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加拿大玫瑰谷

加拿大玫瑰谷

發布時間: 2021-02-16 20:09:26

A. 每個國家的國花

各國的國花 中國國花--牡丹 智利國花--百合花 英國國花--玫瑰(月季) 義大利國花--雛菊 紐西蘭國花--桫欏、銀蕨 新加坡國花--卓錦·萬代蘭 西班牙國花--石榴 坦尚尼亞國花--丁香花 泰國國花--睡蓮 孟加拉國花--睡蓮 埃及國花--睡蓮 日本國花--櫻花 墨西哥國花--仙人掌 美國國花--山植花玫瑰 肯亞國花--肯山蘭 荷蘭國花--鬱金香 土耳其國花--鬱金香 韓國國花--木植花 法國國花--鶯尾 俄羅斯國花--向日葵 德國國花--矢車菊 澳大利亞國花--金合歡 巴西國花--熱帶蘭、毛蟹爪蘭 阿富汗:鬱金香 阿爾及利亞:鳶尾、澳洲夾竹桃 阿拉伯聯合酉長國:孔雀草、百日草 阿根廷:象牙紅 奧地利:火絨草 阿扎尼亞:卜若地 比利時:杜鵑花、月季、虞美人 不丹:綠絨蒿 玻利維亞:坎塗花 保加利亞:突厥薔薇 緬甸:龍船花 哥倫比亞:三向卡特蘭 哥斯大黎加:卡特蘭 古巴:姜花 丹麥:木春菊 厄瓜多:麗卡斯特蘭 衣索比亞:馬蹄蓮 斐濟:扶桑 芬蘭:鈴蘭 希臘:香堇 宏都拉斯:香石竹 列支敦斯登:橙花珠芽百合 匈牙利:鬱金香 印度:荷花 印度尼西亞:毛茉莉 伊拉克:月季 伊朗:突厥薔薇、鍾花鬱金香 愛爾蘭:白車軸草 以色列:銀蓮花 柬埔寨:睡蓮 拉托維亞:牛眼菊 立陶宛:芸香 蓋亞那:睡蓮 利比亞:石榴 寮國:雞蛋花 盧森堡:月季 朝鮮:迎紅杜鵑 馬達加斯加:旅人蕉 馬來西亞:扶桑 馬爾他:矢車菊 摩洛哥:月季、香石竹 尼加拉瓜:姜花 尼泊爾:樹杜鵑 摩納哥:香石竹 巴基斯坦:素磬 秘魯:向日葵、坎塗花 菲律賓: 毛茉莉 波蘭: 三色堇 葡萄牙: 熏衣草 羅馬尼亞: 狗薔薇 瑞士: 火絨草 南非: 匍匐卜若地 瑞典: 鈴蘭 瓜地馬拉: 麗卡斯特蘭 辛巴威: 嘉蘭

B. 加拿大有多少個城市

1.不列顛哥倫比亞省British Columbia——舉世聞名的滑雪場地

★西部天堂——溫哥華(Vancouver)

★英屬哥倫比亞省省會——維多利亞(Victoria)

2.阿爾伯塔省Alberta——「野玫瑰園地」之稱

★艾爾伯塔省省府——艾德蒙頓(Edmonton)

★新興的石油工業城市——卡爾加里(Calgary)3.薩斯喀徹溫省Saskatchewan——「加拿大麵包籃子」的美稱

薩斯喀徹溫省(Saskatchewan簡稱薩省)是加拿大草原三省之一,以擁有一片片的金黃小麥田及一座座像在田邊負起守衛任務的大型穀物倉庫而著名,號稱「加拿大麵包籃子」。其南部為平原丘陵地帶,薩省十三個主要城鎮都集中在這一地區;北部則為大面積的沼澤地帶,大小湖泊星羅棋布,泥炭資源豐富,目前正在發展森林面積。該省公園眾多,面積達5百萬英畝,被稱為「萬湖之省」,是來自各地的旅遊者的好去處。里賈納(Regina)是該省的省府。

★薩斯卡切溫省省會——里賈納(Regina)

4.曼尼托巴省Manitoba——「加拿大的陽光之都」之稱

★曼尼托巴省省府——溫尼伯市(Winnipeg city)

溫尼伯(Winnipeg city)是加拿大第七大城市,人口約60萬,多為英、德、俄、法、波、意等國移民,近年有不少中國移民也在此定居。溫尼伯離美國國境僅96公里,是加拿大中部地區的重鎮。The Forks是曼尼托巴省著名的歷史游覽點,位於溫尼伯市中心,為人們展示超過6000年的遺跡,包括遠古人類生活及文化的各方面。溫尼伯格湖和格蘭德海灘(世界最大的海灘之一)等也是著名旅遊景點。主要的旅遊景點有:曼尼巴托省議會大廈、百年紀念中心、聖博尼費斯大教堂、唐人街、丘吉爾市。5.安大略省Ontario——不可錯過尼亞加拉大瀑布的壯觀


★安大略省省府——多倫多(Toronto)


★加拿大首府——渥太華(Ottawa)


★汽車城——溫莎市

溫莎(Windsor)是一個位於安大略省最南邊的一座城市,隔著底特律河(Detroit River)與美國密西根州(Michigan)的底特律(Detroit)相望,人口總數有十九萬五千六百二十七人,
★鋼鐵城——哈密爾頓

哈密爾頓(Hamilton)在多倫多市(Toronto)與尼加拉瀑布(Niagara Falls)的中間,人口總數大約有四十六萬七千人,

6.魁北克省Quebec——加拿大最大的法語區


★魁北克省省府——魁北克市(Quebec city)

★歷史名城——蒙特利爾(Montreal)

