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大小喬百合

大小喬百合

發布時間: 2021-02-16 22:16:35

『壹』 為什麼 大喬小喬 不是4大美女之一啊

中國古代美女何止千萬,而只選出這四大美女,主要是她們影響了一個王朝的興衰,而且都是有史可循的人物.而大小喬除了是虛構外,本身也沒有對歷史有多大影響,民間也沒有有關她們的美麗傳說.所以無法上耪

『貳』 江東美女大小喬,曹操銅雀鎖二嬌。 什麼意思

曹操修建了銅雀台,本為收藏各地美女,「二嬌」就是指大小喬
如果多給兩句可能翻譯會更准確

『叄』 大小喬真名是什麼

關於大小喬的真名一直是一個謎 現在的關於她們名字眾說紛紜 下面是我比較偏向的一內種說容法 覺得我不對的不要罵我
大喬
姓名:喬瑩
籍貫 [揚州]廬江皖縣 [今安徽潛山]
容貌 國色流離
家族資料 父親 喬國老
配偶 孫策
兄弟姐妹 小喬
相關人物 孫策 小喬 周瑜 喬國老 曹操
曾效力過的勢力 吳
大喬 - 簡明歷史傳記
大喬,廬江皖縣[今安徽潛山]人也。父喬國老德尊於時。大喬國色流離、資貌絕倫。建安三年,孫策攻皖,拔之。納大喬為妻。後人謂英雄美女,天作之合。
小喬
姓名:喬霜
籍貫:揚州廬江皖縣[今安徽潛山]
容貌:國色流離
父親:橋國老 (橋姓今簡化為喬,兩姓合一,後來都作喬國老。)
配偶:周瑜
兄弟姐妹:大喬
簡明歷史傳記
小喬廬江皖縣[今安徽潛山]人也。父橋國老德尊於時。小喬國色流離、資貌絕倫。建安三年,周瑜協策攻皖,拔之。納小喬為妻。後人謂英雄美女,天作之合。

『肆』 求大小喬、甄姬、貂蟬全身圖

你去搜《三國殺》,裡面有

『伍』 江東美女大小喬曹操銅雀鎖二嬌。 是什麼意思

此典故源於曹操的一首詩《銅雀台賦》里有「 攬二喬於東南兮,樂朝夕之與共」專詩句,其實是建安十五年屬(210)曹操於鄴城建造銅雀台,樓修好後,曹操因樓而作詩,此處二喬其實通二橋,也就是銅雀台東南有兩座小橋。
後被人演繹,說是二喬就是江東周瑜和孫策的老婆大小喬,有如杜牧的《赤壁》所言「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就硬說如果周瑜得不到東風的幫忙,自己和孫策的老婆就被關進銅雀台內伺候曹操了,也就是東吳滅亡了。
到了三國演義更甚,說是諸葛亮為激周瑜跟他聯盟,編了故事說是曹操看上他老婆,所以來打東吳。
本來就是沒影的事,傳到後面真的就像真的了。

