痕霜。 淡濃神會風前影,跳脫秋生腕底香。莫認東籬閑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陽。 ----蘅蕪君 問菊 欲訊秋情眾莫知,喃喃負手叩東籬:孤標傲世偕誰隱?一樣開花為底遲? 圃露庭霜何寂寞?鴻歸蛩病可相思? 休言舉世無談者,解語何妨話片時。 ----瀟湘妃子 簪菊 瓶供籬栽日日忙,折來休認鏡中妝。長安公子因花癖,彭澤先生是酒狂。 短鬢冷沾三徑露,葛巾香染九秋霜。高情不入時人眼,拍手憑他笑路旁。 - ---蕉下客 菊影 秋光疊疊復重重,潛度偷移三徑中。窗隔疏燈描遠近,籬篩破月鎖玲瓏。 寒芳留照魂應駐,霜印傳神夢也空。珍重暗香休踏碎,憑誰醉眼認朦朧? ----枕霞舊友 菊夢 籬畔秋酣一覺清,和雲伴月不分明。登仙非慕庄生蝶,憶舊還尋陶令盟。 睡去依依隨雁斷,驚回故故惱蛩鳴。醒時幽怨同誰訴:衰草寒煙無限情! ---瀟湘妃子 殘菊 露凝霜重漸傾欹,宴賞才過小雪時。蒂有餘香金淡泊,枝無全葉翠離披。 半床落月蛩聲病,萬里寒雲雁陣遲。明歲秋風知相會,暫時分手莫相思! ----蕉下客 古今吟菊的詩詞歌賦,可謂琳琅滿目,多姿多彩。有的吟其色,有的贊其姿,有的歌以詠志,有的借景抒懷,美不勝收。在眾多的吟菊詩人中,陶淵明自然獨占鰲頭。 據載,東晉詩人陶淵明,在擔任彭澤縣令時,不願為五斗米折腰,解綬還鄉,隱耕田園,一直過著「擊壤以自歡」的生活。勞動之餘,他特喜愛菊花,認為菊花品格高尚,不逢迎風雅,敢於傲雪凌霜,即使是殘菊,也懸掛枝頭,挺然不落,依舊含香吐芳。陶淵明用菊花的清雅倔強,來操守自己的君子之節。他家位於廬山下的栗里村。每到秋來時節,南山坡上,到處綻開野菊,競艷爭芳。他十分欣賞這「秋菊有佳色」,甚至還採摘花瓣,帶回家中釀制菊花酒,常常一個人自斟自飲。「三徑就荒,松菊猶存」,「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寫盡自己自由舒適的生活情態。那其中《和郭主簿》一首中寫到: 芳菊開林耀, 青松冠岩列, 懷此貞秀姿, 卓為霜下傑。 詩人高度贊賞「霜下傑」,以這菊花的品格和氣質自勵,後人因陶淵明有此不慕榮利,志存隱逸的品格,尊稱他為靖節先生。 菊迷陶淵明有一個有趣的故事:他在重陽節窮得沒有酒喝,只好在園里摘了大把大把的菊花來吃,這時忽然有朋友王弘送酒來了,這故事就叫「白衣送酒 」。陶淵明每日每夜都勞作於山間野地,他用斧頭斬去雜草,斬去心中萬般苦悶,這才驚覺,自己原本是南山的兒子,菊花的朋友。他耳不聞是非,於是省氣;口不評是非,於是省心。這才有了《歸園田居》《桃花源記》。 【菊花名稱的由來】 歷代人們愛菊賞菊,不僅贊其實用和姿態美,更喜愛其不畏寒霜的特性。我們不妨來了解一下菊花名稱的由來。 《禮記·月令》篇中這樣記載,「季秋之月,鞠(菊)有黃華」。它的意思是說,菊花開放的時間是每年秋天的秋末,九月份,所以菊花也叫「秋花」。菊花的 「菊」字,在古代是作「窮」字講,是說一年之中花事到此結束,菊花的名字就是按照它的花期來確定的。因為九月是陽,所以菊花表示九月九日重陽節這個意思,後來「重陽節」賞菊這個習慣由此而產生。「菊」字也寫作「鞠」。「鞠」是「掬」的本字。「掬」就是兩手捧一把米的形象。菊花的頭狀花序生得十分緊湊,活像抱著一個團兒似的。人們發現菊花花瓣緊湊團結一氣的特點,所以叫作「菊」。 知道菊花名稱的由來後,我們再回到賞菊品文中來,自從陶淵明對菊花給予了特別的關愛之後,歷代文人便對菊花的高風亮節、高尚情操給予更多的關注和贊譽。光是在《紅樓夢》一書里,我們就可欣賞到10多首吟詠之作。