7.紐芬蘭省New Foundland——素有「岩石」稱號的賞鯨聖地

8.新不倫瑞克省Nouveau-Brunswick——「世界龍蝦中心」之稱

9.愛德華王子島省Prince Edward Island——以「聯邦誕生地」而知名

10.新斯科舍省Nova Scotia——「加拿大的海洋游樂場」


★美麗的海港城市——哈里法斯

C. 加拿大高中國際學校有哪些

我不是留學生,但是我12歲隨父母移民加拿大,至今十年了,對加拿大的各種學校還算比較了解。
1. 絕對不推薦基督高中,(當地叫 教會高中),因為華人以及其他國家外來移民絕少進入基督高中學習,以至於這些學校對於外來學生的相對設施與服務都嚴重不足。 例如:沒有資深ELS老師幫忙補習英文, 沒有校用翻譯人員, 沒有針對華裔學生的學生組織, 沒有針對華裔文化的學校活動等等,尤其是老師和同學都沒有與中國留學生相處的經驗,所以相當的不便。 國際學校和當地高中相對好的多,華人學生社團,ESL課程,春節一類的時候會有小型慶祝,華人多所以有困難很容易尋求到幫助。最重要的是因為老師跟同學都有長期跟外國學生相處的經驗,所以會非常包容你的英文水平,會慢慢的跟你說話,會細心的聽你說的話,而且絕對沒有種族歧視這種情況。 不過本人更加推薦大城市的大型本地高中,而不是國際學校,因為當地高中更容易接觸真實的加拿大社會,有助於你融入,不會把你過分的特殊化,你可以遇到當地的加拿大學生,華裔後代,和移民二代.....這些人在加拿大生活的經驗和人脈都比單純的國際學校的留學生強,遇到困難的時候,他們能幫上忙的可能性更大,因為畢竟身後還有成人的親戚朋友。
2. 史密斯基督高中,(簡稱 SDCH), 這個學校教學水平不錯,不過學校不是單純的高中,而是初三+高中。課程安排的還算全面,比較特色的是有一些基礎的會計財務的課程,但是生物和外語方面就比較弱, 而且還要上聖經課程(基本上沒用的課,本來英文就有待加強,加上這門課更是雪上加霜)。不足的地方是這個高中人少,最少的時候全校只有200人左右,最多的時候也不到400, 據說最多的時候也只有過兩個中國人。ESL 課程是2010年才開,相當不成熟。 如果英文不夠好,剛去的時候可能會很難過,因為沒有人能幫忙。好處是環境單純,基本上全是加拿大當地白人,學生素質很好。
3. 本地大型高中,和國際學校 不可能出現這種狀況,他們會根據你的英文水平專門為你安排課程,同班會有很多跟你一樣英文有待加強的人,所以不會尷尬。中國人多,不愁沒朋友。 教會學校的話.....你做好半個華人也沒有的心理准備吧.....而且為你單獨安排課程的可能小於等於零....
4. 基本物件的話中介都會提醒的,證件啊,錢啊一類的。 我個人的推薦是
-- 筆記本電腦是一定要的,以為大多數作業都需要網路和電腦 (一定要裝Office軟體,word 和 powerpoint)。
-- 帶個中國手機吧,因為這邊的手機難看,功能少,加上當地很多手機是不支持sim卡的,所以一旦換公司,手機也跟著廢了。
-- 帶一些自己有可能用到的葯(退燒葯,消炎葯,皮炎平一類的),一來加拿大消炎抗生素類全是處方葯,等你能拿到你都病死了,二來加拿大的感冒葯主要是真對頭疼,對退燒作用極少,醫生也沒辦法。皮炎平是為了搬來後氣候不同可能導致的皮膚敏感,畢竟當地人的配方並不適合亞洲皮膚。 不過葯類比較麻煩,打包打在行李裡面就好了,別在海關的時候申報。
-- 電子詞典是必備
-- 多帶些休閑服飾,因為這里大部分學校是沒有校服的,平日換衣服要勤,所以多帶點,千萬別帶襯衣襯褲,毛褲棉褲一類的 加拿大不穿這些。穿了被人看見容易被人嘲笑。(毛衣可以)還要帶一件晚禮服/西裝, 這里的有比較正式的學校活動和非常正式的畢業典禮。
-- 帶點自己的護膚品 (當地的護膚品你還沒搞懂哪樣適合自己呢,而且皮膚也要有個過渡期)。
-- 為Homestay 家庭帶件小禮物,有點中國民族特色,加拿大買不到的。不要太貴重,手工製品最好,小型刺綉,小工藝品都行,包裝精巧一些。
-- 上學第一天,如果班裡面有會中文的華人,主動跟他們說話,如果沒有,那就去食堂找,一般華人都在一起吃飯,去打個招呼,自我介紹一下,他們會很快接受你的,而且會提點你在學校需要知道的一切。此處要注意,說話盡量不要帶方言,不要帶有太地方化的行為,因為大家來自天南海北,需要互相謙讓一些。一般他們以後會在放學後帶你出去轉轉,跟著去吧~ 這樣當地物美價廉的商店,公車路線,消遣場所你就會慢慢都了解了。帶些國內的小零食(什麼牛肉乾,魷魚絲,QQ糖什麼的)給他們,你會馬上跟他們打成一片的。(別帶薯片、餅干、布丁這些源自於外國的東西,這些加拿大都有)
-- 最後,跟國內不同,這里的高中沒有對外表的要求(除了學校不能帶帽子+噴香水),所以臨出國前,把發型打造的時尚一點,穿著也要稍微休閑時尚,這樣容易受到當地人的好感,也容易被人接受。
以上就這些了,全是手打,希望可以幫到你。

D. 加拿大安大略省有哪些城市

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城市有:多倫多市、渥太華市、布蘭普頓市、哈密爾頓市、倫敦市、萬錦市、滑鐵盧市、溫莎市、米西索加市。

一、布蘭普頓

布蘭普頓是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一個城市。布蘭普頓為皮爾區行政中心。布蘭普頓為大多倫多地區第3大城市,也是加拿大第11大城市。該市總面積266.71
km(103.0 sq mi),總人口433,806。該市為加拿大幾個人口增長較快的地區之一,2001年–2006年間平均人口增長率為6.6%。

在1800年代以前,僅有的重要建築為威廉姆·巴菲的酒館,可稱作布蘭普頓市中心。1834年,約翰·埃利奧特大量出售該區域的地塊,並採用了「布蘭普頓」的名字,這個名字很快被其他人所採用。

二、萬錦市

萬錦市是安大略省發展最為迅速的城市之一,被譽為「加拿大高科技之都」,擁有包括IBM、飛利浦、摩托羅拉、朗訊在內的860多家高科技公司,其中有400多家公司的總部設在萬錦市。萬錦市製造業、房地產、服務業、醫葯、環保等產業也十分發達,也是加拿大華人城之一。

三、溫莎市

溫莎市是加拿大安大略省東南部的城市,位於美國與加拿大共有的聖克萊爾湖畔和底特律河畔。溫莎也是加拿大最南端的城市,與美國密歇根州的底特律隔河相望並通過大橋、隧道與之相連。

溫莎市距離安大略首府多倫多市約4小時車程,距離最近的加拿大城市倫敦市約2小時車程。城市有著溫和的氣候,是加拿大旅遊及工業重鎮。

四、滑鐵盧

滑鐵盧(Waterloo)是加拿大安大略省南部的小城市, 交通發達,人文環境和學習環境都很有氛圍,2011年的人口普查達到了98780人,麥考林加拿大大學綜合類排名第3位的滑鐵盧大學以及綜合類排名第6商科名校勞里埃大學位於此市。

五、漢密爾頓

漢密爾頓(Hamilton,當地華人又譯作咸美頓, 現當地華人稱之蛤蟆屯(音譯)),是加拿大第九大城市,也是加拿大最南的城市之一。

漢密爾頓是加拿大安大略省東南部的一座港口城市,位於多倫多以西及尼亞加拉瀑布以北。都會區 (Metropolitan Hamilton) 人口約71萬人(2013年),自1981年起,一直位居全國第九及安省第三。哈密爾頓的移民人口超過20%,僅次於多倫多(49%)和溫哥華(39%)。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安大略省

E. 你知道那些國家的國花是什麼嗎

其他國家的國花:

蓮花──埃及國花,也是印度和斯里蘭卡的國花。

埃及古傳說:托特(鷺頭人身,埃及智慧與魔術之神)的妻子埃赫·阿慕納,奉獻給丈夫一束蓮花,以表示她對丈夫的忠貞和愛情。後來忠貞與愛情形成蓮花花語,故人民對蓮花特別喜愛。在印度、斯里蘭卡均視為美好吉祥的象怔。