『陸』 求大小喬百合

么的,要麼有人專門做出來,要麼你就去三國H系列裡自己找了

『柒』 大小喬各是誰他們兩人之間有什麼關系

大喬,生卒年不詳,廬江皖縣(今安徽潛山)人,為喬公長女,孫策之妻,小喬之姊。與小喬並稱為「江東二喬」,據傳為絕世美女。
大喬檔案
容貌: 國色流離
配偶: 孫策
[1]妹妹: 小喬
子女:孫紹
相關人物: 孫策 小喬 周瑜 喬國老
曾效力過的勢力: 吳
本名:喬薇(或瑋)字朝容
歷史傳記
大喬,廬江皖縣[今安徽潛山]人也。父喬國老德尊於時。大喬國色流離、資貌絕倫。建安三年,孫策攻皖,拔之。納大喬為妻。後人謂英雄美女,天作之合。
演義傳記
廬江皖縣喬國老有二女,大喬和小喬。大喬有沉魚落雁之資,傾國傾城之容。孫策征討江東,攻取皖城,娶大喬為妻。自古美女配英雄,伯符大喬堪絕配。曹操赤壁鏖兵,虎視江東,曾有攬二喬娛暮年,還足平生之願。
補充說明
史籍中有關江東二喬的記載極少。陳壽的《三國志》中只有《吳書·周瑜傳》有這樣一句。 從攻皖,拔之。時得橋公兩女,皆國色也。(孫)策自納大喬,(周)瑜納小喬。 裴松之注此傳時引用了《江表傳》,也只有一句:(孫)策從容戲(周)瑜曰:「橋公二女雖流離(按:流離,光彩煥發貌), 得吾二人作婿,亦足為歡。」 這兩句話告訴我們:
第一,二喬的姓本作「橋」,至於她倆的芳名,史書失載,只好以「大喬」、「小喬」來區別。現代人對此會覺得奇怪,但在以男性為中心的封建社會里,這種現象卻是見慣不經的。歷史上許多皇後都沒有留下名字,就是孫權的母親吳夫人、妹妹孫夫人,不也同樣不知其名嗎?
第二,二喬的籍貫是廬江郡皖縣(今安徽潛山)。
第三,二喬長得很美 ,有傾國之色,顧盼生姿,明艷照人,堪稱絕代佳麗。
第四,孫策、周瑜得到二喬是在建安四年(199年)攻取皖縣之後,當時,孫、周二人都是25歲(周瑜比孫策小一個月),因此,估計二喬的年齡不過20上下。第五,孫策、周瑜對能娶二喬為妻感到非常滿意。 從二喬方面來說,一對姐妹花,同時嫁給兩個天下英傑,一個是雄略過人、威震江東的「孫郎」,一個是風流倜儻、文武雙全的「周郎」,按照傳統觀點,堪稱郎才女貌,美滿姻緣了。 作為艷名傾動一時的美女,江東二喬很自然地成了文學藝術的對象。最早而且最著名的作品當推
唐代詩人杜牧那首膾炙人口的《赤壁》詩:
折戟沉沙鐵未銷,
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
銅雀春深鎖二喬。
[編輯本段]凄涼一生
從二喬方面來說,一對姐妹花,同時嫁給兩個天下英傑,一個是雄略過人、威震江東的孫郎,一個是風流倜儻、文武雙全的周郎,堪稱美滿姻緣了。郎才女貌,諧成伉儷,當然兩情相愜,恩愛纏綿。然而,二喬是否真的很幸福呢?其實大喬的命是很苦的。孫策娶大喬的那年是二十四歲,大喬是十八歲,可惜天妒良緣,兩年後正當曹操與袁紹大戰官渡,孫策正准備陰襲許昌以迎漢獻帝,從曹操手中接過「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權柄時,孫策被許貢的家客所刺殺,死時年僅二十六歲。大喬和孫策僅過了三年的夫妻生活。當時,大喬充其量二十齣頭,青春守寡,身邊只有襁褓中的兒子孫紹,真是何其凄惶!從此以後,她只有朝朝啼痕,夜夜孤衾,含辛茹苦,撫育遺孤。歲月悠悠,紅顏暗消,一代佳人,竟不知何時凋零!
[編輯本段]歷史評價

孫策:喬公二女雖流離,得吾二人作婿,亦足為歡。 《江表傳》
歷史遺跡
大喬墓,亦位於湖南嶽陽市。孫策之妻大喬葬於此。有題聯曰:

高唱大江,誰把黃金鑄銅雀;
方遷喬木,忍拋紅豆打流鶯。
巴蜀人空悲夜雨;
女貞木落吊秋風。 陳茀詒
小喬

小喬,廬江皖縣(今安徽潛山)人,喬公次女,周瑜之妻,大喬之妹。與大喬並稱為「江東二喬」。據傳為絕世美女。
【基本資料】
容貌:國色流離
配偶:周瑜
姐姐:大喬
子女:兩子(周循、周胤)一女(嫁與太子孫登)
相關人物: 周瑜 大喬 孫策 喬國老
本名:喬倩(喬霜某些三國同人文中的稱呼)
備注:小喬之名,取字1997年出土的漢末皖縣縣志,雖為殘卷,但其中提到二橋之名諱,只是不之縣制所提二橋是否為大小喬。故雖屬推測但應有一定依據
【簡明傳記】
小喬,廬江皖縣(今安徽潛山)人也。父喬國老德尊於時。小喬國色流離,資貌絕倫。建安三年,周瑜協策攻皖,拔之。娶小喬為妻。後人謂英雄美女,天作之合。
【模糊之美】
東漢建安四年,孫策從袁術那裡得到三千兵馬,回江東恢復祖業,在同窗好友周瑜的扶持下,一舉攻克皖城。皖城東郊,溪流環繞,松竹掩映著一個村莊——喬公寓所,後人稱之為喬公故宅。喬公有二女國色天香,又聰慧過人,遠近聞名。因遣人禮聘,得邀喬公允許,送入一對姊妹花。於是,便有了孫策納大喬、周瑜娶小喬的韻事。
在喬公故宅的後院有一口古井,水清且深。相傳二喬姐妹常在此梳妝打扮,可謂「修眉細細寫春山,松竹簫佩環」。每次妝罷,她倆便將殘脂剩粉丟棄井中,長年累月,井水泛起了胭脂色,水味也有胭脂香了。於是,這井便有了胭脂井的雅稱。有詩曰:「喬公二女秀色鍾,秋水並蒂開芙蓉。」
從二喬方面來說,一對姐妹花,同時嫁給兩個天下英傑,一個是雄略過人、威震江東的孫郎,一個是風流倜儻、文武雙全的周郎,堪稱美滿姻緣了。郎才女貌,諧成伉儷,當然兩情相愜,恩愛纏綿。然而,二喬是否真的很幸福呢?其實大喬的命是很苦的。孫策娶大喬的那年是二十四歲,可惜天妒良緣,兩年後正當曹操與袁紹大戰官渡,孫策正准備陰襲許昌以迎漢獻帝,從曹操手中接過「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權柄時,孫策被許貢的家客所刺殺,死時年僅二十六歲。大喬和孫策僅過了兩年的夫妻生活。當時,大喬充其量二十齣頭,青春守寡,身邊只有襁褓中的兒子孫紹,真是何其凄惶!從此以後,她只有朝朝啼痕,夜夜孤衾,含辛茹苦,撫育遺孤。歲月悠悠,紅顏暗消,一代佳人,竟不知何時凋零!小喬的處境比姐姐好一些,她與周瑜琴瑟相諧,恩愛相處了十二年。周瑜容貌俊秀,精於音律,至今還流傳著「曲有誤,周郎顧」的民諺。小喬和周瑜情深恩愛,生活在一起,隨軍東征西戰,並參加過歷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戰。戰後二年,「瑜還江陵,為行裝,而道於巴丘,病卒,時年三十六歲」。在這十二年中,周瑜作為東吳的統兵大將,江夏擊黃祖,赤壁破曹操,功勛赫赫,名揚天下;可惜年壽不永,在准備攻取益州時病死於巴丘,年僅三十六歲。這時,小喬也不過三十歲左右,乍失佳偶,其悲苦也可以想見。美人命薄,二喬在如詩如畫的江南,過著寂寞生活。吳黃武二年小喬病逝,終年四十七歲(年齡有爭議,一說其為周瑜守墓十四載)。明人曾有詩曰:「凄凄兩冢依城廓,一為周郎一小喬。」小喬墓有封無表,平地起墳,漢磚砌成。到1914年,岳陽小喬墓上還有墓廬。現在尚有刻著隸書「小喬墓廬」的石碑。
小喬究竟有多美?《三國志》沒有寫,杜牧沒有寫,羅貫中也沒有寫,這種美實在太模糊了。可是,千百年來,這「模糊美」一直動人心魄。上海博物館藏清代吳之fán竹雕《二喬並讀圖筆筒》、王世襄《竹刻鑒賞》一書有照片及拓本,說刻的是「兩婦高髻,一持扇坐榻上,一坐杌子,手指幾上書卷,似在對語。榻上陳置古尊,插牡丹一枝,旁有籠、篋、壚、硯、水盂、印盒等文房用具」。筆筒背刻陽文七絕一首:「雀台賦好重江東,車載才人拜下風。更有金閨雙俊眼,齊稱子建是英雄。」作為艷名傾動一時的美女,江東二喬很自然地成了文學藝術的對象。古代女人美不美全靠歷代筆墨渲染而定,未必可靠。明代高啟的《過二喬宅》雲:「孫郎武略周郎智,相逢便結君臣義。奇姿聯璧煩江東,都與喬家做佳婿。喬公雖在流離中,門楣喜溢雙乘龍。大喬娉婷小喬媚,秋水並蒂開芙蓉。二喬雖嫁猶知節,日共詩書自怡悅。不學分香歌舞兒,銅台夜泣西陵月。」可嘆曹操有生之年未能取江東,不然二喬或許就在銅雀台里度過餘生了。