現在,我們來欣賞一下《紅樓夢》中林黛玉的《吟菊》詩: 無賴詩魔昏曉侵,繞籬欹石自沉音。 毫端蘊秀凌霜寫,口角噙香對月吟。 滿紙自憐題素願,片言誰解訴秋心。 一從陶令平章後,千古高風說到今。 黛玉三首吟菊詩是園中姐妹吟菊詩之冠,而「魁奪菊花詩」這一首更是三首之冠。「毫端蘊秀凌霜寫,口角噙香對月吟」。花美,人美,景美,情美,構思巧妙,合諸美於句中。「滿紙自憐題素願」,寫出黛玉平素多愁多病,自怨自艾的情狀;「片言誰解訴秋心」,道出自己一懷情愫不被人理解的苦悶,最後,又將同菊花關系最深的陶淵明拉出來,歌詠菊花的亮節高風,也把自己的高潔品格顯示出來。 【從菊花詩看「紅樓女子」】 將女人比作花是自然的事,但若將女人與菊花對上號,可就不一般。自古菊的疏野淡泊、獨標傲世、頑強清高多與陶淵明、李白、屈原、黃巢等豁達豪邁、錚錚傲世的一類人士所託,而曹雪芹筆下的紅樓女子,卻也紛紛訪菊、問菊、憶菊甚至戀菊,寄託各自不同的思想,史湘雲伴菊而歡,理想如月光下的菊影移動模糊、虛幻、隨遇而安,林黛玉懷秋心作菊夢,與菊同潔同傲同堅。賈探春精明嚴謹,又常故作豁達之菊習。薛寶釵在菊的陶染下一反雍容嫻雅、穩重和平的淑女風度,憨情菊思,凄傷戚戚。 菊的無論某一方面與紅樓有所牽連便預示著紅樓女子將有怎樣的人生際遇,或悲或喜已不在話下。紅樓女子尤其類菊的一點便是"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她們的聰穎不凡的才學及鮮明的個性都對封建禮教世俗發起了抗爭,雖奏不出鏗鏘鼓聲,但她們的抗爭卻也是歷史的發展進步所不可欠缺的。 菊是花中君子之一,紅樓女子與菊同行為友,她們的婉約、傲強、美好更添女性詩章的耀眼流金。 欣賞完了前面兩首菊詩,我們來細細品味黃巢的《題菊花》,卻又別有一番風味。 颯颯西風滿院栽, 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 報與桃花一處開。 回答者:55SS22ZZ88CC - 副總裁 十一級 3-28 20:45 賞菊(沈鈞儒) 一叢寒菊比瓊華,掩映晴窗動綠紗。 乍覺微香生暖室,真擬奇艷出誰家。 秋菊詩(陳毅) 秋菊能傲霜,風霜惡重重。 本性能耐寒,風霜其奈何? 賞菊(朱德) 奇花獨立樹枝頭,玉骨冰肌眼底收。 且聆和平共處日,願將菊酒解前仇。 菊畔香(臧克家) 北國風光,無風無雨過重陽。 不去西山相紅葉,來對叢黃。 人倚疏籬,華傍宮牆,邑英紅幛,門樓仰天望。 借芬芳,只獨賞,念天涯分飛雁行。 不須持鰲把酒,默誦佳句分外香。 人影瘦,精神暢,昂首向東天一方。 賞菊(董必武) 名種菊逾百,花開麗且妍。 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 造化功誰與?勤勞智自專。 賞心邀客共;歌詠樂延年。 重陽夕上賦白菊(白居易) 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菊花(李商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 陶令籬邊色,羅含宅里香。 幾時禁重露,實是怯殘陽。 願泛金鸚鵡,升君白玉堂。 菊花(元稹)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詠菊(黃巢)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元稹《菊花》 秋叢繞舍似陶家, 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 此花開盡更無花。 