荷花原產中國,日本、印度、斯里蘭卡及澳大利亞等國有分布。

荷花主要用於布置水面,點綴水景,或布置水景園;小型花品種可用於美化家居。作為經濟植物,可說是渾身是寶,蓮子、蓮藕均可用於食用,營養價值極高。

印度是佛教的發祥地,荷花則是佛經中常提到的象徵物和吉祥物。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潔身自處,與佛教主張的處世人格相合。正是因為荷花代表佛教,而佛教又來自印度,所以荷花在印度被視為尊嚴的神聖的象徵。

古巴國花——百合(Lilium spp)別名百合蒜。百合科百合屬多年生草本花卉。百合植株具地下鱗莖,花大,漏斗狀、喇叭狀或杯狀,花下垂,平伸或向上著生,花色多樣,觀賞價值很高。

百合屬約有90餘種,園藝品種十分豐富。根據親緣種發源地與雜種的衍生關系,花色和花型的不同,人們將百合品種劃分為9個品種種群。

在西方人的心目中,百合是聖潔的象徵。古巴分布有許多百合花,在古巴取得獨立後,人們就選擇了一種姜黃色的百合作為國花。

比利時國花——月季(Rosa cvs)又名月月紅。薔薇科薔薇屬落葉或常綠灌木,罕藤本。月季是以該屬中一年四季開花的月季花Rosa chinensis和香水月季Rosa xodorata為主本,與其它種類進行反復雜交,不斷進行人工選擇,形成的在一年四季內連續栽花的雜交品種群的通稱。月季花容美麗、四季花開、芳香宜人,自古深受人們的喜愛。現在月季多達2萬多個品種。

虞美人(Papaver rhoeas)別名麗春花、賽牡丹。罌粟科罌粟屬一、二年生草本植物。花單生莖頂,具長梗;單瓣、半重瓣或重瓣,花有深紅、鮮紅、粉紅、紫紅、淡黃白和復色等色;花期春末夏初。原產中國的西部及歐洲地區,北美也有分布。 虞美人花色絢麗,全株可入葯。被廣泛用於園林種植。也可用作切花。

義大利國花──雛菊

外觀古樸,花朵嬌小玲嚨,義大利人民認為這是君子風度和天真爛漫。

俄羅斯國花——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別名葵花、轉日蓮,菊科向日葵屬一年生草本植物。株高1—3米,莖粗壯直立,被 剛毛;頭狀花序單生莖頂,舌狀花黃色,雄性;管狀花紫褐色,兩性花期7—10月,果熟期9—11月。觀賞品種有紫花種(Purpureus)。原產北美,中國各地廣為栽培。性喜溫暖,適應性強,喜陽光充足,耐旱,耐瘠溥。播種繁殖,適作園林中的背景材料,也可用於作切花。種子可食可榨油。16世紀初,西班牙人在秘魯和墨西哥山地上發現成片生長的向日葵,認為是「上帝創造的神花」,將之帶回歐洲栽培。

日本國花──櫻花

3月15日是日本的櫻花節。日本有櫻花30多種類,300多品種,世界上共有800多品種。日本所有公園里,滿目都是櫻花。日本人民認為櫻花具有高雅、剛勁、清秀質朴和獨立的精神。他們把櫻花作為勤勞、勇敢、智慧的象徵。日本有"櫻花七日"的諺語,是說花期很短。因此日本家庭里一般不種櫻花,認為對家族的興旺延續不古利。

美國、英國、西班牙、盧森堡、保加利亞的國花──玫瑰花

美國國花經百年爭論,於1986年9月23日國會眾議院通過玫瑰為國花。他們認為玫瑰是愛情、和平、友誼、勇氣和獻身精神的化身。美國人還認為紅色月季花象徵愛、愛情和勇氣。淡粉色傳遞贊同或贊美的信息,粉色代表憂雅和高貴的風度,深粉色表示感謝,白色象徵純潔,黃色象徵喜慶和快樂。

保加利亞是譽滿天下的"玫瑰之國",每年六月初的第一個星期日為傳統民族節日玫瑰節,人們到玫瑰谷舉行盛大的慶祝活動。他們認為絢麗、芬芳、雅潔的玫瑰花象徵著保加利亞人民的勤勞、智慧和酷愛大自然的精神。玫瑰遍身芒刺是保加利亞人民在奧斯曼帝國、德國法西斯面前英勇不屈與堅韌不拔的化身。 雪松──黎巴嫩國花。

黎巴嫩國旗上印著雪松的圖案。久經殖民統治壓迫的人民,視雪松為偶像。雪松成為民族的勇敢、堅毅、不畏強暴的象徵。

玫瑰性強健、耐寒、耐旱、耐瘠溥,除廣泛園林藝術外,花還可食用,可提煉香料;根及花蕾可入葯。

墨西哥國花──仙人掌、大麗菊

墨西哥主要居民是印第安族的阿斯特克人。相傳最初部族神指點他們向南遷移,並說,當看到一隻老鷹站在仙人掌上啄食一條蛇的地方,就證明那裡富足、吉祥、可定居下來,會繁榮興旺。他們走到墨西哥,果然看到預示的景象,便在那裡定居。仙人掌成為他們堅強不屈,為捍衛自己民族利益而英勇斗爭的標志。

大麗菊是墨西哥的第二國花。墨西哥是大麗菊原產地,大麗花到處可見,它的花大方、富麗、絢麗多姿、可與世界名花抗衡。

新加坡國花──卓錦·萬代蘭

象徵卓越錦綉、萬代不朽。卓錦原名胡姬花,東南亞對蘭花的通稱。是一位僑居新加坡的西班牙園藝師艾飛絲卓錦,在自己花園里,將胡姬花育出的優異新品種。1981年新加坡文化部宣布為國花。

朝鮮國花──金達萊。

金達萊又名無窮花,實為杜鵑花科的迎紅杜鵑,即中國的興安杜鵑,其原意是長久開放的花。朝鮮人民以它象徵長久的繁榮,象徵喜悅和幸福。

泰國國花──睡蓮

花語是迎著朝氣、拋去暮氣。

油橄欖花──希臘(一說素馨)、突尼西亞、塞普勒斯的國花。

這種花象徵希臘民族的驕傲,國家的繁榮。舉行競賽時,以橄欖枝作桂冠,獎勵優勝者。還把橄欖枝作為和平的標志。

北非突尼西亞盛產橄欖,素有"世界橄欖園"之稱。

塞普勒斯的國旗上印有兩條綠色橄欖枝圖案,把油橄欖視為和平、智慧、勝利的象怔。

法國國花──香根鳶尾

香根鳶尾是幸福的象徵,外貌寧靜、和諧、大方,體現法蘭西民族的自由樂觀和光明磊落的精神。香根鳶尾一名藍蝴蝶,法國人民很愛它,又叫它金百合。

加拿大國花──糖槭樹花

加拿大素有"楓樹之國"的稱號。在國旗中央,繪著巨大的紅艷艷的楓葉。日常生活里楓葉圖案隨處可見。人們以象怔火紅、熱烈、赤誠的楓葉為驕傲。

糖槭又叫糖楓,是一種高大落葉喬木。高達40米,徑40一100cm,樹齡可達500年。樹干中含大最澱粉,冬天成為蔗糖。天暖蔗糖變成香甜的樹液。如在樹上鑽孔,樹液便源源流出。樹汁熬製成的糖叫楓糖或槭糖。