【才子佳人】
漢電視劇《三國演義》中的小喬(何晴飾)代橋、喬本為兩姓。小喬姓橋而非喬,後世橋姓的橋被簡化為喬。晉·陳壽《三國志·吳書九·周瑜傳》中,有關小喬的記載極其簡單。只在建安三年(198年)內,有「(孫)策欲取荊州,以瑜為中護軍,領江夏太守,從攻皖(西漢置縣,即潛山縣梅城鎮),拔之。時得橋公兩女,皆國色也。策自納大橋,瑜納小橋。」這里的「小橋」即「小喬」。周瑜納小喬為建安三年(198年),瑜時年二十四歲。瑜逝世為三十六歲,是為建安十四年(209年)。如此推算,瑜與小喬在一起生活只有十二年。瑜與小喬生兩男一女。「女配太子登(孫權長子)。男循尚公主(娶孫權女),拜騎都尉,有瑜風,早卒。循弟胤,初拜興業都尉,妻以宗女,授兵千人,屯公安。」如憑藉以上簡單的記載,後世似乎很難將以上瑜、喬的身世,在民間當作傳聞傳流開來。當然,也就不會有以後小喬多墓的出現。
周瑜、小喬故事的傳流,除其兩人具有本身的因素而外,還與明·羅貫中在《三國演義》里,圍繞銅雀台故事對他倆的精心編排與渲染有關。《演義》第三十四回敘曹操平定遼東後,心情大暢,欲建銅雀台以娛晚年。少子曹植進言:「若建層台,必立三座。」中間名銅雀,左為玉龍,右為金鳳。「更作兩條飛橋,橫空而上,乃為壯觀。」操喜,留曹植、曹丕在鄴郡建台。這是建台之緣起,與周瑜、小喬一字無關。第四十二回敘曹操得荊州後,欲領兵百萬南下,約孫權「共擒」劉備。一時孫吳主戰、主和,沸沸揚揚,難以主張。第四十三回敘:經魯肅與劉備、諸葛亮的合謀,孔明願隨魯肅赴柴桑(故城在江西九江縣西南二十里)親見孫權,以陳利害,堅定孫權聯合抗曹。
全書到了第四十四回,周瑜、小喬才與銅雀台有了聯系:正在這時,原在鄱陽湖訓練水師的周瑜,星夜趕回柴桑,當晚就緊急約見孔明。此時的周瑜和先前的孫權一樣,雖是決心抗曹,但對聯合劉備卻存戒心。瑜起初想盡量不露抗曹的本意,以試孔明;而孔明卻趁機言曹勢眾,難以抵擋,使用激將之法假意勸瑜降曹,言道:「愚有一計:並不勞牽羊擔酒,納土獻印;亦不須親自渡江,只須遣一介之使,扁舟送兩個人到江上。操一得此兩人,百萬之眾,皆卸甲卷旗而退矣。」孔明佯裝不知大、小喬為孫策、周瑜之妻,接著說道:「亮居隆中時,即聞操於漳河新造一台,名曰銅雀,極其壯麗;廣選天下美女,以實其中。操本好色之徒,久聞江東喬公有二女,長曰大喬,次曰小喬,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操曾發誓曰:吾一願掃平四海,以成帝業;一願得江東二喬,置之銅雀台,以樂晚年,雖死無恨矣。今雖引百萬之眾,虎視江南,其實為此二女也。」周瑜豈信孔明之言,問:「操欲得二喬,有何證驗?」孔明又言,操曾命子曹植作《銅雀台賦》,「賦中之意,單道他家合為天子,誓取二喬。」為了證明孔明所言是實,瑜又問:「此賦公能記否?」孔明越發大展才智,當著周瑜、魯肅之面背誦該賦時,巧妙地添油加醋,著意激怒周瑜。其中有句為:「立雙台於左右兮,有玉龍與金鳳。攬二喬於東南兮,樂朝夕之與共。」《演義》所錄孔明背誦之《銅雀台賦》與曹植原作之《登台賦》(即《演義》所稱之《銅雀台賦》)真偽雜糅。又橋本小喬之姓,孔明背誦之賦所加內容,明以連接玉龍與金鳳的二橋,指謂大、小二喬女。周瑜聽罷,「勃然大怒,離座指北而罵曰:『老賊欺吾太甚!』」自此,便堅定孫劉聯合抗曹的決心。