黃巢《詠菊》 待到秋來九月八, 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 滿城盡帶黃金甲。 陶淵明《飲酒》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李清照 颯颯西風滿院裁, 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 報與桃花一處開。(黃巢) 秋菊詩(陳毅) 秋菊能傲霜,風霜重重惡。 本性能耐寒,風霜其奈何!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蘇軾 紅樓夢詠菊花詩十二首 寶釵(蘅蕪君) 憶菊 悵望西風抱悶思,蓼紅葦白斷腸時。 空籬舊圃秋無跡,瘦月清霜夢有知。 念念心隨歸雁遠,寥寥坐聽晚砧遲。 誰憐我為黃花瘦,慰語重陽會有期。 寶玉(怡紅公子) 訪菊 閑趁霜晴試一游,酒杯葯盞莫淹留。 霜前月下誰家種,檻外籬邊何處秋。 蠟屐遠來情得得,冷吟不盡興悠悠。 黃花若解憐詩客,休負今朝掛枝頭。] 寶玉(怡紅公子) 種菊 攜鋤秋圃自移來,籬畔庭前故故栽。 昨夜不期經雨活,今朝猶喜帶霜開。 冷吟秋色詩千首,醉酌寒香酒一杯。 泉溉泥封勤護惜,好知井徑絕塵埃。 湘雲(枕霞舊友) 對菊 別圃移來貴比金,一叢淺淡一叢深。 蕭疏籬畔科頭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數去更無君傲世,看來惟有我知音。 秋光荏苒休辜負,相對原宜惜寸陰。 湘雲(枕霞舊友) 供菊 彈琴酌酒喜堪儔,幾案婷婷點綴幽。 隔座香分三徑露,拋書人對一枝秋。 霜清紙帳來新夢,圃冷斜陽憶舊游。 傲世也因同氣味,春風桃李未淹留。 黛玉(瀟湘妃子) 詠菊 無賴詩魔昏曉侵,繞籬欹石自沉音。 毫端蘊秀臨霜寫,口角噙香對月吟。 滿紙自憐題素怨,片言誰解訴秋心。 寶釵(蘅蕪君) 畫菊 詩余戲筆不知狂,豈是丹青費較量。 聚葉潑成千點墨,攢花染出幾痕霜。 淡濃神會風前影,跳脫秋生腕底香。 莫認東籬閑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陽。 一從陶令平章後,千古高風說到今。 黛玉(瀟湘妃子) 問菊 欲訊秋情眾莫知,喃喃負手叩東籬: 孤標傲世俗誰隱,一樣花開為底遲? 圃露庭霜何寂寞,鴻歸蛩病可相思? 休言舉世無談者,解語何妨話片時? 探春(蕉下客) 簪菊 瓶供籬栽日日忙,折來休認鏡中妝。 長安公子因花癖,彭澤先生是酒狂。 短鬢冷沾三徑露,葛巾香染九秋霜。 高情不入時人眼,拍手憑他笑路旁。 黛玉(瀟湘妃子) 菊夢 籬畔秋酣一覺清,和雲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庄生蝶,憶舊還尋陶令盟。 睡去依依隨雁斷,驚回故故惱蛩鳴。 醒時幽怨同誰訴,衰草寒煙無限情。 湘雲(枕霞舊友) 菊影 秋光疊疊復重重,潛度偷移三徑中。 窗隔疏燈描遠近,籬篩破月鎖玲瓏。 寒芳留照魂應駐,霜印傳神夢也空。 珍重暗香休踏碎,憑誰醉眼認朦朧。 探春(蕉下客) 殘菊 露凝霜重漸傾欹,宴賞才過小雪時。 蒂有餘香金淡泊,枝無全葉翠離披。 半床落月蛩聲病,萬里寒雲雁陣遲。 明歲秋風知再會,暫時分手莫相思。 陸龜蒙《憶白菊》 稚子書傳白菊開, 西成湘滯未容回。 月明階下窗紗薄, 多少清香透入來。 李商隱《菊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 陶令籬邊色,羅含宅里香。 