羅馬尼亞國花──白薔薇

該花作為自己民族熱情、純潔、真摯、高貴、樸素和豐收的象徵。每年收獲節,姑娘們戴著白薔薇花環,歌舞歡慶。

丁香花──坦尚尼亞國花。

此花花語是榮幸、安慰。

矢車菊──德國國花。

普魯士皇帝威廉一世的母親路易斯王後,在一次內戰中被迫離開柏林。逃難途中,車子壞了,她和兩個孩子停在路邊等待之時,發現路邊盛開著藍色的矢車菊,她就用這種花編成花環,戴在九歲的威廉胸前。後來威廉一世加冕成了德意志皇帝,仍然十分喜愛矢車菊,認為它是吉祥之花。矢車菊也啟示人們小心謹慎與虛心學習。

石榴花──西班牙國花(一說香石竹)。

花語是紅得像一團團火焰。

土耳其:鬱金香

匈牙利:鬱金香

伊朗:鬱金香

荷蘭:鬱金香

瑞典:鈴蘭

巴西:熱帶蘭

哥倫比亞:熱帶蘭

葡萄牙:薰衣草

韓國:水芙蓉

加彭:火焰樹

丹麥:木春菊

尼泊爾:杜鵑花

奧地利:火絨草

馬達加斯加:鳳凰木

馬來西亞:扶桑

緬甸:龍船花

波蘭:三色堇

西班牙:香石竹

辛巴威:嘉蘭

汶萊國花——康定杜鵑

愛爾蘭國花——白金花菜

巴林國花——刺杜鵑

哥倫比亞國花——熱帶蘭

威爾斯國花——萊花

烏拉圭國花——女神之花

F. 來看看資產從90萬到3000萬的加拿大富豪們都住在什麼區

多倫多玫瑰谷,蒙特利尓西山社區,多倫多跑馬徑等等。

G. 加拿大旅遊景點詳細介紹。

加拿大位於北美洲最北端,素有「楓葉之國」的美譽,加拿大幅員遼闊,氣溫、氣候有所差異,整體而言,加拿大的最佳旅遊時間是5月到10月,而最佳賞楓時間為9月份-10月份,這時候是楓葉變紅的高峰期,葉子會百分之百變色,您會看到滿山遍野的楓葉或呈橘黃,或顯嫣紅,美不勝收,那麼您知道加拿大最佳賞楓地點是哪裡嗎?如果您有計劃去加拿大賞楓的話就來看看納美旅遊小編整理的加拿大最佳賞楓地點吧!

1、聖安妮峽谷

聖安妮峽谷位於加拿大魁北克省魁北克市以東約40公里的夏洛瓦河岸區,在進入秋季後,聖安妮峽谷這里層次豐富的紅色楓葉美景令人嘆為觀止,這里的楓葉因生長在谷底、山腰和山巔不同地方,轉紅的時間不一致,使得整個山谷的紅楓呈現出豐富絢爛的層次感,楓葉由低到高變成不同的顏色,漫山遍野的五顏六色的楓葉,將谷底、山腰間和山頂完全覆蓋,層層美景,美不勝收,在這里您還可以乘賞楓火車游覽位於蘇必利湖畔東岸,紅葉如萬花筒般色彩絢麗,艷紅、深紅和金色,在碧海藍天的襯托下美不勝收,這里是當地人最喜愛的賞楓地點。

2、楓葉大道

楓葉大道是由綿亘安大略、魁北克兩省,由40、417和407號公路串連而成,總長達800公里,沿途穿越峽谷、河流、山巒和湖泊,一路湖光山色與楓林相輝映,紅楓處處,如風景畫,每到10月,整個區域都被楓葉和變葉木染成一片絢麗的紅色,色彩絢爛得驚心動魄,此外這里的1000多個大小湖泊星羅棋布般散落在楓樹大道旁,因而形成了湖畔、河邊、路旁的楓葉映紅了藍天碧水景緻非凡,楓葉大道最著名的景點有安大略湖、聖勞倫斯河、金斯敦、西港小鎮、尼亞加拉大瀑布的觀景台等等。

H. 幾個國家的國花有哪些其象徵意義

各國國花的花語通常為一種,也有的國花為數種。

卓錦·萬代蘭——新加坡國花。
象徵卓越錦綉、萬代不朽。卓錦原名胡姬花,東南亞對蘭花的通稱。是一位僑居新加坡的西班牙園藝師艾飛絲卓錦,在自己花園里,將胡姬花育出的優異新品種。1981年新加坡文化部宣布為國花。

金達萊——朝鮮國花。
金達萊又名無窮花,實為杜鵑花科的迎紅杜鵑,即中國的興安杜鵑,其原意是長久開放的花。朝鮮人民以它象徵長久的繁榮,象徵喜悅和幸福。

睡蓮——泰國國花。
花語是迎著朝氣、拋去暮氣。

櫻花——日本國花。
3月15日是日本的櫻花節。日本有櫻花30多種類,300多品種,世界上共有800多品種。日本所有公園里,滿目都是櫻花。日本人民認為櫻花具有高雅、剛勁、清秀質朴和獨立的精神。他們把櫻花作為勤勞、勇敢、智慧的象徵。日本有"櫻花七日"的諺語,是說花期很短。因此日本家庭里一般不種櫻花,認為對家族的興旺延續不古利。

毛茉莉——菲律賓國花,也是印尼的國花花、友誼之花。
茉莉花在菲律賓人民心目中是純潔、熱情的象徵,是愛情之花,友誼之花。
菲律賓人稱茉莉花為「山巴一吉塔」,意思是你答應我。來源於傳說:有一情郎把一枝茉莉花贈給他追求的姑娘。並說:「山巴一吉塔」,從此「山巴一吉塔」便成了茉莉花的名稱,成了青年男女之間表示堅貞愛情的心聲。在國際交往中,把長長的茉莉花環,掛在客人頸上垂到胸口,表示敬重與友好。 鬱金香——荷蘭、土耳其、匈牙利(一說天竺葵),伊朗(一說大馬士革月季)的國花。
鬱金香象徵美麗、庄嚴、華貴。它的土耳其語含意是,它像包著頭巾的伊斯蘭教女人頭一樣美。因此,土耳其比荷蘭更早定為國花。

矢車菊——德國國花。
普魯士皇帝威廉一世的母親路易斯王後,在一次內戰中被迫離開柏林。逃難途中,車子壞了,她和兩個孩子停在路邊等待之時,發現路邊盛開著藍色的矢車菊,她就用這種花編成花環,戴在九歲的威廉胸前。後來威廉一世加冕成了德意志皇帝,仍然十分喜愛矢車菊,認為它是吉祥之花。矢車菊也啟示人們小心謹慎與虛心學習。 石榴花——西班牙國花(一說香石竹)。
花語是紅得像一團團火焰。

香根鳶尾——法國國花。
香根鳶尾是幸福的象徵,外貌寧靜、和諧、大方,體現法蘭西民族的自由樂觀和光明磊落的精神。香根鳶尾一名藍蝴蝶,法國人民很愛它,又叫它金百合。

油橄欖花——希臘(一說素馨)、突尼西亞、塞普勒斯的國花。
這種花象徵希臘民族的驕傲,國家的繁榮。舉行競賽時,以橄欖枝作桂冠,獎勵優勝者。還把橄欖枝作為和平的標志。
北非突尼西亞盛產橄欖,素有"世界橄欖園"之稱。
塞普勒斯的國旗上印有兩條綠色橄欖枝圖案,把油橄欖視為和平、智慧、勝利的象怔。