二喬在《演義》中從未登場。即便通過銅雀台事,小喬在書中也只是虛出。但小喬的國色天嬌與其在周瑜、曹操心目中的地位,卻被展現無遺。赤壁之戰竟為小喬而起,這是書中孔明開了一個多麼大的玩笑!這不能不說是羅貫中在編著《演義》中手法的高明。應當說書中對周瑜、小喬,以及孔明、曹操,通過銅雀台事件而展開的繪聲繪色而又極具傳奇性的描述,既說明了瑜、喬的愛情,又給後世民間增添了關於他倆之間姻緣佳話傳流的內容。這實是後世小喬能有多墓的添游戲真三國無雙里的小喬加的原因之一。
周瑜娶小喬,在<三國演義>中並沒有記載.但,有一些只言片語可以顯示出倆人的關系.第二十九回小霸王怒斬於吉 碧眼兒坐領江東:(孫策)又喚妻喬夫人謂曰:「吾與汝不幸中途相分,汝須孝養尊姑。早晚汝妹入見,可囑其轉致周郎,盡心輔佐吾弟,休負我平日相知之雅。」第四十四回孔明用智激周瑜 孫權決計破曹操:瑜曰:「公有所不知:大喬是孫伯符將軍主婦,小喬乃瑜之妻也。」
此外,在<三國志>中,有周瑜娶小喬的記載,在<周瑜傳>中.原文是:頃之,策欲取荊州,以瑜為中護軍,領江夏太守,從攻皖,拔之。時得橋公兩女,皆國色也。策自納大橋,瑜納小橋。策從容戲瑜曰:「橋公二女雖流離(作容貌煥發的意思),得吾二人作婿,亦足為歡。」
【歷史遺跡】
一、廬江小喬墓(安徽)
年代:東漢
地址:廬江縣城新汽車站東側
小喬為周瑜妻,墓在縣城大西門,真武觀西百步。公元210年,周瑜病逝,厚葬於廬江東門橫街朝墓巷,小喬住守廬江,扶養遺孤。公元223年,小喬病卒,享年四十七歲,葬於縣城西郊,舊稱喬夫人墓,俗名瑜婆墩,平地起墳,墓有封無表,漢磚結構,墓前有碑,拜台、列台屏石供,墓門向東,明崇禎時毀於兵亂,僅存一座土冢,與城東周瑜墓遙遙相望。
2001年被廬江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二、岳陽小喬墓(湖南)
小喬墓,又名二喬墓,在岳陽樓北面。據光緒《巴陵縣志》引明《一統志》載:「三國吳二喬墓,在府治北。吳孫策攻皖,得喬公二女,自納大喬,而以小喬歸周瑜,後卒葬於此。」又引《戊申志》載「墓在今廣豐倉內。或小喬從周瑜鎮巴丘,死葬蔫。大喬不應此。」《巴陵縣志》又載「瑜所鎮巴陵在廬陵郡,非今巴丘。」又裴松之註解《三國志》稱:「瑜留鎮之巴丘,為廬陵郡巴丘縣(今江西省境內),瑜病卒之巴陵,為晉荊州長沙郡巴陵縣(即今岳陽市)。」孰是孰非,尚待考證。
小喬墓地一帶,傳為三國周瑜軍府。墓府為當時軍府花園。墓地環境幽靜,花木繁茂,墓頂植女貞二株。墳前墓碑高約一米,上書"小喬之墓"。清嘉慶前,墓內修葺情況沒有記載。《巴陵縣志)載:"嘉慶二年(公元1797年),知府沈廷瑛重修"。以後又無記載。傳聞光緒七年(公元1881年),督學陸保宗重新修建,並在冢上重植女貞二株。1993年又於墓南側增建小喬墓廬,四周建有圍牆。墓園內照壁。正面刻有宋蘇東坡手跡:"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墓冢為圓形封土堆,墓周有游道,並增加石欄護圍。園內建築,為磚木結構,覆以青色琉璃,具有江南園林風格。
三、南陵小喬墓(安徽)
在皖南青弋江上游的南陵縣境內,中山公園邊上,也有一座小喬墓。據《南陵縣志》,此墓建於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起因是當時的知縣高怡夢見小喬,訴說她的墓在香油寺側,遂令典史江鯤在香油寺西苑,重建小喬墓。周瑜曾經做過春谷(南陵)長,小喬死後葬在南陵,也就有了依據,為世人所公認。南陵小喬墓前有一塊巨碑,陽刻「東吳大都督周公德配喬夫人之墓.」兩側陰刻著一副對聯。上聯是安徽宿松文人許文權撰: 千年來本貴賤同歸,玉容花貌,飄零幾處?昭君冢、楊妃塋、真娘墓、蘇小墳,更遺此江作名姝,並向天涯留勝跡。 下聯是蕪湖儒士陶寶森作: 三國時何夫妻異葬,紙錢酒杯,澆典誰人?筍篁露、芭蕉雨、菡萏風,梧桐月,只借他寺前野景,常為地主作清供。
石碑已經破成幾段,現移存南陵縣文化館內保存。