幾時禁重露,實是怯殘陽。 願泛金鸚鵡,升君白玉堂。 唐寅 題菊花圖 黃花無主為誰容,冷落疏籬曲徑中; 盡把金錢買脂粉,一生顏色付西風。 菊花圖 九日風高斗笠斜,籬頭對酌酒頻賒。 御袍采采揚妃醉,半夜扶歸挹露華。 菊花圖 佳色含霜向日開,余香冉冉覆莓苔。 獨憐節操非凡種,曾向陶君徑里來。 菊花圖 颯颯金飆拂素英,倚欄璚朵入杯明。 秋光滿眼無殊品,笑傲東籬羨爾榮。 墨菊圖 白衣人換太元衣,浴罷山陰洗研池。 鐵骨不教秋色淡,滿身香汗立東籬。 菊圖 錦里先生日晏眠,客來高論坐無氈。 酒資盡在東籬下,散貯黃金萬斛錢。 墨菊圖 綠雲架上草龍蟠,馬乳含秋露下干。 昨日文園愁肺渴,幾丸嚼破蔗漿寒。 〔菊韻〕--李師廣-- 秋霜造就菊城花, 不盡風流寫晚霞; 信手拈來無意句, 天生韻味入千家。 〔秋聲〕--風子-- 廊下階前一片金, 香聲潮浪涌遊人。 只緣霜重方成傑, 梁苑東籬共古今。 〔菊城吟〕--王如亭-- 獅龍氣象竟飛天, 再度輝煌任自威! 淡巷濃街香滿地, 案頭九月菊花肥。 《和郭主簿》晉·陶淵明: 芳菊開林耀, 青松冠岩列。 懷此貞秀姿, 卓為霜下傑。 《賦得殘菊》唐·太宗: 階蘭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露濃希曉笑,風勁淺殘香。 細葉抽輕翠,圓花簇嫩黃。 還持今歲色,復結後年芳。 《雲安九日》唐·杜甫: 寒花開已盡, 菊蕊獨盈枝。 舊摘人頻異, 輕香酒暫隨。 《詠菊》唐·白居易: 一夜新霜著瓦輕, 芭蕉新折敗荷傾。 耐寒唯有東籬菊, 金粟初開曉更清。 《菊花》唐·元稹 秋叢繞舍似陶家, 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 此花開盡更無花。 《菊花》唐·吳履壘 粲粲黃金裙, 亭亭白玉膚。 極知時好異, 似與歲寒俱。 墮地良不忍, 抱技寧自枯。 《菊花》唐·李商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 陶令籬邊色,羅含宅里香。 幾時禁重露,實是怯殘陽。 願泛金鸚鵡,升君白玉堂。 詠菊兩首唐·黃巢 一《題菊花》(傳為黃巢五歲時作) 颯颯西風滿院栽, 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 報與桃花一處開。 二《不第後賦菊》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趙昌寒菊》宋·蘇軾 輕肌弱骨散幽葩, 更將金蕊泛流霞。 欲知卻老延齡葯, 百草摧時始起花。 《重陽後菊花》宋·范成大 寂寞東籬濕露華, 依前金屋照泥沙。 世情幾女無高韻, 只看重陽一日花。 《九月十二日折菊》宋·陸游 黃花芬芬絕世奇, 重陽錯把配萸技。 開遲愈見凌霜操, 堪笑兒童道過時。 《殘菊》宋·梅堯臣 零落黃金蕊, 雖枯不改香。 深叢隱孤芳, 猶得車清觴。 《菊花》宋·朱淑貞 土花能白又能紅, 晚節猶能愛此工。 寧可抱香枝頭老, 不隨黃葉舞秋風。 《賦十月菊》金·元好問 秋香舊入騷人賦, 晚節今傳好事家。 不是西風若留客, 衰遲久已退梅花。 《菊》明·沈周 秋滿籬根始見花, 卻從冷淡遇繁華。 西風門徑含香在, 除卻陶家到我家。 《詠菊》宋·楊萬里 物性從來各一家, 誰貪寒瘦厭年華? 菊花白擇風霜國, 不是春光外菊花。 《菊花》明·唐寅 故園三徑吐幽叢, 一夜玄霜墜碧空。 多少天涯未歸客, 盡借籬落看秋風。 董必武《賞菊》 名種菊逾百,花開麗且妍。 