蓮花——埃及國花,也是印度和斯里蘭卡的國花。
埃及古傳說:托特(鷺頭人身,埃及智慧與魔術之神)的妻子埃赫·阿慕納,奉獻給丈夫一束蓮花,以表示她對丈夫的忠貞和愛情。後來忠貞與愛情形成蓮花花語,故人民對蓮花特別喜愛。在印度、斯里蘭卡均視為美好吉祥的象怔。

丁香花——坦尚尼亞國花。
此花花語是榮幸、安慰。

糖槭樹花——加拿大國花。
加拿大素有"楓樹之國"的稱號。在國旗中央,繪著巨大的紅艷艷的楓葉。日常生活里楓葉圖案隨處可見。人們以象怔火紅、熱烈、赤誠的楓葉為驕傲。
糖槭又叫糖楓,是一種高大落葉喬木。高達40米,徑40一100cm,樹齡可達500年。樹干中含大最澱粉,冬天成為蔗糖。天暖蔗糖變成香甜的樹液。如在樹上鑽孔,樹液便源源流出。樹汁熬製成的糖叫楓糖或槭糖。

賽波花——阿根廷國花。

仙人掌、大麗菊——墨西哥國花。
墨西哥主要居民是印第安族的阿斯特克人。相傳最初部族神指點他們向南遷移,並說,當看到一隻老鷹站在仙人掌上啄食一條蛇的地方,就證明那裡富足、吉祥、可定居下來,會繁榮興旺。他們走到墨西哥,果然看到預示的景象,便在那裡定居。仙人掌成為他們堅強不屈,為捍衛自已民族利益而英勇斗爭的標志。
大麗菊是墨西哥的第二國花。墨西哥是大麗菊原產地,大麗花到處可見,它的花大方、富麗、絢麗多姿、可與世界名花抗衡。

雛菊——義大利國花。
外觀古樸,花朵嬌小玲嚨,義大利人民認為這是君子風度和天真爛漫。

玫瑰花——美國、英國、西班牙、盧森堡、保加利亞的國花。
美國國花經百年爭論,於1986年9月23日國會眾議院通過玫瑰為國花。他們認為玫瑰是愛情、和平、友誼、勇氣和獻身精神的化身。美國人還認為紅色月季花象徵愛、愛情和勇氣。淡粉色傳遞贊同或贊美的信息,粉色代表憂雅和高貴的風度,深粉色表示感謝,白色象徵純潔,黃色象徵喜慶和快樂。
保加利亞是譽滿天下的"玫瑰之國",每年六月初的第一個星期日為傳統民族節日玫瑰節,人們到玫瑰谷舉行盛大的慶祝活動。他們認為絢麗、芬芳、雅潔的玫瑰花象徵著保加利亞人民的勤勞、智慧和酷愛大自然的精神。玫瑰遍身芒刺是保加利亞人民在奧斯曼帝國、德國法西斯面前英勇不屈與堅韌不拔的化身。 雪松——黎巴嫩國花。
黎巴嫩國旗上印著雪松的圖案。久經殖民統治壓迫的人民,視雪松為偶像。雪松成為民族的勇敢、堅毅、不畏強暴的象徵。

白薔薇——羅馬尼亞國花。
該花作為自己民族熱情、純潔、真摯、高貴、樸素和豐收的象徵。每年收獲節,姑娘們戴著白薔薇花環,歌舞歡慶。

I. 加拿大名歌有什麼特點

「如果將愛爾蘭『家族』樂團1990年推出的《靈魂》專輯視為失去光澤的陳跡,那麼『加拿大景象』則展示了一片絢麗的美景。」這是英國Q雜志1992年7月號上評介加拿大女歌手洛琳娜·麥肯尼特時的開首語,其中包含的最重要訊息,便是將「加拿大景象」與愛爾蘭本土音樂聯系起來。所謂加拿大景象,指的是90年代備受矚目的加拿大藝術群體。群體中最為出眾的即屬這位洛琳娜、·麥台尼特。麥肯尼特首張專輯錄制於1983年,這張名叫《驅散寒冷冬日》的作品,以豎琴為主奏樂器,並令人驚異地試圖完整回復凱爾特民間音樂的傳統。這張唱片的製作人布萊思·休吉斯,建有一家小型唱片公司,名叫昆蘭之路(Quinlan Road)。昆蘭之路堅持這樣一個錄音原則:出版回歸傳統的音樂作品,呈現原聲質感。洛琳娜·麥肯尼特後來的專輯,《同一夢想》、《源源本本》,無一不由該公司製作發行。這些唱片中,大量傳統曲目被感情真摯的演唱激活,而作品中特別淳厚的堅韌冷靜,則是對凱爾特文化無比忠實的繼承和發揚。洛琳娜·麥肯尼特在保留傳統器樂風格的基礎上,於90年代又出版兩張專輯——《造訪〉〉和《遮蔽與顯現》,它們在全球范圍內,以極廣闊的視野探查各個民族的音樂樣式,試圖尋求與凱爾特文化品質息息相通的音樂情緒,從而顯露了麥肯尼持背後龐大移民群體的文化特性,成為加拿大這新興移民大國的代表性風格。

以家庭為單位的「蘭金一家」於1989年組成。當時蘭金五兄妹一起放棄各自的工作,共同轉向職業音樂道路發展。這五兄妹每個人都能勝任多種樂器演奏(這證明加拿大音樂教育的成功)無論是古老的民歌還是同時代的歌謠,都在他們第一張同名專輯中,以緊密重疊的甜美和聲表現出來;多彩的樂器演奏中間,加入了根源色彩濃厚的歌詞和發聲,使整張作品洋溢著質朴動人的力。1993年劍橋藝術節上,蘭金一家作為加拿大代表赴會,推出佳作《你與愛同行》.「加拿大景象」事實上可視為一次文化尋根運動。成立於80年代初期的老團體菲基·達夫恰在此時獲得成功,也從例面印證了這一點。除了現代流行樂的常規樂器吉他、貝司和鼓,這個樂隊還擁有多種其他伴奏樂器。菲基·達夫自始至終堅持凱爾待傳統,器樂上定位於民謠搖滾。1980年在美1982年在歐推出首張專輯〈〈菲基·達夫〉〉,幾年之後推出《風潮之後〉〉,皆贏得大眾注意及評論界好評。1993年,樂隊多種器樂演奏家諾爾丁去世,將樂隊打入了低調,從此一蹶不振。

在「加拿大景象」中提琴手阿什利·麥克艾塞克改編了大量民間旋律並加以重組。專輯《好,謝謝》中,十三組曲目向聽眾介紹了傳統中最為基礎的基格舞曲、利爾舞曲、慢調子舞曲、斯泰斯派、號管舞曲、木屐舞曲。而《嗨!你好》中的曲目,則無法清晰地分辨出,哪段是基格,哪段是利爾。基本而言,阿什利·麥克艾塞克的創作,是將傳統民間舞蹈音樂構架現代搖滾的結構。