岳陽小喬墓題詞

小喬墓,又名二喬墓,在湖南省岳陽樓北面。據光緒《巴陵縣志》引明《一統志》載:「三國吳二喬墓,在府治北。吳孫策攻皖,得喬公二女,自納大喬,而以小喬歸周瑜,後卒葬於此。」小喬與周郎朝夕相相伴,形影不離。瑜卒,小喬護柩返回故里,撫養遺孤。吳·黃武二年(223年)小喬病逝,終年47歲,葬於廬江縣城西的真武觀西,與城東的周瑜墓遙遙相對。明人曾有詩曰:「凄凄兩冢依城廓,一為周郎一小喬。」小喬墓無表,平地起墳,漢磚砌成。元朝至正年間(1341年)修繕一次,明崇禎時毀於兵亂,現存一座土冢。又引《戊申志》載「墓在今廣豐倉內。或小喬從周瑜鎮巴丘,死葬蔫。大喬不應此。」《巴陵縣志》又載:「瑜所鎮巴陵在廬陵郡,非今巴丘。」又裴註解《三國志》稱:「瑜留鎮之巴丘,為廬陵郡巴丘縣(今江西省境內),瑜病卒之巴陵,為晉荊州長沙郡巴陵縣(即今岳陽市)。」孰是孰非,尚待考證。小喬墓一帶,傳為三國周瑜軍府。墓府為當時軍府花園。墓地環境幽靜,花木繁茂,墓頂植女貞二株。墳前墓碑高約一米,上書「小喬之墓」。清·嘉慶前,墓內修葺情況沒有記載。《巴陵縣志》載:「嘉慶二年(1797年),知府沈廷瑛重修」。以後又無記載。傳聞光緒七年(1881年),督學陸保宗重新修建,並在冢上重植女貞二株。1993年又於墓南側增建小喬墓廬,四周建有圍牆。墓園內照壁。正面刻有宋·蘇東坡手跡:「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雄姿英發」。墓冢為圓形封土堆,墓周有游道,並增加石欄護圍。園內建築,為磚木結構,覆以青色琉璃,具有江南園林風格。
巴戍人空悲夜雨;
女貞木落吊秋風。
——佚名題湖南省岳陽小喬墓廟
古木猶傳貞女意;
名山不道小姑歸。
——陳詒茀題湖南省岳陽小喬墓廟
一夢黃梁,何處是英雄割據;
獨留青冢,亦足拓名士襟懷。
——周延俊題湖南省岳陽小喬墓廟
姊妹花殘,青草湖邊雙斷雁;
佩環月冷,紫藤牆外有啼鵑。
——吳樹楷題湖南省岳陽小喬墓廟
桴鼓謝吳宮,銅雀春深千古恨;
佩環遺楚澤,杜鵑啼破一天愁。
——周延俊再題湖南省岳陽小喬墓廟
芳冢吊斜陽,一樹女貞長不死;
大江流日夜,千秋環佩可歸來。
——張浚題湖南省岳陽小喬墓廟
戰士久無家,赤壁清風蘇子賦;
佳人猶有冢,黃陵芳草杜鵑啼。
——張浚題湖南省岳陽小喬墓廟
銅雀有遺悲,豪傑功隨三國歿;
紫鵑無限恨,瀟湘月冷二喬魂。
——陳詒茀再題湖南省岳陽小喬墓廟
佛弦顧曲,話周郎竟能赤壁鏖兵,恨消銅雀;
同穴湘山,羨妃子撫此東吳抔土,望斷秭歸。
——佚名題湖南省岳陽小喬墓廟
小苑辟從今,對馬鬣一抔,秋風酒酌湖蘋白;
大姨渺何處,獨蛾眉千秋,春雨香留蔓草青。
——陳詒茀再題湖南省岳陽小喬墓廟
世界已非唐虞,近接叢祠,生喜有鄰傍舜婦;
英雄不及兒子,虛傳疑冢,死憐無地葬曹瞞。
——吳恭亨題湖南省岳陽小喬墓廟
銅雀鎖春風,可憐歌舞樓台,千古不傳奸相冢;
杜鵑啼月夜,也是英雄夫婿,三更猶悼美人魂。
——李秀峰題湖南省岳陽小喬墓廟
阿姨渺何存,想當佩環來歸,應共話洞庭夜月;
老瞞空欲鎖,把此松楸憑吊,最難忘赤壁東風。
——袁少枚題湖南省岳陽小喬墓廟
綠珠猶作墜樓人,銅雀春深,最恨舊傳非禮語;
二女遠來巡狩地,瀟湘月冷,可憐固有未歸魂。
——佚名題湖南省岳陽小喬墓廟
夫婿是英雄,雖香閨妙解,談兵籌策,無須內助;
名姝隆際遇,喜良人才高,顧曲唱和,別有知音。
——梁殿鈞題湖南省岳陽小喬墓廟
巴丘本夫婿殂落之墟,亦足為歡,同上將台談往事;
北渚隨湘君淹回以後,幸能作伴,莫依木葉悵秋風。
——陳逢元題湖南省岳陽小喬墓
漢昌奉邑,岳陽將台,夫婿昔登壇,橫槊南來消霸氣;
楚冢新封,吳宮冷閉,阿姨誰薦食,大江東去有餘哀。
——蔡乃煌題湖南省岳陽小喬墓廟
問薄游岳陽,彼魯肅墓巍巍在旁,初不聞諸君馨香俎豆;
使竟鎖銅雀,同息夫人脈脈飲恨,奚足令過者憑吊咨嗟。
——袁少枚再題湖南省岳陽小喬墓廟
銅雀算老瞞安樂窩,賣履晚無聊,一世雄盡,美人亦盡;
洞庭是夫婿戰利品,埋香茲有托,三分鼎亡,抔土不亡。
——吳恭亨再題湖南省岳陽小喬墓
[編輯本段]【關於小喬的詩詞】
電影《赤壁》中的小喬(林志玲飾)赤 壁
杜 牧
折戟沉沙鐵未銷,
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
銅雀春深鎖二喬。
念奴嬌·赤壁懷古
蘇 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菩薩蠻》
辛稼軒
畫樓影蘸清溪水。歌聲響徹行雲里。簾幕燕雙雙。綠楊低映窗。曲中特地誤。要試周郎顧。醉里客魂消。春風大小喬。