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 造化功誰與?勤勞智自專。 賞心邀客共;歌詠樂延年。 陳毅《秋菊》 秋菊能傲霜, 風霜重重惡。 本性能耐寒, 風霜其奈何! 弘一法師《為紅菊花說偈》 亭亭菊一枝, 高標矗晚節。 雲何色殷紅, 殉教應流血。 弘一法師《菊花詩》 我到為種植, 我去花未開, 豈無佳色在, 留待後人來。」 《紅樓夢》里菊花詩可為一絕,請欣賞紅樓藝苑內的菊花詩 憶菊 悵望西風抱悶思,蓼紅葦白斷腸時。空籬舊圃秋無跡,瘦月清霜夢有知。 念念心隨歸雁遠,寥寥坐聽晚砧痴。誰憐我為黃花病,慰語重陽會有期。 ----蘅蕪君 訪菊 閑趁霜晴試一游,酒杯葯盞莫淹留。霜前月下誰家種?檻外籬邊何處秋? 蠟屐遠來情得得,冷吟不盡興悠悠。黃花若解憐詩客,休負今朝拄杖頭。 ----怡紅公子 種菊 攜鋤秋圃自移來,畔籬庭前故故栽。昨夜不期經雨活,今朝猶喜帶霜開。 冷吟秋色詩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泉溉泥封勤護惜,好知井徑絕塵埃。 ----怡紅公子 對菊 別圃移來貴比金,一絲淺淡一叢深。蕭疏籬畔科頭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數雲更無君傲世,看來惟有我知音!秋光荏苒休辜負,相對原宜惜寸陰。 ----枕霞舊友 供菊 彈琴酌酒喜堪儔,幾案婷婷點綴幽。隔坐香分三徑露,拋書人對一枝秋。 霜清紙帳來新夢,圃冷斜陽憶舊游。傲世也因同氣味,春風桃李未淹留。 ----枕霞舊友 詠菊 無賴詩魔昏曉侵,繞籬欹石自沉音。毫端運秀臨霜寫,口角噙香對月吟。 滿紙自憐題素怨,片言誰解訴秋心?一從陶令平章後,千古高風說到今。 ----瀟湘妃子 畫菊 詩余戲筆不知狂,豈是丹青費較量?聚葉潑成千點墨,攢花染出幾痕霜。 淡濃神會風前影,跳脫秋生腕底香。莫認東籬閑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陽。 ----蘅蕪君 問菊 欲訊秋情眾莫知,喃喃負手叩東籬:孤標傲世偕誰隱?一樣開花為底遲? 圃露庭霜何寂寞?鴻歸蛩病可相思?休言舉世無談者,解語何妨話片時。 ----瀟湘妃子 簪菊 瓶供籬栽日日忙,折來休認鏡中妝。長安公子因花癖,彭澤先生是酒狂。 短鬢冷沾三徑露,葛巾香染九秋霜。高情不入時人眼,拍手憑他笑路旁。 ----蕉下客 菊影 秋光疊疊復重重,潛度偷移三徑中。窗隔疏燈描遠近,籬篩破月鎖玲瓏。 寒芳留照魂應駐,霜印傳神夢也空。珍重暗香休踏碎,憑誰醉眼認朦朧? ----枕霞舊友 菊夢 籬畔秋酣一覺清,和雲伴月不分明。登仙非慕庄生蝶,憶舊還尋陶令盟。 睡去依依隨雁斷,驚回故故惱蛩鳴。醒時幽怨同誰訴:衰草寒煙無限情! ---瀟湘妃子 殘菊 露凝霜重漸傾欹,宴賞才過小雪時。蒂有餘香金淡泊,枝無全葉翠離披。 半床落月蛩聲病,萬里寒雲雁陣遲。明歲秋風知相會,暫時分手莫相思! ----蕉下客
4. 蘭花 桂花 杜丹花 茶花 梅花 玫瑰花 夏香 秋香 冬香組一連對
梅花桂花玫瑰花,冬香秋香
meihua,guihua,meiguihua
蒲葉桃葉葡萄葉
puye,taoye,putao,ye
5.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男人為什麼要去風流
很多男人喜歡看《唐伯虎點秋香》、《鹿鼎記》,你作為女人是不是有疑惑?為什麼這兩部古裝劇能深深吸引男人的注意,引起所有男人的興趣。因為電影里的男主角風流成性,到處留情,身邊成群的女色圍著。這正是眾多男人想擁有的。