在加拿大東南沿海新斯科舍半島的布萊頓角,至今仍聚居著一些蘇格蘭蓋爾人。這個神奇的島嶼,於是成為已經嵌臨滅絕的純凈的高地踏步舞和蘇格蘭提琴技藝的守護者。這里的藝術家滿懷著希望、傳奇、詩歌和家鄉語調,雖然他們已被迫背·井離鄉幾百年了。西德尼礦區克萊德大街47號一座寓所里,從敞開的窗子長年傾瀉出古樸而光榮的蘇格蘭民間音樂,後來從這里走出一個由兄妹四人組成的樂隊——「巴拉·麥克內爾一家」。「巴拉·麥克內爾一家」只不過是很多蓋爾藝術家中的一個人:在布萊頓角聚滿了這類粗朴的藝術先鋒,他們像祖先那樣把民間的歌唱和演奏作為生活中的一個重要內容。80年代初,這個家庭音樂組織聲名鵲起時,成員們還只是一些十幾、二十歲的孩子。這是一個有著古老淵源的家庭,是門第顯赫的傳統踏步舞和蓋爾歌唱家族的一支。幾個孩子很小的時候,家裡經常有一些熱鬧的音樂聚會,父母並不把孩子趕去睡覺,而是鼓勵他們跟大入坐在一起,共同享受音樂的感染。稍後,父母又給每個人機會,學習音樂理論和演奏技藝,使他們每人至少精通一門樂器,從而將精神生活的根深深扎在蘇格蘭高地的靈魂中。巴拉·麥克內爾的孩子們很早就知道民歌是發展的,所以他們無拘地在原始題材中加入創造性的想像,甚至給他們演奏的每一部分都注釋上擦拭不掉的個人印跡。他們曾創造性地將幾首傳統蘇格蘭樂曲——斯泰斯派《勞維特的反抗〉〉、利爾舞曲《拜科的喬治·約翰斯頓夫人》、基格舞曲《連奏的基格》和《安吉拉·卡莫倫》按節奏和旋律的內在聯系天衣無縫地串奏在一起。而他仍自己創作的歌曲——《威利·西》和《驕傲的靈魂》,像古老的蘇格蘭民歌一樣淳厚優美。豐富的充滿節奏的和弦,令人驚諤的變調和和聲,精巧的微妙的革新,成為這個小組獨有風格的一部分。

在加拿大東南沿海新斯科舍半島的布萊頓角,至今仍聚居著一些蘇格蘭蓋爾人。這個神奇的島嶼,於是成為已經嵌臨滅絕的純凈的高地踏步舞和蘇格蘭提琴技藝的守護者。這里的藝術家滿懷著希望、傳奇、詩歌和家鄉語調,雖然他們已被迫背·井離鄉幾百年了。西德尼礦區克萊德大街47號一座寓所里,從敞開的窗子長年傾瀉出古樸而光榮的蘇格蘭民間音樂,後來從這里走出一個由兄妹四人組成的樂隊——「巴拉·麥克內爾一家」。「巴拉·麥克內爾一家」只不過是很多蓋爾藝術家中的一個人:在布萊頓角聚滿了這類粗朴的藝術先鋒,他們像祖先那樣把民間的歌唱和演奏作為生活中的一個重要內容。80年代初,這個家庭音樂組織聲名鵲起時,成員們還只是一些十幾、二十歲的孩子。這是一個有著古老淵源的家庭,是門第顯赫的傳統踏步舞和蓋爾歌唱家族的一支。幾個孩子很小的時候,家裡經常有一些熱鬧的音樂聚會,父母並不把孩子趕去睡覺,而是鼓勵他們跟大入坐在一起,共同享受音樂的感染。稍後,父母又給每個人機會,學習音樂理論和演奏技藝,使他們每人至少精通一門樂器,從而將精神生活的根深深扎在蘇格蘭高地的靈魂中。巴拉·麥克內爾的孩子們很早就知道民歌是發展的,所以他們無拘地在原始題材中加入創造性的想像,甚至給他們演奏的每一部分都注釋上擦拭不掉的個人印跡。他們曾創造性地將幾首傳統蘇格蘭樂曲——斯泰斯派《勞維特的反抗〉〉、利爾舞曲《拜科的喬治·約翰斯頓夫人》、基格舞曲《連奏的基格》和《安吉拉·卡莫倫》按節奏和旋律的內在聯系天衣無縫地串奏在一起。而他仍自己創作的歌曲——《威利·西》和《驕傲的靈魂》,像古老的蘇格蘭民歌一樣淳厚優美。豐富的充滿節奏的和弦,令人驚諤的變調和和聲,精巧的微妙的革新,成為這個小組獨有風格的一部分。

他們很快在加拿大東部音樂圈子冒出頭來。四兄妹中的二哥,在樂隊中彈小提琴和曼陀鈴·他的提琴彈法———一種快速迴旋的蘇格蘭民間舞風格,堪稱民間提琴藝術的代表風格之一;在《傳統號管》中,他通過研習鄉村藝人的現場演奏,掌握了只存在於鄉間、從未記載於任何曲譜的一種曲調。大哥是彈鋼琴的,主要為樂隊提供和聲,他用左手的切分和審慎的不協和,推動和促進右手和弦的演進,他的一些最優秀的即興重復段,成為島上鋼琴師競相學習的範本。三哥在樂隊里充任口哨、貝司和主唱,精通各門樂器,成為這個樂隊實際—亡的旋律和配器作者;他一些十分聰明的片斷,恰切地切入傳統民歌的著名旋律中,給《屬於傑菲的一個》以特別的趣味,同時打開了民謠和爵士融合的大門。最小的妹妹是一個傳統小提琴手,雖然只有16歲,卻能自如地將《The Tullochgorum》演繹出14種不同的變化,同時,她也是布萊頓角一位優秀的踏步舞藝人。1983年,當記者慕名去踏訪這一家時,發現家裡還有兩個更小的孩於跟在著名的哥哥姐姐後面學習著,9歲的在彈鋼琴,5歲的在拉民間提琴。與新輩藝人不同,數十年以來,加拿大前輩藝術家一般走的是一條融匯英倫、美利堅和法蘭西三元文化傳統的路線,這其中的大部分,最後匯入了美國民謠的演變。

三四十年代,由伯西·費思、加埃·拉姆巴多為代表,加拿大藝人尚可綜合法國馬戲團雜耍音樂的風格,以抒情歌曲在美國百老匯舞台劇中佔有一席之地。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極易被標簽化的風尚漸漸失去原有民間特徵,後繼的弗蘭克·米爾斯、唐·黑爾都成了流行歌手、商業上的冠軍,所謂法式民間音樂傳統,也被排擠到加拿大法語區的狹窄天地里作邊緣化發展,並且越來越多地受到主流音樂的同化。所以,當你聽到這些用法語演唱的作品時,下意識地還以為是法國風味的美式民謠呢——在加拿大,法蘭西傳統的的確確是式微了。