『捌』 大喬小喬簡介

1、大橋(?-200年?),廬江郡皖縣人(今安徽安慶潛山),中國東漢末的女性,系喬公之女、孫策之妾、小橋之姊。在中國長篇古典名著《三國演義》中稱大喬。與其妹小喬並稱為「江東二喬」,傳說為絕世美女。
在各種民間傳說和詩詞中,或說孫策大橋、周瑜小橋十分恩愛,或說他們對後來的吳國政治也有影響。甚至就連二喬之父「喬國老」都能做主孫夫人的婚姻了,這實在是荒謬。
實際上,史籍中有關江東二喬的記載極少。陳壽的《吳書·周瑜傳》明確提到二喬也只有一句話,提及的信息只有漂亮和城破被納,說句不好聽的,就正史而言,他們就是勝者的戰利品,二喬不過是一妾室,對大局也沒有任何影響,不需要也沒必要幻想那麼多。
其中特別是大喬,在破皖後,大喬被直接送回駐地吳郡,孫策此時卻在四處征戰,二人並沒有實際接觸。四個月後孫策就去世,大喬自此孤苦伶仃的獨自走完了一生。所謂的丈夫,不過是霧里看花罷了。
2、小橋(180年代-?),本姓橋(小喬為後世誤傳)。中國東漢末年時期的美女,廬江皖縣(今安徽潛山)人。橋公的次女,漢末名將周瑜之妾。
周瑜風度翩翩的才子形象,與堪稱國色的小橋可稱天作之合,由此成為後世文藝作品的對象。唐代著名詩人杜牧激發想像,一句「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將小橋與赤壁之戰聯系起來。而令「」二橋「」聞名於世。
小喬為周瑜妻,墓在縣城大西門,真武觀西百步。公元210年,周瑜病逝,厚葬於廬江東門橫街朝墓巷,小喬住守廬江,扶養遺孤。公元223年,小喬病卒,享年四十七歲,葬於縣城西郊,舊稱喬夫人墓,俗名瑜婆墩,平地起墳,墓有封無表,漢磚結構,墓前有碑,拜台、列台屏石供,墓門向東,明崇禎時毀於兵亂,僅存一座土冢,與城東周瑜墓遙遙相望。
2001年被廬江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玖』 歷史上大小喬的最後結局是什麼