男人太多好色,性本風流,男人的風流有著悠久的歷史了。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至今還被男人傳到著。有點樂此不疲的樣子。
6. 描寫牡丹花的現代詩
【古今菊花詩】
唐·元稹《菊花》
秋絲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晉·陶淵明《和郭主簿》:
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岩列。 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傑。
唐太宗《賦得殘菊》:
階蘭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露濃希曉笑,風勁淺殘香。
細葉抽輕翠,圓花簇嫩黃。 還持今歲色,復結後年芳。
唐·杜甫《雲安九日》:
寒花開已盡,菊蕊獨盈枝。 舊摘人頻異,輕香酒暫隨。
唐·白居易《詠菊》:
一夜新霜著瓦輕,芭蕉新折敗荷傾。 耐寒唯有東籬菊,金粟初開曉更清。
唐·吳履壘《菊花》
粲粲黃金裙,亭亭白玉膚。 極知時好異,似與歲寒俱。
墮地良不忍,抱技寧自枯。
唐·李商隱《菊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 陶令籬邊色,羅含宅里香。
幾時禁重露,實是怯殘陽。 願泛金鸚鵡,升君白玉堂。
宋·蘇軾《趙昌寒菊》
輕肌弱骨散幽葩,更將金蕊泛流霞。 欲知卻老延齡葯,百草摧時始起花。
宋·楊萬里《詠菊》
物性從來各一家,誰貪寒瘦厭年華? 菊花白擇風霜國,不是春光外菊花。
宋·范成大《重陽後菊花》
寂寞東籬濕露華,依前金屋照泥沙。 世情幾女無高韻,只看重陽一日花。
宋·陸游《九月十二日折菊》
黃花芬芬絕世奇,重陽錯把配萸技。 開遲愈見凌霜操,堪笑兒童道過時。
宋·梅堯臣《殘菊》
零落黃金蕊,雖枯不改香。 深叢隱孤芳,猶得車清觴。
宋·朱淑真《菊花》
土花能白又能紅,晚節猶能愛此工。 寧可抱香枝頭老,不隨黃葉舞秋風。
金·元好問《賦十月菊》
秋香舊入騷人賦,晚節今傳好事家。 不是西風若留客,衰遲久已退梅花。
明·沈周《菊》
秋滿籬根始見花,卻從冷淡遇繁華。 西風門徑含香在,除卻陶家到我家。
明·唐寅《菊花》
故園三徑吐幽叢,一夜玄霜墜碧空。 多少天涯未歸客,盡借籬落看秋風。
董必武《賞菊》
名種菊逾百,花開麗且妍。 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
造化功誰與?勤勞智自專。 賞心邀客共;歌詠樂延年。
陳毅《秋菊》
秋菊能傲霜,風霜重重惡。 本性能耐寒,風霜其奈何!
楊東彪《野菊花》
褪去浮華和雕飾
天的寬闊和地的無垠
渲染雲朵落地的快樂
以太陽的微笑迎接太陽的微笑
飽滿的對話
碰撞出一縷縷寧靜的目光
質朴的對白無需言語
往往是由一朵啟程
被風輕拂或卷動
都一樣跑滿山坳
雨水賦予了純凈的血
纖細的枝
同樣是昂頭的脊樑
詩人叩動生活
舒展曠野
卻遺落了曠野的魂
別樣的精彩
在背離塵囂的地方濕潤
【紅樓菊花詩】
《紅樓夢》里菊花詩可為一絕,請欣賞紅樓藝苑內的菊花詩
憶菊
悵望西風抱悶思,蓼紅葦白斷腸時。空籬舊圃秋無跡,瘦月清霜夢有知。
念念心隨歸雁遠,寥寥坐聽晚砧痴。誰憐我為黃花病,慰語重陽會有期。
----蘅蕪君
訪菊
閑趁霜晴試一游,酒杯葯盞莫淹留。霜前月下誰家種?檻外籬邊何處秋?