他們很快在加拿大東部音樂圈子冒出頭來。四兄妹中的二哥,在樂隊中彈小提琴和曼陀鈴·他的提琴彈法———一種快速迴旋的蘇格蘭民間舞風格,堪稱民間提琴藝術的代表風格之一;在《傳統號管》中,他通過研習鄉村藝人的現場演奏,掌握了只存在於鄉間、從未記載於任何曲譜的一種曲調。大哥是彈鋼琴的,主要為樂隊提供和聲,他用左手的切分和審慎的不協和,推動和促進右手和弦的演進,他的一些最優秀的即興重復段,成為島上鋼琴師競相學習的範本。三哥在樂隊里充任口哨、貝司和主唱,精通各門樂器,成為這個樂隊實際—亡的旋律和配器作者;他一些十分聰明的片斷,恰切地切入傳統民歌的著名旋律中,給《屬於傑菲的一個》以特別的趣味,同時打開了民謠和爵士融合的大門。最小的妹妹是一個傳統小提琴手,雖然只有16歲,卻能自如地將《The Tullochgorum》演繹出14種不同的變化,同時,她也是布萊頓角一位優秀的踏步舞藝人。1983年,當記者慕名去踏訪這一家時,發現家裡還有兩個更小的孩於跟在著名的哥哥姐姐後面學習著,9歲的在彈鋼琴,5歲的在拉民間提琴。與新輩藝人不同,數十年以來,加拿大前輩藝術家一般走的是一條融匯英倫、美利堅和法蘭西三元文化傳統的路線,這其中的大部分,最後匯入了美國民謠的演變。

三四十年代,由伯西·費思、加埃·拉姆巴多為代表,加拿大藝人尚可綜合法國馬戲團雜耍音樂的風格,以抒情歌曲在美國百老匯舞台劇中佔有一席之地。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極易被標簽化的風尚漸漸失去原有民間特徵,後繼的弗蘭克·米爾斯、唐·黑爾都成了流行歌手、商業上的冠軍,所謂法式民間音樂傳統,也被排擠到加拿大法語區的狹窄天地里作邊緣化發展,並且越來越多地受到主流音樂的同化。所以,當你聽到這些用法語演唱的作品時,下意識地還以為是法國風味的美式民謠呢——在加拿大,法蘭西傳統的的確確是式微了。

遵循其他方向發展的藝術家,則試圖追求加拿大國家藝術的獨立性和完整性。早在40年代,加拿大民間音樂電台WNYC就開始舉辦民歌藝術節,奧斯卡·布蘭德就是那個時代存留下來的加拿大民歌手。

布蘭德出版有《美洲民歌選》,搜集一些18世紀土產美洲民歌如《為糞所迷》、《被關在洗手問里的七個老女人>>、《腰纏萬貫》,其中對美洲原住民印第安人的民歌亦有所整理,這在當時獨一無二。奧斯卡·布蘭德因此列名於皮特·西格、波爾·艾夫斯這樣的著名民歌手之列,由於其抨擊時弊的歌詞,他也上了麥卡錫時期的官方黑名單。布蘭德大約有60張專輯,並有大量著述、影片問世,它們深深地影響了戈登·萊特福待、朱蒂·柯林斯等後繼民謠歌手。

畢業於麻省州立大學教育專業的加拿大人巴菲·聖瑪麗,在姓名上標明了她的血統——一名印第安土著人。巴菲·聖瑪麗1964年出版處女作《這是我的方式》,以令人稱道的創作實力和堅定的本民族情感,對抗殖民主義和種族文化侵害。接下來的專輯《野牛首領去了》,內中《跟著柯金和全體士兵》一曲,經由英國民謠名家多諾文的演唱和傳播,變得全球知名;而另一首《直到你離去》,則被貓王艾爾維斯·普萊斯利翻唱。巴菲此後的專輯《我要重新做一個鄉下孩子》,為印第安題材電影《甜蜜的美洲》、《士兵藍》所作的配樂,均從印第安民族音樂發展而來。1991年,巴菲推出了她時隔20年的專輯——《巧合和相似的故事》,音樂語言已經大大地被流行音樂所同化。

伊安·泰森是農夫的兒子,童年農場生活的經歷,為他的歌曲創作提供了大量的動表達「個體政治」思想,《高風白天》、《日輪之舞》、《布魯斯·柯克本》、《重要情況入《等待奇跡》、《只是一道熾光》,是他近30張專輯中的經典,它們以特有的語態描繪和諷刺眾生百相,以創新的姿態試圖沖破長久以來形成的鄉村樂與正統民謠之間的堅固籬塔,並試圖回復到根源再求發展。

JONI MITCHELL,原名瓊·安德森的女歌手瓊尼·米契爾,少年時期在卡爾加里學習藝術,1964年移居多倫多。在聽到鮑勃·迪倫的一首歌曲後,瓊尼·米契爾寫下了平生第一首歌。其後,瓊尼·米契爾與丈夫查克·米契爾組成小組,在眾多民謠俱樂部和咖啡館里,留下了她早年四處賣唱的足跡。瓊尼早期演唱的《環繞游戲》等作品,後來分別被朱蒂·柯林斯、湯姆·拉什等大牌明星唱紅,《環繞游戲》曾是湯姆·拉什第二張專輯的點題曲。

1967年,離婚後的瓊尼·米契爾隻身闖盪紐約,不久即以吉他好手和高產作者的身份,贏得藝術圈內廣泛的關注。不久,瓊尼·米契爾同喬·博伊德一起遠赴英國,去學習那裡的傳統英倫民歌。這其間,米契爾以傳統民間曲調《倫敦橋》改編的新歌,及靈感來源於古老民歌的創作歌曲《哀傷西部雨》、《就像我》,《白蘭地眼睛》,給60年代民謠界呈獻出一批歷久彌新的華章。在大衛·克羅斯比幫助下,瓊尼·米契爾以古老民謠為基礎,出版首張專輯《海鷗之歌》,及第二張專輯《雲》。兩者兼有傳統民歌的質朴傳統民歌的真切,一串串情真意切的音符,傳遞出創作者從心底湧出的難以自抑的歡樂。其中,《切爾西早晨》、《一分為二》、《鈍角》這幾首歌曲,在兩張專輯中尤其顯得出色。

瓊尼·米契爾不僅是出色的歌手、出色的吉他演奏家和詞曲作者,同時也是不錯的畫家、詩人和具有自省精神的藝術家。創作第三張專輯《峽谷女人》時,瓊尼·米契爾融合當時嬉皮文化,自由地加入了作為個體的自我對作為民眾的民謠的認識,受到當時街頭藝人的敬重,同時亦有「飛鳥」和鮑勃·迪倫前來翻唱她的作品。第四張專輯《藍》在旋律上更為簡單,歌詞多為自述體,包含有大量自我剖析的反羅曼蒂克的內容。還值一提的是,圍繞著米契爾流暢悅耳的鋼琴、吉他和洋琴,一大幫民謠好手如斯蒂芬·斯提爾斯、詹姆斯·泰勒、皮待·克雷諾、羅斯·昆克爾等,皆在這張專輯留下親切動人的配樂。其後的《致玫瑰》延續了《峽谷女人》的一些特性,與歌詞的尖銳尖刻(以女性視角揭露男權世界的陰暗)相反照,《致玫瑰》的音樂盡顯女性敏感溫馨的天性,散發著青蔥大地的田園清香。幾年後推出的《庭院與火花》是一張錄音技術的名作,民謠之上融入大量爵士語言,湯姆·斯科特的薩克管和羅本·福德的吉他,給內中歌曲添上幽涼而綺麗的色彩。尤其斯科特的薩克管,在音樂的交織中忽起忽伏,彷彿遠遠的市井喧囂,又或者繁華都市的孤獨夜色。這些配樂,為瓊尼·米契爾的歌曲塗上了非常有意味的城市背景。