陳壽的《三國志》在《吳書周瑜傳》只有這樣一句:
從攻皖,拔之。時得橋公兩女,皆國色也。(孫)策自納大喬,(周)瑜納小喬。
裴松之注此傳時引用了《江表傳》,也只有一句:
(孫)策從容戲(周)瑜日:「橋公二女雖流離(按:流離,光彩煥發貌),得吾二人作婿,亦足為歡。」
這兩句話告訴我們:第一,二喬的姓本作「橋」,至於她倆的芳名,史書失載,只好以「大喬」、「小喬」來區別。現代人對此會覺得奇怪,但在以男性為中心的封建社會里,這種現象卻是見慣不驚的。歷史上許多皇後都沒有留下名字,就是孫權的母親吳夫人、妹妹孫夫人,不也同樣不知其名嗎?
第二,二喬的籍貫是廬江郡皖縣(今安徽潛山)。
第三,二喬長得很美,有傾國之色,顧盼生姿,明艷照人,堪稱絕代佳麗。
第四,孫策、周瑜得到二喬是在建安四年(199年)攻取皖縣之後,當時,孫、周二人都是25歲(周瑜僅比孫策小一個月),因此,估計二喬的年齡不過20上下。
第五,孫策、周瑜對能娶二喬為妻感到非常滿意。
從二喬方面來說,一對姐妹花,同時嫁給兩個天下英傑,一個是雄略過人、威震江東的「孫郎」,一個是風流倜儻、文武雙全的「周郎」,按照傳統觀點,堪稱郎才女貌,姻緣美滿了。
然而,二喬是否真的很幸福呢?史書上沒有說。不過,從有關資料分析,至少可以肯定,大喬的命是很苦的。她嫁給孫策之後,孫策忙於開基創業,東征西討,席不暇暖,夫妻相聚之時甚少。僅僅過了一年,孫策就因被前吳郡太守許貢的家客刺成重傷而死(《三國演義》第29回寫到此事),年僅26歲。當時,大喬充其量20出頭,青春守寡,身邊只有襁褓中的兒子孫紹,真是何其凄惶!從此以後,她只有朝朝啼痕,夜夜孤衾,含辛茹苦,撫育遺孤。歲月悠悠,紅顏暗消,一代佳人,竟不知何時凋零!
小喬的處境比姐姐好一些,她與周瑜琴瑟相諧,恩愛相處了11年。
在這11年中,周瑜作為東吳的統兵大將,江夏擊黃祖,赤壁破曹操,南郡敗曹仁,功勛赫赫,名揚天下;可惜年壽不永,建安十五年(210年)在准備攻取益州時病死於巴丘,年僅36歲。這時,小喬也不過30歲左右,乍失佳偶,其悲苦可以想見。周瑜留下二子一女,是否皆為小喬所生,史無明文,但按照封建宗法制度,她終歸是這二子一女的嫡母。由於周瑜的特殊功勛,孫權待其後人也特別優厚:其女(又是一個不知名字的!)嫁給孫權的太子孫登,若不是孫登死得早了一點(赤烏四年病卒,年僅33歲),當皇後是沒有問題的;長子周循,「尚公主,拜騎都尉」,頗有周瑜弘雅瀟灑的遺風,可惜「早殤」;次子周胤,亦娶宗室之女,後封都鄉侯,但因「酗淫自恣」,屢次得罪,廢爵遷徙,不過最終仍被孫權赦免。盡管如此,小喬本人卻是琴瑟已斷,歡娛難再,只好和姐姐一樣,在無邊寂寞、無窮追憶之中消磨餘生了。在漫長的封建社會中,「自古紅顏多薄命」,死於非命者何止萬千;相對而言,二喬算不得太不幸,但她們同樣也掌握不了自己的命運!
作為艷名傾動一時的美女,江東二喬很自然地成了文學藝術創作的素材。現存最早而且最著名的作品當推唐代詩人杜牧那首膾炙人口的《赤壁》詩:
折戟沉沙鐵未消,
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
銅雀春深鎖二喬。
嚴格地說,杜牧這首詩並非詠二喬,詩人只是即景抒情,因赤壁而想到歷史上的赤壁之戰,並進而產生聯想:如果周瑜不是藉助東風發動火攻而打敗了曹操,東吳很有可能戰敗,那樣的話,江東二喬也會被擄到銅雀台充當曹操的玩偶了。從奴隸社會到封建社會,在大大小小的戰爭中,戰勝者把被征服者的妻室姐妹女兒掠為已有,似乎是天經地義。曹操滅袁紹之後,便毫不客氣地把袁紹的媳婦甄氏納為自己的兒媳;孫權也曾把袁術的女兒占為己有。因此,如果曹操真的滅掉東吳,要擄走二喬也毫不奇怪。不過,如果把曹操南征的目的說成是奪取二喬,那就歪曲了赤壁之戰的意義,也太貶低曹孟德了。事實上,寫《赤壁》詩的杜牧也並不這樣看。
然而,多情而又富有想像力的藝術家們卻按照各自的美學觀點去理解杜牧的詩,並大加引申,創作出形形色色有關二喬的繪畫、詩詞、戲曲、小說。共中,影響最大的自然是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的藝術虛構。羅貫中並沒有模糊赤壁之戰的重要政治意義,但出於「尊劉貶曹」的思想傾向,他有意突出曹操「好色之徒」的形象,渲染了曹操覬覦二喬美色的主觀意圖。在第44回《智激周瑜》一節里,他借諸葛亮之口,說曹操「曾發誓曰:『吾一願掃清四海,以成帝業;一願得江東二喬,置之銅雀台,以樂晚年,雖死無恨矣。』」並採用移花接木、顛倒時序、虛實雜糅等藝術手法,在曹植《銅雀台賦》中加進「攬二喬於東南兮,樂朝夕之與共」等句,證明曹操確有此意,遂使諸葛亮的激將法天衣無縫,立即奏效,激得周瑜說出了堅決抗曹的本意。在第48回《橫槊賦詩》一節中,羅貫中照應前文,讓志得意滿的曹操直接出面,對眾官說道:「吾自起義兵以來,與國家除凶去害,誓願掃清四海,削平天下;所未得者江南也。今吾有百萬雄師,更賴諸公用命,何患不成功耶!收服江南之後,天下無事,與諸公共享富貴,以樂太平。」「吾今新構銅雀台於漳水之上,如得江南,當娶二喬,置之台上,以娛暮年,吾願足矣!」這樣,既表現了曹操統一天下的雄心,又揭露了他垂涎於二喬芳華的慾念。羅貫中寫這兩個篇章,都不是要寫二喬,但無意之中卻從不同的側面映襯出二喬驚人的美麗。

熱點內容
七夕辦婚禮 發布:2025-07-29 10:24:55 瀏覽:76
七夕不一樣的禮物 發布:2025-07-29 10:23:38 瀏覽:126
黑色玫瑰為什麼妹子多 發布:2025-07-29 10:23:30 瀏覽:373
丁香豆蔻紅花 發布:2025-07-29 10:22:02 瀏覽:147
荷花的珍品 發布:2025-07-29 09:42:40 瀏覽:913
蘿卜削蘭花 發布:2025-07-29 09:36:08 瀏覽:427
細葉楓盆景 發布:2025-07-29 09:14:00 瀏覽:488
紹興蘭花群 發布:2025-07-29 09:13:22 瀏覽:493
海棠沒根 發布:2025-07-29 09:11:40 瀏覽:870
悅曉花卉 發布:2025-07-29 09:05:00 瀏覽: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