蠟屐遠來情得得,冷吟不盡興悠悠。 黃花若解憐詩客,休負今朝拄杖頭。
----怡紅公子
種菊
攜鋤秋圃自移來,畔籬庭前故故栽。昨夜不期經雨活,今朝猶喜帶霜開。
冷吟秋色詩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 泉溉泥封勤護惜,好知井徑絕塵埃。
----怡紅公子
對菊
別圃移來貴比金,一絲淺淡一叢深。蕭疏籬畔科頭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數雲更無君傲世,看來惟有我知音!秋光荏苒休辜負,相對原宜惜寸陰。
----枕霞舊友
供菊
彈琴酌酒喜堪儔,幾案婷婷點綴幽。隔坐香分三徑露,拋書人對一枝秋。
霜清紙帳來新夢,圃冷斜陽憶舊游。傲世也因同氣味,春風桃李未淹留。
----枕霞舊友
詠菊
無賴詩魔昏曉侵,繞籬欹石自沉音。 毫端蘊秀臨霜寫,口角噙香對月吟。
滿紙自憐題素怨,片言誰解訴秋心? 一從陶令平章後,千古高風說到今。
----瀟湘妃子
畫菊
詩余戲筆不知狂,豈是丹青費較量?聚葉潑成千點墨,攢花染出幾痕霜。
淡濃神會風前影,跳脫秋生腕底香。莫認東籬閑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陽。
----蘅蕪君
問菊
欲訊秋情眾莫知,喃喃負手叩東籬:孤標傲世偕誰隱?一樣開花為底遲?
圃露庭霜何寂寞?鴻歸蛩病可相思? 休言舉世無談者,解語何妨話片時。
----瀟湘妃子
簪菊
瓶供籬栽日日忙,折來休認鏡中妝。長安公子因花癖,彭澤先生是酒狂。
短鬢冷沾三徑露,葛巾香染九秋霜。高情不入時人眼,拍手憑他笑路旁。
- ---蕉下客
菊影
秋光疊疊復重重,潛度偷移三徑中。窗隔疏燈描遠近,籬篩破月鎖玲瓏。
寒芳留照魂應駐,霜印傳神夢也空。珍重暗香休踏碎,憑誰醉眼認朦朧?
----枕霞舊友
菊夢
籬畔秋酣一覺清,和雲伴月不分明。登仙非慕庄生蝶,憶舊還尋陶令盟。
睡去依依隨雁斷,驚回故故惱蛩鳴。醒時幽怨同誰訴:衰草寒煙無限情!
---瀟湘妃子
殘菊
露凝霜重漸傾欹,宴賞才過小雪時。蒂有餘香金淡泊,枝無全葉翠離披。
半床落月蛩聲病,萬里寒雲雁陣遲。明歲秋風知相會,暫時分手莫相思!
自己找!
7. 女孩對男性追求者說:「謝謝關心秋香姐」是什麼意思
把你比喻成秋香姐唄,你被女生抗拒了,別在尬聊了
8. 唐伯虎追秋香-千方百計指的是什麼生肖
上聯是唐伯虎點秋香千方百計
下聯是呂洞賓戲牡丹三番五次
橫批:國色天香
9. 詠牡丹、荷花、菊花的詩句,體現其高貴、高潔、高雅的特點
菊: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蘇軾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元稹《菊花》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黃巢《不第後賦菊》
荷: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周敦頤
臉膩香薰似有情,世間何物比輕盈。湘妃雨後來池看,碧玉盤中弄水晶。---郭震《蓮花》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李白
牡丹:
雅稱花中為首冠,年年長占斷春光。---殷文圭
三春堪惜牡丹奇,半倚朱欄欲綻時。天下更無花勝此,人間偏得貴相宜。---歸仁《牡丹》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劉禹錫《賞牡丹》
孔子有賞蘭之雅好,曾贊美「芝蘭生於深林,不以無人而不芳」。李白贊美:「蘭秋香風遠,松寒不改容。」王昌齡喜愛荷花:「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鄒登龍:「采采荷花滿袖香,花深忘卻來時路。」古人還愛用荷葉作杯,用荷葉編織衣物,並以穿「荷衣、荷裳」象徵高潔。如屈原《離騷》中有「制芰荷以為衣兮」之詩句。周敦頤《愛蓮說》中贊美荷花:「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陶淵明喜愛「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贊美菊花獨立寒秋的品格,表現他要堅持自己的志趣和理想。劉禹錫喜歡賞牡丹:「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陸游一生愛梅:「雪虐風饕愈凜然,花中氣節最高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