繼而在1975年,瓊尼·米契爾在專輯《夏日草地的嘶嘶聲》中取材美洲土著音樂,以後,這種擴展民謠視野的工作在每張作品中再也沒有間斷,尤以1977年專輯《唐·璜莽撞的女兒》、1980年演唱會《陰影與光芒》、1982年專輯《瘋狂之事飛速流逝》為最。1995年,瓊尼·米契爾再次超越她自己,推出一張無比感人的新作——《狂熱的紫藍色》。封面上,一幅凡·高的自畫像暗暗換成瓊尼。米契爾的面容。》這幾首歌曲,在兩張專輯中尤其顯得出色。

瓊尼·米契爾不僅是出色的歌手、出色的吉他演奏家和詞曲作者,同時也是不錯的畫家、詩人和具有自省精神的藝術家。創作第三張專輯《峽谷女人》時,瓊尼·米契爾融合當時嬉皮文化,自由地加入了作為個體的自我對作為民眾的民謠的認識,受到當時街頭藝人的敬重,同時亦有「飛鳥」和鮑勃·迪倫前來翻唱她的作品。第四張專輯《藍》在旋律上更為簡單,歌詞多為自述體,包含有大量自我剖析的反羅曼蒂克的內容。還值一提的是,圍繞著米契爾流暢悅耳的鋼琴、吉他和洋琴,一大幫民謠好手如斯蒂芬·斯提爾斯、詹姆斯·泰勒、皮待·克雷諾、羅斯·昆克爾等,皆在這張專輯留下親切動人的配樂。其後的《致玫瑰》延續了《峽谷女人》的一些特性,與歌詞的尖銳尖刻(以女性視角揭露男權世界的陰暗)相反照,《致玫瑰》的音樂盡顯女性敏感溫馨的天性,散發著青蔥大地的田園清香。幾年後推出的《庭院與火花》是一張錄音技術的名作,民謠之上融入大量爵士語言,湯姆·斯科特的薩克管和羅本·福德的吉他,給內中歌曲添上幽涼而綺麗的色彩。尤其斯科特的薩克管,在音樂的交織中忽起忽伏,彷彿遠遠的市井喧囂,又或者繁華都市的孤獨夜色。這些配樂,為瓊尼·米契爾的歌曲塗上了非常有意味的城市背景。

繼而在1975年,瓊尼·米契爾在專輯《夏日草地的嘶嘶聲》中取材美洲土著音樂,以後,這種擴展民謠視野的工作在每張作品中再也沒有間斷,尤以1977年專輯《唐·璜莽撞的女兒》、1980年演唱會《陰影與光芒》、1982年專輯《瘋狂之事飛速流逝》為最。1995年,瓊尼·米契爾再次超越她自己,推出一張無比感人的新作——《狂熱的紫藍色》。封面上,一幅凡·高的自畫像暗暗換成瓊尼。米契爾的面容。她的聲音老了,因此也變得更淳厚,更幽深,更黝黑閃亮,而與之搭檔的威恩·肖特爾等爵士老手,將《庭院與火花》中初現的音樂意境,變得更幽深、更精粹、更爐火純青。我們聽第一首歌時已是深陷其中——多麼濃的人性呵。

有一些歌是用來分析的,還有一些歌是用來哭泣的。瓊尼·米契爾無疑屬於後者。齊柏林飛艇的著名吉他手吉米·佩奇曾說;瓊尼·米契爾讓我流淚。是的,聽著這些從心底里流出的低泣,我們無法不流淚。

加拿大歌手中最為中國聽眾熟悉的,也許首先要推尼爾·揚了。尼爾·揚屬於較堅持民謠搖滾的那一路歌者,是一位縱跨了6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三個不同10年的老憤怒青年。無論是早年深受鮑勃·迪倫影響的專輯,還是與斯蒂芬·斯提爾斯等組成的「野牛春田」,甚至後期熱烈野性的「瘋狂之馬」,尼爾·揚在30年裡出版的大約40張專輯,大都堅持了鄉土氣息濃郁的民謠搖滾路線;而歌詞方面,大都會涉及社會、家庭、個人的方方面面。尼爾·揚是一位極端祟尚自然的作者,他的創作立足於眼下這塊北美大陸和個人的親身分驗;著意承接鄉村生活和大自然的啟示。他十分注重本能和靈感的作用,遭遇靈感一蹴而就,歌曲寫作往往在幾分鍾內完成。尼爾。揚認為,歌曲的作用無非是將歌手的真實感受概括性地表達出來,完全沒必要拘泥於歌曲的結構並為此作徒勞的推敲。與眾多民謠歌手不同,在尼爾·揚的專輯中,哀鳴痛苦的嗓音和粗獷紊亂的吉他,經常會占統治地位。與瘋狂之馬的合作,更是實驗性地加入大量非民謠非傳統的吉他音色效果,包括刺耳的長得折磨人的電子回授。無論這些專輯銷量如何,單從詞曲角度而言,它們已夠得上經典,至於實驗性的噪音運用,從藝術上來看也恰恰壘錦上添花。很多新樂團都視尼爾·展,領軍人羅比·羅伯森的作品回歸新奧爾良之聲,並對發掘印第安音樂卓然有成,其他成員則一直困守在民謠搖滾領域。

文明帶走了蒙昧,亦埋葬了豐盛優美的多元文化。身上流有一部分印第安血統的羅比·羅伯森,單飛後曾有意識地尋根溯源,推出一些力圖展現第一代美洲居民——也是這片北美大地上原始居住人民文化的作品。其實,「樂隊」的音樂中一直都飽蘸著這么一種情感,他們努力發掘一些塵封已久的文化遺產,提醒著未被文明污染以前的舊美洲——它的豐富,和它的珍貴。

談完了加拿大,卻發現漏提了K.D.朗,不由就有些遺憾。無疑,K.D.朗是聲音世界的奇跡,她的炫目,一如夏夜純藍夜空的一道亮光,讓人驚詫於它的光芒,然後又驚詫於這光芒的幽然。只是K.D.朗處於民謠世界的邊緣,致使此文最終無法將其納入,她更深的根,其實是扎在像羅伊·奧比遜這樣的歌手身上,那一種綜合化的聲音:民謠、藍調、鄉村、山地,都在這種聲音里無界線地集結在一處。

熱點內容
情人節送花還是送禮物 發布:2025-07-29 12:54:41 瀏覽:493
梅花的悲傷 發布:2025-07-29 12:38:56 瀏覽:862
長沙萬畝花卉 發布:2025-07-29 12:30:43 瀏覽:467
梅花壩 發布:2025-07-29 12:28:41 瀏覽:365
天津濱海國際花卉 發布:2025-07-29 12:24:49 瀏覽:742
提子的花語 發布:2025-07-29 12:21:41 瀏覽:560
紅色花瓶插花圖片 發布:2025-07-29 12:21:33 瀏覽:35
調整花卉 發布:2025-07-29 12:19:52 瀏覽:626
海棠果性涼 發布:2025-07-29 12:18:16 瀏覽:632
描寫洛陽牡丹的詩句 發布:2025-07-29 12:16:49 瀏覽:72